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专业手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_第1页
骨科专业手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_第2页
骨科专业手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_第3页
骨科专业手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_第4页
骨科专业手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科专业手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目录第一章 皮瓣移植术第一节局部皮瓣移植术一、局部旋转皮瓣移植术二、对偶三角皮瓣(“Z”形)移植术三、推进皮瓣移植术第二节邻位皮瓣移植术一、剔骨皮瓣移植术二、鱼际皮瓣移植术三、邻指筋膜瓣加游离植皮术四、邻指皮瓣移植术第三节远位皮瓣移植术一、管状皮瓣移植术二、袋状皮瓣移植术三、腹部皮瓣移植术四、胸臂皮瓣(胸部皮瓣)移植术五、臂交叉皮瓣移植术第四节轴型皮瓣移植术一、第1趾蹼皮瓣移植术二、趾腹皮瓣移植术三、足背皮瓣移植术四、肩胛皮瓣移植术五、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移植术六、手指岛状皮瓣移植术七、手背岛状皮瓣移植术八、前臂桡动脉筋膜瓣移植术九、前臂背侧岛状皮瓣移植术十、前臂尺侧皮瓣(尺动脉腕上支)移植术十一、前臂桡侧皮瓣(桡动脉)移植术十二、臂外侧皮瓣移植术十三、腹股沟皮瓣移植术十四、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十五、小腿内侧皮瓣移植术十六、小腿外侧皮瓣移植术十七、足底内侧皮瓣移植术十八、前臂外侧皮神经伴行血管皮瓣移植术十九、前臂内侧皮神经伴行血管皮瓣移植术二十、拇指桡背侧或尺背侧皮神经伴行血管皮瓣移植术二十一、第1掌背皮神经伴行血管皮瓣移植术二十二、第2掌背皮神经伴行血管皮瓣移植术二十三、第3、4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术二十四、小指尺背侧皮神经伴行血管皮瓣移植术第五节复合组织瓣移植术一、足背复合组织瓣移植术二、股薄肌肌皮瓣移植术三、背阔肌肌皮瓣移植术四、胸大肌肌皮瓣移植术第2章 皮片移植术第一节刃厚皮片移植术一、取皮刀片取皮皮肤移植术二、滚轴刀取皮皮肤移植术第二节 中厚皮片移植术一、手术刀取皮皮肤移植术二、滚轴刀取皮皮肤移植术三、鼓式取皮机取皮皮肤移植术第三节全厚皮片移植术一、皮片切取术二、皮片移植术第四节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术一、皮片切取术二、皮片移植术第3章 骨与关节损伤的治疗技术第一节关节融合术一、手指关节融合术二、腕关节局限性融合术三、腕关节融合术第二节手及腕部关节成形术一、指间关节成形术二、掌指关节成形(置换)术三、第1腕掌关节成形术四、腕关节置换术第三节腕关节镜技术第四节常用内外固定技术一、克氏针内固定术二、微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三、微型螺丝钉内固定术四、Herbert钉内固定术五、微型外固定架固定术六、钢丝内固定术七、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应用技术第五节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一、远指间关节切开复位术二、近指间关节切开复位术三、掌指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四、腕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第六节植骨术一、指骨植骨术二、掌骨植骨术三、腕骨植骨术四、髂骨取骨术五、腹股沟带血管蒂取髂骨术六、桡骨远端取骨术第七节关节韧带损伤修复技术一、舟月骨分离切开复位韧带修复术二、手舟骨旋转半脱位背侧关节囊固定术三、舟月骨分离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四、舟月韧带重建术五、尺侧腕屈肌腱移位重建远端桡尺韧带术六、指间关节侧副韧带修复术七、掌指关节侧副韧带修复术第八节月骨缺血坏死的治疗技术一、血管植入术二、旋前方肌肌骨瓣植入术三、桡骨短缩并尺骨延长术四、头状骨短缩截骨术五、月骨周围融合术六、月骨切除假体植入并肌腱充填术七、骨间背侧神经关节支切断术第九节 掌指关节侧副韧带切除术第十节 近节指间关节掌侧关节囊挛缩松解术第十一节手舟骨骨折的治疗一、手舟骨骨折的外固定技术二、新鲜手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三、陈旧手舟骨骨折和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方法四、手舟骨近端骨折端缺血坏死的治疗五、桡骨茎突切除术第4章 肌腱损伤有关的修复重建技术第一节 肌腱缝合技术一、肌腱端端缝合法二、肌腱编织缝合法三、骨肌腱缝合法第二节肌腱移植技术一、自体肌腱移植术二、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术三、带血管的自体肌腱移植术四、人工硅橡胶条植入术(I期)及自体肌腱移植术(II期)(肌腱两期移植术)五、废弃肌腱移植术六、掌长肌腱切取术七、趾长伸肌腱切取术八、跖肌腱切取术九、阔筋膜切取术十、指浅屈肌腱切取术第三节 肌腱粘连松解术第四节 肌腱移位术第五节 指屈肌腱滑车重建术第六节 肌腱切断术第七节 肌腱延长术第八节 指伸肌腱腱帽滑脱修复缝合术第九节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腱鞘切开术第十节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腱鞘切开术第十一节指深屈肌腱固定术第十二节狭窄性腱鞘炎封闭术第十三节肱骨外上髁炎封闭术第十四节指屈肌腱损伤的修复技术一、新鲜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术二、陈旧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术第十五节指伸肌腱损伤的修复技术一、新鲜指伸肌腱损伤修复术二、陈旧指伸肌腱损伤修复术第十六节鹅颈畸形矫正术第十七节 “纽扣”畸形矫正术第十八节锤状指畸形矫正术第5章 掌腱膜挛缩症治疗技术第一节 掌腱膜切断术第二节 掌腱膜部分切除术第三节 掌腱膜全部切除术(直接缝合)第四节 掌腱膜切除伤口旷置术第五节 