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复习散文阅读课时训练(解析版)_第1页
2022年高考复习散文阅读课时训练(解析版)_第2页
2022年高考复习散文阅读课时训练(解析版)_第3页
2022年高考复习散文阅读课时训练(解析版)_第4页
2022年高考复习散文阅读课时训练(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高考复习散文阅读课时训练

一、(2021年5月福州高三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我是一个中国人一一散步随想(节选)

汪曾祺

我是一■个中国人。

中国人必然会接受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影响。我接受了什么影响?道家?

中国化了的佛家——禅宗?都很少。比较起来,我还是接受儒家的思想多一些。

我不是从道理上,而是从感情上接受儒家思想的。我认为儒家是讲人情的,

是一种富于人情味的思想。《论语》里的孔夫子是一个活人。他可以骂人,可以

生气着急,赌咒发誓。

我很喜欢《论语•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章》。“暮春者,春服既成,兔者

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我以为这是一种很美的生

活态度。

我欣赏孟子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我认为陶渊明是一个纯正的儒家。“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我很熟悉这样的充满人的气息的“入境”,我觉得很亲切。

我喜欢这样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顿觉眼前生意满,

须知世上苦人多”。这是蔼然仁者之言。这样的诗人总是想到别人。

有人让我用一句话概括出我的思想,我想了想,说:我大概是一个中国式的

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我不了解前些时报上关于人道主义的争论的实质和背景。我愿意看看这样的

文章,但是我没有力量去作哲学上的论辩。我的人道主义不带任何理论色彩,很

朴素,就是对人的关心,对人的尊重和欣赏。

讲一点人道主义有什么不好呢?说老实话,不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

不是经过拨乱反正,我是不会产生对于人道主义的追求,不会用充满温情的眼睛

看人,去发掘普通人身上的美和诗意的。不会感觉到周围生活生意盎然,不会有

碧绿透明的幽默感,不会有我近几年的作品。

关于现代派。

我的意见很简单: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接受外来影响,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

吸收现代派的某些表现手法。

最新的现代派我不了解。我知道一点的是老一代的现代派。我曾经很爱读弗

・沃尔英和阿索林的作品(通过翻译)。我觉得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旗帜下的某

些苏联作家是吸收了现代派的表现手法的。比如安东诺夫的《在电车上》,显然

是用意识流的手法写出来的。意识流是可以表现社会主义内容的,意识流和社会

主义内容不是不相容,而是可以给社会主义文学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的。

我的一些颇带士气的作品偶尔也吸取了一点现代派手法。比如我在《钓人的

孩子》一开头写抗日战争时期昆明大西门外的忙乱纷杂的气氛,用了一系列静态

的,只有名词,而无主语、无动词的短句,后面才说出“每个人带着他一生的历

史和半个月的哀乐在街上走”,这颇有点现代派的味道。我写过一篇《求雨》,写

栽秧时节不下雨,望儿的爸爸和妈妈一天抬头看天好多次,天蓝得要命,望儿的

爸爸和妈妈的眼晴是蓝的。望儿看着爸■爸和妈妈,望儿的眼睛也是蓝的。望儿和

一群孩子上街求雨,路上的行人看着这支幼弱、褴褛、有些污脏而又神圣的小小

的队伍,行人的眼睛也是蓝的。这也颇有点现代派的味道(把人的眼晴画蓝了,

这是后期印象派的办法)。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可以。而且我觉得只有这样写才

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可以说,这样写是为了主题的需要。

我觉是现实主义是可以、应该、甚至是必须吸收一点现代派的手法的,为了

使现实主义返老还童。

但是我不赞成把现代派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来。

爱护祖国的语言。一个作家应该精通语言。一个作家,如果是用很讲究的中

国话写作,即使他吸收了外来的影响,他的作品仍然会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外

来影响和民族风格不是对立的矛盾。民族风格的决定因素是语言。“五四”以后

不少着力学习西方文学的格律和方法的作家,同时也在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

言。徐志摩(他是浙江硬石人)、闻一多C胡北涌水人),都努力地用北京话写作。

中国第一个有意识地运用意识流方法,作品很像弗・沃尔芙的女作家林徽音(福州

人),她写的《窗子以外》、《九十九度中》,所用的语言是很漂亮的地道的京片子。

这样的作品带洋味儿,可是一看就是中国人写的。

外国的现代派作家,我想也是精通他自己的国家的语言的。

用一种不合语法,不符合中国的语言习惯的,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的语言写

作,以为这可以造成一种特殊的风格,恐怕是不行的。

我的作品和我的某些意见,大概不怎么招人喜欢。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也

许我有一天会像齐白石似的“衰年变法”,但目前还没有这意思。我仍将沿着这

条路走下去。有点孤独,也不赖。

(有删改)

材料二:

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随笔很注重

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是选用富有趣

味性的材料作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

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与此相关,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

随意,深入浅出。批评家常以生动的述说、形象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富有

诗意的境界,寓抽象的道理于具体可感的图画之中,尽量避免枯燥的说理和严谨

的论证,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魅力。也有些随笔重在描述对文学的印象、

感受,并不注重对知识的阐述,这类文章感情充沛,讲求文采,可读性很强,但

学理性相对稍弱。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作者笔下,“人道主义”是儒家思想根基加上政治风波淘洗后的结果,

