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固学篇根底达标1.有关清圣祖康熙的样貌,历史上有过不同记载。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材料出处①天表英俊,岳立声洪?清史稿?②疏髯犯颊而斑白,雌雄眼,神气清明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作者为朝鲜王朝肃宗年间文人,1712年左右曾来清朝游历)③他的五官端正,双目炯炯有神,鼻尖略圆而稍显鹰钩状。虽然脸上有一点天花留下的痘痕法国传教士白晋A.材料①来自官方记载,最权威可信B.材料②和③有局部信息相似,记录真实可信C.三那么材料立场各异,皆不可信D.三那么材料都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史料详加考察,小心推理,大胆求证【答案】D【解析】对于康熙的样貌,?清史稿?、朝鲜王朝的金昌业、法国传教士白晋有着不同的描述记载,哪一种更合理,并没有权威材料进行证明,因此不能准确进行判断,要结合相关的史料进行详细考察,推理求证,从而得到最合理的信息,故D项正确。2.14世纪黑死病肆虐欧洲,使欧洲人死亡2500万,占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改变了欧洲历史。与此相关联的是()A.宗教改革开始B.?十日谈?面世C.新航路开辟D.?论法的精神?发表【答案】B【解析】14世纪欧洲黑死病肆虐,薄伽丘以此为背景,写下了?十日谈?,故B项正确。宗教改革始于1517年,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是在15、16世纪,故C项错误;?论法的精神?发表于18世纪的法国,故D项错误。3.东汉时,中医发现柳树皮可退烧止痛,而巴比伦、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但直至19世纪,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才最终明了其原理,后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重伤胃的缺点。以下说法合理的是()A.中医长期领先欧洲医学B.传统医学具有经验性特征C.西药阿司匹林源于中医D.中医药需要现代科学验证【答案】B【解析】中医只是发现柳树皮可退烧止痛,但缺乏更深入的探究分析,说明传统医学具有经验性特征,故B项正确。依据题干信息“巴比伦、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可知,中医并不是长期领先欧洲医学,故A项错误;合成阿司匹林的是欧洲科学家,与中医无关,故C项错误;依据题干信息“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重伤胃的缺点〞,可知近代医学重视通过理论研究而深入本质,而不是中医药需要现代科学验证,故D项错误。4.2021年12月7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诺贝尔医学奖颁奖典礼上谈到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对她的启发。该书主要记述各种急性病症的简便治疗方法,并略记了病因、病症。以下对此书的评述,正确的选项是()A.该书表达了我国古代科技重经验和实用的特点B.该书反映了当时“西学东渐〞的文化潮流C.该书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D.该书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根底【答案】A【解析】依据“记述各种急性病症的简便治疗方法,并略记了病因、病症〞可知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具有重视治疗方法记述的实用性特点,故A项正确。“西学东渐〞是明朝后期出现的,故B项错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在题干中无法表达,故C项错误;“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根底〞的是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故D项错误。5.唐朝时期,为了救助病残、乞丐及贫民,政府专门设置了一些病坊。据?天宝年代敦煌郡会计牒?记载,该郡的病坊有床4张、被子3张、碗10枚、匙箸各10口,可以提供10人一年的开支。其他州的情形与敦煌郡相差无几。这说明唐朝()A.中央用法律保障弱势群体B.比以往的朝代更重视仁政C.重视基层治理以促进稳定D.具备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为了救助病残、乞丐及贫民,政府专门设置了一些病坊〞可知唐朝政府注重基层救助,对贫苦百姓的救助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救助并未上升到法律文献的保障,只不过是政府的一些措施,故排除A项。根据材料相关信息不能得出唐朝比以往更重视仁政的结论,故排除B项。唐朝具备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6.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扁鹊望诊的历史记述,据此推断()记述出处公元前七世纪初,扁鹊望诊蔡桓公?韩非子·喻老?公元前五世纪初,扁鹊为赵简子诊断病情?史记·扁鹊传?公元前四世纪末,扁鹊曾试图用石具除去在位的秦武公脸部的疾病?战国策·秦策?A.历史文献关于扁鹊的记载真实可信B.扁鹊可能是群众理想化人物的化身C.同一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的历史结论D.历史阐释和历史表达必须保持一致【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扁鹊横跨了三个世纪,说明材料是对扁鹊的神话,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只涉及扁鹊的事迹,没有涉及对扁鹊的评价,故C项错误;历史理解和历史表达不一定必须保持一致,故D项错误。7.?黄帝内经?认为人的身、心、行共同构成了生命,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谐开展。心“德〞管,(医者)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据此可知?黄帝内经?()A.蕴含了朴素的唯物论思想B.强调了中医医德的重要性C.代表了中医理论的最高水平D.奠定了传统中医临床学的根底【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医者)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帝内经?强调了中医医德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材料信息无法表达?黄帝内经?代表了中医理论的最高水平,故排除C项;D项是?伤寒杂病论?的影响,故排除。8.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以及辨证施治。创造性提出辨证施治原那么的医学著作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扁鹊内经?【答案】B【解析】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辨证施治的原那么,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根底,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故B项正确。素养提升9.2021年2月3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中国应对疫情有力且有效,紧紧抓住疫情中心地区和病毒源头发力……这表达了中国的责任担当、信心和能力〞。你认为在古代医学著作中,最能说明政府对疾病防治十分重视的是()A.?千金方?B.?伤寒杂病论?C.?唐本草?D.?本草纲目?【答案】C【解析】?唐本草?