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双十中学高考仿真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双十中学高考仿真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双十中学高考仿真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双十中学高考仿真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双十中学高考仿真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

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某化学小组设计“全氢电池”如图中甲池(其中a、b为多孔石墨电极),拟用该电池电解处理生活污水,达到絮凝净

化的目的。其工作原理示意图:

9

闭合K工作过程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池中a极反应为:H2-2e+2OH=2H2O

B.乙池中Fe电极区附近pH增大

C.一段时间后,乙池的两极间出现污染物颗粒沉降现象

D.如果A1电极上附着较多白色物质,甲池中Na+经过交换膜速率定会加快

2、有关海水提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海水晒盐后的卤水是提溟原料

B.可以利用氯气氧化溟离子

C.可用高温水蒸气将漠从溶液中吹出

D.吹出的浪蒸气冷凝后得到纯滨

3、采用阴离子交换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Zn和Pt含量的PtSn-Mg(Zn)AK)催化剂用于乙烷脱氢反应

[CH3CH3(g)^CH2=CH2(g)+H2(g)AHX)],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滑石载体中掺杂少量的Zn对乙烷脱氢反应有明显影

响,如图所示为不同Zn含量PtSn催化剂的乙烷催化脱氢反应中,乙烷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乙2f

转I?

I(

/%

100120

反应时向小

A.由图可知,PtSn/Mg(2-Zn)AlO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活性最优

B.一定温度下,将nmol乙烷放入VL密闭容器中进行催化脱氢,维持容器体积不变,测得乙烷平衡转化率为a,则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V(l-a)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乙烷转化率逐渐稳定,催化活性保持在相对稳定的阶段

4、下列不能用于判断F和C1的非金属性强弱的事实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C.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D.单质与氢气反应放出热量的多少

5、下列关于物质工业制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接触法制硫酸时,在吸收塔中用水来吸收三氧化硫获得硫酸产品

B.工业上制备硝酸时产生的NO*,一般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

C.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涉及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反应类型

D.工业炼铁时,常用焦炭做还原剂在高温条件下还原铁矿石

6、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闻

1

Fe表面产生少量红

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Fe、Cu接触后,其表面

现象棕色

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均产生红棕色气泡

气泡后,迅速停止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I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B.II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对比I、II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h

D.针对HI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持续被氧化

7、已知N2H4在水中电离方式与N%相似,若将N%视为一元弱碱,则N2H4是一种二元弱碱,下列关于N2H4的说法

不E确的是

A.它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可以表示为N2HsHSCh

B.它溶于水所得的溶液中共有4种离子

C.它溶于水发生电离的第一步可表示为:N2H4+H2O?=^N2HS+OH-

D.室温下,向O.lmol/L的N2H4溶液加水稀释时,n(H+)•gOJT)会增大

8、下列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用广泛pH试纸测得O.lmol/LNH4cl溶液的pH=5.2

B.酸碱中和滴定时锥形瓶用蒸储水洗涤后,再用待测液润洗后装液进行滴定

C.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入适量苯振荡后静置,从分液漏斗放出碘的苯溶液

D.在漠化钠中加入少量的乙醇,再加入2倍于乙醇的1:1的硫酸制取澳乙烷

9、已知HA的酸性弱于HB的酸性。25c时,用NaOH固体分别改变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HJ的HA溶液和HB

溶液的pH(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A、B-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与溶液的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I表示溶液的pH与-Ige(AO的变化关系

K,HB)

B.=100

K“(HA)

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M>N

D.N点对应的溶液中c(Na+)>(2点对应的溶液中c(Na+)

10、25℃时,向20.00mL0.100mol・LT的氨水和醋酸核溶液中分别滴加0.100mol・L“的盐酸溶液,溶液pH随加入盐酸

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5

A.25℃时,Kh(NH3・H2。)=Ka(CH3COOH)«10

B.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c点溶液中的大

+

C.在c点的溶液中:c(C「)>c(CH3COOH)>c(NH4)>C(OH)

++

D.在a点的溶液中:c(NH4)+2C(H)—2C(CH3COO)+c(NH3*H2O)+2c(OH)

