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必考基础知识点梳理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_第1页
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必考基础知识点梳理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_第2页
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必考基础知识点梳理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_第3页
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必考基础知识点梳理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_第4页
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必考基础知识点梳理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必考基础知识点

梳理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完整

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统一和开皇之治

1.582.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稳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都长安,年号开皇,杨坚就

是隋文帝。4.589年,隋灭瓯统一南北。

5.意义:①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

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②为隋唐经济文化的繁

荣开展奠定了基础。

6.隋文帝即位后,进行改革,出现了盛世,称为“开皇之

翌。

二、隋朝大运河☆☆☆

7.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这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它的开凿,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8.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9.四个组成局部(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自沟、江南河。

10.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11.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

北经济的交流。

12.评价:⑴积极:①经济上: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②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⑵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隋亡

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

三、隋朝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隋朝灭亡。(与秦朝

灭亡原因相同)

第2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隋朝灭亡。2.618年李渊称帝,

建立唐朝,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二、唐太宗一一“贞观之治”☆☆

1.继唐高祖之后,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做了皇帝,年号贞观。李世

民就是唐太宗。

2.治国思想:(“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皇帝

好比是船,老百姓好比是水;水能载着船航行,也能把船打翻。)

他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明白统治者不

能过分压榨浓民,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

赋、开展生产,统治才能稳固。

3.统治措施:①注重开展生产,减轻人民赋税劳役;②戒奢从简。

③合并州县,割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④善于用人,

重视纳谏;著名的谏臣是:魏征。他任命富有谋略的房玄凝和蔼断大

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他们是“房谋杜断”。

3.繁荣景象: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拟清明,经济开展较快,出现

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1.地位: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2.措施:①经济上:开展农业生产。②政治上:选拔贤才。(姚崇、

狄仁杰)

3.结果:唐朝的经济进一步开展,国立不断增强,人称他的统治“政

启开元,治宏贞观”。

四、比拟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工程汉武帝唐太宗

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

政治

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人才事,虚心纳谏;开展科举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

重视开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

经济央,亲临治理黄河,重视兴修

役和徭役

水利

派卫青、霍去病还击匈奴,夺

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

军事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再无

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

力与西汉对抗

思想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

化兴办太学增加学员

民族关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

系进唐蕃友好

第3课“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武则天以后,玄宗(李隆基唐明皇)即位,在唐玄宗统治前期,“励

精为治”:①任用贤才(姚崇);②重视地方吏治;③注意节俭。这

些改革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k盘嗓

1.农业方面: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②农耕技义/水才以核

采用育秧移植。③茶叶生产的开展:唐朝出现岸野第

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饮茶之风开始在唐

朝盛兴。④生产工具的改良: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

新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②陶瓷业:越窑

青瓷(“类玉”“类冰”)、邢窑白瓷(“类雪”“类银”)、唐三

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3.商业繁荣:⑴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⑵长安城:

①建筑宏伟;②市坊分开(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③街道

规划整齐;④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

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縻

俱丰实。”——杜甫)

三、安史之乱

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天宝年间755年的安禄山和史思明的

叛乱一一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公元9世纪^期,爆发的唐末农民

起义瓦解了唐朝的统治,907年唐朝灭亡。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一、科举制诞生的背景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而许多出身卑微

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影响:①不利

于选拔优秀人才;②选官的权力集中在地方,不利于中央集权)

二、科举制的诞生

1.原因:改变不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稳固统治

2.隋文帝开始使用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吏。

3.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隋朝创立的科举制为以

后各朝相继沿用。

三、科举制的完善(唐朝)

1.在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

两科最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①

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②武则天:

开创殿试和武举。③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2.科举制的最大受益者是皇童。(“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

头”)

四、科举制的影响:

⑴积极:

对隋唐:①改善了用人制度;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开展,士人用功读

书的风气盛行;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开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对后世: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清朝末年废除)

对世界:①日本和新罗引入中国科举制;②世界考试制度的开始

⑵消极:①使社会的价值取向在于做官,而荒于探究自然,限制了科

学创造和创见;

②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加强思想控制,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

想,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的附庸。

第5课“和同为一家”

