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时1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一单元中的第2课,承接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中华文明在夏商西周时期形成早期国家,而至秦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即成熟国家。春秋战国时期作为社会大转型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疆域、民族等国家元素实现新旧交替,实现由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转型。本文通过列强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老子与孔子、百家争鸣来体现春秋战国时期疆域、民族、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变化来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提供基础。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这样的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历史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也有一定的了解,但主要侧重于史实的掌握而非理性的分析。所以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春秋战国时期形势图,了解春秋战国不同时空下在疆域、民族上的变化,理解这一时期社会变革的历史背景。通过阅读相关史料,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原因、措施和影响,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通过合作探究学习,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提升对华夏民族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变法运动和政治变动的必然性和百家争鸣的产生及其意义。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疆域、民族等因素的变化与成熟国家的关系。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史料分析法教学立意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的转型教学流程导入:闻一多先生在《五四断想》中写道,“旧的悠悠死去,新的悠悠生出,不慌不忙,一个跟一个——这是演化。新的已经来到,旧的还不肯去,新的急了,把旧的挤掉——这是革命。挤是发展受到阻碍时必然的现象,而新的必然是发展的,能发展的必然是新的。”请同学们据此思考,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等发面的“演化”或“革命”是怎么样的?这种“演化”或“革命”是否具有必然性??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我们下面的课程学习之中。设计意图: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兴趣,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作出铺垫。【环节一】早期国家的崩溃——列国纷争王室衰微,礼崩乐坏材料一: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贪饕(tao)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战国策》书录结合课本,根据材料一,概括其中的重要历史事件是什么?表现出怎样的时代特征?这样的时代特征对与成熟国家的转型的影响是什么?设计意图:培养史料阅读,提炼主要信息的能力,并通过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史实,概况出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使学生理解西周时期建立的早期国家体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列国纷争而逐渐走向崩溃。【环节二】成熟国家的萌发1、疆域扩展与华夏认同材料二:材料三:春秋时代,居住在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于是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打破了各族间固有的地域界限,为各族的交往、融合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前提,从而密切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经济文化的联系。……正由于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互通有无,相互影响,有力的促进了各族的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问题:从疆域角度观察春秋战国形势图,不同时期呈现怎样的变化?呈现怎样的趋势?从民族角度观察春秋战国形势图,不同时期呈现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如此变化?这样的时代特征对与成熟国家的转型的影响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两幅地图帮助学生首先树立时空观念,同时以地图为载体,来展开问题设计,首先问题一主要考察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即能发现春秋形势图与战国形势图的不同:春秋时杂居于列国中间的夷狄到战国时消失;说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出现华夏认同。问题二主要考察学生概括与解释能力。通过三幅地图:从分封初期的各国林立,到春秋时大国争霸,再到战国七雄,诸侯国数量逐渐减少,实现了局部统一,从边疆扩展角度看,从中原到周边的扩张。其原因在于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问题三:呼应本课的核心立意。为成熟国家的建立奠定疆域与民族的基础。2、经济发展与政治变革材料四: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享有特权)……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五: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战国策·秦策三》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并回答以下问题。根据材料四、五,结合初中所学,总结商鞅变法的措施。商鞅变法的原因与条件是什么?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国家转型的影响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回忆旧知,完成对商鞅变法措施的梳理,然后以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商鞅变法的原因,根本上是由于铁犁牛耕的技术变革,导致生产力的巨大提升,使得社会经济长足发展,使得地主阶级兴起,进而引发上层建筑的变革。让学生通过商鞅变法具体措施来理解变革对于成熟国家建立的意义:废除世官职,实行军功爵制,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形成了能上能下、鼓励百姓多立战功的激励机制,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成为维护秦国统治的重要支柱;废井田开阡陌,即否认了传统的田里不鬻(卖),从根本上铲除了象征公田的阡陌封疆,在旧的土地所有中引出了新的土地所有,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奠定了国家转型的经济基础;推广县制,废除分封制,建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国家转型的政治基础。3、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指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主张的派别相互竞争、学习、吸收的局面。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各家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代表言论儒家孔子“为政以德”,通过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仁”,关爱他人,反动苛政和任意刑杀孟子性善论,“仁政”荀子性恶论、隆礼重法道家老子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庄子崇尚逍遥自由阴阳家邹衍五行相生相克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用”法家韩非以法治国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上面的表格。为什么会发生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的意义是什么?对成熟国家的萌发有什么影响?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基本知识的梳理。理解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的崛起则提出他们政治上的主张。其更为深远的意义是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指出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诚如雅斯贝尔斯所说,中国的“诸子百家”们学问各有专精,虽互争高下,但他们争论和关注的课题已经从“神灵”转向人类社会现实,无论是“明道救世”的儒者、“逍遥无为”的道家、“专制集权”的法家,还是“反战平等”的墨家,他们所求所述终是一个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而已,这就是“终极关怀的觉醒”,这就是人文精神的彰显。同时,在诸子的诘难与交锋中伴随着交流和融合,终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时至今日,诸子思想仍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课堂小结正是在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变革,成熟国家的集权政治、小农经济、华夏认同和诸子思想为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