是对人的关心、尊重和欣赏。

B.文中引用孔孟、陶渊明等诸多古人之言,传递出“儒家是讲人情”、“是一

种富于人情味的思想”。

C.“我仍将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有点孤独,也不赖”,由此逆推齐白石“衰年

变法”意在达到“招人喜欢”的艺术境地。

D.几位作家名字后的括号,作用是“对相关内容进行补充说明”,说明他们虽

非北京人,却能用讲究的中国话进行写作。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暮春者”一段,在作者看来,之所以体现了“富于人情味”的生动,是因

为它是“很美的生活态度”。

B.《求雨》中,为服务主题,作者从后期印象派中吸收方法,将望儿、爸爸、

妈妈和行人的眼睛都描绘成蓝色的。

C.《窗子以外》等优秀作品,所用语言都是很讲究的中国话,说明是具有鲜明

民族风格的作品都能赢得读者尊重。

D.作者的作品因为加入了“现代派”的手法而大放异彩,所以作者提倡在创

作中应尽可能多地吸收现代派手法。

3.结合原文简析“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这句话的含义。

4.请结合材料二提供的信息,评析汪曾祺这篇文章具有“文艺随笔”哪些写作特

点。

【参考答案】

1.C2.B

3.①“中国式的”,是说作家在情感更受儒家思想影响;②“抒情的”,是说在作

者笔下,无论是对境、对物、对生活的,都表现出深沉的感情;③“人道主义

者”,是说作者对人的关心,对人的尊重和欣赏

4.①旁征博引,注重知识的丰富性。②笔调轻松,注意行文的理趣性。③思想

深刻,注重见解的独特性

二、(广东肇庆2021届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

余秋雨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

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如何克服自己的浮躁。这是一个根本性的社会问题,也

是人心治理的关键。

对于年轻人来说,心能静下来,才华和潜能才能发挥出来,不然,一切的才

华反而将束缚人的发展。

心是一切经验的基础,它创造了快乐,也创造了痛苦;创造了生,也创造了

死。心的第一个层面是“凡夫心”,这是会思考、谋划、欲求、操纵的心,会暴

怒的心,忧郁不定、反复无常的心。但此外,我们还有心的本性,这是永恒的,

不被死亡以及任何外界事物触及。

说到底,心性就是万事万物的本质。

历史上的圣人先哲,用了不同的名词来修饰他们所悟到的真理,但他们都是

在阐述基本的心性。

基督教徒称之为“罪”,印度教徒称之为“梵”,佛教教徒称之为“空所

有的宗教,都肯定有一个基本的核心,并栗求他的教徒用一生演化和体悟这个核

心。这核心就是心性。

现代的文明给了我们无穷多的好处,让我们认识了无限复杂的世界,但是另

一个方面远远不如我们的祖先,那就是对心灵的认识。

心理学家们把人的思想和情绪进行极其炀琐的分析,这样分析的结果,是将

人描绘成了充满矛盾、无限复杂的黑洞。并非说这种种理论不对,而是这些理论

的出现,正标志着现代文明一种令人担忧的倾向:我们正越来越远离单纯的、清

激的心灵。

我们平时被种种情绪、思想和欲望所主宰,但是有些时候,我们依然能极

其清晰地、极其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心灵:

可能是在欣赏一支美好的曲子,可能是在宁静清激的大自然流连,可能是品

尝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当我们看到雪花翩然飘下,或看到太阳从山后缓缓升起,看到一束光线神秘

缥缈地射进屋里,都可能让我们瞥见自己内心深处那无比宁静和美好的地方。

这些光明、安详、喜悦的时刻,都曾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而且美妙得

令人难以置信。

欲望使我们存在,而心灵决定我们存在的品质。

身居陋巷的颜回,只有粗粮清水但快乐无比;宗教的苦行者,可以在极其恶

劣的生存条件下感受到常人难以感受到的幸福。是的,幸福本身不由你获得多少

决定,而是决定于你感受到了多少。

因为心不曾被正确理解,如同它不了解自己一样,所以产生了不可胜数的哲

学观念和主张。更有甚者,因为一般人不了解、不认识他们的心性,所以就继续

在三界六道中流浪,经历痛苦。因此,不了解自己的心是严重的错失。

如何改变自己的这种情况呢?

这就要静观自己的内心,这看似简单,其实却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的改变。

从向外看转为向内看,从关注向外的索取追求到凝神触抚自己的内心生命。

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我们回避向内看的生活,因为一般人总

有对自己内心的恐惧,更因为我们认为这不重要,留恋刺激热闹、嘈杂忙碌的生

活。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世界,向内看被人认为是一种怯懦和消极的行为。是的,

我们埋怨着过于繁忙的生活,却继续忙碌着为了能付得起钱去“休闲”,也就是

跟随旅行团到某个同样人声鼎沸的地方走马观花。

我们没有真正理解的是,真正的财富、真正的悠闲、真正的风景,都只在人

的内心。任何这些景象都可以打开人的心灵,认识到世界上无边无际的苦难。让

人从这里了解到这世界广大深远的痛苦,让人的爱在这一刻启动。

慢下来。其实很多人的生活都是慌乱、浮躁的,几乎没有时间来回味、感悟

生命的美好。

将节奏慢下来,与自己灵魂互赖的人一起精致地生活。

每日抽出一点儿时间,凝神静观,重新回到我们本初的生命:赤子之心。

在愤怒、贪婪、嫉妒、烦恼、怨恨、欲望、恐惧、焦虑和纷乱时,仔细想想

这些是否值得。人有时候得到了某些可以计算得到的好处,却污染了生命源头的

活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损失?

