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配施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_第1页
氮磷配施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_第2页
氮磷配施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_第3页
氮磷配施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氮磷配施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氨蒸发是氮肥的重要损失。它不仅降低了氮肥利用率,而且挥发排放的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重要影响。有研究表明,磷石膏与尿素和碳铵按一定比例混合施用后,具有降低氨挥发损失的显著效果。此外,钱承梁等的研究表明,粪肥中添加过磷酸钙也能减少氨的挥发。理论上,尿素和过磷酸钙混合可生成磷酸尿素、磷酸二钙和水,可以减少尿素在土壤中转化为氨而造成氮的损失。但有试验表明,在过磷酸钙作基肥、尿素作追肥的条件下,过磷酸钙明显促进了氨挥发。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氮磷配施的氨挥发规律及机理。1材料和方法1.1肥的过磷酸钙pa田间试验在吉林农业大学教学试验场进行,土壤为黑土。玉米品种采用吉单180。氮肥采用尿素(含N46%),磷肥采用过磷酸钙(含P2O512%)。盆栽试验供试土壤采自吉林农业大学教学试验场,为黑土。采用塑料盆进行。土壤培养试验材料:将采自吉林农业大学教学试验场的土壤倒在塑料薄膜上,压碎土块,除去残根、杂物,铺成薄层,并经常翻动,在阴凉、洁净、无污染处自然风干,将风干土过2mm筛。土壤培养试验采用塑料瓶,每瓶装土100g。1.2方法1.2.1田间条施试验过磷酸钙作基肥,有5个施磷水平,施P2O5量分别为0、20、40、60、80kg/hm2,即P0、P20、P40、P60、P80共5个处理,重复3次,顺序排列。施入田间,播种,70cm行距,30cm株距。试验处理微区面积为2m2,处理区间间隔0.5m。一个半月后以条施方式追施尿素,施氮量为150kg/hm2。追肥后,在微区内用密闭法测定氨挥发量。1.2.2装盆、整地及培养过磷酸钙作基肥,有5个施磷水平,试验处理同田间试验,重复3次。将过磷酸钙与土壤混匀后装盆。每盆挖穴3个,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播种,每穴播种1粒,出苗后各盆保留长势一致的苗,留苗一株。一个半月后追施尿素,施氮量同田间试验。追施氮肥后3、7、12、30d时测定土壤中铵态氮和pH值。1.2.3土壤培养试验(1)试验2:磷量同田间试验将等量尿素和不同量过磷酸钙与土混匀后装瓶,施氮量同田间试验,有5个施磷水平,施磷量同田间试验,即NP0、NP20、NP40、NP60、NP80共5个处理,重复3次。培养过程中控制其绝对含水量在14%左右,置于30℃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期间采用定期补水的方法,氮磷同时施用后3d时测定土壤脲酶活性。(2)不同施量、不同浓度和土壤的尿素对试验过磷酸钙作基肥,有5个施磷水平,试验处理同田间试验,3次重复。将过磷酸钙与土壤混匀后装瓶。一个半月后追施尿素,施氮量同田间试验,使尿素与土壤混合均匀。追施氮肥后3d时测定土壤脲酶活性。1.2.4测试氨挥发测定采用密闭法;铵态氮测定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脲酶测定采用比色法。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浓度土壤中nh3aq的蒸发规律由图1可知,当等量尿素追施入不同施磷处理土壤后,氨的挥发速率出现规律变化。氨挥发速率都是先从小到大出现峰值,然后又降低。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氨挥发速率峰值增高。其顺序为P0<P20<P40<P60<P80,其中P80处理最高,氨挥发速率峰值为2.36kg/(hm2·d),P0处理最低,氨挥发速率峰值为0.90kg/(hm2·d)。同时,施磷处理氨挥发速率高峰出现时间相同,均为施氮后第6~7天。这可能与土壤中铵态氮含量有关。尿素在土壤中被脲酶水解成NH4+后,NH4+在土壤中可发生下列平衡:该处[NH3(aq)]表示土壤溶液中NH3的浓度,逸失到大气中的NH3(g)可用NH3的分压PNH表示,其与NH3(aq)的关系为:式中,KH为Herry常数,KH=101.75)。可见,NH3从溶液中的挥发率直接与[NH3(aq)]和PNH有关,因为大气中PNH很低且为常数,故可以认为仅与[NH3(aq)]有关,它可以从溶液pH值和NH4+的浓度算出。