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江苏省各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_第1页
2021江苏省各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_第2页
2021江苏省各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_第3页
2021江苏省各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_第4页
2021江苏省各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江苏省各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1.江苏苏州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生

林斤澜

深山老林里,有一个小小的村坊。走完九岭十八弯,听得见毛驴叫唤了,还找不

到村坊在哪里。硬要翻上最后一道梁,才见山谷里有一片杏树。杏树林里,有石头房

子。

一个伏天的晚间,井台西,那瘦瘦的新媳妇,往菜园查苗回来,阵痛发作了。

全村生过孩子的妇女,都来到石头房子跟前,隔着窗户眼,压着嗓子,把最细碎

的关节,叮咛了又叮咛。可是孩子还是生不下来,大家都僵在井台边。

那瘦瘦的新媳妇,也是山里人。别看她瘦,身上有的是山里人的倔强劲儿。咬定

牙关,竟不叫唤。妇女们心疼,央告她喊两声吧,她只是不理会。慢慢的,眼皮抬不

起来了,不省人事了。

成立公社时,社里不惜工本,翻山过岭,栽下无数的杆子,把有线广播的线,拉

到山里来。杏树上,挂起海碗大的喇叭。管理区里说句话,唱个歌,山里马上听得见

了。可就是还没有安上电话。山里若有什么紧急,倒也可以对着喇叭叫喊。外边的大

村坊管理区办公室,就能听见深山禾底来的嗡嗡的着急的声音。这天晚上,不消说,

生产队长早已爬上杏树,恨不得一头钻在喇叭里。他狠狠嚷了一通,震荡得四山发出

回声,回声住了,还有电线呜呜响着余波。

不过厚道的山里人,也不怎么抱着十成的希望。心想就算那外边管理区把消息传

给了诊所,那位老大夫又怎么赶得来呢?这黑夜,人家怎么瞠一条大河,怎么走九岭

十八弯呀!心想就是人家来了,也不一定救得下来。个把月前,老大夫带着个二十来

岁的姑娘大夫,到山里来过。断定新媳妇骨盆小,无论如何,要在产前到公社住医院

去。老大夫有言在先,说是万一难产,就得动手术。谁知那新媳妇跟她男人说:“大

夫吓唬人,养不下来,揪也揪那小崽子出来。”

生产队长催着产妇动身时,她光说:“早着哩,收了茄子去也不晚。”妇女们想

着想着,十分难受。心想自从选她当了蔬菜组长,就是拴上根绳子,也休想把她从菜

园里拽走,她说大山里,自古没有种过园子。眼见茄子也紫上来了,妇女们说该当放

心了吧,又催她动身。偏偏茄子她里,长了红蜘蛛。她说不治治这捣乱东西,怎么丢

得开手。不想着点急,肚子里提前发作了。新媳妇咬牙忍痛,不哼一声,这会儿,竟

虚弱得连叫她也不应声了。

半夜一阵暴雨。只见雨水里,几个上年纪的妇女,招呼着几个小伙子,悄悄地喘

着气,抬着木头来了。生产队长惊问:“怎么就要做这个了?"小伙子们不作声,上

年纪的妇女光说:“做吧,做一个使不着的,冲冲喜,消消灾。”提出这老辈子传下

来的厚道的心愿,她们有些不好意思哩!

那新媳妇的男人,是一个高身材的小伙子。山里人不爱刮脸,这时脸色煞白,胡

子黑长。雨水浇透的衣服,贴在紧绷绷的肌肉上。那浑身上下,有的是山里人的倔强。

一声不响,抢过斧子,猛往木头上砍。“空”呀"空”的,使劲砍哪使劲地砍。

谁知到了后半夜,一声喊叫,一支火把,那二十来岁的姑娘大夫,戴着眼镜,背

着药箱,真是仿佛从天上掉了下来。

人们还没有看个实在,就已经钻到屋里去了。往屋子里钻时,还绊着门槛,虽说

没有跌跤,却把眼镜子摔在地上,碎了。人们定了定神,想起老大夫没有来,新媳妇

躺在那里,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了。这么个毛草姑娘,能抢得回来九死一生?