一、突厥汗国的兴衰

L唐太宗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

一”),促进了唐与少数民族的交往,被北方各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

2.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给予适当安置;唐太宗和武则

天先后在今新疆地区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对西域进行管

辖。

二、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7世纪吐蕃的杰出的政

治家松赞干布做了赞普,他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

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

赞干布使节向唐朝求婚时的情景。)

3.8世纪初,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

帝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吐番和唐朝已和同为一家。

三、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

民族吐蕃回纥鞅鞫南诏

地理位青藏高原一东北松花江、云南苍山洱

色楞河流域

置用-H4-黑龙江海

游牧、农耕、

生活习崇尚勇敢、作骁勇强悍、能建筑艺术高

纺织和冶铁

俗风淳朴歌善舞超

水平高

杰出首

松赞干布怀仁可汗渤海郡王云南王

唐玄宗封其唐玄宗封其唐玄宗封其

与唐关文成公主、金

首领为怀仁首领为渤海首领为云南

系城公主和亲

可汗郡王王

何族祖藏族藏族满族彝族白族

历史见布达拉宫、大诗句“回鹘衣渤海石灯塔;千寻塔

证昭寺装回鹘马”诗句“车书本

一家”

四、唐朝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特点(方式)及成因☆

⑴方式:①设机构管辖;②实行和亲政策;③实行册封制度

⑵原因:①政治前提:国家统一、政治稳定;②物质基础:经济兴旺、

文化繁荣(对少数民族有强大吸引力);③交通便利:隋唐交通兴旺,

使中原与边疆来往便利;④政策开明: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

策,加强对边疆的管理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一、隋唐对外交往比拟活泼: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与亚洲

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

望,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

二、唐朝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隋唐时,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贞观年间,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

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

2.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①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

改革;②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③在社会生活上至今都保存唐朝

人的某些风气。

3.唐朝赴日本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唐玄宗时期),鉴真在日本坚持不

懈传播佛学和唐朝文化(建筑、雕刻和医学等),对中日文化交流做

出了重大奉献。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三、唐与新罗的关系

1.方式: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来唐;许多商人来中国经商

2.影响:①政治:仿唐制(如科举);②经济: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③文化: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四、唐朝和古代印度(天竺)的关系☆☆

贞观时,玄奘从长安出发西游天竺取经,并在印度的佛教最高学府是

那烂陀寺讲学。贞观后期回国后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他:

①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对中印文化交流做出奉献;②

他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

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五、唐朝时对外交往活泼的原因☆☆

①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产生了

巨大的吸引力;(根因)

②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时机。③对外交通兴

氏,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第7--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建筑:1.特点: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整齐而不呆板,华

美而不纤巧。

2.隋朝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比欧洲早7

00年

3.唐都长安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

二、雕版印刷术:

1.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创造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创造之一。(四大创

造: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唐代《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三、医学:唐朝医学家孙思邈著有《千金方》,后世尊称为“药王

四、诗歌:

L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

李白、杜甫、白居易。

2.列表归纳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及其特点等内容。

代表人生活时

代表著作诗歌特点人称

物期

盛唐时《早发白帝城》《蜀豪迈奔放,想象丰“诗

李白

;△一,

期道难》§仙”

或气魄雄浑,或沉

由盛转“诗

杜甫“三吏”、“三别”郁悲怆,语言精练

衰圣”

凝重

现实主义,讽喻社

唐朝中《秦中吟》《新乐

白居易会,同情人民,通

期府》

俗易懂

五、书法:

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冢,人称“颜体”,

《颜氏家庙碑》

另一位书法家是:柳公权,《玄秘塔碑》他和颜真卿被称为“颜筋柳

骨”

六、绘画:

1.隋唐绘画的特点:宗教画的生活气息越来越浓厚,人物画、山水画、

花鸟画大量出现。展子虔(隋朝)《游春图》2.阎立本(唐朝)《历

代帝王像》《步辇图》,擅长人物画。3.吴道子(唐朝)《天王送子图》

“画圣”“吴带当风”,开后世写意画先河。

七、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

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八、乐舞:隋唐乐舞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乐舞风格,著名歌

舞有《秦王破阵乐》(歌颂唐太宗)、唐玄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舞》。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一、契丹兴起和陈桥兵变

