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复习题答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此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1.〔2分〕关于以下物理量,较合理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约是37℃B.一本物理书的长度大约1mC.一部的质量大约1kgD.一节物理课的时间大约0.45h考点:温度;质量的估测;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此选项正确;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物理课本的长度大于20cm,在26cm左右.此选项错误;C、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0.05kg左右,的质量与一个鸡蛋的质量差不多.此选项错误;D、一节物理课的时间在45min=0.75h左右.此选项错误.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此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2.〔2分〕坐在逆水航行的轮船中的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河岸上的树B.船舱C.迎面驶来的船D.河水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那么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坐在逆水航行的轮船中的乘客,以船舱为参照物,他与船舱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认为自己是静止的.假设以河岸上的树,迎面驶来的船,河水为参照物,他与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他应该是运动的.所以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应选B.点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3.〔2分〕“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声速B.音调C.音色D.响度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三个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根据对响度的了解来作答.解答:解:“不敢高声语〞指的是不敢大声说话,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是响度.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生活中所说的声音“高〞的不同含义,是联系实际生活的题目,是一道好题.4.〔2分〕声音在以下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最大的是〔〕A.软木B.钢轨C.空气D.水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专题:声现象.分析: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声速最大,液体中其次,气体中声速最小;同种介质中,声速和介质温度有关.解答:解:软木和钢轨是固体,空气是液体,水是液体,根据声速的规律,声速从大到小依次是:钢轨、软木、水、空气.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属于声学根底知识的考查,比拟简单.5.〔2分〕一杯矿泉水结成冰后,以下物理量不发生改变的是〔〕A.质量B.温度C.体积D.密度考点:质量及其特性.专题:质量及其测量.分析:①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状态无关;②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状态发生改变主要是因为温度发生了改变;③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密度减小.解答:解:矿泉水结冰后,温度降低,密度变小,体积变大,只有质量是不变的.应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质量、温度、密度的特点,应该熟悉它们发生变化所需要的条件.6.〔2分〕由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可知;〔〕A.物体的速度跟路程成成正比,与所用时间成反比B.路程越远,速度就越大C.路程一定,时间用的越短,速度越大D.路程越远,时间用的越长,速度越大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定值,保持不变,它等于物体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解答: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等于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或时间无关,故ABD错误;在路程s一定时,由v=可知,时间t越短,速度v越大,故C正确;应选C.点评: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一个定值,等于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不随路程或时间的变化而变化.7.〔2分〕〔2023•昌平区一模〕以下措施中,为了使蒸发变快的是〔〕A.给墨水瓶加盖B.将新鲜苹果装入保鲜袋C.将新鲜蔬菜存放在阴凉不通风的地方D.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外表积;液体外表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从而可以得到答案.解答:解:A、墨水瓶加盖后与外界隔绝,所以墨水无法蒸发.故A错误.B、保鲜袋将蔬菜与外界隔绝,减慢了蔬菜周围的空气流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故B错误.C、新鲜蔬菜存放在阴凉不通风的地方减慢了水分的蒸发.故C错误.D、把积水扫开可以增大液体的外表积,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D正确.应选D.点评:液体蒸发的快慢是经常考查到的一个知识点,有时还以实验题的形式考查.如: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在此实验中同时也考查到了控制变量法的使用.8.〔2分〕以下描述的各种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A.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B.夏天的早晨花草上常有小露珠C.秋冬季节教室的玻璃上常常出现雾水D.冰镇饮料中冰块变得越来越小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解答:解:A、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B、夏天的早晨花草上常有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C、秋冬季节教室的玻璃上常常出现雾水,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液化吸热;D、冰镇饮料中冰块变得越来越小,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应选D.点评:判断物态变化,关键是分清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中考热学知识考查的热点内容.9.〔2分〕〔2023•丹徒区模拟〕以下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雨后天空的彩虹B.水中的“月亮〞C.斜插入水中“变弯〞的筷子D.阳光下人在地上的影子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掌握三种光现象:①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②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局部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③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解答:解:A、雨后天空的彩虹是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B、水中的“月亮〞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C、斜插入水中“变弯〞的筷子,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D、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照到不透明的人身上,被人挡住,人后面阳光照不到的地方的暗区就是影子,阳光下人在地上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应选D.点评: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10.〔2分〕以下事例中,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A.声音能把人的耳朵震聋B.说话时,声音的振动能引起周围的空气的振动C.美妙的声音能使人心情愉快D.声音能粉碎人体的结石考点:声与能量.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2〕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解答:解:A、声音能把人的耳朵震聋,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B、说话时,声音的振动能引起周围的空气的振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C、美妙的声音能使人心情愉快,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D、声音能粉碎人体的结石,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应选ABD.