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绥化四中初一生物期中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生物的是:()A.珊瑚虫、月季、机器人、鼠妇 B.长颈鹿、珊瑚、海豚、斑马C.仙人掌、钟乳石、香菇、瓢虫 D.病毒、丹顶鹤、柳树、蚂蚁【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A.珊瑚虫、月季、鼠妇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特征,A不符合题意。B.长颈鹿、海豚、斑马属于生物,珊瑚不属于生物,B不符合题意。C.仙人掌、香菇、瓢虫都属于生物,钟乳石不是生物,C不符合题意。D.病毒、丹顶鹤、柳树、蚂蚁都具有生物的特征,都属于生物,D符合题意。故选D。2.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A.生长现象 B.对刺激作出反应C.繁殖 D.呼吸【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表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应激性,ACD错误,B正确。故选B。3.从细胞结构看,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有关的结构是()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答案】D更多课件教案等优质滋源请家威杏MXSJ663【解析】【分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详解】A.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A不符合题意。B.细胞膜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让细胞内有用的物质不能外出,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具有选择透过性,B不符合题意。C.细胞质的流动可以加速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不符合题意,D.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内含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库,因此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有关的结构是细胞核,D符合题意。故选D。
4.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A.阳光→草→兔→狼 B.草→昆虫→青蛙→蛇→鹰C.鹰→蛇→蛙→昆虫→草 D.草→蝗虫→细菌、真菌【答案】B【解析】【分析】由食物链的概念可知:即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详解】A.阳光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错误。B.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正确。C.鹰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错误。D.细菌、真菌属于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错误。所以,食物链正确的是草→昆虫→青蛙→蛇→鹰。故选B。【点睛】掌握对食物链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草原中存在着“牧草—兔—狐—狼”的食物链,如果牧草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下列生物中DDT含量最多的是()A.牧草 B.兔 C.狐 D.狼【答案】D【解析】【分析】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称为生物富集。【详解】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从而使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中流动。而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因为环境中有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安全。在食物链:牧草→兔→狐→狼中狼的营养级最高、草的营养级最低,DDT含量最多和最少的是狼和草,因此ABC错误,D正确。故选D。6.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生物圈【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圈就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生物圈是一个生态系统,而且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详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选D。7.下列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答案】C【解析】【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都可以看成一个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详解】A.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比较干旱的地方,在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B.淡水生态系统由河流、湖泊或池塘等淡水水域和淡水生物组成。除了为人类提供饮水、灌溉和工业用水,在调节气候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故不符合题意。C.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森林能缓解水资源危机,森林可以促进水分循环和影响大气环流,增加降水,所以有“绿色水库”之称,故符合题意。D.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和海洋生物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的70%,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8.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A.形态规则的 B.薄而透明的 C.干净的 D.经过染色的【答案】B【解析】【详解】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时,所用的生物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9.玻片上写有一“p”字母,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A.q B.d C.b D.p【答案】B【解析】【分析】(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2)做此类题的技巧,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到的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详解】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p”字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d”。所以玻片上写有一“p”字母,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d”。B正确;故选B。【点睛】掌握显微镜成像是倒像是本题解题关键。10.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用清水而用生理盐水,主要是为了()A.使口腔上皮细胞分散开 B.杀死细胞C.杀灭细菌 D.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答案】D【解析】【分析】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过度吸收水分会导致细胞破裂,细胞失水则会皱缩。【详解】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的是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的形态特征,这是因为在生理盐水环境中,口腔上皮细胞既不失水也不吸水,能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而在清水环境中,口腔上皮细胞会过度吸收水分,从而导致细胞破裂,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1.皮肤在人体的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当皮肤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有时会流血。试说明皮肤中含有哪几种组织?()A.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 B.