掌腱膜切除植皮术第六节截指术第6章前臂及手部筋膜室间隔综合征及缺血性肌肉挛缩的治疗技术第一节筋膜室间隔综合征的早期治疗技术一、前臂筋膜室间隔综合征切开减张术二、手筋膜室间隔综合征切开减张术第二节筋膜室间隔综合征晚期(缺血性肌肉挛缩)治疗技术一、前臂缺血性肌肉挛缩的治疗二、手内在肌挛缩的治疗第7章周围神经修复与重建技术第一节神经缝合技术一、神经外膜缝合术二、神经束膜缝合术三、神经端侧缝合术第二节神经松解术一、神经外膜松解术二、神经束间松解术第三节神经移植术一、电缆式神经移植术二、束间神经移植术三、带血液供应的神经移植术四、移植神经切取技术第四节神经移位术一、膈神经移位术(经胸腔镜膈神经切取)二、肋间神经移位术三、副神经移位术四、颈丛神经移位术五、健侧第7颈神经移位术六、同侧第7颈神经根移位术七、尺神经及正中神经部分神经束移位术八、肌皮神经肱肌肌支及皮支移位术第五节组织工程合成的人工神经(膜)的应用第六节上肢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功能重建一、肩外展功能重建术二、屈肘功能重建术三、伸肘功能重建术四、前臂旋转功能重建术五、拇对掌功能重建术六、手内肌功能重建术七、伸腕伸指伸拇功能重建术八、拇内收功能重建术一一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术第七节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一、臂丛神经血管卡压(胸廓出口综合征)松解术二、肩胛上神经卡压松解术三、肘部尺神经减压松解前置术四、腕尺管减压尺神经松解术五、腕管切开减压正中神经松解术六、前臂掌侧骨间神经松解术七、前臂背侧骨间神经松解术八、上臂桡神经松解术九、桡神经皮支松解术第八节痛性神经瘤的治疗一、神经瘤切除术二、交感神经节切除术第8章断肢、断指再植术第一节清创术第二节血管吻合术第三节血管缺损修复术一、血管移位吻合术二、血管交叉吻合术三、血管移植修复术第四节断肢再植术第五节断掌再植术第六节断指再植术第七节特殊类型断指再植术一、末节断指再植术二、拇、手指撕脱性离断再植术三、双侧多指离断再植术四、手指多节段离断再植术第9章 上肢截肢与截指术第一节截指术第二节 前臂截肢术第三节 掌部截肢术第四节开放性截肢术第10章手指再造与功能重建术第一节 多指缺损再造术第二节全手指缺损再造术第三节跖趾关节及趾间关节移植术第四节 前臂分叉术第五节 前臂残端断指异位再植重建部分手功能术(急诊手再造术)第11章拇指缺损再造及功能重建术第一节腹部皮管移植加植骨术第二节示指拇化拇指再造术第三节残指移位拇化术第四节 带血管蒂岛状皮瓣移位加植骨拇指再造术第五节拇指残端提升加长术第六节第1掌骨延长术第七节 岛状皮瓣联合转移拇指再造术一、示指背侧与第1掌骨背侧皮瓣联合移位拇指再造术二、示指、中指双岛状皮瓣移位拇指再造术第八节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加虎口皮瓣移位拇指再造术第九节第2足趾游离移植拇指再造术第十节 趾甲皮瓣游离移植拇指再造术第十一节虎口挛缩矫治术一、拇内收肌切断术二、“Z”形成形术三、第2掌骨背侧皮瓣移位虎口开大术四、骨间背侧动脉岛状皮瓣移位虎口修复术五、第1趾蹼皮瓣移植虎口修复术第12章手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技术第一节 常见化脓性感染的治疗技术一、表皮下脓肿切开引流术二、甲沟炎切开引流术三、脓性指头炎切开引流术四、指蹼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五、化脓性腱鞘炎切开引流术六、化脓性滑囊炎切开引流术七、鱼际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八、掌中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九、前臂掌侧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十、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切开引流及病灶清除术第二节 特殊性感染的治疗技术一、气性坏疽扩创引流术二、结核性感染病灶清除术第13章 类风湿手的治疗技术第一节 类风湿结节切除术第二节 腕部滑膜切除及尺骨下段切除术第三节 腕部屈肌腱滑膜切除术第四节手指部屈肌腱滑膜切除术第五节类风湿手肌腱断裂修复术第六节掌指关节滑膜切除术第七节指伸肌腱滑脱复位术第八节近侧指间关节滑膜切除术第14章手部肿瘤切除术第一节表皮样囊肿切除术第二节 黄色素瘤(腱鞘巨细胞瘤)切除术第三节 腱鞘囊肿切除术第四节 血管球瘤切除术第五节 黏液囊肿切除术第六节 内生软骨瘤刮除植骨术第七节 动静脉瘘切除术第八节 血管瘤切除术第九节 神经鞘瘤切除术第十节 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切除带腓骨小头游离腓骨移植术第十一节神经纤维瘤切除术第十二节侵袭性纤维瘤切除术第15章 手部先天性畸形手术治疗第一节 尺骨下端中央移位术第二节 尺骨延长、桡骨楔形截骨术第三节 分裂手畸形矫正术第四节 多关节挛缩症矫正术第五节 并指畸形分指术一、皮肤并指分指术二、骨性并指分指术第六节 多指切除术一、桡侧(拇指)多指切除术二、尺侧多指切除术三、中央多指切除术第七节镜像手畸形矫正术第八节巨指畸形矫正术第九节先天性拇指发育不良矫正术

第1章 皮瓣移植术第一节局部皮瓣移植术一、局部旋转皮瓣移植术【适应症】肢体小面积皮肤缺损伴肌腱或骨外露者。【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根据需要而定。3.手术操作(1)根据创面大小、形状、位置,在其一侧创缘外设计比实际缺损略大的皮瓣。(2)皮瓣的顶边应髙于创面上缘。旋转角度越大,超越的距离应越大。(3)皮瓣旋转轴心至皮瓣顶角的距离应略大于旋转轴心至缺损区最远处的距离。(4)供区在手背时,在腱周膜表面掀起皮瓣,注意防止损伤桡神经和尺神经在手背的分支。【注意事项】1.皮瓣旋转后,靠近原创缘一侧皮肤常形成小的皱褶,早期不宜修整。2.若皮瓣旋转后张力较大,可在张力最大的部位做与皮肤张力线垂直的小切口。深至皮下组织浅层以缓解张力。3.必要时选用皮片移植修复供区创面。4.手指掌侧、足底、手掌皮肤不宜作为局部转移皮瓣。二、对偶三角皮瓣(“Z”形)移植术【适应症】四肢皮肤的线状瘢痕挛缩者【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者。3.片状瘢痕挛缩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根据需要而定。3.手术操作(1)沿线状瘢痕的纵轴切开瘢痕。(2)在纵轴的两侧做附加切口,形成角度相同的2个三角形皮瓣。(3)在充分游离2个三角皮瓣后,相互换位,并缝合相对皮肤缘。缝合后的切口呈“Z”形。(4)三角皮瓣角度的大小,取决于挛缩线所需延长的长度。一般三角皮瓣的角度以45°〜60°为宜。【注意事项】1.跨关节的线状瘢痕挛缩,常伴有深部组织如肌腱、关节囊、神经血管束的挛缩,必须在彤成2个三角皮瓣的同时,松解深部的挛缩组织,使关节能被动充分伸直后,再进行皮瓣的交叉换位,以达到延长挛缩线并改变其瘢痕挛缩的力学方向。