在记忆中回想那些给过我们挚爱、关切、帮助的人,重温每一个爱的细节。

感激地回想,唤醒我们的爱,想象我们的爱从心中流淌出来,首先从我们最亲近

的人开始,然后是亲戚、朋友、熟人、同事、邻居,然后是陌生人,甚至是我们

不喜欢或难以相处的人,甚至是我们视为“敌人”的人。

最后,让我们的胸怀在爱中变得越来越广。

文本二:

我以前读《古文观止》,对里面的抒情散文如痴如醉,然后我专门将其中的

一些作者的文集寻来阅读,结果我发现那些作者一生并没有写过多少抒情散文,

也就是那三五篇,而他几十万字的文集中大量的是诗词、论文、序跋,或者关于

天文地理方面的文章。我才明白,他们并不是纯写抒情散文的,他们在做别的学

问的过程中偶尔为之,倒写成了传世的散文之作。

现在的情况也是这样,一些并不专门以写散文为职业的人写出的散文特别

好。我读到杨振宁的散文,他写得好。就说余秋雨先生,他也不是以写散文为职

业的。散文要写得有趣味,当然有形式方面的、语言方面的、节奏方面的许多原

因,但还有一点,这些人会说闲话。我称之为闲话,是他们在写作时常常把一件

事说得清楚之后又说些对主题可有可无的话,但是,这些话恰恰增加了文章的趣

昧。

(摘自贾平凹《我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便交代了背景一一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直入主题;结尾则在呼

吁倡议中结束,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B.作者并没有对心理学家们进行烦琐分析后得出的理论持否定态度,只是认

为其出现标志着我们的心灵日益复杂化。

C.作者在论述人们深刻地感受自己的心灵时,举了欣赏曲子,看雪花飘下等

生活事例,自然地引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D.文章在阐述人生哲理的时候善于比较分析,如“凡夫心”“心性”,“罪”

“梵”空”,“向外看"''向内看”等。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当我们因为一处美丽的风景、一首动人的乐曲、一个亲人的微笑而感到内

心宁静美好时,我们的心就彻底摆脱了凡夫之心。

B.颜回是孔门弟子,《论语》说他“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文本一提

到他,旨在论述人在贫穷中也能保持快乐的道理。

C.心灵决定我们存在的品质,人之所以经历痛苦,很大程度是因为不了解自

己的心性,具体解决办法便是静观内心。

D.《古文观止》从《左传》中选文最多,它从其中选的《曹刿论战》《邹忌

讽齐王纳谏》《烛之武退秦师》等文章,都脍炙人口。

3.身处浮躁时代的我们应该如何克服浮躁?请结合文本一简要概括。

4.如果要以“佳文之趣味”为题写一篇关于文本一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

行文要点。

【参考答案】

1.D【文章没有比较分析“罪”梵”“空”三个概念。】

2.C【A项错在"彻底摆脱了凡夫之心”。“凡夫心”是会思考、谋划、欲求、

操纵的心,可以超越但不能摆脱。B项错在“旨在论述人在贫穷中也能保持快乐

的道理二文中颜回的事例,论述的是“心灵决定我们存在的品质”。D项中《邹

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

3.①静下来,保持心性,感受心灵;②静观内心,从向外看转为向内看;③

慢下来,找回本心;④懂得感恩,用爱心治愈浮躁。(每点1分,共4分。意思

对即可。)

4.①形式之趣味:文章的段落多而短小,活泼自由,易于突出作者的思想,

易于思绪的切换与推进。②节奏之趣味(语言之趣味):文本语言有时是短句,有

时是长句,或轻快,或沉重,节奏多变。③闲话之趣味:文中多处运用了闲笔,

如谈到“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心灵”后,写了具体的生活画面、大自然的美好瞬间,

在丰富文章内容的同时,唤起了读者种种体验,令人倍感亲切。(每点2分,共

6分。意思对即可。

三、(2021年海口高考调研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清算月亮

林语堂

左派文人反对风月的文章,竟“把月亮一笔勾销”。因此我必须为月亮辩护。

我生怕的是,如果中国人全部失去了欣赏月亮与夏日清风的能力,那么中国之为

国也必将变得更为狭小、粗劣与物质主义了。现在竟有人把看中秋月与吃月饼,

认为是“封建的”与“反革命的”,由于月饼是中国的,所以也便是旧式的,而与

一个女学生去吃瑞士的巧克力牛奶糖,却是“进步的”与“革命的”,因巧克力糖

来自西方。让他们去吃巧克力糖吧,这些聪明的青年人他们可以不去理,但是月光

却要照在他们身上,并且继续不断地照着他们,静寂无声,不图自卫,终有一天它

会得到他们的心。除非他们确是迷失了灵魂!

因此想把月亮清算,不能像那些青年作家想得那样容易。陶渊明、苏东坡、

李白、杜甫虽为左倾分子所不容,不能就把他们一笔勾销。左倾分子称之曰“毒”,

但是只要中国一日忠于自己,忠于它自己的天赋才智,那么陶渊明与苏东坡就一

日不会被人勾销。据我所知道的,那些左倾分子,就连陶渊明或苏东坡的诗也没有

读过。他们说这些作家是“封建的”“有闲阶级”“不面对现实的”士大夫。陶渊

明歌日:“采菊东篱下”,“鸡鸣桑树颠”。苏东坡歌日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

——果也封建至极矣!江上清风与山头明月只属资本家有闲阶级所有乎?唯有资

本家之鸡方立于桑颠上乎?雄鸡桑树果不属于“现实”之世界乎?事实是如此的,

陶渊明与苏东坡已经进一步,不再去谈大众平民——他们自己已经变成平民,思

想行动与农夫同感。

因此,不能把月亮一笔勾销。还是让我们把月亮这问题,去一劳永逸地勾销了

吧。中国的诗文与浪漫人物,和月亮全有连带关系。这派浪漫人物,西方尚未之闻。

中国的浪漫人物与西方的浪漫人物不同。西方的浪漫人物表示一种强烈冲动

的情感,中国的浪漫人物则表示种恬淡幽静的状态,不过他们是把内在的热烈情

绪隐藏起来。中文名之为风雅,意思含有艺术化的培养,对诗歌的喜好,畅达无忧

的人品,不贪钱财的心理,喜爱交游朋友,憎厌官场。《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与他

的朋友,在萧爽楼中就是最合风雅的人。沈复描写他的朋友如下:

萧爽楼友朋之间,有禁止四事:第一,谈论他人之升官晋爵;第二,闲谈诉讼与

时事;第三,讨论科举之八股文章;第四,赌博。凡有犯此一条者,得罚酒五斤。但

尚有四事不禁止:宽宏、浪漫、自由不拘和安静。

这些朋友们都耽于诗赋、绘画、饮酒,但不行之过度,并且喜欢郊游谈话。他

们最喜欢在月下小酌晚餐。他们虽然贫穷,不以错过为怀,但都是快乐的,并没有

去做资本家的走狗。中国的浪漫人物对于财势,向来都感到强烈的厌恶,他们饱经

世态炎凉,就连一个势利的和尚也不齿的。

但是这种中国历史中的浪漫人物在国家危急之时,都是勇敢不屈出名的好

汉。苏东坡、白居易、袁枚、郑板桥(那个怪才子),还有袁中郎——不一而同的,

他们遗留下来史迹,比满口仁义的孔教徒要清白得多。他们执政为县吏之时,乃是

人民的真正“父母”,离任之时,农民夹道跪,感激涕零。••嘿,你写的歌女诗赋如

此之多,而人民诗赋则如此之少!”一个标榜孔教的人嘲笑着白居易这样说。在表

面上看来,孔教徒关心于人民的福利,但是白居易为官清廉,孔教之徒则并不如

此。十七世纪著名的批评家金圣叹、袁枚、郑板桥,犯有渎君之罪名。但是不能

忍受贫民之被压迫者乃为金氏,当朝廷征收苛捐之时,鼓动农民造反与他的朋友

在孔庙相对而哭者亦为金氏,是以终于就义就死。协助贫民反抗朝廷者为金氏,

而非之“侮君之罪”置他于死地为高官。那个高官的灵魂征收苛捐,得以安然皇

帝死后之灵魂,亦得安然。不论在什么时候,我喜爱月亮而憎恶这种伪装忧国的孔

教徒。

文本二:

文学革命以后,既以说话行文,自然要演出以闲谈说理笔调一派,在谈话之中

夹入闲情及个人思感,此即吾所谓个人笔调。但吾不大与时人同意,唯有西洋祖宗

才算祖宗,唯有哈尔滨小品才算小品。于是此小品文遗绪之问题便发生了。中国

古文中虽少好散文,却也有不少个人笔调之著作。若用另眼搜集,倒也有趣。在提

倡小品文笔调时,不应专谈西洋散文,也须寻出中国祖宗来,此文体才会生根。其

搜集标准,亦不尽以古时所谓小品为标准(如柳宗元之讽喻小品《三戒》等),而当

纯以文邕之闲散自在,有闲谈意味为准。如屠隆《冥寥子游》一类,与十八世纪之

Sterne相同,叙事夹入闲情,说理不妨抒怀,便悲涕与笑声齐作,忧愤与幽逸和

呜。总之,我所要搜集的理想散文,乃得语言自然节奏之散文,如在风雨之夕围炉

谈天,善拉扯,带情感,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如与高僧谈禅,如与名士谈心,似连贯

而未尝有痕迹,似散漫而未尝无伏线,欲罢不能,欲删不得,读其文如闻其声,听其

语如见其人此量吾所谓理想散文。

(有删改)

【注】林语堂(1895T976),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翻译家。他兼通中

西文化,擅长幽默散文。文本均选自他的散文集《给思想一个高度》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必须为月亮辩护”的原因,是担心中国人如果缺少浪漫情怀,中国社

会将变得更为物质和粗劣。

B.月亮是中国诗文中常见的经典意象,既有自然之美,又与人民生活有着密

切的联系,并不是专供“有闲阶级”欣赏的风雅之物。

C.作者用对比的写法指出中西方浪漫人物的情感差异。西方的浪漫人物情感

强烈冲动,中国的浪漫人物情感则恬淡幽静,不强烈。

D.作者《论幽默》一文指出幽默广义上包括一切使人发笑的文字,狭义上与

讽刺、揶揄有别。本文幽默中有酸辣讽刺、无情揶揄。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引用陶渊明、苏轼的名句并进行连续追问,是要指出两人在远离官