因此,做棺材的没有住手,妇女们照旧小声说话。天知道,不够一顿饭工夫,姑

娘大夫竟能使钳子,把小人儿巧巧地钳了出来,母子平安。石头房子里,新生命吹号

一般,亮亮地哭出声来时,男人们一甩手,扔了斧子锯子,妇女们东奔西走,不知南

北。有的跌坐井台上,一时间站不起来了。

新媳妇的男人脸色转红,连胡子也不显了。看见姑娘大夫走到门边,掏出巴掌大

的小手绢擦汗。那男人跳到鸡窝跟前,探手抓出一只母鸡,不容分说,连刀都顾不得

拿:“你有一百条规矩,也吃了这只鸡走。”

人们这才有工夫打听,大夫是怎么来的?伏天水大,怎么踵的河?摸黑怎么走九

岭过那十八弯?上年纪的妇女怕年轻人笑话,光连声说孩子命大,那意思仿佛是,有

什么山神爷传的消息,有什么星君保的驾。

这位大夫摔掉了眼镜,看来实在就是个老实姑娘。胖胖的脸,一说话一个笑。那

笑里边,竟还有怯生生的味道。那一声问一声答,不多不少的言语,透着做不来假,

显见得心平气和。原来,这天晚上,诊所里接到一张条子,告诉他们难产的事。这张

条子,是各村送货的供销社转过来的。老大夫看了条子,直跺脚,望望黑天,望望远

山,摇摇头,回家去了。这位姑娘准备睡棚.可是婵婵床单,想着产妇躺在那里挣扎

呢!拍拍枕头,仿佛看见了产妇一头大汗!猛地转身,拾起药箱,冲到街上……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村生过孩子的妇女,都来到石头房子跟前,……把最细碎的关节,叮咛了又

叮咛”,表现村民对新媳妇的关心。

B.“生产队长早已爬上杏树,恨不得一头钻在喇叭里”,写队长这一行为,表现了

他为救新媳妇的焦急心理。

C.村民要做棺木,新媳妇的男人“一声不响,抢过斧子,猛往木头上砍。‘空’呀

'空’的,使劲砍哪使劲地砍”,表现了男人对村民救治不力的不满和无奈。

D.新媳妇得救后,男人“跳到鸡窝跟前,探手抓出一只母鸡,不容分说”,要求姑

娘大夫吃了鸡再走,这种看似蛮横的行为表现了男人的淳朴和感激之情。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走完九岭十八弯,……还找不到村坊在哪里”,写村庄偏远,为下文写年轻大

夫不畏艰难险阻来接生作铺垫。

B.新媳妇当了蔬菜组长后,一心扑在菜园子里,“休想把她从菜园里拽走”,表现

了新媳妇认真、负责的精神。

C.小说没有完全按照时间的顺序叙述故事,中间穿插叙述了她做蔬菜组长的一些事

情,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D.小说多处采用反衬手法,如写村民、丈夫等人的表现,从多个角度衬托了新媳妇

能吃苦、责任心强的美好品质。

3.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老大夫”对塑造“新媳妇”和“姑娘大夫”形象各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1•江苏南京市•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

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

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

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

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

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

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

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

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

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

为佳,紫黑色次之,浅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

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zhui。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

蕊,早晨起来,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

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

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

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

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

5.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汉字注音。

①点zhui()②混混沌沌()③一椽破屋()

6.选文第一段对“江南之秋”的叙写属于“闲笔”,但“闲笔”不“闲”。请结合

文本,简要说明。

7.请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任选一句作答)

(1)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

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2)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8.景物的选取往往体现了作者的审美取向。本文选景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2021.江苏常州市.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爷爷的瓜田与清风明月