2.若线状瘢痕挛缩线过长,2个三角皮瓣达不到完全松解的目的,也可设计多个对偶三角皮瓣,并将对偶的数组三角皮瓣互换,以达到松解效果。三、惟进皮瓣移植术(一)V-Y推进皮瓣移植术【适应症】手指指端皮肤缺损伴骨外露者【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仰卧位,患肢外展。3.手术操作(1)在指端缺损掌侧创缘的两侧向近端做2个斜切口,2个切口相交于远指横纹,形成基底部在截指平面的三角形皮瓣。(2)切开皮肤至真皮下层,不要深及皮下组织,保证手指两侧指神经血管束不被损伤。(3)用组织剪在“V”形皮瓣的深面、指骨掌侧分离,并锐性切断皮肤与骨膜间的纤维隔。(4)钩住“V”形皮瓣的远侧缘,并向远侧牵拉,覆盖指端缺损区。皮瓣远侧缘可与甲床及指甲残端缝合。缝合皮肤后,切口由“V”形变为“Y”形。【注意事项】根据残端缺损情况,选择掌侧或者两侧V、Y皮瓣a受创伤影响,V-Y皮瓣的血液循环容易出现障碍。(二)矩形推进皮瓣移植术【适应症】1.手指末节指端皮肤缺损者。2.其他平面软组织缺损必要时也可采用。【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根据需要而定。3.手术操作(1)沿手指两侧侧中线做纵形切口至指根横纹。勿损伤指固有动脉的指背支。(2)在屈肌腱鞘的表單游离、掀起矩形皮瓣,使两侧指神经血管束留在矩形皮瓣内。(3)矩形皮瓣全部游离后,向远端推进,覆盖创面。(4)首先在拇指或手指屈曲位,将皮瓣远侧缘与指端缺损的背侧缘缝合,然后再缝合两侧切口。【注意事项】1.矩形推进皮瓣移位覆盖指端缺损,术中必须将患指屈曲,术后患指可造成屈曲畸形,必须进行功能锻炼,逐渐拉长指掌侧皮肤。2.为使矩形推进皮瓣能顺利向前滑动,覆盖指端缺损,拇指又不必屈曲,可在基底部“V”形切开皮肤,直达腱鞘表面,但不能损伤指神经血管束,形成双指神经血管蒂岛状推进皮瓣。前移后留下的皮肤缺损可植皮覆盖。3.如需要较长的指掌侧推进皮瓣,则必须确保有一侧的指血管神经留在皮瓣上,而另一侧的指血管神经留在原位,此时指侧方切口可向近指关节近侧延长。4.有拇指、手指指关节炎、关节损伤或拇指、手指关节屈曲受限者慎用。5.供指有掌侧瘢痕者,或供指指动脉有损伤,供指血液供应不佳者慎用。(三)双蒂推进皮瓣移植术【适应症】四肢及腹部皮肤相对较松弛的部位皮肤缺损者。【禁忌症】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根据需要而定。3.手术操作(1)在创缘长轴一侧做平行于创缘的切口。(2)在深筋膜浅层游离,形成双蒂皮瓣。(3)将双蒂皮瓣向皮肤缺损区移动,覆盖创面,缝合之。(4)供区皮肤缺损用皮片移植覆盖。【注意事项】1.双蒂皮瓣移动性小,不宜覆盖大的皮肤缺损。2.该皮瓣仅适于皮肤较松弛的部位,手掌、手指掌侧皮肤较紧的部位慎第二节邻位皮瓣移植术一、剔骨皮瓣移植术【适应症】伤指骨关节严重损伤无法修复保留,但皮肤尚完整,邻近创面需要皮瓣修复者。【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根据需要而定。3. 手术操作(1)残指切口方向,依所覆盖的邻近创面位置而定。(2)切口从指端到指根部,切除指甲、甲床,剔除骨、关节,根据伤情处理肌腱,注意保护指神经血管束,将残指形成扁平皮瓣覆盖创面。【注意事项】1.术前必须确定伤指骨关节已无法修复保留。2.剔骨后皮瓣远端应有渗血,无渗血部分应剪除。3.有时创面较大,剔骨皮瓣不能完全覆盖时,宜先覆盖骨端或裸露的肌腱,其余部分植皮修复。二、鱼际皮瓣移植术【适应症】指端或指侧方皮肤缺损伴肌腱或骨外露者。【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仰卧位,患肢外展。3.手术操作(1)患指屈曲,将指端创面血迹印压在鱼际皮肤上。据此设计鱼际皮瓣的面积和方向。(2)切取带蒂皮瓣并掀起。(3)供区用游离植皮覆盖。(4)用鱼际皮瓣覆盖指端创面。(5)用纱布卷将患侧屈曲手指与手掌间分开。4.术后处理手指屈曲位制动,防止手指伸直,2〜3周断蒂。【注意事项】1.术后固定应牢靠,不应有张力,以免皮瓣撕脱。2.宜同时将与患指相邻的手指一起包扎固定。3.注意观察皮瓣的血循环。三、邻指筋膜瓣加游离植皮术【适应症】手指背部皮肤缺损伴肌腱或骨外露者。【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仰卧位,患肢外展。3.手术操作(1)按受区创面设计皮瓣,将皮瓣翻转180"到相邻手指指背。(2)按设计皮瓣切开皮肤至真皮下层,蒂部位于远离受區创面的-侧,在真皮下掀起游离的皮肤,并翻转180\充分显露其下的皮下组织。(3)沿邻指皮片蒂部切开皮下组织,并切开皮下组织瓣的其他两边缘,蒂部位于患指相邻缘。(4)在伸指肌腱腱周组织表面,向患指方向游离,形成矩形皮下组织瓣,并翻转覆盖患指指背伸肌腱及创面,将皮下组织瓣的边缘与伤指创面固定数针。(5)健指背侧带蒂皮片回植后,原位缝合。(6)患指组织瓣表面用皮片覆盖,缝合后加压包扎。4.术后处理相邻两指制动10〜14d。3周后在两指之间断蒂,并缝合创缘。【注意事项】1.在健指切取带蒂中厚皮片不宜过深,否则影响组织瓣成活。2.组织瓣设计应略大于伤指创面,以免组织瓣回缩,缝合张力过大,影响组织瓣血液供应a3.组织瓣蒂部应尽可能长些,利于断蒂后相邻两指创面直接缝合。4.邻指指背皮肤有瘢痕者慎用。四、邻指皮瓣移植术【适应症】指掌侧皮肤缺损伴肌腱和骨外露者。【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仰卧位,患肢外展。3.手术操作(1)按受区创面设计皮瓣,注意蒂部应在伤指相对缘,切开皮瓣其他边缘。(2)在伸指肌腱腱周组织浅层掀起皮瓣,在皮瓣上下侧缘结扎切断指背静脉,将指背静脉留在皮瓣内。(3)皮瓣翻转180°覆盖伤指指腹创面,将皮瓣边缘与伤指创面边缘缝合。(4)供区创面用皮片移植覆盖,缝合后加压包扎。(5)相邻两指间用纱布隔开,两指并拢包扎制动。4.术后处理同本节“邻指筋膜瓣加游离植皮术”。【注意事项】1.由于手指皮肤血液供应较好,故皮瓣的长宽比可放宽到2:1。2.蒂部预留可略长些,便于断蒂后缝合。3.相邻手指皮肤有损伤者慎用。第三节远位皮瓣移植术一、管状皮瓣移植术【适应症】各种原因所致上肢皮肤缺损者。【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根据需要而定。3.手术操作(1)单蒂管状皮瓣移植术①根据受区创面需要在前胸部或腹部设计单蒂管状皮瓣。②皮瓣的宽度取决于患指周径,并应比患指周径大1cm。皮瓣的长宽比不要超过1.5:1。③切开皮瓣蒂部以外的皮瓣边缘皮肤,在深筋膜浅层掀起皮瓣。④适当修剪皮瓣边缘的皮下脂肪,若是随意型单蒂管状皮瓣,皮瓣可修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然后将扁平皮瓣卷成管状,并缝合皮瓣两相对缘。⑤供区刨面一般稍加游离,或做附加切口后直接闭合。⑥形成的单蒂管状皮瓣套入撕脱的手指,将管状皮瓣的游离缘与指根部缝合。⑦术后处理:可靠固定3周。2周拆线,3周断蒂,断蒂前应做皮管夹蒂试验。