场后已经成为大众平民,所写诗歌与平民无异。

B.沈复《浮生六记》记载了与友交往“四禁止”和“四不禁止”,说明中国

浪漫之士淡泊名利,清高自守,追求个性自由。

C.白居易、袁枚、金圣叹等人诗文中所反映的清廉为官、挺身为民的行为令

人敬佩,而“孔教徒”口头上假装忧国忧民,令人愤慨。

D.屠隆《冥寥子游》将叙事、说理和抒情自然融为一体,悲涕与笑声齐作,

忧愤与幽逸和鸣,是古代最佳小品文。

3.作者以“清算月亮”为题,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

4.如欲以“林语堂散文的个人笔调’”为题写一篇文学短评,请结合文本,列出

评论要点。

【参考答案】

1.C【“用对比的写法指出中西方浪漫人物的情感差异”“中国的浪漫人物情

感则恬淡幽静,不强烈”错,原文只是说中西方的浪漫人物同,并不是比较情感差

异。由原文“中国的浪漫人物则表示一种恬淡幽静的状态,不过他们是把内在的

热烈情绪隐藏起来”可知,中国的浪漫人物也有热烈情感,不过隐藏于心。】

2.B【A.“所写诗歌与平民无异”错误。C.“白居易、袁枚、金圣叹等人诗

文中所反映的清廉为官、挺身为民的行为”表述错误,根据文意,“清廉为官、挺

身为民”本就是他们自己的行为,并不是他们“诗文中所反映的”。D.根据文章看

不出屠隆《冥寥子游》是古代最佳小品文。】

3.①“清算有彻底计算、算账之意,“月亮”在文中代指美好风物及其所引

起的浪漫主义情感。②以“清算月亮”为题,含蓄讽刺了左派文人想要清除文学

作品中的所有浪漫主义事物或情感的观点,批判了激进的教条主义和物质主义思

想。③暗示了作者的观点,即不能清算月亮”,不要伪装忧国。(每点2分,答出两

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4.①闲谈式的说理和抒情,个性化的思想情感和独特见解。②看似散漫无章

实则紧扣中心话题的结构特点。③个性化的闲适、幽默的语言风格。(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四、(2021年湖南永州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我的祖父

汪曾祺

我的祖父名嘉勋,字铭甫。祖父中过拔贡,是前清末科,从那以后就废科举

改学堂了。他没有能考取更高的功名,大概是终身遗憾的。功名道断,他就在家

经营自己的产业,他是个创业的人。

创业不外两途:置田地,开店铺。

祖父手里有多少田,我一直不清楚,印象中大概在两千多亩,这是个不小的

数目。但他的田好田不多,一部分在北乡,北乡田瘦,有的只能长草,谓之“草

田”。年轻时他是亲自管田的,常常下乡。后来请人代管,田地上的事就不再过

问。

祖父所开的店铺主要是两家药店,一家万全堂,在北市口。一家保全堂,在

东大街。这两家药店过年贴的春联是祖父亲自撰的。万全堂是“万花仙掌露,全

树上林春”,保全堂是“保我黎民,全登寿城”。祖父的药店信誉很好,他坚持

必须卖“地道药材”。药店一般倒都不卖假药,但是常常不很地道。尤其是丸散,

常“神仙难识丸散”,连做药店的内行都不能分辨这里该用的贵重药材,麝香,

珍珠,冰片之类是不是上色足量。万全堂的制药的过道上挂着一副金字对联:“虽

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并非虚语。我们县里有几个门面辉煌的大药店,店里

的店员生了病,配方抓药,都不在本店,叫家里人到万全堂抓。

中年以后,家道渐丰,但是祖父生活俭朴,自奉甚薄。他爱喝一点好茶,西

湖龙井。饭食很简单,他总是一个人吃,在堂屋一侧放一张“马机”——较大的

方凳,便是他的餐桌。坐小板凳,他爱吃长鱼(鳍鱼)汤下面,面下在白汤里,

汤里的长鱼捞出来便是酒菜——他每顿用一个五彩釉画公鸡的茶盅喝一盅酒,没

有长鱼,就用咸鸭蛋下酒。一个咸鸭蛋吃两顿,上顿吃一半,就把蛋壳上掏蛋黄

蛋白的小口用一块小纸封起来,下顿再吃。他的马机上从来没有第二样菜。喝了

酒,常在房里大声背唐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

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但是他曾有一个时期舍得花钱买古董字画。他有一个奇怪古董:浑天仪。不

是陈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和北京观象台的那种大家伙,只是一个直径约四寸的

铜的溜圆的圆球,上面有许多星星,下面有一个把,安在紫檀木座上,就放在他

床前的小条桌上。我曾趴在桌上细细地看过,没有什么好看,是明代御造的。其

珍贵处在一次一共只造了几个。祖父不知是从哪里买来的,他还为此起了一个斋

名“浑天仪室”,让我父亲刻了一块长方形的图章。祖父有两件宝,一是一块蕉

叶白大端砚。据我父亲说,颜色正如芭蒸叶的背面,是夏之蓉的旧物。一是《云

麾将军碑》,据说是个很早的拓本,海内无二,这两样东西祖父视为性命,每遇

“兵荒”,就叫我父亲首先用油布包了埋起来。

我弄不清祖父的“思想”是怎么回事,他是幼读孔孟之书的,思想的基础当

然是儒家。他是学佛的,在教我读《论语》的桌上有一函《南元妙法莲花经》。

他是印光法师的弟子。他屋里的桌上放的两部书,一部是顾炎武的《日知录》,

另一部是《红楼梦》!更不可解的是,他订了一份杂志:邹韬奋编的《生活周刊》。

我的祖父本来是有点浪漫主义气质,诗人气质的,只是因为所处的环境,使

他的个性不可能得到发展。有一年,为了避乱,他和我父亲这一房住在乡下一个

小庙里,即我的小说《受戒》所写的菩提庵里,就住在小说所写“一花一世界”