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利用,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属于根本内容,比拟简单.11.〔2分〕关于显微镜,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物镜成放大的虚像B.目镜成放大的实像C.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D.物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考点:显微镜.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解答:解:〔1〕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成像原理相当于投影仪;〔2〕显微镜的目镜是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成像原理相当于放大镜.应选CD.点评:此题考查了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掌握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实质和成像情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2分〕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关系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a物质的密度最小B.b物质的密度是1×103kg/m3C.a物质的密度是c的4倍D.a、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考点:密度及其特性.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1〕深入理解密度的概念,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2〕认真分析图象中横纵坐标的含义以及图象的形状所代表的含义;此题中图象的形状是正比例函数图象,说明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解答:解:A、由图象知:当三种物质的质量相等都为2g时,c的体积最大;故c的密度最小;故A错误;B、由图象知:当b物质的体积相等都为2cm3时,其质量为2kg;故b的密度为ρ===1g/cm3=1×103kg/m3;即为水的密度;故B正确;C、由图象知:当三种物质的质量相等都为2g时,Va=1cm3,Vc=4cm3,ρa===2g/cm3,ρc===0.5g/cm3,那么a物质的密度是c的4倍,故C正确;D、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故D错误;应选BC.点评:深入理解密度概念﹣﹣物质的一种特性,会分析图象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12小题,每空一分,共24分〕13.〔2分〕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定义是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根据速度的定义与物理意义分析答题.解答:解: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是速度;故答案为:物体运动快慢;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点评:此题考查了速度的定义与物理意义,是一道根底题,掌握根底知识即可正确解题.14.〔2分〕实验用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寒冬腊月,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当气温为﹣15℃时,冰下外表与水结合处的温度是0℃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温度.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①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②摄氏温度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解答:解:实验用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寒冬腊月,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当气温为﹣15℃时,冰下外表与水结合处是“冰水混合物〞状态,所以此处的温度是0℃.故答案为:液体的热胀冷缩;0.点评:此题考查了温度计的测量原理和对冰水混合物状态的理解,属于根底题,难度较小.15.〔2分〕人们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人耳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0dB;控制噪声要从几个方面入手?答3个.考点: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声现象.分析:①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②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解答:解:声音的强弱通常用分贝来表示.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弱声是0分贝;控制噪声有三种途径:阻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故答案为:0;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强弱的表示方法和等级划分以及防治噪声的途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根底题.16.〔2分〕根据下表可知,测量沸水的温度不宜用酒精温度计;当温度低于﹣40℃时不宜用水银温度计.水银甲苯酒精沸点/℃35711178凝固点/℃﹣39﹣95﹣117考点:熔点和凝固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是液体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被测量的温度一定在液体的凝固点和沸点之间,否那么不能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进行工作.解答:解:﹣40℃的水银低于凝固点,水银会凝固,水银不能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进行工作,因此不宜用水银温度计,但可以选择酒精温度计;沸水的温度一般在100℃左右,而酒精的沸点是78℃,所以不宜用酒精温度计,应采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故答案为:酒精;水银.点评:确定温度计工作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被测物体的温度一定在温度计工作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之间.17.〔2分〕黑板“反光〞晃眼,这是黑板外表发生了镜面反射;老师放在讲桌上的教具从各个角度多能看到,这是教具发生漫反射.考点:镜面反射;漫反射.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正好处在这一方向上时,获得的光线很强,其他方向上几乎没有反射光线,黑板“反光〞就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的缘故;〔2〕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解答:解:〔1〕黑板“反光〞晃眼,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2〕老师放在讲桌上的教具从各个角度多能看到,是因为光在教具外表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故答案为:镜面;漫.点评:此题考查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反射现象,分析问题时注意反射光线是向一个方向还是向各个不同方向.漫反射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多注意这方面的应用,积累对漫反射应用的了解,做到活学活用.18.〔2分〕使用放大镜时,把物体放在一倍焦距以内区域内观察;使用照相机时,通常把物体放在二倍焦距以外区域内拍摄.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U>2f,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解答:解: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在凸透镜中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答案为:一倍焦距以内;二倍焦距以外.点评:此题注意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掌握规律的内容,搞清每种情况下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寻找规律,学着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19.〔2分〕如下图的刻度尺,分度值为1mm,图中物体的长度2.20cm.考点:刻度尺的使用.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1cm对齐,右侧与3.2cm对齐,估读为3.2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20cm﹣1.00cm=2.20cm.故答案为:1mm;2.20cm.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分度值和读数,初中物理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即可.20.〔2分〕有两支温度计,一支用酒精棉球包上,而另一支不包,看到的现象是包棉球温度计的温度下降〔选填“上升〞“不变〞“下降〞〕,这个现象说明蒸发是吸热过程〔选填“吸热〞“放热〞〕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汽化吸热.