11、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分别与Y、Z、W结合形成质子数相同的甲、乙、丙三

种分子。丁为无色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丙的水溶液可刻蚀玻璃。上述物质有如图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中W的氧化性最强

B.甲、乙、丙中沸点最高的是丙

C.甲常用作致冷剂

D.甲、乙分子均只含极性共价键

12、下列试剂不会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而变质的是()

A.Na2c。3B.Na2O2D.Ca(ClO)2

1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且存在对应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将NaOH溶液逐滴滴加到A1CL溶液中至先产生白色胶状沉淀,后

AA1(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过量沉淀溶解

BNaHCCh溶液与NaAlOz溶液混合生成白色沉淀结合H+的能力:COa2>AlO2-

向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滴酚试管中红色逐渐褪去,出

C非金属性:Cl>Si

St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现白色凝胶

10.1mol/Li\0.1mol/L

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溶度积常数:

D1

后变为黄色Ksp(AgCI)>K(AgBr)>K(AgI)

11spsp

A.AB.BC.CD.D

14、下列事实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沸点:H2O>H2Se>H2SB.酸性:H2sO>H2cO.AHC1O

C.硬度:l2>Br2>C12D.碱性:KOH>NaOH>AI(OH)3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都比吸热反应易发生

B.中和反应中,每生成1mol小0均会放出57.3kJ的热量

C.NH4cl固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过程中,体系能量增加

D.无法判断2CO2(g)+3H2O(g)=C2H50H(1)+302®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16、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有H2s04分子B,都有氧化性

C.都能和铁、铝反应D.密度都比水大

17、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一水合氨B.二氧化碳C.乙醇D.硫酸钢

18、用下列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r

V乙丙T

A.甲装置用于分离CCL和L

B.乙装置用于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

C.丙装置用于分离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钠溶液

D.丁装置用于由氯化镀饱和溶液得到氯化铉晶体

19、化合物如图的分子式均为GI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M、N均能与澳水发生加成反应B.W、M、N的一氯代物数目相等

C.W、M、N分子中的碳原子均共面D.W、M、N均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

20、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O(g)+CO(g)#CO2(g)+H2(g)o当H2。、CO、CO2、H2

的浓度不再变化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B.H2O和CO全部转化为CO2和H2

C.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D.H2O、CO、CO2、H2的浓度一定相等

21、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A是元素Y的单质。常温下,甲的浓溶液具有脱水性,和A

发生钝化。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且丙是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

甲的浓溶液△H戊

A.丁和戊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B.简单离子半径大小:X<Y

C.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X>Z

D.Y的简单离子与Z的简单离子在水溶液中可大量共存

2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

B.用苯萃取澳水中的漠时,将滨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在蒸储操作中,应先通入冷凝水后加热蒸储烧瓶

D.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引流用的玻璃棒不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艾司洛尔是预防和治疗手术期心动过速或高血压的一种药物,艾司洛尔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CH3)2CHNH2

回答下列问题:

(1)丙二酸的结构简式为: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2)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

(3)C的结构简式为。

(4)A遇FeCb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molA和1mol丙二酸在毗陡、苯胺中反应生成1molB、1molH2O和1molCO2,

B能与滨水发生加成反应,推测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5)X是B的同分异构体,X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结构共有一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的结构简式为—»

①可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②遇FeCh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

OH

(6)写出以苯甲醇和丙二酸为原料制备(J/OOH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

24、(12分)两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合成中间体F和Y可用甲苯为主要原料采用以下路线制得:

已知:

②2cH3cHONaOH>CH3cH(OH)CH2CHOCH3cH=CHCH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结构简式。

(2)BfC的化学方程式是o

(3)C-D的反应类型为o

(4)ImolF最多可以和molNaOH反应。

(5)在合成F的过程中,设计B-C步骤的目的是。

(6)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3种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7)以X和乙醇为原料通过3步可合成Y,请设计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及溶剂任选)。

25、(12分)草酸(二元弱酸,分子式为H2c20。遍布于自然界,几乎所有的植物都含有草酸钙(CaC2O4)。

(1)葡萄糖(C6Hl2。6)与HNO3反应可生成草酸和NO,其化学方程式为o

(2)相当一部分肾结石的主要成分是CaC2O4。若某人每天排尿量为1.4L,含0.10gCa?+。当尿液中

2

C(C2O4)>时,易形成CaC2O4沉淀。[已知Ksp(CaC2()4)=2.3xl0-9]