(2)双蒂管状皮瓣移植术①在供区适当部位,按受区皮肤缺损面积设计皮瓣,皮瓣长宽比为2.5:1〜3:1②切开皮瓣皮肤,深达深筋膜浅层。③在深筋膜浅层从切口一侧向另一侧游离,形成双蒂皮瓣。④皮瓣两侧缘的皮下脂肪稍许修剪后,间断缝合皮瓣相对缘,卷成管状。⑤供区一般可直接拉拢缝合。⑥皮管制作过程中,皮瓣2个蒂部所形成的菱形创面,用水平褥式缝合法闭合。⑦用纱布将皮管与其下的供区皮肤隔开,在皮管的两侧沿皮管纵轴放2个略粗于皮管的纱布卷,再用敷料包扎,以免皮管受压。⑧术后处理:术后2周拆线,开始训练拟首先转移的皮管一侧蒂部,3周断蒂,将其转移至受区创面的一侧。5周后开始训练皮管的另一侧蒂部,6周后断另一侧蒂,转移至受区创面的另一侧。【注意事项】1.若供区皮肤较厚,设计皮瓣时应较正常情况下设计的皮瓣略大些。在卷管之前应适当修剪皮下脂肪,修剪厚度以可以将皮瓣卷成管状,缝合时无张力,又不影响皮管血液供应为宜。2.为防止皮管蒂部两侧缘直接缝合,绞窄蒂部血液供应致皮管坏死,可采用各种方法以确保供区及皮管无张力缝合。3.无论单蒂管状皮瓣还是双蒂管状皮瓣,在断蒂之前均应行皮管训练。4.若需很长的双蒂管状皮瓣,为了保证皮管血液供应,可设计多蒂皮管。5.掀起皮瓣时,应注意在同一层次。从一侧向另一侧游离,以免因皮瓣厚薄不一,影响血液供应。6.随意单蒂管状皮瓣的长宽比不超过1.5:1.但在有轴型血管的区域,皮瓣的长宽比可以增大至3:1甚至更大。二、袋状皮瓣移植术【适应症】手部脱套伤。【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仰卧位。3.手术操作(1)彻底清创后,根据手部皮肤撕脫或缺损情况,在腹部适当部位设计1个或多个切口,在皮下潜行游离形成口袋状,并将伤手插入袋内。(2)若仅手背及手掌皮肤缺损,手指皮肤正常,可设计较皮肤缺损略宽的双蒂皮瓣,仅将手背、手掌部置于双蒂皮瓣之下,埋人袋中,手指从袋下方穿出,并在袋下方切口的桡侧另做小切口,让拇指露在袋外。(3)若仅有一指或几个手指皮肤撕脱,可将患指插入袋中。若手指远侧尚有正常皮肤,可在袋下方另做1个或几个小切口,分别将有正常皮肤的手指远端穿出袋外。(4)伤手埋藏6周后,可行断蒂手术。沿手边缘切开皮瓣,将背侧皮瓣留在手背,取出患手后,手掌侧植皮。也可在皮瓣上做“工”字切口,取出患手,全手植皮。用取皮刀切取皮片,覆盖手背及手掌创面,手指分别用狭长的皮片缠绕包裹伤指。【注意事项】1.做成袋状皮瓣后,伤面相对封闭,伤手清创必须彻底,止血要可靠,以防术后感染。一旦袋状皮瓣内感染,伤手很难继续保留。2.全手撕脱伤时常伴指神经血管束损伤,手指远端血液供应较差,清创时应截去中节指骨中段以远部分。3.—般术后6周将伤手从袋状皮瓣中取出,过早取出因肉芽组织未能完全覆盖创面,植皮不易成活。过晚取出时,关节容易僵硬,影响术后手功能的恢复。4.若伤手取出,背侧皮瓣保留在手背、措背时,应争取I次分指。而掌侧肉芽组织表面用皮片覆盖。5.植皮愈合后应尽早积极进行手指屈伸功能锻炼,并防止手指诸关节僵硬。6.要说明功能、外形以及供区情况(必须与患者家属或单位说明袋状皮瓣手术次数多、外形差、供区功能有影响等)。三、腹部皮瓣移植术【适应症】前臂及手部皮肤缺损者。【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局部有感染灶,术后可能感染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根据需要而定。3.手术操作(1)根据伤肢皮肤缺损的面积及部位,在腹部适尚位置设计皮瓣。(2)沿皮瓣设计切开皮肤,在深筋膜浅层游离,并根据受区皮肤厚薄的需要,修剪皮下脂肪,仔细止血,但蒂部皮下脂肪不宜过多修剪,以免影响皮瓣的血液供应。(3)腹部供区造成的皮肤缺损,往往可以直接拉拢缝合。供区皮肤缺损面积过大时,先缩小创面,余下部分再用皮片覆盖。(4)将皮瓣覆盖前臂或手部皮肤缺损区。【注意事项】1.前臂大面积皮肤缺损时,可在上腹部或下腹部设计横跨中线的大的横形腹部皮瓣。2.手掌手背皮肤同时缺损者,可在腹壁设计2个蒂位于相反方向的“S”形瓦合皮瓣,分别覆盖手背和掌侧皮肤缺损。3周后断蒂,将两皮瓣相对缘直接缝合。3.皮肤缺损超过前臂周径1/2.可设计双蒂腹部皮瓣。将前臂皮肤缺损区套入双蒂皮瓣之下,2周后分别在皮瓣的近端和远端蒂部做延迟,3周后断蒂。4.若覆盖手部烧伤瘢痕切除后留下的皮肤缺损,可利用原烧伤瘢痕形成单蒂瘢痕瓣,将其翻转后覆盖腹部供区创面。5.若在腹部一侧形成单蒂皮瓣时,皮瓣的远端不宜越过腹白线。6.髙龄或肩、肘关节功能障碍者慎用腹部皮瓣。四、胸臂皮瓣(胸部皮瓣)移植术【适应症】手部皮肤缺损或手指脱套伤者。【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根据需要而定。3.手术操作(1)患侧肩关节内收、屈肘,将患手放在对侧胸壁锁骨下方,根据患手皮肤缺损情况,在适当部位设计皮瓣。(2)切开皮瓣周围皮肤,在深筋膜浅层剥离、掀起皮瓣,并根据受区创面需要修剪皮下脂肪,仔细止血。(3)供区-般可直接拉拢缝合,若面积过大,可在直接拉拢缩小创面后,余下部分皮片移植覆盖。(4)掀起的皮瓣直接或卷成管状后覆盖手部或手指创面,并缝合皮肤。4.术后处理患肢贴胸位固定。一般术后3周断蒂。【注意事项】1.胸壁皮瓣转移术后,在腋窝部及患肢与胸壁接触的部位,用纱布或棉垫隔开,避免汗水浸渍皮肤。2.固定要牢靠,以防患肢下坠、拉伤或撕脱皮瓣。3.患肢肘关节屈曲障碍、健侧锁骨下瘢痕、女性患者一般不采用本手术。五、臂交叉皮瓣移植术【适应症】手指皮肤缺损伴肌腱或骨外露者。【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 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仰卧位。3.手术操作(1)皮瓣设计时,宜首先试将伤肢与健肢交叉,在体位舒适,又能牢固固定皮瓣的位置上设计皮瓣。一般选择在上臂,这样健侧肘关节可有一定的活动度。(2)指背皮肤缺损,伤手可以呈握臂状,拇指置上臂内侧,其余手指置上臂外侧,健肘屈肘时,患侧手掌的尺侧可紧贴前臂近端内侧,在这个位置,在上臂外侧患侧手指所覆盖的部位下,设计单蒂皮瓣。(3)掌侧皮肤缺损,伤手指背紧贴上臂内侧,掌指关节屈曲90%手指呈水平方向伸直,健肘屈曲时,患侧手掌尺侧紧贴健侧前臂近端内侧,在上臂内侧患侧指背所覆盖的部位下,设计单蒂皮瓣。(4)将手指分开,在上臂部设计几个相邻的臂交叉皮瓣,或设计长宽适度、蒂分别位于上臂近侧和远侧的双蒂皮瓣,供区创面缝合后,将患侧手指插入皮瓣深面,3周后断蒂,6周后再逐一做分指手术。(5)臂交叉皮瓣切开皮肤后,在深筋膜浅层游离,供区缺损一般均可直接拉拢缝合,若创面大,不能直接缝合,缩小创面后,可植皮覆盖。4.术后处理术后固定要可靠,可将患肢牢固地固定在胸壁上,健肘不固定,以便健侧前臂和手自由活动。也可将两前臂用石膏制动。【注意事项】1.皮瓣术后固定时,应在正常皮肤相互接触的部位,用纱布或棉垫隔开。2.平卧时,双侧上臂宜用枕头垫髙,防止双臂因重力关系向下牵拉皮瓣。3.臂交叉皮瓣尽量设计在上臂区,避免在前臂部设计皮瓣,以免影响美容。4.设计臂双蒂皮瓣时,皮瓣应有足够的长度,相邻手指应略微分开,有利于术后分指时,创缘能直接闭合。5.