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期末考试试卷PAGEPAGE1山东省青岛市三区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21年暑假,拉萨(91°E,29°N)某中学王老师在厄瓜多尔旅游期间,乘坐旅游观光巴士参观沿途美丽的风光,王老师透过靠近座位的右侧车窗拍摄了一张海平面太阳的照片并立刻发了朋友图,拍照时相机镜头垂直于车窗玻璃。下图示意厄瓜多尔经纬度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拍摄照片时,相机镜头朝向()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2.王老师把照片发朋友圈时,在拉萨的同事紧接着看到该照片的北京时间大约是()A.5:30 B.7:30 C.17:30 D.19:30〖答案〗1.D2.B〖解析〗【1题详析】根据材料可知,此时为暑假,夏季,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根据图中旅游线路可知,大海位于旅游线路的西边,此时太阳处于海平面上,说明海上的太阳正处于日落。日落方向夏季为西北方向,结合材料信息“拍照时相机镜头垂直于车窗玻璃。”说明相机朝向西北,故本题选D。其余选项方向均不正确,可排除。【2题详析】由图可以看出,王老师的旅游路线接近赤道,日落为18点左右。此地与北京时间所在经线东经120度之间经度差约为200°,与北京时间时差为13小时20分钟,此时北京时间约为7:20。与B选项接近,故选B项。其余选项可排除。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耕地天然状态下作物需水量和亏水量的平衡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该地区最可能位于()A.松嫩平原 B.东南丘陵 C.黄淮平原 D.横断山区4.该地区7-8月亏水量较小,主要是由于该时段()A.积雪融水多 B.大气降水多 C.冰川融水多 D.地下水补给多〖答案〗3.C4.B〖解析〗【3题详析】读图可知,该地4~6月需水量大,亏水量也大,7~8月份亏水量减少,应该是有降水补给,为多雨季节,可判断该地区4~6月可能农业需水量大,7~8月降水多,该地最可能为华北地区的黄淮平原,C正确;松嫩平原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水多,形成春汛,春季的亏水量不会那么大,A错误;东南丘陵和横断山区都位于南方地区,雨季开始的早,也不符合,BD错误。故选C。【4题详析】图示该地在4~6月(春季及夏初)作物亏水量大,说明此时水分补给少;若有积雪或冰川融水补给,因气温高而补给量应较大,与图示信息不符,则可能是该地以降水补给为主,而此时降水少,等到7~8月大气降水多,降水补充水量,亏水量减少,B正确;积雪融水、冰川融水、地下水补给不应该只等到7~8月亏水量变小,ACD错误。故选B。我国某生态修复工程试点区域地处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下图示意我国某生态修复工程试,点区域的局部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该地形区的形成原因是()A.夏季多暴雨 B.流水侵蚀严重 C.风力沉积强 D.风力侵蚀强盛6.该地形区的区域特征是()A.以高原为主 B.土壤深厚肥沃 C.河流水质优 D.生态系统复杂〖答案〗5.C6.A〖解析〗【5题详析】通过材料和大致地理位置可知,该地形区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是风沙沉积形成,C正确;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是黄土高原地貌的成因,AB错误;风力侵蚀地貌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更为明显,D错误。所以选择C。【6题详析】黄土高原的区域特征为,以高原为主,A正确;黄土高原表面覆盖有深厚的黄土层,土质疏松,透水性强,保肥能力差,土壤肥力不高,B错误;黄土易被侵蚀,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进入河流,河流水质较差,C错误;由于处在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较为简单,D错误。所以选择A。辐射雾是因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使贴近地面的大气变冷而形成.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主要位于海拔800-1300米的中低山区,全年雾日天数多,森林雾以辐射雾为主。下图示意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各月雾日天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在6-8月雾日天数少,主要原因是该时间段()A.夜间气温高 B.白昼气温高 C.夜间气温低 D.白昼气温低8.4月干热季的森林雾能够()A.增加大气降水 B.提高白天温度 C.增加植物蒸腾 D.促进森林生长〖答案〗7.A8.D〖解析〗【7题详析】云南西双版纳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降水多,大气湿度大,若形成降水则不易形成雾。西双版纳6~8月是雨季,降水量大,阴天多,夜间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不利于辐射雾的形成,故A正确;故C错误。辐射雾的形成需要气温下降的过程,气温高不易形成辐射雾,故B错误;云南西双版纳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纬度低,白昼气温高,故D错误。故选A。【8题详析】西双版纳位于热带的北缘,干热季节受西南季风影响小,降水少,晴天多,有利于森林辐射雾的形成,森林雾持续时间长与增加大气降水关系不大,故A错误;辐射雾在夜晚出现,大保温作用较强,夜晚温度较高,但不会提高白天温度,故B错误;森林雾持续时间长会减弱太阳辐射,植物蒸腾减少,故C错误。4月份雾日长达23天,雾水的输入极大地缓解了干季森林内土壤的水分不足,为植物的生存和生长创造了有利环境,利于改善土壤墒情,促进森林生长,故D正确。故选D。“一江两河”人工造林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河流谷地,风沙地貌发育,风沙灾害严重。该区域的人工生态林主要分布在宽谷两岸河滩地、阶台地、冲积地、山地缓坡上,可以有效防治风沙。天然乔木林和高大阔叶灌木林过去在该区域都有分布。下图示意“一江两河”人工造林区域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该区域的生态林防治风沙价值最小的时间段是()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10.该区域人工造林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光照 B.热量 C.降水 D.土壤〖答案〗9.C10.D〖解析〗【9题详析】“一江两河”位于海拔42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为藏南高原季风温带半干旱气候,年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气温较高,植被生长较高,土壤较为湿润不易起沙,C正确;9月下旬至次年4月为冬季,受青藏冷高压控制,气温较低,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且风大、干燥、降水少,需要重点防治风沙,ABD错误,所以选择C。【10题详析】该地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量大,光照充足,A错误;位于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B错误,降水主要集中在春秋季,水热同期,降水条件较好,C错误;人造林主要种植在滩地、阶台地等,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贫瘠,植被难以扎根,D正确。