⑶测定某草酸晶体(H2c2O”H2O)组成的实验如下:

COOH

步骤1:准确称取0.5508g邻苯二甲酸氢钾(结构简式为)于锥形瓶中,用蒸储水溶解,以酚献作指示

COOK

剂,用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2.50mL。

步骤2:准确称取0.1512g草酸晶体于锥形瓶中,用蒸储水溶解,以酚猷作指示剂,用步骤1中所用NaOH溶液滴定

至终点(H2c2O4+2NaOH===Na2c2O4+2H2O),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①“步骤1”的目的是.

②计算x的值(写出计算过程)o

26、(10分)某实验小组对KSCN的性质进行探究,设计如下实验:

试管中试剂实验滴加试剂现象

1i.先加1mL0.1moI/LFeSCh溶液i.无明显现象

I

02mL0.1ii.再加硫酸酸化的KMnCh溶液ii.先变红,后退色

iii.先滴ira1mL0.05mol/LFe2(SO4)3溶液iii.溶液变红

mol/Ln

KSCN溶液iv.再滴力口0.5mL0.5mol/LFeSCh溶液iv.红色明显变浅

⑴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I溶液变红的原因

②针对实验I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小组同学认为是SCN-被酸性KMnO4氧化为SO?-,并设计如图实验装置证实了猜

想是成立的。

其中X溶液是,检验产物SCV-的操作及现象是

⑵针对实验II“红色明显变浅”,实验小组提出预测。

原因①:当加入强电解质后,增大了离子间相互作用,离子之间牵制作用增强,即“盐效应”。“盐效应”使

Fe3++SCN--[Fe(SCN)之平衡体系中的Fe3+跟SCN一结合成[Fe(SCN)F+的机会减少,溶液红色变浅。

原因②:SCN-可以与Fe2+反应生成无色络合离子,进一步使Fe3++SCNJ[Fe(SCN)]2+平衡左移,红色明显变浅。

已知:Mg?+与SCN-难络合,于是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3mL005molL

CFexsa),港港

6mL0ImolL

//KSCN落液

红色港湾工分成三等份

L-05tnUfcOu0SxnLO5molL0.5mL0.5molL

AifMgSd港港FeSOr溥港

ib

d*€K

红邑略变浅红色比,法红色比b法

由此推测,实验n“红色明显变浅”的原因是。

27、(12分)铀酸钠(NaBiO3)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试剂,在水中缓慢分解,遇沸水或酸则迅速分解。某兴趣小组设

计实验制取锄酸钠并探究其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I.制取锈酸钠

制取装置如图(加热和夹持仪器已略去),部分物质性质如下:

物质NaBiO3Bi(OH)3

性质不溶于冷水,浅黄色难溶于水;白色

(1)B装置用于除去HCI,盛放的试剂是—;

(2)C中盛放Bi(OH)3与NaOH混合物,与CL反应生成NaBiC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当观察到一(填现象)时,可以初步判断C中反应已经完成;

(4)拆除装置前必须先除去烧瓶中残留C12以免污染空气。除去CL的操作是一;

(5)反应结束后,为从装置C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品,需要的操作有_;

II.锡酸钠的应用——检验Mn2+

(6)往待测液中加入锈酸钠晶体,加硫酸酸化,溶液变为紫红色,证明待测液中存在Mn2+o

①产生紫红色现象的离子方程式为一;

②某同学在较浓的MnS(h溶液中加入锈酸钠晶体,加硫酸酸化,结果没有紫红色出现,但观察到黑色固体(Mn(h)

生成。产生此现象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一。

HL产品纯度的测定

(7)取上述NaBiCh产品wg,加入足量稀硫酸和MnSCh稀溶液使其完全反应,再用cmolL”的H2c2。4标准溶液滴

2+

定生成的MnO/(已知:H2C2O4+MnO4——CO2+Mn+H2O,未配平),当溶液紫红色恰好褪去时,消耗vmL标准

溶液。

该产品的纯度为一(用含w、c、v的代数式表示)。

28、(14分)聚乙烯醇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副产物乙酸甲酯,其催化醇解反应可用于制备甲醇和乙酸己酯,该反应