解答:解:包棉球温度计,棉球上面的酒精在常温下蒸发,蒸发吸热,导致温度计示数降低.故答案为:下降;吸热.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21.〔2分〕如下图,来自物体A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点.要使B点的像靠近视网膜,A点应该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或戴一个适宜的凸透镜做成的眼镜也能使A点的像成在视网膜上.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首先根据现象判断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然后根据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解答:解:来自A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说明是远视眼;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体应远离眼睛即向左移动;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答案为:左;凸.点评: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物体;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物体.近视眼戴凹透镜,远视眼戴凸透镜.22.〔2分〕如下图,一条光线斜射在平面镜上,请画出反射光线.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先过反射点做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确定反射光线的方向.解答:解:因为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所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60°;过反射点O做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下图:点评:此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3.〔2分〕如下图,光从空气射入三棱镜,请画出再从三棱镜到空气的光路图.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在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较大,作出法线,确定光是从空气射入介质还是从介质射入空气,确定折射角与入射角谁大谁小,最后确定折射光线的大致传播方向.解答:解:图中已经画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的折射光线;当光线从玻璃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线会远离法线.如下图:点评:画光的折射光路图应首先明确在介质转换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变化情况,确定光线是远离还是靠近法线,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表示出光的传播路径.24.〔2分〕〔2023•桂林〕请在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分析:在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入射光线的特点,然后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凸透镜中,入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那么折射光线过焦点.入射光线过焦点,那么折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作图如下图.点评: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三、计算题〔此题3道题,共20分〕25.〔4分〕通过这张出租车发票的内容,计算出租车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考点:速度的计算.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根据发票信息求出出租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根据v=求出平均速度.解答:解:出租车行驶的时间t=10:05﹣10:00=5min=300s,出租车行驶的路程s=6km=6000m,出租车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v===20m/s.答:出租车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m/s.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读懂发票信息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6.〔6分〕有一个容器最多能装3kg的水,求:〔1〕这个容器的容积是多少?〔2〕如果用这个容器来装密度是0.9×103kg/m3的植物油,最多可以装多少kg?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1〕根据3kg水的质量求出水的体积即为容器的容积.〔2〕根据容器的容积〔即植物油的体积〕和植物油的密度,利用密度公式变形即可求出植物油的质量.解答:解:V水===3×10﹣3cm3,V水=V容=V植物油,由得m植物油=ρ植物油×V植物油=0.9×103kg/m3×3×10﹣3cm3=2.7kg.答:〔1〕这个容器的容积是3×10﹣3cm3,〔2〕如果用这个容器来装密度是0.9×103kg/m3的植物油,最多可以装2.7kg.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的计算和密度公式的应用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注意此题的隐含条件,水的体积就等于容器的容积就等于植物油的体积.27.〔10分〕高速列车都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从大连到沈阳的速度为200km/h,用时2h,从沈阳到哈尔滨的速度为190km/h,里程约570km.求:〔1〕高速列车从大连到沈阳的路程为多少?〔2〕高速列车从大连到哈尔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速度与运行时间,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路程;〔2〕速度与路程,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列车从沈阳到哈尔滨的运行时间,然后求出总路程与总的运动时间,最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解答:解:〔1〕∵v=,∴大连到沈阳的路程:s1=v1t1=200km/h×2h=400km;〔2〕∵v=,∴从沈阳到哈尔滨的运行时间:t2===3h,从大连到哈尔滨的路程:s=s1+s2=400km+570km=970km,列车的运行时间:t=t1+t2=2h+3h=5h,从大连到哈尔滨的平均速度:v===194km/h;答:〔1〕高速列车从大连到沈阳的路程为400km;〔2〕高速列车从大连到哈尔滨的平均速度为194km/h.点评:此题考查了求路程与平均速度,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四、简答题〔此题共2小题,每题3分,共6分〕28.〔3分〕小刚妈妈将鲜肉放入冰箱储存,几天后将肉取出时,发现肉外表结了一层白霜;用电子秤一称,发现质量增加了.请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个原因.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肉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解答:答:冰箱内的温度低于0℃,冰箱内的水蒸气快速降温到凝固点以下,凝华为固态冰晶,在冻肉外表结成“白霜〞,鲜肉中的水分在凝固过程中质量不变,所以总质量增加了.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属于常识性的考查,能够分清物质前后状态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29.〔3分〕如下图,将激光射在墙上,在光柱下面点几个酒精灯,会看到激光柱在墙上的光点晃动,这是为什么?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先分析介质的均匀程度,然后根据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进行分析;〔2〕根据温度不同会使空气密度不同的思路进行分析,即燃烧的酒精,其上方空气的密度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解答:答:火焰上方的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分布不均匀;激光通过密度分布不均匀空气,发生折射,加热不停,空气密度分布不断变化,使激光折射方向不断改变.点评:此题通过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和光的折射现象,考查学生分析实验以及设计实验的能力,本类型题是学生的弱项,需要大量练习,不断提高自己.五、综合题〔此题5小题,共26分〕30.〔5分〕小明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平面镜所成虚像的特点是:①像与物的大小相等;②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为了验证猜测,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摆放实验装置,如下图:〔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观察像的位置.〔2〕小明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前面A处的蜡烛点燃的目的是照亮蜡烛,使成像更清楚.〔4〕验证猜测②他为什么要做三次?