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枣核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枣核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枣核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枣核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枣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枣核——萧乾

萧乾:1910年生,著名作家、记者、翻译家。曾与文洁若合作翻译世界名著

《尤利西斯》等。主要作品集有:《篱下集》、

《栗子》、《人生采访》

等。作者介绍

……我留意台阶两旁是他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他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柳的时候,我那小子才五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能性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长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籽,试种一下。”

接着,他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

他告诉我,时常在月夜,他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7.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2分)

8.从上面三段文字找出最能反映人物思想感情的中心句,并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3分)

9.朋友虽久居海外,仍称自己的儿子是“小子”,女儿是“姑娘”,用一句唐诗来概括这种情景。(3分)

10.仿照“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用“一……,就……”造句。(2分)

11.朋友怀念家乡,具体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把它们找出来,并予以归类。(5分)

所想:①

所做:①

12.文中友人到了外国,要“我”从中国带几颗枣核,而且把家里也布置得像以前在家乡的模样,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3分)7、朋友向我倾诉思乡之情。

8.年纪越大,思乡越切。

9.乡音无改鬓毛衰。

10.例如:一到暑假我就要约上几个好朋友去游泳。

11.所想:①有地方特色的场所和建筑:厂甸、隆福寺、胡同②家乡的风俗习俗:过旧历年③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枣树;

所做:①堆假山②种垂柳、养睡莲、植枣树

12.略字词反馈蹊跷山坳

嫣红劈头潜艇厂甸

篱笆枣核

殷切玛瑙国籍乾卵石掐兜qīqiāoàoyānpīqiándiànlíbahéqiánluǎndōuqiānǎojíyīn思考1.分析课文结构。2.请找出文中最能概括文章中心的句子。

枣核_枣核_枣核_主题设置悬念加深悬念如获至宝解开悬念为解乡愁点明主题爱国情深索见话点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和思念之情请找出文中最能概括文章中心的句子。

内涵:点明同窗的思乡之情是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1、这位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他想做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体悟情感

这位友人想在自家园中种下一颗枣树——因为他思念家乡。

2.文中美籍华人“家庭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还感到“心中总像是缺点什么”?

美籍华人在美国的物质生活是很富裕的,但在精神上,他远离了家乡的文化、民族的文化,在一种陌生的环境中而感到空虚。缺的是踩在祖国大地上的踏实感及主人翁之感,缺的是与故友欢聚的温馨,缺的是故乡亲人的亲情……3、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思念故乡呢?(读7-10小节)“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语言)

“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心理)

栽杨柳、养睡莲、堆假山,还想种枣树。(动作)

4、老人的花园里既有垂柳、睡莲,还有北海,还即将种下枣树,老人何以这样不辞辛苦,不嫌麻烦?而且她已到了风烛残年,到哪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有种枣树的必要吗?

有必要,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真是满园景色,满园乡情——这就是老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独特的方式。

咬文嚼字1.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若改为“他放在手中,像比什么都贵重”,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若“劈头”换成“突然”,句意有什么变化?)咬文嚼字3.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若改为“这里过圣诞,我想旧历年”,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若删去划线部分,句意有什么变化?)

枣核与“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比真是微乎其微,为什么以“枣核”为题呢?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反复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作?爱国主义是个大主题,有些作家通过气势磅礴的重大事件来表现。本文作者却另辟蹊径,通过几颗小小的枣核来表现。对几颗枣核的盼望与爱惜,表现出海外游子的拳拳爱国之情。所以本文不是小题大作,而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写作手法研读标题

作者为什么以“枣核”为题?

索枣核见枣核话枣核点主题以“枣核”贯穿全文,设置悬念解开悬念深化主旨设置悬念加深悬念解题1、从结构上看,枣核是本文叙事线索。2、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感情线索)3、从写法上看,以小(枣核)写大(思乡之情)。游子思乡的千古名句: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