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史专题的教学问题与对策课件_第1页
思想史专题的教学问题与对策课件_第2页
思想史专题的教学问题与对策课件_第3页
思想史专题的教学问题与对策课件_第4页
思想史专题的教学问题与对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想史专题的教学问题与对策什么是思想史?

“思想史”是个很含混的名称,它可以包括人类意识形态各个部门的思想,如政治思想史、经济思想史、伦理思想史、逻辑思想史、艺术思想史、宗教思想史、军事思想史等等,当然也可以有哲学思想史。

-汤一介《中国哲学史与中国思想史》

思想史就是思想家对历史学家认为是重要的问题的看法的历史。

-[英]霍林格《历史分支学科论坛:什么是思想史(二)》思想史教学的三个环节1.这种“看法”(思想)因何而生?

2.这种“看法”(思想)是什么?

3.这种“看法”(思想)为什么很重要?这种“看法”(思想)因何而生?

1.历史背景例如:儒家思想发展史

先秦时期:“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济之”;

诸子百家之一

秦及西汉初年:焚书坑儒及休养生息;

儒家遭到打压

西汉武帝后:儒家成为意识形态;

经学、谶纬盛行

魏晋隋唐:佛教兴盛,儒学独尊地位受到冲击

宋元时期:理学建构,儒学达到新高峰

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潮和朴学

这种“看法”(思想)因何而生?1.历史背景例如:儒家思想发展史

2.思想家的个人经历例如:王阳明;李贽王阳明在逆境之中反思自己的行为,追问自己到底要什么,寻找支撑正义行为的精神力量。最后他发现那力量无须依赖外人的奖罚,因为它不在身外,而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名曰“良知”。“良知”被后世的哲学家们骂作主观唯心主义。我读不明白这些唯心唯物的高论,只见那些认识的字句在眼前飘过,却一句也不能落入心里。但我却可以从心底理解王阳明。他在恶人得势、好人倒霉的处境中冥思苦想,以决定自己未来如何生活,在这种处境中的人们应该如何生活,要不要继续自找倒霉,等等。换了我也会苦想,尽管未必能想出他那种简洁有力、以圣贤之道为根据的观点。我认为他的观点的正确性不到一半,但我仍然替王阳明高兴,他找到了一种善行的基础,找到了对抗“钦定真理代表”的力量,因而获得了许多精神上的安宁和解放。

-吴思《隐蔽的秩序—拆解历史弈局》这种“看法”(思想)是什么?

1.思想内涵例如:启蒙和理性

启蒙(Enlightenment):

“启蒙”有一个特性,它一定是批判现实的,否则你何必要“启蒙”呢?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理性就是人的思考和判断,它只承认人的理性而不承认神的意旨。

—刘宗绪黄安年《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

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引导就缺乏运用自己理智的决心和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敢于知道!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的座右铭。-[德]伊曼纽尔·康德《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什么是启蒙?》这种“看法”(思想)是什么?

1.思想内涵例如:启蒙和理性

2.理论逻辑例如:启蒙思想

人性论→人的自然权利→人民主权、社会契约理论→分权学说→立法这种“看法”(思想)为什么很重要?1.“解读”例如:宗教改革的意义

“文艺复兴”的影响基本上是在知识分子当中,而到了“宗教改革”,影响更进一步。究其原因,…因为在西方…所有人都信教,…“宗教改革”接着“文艺复兴”下来,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而把人文主义普及到了社会。因此“宗教改革”的影响是社会性的。换句话说,它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因为这件事情是人人都要参与的。-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宗教平等的兴起正是否定宗教的划一性;复以强迫划一信仰的废案,此一运动终于发扬光大,蔚为壮观。它不是意味着所有的人都须信仰同一上帝,也不是说所有的人都须在同一方式下信仰上帝。相反的,它意味着人人都应有同样的自由,根据他们自己良知所指示的方式来信仰上帝-如果良知不让他们这样做的话,他们还根本有不信神的自由……在历史上,它是民主发展史的一个主要部分,如果我们要想认识民主,并用我们这个时代的词句将民主理想重新加以阐释的话,我们对它便不得不予以密切的注意。-《余英时文集第六卷·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这种“看法”(思想)为什么很重要?1.“解读”例如:宗教改革的意义

2.“还原”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例1:对“中体西用”论的评价

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因此,“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从哲学上来看,这种两分法可能是谬误的。但中体西用论的基本精神是以西学来补中学之不足,承认中学不是完美无缺而有可补之处,这毕竟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思想界的一个进步。在当时条件下,大概也只可能提出这样的口号。-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这种“看法”(思想)为什么很重要?

1.“解读”例如:宗教改革的意义

2.“还原”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例1:对“中体西用”论的评价例2:毛泽东思想

参考著作一:《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参考著作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五卷·从挽救危机到反修防修》这种“看法”(思想)为什么很重要?1.“解读”例如:宗教改革的意义

2.“还原”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例1:对“中体西用”论的评价例2:毛泽东思想

3.可提供多种观点例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理学

泰西之政治,常随学术思想为转移;中国之学术思想,常随政治为转移,此不可谓非学界之一缺点也。是故政界各国并立,则学界亦各派并立;政界共主一统,则学界亦宗师一统。当战国之末,虽有标新领异如锦如荼之学派,不数十年,摧灭以尽;巍然独存者,惟一儒术。而学术思想进步之迹,亦自兹凝滞矣。夫进化之与竞争相缘者也,竞争绝则进化亦将与之俱绝。中国政治之所以不进化,曰惟共主一统故;中国学术所以不进化,曰惟宗师一统故。而其运皆起于秦、汉之交。秦、汉之交,实中国数千年一大关键也。-梁启超《中国思想史上的儒学统一时代》

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由于理学家将“天理”、“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的约束。理学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及“尚礼义不尚权谋”的致思趋向,则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但与此同时,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