催化剂

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CHKD+C6H13OH⑴=三CH3COOC6H内⑴+CH30H⑴

已知Vj^kiExlChhCOOCthFxlCGHcOH),vsj=kisx(CH3coOC6Hi3)'(CH3OH),其中丫正、丫逆为正、逆反应速率,k

正、k逆为速率常数,x为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

(1)反应开始时,已醇和乙酸甲酯按物质的量之比1:1投料,测得348K、343K、338K三个温度下乙酸甲酯转化率

(a)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该醇解反应的—0(填〉或〈)。348K时,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一(保留2位有效数字)。在

曲线①、②、③中,女正一女逆值最大的曲线是:A、B、C、D四点中,v正最大的是一,v逆最大的是。

(2)343K时,己醇和乙酸甲酯按物质的量之比1:1、1:2和2:1进行初始投料。则达到平衡后,初始投料比一

时,乙酸甲酯转化率最大;与按1:2投料相比,按2:1投料时化学平衡常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该醇解反应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下列关于该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参与了醇解反应,但并不改变反应历程b.使k正和k速增大相同倍数

c.降低了醇解反应的活化能d.提高乙酸甲酯的平衡转化率

29、(10分)磷酸氯喳是一种广谱抗疟疾和抗炎药,临床试验证明:该药物在细胞水平上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

)和磷酸在一定条件下制得。氯喳的合成路线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DA的结构简式为一,F的名称为H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2)A-B、F-G的反应类型分别为一。

(3)写出C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碳原子上连接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该碳原子称为手性碳。B与足量H2加成后的产物为X,写出X的

结构简式,并用※标识手性碳

(5)Y是G的同系物,分子式为CsHuNCh,其同时含有氨基和竣基的同分异构体有一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

峰,峰面积之比为6:2:2:1的结构简式为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D

【解析】

根据此装置电解处理生活污水可知,甲池为原电池,乙为电解池,a为负极,b为正极,铁为阴极,铝为阳极,a极反

应为:H2-2e+2OH=2H2O,b极反应为2H++2e-=H2f,总的电极反应为H++OH=IhO,利用甲池产生的电流电解乙池,

乙池中,铝为阳极,铁为阴极,阳极反应为:Al-3e=A13+,阴极反应为2H++2e-=H2f由此分析。

【详解】

A.甲池为原电池,a为负极,a极通入氢气,氢气在负极上失去电子生成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水,电极反应

为H2-2e—201r=2氏0,故A正确;

B.乙池中,铁作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T,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减小,氢氧根离子的溶度相对增大,pH增

大,故B正确;

C.乙为电解池,铝为阳极,铁为阴极,阳极反应为:Al-3e=AP+,阴极反应为2H++2e-=H2f,溶液中的氢离子的浓度

减小,氢氧根离子向阳极移动,在阳极结合铝离子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污染物颗粒一起沉降,在阴极,一段时间

后,铝离子向阴极移动,铝离子可以在溶液中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的污染物颗粒一起沉降,故C正确;

D.如果A1电极上附着较多白色物质,白导致色物质为氢氧化铝,阻止了铝电极继续放电,导致导线中电荷的数目减

小,甲池中Na+经过交换膜速率定会减慢,故D错误;

答案选D。

2、D

【解析】

海水提漠的三个步骤是:⑴先将浓缩海水中的Br-用氯气氧化CL+2Br-=Br2+2NaCl(2)将漠吹入吸收塔,使漠蒸汽和

二氧化硫吸收剂发生作用转变成氢滨酸得到富集澳。Br2+SO2+2H2O=2Br+SO?+4%(3)用氯气将富集的澳负离子

氧化得到产品澳Ch+2Br=Br2+2C1»

【详解】

A.海水晒盐后的卤水是提溟原料,故A正确;

B.根据提澳的第一个步骤,先将浓缩海水中的Br-用氯气氧化Ch+2Br-=Br2+2NaCl,故B正确;

C.将澳吹入吸收塔,使溟蒸汽和二氧化硫吸收剂发生作用转变成氢浸酸得到富集漠,故C正确;