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C.上皮组织肌肉组织机械组织 D.肌肉组织结缔组织输导组织【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组织是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人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4种。【详解】表皮位于皮肤的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表皮内没有血管和神经。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感觉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属于神经组织。人不慎划破了皮肤,感到疼,说明伤到了真皮,真皮内有神经组织,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故选B。【点睛】明确人的主要组织及特点即能正确答题。12.组织的形成是由于()A.细胞分化的结果 B.细胞分裂的结果 C.细胞生长的结果 D.细胞停止生长的结果【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3)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详解】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因此,组织的形成是由于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如图:。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特点。13.一棵古树仍能生长的原因是植物体内有()A.输导组织 B.分生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木质茎的生长,茎的结构包括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髓等。其中的形成层由分生组织构成,可以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从而使茎不断长粗。【详解】A、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运输有机物、水、无机盐等的一种组织,包括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和运输有机物的筛管,错误;B、分生组织是在植物体的一定部位,具有持续或周期性分裂能力的细胞群。分裂所产生的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大,一小部分仍保持高度分裂的能力,大部分则陆续长大并分化为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的细胞,构成植物体的其他各种组织,使器官得以生长。分生组织是产生和分化其他各种组织的基础,由于它的活动,使植物体不同于动物体和人体,可以终生增长。在树皮以内有一层分生组织,叫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不断地侧向分裂增生,其中,大部分细胞向内形成木质部,少量细胞向外形成韧皮部,从而使得树干不断地加粗。正确;CD、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是动物体的组织,植物没有,错误;故选B。【点睛】掌握分生组织的作用是本题解题关键。14.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农田 B.一块草地C.生物圈 D.一条河中的所有的鱼【答案】D【解析】【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详解】ABC、一片农田、一块草地、生物圈,都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D、一条河中的所有的鱼,只有生物部分的部分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15.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已选用了“40×”的物镜,如果要把玻片标本放大600倍,此时应选用的目镜放大倍数是()A.8× B.10× C.5× D.15×【答案】D【解析】【分析】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详解】已知要放大的倍数是600倍,物镜放大倍数是40倍,而目镜的放大倍数就应是显微镜放大倍数除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即600÷40═15(倍)。D正确;故选D。【点睛】掌握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是本题解题关键。16.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A.叶绿体 B.线粒体 C.细胞膜 D.细胞核【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详解】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动物细胞没有;线粒体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因此,动物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7.下列物质属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是()①水
②无机盐
③核酸
④糖类
⑤脂质
⑥
蛋白质
⑦氧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③④⑥⑦ D.①③⑤⑦【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这类物质是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详解】①水、②无机盐、⑦氧,分子比较小,都属于无机物;③核酸、④糖类、⑤脂质、⑥蛋白质的分子比较大,含有碳元素,都属于有机物。故选B。18.植物细胞分裂的顺序是()①细胞质分成两个部分,每一部分含有一个细胞核②细胞核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细胞核③新细胞核之间的细胞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④产生新的细胞壁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④②①③【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详解】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是: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所以,正确步骤为:②细胞核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细胞核;①细胞质分成两个部分,每一部分含有一个细胞核;③新细胞核之间的细胞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④产生新的细胞壁。故选B。1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A.光 B.水 C.温度 D.空气【答案】C【解析】【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详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C正确。故选C。20.番茄果实的表皮属于()A.保护组织 B.上皮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据此答题。【详解】保护组织一般位于植物体各器官的表面,由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A符合题意;上皮组织属于动物组织,B不符合题意;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营养组织,C不符合题意;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贯穿于根、茎、叶等处,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D不符合题意。【点睛】掌握植物的组织类型和功能是关键。21.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够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大约含有30个细菌,因此,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吃43000个细菌,所以草履虫对_________有一定的作用。A.污水净化 B.鱼类养殖 C.疾病防治 D.环境保护【答案】A【解析】【分析】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详解】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它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所以,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2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故选A。