多指皮肤缺损者,若设计多个相邻的臂交叉皮瓣,应注意皮瓣蒂部的位置,避免影响相邻皮瓣的血液供应。6.患肢肘、腕关节屈曲障碍者,本手术应慎用。7.此皮瓣对单指皮肤缺损的患者较适合,多指皮肤缺损者慎用。第四节轴型皮瓣移植术一、第1趾蹼皮瓣移植术【适应症】手部皮肤缺损或挛缩者。【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或局部血管有病变者。【操作方法及程序】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体位仰卧位。手术操作(1)皮瓣设计:关键点为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点,以及趾蹼分叉处。皮瓣轴心线为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点与第1趾蹊中点的连线。皮瓣在深筋膜深层解剖。(2)根据受区皮肤缺损的实际需要,在第1趾蹼设计皮瓣,皮瓣两侧可分别向躅趾腓侧,第2足趾胫侧延长。(3)在足背做“S”形切口,显露大隐静脉、足背静脉弓及进入第1趾蹼皮瓣的趾背静脉,结扎切断其他分支。(4)在足背部显露足背动脉,在第1、2跖骨间显露足底穿支及第1跖背动脉的起始部,切断结扎足底穿支,并向远端继续游离第1跖背动脉。(5)在第1跖背动脉分出姆趾及第2足趾的趾背动脉分叉处,切断结扎流向跖侧的交通支。(6)切开皮瓣四周,从趾伸肌腱腱周膜表面掀起皮瓣并确保第1跖背动脉及趾背动静脉与皮瓣相连。(7)根据受区血管蒂需要长度,在适当位置切断大隐静脉及足背动脉,结扎供区血管断端.(8)皮瓣移植至受区,与受区相应血管吻合,供区植皮覆盖。【注意事项】1.在游离第1跖背动脉时务必小心,避免损伤。2.第1跖背动脉常有变异,术前应向患者和家属交代。若第1跖背动脉缺如或过细,可在跖侧做切口,游离第1跖底动脉为血管蒂。二、趾腹皮瓣移植术【适应症】手指指腹皮肤缺损者。【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或局部血管有病变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仰卧位。3.手术操作(1)根据受区皮肤缺损的需要,在姆趾腓侧面设计皮瓣。(2)在跖侧第1、2跖骨间隙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在趾蹼处分离出到姆趾的趾底动脉、静脉及趾底固有神经,并继续向近端游离第1跖底动静脉。(3)切开皮瓣四周,将皮瓣掀起,并确保皮瓣近端与趾底神经血管束相连。(4)在适当部位切断第1跖底动静脉、趾底神经,移植到受区,供区皮肤不能直接闭合时可植皮覆盖。【注意事项】同本章第四节“第1趾蹼皮瓣移植术”。三、足背皮瓣移植术【适应症】1.上肢皮肤缺损者。2.足、踝、小腿部皮肤缺损者。【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医局部有感染病灶,或局部血管有病变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仰卧位。3.手术操作(1)根据受区皮肤缺损大小,以足背动脉为轴心线设计皮瓣。(2)在小腿前下方及足踝部做纵形切口,找到胫前动静脉及腓深神经,继而向远侧游离出足背动静脉。(3)切开皮瓣内侧缘,找出大隐静脉,在其深面游离皮瓣。(4)到达皮瓣的关键区时(即足背动脉在第1跖骨间隙消失处2cm的范围),仔细显露足底动脉深支,并结扎切断。(5)在小隐静脉深面,趾伸肌腱表面游离皮瓣,腓浅神经远侧保留在皮瓣内。(6)受区准备好后,即可断蒂与受区血管吻合。若为岛状皮瓣,可在皮瓣内外侧缘分别切断结扎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仅以足背动脉及伴行静脉为蒂。(7)足背供医创面一般不能直接缝合,应取皮片移植。【注意事项】1.为保证植皮成活,切取足背皮瓣时应注意保护腱周膜。2.术后患足抬高,以减轻足部水肿。3.虽然该皮瓣具有皮瓣薄、质地好、血管口径粗、解剖较恒定、血管蒂长等优点,但由于术后足背供区植皮成活率低,植皮区易磨损破溃。有时因肌腱外露创而经久不愈或发生慢性溃疡。或由于慢性炎症刺激引起瘢痕增生造成足背瘢痕挛缩等缺点,因此应严格选择手术适应症,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供区可能出现的后果。4.术前应对浅静脉进行检査,若大隐静脉条件不好,在游离足背血管时,切勿损伤足背动脉的伴行静脉,此时足背皮瓣可以足背动脉和足背静脉为蒂。四、肩胛皮瓣移植术【适应症】各种原因所致人体皮肤缺损者。【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因局部有感染病灶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侧卧位或俯卧位。3.手术操作(1)按受医需要设计以旋肩胛血管降支供血的肩胛旁皮瓣,或设计以旋肩胛血管横支供血的肩胛冈下部皮瓣,也可设计包括旋肩胛血管升支、横支、降支供血的肩胛匡皮瓣。(2)患者取侧卧位,以肩峰与肩胛骨卜角的连线为轴心线向两侧设计皮瓣。(3)先切开皮瓣的远端,直达深筋膜万,将皮瓣从远端向近端逆行解剖、游离,直至三边孔。在大圆肌上缘处可见由三边孔穿出的旋肩胛血管。(4)继而将皮瓣近侧端切开,并将皮瓣向下游离至三边孔旋肩胛血管处。此时皮瓣仅与旋肩胛血管相连。(5)沿三边孔旋肩胛血管蒂由浅到深向腋部继续游离,沿途结扎旋肩胛血管发出的肌支或骨膜支,直达与胸背动脉的吻合处。待受区准备妥当,即可在此断蒂。(6)若拟切取以旋肩胛血管横支供血的冈下部皮瓣,则以肩狎冈下2cm平行肩胛冈为轴心线向两侧设计皮瓣,同样由远端向近端朝三边孔处掀起皮瓣。(7)若拟切取肩胛区皮瓣,在皮瓣宽度的设计上,应将皮瓣所需宽度的2/3设计在靠近肩胛骨脊柱缘侧,1/3设计在靠近肩胛骨腋窝处。(8)供区视切取皮瓣的宽度,决定是否需要植皮覆盖。【注意事项】1.以旋肩胛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可用于治疗腋部及臂部的瘢痕挛缩。2.肩胛皮瓣可与腋部皮瓣或与背阔肌肌皮瓣联合形成以肩胛下血管为蒂的大的联合皮瓣或肌皮瓣,修复大面积皮肤缺损。3.肩胛皮瓣与肩胛骨瓣联合形成肩胛骨皮瓣,可修复四肢骨及皮肤缺损。4.不论皮瓣的游离是从远端开始,还是从近端开始,都要在一侧游离至三边孔处看到旋肩胛血管皮支时,才能切开并游离皮瓣的另一端,并游离至三边孔,使近远两端皮瓣会师到旋肩胛血管。5.由浅向深,并向腋部游离旋肩胛血管主干时,应仔细结扎旋肩胛血管的周围分支。6.游离肩胛骨皮瓣时,当皮瓣两端会师至三边孔旋肩胛血管后,在向深游离时,应注意保留旋肩胛血管深支发出的骨膜支,并保护周围组织与肩胛骨相连。同时保留肩胛骨拟切取线以外的冈下肌、大圆肌和小圆肌与骨板的联系。五、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移植术【适应症】拇指掌侧和背侧皮肤缺损者。虎口挛缩者。【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局部有感染灶,术后可能感染者。