查干

在夏夜的瓜田里,明月亮亮地照着。瓜们,13乎乎地躺在那里,很干净的风,吹

着它们,很享受的样子。那风,柔柔的、轻轻的,像是在摩掌。那种感觉,美,且又

舒坦。

我小爷爷是瓜农,他的瓜田,在一条很野的小河边。小爷爷,是我爷爷最小的弟

弟。瓜地周遭,人迹罕至。野草,想怎么长就怎么长,长高长粗,由着自己性子来。

清晨,它们是用露水洗脸的,我也是。洗漱干净的野草,很绿,绿得让人无法形容。

别看它们野,心肠则好,让昆虫们,与它们脸贴脸地睡。猛看,看不出哪个是虫儿。

这是慈悲的上苍,赐予虫儿们的藏身术。

瓜田,被野草野花们,如斯拥戴,显得很得意,甚或有醉意。被拥戴的,还有醉

意朦胧中的我的小爷卷。他是瓜田的保护神,半睡半醒,日夜守护。所谓半睡半醒,

是他饮酒之后的状态。一壶高粱老酒,一杆长长的旱烟,是他的随身之物。再就是,

夜空中的月亮,和田野里拂来荡去的风儿。他喜欢有清风和月光的夜晚,慢慢来品酒。

除了自家腌制的小罐茶,清风和月光,似也是他的下酒物。

他的茅屋,比一般人的大,亦阔。门总是敞开着的,一抬眼,整片瓜田,便一览

无余。一团半湿半干的艾绳,盘卧门前,一头被点着,慢慢地燃。所有蚊虫,甚至蛇

类,都不敢靠近它。缭缭绕绕的艾烟,不呛人,倒是觉得比起檀香味,更好闻。就那

么日日夜夜地飘着,颇有些禅味。茅屋左旁和瓜田中央,扎有稻草人。它们手持镰刀,

头戴斗笠,披一身蓑衣,威风凛凛地站着,风中会有动感。猛看,像三国猛将张飞。

鸟与兽,尤其偷吃打瓜的乌鸦群,是不敢半夜来偷袭瓜田的。

而瓜田里的清风明月,很特别,与别处的有所不同。它们安静、本色,有着泥土

的香味,与瓜田相映衬,像一篇童话。我小爷爷银白的长馨,在静夜里飘着,与清风

明月融为一体,产生一种让人琢磨不透的神秘感。还有他杯中的老酒,总是飘着浓浓

的香味,顺风一飘散,引来夜虫夜禽们的无限激情,唧唧喈喈之声,便灌满了夜。高

高低低,或近或远,或重或轻,连成一片。那些沉睡在高楼大厦里的城里人,没有这

份福气。显然,灯红酒绿,与清风明月,绝非一个概念。一个属于人造,虚浮。一个

属于天然,殷实。“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那是高雅之人所为。而我小爷爷一

杆发黄的洞箫,呜呜咽咽,在清风明月下,诉的是庄户人心中的悲愁与喜乐。

小爷爷在小酌中,也唱歌,嗓音有些沙哑,小奶奶在世时,嘲讽他的嗓子是破锣

嗓子。他爱唱的歌曲之一,是蒙古族那一首古老民歌《天上的风》:

天上的风啊吹拂不定,

世上的人啊谁人永生?

长生的琼浆谁曾喝过?