22.下列对人体结构层次关系表述科学的()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组织→细胞→器官→人体C.细胞→器官→组织→人体→系统 D.细胞→器官→组织→人体【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详解】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A正确,BCD错误。故选A。23.植物体由小长到大是()A.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B.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C.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D.细胞分裂的结果【答案】B【解析】【分析】多细胞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详解】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当细胞长到一定程度一个细胞便分成两个细胞,这便是细胞的分裂。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所以植物体由小长大是: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24.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是因为那里缺少()A.水 B.温度 C.阳光 D.空气【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详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沙漠地区干旱缺水,而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分,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沙漠地区水分严重缺乏导致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因此BCD错误,A正确。故选A。25.细胞分裂时变化最明显的是()A.线粒体 B.叶绿体 C.染色体 D.细胞质【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其目的是保证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与原细胞相同。【详解】A.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能把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不符合题意。B.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B不符合题意。C.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细胞分裂时,变化最明显的结构是染色体,C符合题意。D.细胞质缓缓的流动可加速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D不符合题意。故选C。26.多细胞动物体个体发育的起点是()A.卵细胞 B.受精卵 C.婴儿 D.胎儿【答案】B【解析】【分析】人和多细胞动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详解】人和较高等的多细胞动物为有性生殖,要形成受精卵,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划分是,生殖:生殖器官产生生殖细胞→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发育:受精卵开始分裂→发育成成体→死亡。所以人和多细胞动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27.猫捉到老鼠以后,往往先陪老鼠玩一会儿,然后才把老鼠吃掉。猫与老鼠的这种关系应该属于()A.合作关系 B.捕食关系 C.竞争关系 D.斗争关系【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详解】A.合作指一个物种种内的个体之间在有天敌或其他的危险情况下通过互相帮助来一致对外,使“伙伴”脱离危险,A错误。B.捕食指一个体(通常是食肉动物)在饥饿时暗中或直接向他的生物进攻,并吃掉使自己生存下去。猫捉到老鼠以后,往往先陪老鼠玩一会儿,然后才把老鼠吃掉。可见猫与老鼠之间存在捕食关系,B正确。C.竞争指物种间为了食物、生存空间等资源进行争夺,使竞争对手被赶出某一地方,使自己生存下去,C错误。D.斗争指一物种内个体之间为了食物或配偶相互撕打,实力强的就胜利了,D错误。故选B。28.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草履虫 B.细菌 C.蘑菇 D.草【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指阳光、温度、水、土壤等。【详解】A.草履虫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以浮游藻类和细菌等为食,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A不符合题意。B.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B不符合题意。C.蘑菇是真菌,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C不符合题意。D.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D符合题意。故选D。29.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哪项能够说明生物适应环境()A蚁穴溃堤 B.青蛙冬眠 C.蚯蚓松土 D.大树底下好乘凉【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详解】A.蚂蚁是群居动物,蚂蚁善于打洞,洞多了造成堤坝的土质松动,堤坝就崩溃了,体现了生物蚂蚁对环境堤坝的影响,不符合题意。B.青蛙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避免温度过低冻伤甚至冻死,变温动物青蛙有冬眠的特性,主要是受温度影响的,体现了生物对寒冷环境的适应,符合题意。C.蚯蚓在土壤中穴居钻洞能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不符合题意。D.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选B。30.人体的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下列不属于人体器官的是()A.脑 B.胃 C.心脏 D.一个口腔上皮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详解】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分析可知,脑、胃、心脏属于人体的器官。一个口腔上皮细胞属于细胞。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器官的概念。二、判断对错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31.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答案】错误【解析】【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详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由于相互争夺食物、配偶、巢穴等,会发生竞争关系;但是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也有合作关系,如蜜蜂、蚂蚁、狒狒、猕猴等,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既有竞争关系又有合作互助关系。故本题说法错误。【点睛】此题考查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难度小。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要求低。32.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答案】错误【解析】【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详解】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33.要想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可以将实验材料制成临时涂片进行观察。()【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根据制作玻片标本的材料不同,把玻片标本分为三种切片、涂片、装片。血液是液体,因此,“要想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可以将实验材料制成临时涂片进行观察,故题干说法正确。34.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的过程中,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闭上,才能看清物像。