那间小屋里。这样他就常常让我陪他说说闲话。有一天,他喝了酒,忽然说起年

轻时的一段风流韵事,说得老泪纵横。我没怎么听明白,又不敢问个究竟。后来

我问父亲:“有那么一回事吗?”父亲说:“有!是一个什么大官的姨太太。”

老人家不知为什么票跟他的孙子说起他的艳遇,大概他的尘封的感情也需要宣泄

宣泄吧,因此我觉得我的祖父是个人。

(选自汪曾祺散文《我的祖父》,有删改)

文本二:

常读到一些散文家的论调,说什么:“散文的诀窍就在一个‘散'字。"散

者,松松散散之谓也。又有人说“随笔的关键就在一个‘随‘字。"随者,随随

便使之谓也,有些作者自己有时也感到单调与贫乏,想弄点新鲜花样;但由于腹

笥贫瘠,读书不多,于是就生造词汇,生造句,企图以标新立异来济自己的贫乏。

结果往往是,虽然自我感觉良好,可是读者偏不买你的账,奈之何哉!读这样的

散文,就好像吃搀上沙子的米饭,吐又吐不出,咽又咽不下,进退两难,啼笑皆

非。

根据我个人多年的玩味和体会,我发现,中国古代优秀的散文家,没有哪一

个是“散”的,是“随”的,正相反,他们大都是在“意匠惨淡经营中“,简练

描摹,煞费苦心,在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选用上,狠下功夫。文章写成后,读起

来虽然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实际上其背后蕴藏着作者的一片匠心。

(选自季羡林《漫谈散文》,有删改)

1.文本一体现了汪曾祺散文“淡而有味”的特色,下列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是()

A.选材淡而有味。“祖父开药店”“祖父喝酒背唐诗”“祖父向我讲情感

往事”,事例常见又典型,寓拙于巧。

B.主旨淡而有味。叙说的是平凡普通人的情感、往事,但抒写的是对祖父

浓烈、深厚的肯定崇敬之情。

C.语言淡而有味。文字平淡质朴、文白相间,如“家道渐丰,但是祖父生

活俭朴,自奉甚薄”,平实中含有儒生的雅致。

D.人物淡而有味。运用对比、细节描写等手法,刻画出来的祖父形象虽平

凡普通却又饱满丰富、蕴含无穷。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药房里三副对联,对仗工整,语言雅致,且前两副运用互文的手法,巧

妙地暗合了“万全”“保全”的堂名。

B.“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既表现了万全堂对药材加工品质和

信誉的追求,也暗含对同行药材不地道的批评。

C.散文家常从散文的特点出发,谈散文本身的外在特征,而季羡林是从散

文家创作态度角度,谈散文家没有一个是“散”的,是“随”的。

D.文本一结尾“我觉得我的祖父是个人”言尽而意无穷,读来如食橄榄,

恰是季羡林散文需“惨淡经营”这一主张的力证。

3.汪曾祺最后写道“因此我觉得我的祖父是个人”,请结合全文分析祖父是一

个什么样的人。

4.季羡林认为优秀的散文“读起来虽然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实际上其背后

蕴藏着作者的一片匠心”,请结合季羡林的观点分析文本一的行文思路

【参考答案】

1.A【“寓拙于巧”错误,作者的构思和技巧应该是“巧”的,蕴藏在看似

平淡的叙述中,应为“寓巧于拙”

2.D【A.“互文”错误,应是藏头,两副对联开头两字合起来分别是店名“万

全”“保全”。B.“暗含对同行药材不地道的批评”错误,从“药店一般倒都

不卖假药,但是常常不很地道。尤其是丸散,常'神仙难识丸散’,连做药店的

内行都不能分辨这里该用的贵重药材,麝香,珍珠,冰片之类是不是上色足量”

可见,作者特地解释了药店药物可能不地道的原因,表现出体谅他们的意思,并

没有暗含批判同行药材不地道的意思,选项过度解读。C.“谈散文家没有一个是

'散’的,是‘随'的"错误,文本二原文为“中国古代优秀的散文家,没有哪

一个是'散'的,是'随'的"