1.辽的建立: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建立契丹国。阿保机就是

辽太祖。都:上京;阿保机的儿子辽太宗时,契丹从石敬一手里夺得

幽云十六州,与中原冲突加剧。

2.北宋

⑴唐朝灭亡之后,黄河流域相继由五个朝代统治,合称五代(后梁、

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那时在南方各地还有10个小国,总称

五代十国。⑵陈桥兵变: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建

立北宋,者B:东京(开封)。赵匡胤就是宋太祖。⑶北宋实现局部统

-:北宋建立后,结束了分裂局面,但与辽、西夏并立。

二、辽、宋、夏的和战

1.宋与辽——澧渊之盟众翁

⑴背景:北宋建立后,对辽采取防御政策。宋真宗统治时,澧州之战,

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宋军击退辽军。

⑵内容: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

⑶评价:①对辽来说——辽兵安然脱险,且得到岁币;②对于北宋来

讲一一是一个屈辱的合约,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③从中华民

族开展史上来看一一维持双方长久的和平,加强了北宋与辽之间的经

济交流,也促进了民族融合

2.宋与夏和战

⑴在西北的党项族兴起: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

都:兴庆。

⑵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宋交战,后来议和:宋给西夏岁币;此后宋夏

贸易兴旺。西夏设太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

三、金与南宋对峙

1.辽宋时期,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在12世纪出,女真首领阿骨打在

会宁称帝,国号金,他就是金太祖。

2.金随后灭辽,在1127年灭北宋。3.1127年赵构在应天称帝,后

来定都临安,建立南宋。

4.南宋时期,抗金将领岳飞在野城打败金军。随后秦会陷害了岳飞。

5.宋金和议:以淮水、大散关为分界线,播醴局面形成,后来砒

都燕京,改名为中都。

【知识小结】列表归纳掌握:

建立民

政权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契丹(辽)契丹10世纪初阿保机

宋太祖赵匡

宋(北宋)汉族960年东京

大夏(西

党项11世纪前期元昊

夏)

金女真12世纪初期阿骨打后迁都到中都

宋(南宋)汉族1127年宋高宗赵构临安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社会环境:南方战乱较少,相对稳定;

②自然环境:自然条件优越,更适合农业开展;③劳动力与技术:中原

人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劳动力;④统治政策:重视开展农业(兴

修水利,引进占城稻)

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黄河流域--一长江流域)

1.三国两晋南北朝:出现南移趋势2.唐朝中后期:正式开始南移3.

南宋:完成南移(“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一《宋史》)

三、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

1.南方农业的开展:

⑴原因:(1)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劳

动力。(2)自然条件优越。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农业生产

逐渐超过北方。

⑵表现:①太湖领域的苏湖、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

熟,天下足”的谚语。

②北宋从越南引入占城稻;③棉花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④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开展,江南丘陵新辟了许多茶园。

2.手工业:⑴北宋时,南左的丝织业胜过北方;蜀地丝织业”号为冠

天下”;江逝丝绸是朝廷的贡品;南宋时棉纺织业开展到东南沿海。

⑵宋朝的瓷窑有: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北宋的景德镇是瓷都。⑶

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兴旺。

3、繁荣的商业

A、商业都市:①北宋的东京和南宋的临安者陌热闹的夜市和县市(商

业逐渐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②宋朝商业都市最大的有开封和

杭州。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开封。

B、海外贸易的兴盛:

⑴政策:鼓励海外贸易⑵宋朝重要的港口有:泉州、广州⑶到达

范围:近到朝鲜、日本;远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⑷管理机构:

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⑸海外贸易兴旺的原因: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置市胭亘进行管理;

②造船业的兴旺为海外贸易提供条件;③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

兴旺为海外贸易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C、货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

纸币。(①原因:金属货币沉重,不便携带;②时间地区:北宋前期

四川地区;③作用:有利于商业的开展)。

四、经济重心南移的启示

①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开展的必要条件;②统治者对经济开展的重视程

度是其经济开展的重要因素;③坚持可持续开展战略,合理利用自然

资源;④要重视引进劳力、先进工具和技术;⑤坚持对外开放,重视

对外贸易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衣:①宋初崇尚节俭;②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便于劳动,受

北方少数民族影响);③北宋中后期统治者衣饰由朴素到精美华美(说

明:宋代社会经济的开展;当时统治阶级日益腐朽;)④由于士大夫

的提倡,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反映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

