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广东省茂名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广东省茂名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广东省茂名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广东省茂名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茂名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汉字书写(5分)1.请在下面的书法纸上默写杜牧的《江南春》,注意书写正确、规范,结构匀称,行款整齐、布局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语言积累与运用(34分)2.读拼音,把词组补充完整。长满táixiǎnzuǐchún发白zīyuán枯竭chúnshú的琴技伟大的ɡònɡxiànxiōnɡyǒnɡ的波涛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农作物zuō 斗篷fénɡ 壮观zhuànɡ尽量jǐnB.软绵绵yuǎn 矿产kuànɡ 拘束jū 政府zhènɡC.场券quàn 幽静yōu 毡帽zhān 退缩suōD.湿淋淋línɡ 供品gònɡ 瞬间shùn 吞没mò4.下列各项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慷概讲座威风凛凛热血沸腾B.蔗盖伸吟技高一筹妙笔生花C.伶例刺猬大步流星轻歌曼舞D.预告澄碧惟妙惟肖戛然而止5.下列有关戏曲的词语中,有误的一项是()A.粉墨登场跑龙套行当 B.科班出身花架子亮相C.字正腔圆对台戏行头 D.有板有眼唱鬼脸压轴6.下面带点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汤汤乎若流水(汤水) B.尾搐两股间(屁股)C.万水千山只等闲(平常) D.两山排闼送青来(开门)7.读下面的句子,带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忐忑不安地给熟睡的弟弟盖好被子。B.郝副营长在千钧一发的时刻点燃了那本书,利用微弱的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C.当伯父问我《水浒传》的知识时,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D.小明刚取到一点成绩就兴奋得忘乎所以,到处向别人炫耀,真是一点也不谦虚。8.读下面的各组题目,说法正确的一项()A.用文章主要人物作题目:少年闰土狼牙山五壮士军神B.用文章主要事件作题目:开国大典竹节人草船借箭C.用文章主要事物作题目:桥芦花鞋“诺曼底”号遇难记D.题目新奇、设置了悬念:在牛肚子里旅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一般来讲,了解了文章每个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主要内容。B.柳公权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C.做课堂笔记时可以把自己听课时产生的疑问随时记录下来。D.在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要将重要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才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10.古诗文诵读积累。(1)《浪淘沙(其一)》中描写黄河的磅礴气势的诗句是:,。(2)《过故人庄》中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的诗句是:,。(3)读完“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我想起了其他古诗里运用同样写法的含有数字的诗句:,。(4)鲁迅的《答客诮》中说明真正的英雄都有丰富的感情,爱怜子女的人同样是大丈夫的名言是:,。11.小练笔(1)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柳公权的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有人说,现在是电子时代,不需要再练习书法;也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还需要练习书法。你是怎么认为的呢?请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饱经风霜的脸饱经风霜的老屋树林的深处心灵的深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31分)阅读下列公交车站牌示意图,然后回答问题。12.“首班车时间”是指。“末班车时间”是指。13.芳芳家住在中心医院站附近,小明家住在东湖站附近,他们都在昆仑小学上学,请问:芳芳和小明放学回家,乘车方向相同吗?正常情况下,他们谁先到家?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芳芳和小明相约上午9点到幸福商场游玩,芳芳如果选择公交出行,应该怎样乘车最合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月光曲》节选①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②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15.请找出选文中的一组近义词:——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比喻句。把 比作 17.选段②主要写皮鞋匠的联想,他的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请用小标题归纳出来(每幅画面标题字数不超过8个字)。画面一:画面二:画面三:阅读抬起头来做人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十多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经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______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______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妈妈说的那一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18.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关联词:19.解释下面的词语。量力而为:20.“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中的“前者”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小男孩的妈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能说说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这样说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简要说说加点的两处“抬起头来”有何相同之处及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本文的标题是“抬起头来做人”,请结合文章和自己的实际谈谈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习作。(30分)24.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400。⑴在上学或者放学的路上,你有没有对你们学校及周边环境进行调查过?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成一份倡议书,要求格式正确,内容具体,有实效性,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⑵你一定品尝过成长的滋味,请你从下面的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主要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把中心思想写生动,注意表达真情实感。高兴忧伤痛苦幸福激动期盼焦急烦恼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诗的默写。注意书写正确、规范,结构匀称,行款整齐、布局合理。注意“啼”别写成“蹄”,“酒”别写成“洒”,“寺”别写成“待”。

【点评】汉字书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之基础,在平时就要注意了解汉字的构成以及书写规律,掌握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2.【答案】苔藓;嘴唇;资源;纯熟;贡献;汹涌【解析】【分析】书写时要注意“苔藓”的“藓”不要写成形近字“鲜”,“资源”的“源”不要写成形近字“原”,“汹涌”的“涌”不要写成形近字“诵”。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苔藓;嘴唇;资源;纯熟;贡献;汹涌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3.【答案】C【解析】【分析】A:“农作物”中的“作”不读“zuō”,应读作“zuò”,“斗篷”中的“篷”不读“fénɡ”,应读作“péng”,所以错误。B:“软绵绵”中的“软”不读“yuǎn”,应读作“ruǎn”,所以错误。