D.吹出的漠蒸气用吸收液吸收后,再用氯气将富集的澳负离子氧化后得到漠,经分离提纯后可以得到纯漠,故D错

误;

答案选D。

【点睛】

熟悉海水提漠的流程是解本题的关键。

3、C

【解析】

A.由图可知,当时间相同时,PtSn/Mg(2-Zn)AK)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活性最优,乙烷转化率最高,故A正确;

B.一定温度下,将nmol乙烷放入VL密闭容器中进行催化脱氢,维持容器体积不变,测得乙烷平衡转化率为a,则

nana

X

CfHHs田)2?VVa2n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旌——…3、-=合〈=——,故B正确;

c(CH3cH3)w(l-a)V(l-a)

V

C.CH3CH3(g)#CH2=CH2(g)+H2(g)AH>0,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故C错误;

D.由图上曲线,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曲线的斜率逐渐变小,乙烷转化率逐渐稳定,催化活性保持在相对稳定的阶

段,故D正确;

故选C。

4、B

【解析】

A.因为HF比HC1稳定,所以F比C1的非金属性强,故A正确;

B.氟非金属性强,无正价,故B错误;

C.F2在暗处就能和H2反应,C12在点燃的条件下能反应,所以F比C1的非金属性强,故C正确;

D.氟气与氢气反应放出的热量比氯气与氢气反应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氟的非金属性强于氯,故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

比较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氢化物的稳定性以及最高正价氧

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

5,B

【解析】

A.直接用水吸收SO3,发生反应SO3+H2O=H2s。4,该反应放热会导致酸雾产生,阻隔水对SO3的吸收,降低吸

收率;因此,吸收塔中用的是沸点较高的浓硫酸吸收的SO3,A项错误;

B.NaOH溶液可以吸收NOx,因此工业上制备硝酸时产生的NO*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B项正确;

C.利用海水提取镁,先将贝壳煨烧,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aO;再将其投入海水中,在沉淀槽中生成Mg(OH)2,这一

过程涉及CaO与水的化合反应以及Ca(OH)2与海水中的Mg?+的复分解反应;接着Mg(OH)2加盐酸溶解,这一步发生

的也是复分解反应,获得氯化镁溶液;再由氯化镁溶液获得无水氯化镁,电解熔融的无水氯化镁即可得到镁单质;整

个过程中并未涉及置换反应,C项错误;

D.工业炼铁主要利用的是焦炭产生的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得到的铁单质,D项错误;

答案选B。

6,C

【解析】

I中铁和稀硝酸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遇空气生成二氧化氮;II中Fe遇浓硝酸钝化,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

Fe进一步反应,所以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ID中构成原电池,Fe作为负极,且Fe与浓硝酸直接接触,

会产生少量二氧化氮,Cu作为正极,发生得电子的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详解】

A.I中铁和稀硝酸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遇空气生成二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Ch,A正确;

B.常温下,Fe遇浓硝酸易钝化,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B正确;

C.对比I、II中现象,说明浓HNO3的氧化性强于稀HNO3,C错误;

D.ID中构成原电池,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持续被氧化,D正确;

答案选C。

7、A

【解析】

++2+

A、N2H4+H2O?=iN2H5+OH>N2H5+H2O?=iN2H6+OH,它属于二元弱碱,和硫酸形成的酸式盐应为N2H6

(HSO4)2,选项A不正确;

2

B、所得溶液中含有N2H5+、N2H6\OH\H十四种离子,选项B正确;

C、它溶于水发生电离是分步的,第一步可表示为:N2H4+H2O?=iN2H5+OH-,选项C正确;

D、Kw=c(H+)•c(OJT)在一定温度下为定值,因加水体积增大,故n(H+)•n(OlT)也将增大,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8、D

【解析】

A.广泛pH试纸只能读出整数,所以无法用广泛pH试纸测得pH约为5.2,故A错误;

B.中和滴定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否则造成实验误差,故B错误;

C.苯的密度比水小,位于上层,故C错误;

D.药品混合后在加热条件下生成HBr并和乙醇发生取代反应,故D正确;

正确答案是D。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试纸使用、中和滴定、物质的分离以及有机物的反应等,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中和滴定中,锥形瓶不能润洗。