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必须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藏粮于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藏粮于地”强调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即在粮食供过于求时,轮作、休耕一部分土地;在粮食紧缺时,再将这部分土地迅速用于粮食生产;这样通过耕地的增加或减少来维持粮食供求的大体平衡。下图示意我国2016年耕地等级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与“藏粮于仓”相比,“藏粮于地”会()A.保护土壤肥力 B.减少粮食需求量 C.保障粮食供给 D.增加农药使用量12.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是提高()A.复种指数 B.垦殖指数 C.耕地质量 D.农业科技13.黄淮海平原土地盐碱化地区实现“藏粮于地”的有效措施是()A.实行精耕细作 B.采取耕地轮作休耕 C.种植绿肥作物 D.发展鱼塘台田农业〖答案〗11.A12.C13.D〖解析〗【11题详析】与“藏粮于仓”相比,“藏粮于地”,更加强调土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因此,“藏粮于地”会保护土壤肥力,A正确;“藏粮于仓”与“藏粮于地”都无法减少粮食需求,且都能很好的保障粮食的供给,BC错误;“藏粮于地”更加注重耕地可持续发展,农药用量相对较小,D错误,所以选择A。【12题详析】通过我国耕地等级结构可以看出中低等田占比较大,实施“藏粮于地”战略需要提高耕地质量,才能更好的促进耕地的可持续发展,C正确;提高复种指数、垦殖指数不利于提升耕地质量,AB错误;农业科技的提高有利于“藏粮于技”的实施,D错误,所以选择C。【13题详析】盐碱化土壤需要淋盐去碱,鱼塘台地农业,能够很好的降低土壤盐碱化,D正确;实行精耕细作、采取耕地轮作休耕属于普通农田耕作措施,对于盐碱地的质量提升作用不大,AB错误;种植绿肥作物能够提升土壤肥力,但应该在去盐碱后,C错误,所以选择D。现代海洋牧场是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生态工程建设,修复或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并对生态、生物及渔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海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下图示意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规划及某海洋牧场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保障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 B.科学技术 C.经济效益 D.环境承载力15.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对国家安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①实现水产品多元化,保障粮食安全 ②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③缓解耕地资源紧张,保障粮食安全 ④减轻海洋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安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14.B15.C〖解析〗【14题详析】由材料“现代海洋牧场...对生态、生物及渔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海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可知,保障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因素是科学技术,B正确;市场需求、经济效益、环境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是影响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因素,但都不是保障因素,ACD错误;故选B。【15题详析】“现代海洋牧场...修复或优化生态环境”,可知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可以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②正确;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丰富人们的食物来源,从而可以缓解耕地资源紧张,保障粮食安全,③正确,C正确;不能实现水产品多元化,可以使水产品增殖,①错误,AB错误;不是为了减轻海洋自然灾害,④错误,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茶树,常绿灌木,喜湿怕涝,喜温怕寒。崂山茶产于地处黄海之滨的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是我国种植最北的茶叶产区。20世纪60年代,我国实施“南茶北引”战略,崂山茶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引入。近年来,崂山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产量和质量波动大,生产和加工规模化程度偏小,散户较多,市场混乱、标准体系不够健全等诸多问题。下图示意崂山茶园的分布。(1)与祁门县相比,崂山茶叶肥味厚、品质优良。分析其位置优势。(2)针对崂山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纬度高,气温低,生长周期长(或生长发育慢),有机质积累多;气温低,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崂山濒临海洋,来自海上的暖湿气流带来充足水汽,云雾日数多。(2)加大产品生产的研发投入,培育抗寒、抗旱品种,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稳定崂山茶的产量和质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散户通过收购或租赁等形式将茶园连接成片),扩大产业规模,提高规模效益;实施品牌战略,建立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崂山茶品牌的使用和管理。〖解析〗【小问1详析】注意本题要求从位置的角度分析农业区位优势。依据材料信息,茶树为亚热带常绿灌木,而崂山纬度偏高,属于暖温相带,由于热量条件相对较差,但生长周期长(或生长发育慢),有机质积累多,有利于崂山茶叶品质的提高;同时气温低,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茶叶绿色无污染;从海陆位置的角度来说,崂山濒临海洋,处在迎风坡,来自海上的暖湿气流带来充足水汽,云雾日数多,为茶叶生长提供湿润环境。【小问2详析】结合材料内容,对点提出合理建议,对于“产量和质量波动大”,应该加大产品生产的研发投入,培育抗寒、抗旱品种,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稳定崂山茶的产量和质量;对于“生产和加工规模化程度偏小”,应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产业规模,提高规模效益,进行一定的产业链延伸,促进茶叶需求与产业的发展;对于“市场混乱、标准体系不够健全”,应该实施品牌战略,建立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崂山茶品牌的使用和管理。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天山山脉是亚洲中部最大的一条山脉,是世界干旱区域的多雨山地之一。