趁此良辰举杯吧朋友们。

小爷爷每唱此曲时,聚精会神,眺望着远方。有时,双眼嗡满泪水。我问他,小

爷答你怎么唱歌还哭啊?他说,你小奶奶生前也爱唱此曲,比我唱得好,嗓音亮,清

脆,不知与我唱了多少遍。母亲说,我的小奶奶高挑身材,瓜子儿脸,长得英气。与

小爷爷相亲相爱,从不斗气。她是远近闻名的女萨满。我的小奶奶,白天是农妇,下

地干活,而到晚上,着一身白色神衣(盔甲),戴一顶白色神帽,左手持鼓,右手拿

槌,开始跳神,进入无我状态。据小爷爷讲,小奶奶心地善良,极具同情心。很多时

候,是治好了病,却分文不取。小奶奶不到五十岁就走了,是在驱邪斗妖的激烈撕斗

中倒下去的。小奶奶生前,也喜欢在瓜田里,有明月的晚上,迎着田野清风,唱歌,

吹箫。尔后,拉着小爷爷的手甜甜入睡。清风明月,一直是他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

我的父亲,也喜欢在有月光透进屋里的时候,吹灭了油灯,拉起胡尔(四弦琴),

开始说书。我们这些孩子,趴在炕上,托着腮帮,有些陶醉地进入故事情节,畅游古

今。自从离开家乡,变为游子之后,再没有遇到过如斯温馨的月光。而吹入窗子里的

清风,吹拂得浑身的骨架都软酥酥的清风,也离我远去了。现在才明白,因为那是,

故乡的明月,故乡的风。

父亲说过,我的小爷爷,年轻时帅气,骨骼硬朗,眉毛上挑。从小爱打抱不平,

助人为乐。他上过学,算是有文化的人,又当过几年兵。本来可以留城,吃公家饭的,

但他拒而回乡,守着爱妻、儿女和瓜田。在泥土、清风明月、昆虫和夜鸟的鸣声中,

度过了他勤勉质朴的一生。据说,他是在一个有清风明月的仲夏之夜,手握着酒壶,

无疾而终的,脸上还带有笑意,像是一位得道高僧,坐而圆寂。

我曾经暗自打问:他的一生,幸福吗?得到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他本分,

坦荡,有信念,有追求,有爱有恨,有清风明月,和自己的瓜田,还有他那一壶老酒,

和箫。

(有删改)

9.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爷爷常醉意朦胧、半睡半醒地守护瓜田,“高粱老酒”“旱烟”等随身物件,

以及就着月光清风下酒的叙写,暗示了他内心孤寂苦闷的一面。

B.小奶奶俊俏、勤勉、善良,在生活方式和追求上,与小爷爷心有灵犀。她女萨满

的身份,表现出了当地人对宗教和神灵的信仰与敬畏。

C.小爷爷年轻时帅气硬朗、有文化,本来有着美好的前程。但他的选择,不管从“我”

还是从小爷爷自己看来,都是没有遗憾的,是完满的。

D.“我们这些孩子”对月光、音乐、故事的热爱,说明了在家族的氛围和熏陶中,

我们的内心其实藏着如小爷爷一般的性情与追求。

10.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将清风明月下的瓜田比作童话,写出了画面的纯净、美好,与小爷爷白须长

髯的形象相映衬,增强了小爷爷飘飘似仙的神秘感。

B.不同于城市灯红酒绿的人造和虚浮,小爷爷的清风明月是天然而殷实的,作者引

用“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来表现其高雅的意蕴。

C.引用《天上的风》歌词,既表达了小爷爷对小奶奶的思念,也饱含着小爷爷的人

生感慨,丰满了小爷爷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D.作者以设问和排比收束全文,语言富于感染力。一系列富有象征意味的典型意象

的铺陈,又使感情更加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11.文中划线句子与史铁生《我与地坛》中“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

12.瓜田、清风与明月,是贯穿全文的重要意象。请结合全文,探究它们的丰富内涵。

(2021.江苏盐城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装台(节选)

陈彦

顺子新婚,只在家耽误了一天一晚上,就赶到舞台上去了。十几个伙计早都来了,

不过都袖笼着双手,散落在后台门口扯咸淡。

顺子说:“没看都啥时候了,非等着我来才装呀。一早瞿团长就来电话了,说今

晚台必须装起,人家明天有重要接待演出呢。”

猴子说:“尽弄这急煞火的事,前天昨天,连着两天两夜给话剧团装台,今晚再

给秦腔团装一夜,几天都没睡过囱囹觉了,还不把人挣失塌了。”

“猴子,你甭扰乱军心,咱就吃的这碗装台饭,不想熬夜了你喝风把屁去。都少

摆干话,快上台。”顺子说着先进后台了。

猴子在后边还嘟哝说:“那中午给大家一人加个鸡腿吧。”