3.①诚信善良。祖父开的药店信誉很好,他坚持必须卖“地道药材”。②

生活俭朴。他饭食很简单,饭桌上没有第二样菜,一个咸鸭蛋吃两顿。③有才华

有内涵。他亲自为药店撰写对联,收藏古董字画,既学儒佛又关注新思想等。

4.①全文看似平铺直叙,自然天成,实则遵循了人们由外而内的认知逻辑,

思路清晰,煞费苦心。②介绍祖父的生活经历。先写了祖父“拔贡”的经历,接

着写祖父因功名道断而在家创业,之后着重描写创业成功后的简朴生活和文雅志

趣。③描写祖父的思想与情感。先写他新旧夹杂的复杂思想,再写他尘封的情感。

五、(长郡中学2021届模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房的窗子

杨振声

①说也可怜,八年抗战归来,卧房都租不到一间,何言书房,更何从谈到书

房的窗子!正因为没得,才想得厉害,我不但想到书房,连书房里每一角落,我

都布置好了,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

②说起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它给你清凤

与明月,它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它给你安安静静地坐窗前,欣

赏着宇宙的一切,一句话,它打通你与天然的界限。

③但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陆

放翁的“一窗晴日写黄庭”,大概指的是南窗。我不反对南窗的光朗与健康,特

别在北方的冬天,南窗放进满屋的晴日,你随便拿一本书坐在窗下取暖,书页上

的诗句全浸润在金色的光浪中,你书桌旁若有一盆蜡梅那就更好,蜡梅在阳光的

照耀下荡漾着芬芳,把几枝疏脱的影子漫画在新洒扫的蓝砖地上,如漆墨画,天

知道,那是一种清居的享受。

④东窗的初红里迎着朝瞰,你起来开了格扇,放进一屋的清新,朝气洗涤了

昨宵一梦的荒唐,使人精神清振,与宇宙万物一体更新。假设你窗外有一株古梅

或是海棠,你可以看“朝日红妆”;有海,你可以看“海日生残夜”;一无所有,

你还可以看朝霞的艳红;再不然,看想象中的邺宫,“晓日靓妆千骑女,白樱桃

下紫纶巾”。

⑤“挂起西窗浪接天”这样的西窗,不独坡翁喜欢。我们谁都喜欢。然而西

窗的风趣,正不止此,压山的红日徘徊于西窗之际,照出书房里一种透明的宁静。

苍蝇的搓脚,微尘的轻游,都带些倦意了。人在一日的劳动后,带着微疲放下工

作,舒适地坐下来吃一杯热茶,开窗西望,太阳已隐到山后了。田间小径上疏落

地走着荷锄归来的农夫,隐约听到母牛眸阵地在唤着小犊同归。山色此时已由微

红而深紫,而黝蓝。苍然暮色也渐渐笼上山脚的树林。西天上独有一缕镶着黄边

的白云冉冉而行。

⑥然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

⑦说到光,我有一种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

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

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

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前下光波的流动,

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月照

积雪”更使你感到满目清辉。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我当然更喜欢月光,在月光

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那般的素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

比之“枝头春意”更富深情与幽思;而“宿妆残粉未明天,每立昭阳花树边”也

比“水晶帘下看梳头”更动人怜惜之情。

⑧这里不止是光度的问题,而且是光度影响了态度。强烈的光使我们一切看

得清楚,却不必使我们想得明透;使我们有行动的愉悦,却不必使我们有沉思的

因缘;使我们像春草一般向外发展,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合一般向内收敛。强光太

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象的距离。强烈的光与一切强有力的东西一

样,它压迫我们的个性。

⑨以此,我便爱上了北窗。南窗的光强,而不必说;就是东窗和西窗也不如

北窗。北窗放进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隐约,反射而不直接。说到返光,当然便到了

“窗子以外”了,我不敢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返光,那太奢望了,我只

希望北窗外有一带古老的粉墙。最低限度地要老到透出点微黄的色;假如可能,

古墙上生几片清翠的石斑。这墙不要去窗太近,大近则逼窄,使人心狭;也不栗

太远,太远便不成为窗子屏风;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如此古墙上的光辉返射

在窗下的桌上,润泽而淡白,不带一分逼人的霸气。这种清光绝不会侵凌你的幽

静,也不会扰乱你的运思。它与清晨太阳未出以前的天光,及太阳初下、夕露未

溢时湖面上的水光同是一样的清幽。

⑩假如,你嫌这样的光太朴素了些,那你就在墙边种上一行疏竹。有风,你

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赏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雨,它给你平

添一番清凄;有雷,那素洁,那清劲,确是你清寂中的佳友。即使无月无风,无

雨无雪,红日半墙,竹荫微动,掩映于你书桌上的清晖,泛出一片清翠,几纹波

痕,那般的生动而空灵,你书桌上满写着清新的诗句,你坐在那儿,纵使不读书

也“要得”。

(写于1946年9月15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抗战归来,既无卧室,更无书房,实属遗憾,这却促使作者摆

脱现实的束缚,展开自由的联想和想象,谱写一支有关书房的畅想曲。

B.本文写北窗之妙,将笔墨聚焦于一个特殊的角度一一北窗的光影效应,

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淡、素雅、隽永的诗境,体现了东方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格

调。

C.作者在想象中把书房的每一个角落都布置好了,他在北窗外设置了带古

老的有石斑的粉墙,粉墙距离窗子适中,墙边还种植了一行疏竹。

D.本文借书房的窗子,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创作环境和清幽恬静的生活方

式的向往,抒发了作者对战争造成人们流离失所的批判之情。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说也可怜”开头引出全文的叙述运用有限视角,“我”作为亲

历者,又是叙述者,使叙述真实可信。

B.作者大量引用典故和古诗,扩大了文章的容量,表现了保厚的文化底蕴

和人文素养,又使文章典雅精致文质兼美。

C.本文的人称有点特别,大部分采用第一人称,而第④⑩段则用第二人称,

既使文章亲切自然,又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D.本文以窗子为线索,作者开篇写窗子的功用,接着写“我”喜欢北窗的

理由,最后具体形象地描绘想象中北窗的景象,使全文浑然一体。

3.中国古代造园理论中,有通过窗子“框景”之说。本文第⑤段,作者“开窗

西望”,一幅美丽的图画映人眼帘。画线的句子是如何描绘这幅画面的?