山地耸立于准噶尔与塔里木盆地之间,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不同坡向的垂直带结构有很大差异。下图示意天山山脉附近局部等高线及天山垂直自然带分布。(1)说明坡向对天山南坡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影响。(2)与南坡相比,天山北坡的河流数量较多,密度较大。分析天山北坡更利于河流发育的原因。(3)分析天山山脉附近地区河流融雪(冰)洪水的形成原因。〖答案〗(1)南坡为阳坡,光照、热量充足,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较高;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缺失森林带;南坡气温高,降水少,雪线高。(2)北坡为山地迎风坡,有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水汽,受山地抬升多地形雨(雪),冰川面积大,降水量和冰川融水量大,易形成地表径流。(3)冬季气温偏低,山地降雪量偏多,山地积雪量大;春季气温快速回升,短时间内积雪融水量大,流域内就会出现融雪洪水;夏季气温过高,大量冰川融水短时间内汇入河流,就会出现融冰洪水。〖解析〗【小问1详析】根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天山的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坡太阳光照和热量较北坡充足,因此,同一个自然带在天山南坡分布的海拔高于在天山北坡分布的海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山北坡受到受来自大西洋(向西有个缺口)和北冰洋的水汽影响,降水多,天山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且南坡气温高,蒸发较强,土壤水分条件差,所以南坡云杉林带缺失;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气温低,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气温高,所以南坡雪线高,北坡雪线低。【小问2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上的湿润水汽在天山北坡受到天山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雪),降水量大,冰川面积大。降水和冰川融水量大,因此,北坡易形成河流。【小问3详析】天山山脉海拔高,冬季气温低,山地降雪量大,积雪量大;春季气温迅速回升,短期内,山地积雪融化量大,补给河流的水量增大,导致河流出现融雪洪水;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大量冰雪融水汇入河流,河流出现融冰洪水。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四川攀(枝花)西(昌)地处长江上游川、滇、黔三省结合部,是我国钒钛磁铁矿、稀土、碲秘等战略资源富集区。其中,钒钛磁铁矿资源占全国52%、世界11.6%,四川省建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这是目前国家批准设立的唯一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试验区。下图示意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概况。(1)分析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的有利资源条件。(2)说明攀西钒钛磁铁矿开采成本高的原因。〖答案〗(1)矿产资源种类多(多稀有金属),储量丰富,分布集中;地处长江上游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地形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资源充足。(2)伴生矿多,分选冶炼难度大;地处长江上游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解析〗【小问1详析】根据图文资料可知,攀西地区是我国钒钛磁铁矿、稀土、碲秘等矿产资源的富集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而且分布集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攀西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水资源丰富;攀西地区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地势落差大,河流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小问2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钒钛磁铁矿是以含铁为主,共伴生有钛、钒、钪、钴等元素的多金属共伴生矿,分选冶炼难度大;根据材料可知,攀西地区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矿产资源开采难度大,开采成本高。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四川省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湿地沼泽面积曾达3000km2,是我国面积最大、分布集中的泥炭沼泽区,黄河流经这里后流量增加30%。该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和世界高山带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该自然保护区是黑颈鹤东部种群繁殖区。黑颈鹤栖息于海拔2500-5000m的高原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主要以植物叶、根茎、荆三棱、块茎、水藻、玉米为食,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衍在高原的鹤。下图示意若尔盖湿地地理位置和范围。(1)说明若尔盖湿地水分的收支状况。(2)分析若尔盖湿地利于黑颈鹤种群生存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事业单位员工停薪留职合同范例
- 保姆工作合同样本
- 档口分租合同
- 医院临时工聘用劳动合同范文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管理人员聘用合同集锦
-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协议
- 二零二五顶管施工安全协议
- 高速铁路突发事件的处理-教案
- 弱电安全施工方案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蝴蝶的家》教学设计
- 《Linux网络操作系统实用教程(CentOS8)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15年919公务员联考《申论》政法干警河北卷及参考答案
- 幼儿园中班语言散文欣赏《芽》课件
-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在线监测、分析与保护系统研究
- 期中测试卷(1-4单元)(试题)-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 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制度
- 高中数学奥赛辅导教材(共十讲)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难点特训(四)选填压轴50道(原卷版+解析)
- 《竞争对手的分析》课件
- 中国食品饮料市场调研报告
- 痛风中医护理常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