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标解读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2.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3.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1.从家国情怀和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2.从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的角度认识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3.从历史解释的角度分析新中国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意义。【学习重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的意义【学习难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的深远意义【自主预习】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新政协召开:1949年9月21日在_______召开,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的作用。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正式成立。3.意义:____________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二、人民政权的巩固1.土地改革(农村):1950年夏颁布《________________》,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2.稳定物价(城市):“_______之战”和“米棉之战”。3.抗美援朝(外部)(1)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3)结果:1953年7月,美国在《_____________》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外交方针(1)按照“________”方针,先后与苏联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2)按照“________________”“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先谈判再建交,同印度等国家建交。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中印谈判时,__________首次提出。3.日内瓦会议: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国际重要会议,促成________________问题得以政治解决。4.万隆会议:1955年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中国提出并坚持“________”方针。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1.一化三改(1)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_,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___________、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生产资料____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3)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1)颁布宪法: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_________类型的宪法,体现了__________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2)三大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________________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3.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核心突破】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过渡性、革命性,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总结,体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点,具有临时宪法性质。2、万隆会议上的“求同存异”:同: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都面临着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任务;都有维护和平的愿望。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同。3、知识联网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特点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从政治制度建设的层面上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巩固练习】()1.“天安门上望,城下人如海。举头红五星,共庆山河改。”陈毅这首诗真实记录了A.五四运动 B.北平和平解放C.开国大典 D.“文革”结束()2.1949年10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宣布成立,其人员组成情况见下表。下列对此理解有误的是类别副总理政务委员政务院下属机构负责人总人数41593民主人士人数2942A.体现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思想B.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成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有益尝试D.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新中国成立初,新政权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有些人怀着不同的心情,公开宣称:“中国共产党人进得了城市,却管不了城市。他们打天下能得90分,而治理经济却要得0分。”人民政府与投机商之间展开了一场特殊战役,打击了投资商。该战役是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C.渡江战役 D.稳定物价之战()4.《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 D.和平共处()5.米谷先生取材1954年日内瓦会议,创作了漫画《日内瓦的喜剧》,图中显示美国大使在与一位“不存在”的对象谈判。漫画表明A.新中国取得了对美外交的胜利B.印度支那问题得以和平解决C.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美国仍坚持敌视新中国政策()6.下表是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各部门的投资比例。由此可推知,当时中国部门工业交通运输农林水利文化教育其他投资比例58.2%19.2%7.6%7.2%7.8%A.优先发展工业 B.优先发展文化教育C.优先发展农业 D.优先发展交通运输()7.下表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相关数据。据表格内容可知,当时中国项目工业增值农业增值钢(万吨)粮食(亿吨)计划值14.7%4.3%4121.9完成值18%4.5%5351.95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B.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所定目标较为稳妥可靠 D.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8.1953年,一位中央领导人说:“有些同志认为合作社应该在农业工业化之后,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况且就目前情况来看,机械化更需要合作化。”这一认识A.违背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是“左”倾思想在农业领域的蔓延C.科学阐释了合作化与工业化的关系D.统筹规划了工业和农业的同步发展()9.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指的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10.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体现在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而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我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提出B.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1955年“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提出()11.1953年12月,某大资本家说:“做老板迟早死路一条,企业必须走联合国的道路。”材料中的“联合国道路”实际上是指A.实行公私合营 B.企业完全国有化C.建立生产合作社 D.走合作化道路()12.1957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丰收再丰收,跃进再跃进》的社论,提出争取在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把我国各种主要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到世界上最高的水平。由此可知A.全国掀起了“大跃进”运动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农业生产获得了丰收D.“左”倾思想在不断发展13.材料一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些日益强大的政治因素不仅保障了我国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且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担负起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历史任务。—《教师教学用书》第346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的意义?【课堂感悟】抗美援朝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