顺子骂了猴子一句,吩咐了起来:“墩子,你几个吊软硬片景。大吊,你四个还

装灯,瞿团长说了,要按去北京调演的灯位装,六十四台电脑灯,一百二十个回光,

一个都不能少。”

大吊说:“这么短的时间,肯定装不起来。”

顺子说:“装不起也得装,人家加了钱的。猴子,上去放吊杆。”说完,自己先

驮起一个灯箱,往耳光槽走去。那灯箱至少也有百十斤重,他双腿明显有些打闪,但

还是颤巍巍地驮到耳光槽里去了。大伙也就跟着嘟嘟喷噫地干了起来。

刁顺子是这十几号人的老板,但从来也没人叫过他什么老板。他有个口头禅:咱

就是下苦的。谁能下苦,谁就跟咱干,下不了苦,就翘远。这世上七十二行里,还不

包括装台,装台是新兴行业,如果能列进第七十三行,在顺子们看来,大概就算最苦

的一行了。没明没黑,人都活成鬼了。人家演出单位,都是白天上班排练,舞台就得

晚上装好。到了白天,你也闲不下,还得在一旁伺候着,那些导演们都是脏嘴,开口

骂人是家常便饭。好多装台的,不仅受不了苦,而且也受不了气,干着干着,就去寻

了别的活路,唯有顺子坚持下来了,并且有了名声。现在,整个西京城,只要有装台

拆台,给文艺团体装车卸车的活儿,全都找到他顺子头上了,别人想插手都插不进去。

这样,他身边就聚集了一堆吃饭的人。但他从来不让人喊他经理老板什么的,一喊,

他就说是糟践他呢,他说他就是个下苦的。

顺子手下也没有中层这些架构,就是相对固定几个招呼人,分几个组,管管灯光,

管管软硬片景,多数时候是老王打狗,一起上手。反正啥他都带头干,账也分在明处。

人家剧团给多少钱,大伙心里,其实都明得跟镜一样,活儿都是靠他的名头揽下的,

他多分几个,大家也都觉得是情理中的事。何况顺子也不贪,总说有钱大家挣,因此,

跟着他的人,有好多也都是七八上十年的老人手了,他们把这一行干得精到的,连使

一个眼色,都知道是要钳子还是要锤子,是上吊杆还是下吊杆。瞿团长老说:“我看

顺子这帮人手,个个都能评高级舞台技师了,比咱团里那帮不吃凉粉占板凳的人强多

了。”顺子害怕引起团里那些人的嫉恨,就赶忙圆场说,咱们就是下苦的,这点手艺,

也还都是人家团上那些老师手把手教下的。反正啥事都只是下苦干,不抢人家任何人

的风头。瞿团长就常常笑着说:“你别看顺子,也算是天底下第一号滑头了。“顺子

也总是笑着回应:“下苦,咱就是个下苦的。”

他们刚吊了几片软景,瞿团长就来了。瞿团长对艺术要求很严,虽然戴着眼镜,

文文气气的,但有时急了也会骂娘。顺子跟他已经打了多年交道了。

瞿团一来就喊顺子:“哎,顺子,你们装快点噢,明天早上八点,演员乐队准时

进场。误了时间,可拿你是问哟。”

顺子从灯光楼里溜下来,弄得满身的灰尘,连头发都粘满了蜘蛛网。他拍拍灰手,

把灰头土脸抹了一把后说:“瞿团,您也都看见了,弟兄们干得连放屁的时间都没有,

都说跟我干活儿,算是皇上娘娘拾麦穗,就图混了心焦了。”

“啥意思吗?"瞿团好像没听明白似的。

顺子笑着说:“嘿嘿,挣不下钱嘛。”

“你少来这一套噢顺子。我可听办公室讲,装这个台,是给你加了钱的。”瞿团

又笑着说。

“加是加了,也就加了一千块,大家都骂我哩。"

瞿团当下就问“哎,你们谁骂你顺子老板了?”