9、B

【解析】

A.由“HA的酸性弱于HB的酸性”可知,Ka(HB)>Ka(HA),由图可知,曲线I表示溶液的pH与-Ige(B-)的变化

Ka(HB)CM")

关系,错误;B.根据图中M、N点的数据可知,c(A-)=c(B-),c(HA)=c(HB),故=7~^=100,

+

K,(HA)CN(H)

正确;M点与N点存在c(A)=c(BO,M点溶液的pH比N点溶液的pH小,故M点水的电离程度弱,错误;D.N、Q

点对应溶液的pH相等,由图可知c(AO<c(BO,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点对应的溶液中c(Na+)小于Q点对应的

溶液中c(Na+),错误。

10、c

【解析】

]0-3x1O-3

35

A.根据图象可知,0.100mol・Lr的氨水的pH=U,c(OH)=10mol/L,Kb(NH3*H2O)=-------------=10,醋酸

0.100

钱溶液的pH=7,说明钱根离子和醋酸的水解程度相等,则二者的电离平衡常数相等,即25c时,Kb(NH3«H2O)=Ka

(CH3COOH)^105,故A正确;

B.加入20mL等浓度的HC1溶液后,氨水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钱,b点钱根离子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而c点溶质为醋

酸和氯化筱,醋酸电离出的氢离子使溶液呈酸性,抑制了水的电离,则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c点溶液中的大,

故B正确;

10-14

C.K(NH*HO)=K(CH3COOH)〃105,K(NH+)=--^109<105,醋酸的电离程度较大,则c(NH+)

b32ah4IO54

+

>c(CH3COOH),正确的离子浓度大小为:c(Cl)>c(NH4)>C(CH3COOH)>c(OH),故C错误;

+

D.在a点的溶液中反应后溶质为等浓度的CHJCOONH4>NH4C1和CHjCO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H4+)+c(H)

+

—c(CH3COO)+c(Cl)+c(OH),根据物料守恒可得:2c(Cl)=c(NH4)+C(NH3«H2O),二者结合可得:

++

c(NH4)+2C(H)—2C(CH3COO)+c(NHj.HzO)+2c(OH),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明确图象曲线变化的意义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在盐的水解中的运用。

11、B

【解析】

丁为无色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则丁为NO,单质Z与化合物甲反应生成NO,则单质Z为O2,化合物甲为NHb,

乙为HzO,能与H2O反应生成氧气的单质为F2,丙为HF,故元素X、Y、Z、W分别为H、N、O、F。据此解答。

【详解】

A.根据以上分析,H、N、O、F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中F2的氧化性最强,故A正确;

B.常温下NH3和HF为气态,出。在常温下为液态,所以沸点最高的是H2O,故B错误;

C.化合物甲为NH3,氨气易液化,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故常用作致冷剂,故C正确;

D.化合物甲为N%,乙为H2O,N%和H2O分子均只含极性共价键,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丁为无色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是解题的突破口,熟

记常见的10电子微粒。

12、A

【解析】

A.碳酸钠固体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水蒸气都不发生反应,故A符合题意;

B.过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都发生反应,故B不合题意;

C.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C不合题意;

D.次氯酸钙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钙,故D不合题意;

故选Ao

13、D

【解析】

A.开始NaOH少量,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后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沉淀发生反应沉淀溶解,但没有体现

氢氧化铝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实验不能说明氢氧化铝具有两性,故A错误;

B.发生反应HCO3-+AK)2-+H2O=A1(OH)31+CO3",可认为A1O2-结合了HCO3-电离出来的H+,则结合H+的能力:

CO32yAi02,故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但HC1不是C1元素最

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所以不能比较Si非金属性强弱,故C错误;

D.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黄色沉淀,发生沉淀的转化,生成溶度积更小的沉淀,则溶度积为

Ksp(AgCl)>Ksp(AgBr)>Ksp(Agl),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的归纳,根据酸性强弱判断,酸需要是最高价含氧酸。

14、D

【解析】

A.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同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与元素周期律没有关系,选项A错误;

B.含氧酸中非羟基氧原子个数越多酸性越强,与元素周期律没有关系,选项B错误;

卤素单质形成的晶体类型是分子晶体,硬度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系,与元素周期律没有关系,选项C错误;