严重)。

食: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

吃鱼多;

住:茅屋、瓦房、宅第。

行:宋代缺马,多用牛车,也有驴车。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士大夫一

般骑驴、骡。外出住宿的地方叫邸店0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瓦子”和“勾栏”:东京城内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瓦

子”。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瓦子”在宋代城

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级不断扩大。

2、宋代传统节口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宋代称春节

为元旦(与今天的元旦不同),最为重视。除夕夜,百姓要祭祖、迎

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守岁等。(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三、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①缠足一一封建社会的陋俗,是对妇女的残害和压迫。②春节一一寄

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更是亲人团聚的日子。

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应有扬弃的继承中华民族的优

秀传统。

第12课元朝的统治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铁木真逐渐统一蒙古。(最大奉献)2、1206年,铁木真为大

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忽

必烈就是元世祖;2、1276年元灭南宋。3、抗元将领文天祥。(具

有正义性和进步性,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名言:人

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元朝稳固统一的措施☆☆☆

1、农业:元世祖屡次下令禁止圈占农田作牧场,还修治了黄河,推

广棉花的种植。

2、交通运输:02开凿了两段新运河(由山东东平到临清的会通河和

由通州到大都的通惠河。)

◊元朝的运河(京杭大运河)与隋朝的大运河有何异同?

同:①南北两端都是今杭州与北京;②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稳固对全国

的统治;③都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便利交

通,有利于国家统一(作用)

异:①元朝运河较通直,行程缩短;隋朝以洛阳为中心,较曲折;②

元朝开通主要是为了便利南粮北运;隋朝是加强

对南北交通。

⑵还开辟了海运: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麟、潮每至蚪直沽,再

转运到大都。

3、中外交往:意大利的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记》。在书中描述

了大都的繁华景象;说明:①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

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②中外交往频繁

4、政治:⑴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省)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原因、内容与影响?

⑴目地:为了对元朝的辽阔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⑵内容:①中央一

中书省一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一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②地方一行中书

省(行省或省)一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一管辖11个行省.(3)影响:①加

强了对全国各地的管辖,稳固了统一;②是我国行省制度的开端,对

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⑵在中央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四、民族融合的开展

1、表现:①汉族人民开发边疆。②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

居相处。③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融合,已没有什么区别。④形成了

一个新民族--一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迁入中

国,同汉族、蒙、畏兀儿等长期杂居通婚)

2、作用: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五、元朝在我国历史上奉献翁翁

①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北宋以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的疆域,

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②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③元政府设有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④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

驻扎军队,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⑤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

的大融合。

第13-14课宋元文化

一、古代科技

1、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开展的顶峰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创造,指南

针和火药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2、四大创造☆☆☆

科技开展历程意义或地位

①西汉前期就创造了纸(世界最早);②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传

造纸术

东汉蔡伦改良造纸术,称“蔡侯纸”播;

活字印11世纪中期,北宋毕升创造活字印刷术,

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战国时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司南,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

指南针北宋中期出现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事海活动

业,南宋时广泛应用于航海创造了条件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创造的;唐朝中不仅使他们的作战方法

期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发生了

火药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火器广泛变化,而且还对资产阶级

运用战胜

13―14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封建主义起了一定作用

3、著名科学家:①北宋沈括“十二气历”,领先世界800年。著有《梦

溪笔谈F'石油:这一名称由沈括开始使用。②元朝郭守敬《授时历》

比现行公历确实定早300年,还主持开凿了通惠河。

◊宋元时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那些?(见阴影局部)并分析这一时

期科技开展的原因?