猴子急忙举手“我骂了。”

墩子也举手说“我也骂了。”

大家就笑了。

顺子说:“你看你看。难弄得很,都钻到钱眼里了。”

“我给你说顺子,办公室能给你加一千块,已经是破例了,你就知足吧。赶快干

活儿。”说着,瞿团就要离开。

顺子又拿出了那种死缠软磨的劲儿说:“瞿团,你看大家都说您从不亏待咱下苦

的,加钱不说了,那中午给大家一人加一个鸡腿得成吗?您老亲自来这一趟,总得犒

劳一下三军嘛。”

“你这个刁老板哪!不说了,中午一人加一个鸡腿,两个鸡翅,再外加一包奶。

活要是干不好,顺子,我可让办公室在工钱里扣除噢。”

“您放心,瞿团,咱还得顾咱的脸哩。”

(有删改)

13.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猴子要求午餐加鸡腿,顺子骂了猴子;但后面顺子又借题向瞿团长提出加鸡腿的

要求,表明他既体谅弟兄们的辛苦,又善于见机行事。

B.瞿团长夸奖顺子等人业务精湛,顺子说自己只是“下苦的”以避免抢人风头;瞿

团长又说顺子滑头,顺子也用“下苦的”作为挡箭牌。

C.“你这个刁老板咖!”一语双关,“刁老板”既是瞿团长对顺子的称谓,也包含

瞿团长对顺子先要求加工钱、后又要求加鸡腿的恼怒。

D.“咱还得顾咱的脸哩”,顺子所说的“脸”是指脸面,也是指他们这群装台人的

职业尊严和做人原则,这些正是顺子所一直坚守的。

14.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材独特新颖是本文的艺术特色之一,装台是不为世人所熟知的新兴行业,小说

把以顺子为代表的装台人作为描写对象,让人耳目一新。

B.作为小说节选,本文情节并不复杂,作者却能够娓娓道来,将故事讲述得自然流

畅而妙趣横生,显示出扎实的生活积累和出色的表达能力。

C.小说中间两大段插入对装台行业特点和顺子其人的介绍,使情节富有波澜,引人

入胜,有利于揭示人物内心矛盾,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D.小说中“他双腿明显有些打闪,但还是颤巍巍地驮到耳光槽里去了”一句,生动

真实地描写了顺子装台的劳动细节,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15.刁顺子能够成为装台班子领头人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小说内容作简要概括。

16.小说中的人物语言描写颇具特色,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2021•江苏宿迁市•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鸟医

聂鑫森

百里波已年届不惑,扎根洞庭湖绿苇滩的禽鸟救护站,不知不觉就是十年。有人

问他为啥从城里来到这水天茫茫的地方。他仰天一笑说,父亲赐我姓名百里波,早判

定了我的归宿。其实,他是赌气来到这里的。

百里波是农学院牧医系毕业的,却阴差阳错被株洲一家宠物医院召邀供职,远离

牧畜,专给宠物看病;后经人介绍,交女朋友微生露。第一次见面,百里波就说,你

的姓名来自古诗“凉阶微生露”,给人素洁而寂静的感觉。微生露浅浅一笑说,你的

姓名来自“百里波上鸥”。等真正成为一家人,问题就突显出来了。微生露有严重的

洁癖,不管百里波如何勤洗澡勤换衣,她总会闻到丈夫身上的宠物气味,吃饭常会呕

吐,睡觉必戴上口罩,否则通晓难眠。她曾试探着问,波,你能换个工作吗?百里波

说,我学的就是这个,不治猫、狗,就去治马、牛、羊,别的我不会,怎么办?

