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课题]
[教学思路]
课文导学探讨知识应用迁移领悟情景激发学习提出课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挖掘知识点,形成方法提出议论,教师点拨,学生讨论,点击实际小结归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课文抓住对方观点的要害,针锋相对地予以批驳的方法。能力目标:让学生懂得课文驳论与立论并重的论证特点.认识课文结构严谨的特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知识目标。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课文驳论与立论并重的论证特点。[教学方法]问答式,讲读讨论式
[教学时数]二课时[课前准备]
请学生整理本文的词语,注音;读本文,思考本文的思路,整理结构。[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作家唐骏在《琐忆》一文的开头就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这一伟大的人格精神也充分体现在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
鲁迅,新文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他那精美的散文,深湛的小说,尤其是冷峻辛辣的杂文,一直吸引着我们。难怪文学评论家赞誉鲁迅先生的杂文为:“不仅是中国民族文学的奇花,而且是世界文学中的奇花。”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共同学习鲁迅的又一篇杂文:[点的认识,决定整体的认识,为理解本文整备]2.进行新课
明确出处: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交代背景:提问一:本文写于1934年9月25日,作者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写这篇杂文呢
教师补正: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东北,进华北。妄图侵吞中华。国民党则安内让外乞求“国联”主持公道而“国联”则袒护日本,认为日本侵略中国是“合法”之自卫手段。一时悲观亡国的论调国四起。蒋介石就有这样的“名言”“预见”被时人“誉为”“三日亡国论”。由此一些头自政客,下野军阀,社会名流在北京,杭州等地举办大型法会,祈求神佛“解救国难”,“消此浩劫”。1934年8月27日上海有影响的《大公报》也借《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公然提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民族的自尊民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舆论是行动的先导,亡国先亡心。正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针对舆论界的悲观亡国论调,为鼓舞民族的自信心,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杂文。
提问二:论题属什么句式?
教师补正:论题属反问句式。提问三:为什么不用《论自信力的有无》而用这样的反问句式的论题?
教师补正:用反问句式的论题,可取得强调突出正面的肯定答复,如此更鲜明,醒目体现驳论的题旨。[交背景、析题意、知杂文因时因事而发,由此可见杂文即事性的特点。]
议论文按论辩的方法,可分立论、驳论。由论题,可见本文是一篇驳论。
提问四:与立论不同,驳论写法的特点是什么?(写作思路)
教师补正:驳论的写法是先树靶,后射靶,再后得结论。
结构第一部分(1—2)摆(论敌的)论据、论点;
第二部分(3—8)驳(论敌的)论证,论敌;
这部分又分两层:
(3—5)驳论证:直接反驳。
(6—8)驳论点:间接反驳。
第三部分(9)得结论:指出要从本质上去看问题。
分析结构:由学生口述或演板本文结构。讲读讨论:摆论敌的论据、论点。提问一:论敌的论据是什么?
一、对方的论据
教师补正:1、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2、不久:只希望着“国联”3、现
在:一味求神拜佛
知识点探讨:文章开头一句用冒号,领起三个句,用破折号表延伸。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师生共同归纳:
从时间看:由“两年前”,“不久”,“现在”,
是一天天的发展着;
从对角看;由“地、物”,“国联”,“神佛”是一个个越来越空越去;
从程度看;由“总”,“只”,“一味”是一步步越陷越深;
从性质看:“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一些人的言论,愿望,作法。
(以上可以暗示:这是哪些人的言论,愿望,做法呢?
全体中国人,还是中国人中的一部分中国人。)而这只不过“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那不公开的呢?因此是表面的部分的甚至带有欺骗的。用“公开的”含有辛辣的讽刺。
提问二:论敌的论点是什么?
教师补正:据上面“三个事实”,得出结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提问三:这里指的中国人是指的部分的?还是全体的?
教师补正:这是反映的中国人,是全部中国人。
提问四:第二段句首用“于是”表过度、依据。“有人”这是指的是谁?
教师补正:这里的“有人”
是指反动派,御用文人,写社评者。以上是摆事实了论敌的论据、论点。为批树了靶。
那作者又是怎样来驳论敌的论证、论点的?先看驳论证。(论证是指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第三段的首句,是驳论证的依据。“如果单就这一点现象而论”。这里的“单”是“只”的意思,“这一点现象”,是指以上“三个事实”。“这一点”,是指“部分”。“论”是指“结论”。这句话虽用假设的句式,其实表肯定,它指出“事实”(论据)与论点之间的矛盾论证上的逻辑推理错误:一是只据一点,不是全面;二是现象,不是本质
。“三个事实”得不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结论。因此它是错误的。并指出:“自信其实早就失掉了的”。
提问五:为什么说“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呢?
教师补正: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信过“自己”,可见,无“自信”只有“他信”。
提问六:有“他信力”,这也算一种“信”,怎么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呢?
教师补正:国“对国联失望”,便失掉了“他信力”,变成了“求神拜佛”,这是“自欺”、“迷信”。
提问七:第四段中在剖析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时,作者特别指出:失掉“自信“倒是一条生路”,为什么说“倒是一条生路呢?
教师补正:说“倒是一条生路”是指“会疑”反思,省悟,而“一个转身”变“他信”而
“自信”,有“自信”才“生路”。
提问八:第三段中说“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这里指的“中国人”中的部分“中国人”是指哪些中国人?
教师补正:这里的“中国人”,是指“中国人”中的部分“中国人”即“有人”。
提问九:第五段说中国人现在正在发展着“自欺力”,这里的“中国人”,又是指的哪些中国人?教师补正:这里指的“中国人”是指中国人中的部分中国人,即“有人”。这些中国人其实早就无“自信力”有“他信力”;失掉“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提问十:由上述分析可知,中国人真正失掉“自信力”的是谁?
教师补正:是中国的“有人”:反动派、御用文人他们自己。不是中国的人民。小结
综上述探讨分析可知,作者以辛辣的讽刺,无情的鞭挞,深刻地揭了反动派和御用文人。他们偷梁换柱,贼喊捉贼,自欺欺人掩盖其罪恶用心,丑恶的嘴脸。(这部分驳论证,用的直接反驳,是破,鞭挞讽刺。)
[清思路抓中心,分层次析语言,共议论]二、批驳
第一层
第二层
失掉的是“他信力”
发展着“自欺力”
论点:…………
论据:…………
齐读课文:第六段。[训练朗读,为此课时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珠海市凤凰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解析版+原卷)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甲马营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7单元第十九章生态系统素养综合检测课件
- 七年级下语法练习
- 房地产 -五星级酒店样板房施工注意要点
- 山西省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 化 学元素符号 元素周期表同步训练-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 化 学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备课教学课件(人教版2024)
-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上3单元第9课《正确认识广告》
-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全册
- 纳税实务课程说课课件
- 2023年江苏苏州常熟市人民法院招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5人(共500题含答案解析)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附详解
- 公开招标范本
- 高考模拟话题作文“单纯、高贵、宁静”写作
- 并馈式自立铁塔中波天线
- 2024年航天知识总结
- 绩效评价报告(失业保险基金项目)
- 万物之理-爱因斯坦之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海洋大学
- NG30周边传动浓缩机技术说明
- 审计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书
- 铁路房建工程静态验收监理工作总结报告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