()【答案】错误【解析】【详解】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两眼都要同时睁开。我们是习惯用右手写字,所以左眼注视目镜观察物像,右眼睁开看着画图及记录。但有不少同学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喜欢用右眼睁开、左眼闭或左眼睁开、右眼闭,这是不符合实验的观察要求的,这种不良习惯会造成左眼疲劳,同时也不能做到边观察边画图,故题干叙述错误。35.生态系统有自动调节能力,所以我们就可以过度地利用它()【答案】错误【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很难恢复。例如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沙漠化,生态平衡就很难恢复了。【详解】生态系统中生态平衡与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平衡能力也是受生物的影响,一旦超过这种限度,平衡很难恢复,所以我们不可以过度的利用它。故题干说法错误。三.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对应的题号后的指定区域内,每空1分,共10分)36.生物圈包括______的底部,______大部,______的表面。【答案】①.大气圈②.水圈③.岩石圈【解析】【分析】生物圈既包括了生物圈这个环境,又包括了生物圈里面所有的生物,它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详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37.染色体是由______和______两种物质组成的。【答案】①.蛋白质②.DNA【解析】【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详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它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染色体的组成和DNA是遗传物质。38.细胞中的物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不含碳的叫_____;另一类是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的叫_____。【答案】①.无机物②.有机物【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细胞中的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详解】细胞中的物质大致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一般有碳元素组成的碳链结构,分子比较大,一般能燃烧,如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无机物多为小分子,不含有机碳,不能燃烧,如水、无机盐等。【点睛】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掌握,明确细胞中的物质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39.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_____构成的。【答案】细胞【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除病毒外,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详解】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只有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点睛】本题旨在要求学生掌握: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40.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____与_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作生态系统。【答案】①.生物②.环境【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等。【详解】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点睛】生态系统的概念主要把握两点,一个是一定的空间,再一个就是生物与环境。四.识图题41.如图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1________、2_________和3细胞质。(2)切西红柿时,流出汁液来自于5_________。(3)植物细胞中,能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结构是4_________。(4)植物细胞最外面是一层较薄的壁,叫6________,起_________和________细胞的作用。(5)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答案】41.①.细胞膜②.细胞核42.液泡43.叶绿体44.①.细胞壁②.保护③.支持45.①.遗传②.发育【解析】【分析】如图所示:1细胞膜,2细胞核,3细胞质,4叶绿体,5液泡,6细胞壁。【小问1详解】图甲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图B中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叶绿体、液泡为植物细胞;因此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1细胞膜,2细胞核,3细胞质。【小问2详解】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因此,切西红柿时,流出的汁液来自于5液泡。【小问3详解】4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小问4详解】结构6是位于植物细胞最外面的一层薄壁,它是细胞壁,它的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小问5详解】2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能传递信息,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发育。五.实验题(每空1分,共16分)42.完成“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1)如果让你去寻找鼠妇,你可以到哪种环境中寻找?()A.水泥路 B.池塘中 C.庭院的花盆下 D.干沙土中(2)有的同学认为鼠妇难以捕捉而且不卫生,因此选择一两只进行实验就可以了。这种做法行吗?________。(3)本次探究活动的步骤是:第一步,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第二步,作出假设:_________会影响鼠妇的分布。第三步,制定和实施计划:每组1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块。将10只鼠妇放入纸盒中央,而不是1只鼠妇,避免出现偶然性。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静止2分钟,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第四步,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环境2分钟3分钟4分钟5分钟6分钟7分钟8分钟9分钟10分钟明亮323121100阴暗78798991010(4)我们见到的结果是大部分鼠妇爬向阴暗的一侧。第五步,得出结论:_______。(5)实验结束后,鼠妇如何处理?_________。【答案】42.C43.不行44.①.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木材产品购销合同范本
- 不动产房产赠与合同协议书
- 学校演播室装修协议
- 电影合作拍摄协议书
- 怀孕离婚协议书
- 柑桔产业帮扶协议书
- 工伤回家调养协议书
- 2025年03月浙江嘉兴市南湖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29人-统考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考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8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化学试题2025年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及答案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直属联系单位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4年新食品安全法相关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贸易术语及应用及试题及答案
- 淘宝网店转让合同范本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职(专科)单招政策解读与报名课件
- 劳务派遣标书项目实施方案
- 我译网面试题及答案
- 合伙经营机械合同范本
- 2024北京东城区初一(下)期末英语试题和答案
-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