因此,当土壤pH值一定时,底物铵浓度越高,氨挥发速率也越大。由图1还可以看出,未施磷处理其峰值不仅相比氮磷配施低,而且峰值出现在施氮后第7~8天,即单施氮处理的峰值出现时间略滞后于氮磷配施处理,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2.2不同的土壤氨挥发油,土壤氨挥发油,nh3的相对浓度及其相对浓度由图2可知,在0、3、7、12、30d时,pH值随施磷量增加均无明显变化。有研究表明,氨挥发随着土壤pH值的升高而增大。pH值若从6分别升到7、8、9,则NH3的相对浓度分别从0.1%提高到1%、10%、50%,pH值>8.5的土壤氨挥发量比5.5<pH值<7.3的土壤高61%,比pH值≤5.5的土壤高80%;7.3<pH值<8.5的土壤氨挥发量比5.5<pH值<7.3的土壤高39%,比pH值≤5.5的土壤高55%。在该试验中,3d和7d时土壤pH值处于7.5~8.5,由于pH值很高,土壤中铵态氮易转化为氨的形态从土壤中挥发,因此测到了大量的挥发氨。2.3不同施磷量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差异由图3可知,0d和30d时,不同施磷处理铵态氮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3、7、12d时,随着施磷量的增加,铵态氮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同时,在7d时,各处理铵态氮含量最大。但3、7、12d时,pH值随施磷量增加无明显变化,因此氨挥发速率仅与底物铵浓度相关。可见,3、7、12d时,对于施磷土壤,土壤中铵态氮含量随施磷量的增加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所以氨挥发强度也随施磷量增加有明显增强的趋势。同时,7d时各处理铵态氮含量最大,此时氨挥发强度也最大。不同施磷处理7、12d时氨挥发速率与土壤中铵态氮浓度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图4~5),氨挥发速率与土壤中铵态氮含量有较好的相关性,说明氨氮释放与土壤中铵态氮浓度密切相关。2.4不同磷量土壤酶活性变化2.4.1不同氮磷同时施入对蝽酶活性的影响由图6可知,在3d时,单施氮处理土壤脲酶活性相比氮磷同施处理高。对于氮磷同施处理,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脲酶活性略有增加趋势。由于氮磷同时施入,尿素和过磷酸钙会生成磷酸尿素,使脲酶的底物尿素含量相比单施氮处理低,所以3d时,单施氮处理脲酶活性相比氮磷同时施入处理高。又因为脲酶活性与土壤中全磷速效磷含量正相关,所以随施磷量增加,氮磷同施处理脲酶活性略有增加趋势。2.4.2不同施磷量对土壤更新的影响由图6可知,土壤脲酶活性相比氮磷同施时增强。土壤脲酶的作用底物是尿素,磷作基肥,在土壤培养一个多月后,过磷酸钙已在土壤中发生转化,当追施尿素后,土壤中形成磷酸尿素的量相比氮磷同施时要少,脲酶作用底物尿素的含量较多,所以此时土壤脲酶活性相比氮磷同施时增强。另外,氮作追肥时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脲酶活性呈明显增加趋势。这是因为脲酶活性与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正相关,所以氮作追肥时脲酶活性随施磷量的增加显著提高。磷作基肥、氮作追肥单施氮肥处理,脲酶活性也达到了0.91mgN/g土壤,可能因为在30℃下土壤培养较长时间,温度适于脲酶生存,脲酶活性相比氮磷同施单施氮处理要高。2.4.3不同施磷量对土壤铵化的影响由图7可知,土壤脲酶活性与铵态氮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所以,当磷作基肥氮作追肥时,随施磷量增加,土壤脲酶活性增强,尿素水解速率增加,尿素转化为铵速度加快,同时也使尿素随水分运动渗入深层土壤的机会减少,从而增加了土壤中铵态氮的含量,铵态氮含量又与氨挥发强度正相关,所以氨的挥发量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3施肥量和施磷量对土壤铵态氮的影响(1)当磷作基肥氮以追肥方式施入土壤后,产生大量挥发氨。不同施磷处理氨挥发速率动态变化都是先从小到大出现峰值,然后降低。随施磷量增加,氨挥发速率峰值增高。(2)土壤pH值对氨挥发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当追施氮肥后3、7d时,土壤pH值处于7.3~8.5,由于pH值很高,土壤中铵态氮易转化为氨的形态从土壤中挥发,因此测到了大量氨的挥发。(3)土壤铵态氮浓度与氨挥发速率有较好的相关性。在追施氮肥后3、7、12d时,随施磷量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