百里波看着形销骨立的妻子,心尖痛得出血。他说,看着你遭罪,我于心不忍,

我们还是分开吧?他知道这句话一直藏在妻子心里,只是不肯说,他现在说出来,又

希望她能说“不”!微生露低头拭泪,我这臭毛病是与生俱来的……请你原谅。我会……

记着你的好……永远望着……你。

他们办好离婚手续后,百里波看到洞庭湖绿苇滩禽鸟救护站的招聘广告,他毅然

离开株洲,孤身一人去赴任,成了古诗中所说的“天地一沙鸥”。

救护站的一栋红砖青瓦平房,既是鸟医院,又是百里波的安身之处,夜夜独品孤

眠滋味。单位领导和附近村民热情给他介绍过对象,他含笑婉辞,说有这么多鸟儿做

伴,不孤寂。也免得拖累家人,洒脱得很。

百里波常为鸟儿的多情多义,感动得眼含泪水。雄性棕头鸥,在求偶期间,不停

地下水捉鱼,然后叼着鱼去献给心仪的雌鸥。百里波会油然想起微生露,她怕厨房的

烟火、油盐气,他就主动学会炒菜做饭,可惜她吃不了几口就要呕吐。

百里波救治过一只亚成体白鹤,误食了毒草几近奄奄一息。这是只雄鹤,他称它

为小龙,为它清洗肠胃,灌调养的中草药汤剂,让它在这里住院三十多天。从小龙住

院那天起,就有一只雌鹤在救护站周围徘徊,不时地会向天长唳。百里波猜出它是小

龙的爱侣,就称它为小凤。当小龙恢复健康,走出救护站时,小凤迎上前,彼此吻着

对方的颈,颈与颈又反复摩挛。然后它们翩翩起舞,向百里波表示谢意,再振翅长唳

几声,才恋恋不舍地飞走。

一个秋日,小凤忽然不见了。百里波在望远镜里看见小龙狂躁地东寻西找,悲唳

声声,惨不忍闻。百里波也着急了,徒步在岸上各处探查,驾船到湿地去寻访,终于

在一个流水湾岸边的芦苇丛中,找到了小凤血肉模糊的残骸,它是被山狸子扑倒后咬

死的。他不想让小龙看见小凤的尸体,便悄悄地埋了。没想到的是,苦苦寻找小凤教

日的小龙,在绝望之后,飞离了这片湿地,从此再也不见踪影……

绿苇滩,成了百里波心中的净土。除了远在株洲的父母,他不想和别的什么人打

交道。一年一次的探亲假,他从不选在春节这段日子。回去了也是呆在家里看书,陪

父母聊天,假期没休完,就风风火火回到救护站。父母曾吞吞吐吐告诉他,微生露还

没成家,她每隔一段日子就会来看望他们,还要他们不要告诉百里波。儿子,你也不

成家,她也不成家,你们能不能鸳鸯重温?百里波淡淡地说,二老好好保重身体,操

那闲心做什么?

现代通信真是发展神速,洞庭湖的每个角落忽然有了互联网。领导让百里波建起

名叫绿苇潍的网站,宣传爱鸟、护鸟、人与鸟和谐共处。还给他配备了大屏幕电脑、

照相机、录音笔。百里波对这些玩意并不陌生,网站上图文并茂,赢得众多粉丝的点

击。特别是他写的关于鸟的情感故事,让人啧啧称赞。

一天夜晚,百里波读到一个网名叫“凉阶”的人发的短文《我为什么养猫和狗》。

不过寥寥数语:我从小就不喜欢猫、狗的气味,因为视它们为不洁之物,便产生异常

的生理反应。这几年我执意养起了猫、狗,为的是根治我这可怕的洁癖,依此类推,

无拘无束地去爱鸟及其他动物。文后还有两张清晰的照片:一只手拉着一个红色的塑

料圈,逗引一只小狗跳了过去:膝盖上坐着一只波斯猫,悠然自在。人脸都在照片外,

很艺术也很含蓄。

百里波头上忽然冒出一层汗珠子。这个“凉阶”,让他想起“凉阶微生露”的诗

句。他等这几句话,等这样的照片,已经等了十年……

1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里波和微生露因第一次见面就能互相说出对方名字的出处,从而互生好感;又