C:正确。

D:“湿淋淋”中的“淋”不读“línɡ”,应读作“lín”,所以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4.【答案】D【解析】【分析】A:“慷概”的“概”有误,应改为“慨”。

B:“蔗盖”的“蔗”有误,应改为“遮”。

C:“伶例”的“例”有误,应改为“俐”。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5.【答案】D【解析】【分析】A、B、C都和戏曲有关。

D.“唱鬼脸”和戏曲无关,应该是“唱白脸”。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进行归类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词语的词性、意义、结构等,然后辨析分类。6.【答案】C【解析】【分析】A:“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故错误。

B:“尾搐两股间”尾巴夹在两股中间。“股”:大腿。故错误。

C:正确。

D:“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排闼”:推开小门。故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还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7.【答案】A【解析】【分析】A:“忐忑不安”意思是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不符合句子语境。

BCD项恰当。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还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8.【答案】A【解析】【分析】A:都是用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作题目,明确交代了文章的主要人物,故正确;

B:“竹节人”不是用以主要事件作题目,是以主要事物作题目的,故错误;

C:“桥、芦花鞋”是以主要事物作题目的,“‘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主要事件题目的,故错误;

D:“在牛肚子里旅行”题目新奇、设置了悬念,“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以主要人物做题目的,故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拟题方式的掌握。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主要事物都可以作为文章的题目,也可以拟题时设置悬念,其好处也不同,习作时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拟题。9.【答案】B【解析】【分析】ACD项都正确;

B: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10.【答案】(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4)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解析】【分析】结合课文学习和平时积累可解答。(1)描写黄河的磅礴气势的诗句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浪淘沙(其一)》中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古诗里运用同样写法的含有数字的诗句有很多。如:出自唐代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鲁迅的《答客诮》中说明真正的英雄都有丰富的感情,爱怜子女的人同样是大丈夫的名言是“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注意“豪”别写成“毫”。故答案为:(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4)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点评】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默写古诗句、名言,要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在背过的基础上,理解含义,把握意蕴。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11.【答案】(1)虽说现在是电子时代,但是练习书法还是有必要的。书法是我们祖国的国粹,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国宝。练习书法可以使我们写的字变好,增强我们的耐心,磨炼我们的心性,陶冶我们的情操,有助于沉稳性格的养成,真正做到不骄不躁。(2)这是一个破烂不堪的老屋。屋顶的瓦片参差不齐,窗户是用纸糊的,已被风无情地撕破,大门“福”字残败不堪。推门“嘎吱”一声响,屋子家具所剩无几,一张左右摇晃的桌子和一个布满青苔的缸。【解析】【分析】(1)本题可以从学习书法学习书法的特点、好处和重要性等角度作答,比如培养孩子的耐力和自信心,开发智力,培养协调性,中国书法给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对于一个人身体健康,修身养性,陶冶情操都是大有益处等。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如:虽说现在是电子时代,但是练习书法还是有必要的。书法是我们祖国的国粹,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国宝。练习书法可以使我们写的字变好,增强我们的耐心,磨炼我们的心性,陶冶我们的情操,有助于沉稳性格的养成,真正做到不骄不躁。(2)可以从所给词语中选一个自己熟悉的,结合所选事物的特点写一段话。如:“饱经风霜的老屋”要写出老屋的饱经风霜。这是一个破烂不堪的老屋。屋顶的瓦片参差不齐,窗户是用纸糊的,已被风无情地撕破,大门“福”字残败不堪。推门“嘎吱”一声响,屋子家具所剩无几,一张左右摇晃的桌子和一个布满青苔的缸。

故答案为:(1)虽说现在是电子时代,但是练习书法还是有必要的。书法是我们祖国的国粹,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国宝。练习书法可以使我们写的字变好,增强我们的耐心,磨炼我们的心性,陶冶我们的情操,有助于沉稳性格的养成,真正做到不骄不躁。(2)这是一个破烂不堪的老屋。屋顶的瓦片参差不齐,窗户是用纸糊的,已被风无情地撕破,大门“福”字残败不堪。推门“嘎吱”一声响,屋子家具所剩无几,一张左右摇晃的桌子和一个布满青苔的缸。