3.第1掌骨背动脉损伤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仰卧位,患肢外展。3.手术操作(1)皮瓣设计:关键点在第1、2掌骨的夹角处。轴心线为第2掌骨桡侧。解剖面在指伸肌腱表面,第1背侧骨间肌肌膜皮瓣切取范围远端不应越过示指近侧指间关节,近端可达第2掌骨的近侧,侧方不超过手指侧中线,(2)根据受区皮肤缺损需要,设计皮瓣。(3)在皮瓣的近端,第2掌骨桡侧,做“S”形切口,或锯齿状切口,切开皮肤至真皮下,并向两侧游离,形成约1cm宽的筋膜蒂,该蒂的长度根据受区所在部位而定。待筋膜蒂形成后在指背深筋膜下游离皮瓣并移位至受区。(4)供区皮肤直接缝合或植皮覆盖。【注意事项】1.第1掌骨背动脉常有变异,术中应保留一定宽度的筋膜蒂,但有时也会出现皮瓣血液循环障碍。2.皮下隧道要宽敞,必要时切开皮肤,避免血管蒂受压。3.虎口缺损较大者,可做示指背侧局部转移皮瓣。六、手指岛状皮瓣移植术【适应症】手部皮肤缺损者。【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仰卧位,患肢外展。3.手术橾作(1)皮瓣设计:关键点在指蹼掌侧近端约1.5cm。皮瓣轴心线为各指指屈肌腱的侧方。解剖面在指伸肌腱腱周膜表面和指屈肌腱腱鞘的表面,皮瓣切取范围:远端在甲根近侧,近端到指根横纹,两侧不超过手指背侧正中线和掌侧正中线。(2)依受区需要,设计逆行或顺行指侧方岛状皮瓣。(3)在指蹊掌侧做锯齿状切口,切开皮肤,掌筋膜,显露指屈肌腱,并在相邻两指的指屈肌腱之间找到指总动脉和指总神经。(4)沿患指固有动脉和指神经由近端向远端解剖至皮瓣的近侧缘。(5)切开皮瓣四周切口,在屈肌腱鞘的表面及指神经血管束的深面游离皮瓣。(6)若行顺行转移,可在皮瓣远侧缘切断指神经血管束,皮瓣可顺行转移。(7)若形成逆行皮瓣,在皮瓣远侧缘,沿皮瓣轴心线在指侧方继续切开皮肤,显露皮瓣以远的指神经血管束。逆行转移时,血管蒂的旋转点不宜超过手指中节的中远1/3交界处。以确保远侧指动脉吻合支不被破坏。(8)供区创面缺损直接缝合或植皮覆盖。【注意事项】1.手指侧方岛状皮瓣顺行转移至相邻手指相对侧时,不须切断受区手指一侧的指固有动脉,仍以健指固有动脉和神经为蒂转移皮瓣。2.拇指或示指皮肤缺损时,若用手指岛状皮瓣覆盖供指,宜选中指尺侧半及环指桡侧半皮肤。3.拇指脱套伤时,可用中指尺侧及环指桡侧岛状瓣联合转移,皮瓣以指总神经血管束为蒂,经掌心部皮下隧道,将皮瓣转移至拇指,包裹拇指。4.游离指神经血管束时,宜带少许周围组织,以防血管痉挛并确保皮瓣的静脉回流。5.若受区皮肤覆盖对感觉恢复要求不髙,手指岛状皮瓣也可不带指神经,术中在显微放大镜下仔细解剖,可将指神经从指神经血管束中分离出来,留在供指上。6.有指动脉近端损伤者应避免做顺行皮瓣;远端损伤应避免做逆行皮瓣。7.有手指近节皮肤瘢痕,或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屈曲障碍,或手指指屈肌腱粘连者慎用本皮瓣。七、手背岛状皮瓣移植术【适应症】手部皮肤缺损或挛缩者。【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者。【操作方法和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仰卧位,患肢外展。3.手术操作(1)皮瓣设计:关键点为手背各指蹼游离缘近侧约1.5cm,此点为掌背动脉吻合支注入指掌侧总动脉的位置。皮瓣的轴心线为经指蹼中点与相应掌骨的平行线。皮瓣解剖面在深筋膜与伸肌腱腱周组织之间。掌背动静脉蒂应在骨间背侧肌肌膜的深面分离,切取范围近端达腕背横纹,远端至指蹼边缘,两侧界距轴心线旁开各2〜2.5cm。(2)沿皮瓣设计线,首先切开皮瓣一侧及指蹼处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在深筋膜与伸肌腱腱周组织之间锐性分离,于2个伸肌腱之间向深处显露骨间背侧肌浅面的掌背动静脉蒂。(3)继之切开皮瓣对侧缘皮肤,并向血管蒂方向游离,由两侧向深处,于骨间背侧肌肌膜下分离血管蒂。(4)继续向近端游离至掌背血管的起点。远端在指蹼处仔细游离通向掌侧的交通支。交通支周围要有宽约5cm的深筋膜及皮下组织。(5)逆行转移时,切断结扎掌背血管的近侧端,经皮下隧道转移皮瓣至受区。(6)皮瓣顺行转移时,在指蹼处切断掌背血管的远侧端,皮瓣即可顺行转移,覆盖手背或虎口的皮肤缺损。【注意事项】1.皮瓣逆行转移时,应先用血管夹阻断掌背血管近端,血液供应正常后,方可切断结扎掌背血管近端。若血液供应不好,估计有损伤指蹼处交通支的可能时,应放弃手术。2.该皮瓣也可制成带有指伸肌腱、掌背神经或部分掌骨的复合瓣,用于修复一侧指神经,部分伸指肌腱与皮肤或骨缺损。所带的复合组织均应注意保护好血管蒂与深筋膜的联系,防止营养血管断裂。3.若要重建皮瓣感觉,可向皮瓣近端多游离掌背神经,皮瓣转移后将其近端与受区指背神经或断裂的指掌侧固有神经近端缝合。4.手背瘢痕,掌背血管损伤,手背伸肌腱粘连者慎用本皮瓣。八、前臂桡动脉筋膜瓣移植术【适应症】1.手部皮肤缺损伴骨与肌腱外露者。2.先天性畸形和手外伤或烧伤晚期畸形的整形修复。【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抻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仰卧位,患肢外展。3.手术操作(1)筋膜瓣设计:关键点为腕上约5cm处及肱桡肌中点(此点为主要皮支和肌皮支穿出点)。筋膜瓣轴心线为肘窝胧二头肌腱尺侧缘与腕关节桡动脉搏动处之间的连线,即为桡动脉在前臂的投影。解剖面在前臂深筋膜深面。筋膜瓣切取范围可达前臂桡侧半面。(2)根据受医缺损要求,在轴心线两侧设计筋膜瓣。(3)在充气止血带控制下,沿血管蒂轴心线全长切开皮肤直达真皮下层,在真皮下层向两侧剥离并掀起皮肤至筋膜瓣边缘。皮肤剥离范围应超过筋膜瓣设计的面积。(4)先从一侧筋膜瓣边缘切开深筋膜,沿深筋膜与肌膜之间向血管方向分离,至肱桡肌与桡侧腕屈肌间隙处,可以看到桡动脉分支顺着肌间隙筋膜进入前臂筋膜瓣。一般在肱桡肌肌腹段内有2支或3支,只要完整地保护好其中1个分支(口径在0.5〜1.0mm),即可供应足够面积的筋膜瓣。当解剖分离至血管附近时,要特别细致,不要损伤细小的血管分支,在血管周围要保留约1cm宽的深筋膜及其相连的肌间隔,保护血管主干沿肌间隙筋膜发出的细小皮支。筋膜瓣一侧解剖游离完成后,再切开另一侧进行游离,并在血管主干的下面会师使血管游离。(5)在筋膜瓣的近端切断结扎头静脉。筋膜瓣两侧解剖分离完成后,仅剩下筋膜瓣远、近端与血管神经蒂相连。(6)逆行岛状筋膜瓣转移时,切断筋膜瓣近端血管蒂及前臂外侧皮神经,将筋膜瓣向远端逆行转移。为尽量向手部远端创面转移,远端血管蒂最远可游离至掌深弓,形成以掌深弓为血管蒂的前臂逆行桡动脉筋膜瓣。(7)桡动脉筋膜瓣逆行转移覆盖创面后。在筋膜瓣表面植皮。【注意事项】1.术前必须做Allen试验,或超声多普勒仪检测,以了解前臂桡动脉、尺动脉、掌动脉弓是否完整无损和有无解剖变异。术中在切断筋膜瓣近端桡动脉前,要用血管夹阻断桡动脉近端血流。2.桡动脉的主要皮支位于前臂的远1/3段,筋膜瓣设计应尽量包括这一部分。