①社会基础:国家相对统一,社会相对稳定;②物质基础:宋元社会

经济进一步开展

③民族融合与吸收外来文化;④前代科学技术经验的积累和科学家的

努力创造

二、史学:司马光《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表达了从战国

到五代1300年的历史

◊史学上的“两司马”

史学

年代著作体例叙事范围

司马纪传体通黄帝到汉武帝

西汉《史记》

迁史时期

司马《资治通编年体通

北宋战国到五代

光鉴》史

三、文学:

类代表人

朝代代表著作特点(或内容)

别物

宋《念奴娇•赤“豪放派”:气势豪迈,

北宋苏轼

词壁怀古》雄健奔放

“婉约派”:风格委婉,

两宋之

李清照《声声慢》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

清新自然

南宋辛弃疾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哀

元朝关汉卿《窦娥冤》鞭挞社会黑暗势力

四、艺术

绘画:

朝代表人

代表著作特点(或内容)

代物

随着城市的开展,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

宋《清明上河画出现并日益增多,描绘北宋东京卞河

张择端

朝图》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

的不朽作品。

元《秋郊饮马

赵孟^他的作品被称为“神品”

朝图》

书法:

阶段姓名书法特点代表作备注

隋唐时期:书颜真卿、柳雄浑敦厚;方《颜氏家庙“颜劲

法艺术的顶峰公权折俊丽,骨力碑》《玄秘柳骨”

劲健塔碑》

宋元时期:书

赵孟3澳;苏

法艺术的继续随意挥洒,劲“宋四

轼、黄庭坚、

开展,成为文秀雄健家”

米芾、蔡襄。

人普遍的爱好

第15课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一、明朝的建立

时间:1368年都城:应天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1368年秋天,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政治上: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

①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三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掌民政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司)一一掌刑狱

都指挥使司(都司)一一掌军政

②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局部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

责。

2、司法上: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明太祖),兼管对臣民的监视、

侦查。不受法律约束,可直接实行缉捕。

3、思想上:八股取士

⑴目的: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加强思控制,稳固统治)

⑵八股取士:①命题范围: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②答题观点:只

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③文体要求:必须分为八个局部(“八股文”。)

⑶评价:A、消极:①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四书五经);②不讲究实

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③阻碍了科学文化的

开展,是我国近代落后的重要原因

B、积极1”但它也使科举考试标准化(是考试向标准化、标准化的重

要开展,对以后的考试制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明太祖分封藩王:不利于加强皇权2、建文帝削藩与靖难之役

3、明成祖强化君权

①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②继续实行削藩政策;

段曾谢寺务树^东匚。

4、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第16课中外交往与冲突

一、郑和下西洋☆☆☆

1、目的:为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2、时

间: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3、到达地区:到过亚非三十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4、意义:①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

(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品质,忠贞爱国和热爱和平的精神)②关B和

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

的友好关系。

5、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①物质前提: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②技术条件: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造船技术兴旺;③主观条件:郑和个人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明成

祖的支持.

◊郑和下西洋与西方航海家的比拟

郑和: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政治目的),不计经济效益,

不能持久

西方:掠夺财富,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经济目的),蒸蒸日上。

二、戚继光抗倭(“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大意是:作官不是我

的愿望,我的愿望是平定倭寇——二报效祖国,不追逐名利)

1、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侵袭中国沿海地区,沿

海居民称它们为“倭寇”。

2、明朝中期,明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的进攻(浙江台州),蹴光是

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3、戚继光抗倭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

(1)戚继光进行的抗倭斗争是对抗外来侵略的正义事业,得到广阔

人民的支持。(2)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1533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

住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说明:

只有祖国强大,才能不受侵略)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1、满洲的兴起:

(1)明朝前期,女真属奴儿干都司管辖

(2)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6年)

2、清朝的建立

建立时间:1636年开国皇帝:清太

宗皇太极都城:盛京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介翁

1、雍正帝时,设立设立军机处时族名政权建立者

①目的:加强君主专制(原因:间

清初最高权力机构是议政王大唐靴鞫渤海渤海郡

臣会议限制了皇权)朝王

②职能:跪着听旨,承旨传达(只1115女真金完颜阿

供传谶撰,而不能稍有赞国于其年骨打

间——军机大臣没有实权)1616女真后金努尔哈

③特点:简、速、密年赤

④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1636满洲清皇太极

进一步强化,开展到顶峰。年

2、文字狱

①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

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

②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③危害:造成社会恐怖,摧

残了人才,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

碍了中国社会的开展。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一、收复台湾(“开辟荆榛逐荷夷”)1、明朝后期,荷兰侵占台

幽湾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2、

1683年清军入台,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管辖台湾,隶属福建省。台

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稳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二、抗击沙俄一一雅克萨之战