答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5〕如果玻璃板向点燃蜡烛倾斜〔即向前倾斜〕你看到点燃蜡烛的像向前还是向后倾斜?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2〕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与竖立在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3〕物体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4〕初中物理用实验探究物理问题时要进行屡次实验,有的是为了屡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有的是屡次测量发现变化规律;有的是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5〕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解答:解:〔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确定出像的位置,才能比拟像和物的大小.〔2〕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3〕物体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所以前面A处的蜡烛点燃的目的是照亮蜡烛,使成像更清楚.〔4〕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进行屡次实验是为了寻找规律,使结论具有普遍性.〔5〕如果玻璃板向点燃蜡烛倾斜〔即向前倾斜〕,相当于蜡烛向玻璃板倾斜,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点燃蜡烛的像也是向前倾斜的.故答案为:〔1〕观察像的位置;〔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照亮蜡烛,使成像更清楚;〔4〕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5〕前倾.点评:理解实验中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刻度尺、透明玻璃板的原因,把透明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原因等.31.〔5分〕某小组进行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1〕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盛有盐水的玻璃杯的质量,测的他们的总质量为138.0g.〔2〕把玻璃杯的一局部盐水倒进量筒里,量出盐水的体积如图1所示,〔3〕把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放在天平上称量,如图2所示.根据以上信息请填下表: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g〕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g〕量筒中盐水的质量〔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cm3〕盐水的密度〔g/cm3〕138.085.552.5501.05考点: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专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①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明确量筒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凹处所对刻线相平;①②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首先要明确标尺的分度值,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之和;盐水和玻璃杯的总质量及倒入量筒后剩余盐水与玻璃杯的总质量,两者之差就是量筒中盐水的质量;③盐水质量和体积,利用公式ρ=得到盐水的密度.解答:解:由图知:在天平的标尺上,1g之间有2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质量是0.5g,即天平的分度值为0.5g;剩余盐水和玻璃杯的质量为m2=50g+20g+10g+5.5g=85.5g,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m=m1﹣m2=138.0g﹣85.5g=52.5g;在量筒上,20ml之间有2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0ml,即量筒的分度值为10ml,液面最凹处与50ml相平,所以盐水的体积为50ml=50cm3;盐水的密度为ρ===1.05g/cm3.故答案为: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g〕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g〕量筒中盐水的质量〔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cm3〕盐水的密度〔g/cm3〕138.085.552.5501.05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液体密度的常规测量方法,属于根本技能,难度不大.32.〔6分〕某同学从暖瓶向烧杯倒一些热水,他想探究这杯水加热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1〕实验前,该同学用温度计测量室内气温,如图甲所示,此时室内气温是27℃.〔2〕该同学所用实验装置图乙所示,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请在如图方格纸上画出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时间t/min012345678温度t/℃909598100101102102102102〔3〕根据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上升的越来越慢,最后温度不变.〔4〕实验中还看到水沸腾时形成大量气泡,这些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在对温度计进行读数时,要首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且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上外表持平.〔2〕在画水的沸腾图象时,首先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描点,后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3〕分析0~5min,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和5~8min,水的温度数值,然后即可得出结论.〔4〕沸腾是液体内部和外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大,气泡中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解答:解:〔1〕由图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故该温度计的示数是:27℃.〔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见以下图:〔3〕0~5min,水的温度从90°℃上升到102°℃,那么在这段时间内温度随时间增加而上升得越来越慢,故可得出的结论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上升的越来越慢,最后温度不变;〔4〕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这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故答案为:〔1〕27;〔3〕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上升的越来越慢,最后温度不变;〔4〕大;水蒸气.点评:此题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在此实验中主要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和探究水沸腾时的特点.考查了对温度计的读数及沸腾图象的画法.33.〔6分〕小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现有A、B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10cm.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下图:.〔1〕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选用B凸透镜〔选填“A’’或“B〞〕.实验时,他调整发光物、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以保证发光物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小王在图中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次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cm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cm光屏上像的大小16012缩小23015缩小32020等大41530放大51260放大①从实验次序1、2、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大于1倍焦距的.②从实验次序2、3、4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大;〔3〕你认为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是如何调整光屏接收到清晰地像,请提出你的操作.〔4〕如以下图,这条折射光线的发光点来自于透镜左侧哪个区域〔B〕A.二倍焦距以外B.二倍焦距和焦距之间C.二倍焦距以内D.二倍焦距上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