是唐朝李绩、苏敬等22人集体编撰,由官府颁行的,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公布的药典,故C项正确;?千金方?是唐朝孙思邈所著,?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张仲景所著,?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的著作,三者都无法表达政府对疾病防治的重视,故排除。10.王世贞称?本草纲目?“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主要是指()A.李时珍医术高超B.?本草纲目?被人们视为宝物C.?本草纲目?内容详细、全面D.?本草纲目?插图精美【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种色夺目〞“宝藏悉陈〞等,可知?本草纲目?的内容丰富,详细全面,故C项正确。11.中国最早的?神农本草经?只记载药物365种,后来便“代有增附〞,南朝齐、梁时期的?本草经集注?,唐朝的?唐本草?,北宋的?开宝本草?,元朝的?本草衍义补遗?等,都次第有所增加,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录的药物达1892种。这说明中医药业()A.理论体系标准严谨B.研究方法科学先进C.独步世界医学之林D.传承开展前代药学【答案】D【解析】“代有增附〞“都次第有所增加〞说明古代中医药对于前代药学的继承和开展,故D项正确。理论完整不是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古代药学研究大多是经验总结,方法并不科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表达和世界医药学相比的信息,故C项错误。12.1835—1949年,欧美各教会在华共设有两万五千张病床,投资五千万美元,年均约四百名外国医护人员在华工作;英国传教士医生合信1850年在广州编译出版了较系统的西方医学著作?全体新论?。这些资料说明()A.教会医院是文化侵略的先锋B.欧洲宗教改革浪潮传播到中国C.在华传教士的活动有客观积极作用D.近代中国的反洋教斗争高涨【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可知,在近代中国,外国教会和传教士对于中国的医疗投资和书籍翻译都作出了重大奉献,故C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故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宗教改革内容,故排除B项;材料中未提到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故排除D项。13.英国医学博士梅藤更26岁来杭州,创办了广济医院,1881—1926年任院长。图为梅医师查房,一位小患者彬彬有礼向梅医师鞠躬,深谙中国礼数的梅医师也深深鞠躬回礼。对材料解读正确的选项是()A.此照片最有可能拍摄于20世纪20年代B.反映出中国资本输出的时代潮流C.这一经典医患关系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和谐D.上述材料反映出在近代中外文明的交融中西方文化被中国完全同化【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有效信息“小患者彬彬有礼向梅医师鞠躬,深谙中国礼数的梅医师也深深鞠躬回礼〞反映了西医在向中国的传播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进行了社会习俗的改革,废除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礼,所以“鞠躬〞这一行为出现在1912年之后,不一定就是20世纪20年代,故A项错误;材料表达的是外国向中国的资本输出,故B项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14.?庄子?中有“愿闻卫生之经而已矣〞,意指“养身〞。1908年,京师自来水公司在阐述公司创立初衷时称“利便京师卫生、消防起见。地居首善,事关公益,须维久远〞。“卫生〞词义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A.民族工业的开展B.公共卫生事业的兴旺C.中西文化的融合D.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答案】C【解析】材料中“卫生〞原意为“养身〞,后与近代公益事业相关,说明中西文化的融合,故C项正确。京师自来水公司属于晚清政府的公益性质的企业,不能反映民族工业的开展,故排除A项;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贫民弱,故排除B、D两项。15.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故学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假设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假设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那么是含灵巨贼。——摘编自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材料二中医在其开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医疗原那么。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环境、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而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因素。同时人体本身也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的五脏与五体,九窍、五声等相互联系,组成人体和五个系统,在此根底上又根据脏腑的表里关系通过经络联系起来,共同协调来完成人的生命活动。此外,中医还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提醒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防病于未然。?淮南子?说“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摘编自邝日建?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材料三在黑死病肆虐时,大约有1/4到1/3的欧洲人口死于这场灾难,一些人由对宗教信仰的疑心而开展为对社会不平等制度的痛恨和对抗,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深入思考,15到17世纪,人们在抗击黑死病时所采取的一些卫生措施,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西医逐渐开展起来。鸦片战争以后,西医大规模传入我国,中西医论争逐渐兴起,前期争医术为主,后期争医政(人员、经费、地位)为主。一些人士批评中医不清人体结构,管理松散,肯定西医考试录取医生,精于解剖。李鸿章认为中西医方法论不同,医药有别,希望“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19世纪末?中西医粹??中西骨骼辩正??中西汇参铜人图说?等著述相继刊出,1910年中西医学研究会成立,以“科学方法整理中国医药〞。——摘编自王旭东、孟庆龙?世界瘟疫史?、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医表达了哪些中国传统文化观点。〔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疾疫对近代西方社会的影响。〔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中国近代“中西医论争〞。【答案】〔1〕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观;防重于治的辨证观;关爱生命和健康的人本观(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才德兼备的职业观;求真务实精神。