因微生露有严重的洁癖而无奈离婚。

B.百里波夜夜独品孤眠滋味,含笑婉辞别人介绍对象,其实是他心中依然想念着微

生露,但他活得很洒脱。

C.白鹤小凤被山狸子扑倒后咬死,百里波不想让小龙看到血肉模糊的残骸,就悄悄

埋了它,表明他有怜悯之心。

D.百里波因爱鸟情深,写出了许多关于鸟的情感故事,实际上他是把对微生露的情

感寄托在了鸟身上。

18.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交代了百里波因赌气而扎根洞庭湖禽鸟救护站,为下文设置了悬念,吸

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微生露低头拭泪时的语言,包含多层含意:对自己的责备,恳请对方的谅解,袒

露铭记对方的心迹。

C.小说最后写“凉阶”发的短文和两张清晰的配图,意在说明微生露为爱而改变自

己,丰富了人物形象。

D.百里波对绿苇滩的情感由浅到深,由淡到浓。作者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百里

波崇高的生命情怀。

19.小说在情节上多设伏笔与照应,试举一例简要分析。

20.探究小说标题“鸟医”的丰富意蕴。

(2021•江苏连云港市•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封盐

万羊

日本兵盘踞陈墩镇后,就对淀山湖周边老百姓的食盐进行严控。镇商会林会长与

日本兵勾结,凭着自己开的几家南货店、北货行,更把食盐控得死死的,规定只能凭

良民证定量买盐,定量极少,价格极高。镇保安队又配合日本兵设岗巡逻,逮私带食

盐的,逮住了枪毙,一个奖五块大洋。日本巡逻艇又把周边所有小船全拖到一起用火

烧了,防止食盐的流动。于是,陈墩镇一带的老百姓,全都患上了浮肿病。

一日,阿炳被商会的阿八悄悄叫去,说让他去淀山湖独屿墩芦苇塘里捎个口信,

捎成了赏一把食盐。

阿炳说:“商会让捎,我不捎!”

阿八说:“你傻呀,有商会给那边人捎话的?”

于是,冲着一把食盐的奖赏,阿炳答应了。眼下,阿炳的老婆正拖着身孕,两脚

浮肿,叫乡下土郎中瞧了,土郎中说:“是缺盐害的,喝点盐汤就好了。”可此时此

地,即使有三头六臂,阿炳也找不到一颗盐。于是,阿炳决计铤而走险,为了老婆、

为了未出生的孩子。只是听说镇上有人带盐闯卡被日本兵当场打死了,有些胆寒。

月黑风高之夜,阿炳来到与阿八约定的南坟塘,阿八让阿炳捎的话是“林老板八

月初三办事”。阿炳复述三遍,准确无误。

捎的话,究竟何意,阿炳不知。

临走时,阿八脱下自己身上的一件夹袄,关切地说,湖上风急浪大,你穿上件夹

袄,能御御寒。阿炳脱了外褂,穿了夹袄,复又穿上外褂。夹袄沉沉的,倒也热乎。

第二日一早,阿炳只身挑着两桶大粪,拎着锄头,拿着良民证过日本兵的岗哨,

去湖边地里浇粪、干活。

哨卡处,没人拦阿炳。阿炳晃晃悠悠过了哨卡,倒了大粪,洗清了粪桶,就一路

小跑来到湖边。

无人处,阿炳就用两木粪桶当船,竹扁担当桨,划着进了淀山湖,这是阿炳的绝

技。

阿炳一直划到离岸很远的湖中独屿墩芦苇塘边。正靠近,芦苇丛里有人拉枪栓,

小声问:“干啥的?”

阿炳早私下里听说,湖中芦苇塘里聚集着上海撒下来的抗日官兵和游击队员。

阿炳坦然答道:“捎话的。”

“过来!”对方说。

阿炳一靠岸,便被人蒙住了眼,又被两人夹着踩着咯吱作响的芦苇一路深入芦苇

丛中。一直到芦苇丛中一片较为开阔的平地,见到当官的。

当官的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