若要修复手部远端创面,应采用以掌深弓为血管蒂的前臂逆行桡动脉岛状筋膜瓣。3.切取筋膜瓣应在深筋膜深层解剖,在靠近肱桡肌和桡侧腕屈肌间隙分离血管时,应紧贴肌肉,在肌外膜下锐性分离,注意尤其在前臂中、上部,勿损伤进入筋膜瓣的桡动脉皮支,因为此处桡动脉向筋膜瓣的分支甚少,若有损伤可能影响筋膜瓣成活。4.筋膜瓣转移时,血管蒂的长度应该比从筋膜瓣旋转点至创面最远端的距离长出1.5〜2.0cm,以保证筋膜瓣逆行转移时,血管蒂无张力。桡神经的浅支在桡动脉中下1/3交界处穿到皮下,走向手背。该神经距桡动脉有2〜3cm,在前臂桡动脉皮瓣游离过程中注意勿损伤该神经,否则造成虎口背侧感觉消失。有前臂桡动脉损伤或栓塞,前臂尺动脉损伤或栓塞者应避免应用本皮瓣。有前臂桡侧瘢痕者慎用本皮瓣。九、前臂背侧岛状皮瓣移植术【适应症】逆行岛状皮瓣适于修复手部皮肤缺损。顺行岛状皮瓣适于修复肘部皮肤缺损。若携带尺侧腕伸肌腱形成肌腱皮瓣,可修复手背指伸肌腱伴皮肤缺损。近端若携带部分尺骨或尺骨膜可修复手背皮肤伴掌骨缺损。【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仰卧位,患肢外展。3.手术操作(1)皮瓣设计:关键点,即皮瓣逆行旋转的轴点,亦是皮瓣逆行供血的血管发出点,在骨间后动脉末端与骨间前动脉背侧支吻合的水平部位。此点在尺骨茎突上方大约2.5cm处。皮瓣轴心线为肱骨外上髁至尺骨头桡侧缘的连线。骨间后动脉在前臂背侧体表的标志线位于轴心线的下2/3部,解剖面在近端为前臂深筋膜与肌膜之间;在远端为深筋膜下与肌腱之间。皮瓣的切取范围,近端可达肘平线,远端抵尺骨茎突上方约5cm水平,两侧缘可达桡骨和尺骨缘。(2)根据受区情况在轴心线两侧设计皮瓣。逆行皮瓣设计在前臂上中1/3部,顺行皮瓣设计在前臂中下1/3部。(3)首先沿皮瓣轴心线在前臂远端切开蒂部皮肤直达前臂筋膜。将切口两侧皮肤稍做潜行游离后,在尺侧腕伸肌腱与小指伸肌腱之间,分离骨间后动静脉血管蒂,血管蒂两侧保留1.5cm宽的深筋膜及少许肌间隔。(4)辨清血管走行后,按设汁首先切开皮瓣两侧缘,在前臂筋膜和肌外膜之间锐性分离皮瓣,掀起皮瓣两侧缘,在深浅伸肌群之间沿蒂部向近侧分离出骨间后血管束的上段及皮支和附带的肌间隔,注意保护近端的大皮支。(5)在分离骨间后动脉主干时,应仔细保护好骨间后神经及其分支。(6)皮瓣逆行转移时,在旋后肌下缘与拇长展肌之间,先用血管夹阻断骨间后血管的近端部分,观察皮瓣血液供应,确认皮瓣血液供应良好后,切断近端血管蒂,将皮瓣逆行旋转,经皮下或开放隧道转移,覆盖手部创面。如顺行转移则切断远端血管蒂,皮瓣顺行旋转,覆盖肘部创面。(7)皮瓣游离移植,按顺行皮瓣设计切取皮瓣后,切断皮瓣远端血管蒂,将骨间后血管向近侧解剖,尽量使其达到它在骨间膜上缘穿出处,必要时切开骨间膜,使骨间后血管游离至骨间总动脉处,以使血管蒂有足够长度。切断近端血管蒂,移植到受区,行血管吻合。(8)供区创面可直接缝合或皮片移植修复。4.术后处理逆行转移时,腕背伸位石膏托固定2周,以缓解对血管蒂的张力。【注意事项】1.因前臂骨间后血管很细,驱血后解剖寻找困难,故最好将肢体略加抬髙后,前臂不加驱血直接在上臂上止血带,这样解剖时,可见血管充血变粗,易于解剖寻找。2.前臂骨间后神经与骨间后动脉伴行,该神经是桡神经深支的延续,是支配背侧伸肌的运动神经,分离血管蒂时务必小心,切勿损伤神经主干及分支。3.设计逆行皮瓣时,血管蒂远端游离不能超过尺骨茎突上方2.5cm水平。因为逆行皮瓣依靠骨间前动脉在此处与骨间后动脉的吻合支供血。4.有前臂背侧皮肤瘢痕者,或前臂近端背侧创伤后水肿、深部组织纤维化者,或前臂双骨折可能损伤前臂骨间背血管者应慎用本皮瓣。5.该皮瓣最大缺点是术后外观效果较差。对美容有较高要求的患者,不适宜选择本皮瓣,十、前臂尺侧皮瓣(尺动脉腕上支)移植术【适应症】1.带蒂转移修复手部皮肤缺损。2.游离移植用与尺动脉腕上皮支相递的1〜2cm长的尺动脉主干及1根尺静脉为血管蒂形成的游离皮瓣可修复远处皮肤缺损,缺损的一段尺动脉断端稍许游离后,常可直接修复。【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仰卧位,患肢外展。3.手术操作(1)皮瓣设计:关键点为豌豆骨近端约4cm处,该点是尺动脉腕上皮支进入皮瓣的关键点及逆行岛状皮瓣的旋转点。皮瓣轴心线为豌豆骨与肱骨内上髁的连线。轴心线的前臂远侧1/2为尺动脉的行径线。解剖面在前臂深筋膜深面。切取范围远端可抵豌豆骨平面,近端可达肱骨内上髁远侧缘,两侧缘分别达前臂掌侧正中线及背侧的正中线。(2)根据受区缺损的大小,在轴心线的两侧设计皮瓣。(3)先在腕上沿尺侧腕屈肌桡侧缘做约5cm长切口,切开皮肤,暴露尺侧腕屈肌,在腕上4cm左右处将该肌下部肌纤维切断,沿尺动脉仔细寻找向尺侧方向发出的腕上皮支。(4)证实腕上皮支的存在后,切开皮瓣的四周皮肤,在深筋膜下由皮瓣的近端向远端游离。切断皮瓣与尺动脉间其他分支,仅保留腕上皮支与尺动静脉相连。(5)在皮瓣的近端和远端解剖出贵要静脉,在皮瓣近端解剖出前臂内侧皮神经,暂均予以保护。(6)皮瓣逆行转移时,切断皮瓣近端及远端的贵要静脉及前臂内侧皮神经,此时皮瓣仅靠腕上皮支动静脉供血和回流。(7)皮瓣游离移植时,将皮瓣近端和远端的责要静脉、前臂内侧皮瓣神经切断结扎,为提髙游离移植的成功率,可在尺动脉主干上切取与腕上皮支相连的一段2cm左右的血管,一端结扎,另一端与受区动脉吻合。或与受区动脉嵌人吻合。静脉可取与腕上皮支静脉相连的较长一段尺静脉,皮瓣面积较大时,最好将皮瓣内的贵要静脉与受区另一根静脉吻合以增加静脉回流。(8)若希望皮瓣恢复感觉,可将皮瓣内的前臂内侧皮神经与受区一根皮神经吻合。(9)前臂供区创面可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4.术后处理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手掌时,若皮瓣张力较大,可将腕屈曲15°,石膏固定10d。【注意事项】1.前臂尺动脉皮瓣的轴心线是尺动脉走行线,而前臂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的轴心线是肱骨内上髁与豌豆骨的连线,因而供区更偏尺侧,在设计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时要注意这一特点。2.如皮瓣行游离移植,可吻合腕上皮支动静脉,但皮支动脉外径仅(1.33土0.13)mm,虽能吻合成功,但有一定风险,如将与腕上皮支相连的尺动静脉主干切取一段,吻合尺动静脉有利于皮瓣成活。缺损的一段尺动脉,断端稍许游离后,常可直接吻合修复。因此法的血管蒂相对较短,故一般不作为游离皮瓣的首选方法。3.在腕横纹近端,沿尺侧腕屈肌桡侧缘做切口,先解剖出尺动脉腕上皮支,观察其方向、分支等情况,满意后可从近端向远端切取皮瓣直达腕上皮支。4.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包含前臂内侧皮神经,逆行转位后与受区皮神经缝接,可使皮瓣恢复良好感觉。5.皮瓣逆行转位时,切勿使皮支血管蒂受压,尤其是供医植皮,荷包加压时,务必保证血管蒂处不受压,否则将导致手术失败。6.