〔2〕造成了人口减少、经济破坏和社会动乱;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兴起;推动了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开展;促进了相关科研的开展。〔3〕背景:鸦片战争后,西方近代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因素:中西医学理论、方法论的不同;主要是医术、医政的争论。影响:有利于思想的解放,有利于中西医的融合和中医现代化。【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可归纳出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观;从“假设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见彼苦恼,假设己有之,深心凄怆〞可归纳出关爱生命和健康的人本观,也就是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从材料二“中医还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提醒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防病于未然〞可归纳出防重于治的辨证观;综合分析材料一、二还可归纳出才德兼备的职业观以及求真务实的精神。第〔2〕问,从材料三“约有1/4到1/3的欧洲人口死于这场灾难〞并结合所学可知疾疫造成了人口减少、经济破坏和社会动乱;根据材料三“一些人由对宗教信仰的疑心而开展为对社会不平等制度的痛恨和对抗,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深入思考〞可知,疾疫还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兴起;根据材料三“人们在抗击黑死病时所采取的一些卫生措施,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西医逐渐开展起来〞可分析出,疾疫推动了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的开展,促进了相关科研的开展。第〔3〕问,需从该现象出现的背景、影响因素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方面作答,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即可。16.医疗与公共卫生体系关乎国计民生。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疫灾多发。古代各级政府在与疫病做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较为得力的防治措施。唐代政府通过普及医学知识、设立传染病坊等手段,防控疾病,同时公共卫生也受到重视,如饮食卫生、设置城市排污系统。宋代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民众为辅的疫病防治体系,加强对药物的统一管理,设立了官药局。清代以乡贤为主导的地方士绅集团和民间社会慈善机构为主的社会力量,在促进官府实行救疗的同时,自身也开展一些救疗活动。——摘编自石涛?我国古代政府的疫病控制措施?材料二19世纪英国新兴工业化城市的出现,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向城市转移。当时英国城市的特点是:遍布天空的烟尘,随处可见的垃圾,污水随意排放,卫生状况极差。19世纪初期城市工人的平均寿命仅为40岁,诸如伤寒、天花、肺结核和白喉等传染病,每年要夺走20000人的生命。印度发生的疫情传入英国,引发了英国1831年的霍乱,疫病共肆虐了437个城市。卫生改革家埃德温·查德威克等指出当时瘟疫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归因为城镇人口的急速增长和肮脏的公共卫生状况。英国政府采纳其观点,开始了公共卫生立法和改革活动。——摘编自陈超?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的公共卫生问题?等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共卫生体系十分薄弱。从1953年起,在国家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通过行政、立法等手段,到21世纪初形成了中央、省、地市和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国卫生工作采用了以预防为主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公共卫生模式,面向最广阔的人民群众提供了最根本的公共卫生保障,这种“中国模式〞取得了巨大成果。通过6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传染病大规模的爆发、流行减少。进入21世纪,我国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要成就,已经根本形成了医疗保障体系的全覆盖。——摘编自李立明?新中国公共卫生60年的思考?〔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应对疫病的主要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立法的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公共卫生建设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答案】〔1〕政府设立医疗机构;普及医学知识;注重公共卫生;建立疫病防控体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2〕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的加重;疫病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蔓延;卫生专家的呼吁引起政府的重视。〔3〕特点:国家主导的疾病防控体系逐步完善;预防为主,普惠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型钢构材料采购与施工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全新微商佣金分成合同范本下载3篇
- 2025年度汽车租赁合同电子版范本8篇
- 2025年度短视频拍摄制作合同样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历史文化街区风貌改造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殡仪馆鲜花礼仪用品采购及配送合同3篇
- 2025年度农药市场准入许可申请代理服务合同3篇
- 2025版环保型建筑材料供应与施工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木门行业品牌推广采购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乡汽车租赁及售后服务合同
- (正式版)SJT 11449-2024 集中空调电子计费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广州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 《近现代史》义和团运动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300题及答案
- 合成生物学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 消化系统疾病的负性情绪与心理护理
- 高考语文文学类阅读分类训练:戏剧类(含答案)
- 协会监事会工作报告大全(12篇)
- 灰坝施工组织设计
- WS-T 813-2023 手术部位标识标准
- 同意更改小孩名字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