1、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建城

堡(实际上是入侵雅克萨和尼布楚)2、1664年和1665年康熙帝(民

族英雄)在雅克萨之战中获胜。3、1689年中俄双方在尼布楚谈判,

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境条约《尼布楚条约》。在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

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阔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中国清军取得雅克萨之战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①康熙决心大,部署周密;②军民众志成城,为正义而战;③人数和

武器装备占有优势等。

◊清朝前期在对抗外来侵略、保卫边疆上所作的努力?☆☆

①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②清朝设置台湾

府,稳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③清朝取得了雅克萨之战的胜利,遏制

了沙俄在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④中俄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划定了我国的东段边界。

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

一、清朝加强西藏的管辖(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

1、确立册封制度:①顺治帝接见西藏的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赐予''达

赖喇嘛"封号。②康熙帝赐予另一个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

的封号。从此,历代达赖和班禅,都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2、设置驻藏大臣:雍正帝时(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

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影响:清朝的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历朝与西藏的关系:(请用史实说明“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

割的一局部”)☆☆

①唐朝:与吐蕃是友好关系接受唐朝的册封。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②元朝: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一局部,设宣政院管理西藏。

③清朝:册封达赖、班禅,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加强对西藏地

区的管理

二、清朝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1、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①回部指居住在天山以南广阔地区、信仰

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②乾隆帝时下令调兵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小和

卓与大和卓的叛乱;③清朝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

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④清朝军队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

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请用史实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局部”。

☆☆

西汉:设西域都护,东汉:重设西域都护,唐朝时,唐太宗社安西都护府,

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清朝: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

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

2、土尔扈特回归祖国:1771年初,蒙古土尔扈特部众,在其杰出首

领渥巴锡(民族英雄)的领导下,摆脱了俄国的控制和压迫,踏上了

回归祖国的征途。土尔扈特部的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稳固和开

展谱写了光芒的篇章。

清朝稳固多民族国家的斗争可用图示归纳为:☆☆☆

三、清朝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至台湾,

南包括南海诸岛(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开展与闭关锁国

一、明清经济的开展

A、自然经济继续开展(自给自足),占主导地位

1、农业:①高产粮食作物: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在明代从国外

引进。

②经济作物:明代从国外引进的新物种——马铃薯、花生

和向日葵。

2、手工业:①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②丝织业:菱

州是明代丝织业中心,南京后来居上。③制瓷业:景德镇是全国制瓷

中心,所产青花瓷非常著名。

3、商业:①商品经济空前活泼;②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③商邦的出现(徽商和晋商);④自铤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开展缓慢,不占主导地位;反映封建制度走向

衰落)☆☆☆

1、开展概况

①前提条件: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泼②时间:明朝中期以

后;

③地区:区苏州、松江等地;④行业:纺织业;

⑤特点:以生产商品为目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⑥实质:机房实质上是手工工场,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

的雇佣工人(一无所有,计日领取工资维持贫困的生活)。他们之间这

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⑦开展:清代,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部门增多了,生产的规模

也进一步扩大。

2、意义: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

落的标志。

3、局限于某些地区某些行业,开展缓慢的原因

①自然经济的抑制(自给自足);②封建制度的

阻碍

③重农抑商,重本抑末政策的影响;④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二、闭关锁国的政策☆☆☆

1、原因:

①思想上: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为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开展

②经济上: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

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根本原因)

③政治上:为抵抗国家的领土主权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犯;害怕沿海

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3、表现:①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

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②朝统一后的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前阶段: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

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后阶段:只开广州作为对外通商

口岸,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4、影响(一分为二)

积极L暂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不能从根

本上低档殖民势力的侵略)

消极:①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封建主义一资本

主义),②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开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

开展;③也限制中外文化交流,阻碍了中国掌握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

科学技术,使中国落伍了。

5、启示:①现在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与民族都不可能与

世隔绝;②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③在对外交往中要注意学习

他国的长处来开展自己

第21—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一、建筑:雄伟的紫禁城和明长城

1、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和京城三个

局部组成,城中心的紫禁城,(今称故宫)是皇帝居住之地,北京城布

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是

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

一个奇迹(秦长城西起临逃,东到辽东)

二、科技(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但没有产生近代的自然科学)

1、医学: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被译

成多种文字。

2、农学:明朝末年,徐光启《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介

绍了西方科学技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

3、明朝末年,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十七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①一部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书中还反映了我国王

工工场的生产面貌。②书中还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

然力想配合.