【点评】(1)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口语交际是一项新鲜而古老的训练内容,是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应用和体现,在平时训练中,要让口、耳、眼、手等多种感官并用在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在社会生活中,口语交际历来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他们终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2)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想象写话的能力。要求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完成时要注意分析所给词语,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写话,注意结合题目所给事物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想象后写话。【答案】12.最早一班车的发车时间;最后一班车的发车时间13.不相同。小明先到家,他家离学校只有2站路,而芳芳家离学校有5站路。14.先坐1路车到东城十字街站,换乘16路车,到幸福商场站下车。【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非连续文本的能力。阅读公交车站牌、宣传单、说明书此类文本的关键是认真观察,从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12.联系生活实际可知,“首班车时间”是指最早一班车的发车时间。“末班车时间”是指最后一班车的发车时间。

故答案为:最早一班车的发车时间;最后一班车的发车时间13.考查了学生阅读站牌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7路车公交站牌可知,中心医院站与东湖站分列昆仑小学的两侧,芳芳和小明放学回家,乘车方向相反。昆仑小学距中心医院站有5站的路程,距东湖站有两站的路程,正常情况下,应是小明先到家。

故答案为:不相同。小明先到家,他家离学校只有2站路,而芳芳家离学校有5站路。14.考查了学生阅读站牌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可知,芳芳可以乘1路车到东城十字街站,然后换乘16路车到幸福商场下车,用时最短。

故答案为:先坐1路车到东城十字街站,换乘16路车,到幸福商场站下车。【答案】15.好像;仿佛16.月光;银纱17.月亮初升图(微波粼粼图);月亮上升图(穿过微云图);月亮高挂图(波涛汹涌图)(意思对即可)【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15.本题考查了写近义词的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确定一个词的近义词首先要弄清楚原词的意思,然后找近义词。文中句子“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的“好像”意思是如同。“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的“仿佛”意思是如同,好像。所以,它们是一组近义词。

故答案为:好像;仿佛。16.本题考查了比喻句。比喻就是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这句话本体是“月光”,喻体是“银纱”,所以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月光;银纱。17.本题考查了内容的理解。通读语段可知,“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描绘了第一幅画面:月亮刚刚升起,海面洒满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描绘了第二幅画面:月亮越升越高,穿过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描绘了第三幅画面:忽然,海面上刮起大风,卷起巨浪。

故答案为:月亮初升图(微波粼粼图);月亮上升图(穿过微云图);月亮高挂图(波涛汹涌图)【答案】18.只要就19.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20.家里捐献较多,比较富有的学生21.示例:从“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来看,这个家庭并不富裕,也许这5块钱就是一笔较大的开支。而对拥有百万家产的家庭来说,即使捐出500块钱,他们的生活也丝毫不会受到影响。(意思对即可)22.相同之处:这两处“抬起头来”都包含了充分的自信。不同之处:前一处“抬起头来”是指小男孩在同学们的纷纷议论中坚守自己的一份自信;后一处“抬起头来”指男孩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一直充满自信地为人处世,并努力奋斗。(意思对即可)23.示例: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也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意思对即可)【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认真阅读原文,在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主题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作答即可。18.本题考查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此句“你是学生,______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前后分句之间是条件关系,用“只要……就……”合适。

故答案为:只要……就……19.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从“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可知,“量力而为”文中指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

故答案为: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20.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从“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可知,“前者”指的是家里捐献较多,比较富有的学生。

故答案为:家里捐献较多,比较富有的学生。21.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结合文中“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可知,“我们”家并不富有,也许这5块钱就是一笔较大的开支。

故答案为:从“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来看,这个家庭并不富裕,也许这5块钱就是一笔较大的开支。而对拥有百万家产的家庭来说,即使捐出500块钱,他们的生活也丝毫不会受到影响。​​​​​​​2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从“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可知,小男孩抬起头,是并没有因为捐了5块钱而失去自信,在同学们的纷纷议论中坚守自信;“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的“抬起头来”指男孩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一直充满自信地为人处世,并努力奋斗。

​​​​​​​故答案为:23.考查对题目的理解。结合文章主要内容来回答。文章主要写了小男孩所在的学校要筹款,他求妈妈帮他多捐点钱,妈妈却告诉他不论钱捐了多少,都要懂得“抬起头来做人”,在妈妈的教育下,小男孩变得自信起来。文章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也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通过学习本文可知,题目“抬起头来做人”包含着以下哲理,即: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

故答案为: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24.【答案】倡议书尊敬的环卫局领导:

俗话说:校园是我家,环境靠大家。最近我发现学校的环境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学校的南边有一条小河,这条小河环抱着我们学校,可以说是校园的一处独特的风景线了,它一直清水长流,河水清澈见庭,但是近几个月来,我发现河水逐渐变得浑浊,还会漂浮着垃圾,河水发出的阵阵恶臭,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上课,我通过调查找出,原来是学校附近,有一个化工厂,他们把没有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垃圾,都倾倒这条小河,久而久之,造成环境污染。

我希望请求环卫局能帮助学校尽快恢复往日的美丽,同时作为市民,我们要尽自己所能,保护环境卫生,不随手扔垃圾,要敢于和破坏环境的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