4.本文信笔挥酒,姿态横生。文笔看似闲散,意脉却流畅完整。请结合全文分

析。

【参考答案】

LD【“抒发/作者对战争造成人们流离失所的批判之情”错。作者借书房

的窗子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境界,选项属于过度解读。】

2.C【“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是第三人称的特点,不是第二人称的特

点。】

3.作者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暮归图。描写手法:①视听结合。荷锄归

来的农夫和母牛咋哗的叫声。②动静结合。农夫走着、白云冉冉而行是动,山、

树是静。③色彩搭配。山色由微红到深紫到黝蓝到苍然,同白云搭配。④远近结

合或俯仰结合或高低结合或者点面结合也可。

4(1)文笔闲散,即散文的形散,表现在:①选材灵活广泛。本来要写书房

的窗子,却先从一般的窗子写起。本来重在表现北窗的光影之美,却先写南窗、

北窗和西窗的审美效应,层层铺垫。②笔法灵活。大量引用典故和古诗,信笔拈

来。(2)意脉流畅完整,指散文神不散。本文自始至终围绕着书房的窗子选材,

表达作者对北窗光影的喜爱之情,文章始终服从主旨的需要。

六、(黄冈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胡博士

张中行

博士是个有大名的人物。可是以他为话题却很不合适。一是他的事迹,几乎

尽人皆知,“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不用说了,其后呢,作了最高学府北京大学

的校长,渡海峡东行,作院长、大使等等,所谓事实俱在,用不着述说。二是关

于学术成就,他是经史子集无所不问,无所不写,大兼早直到老庄和孔孟,小(当

然是按旧传统说)兼晚直到《红楼梦》和《老残游记》,所谓文献足征,也用不

着述说。可是我这琐话有不少是涉及北京大学的,胡博士是北京大学的重要人物,

漏掉他,有人会怀疑这是有什么避忌。不得已,只好借用孔北海让梨的办法,拿

小的,谈一■些琐屑。

到我上学时期,论资历,他已经是老人物了,可是年岁并不很大,不过是“四

十而不惑”。中等以上身材,清秀,白净。永远是“学士头”,就是头发留前不

留后,中间高一些。永远穿长袍,好像博士学位不是来自美国。总之,大家共有

的印象,是个风流潇洒的本土人物。

形貌本土,思想有不少来自异国的东西。我们本土的,有时候谈阴阳,说太

极,玄想而不顾事实。科学方法则不然,要详考因果,遵循逻辑,要在事实的基

础上建立知识系统。这比较切实,所以有力量。初露锋芒是破蔡元培校长的《石

头记索隐》。蔡先生是猜谜,甚至作白日梦,经不住科学方法的事实考验。在红

学的历史上,胡博士这篇《〈红楼梦》考证》很重要,它写于1921年,此后,

大家对索隐派的猜谜没有兴趣了,改为集中力量考曹府,以及与之有关联的脂砚、

敦敏等。也是用此法,他还写了不少书和文章,得失如何可以从略。

“五四”前后,胡博士成为文化界的风云人物,主要原因是触及当时文化方

面的尖锐问题,这就是大家都熟知的文学革命。也是因为他喜爱社交,长于社交。

在当时的北京大学,交游之广,朋友之多,他是第一位。即使是学生,去找他,

他也是口称某先生,满面堆笑;如果是到他的私宅,坐在客厅里高谈阔论,过时

不走,他也绝不会下逐客令。这种和易的态度还不只是对校内人,对校外的不相

识也是这样,凡是登门必接待,凡是写信必答复。这样,因为他有名,并且好客,

所以同他有交往就成为文士必备的资历之一,带有讽刺意味的说法是:“我的朋

友胡适之。”

要上课,要待客,要复信,要参加多种社会活动,还要治学,写文章,其忙

碌可想而知。可是看见他,总是从容不迫的样子。当时同学们都有个共同的感觉,

胡博士聪明过人,所以精力过人。三十年代初,他讲大一普修的中国哲学史,我

总是去听。现在回想,同学们所以爱听,主要还是话讲得漂亮,使发困的人不想

睡。1946年,清华大学校庆,我参加了。其中有胡博士讲话,谈他同清华大学

的关系,是某年,请他当校长,他回个电报说:“干不了,谢谢!”

以下他加个解释,说:“我提倡白话文,有人反对,理由之一是打电报费字,

诸位看,这用白话,五个字不是也成了吗?”在场的人都笑了,这口才就是来自

聪明。

以上谈的偏于“外面儿”的一面。外面儿难免近于虚浮,一个常会引起的联

想是风流人物容易风流。胡博士像是不这样,而是应该谨严的时候并不风流。根

据道听途说,他留学美国的时候,也曾遇见主动同他接近的某有名有才的女士,

但结果是他还是回到老家,同父母之命的江夫人结了婚。旧式的江夫人来了北京,

不能跳舞,更不能说yes、noo这期间还流传一个小故事,某女士从美国回来,

北大聘她教外语,因为家长与胡博士有世交之谊,住在胡家。我听过这位女士的

课,一口流利的好莱坞。她说惯了,不三思,下课回寓所,见着胡博士还是一口

好莱坞,胡博士顺口搭音,也就一连串yes、noo江夫人不懂,自然不知道说的

是什么,也自然会生疑。胡博士立即察觉,并立即请那位女士迁了居。

闲谈到此,本可结束。继而一想,不妥,谈老师长辈,用夫人和女士事件结

尾,未免不郑重。那就再说一件,是他对朋友能爱人以德。那是1938年,中国

东、北半边已经沦陷,北大旧人还有住北京的,其中一位是周作人。盛传他要出

来做什么,其时胡博士在伦敦,得知后就给周寄来一首白话诗,用诗的形式劝勉:

“谁知我此时一点相思情”,情很深;“智者识得重与轻”,意很重。可惜收诗

的人没有识得重与轻,辜负了胡博士的雅意。

说起北大旧事,胡博士的所为,也有不能令人首肯的,或至少是使人生疑的。

那是他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学系主任,立意整顿的时候,把系里多年的教授林公

铎解聘了。林先生傲慢,上课喜欢东拉西扯,骂人,确实有懈可击。但他发牢骚,

多半是反对白话,反对新式标点,这都是胡博士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