D.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同周期自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则碱性:KOH>NaOH>Al(OH)3,

与元素周期律有关系,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5、C

【解析】

A.放热反应不一定比吸热反应易发生,如C与02反应需要点燃,而NH4cl固体与Ba(OH)2•8H2O在常温下即可进

行,A项错误;

B.中和反应中,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57.3kJ的热量,但不是所有的中和反应生成1molWO

都放出57.3kJ的热量,如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B项错误;

C.NH4cl固体与Ba(OH)2・8H2O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体系能量增加,C项正确;

D因乙醇燃烧为放热反应,而2c(h(g)+3H2O(g)=C2H50H⑴+3Ch(g)是乙醇燃烧生成气体水的逆过程,可证明该反应

为吸热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B项是易错点,要紧扣中和热的定义分析作答。

16、A

【解析】

A.浓硫酸中存在硫酸分子,而稀硫酸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不存在硫酸分子,故A错

误;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具有弱氧化性,所以都具有一定的氧化性,故B正确;

C.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发生钝化,先把铁铝氧化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稀硫酸与铁铝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故C

正确;

D.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密度都比水大,故D错误;

故选:Ao

17、A

【解析】

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和水等,据此分析。

【详解】

A.NH3E2O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产生离子,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属于弱电解质,A正确;

B.CO2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为非电解质,B错误;

C.乙醇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为非电解质,C错误;

D.BaSth在水溶液中虽然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能完全电离,故为强电解质,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o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非电解质以及强弱电解质的判断的知识,应注意的是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电离是否彻底,和

溶解度、离子浓度及溶液的导电能力等均无关。

18、A

【解析】

A选项,CC14和L是互溶的,两者熔沸点不同,因此采用蒸储方法分离,故A正确;

B选项,乙醇和乙酸乙酯是互溶的,要采用先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在分液的方法,故B错误;

C选项,分离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钠溶液只能采用渗析的方法,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故

C错误;

D选项,氯化钱饱和溶液蒸发时要水解,最后什么也得不到,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9、D

【解析】

A.由W(C^_)、M(;)、N(O==)结构简式可知,W不能和滨水发生加成反应,M、N均能与滨水发生加成反应,

故A错误;B.W的一氯代物数目为4种,M的一氯代物数目3种,N的一氯代物数目4种,故B错误;C.根据甲烷

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分子和苯分子的共面结构可知,W、N分子中的碳原子均共面,M中的碳原子不能共面,故

C错误,D.W中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了有氢原子,M和N均含碳碳双键,故W、M、N均能被酸性KMnO,溶液氧化,故D

正确;答案:D,

20、A

【解析】

A项、当H2O、CO、CO2,%的浓度不再变化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故A正确;

B项、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反应,则H2O和CO反应不可能全部转化为CO2和出,故B错误;

C项、化学平衡状态是动态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大于零,故c错误;

D项、平衡状态时H2O、CO、CO2、出的浓度不变,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选Ao

21、A

【解析】

甲的浓溶液具有脱水性,则甲为硫酸;常温下,和A发生钝化,则A为铝(A1);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

化合物,且丙是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结合转化关系图,可得出丙为SO2,丁为H2O,乙为A12(SO4)3;SO2与戊反应

生成H2so4,则戊为H2O2。从而得出W、X、Y、Z分别为H、O、AkS«

【详解】

A.丁和戊分别为H2O、H2O2,所含元素种类相同,A正确;

B.简单离子半径:O2>A13+,B不正确;

C.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H2O<H2S,C不正确;

D.AF+与S2•在水溶液中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不正确;

故选A。

22、C

【解析】

A.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且密度比水大,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慢慢加入

浓硫酸,边加边振荡,顺序不能颠倒,故A错误;

B.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分层后有机层在上层,则浪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B错误;

C.蒸镭时,应充分冷凝,则先通冷凝水后加热蒸福烧瓶,防止储分来不及冷却,故C正确;

D.引流时玻璃棒下端在刻度线以下,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故D错误;

故答案为Co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酸键、酯基取代反应(

23HOOC-CH2-COOHHCH2—CH,—C(X)H

C(X)H

I

C(X)HC-CH,

,:

CH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