◊明清时期阻碍科技开展的因素有哪些?☆

①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阻碍了资本主义开展,使科技开展缺乏

物质基础;②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

③文化专制政策(八股取士,文字狱),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④闭

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文化的正常交流。

总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近代科技开展的根源!

三、古典小说(除《三国演义》外都具有反封建色彩)

作品作者朝代内容成就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

《三国演元末我国最早的一部

罗贯中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

义》明初长篇〃J史小说。

斗争。

我国第一部以农

《水浒元末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

施耐庵民起义为题材的

传》明初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

长篇小说

一部充满浪漫主

《西游明朝根据民间流传唐僧取

吴承恩义气息的长篇神

记》中期经故事创作。

话小说。

描写贾、王、史、薛四

曹雪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

《红楼是我国古典小说

芹、高清朝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

梦》的顶峰。

鹦悲剧,揭示封建社会必

然崩溃趋势

四、戏剧的繁荣

1、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是《牡丹亭》,通过

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的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2、清朝中后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它剧种的一曲调

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五、书法的成就

1、明朝书法家董其昌的作品,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2、明末画家徐渭擅长泼墨,擅长泼墨,其作品《墨葡萄图》;清朝

画派“扬州八怪”,最著名者郑板桥,其作品有《兰竹图》.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元谋人:

⑴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⑵生活年代:约170万年前。

⑶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星的人类,他们的活动揭开了中国

历史的第一页。

2.北京人: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⑵生活年代:约

70—20万年前。

⑶体质特征: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四肢),但仍保存着一

些猿类的特点(头部)。

⑷生产劳动: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他们制作的粗糙打制石器

被称为“旧石器”。他们还用石器把树枝砍削成木棒。北京人使用这

些简陋的工具去猎取动物,从事采集,获得维持生存所必需的食物。

北京人住在山洞里。会使用天然火,能用火烧烤猎获的动物。

3.山顶洞人:⑴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⑵时间:距今约3万

年;⑶同现代人基本一样;会人工取火;进入母系氏族社会。

4.河姆渡居民:距今7000年,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农耕

文化典型代表,住干栏式房屋,会挖水井。

5.半坡居民:距今6000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农耕文化

典型代表,彩陶,半地穴式房屋。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演变

⑴炎帝与黄帝:①炎帝:制作耒帮,教民耕种,被尊称为炎帝神农。

还创造了陶器。他遍尝百草,发现很多药物。②黄帝:创制历法,创

造了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创造铜器、车船。

③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始祖。

⑵禅让制: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先后担任部落

联盟首领的有尧、舜、禹。

⑶夏朝的建立: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和国家。

①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距今4079年=2070年+2010年—1

年)。

②建立者:禹;③统治地区: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④政治制

度: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最高统治者的位置。从此,王位世袭

制代替了禅让制(禹传启,家天下)。⑤统治400多年,最后一个夏王

是桀(暴君)。

2.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⑴目的:是为了稳固奴隶主的统治。

⑵封国的统治者叫国君(一般称为诸侯)。根据周王的授予,国君享有

统治和管理所辖区域的土地和人民的权力(诸侯权利)。与此同时一,

他们必须承当①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②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

主持的重要典礼仪式,③奉献财宝和特产,④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

等义务(诸侯义务4点)。不承当义务者,将受到惩罚。

⑶评价:①积极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遥远地区,加强了

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②消极作用:分封制维持了诸侯相对独

立的地位,随着生产力的开展和周王室的衰落,他们乘机割据称雄,

出现了诸侯争霸局面,为春秋的分裂割据埋下了祸根。

3.春秋五霸⑴“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

闾、越王勾践。

⑵齐桓公首霸:葵丘会盟。①原因:齐国经济富庶,这是他称霸的物

质基础;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为改革提供了雄厚的实力;

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大疆土。

②标志: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成为春秋时期的

第一个霸主。

⑶晋楚争霸: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⑷楚庄王称霸中原(一鸣惊人):“问鼎中原”邺之战。

⑸吴越争霸:“卧薪尝胆”。

⑹春秋争霸的影响: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

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