较长较大的皮瓣逆行转移时,可保留皮瓣远端的贵要静脉与皮瓣的联系或将近端贵要静脉与受区一根静脉吻合,以增加静脉回流。7.有前臂尺侧瘢痕者或尺动脉远侧损伤者慎用本皮瓣。十一、前臂桡侧皮瓣(桡动脉)移植术【适应症】1.手部皮肤缺损、伴骨与肌腱外露者。2.先天性手畸形,手外伤或烧伤后畸形以及全身其他部位的整形需要者。3.因皮瓣的桡动脉及头静脉在皮瓣的两端均有足够的口径可以供做游离皮瓣,故可与其他皮瓣串联修复大面积皮肤缺损,或做桥式交叉皮瓣修复患肢皮肤缺损。4.带桡骨条的前臂桡动脉皮瓣可再造拇指或其他手指。5.含前臂外侧皮神经的前臂桡侧皮瓣,用于修复需要恢复感觉的皮肤缺损。【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仰卧位,患肢外展。3.手术操作(1)皮瓣设计:关键点为腕横纹上约5cm处及肱桡肌中点(此点为主要皮支和肌皮支穿出点)。皮瓣轴心线为肘窝肱二头肌腱尺侧缘与腕关节桡动脉搏动点的连线。即为桡动脉在前臂的行径。解剖面在前臂深筋膜深面。皮瓣切取范围可达前臂桡侧半面。虽然前臂皮肤均可形成皮瓣,但为了保证手部静脉回流,至少要保留贵要静脉及其覆盖的皮肤。(2)根据受区缺损要求,在皮瓣的轴心线两侧设计皮瓣。(3)在充气止血带控制下,沿皮瓣标记线,先从一侧切开皮肤直达深筋膜下,沿深筋膜与肌膜之间向血管方向分离,至肱桡肌与桡侧腕屈肌间隙处,可看到桡血管分支随肌间隙筋膜进入前臂皮瓣。一般在肱桡肌肌腹段内有2支或3支,只要完整地保护好其中一个分支(口径在0.5〜I.0mm),即可供应足够大小的皮瓣。当解剖分离至血管附近时,要特别细致,不要损伤细小的分支,在血管周围要保留1cm左右宽的深筋膜及其相连的肌间隔,保护血管主干沿肌间隙筋膜发出的细小皮支。皮瓣一侧解剖游离完成后,再切开另一侧并进行游离。在血管主干的下面会师使血管完全游离。(4)于皮瓣远端和近端皮下保护好头静脉,并做适当解剖。(5)桡神经的浅支在桡动脉中、下1/3处穿到皮下,走向手背。该神经距桡动脉2〜3cm,在前臂桡动脉皮瓣游离过程中注意勿损伤该神经,否则可造成虎口背侧感觉消失。(6)游离皮瓣上部时,注意分辨血管的肌支并予以结扎,同时切勿损伤皮支。如遇较大的肌皮支,可适当分离,切断少部分肌肉,以解剖出肌皮支,便之保留于皮瓣内。(7)若需要重建皮瓣感觉,可将前臂外侧皮神经留在皮瓣内。(8)皮瓣两侧解剖游离完成后,仅剩下皮瓣的远端和近端与血管神经蒂相连。(9)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时,切断皮瓣近端血管蒂及前臂外侧皮神经,将皮瓣向远端逆行转移,为尽量向手部远端创面转移,远端血管蒂可尽量向远端游离,最远可形成以掌深弓为血管蒂的前臂逆行桡动脉岛状皮瓣。(10)游离移植时,切断结扎皮瓣远端血管蒂,充分游离近端血管蒂,以保持血管蒂有一定的长度。若受区有血管缺损,可于皮瓣置入受区后,分别将皮瓣桡动脉的近端和远端与受区缺损血管的近端和远端吻合。以重建肢体的血液供应。(11)前臂桡动脉皮瓣内可包含前臂外侧皮神经而形成神经皮瓣,前臂桡动脉皮瓣也可将掌长肌腱、肱桡肌包含在内而形成肌腱或肌肉皮瓣_前臂桡动脉皮瓣也可包含部分桡骨下段而形成骨皮瓣。一般可切取桡骨茎突上骨片作为植骨块,再用前臂桡动脉皮瓣包裹之,形成桡骨块皮瓣,用于拇指再造。(12)切取皮瓣或筋膜瓣后,供医创面应进行直接缝合或皮片移植修复。【注意事项】1.术前必须做Allen试验或超声多普勒仪检测,以确定前臂桡动脉、尺动脉、掌动脉弓是否完整无损和有无解剖变异。有前臂桡动脉损伤或栓塞者,前臂尺动脉损伤或栓塞者应避免应用本皮瓣。术中切断皮瓣近端桡动脉前,要用血管夹阻断桡动脉近端血流,确认手与皮瓣均有良好血供时才能断蒂,否则皮瓣不能切取。2.桡动脉主要皮支位于前臂远1/3段,皮瓣设计应尽量包括这一部分。若要修复手部远端创面,应采用以掌深弓为血管蒂的前臂逆行桡动脉岛状皮瓣。3.切取皮瓣应在深筋膜深层解剖,在靠近肱桡肌和桡侧腕屈肌间隙分离血管时,应紧贴肌肉,在肌外膜下锐性分离。尤其在前臂中、上部,切勿损伤进入皮瓣的桡动脉皮支,因为此处桡动脉向皮瓣的分支甚少,该皮支若有损伤有可能影响皮瓣成活。4.皮瓣转移时应保证血管蒂无张力。5.前臂桡动脉皮瓣或逆行岛状皮瓣均可形成筋膜瓣,用于游离移植或逆行岛状移位,其切取方式基本与皮瓣相同。首先沿血管蒂轴心线全长切开皮肤直达真皮层,在真皮层下剥离皮肤。皮肤剥离范围应超过筋膜瓣设计面积。筋膜瓣表面用全厚或中厚皮片移植。6.有前臂桡侧瘢痕者慎用本皮瓣。7.由于供区术后瘢痕影响美观,因此对美容要求较髙的人应慎用。十二、臂外侧皮瓣移植术【适应症】手与其他部位皮肤缺损者。【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局部有感染灶,术后可能感染者。3.供区有外伤及手术史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仰卧位,肩下垫髙。3.手术操作(1)皮瓣设计:关键点为皮瓣轴心线的中点,此处常可见1个较粗的桡动脉皮支进入皮瓣。皮瓣轴心线为三角肌止点与肱骨外上髁之间的连线,桡侧副动脉行于其中。解剖面在上臂深筋膜深面。皮瓣切取范围,近端为三角肌止点平面,远端为肘关节平面,两侧为上臂前后正中线。皮瓣解剖面在上臂深筋膜深面。(2)根据受区创面大小,在轴心线两侧设计皮瓣。(3)先切开皮瓣后缘直达深筋膜。在深筋膜下,肱三头肌外侧头表面向前游离皮瓣。至外侧肌间隙时,可见桡侧副动脉后支发出的皮支经肌间隙筋膜进入皮肤。外侧肌间隙中点处常可见一恒定的桡动脉皮支。(4)切开皮瓣前缘,在深筋膜下,肱桡肌表面向后游离皮瓣,直达臂外侧肌间隙,采用两侧会师,在血管主干的深面游离血管主干,并继续向近端分离血管蒂至桡侧副动脉起始处。在肱骨干处可见桡神经主干行向肱桡肌与肱肌之间,注意保护桡神经。(5)沿桡神经主干将桡神经的臂外侧下皮支与主干适当做干支分离。(6)在皮瓣的近端和远端,仔细分离头静脉,并使头静脉留在皮瓣内,头静脉的近端和远端切断结扎。(7)待受区皮肤准备就绪,在皮瓣远端切断结扎桡侧副动脉后支的终末支及臂外侧皮神经。切断近端血管蒂后可进行游离移植。(8)若形成顺行带蒂皮瓣则保留桡侧上副血管。若形成逆行岛状皮瓣则结扎近端的桡侧副动脉或肱深动脉,而以桡侧副动脉后支为蒂逆行转移皮瓣。(9)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皮片移植修复。【注意事项】1.解剖血管蒂注意勿伤及桡神经。2.若需较长血管蒂,可于肱三头肌外侧头与长头之间分离至肱深动脉近端。3.本手术有损上臂外侧之外形,对美容要求较髙者慎用。十三、腹股沟皮瓣移植术【适应症】1.上肢皮肤缺损者。2.上肢骨与皮肤缺损者。【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局部有感染灶,术后可能感染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仰卧位。3.手术操作(1)皮瓣设计:关键点为腹股沟韧带下约3cm股动脉搏动处,此点为旋髂浅动脉起始点,自股动脉搏动点起,沿轴心线约7cm处,即旋髂浅动脉穿出缝匠肌肌筋膜后的人皮点。皮瓣轴心线为腹股沟韧带下约2.5cm股动脉搏动处与髂前上棘的连线。皮瓣解剖面内侧在腹外斜肌腱膜及腹股沟韧带表面;外侧为臀筋膜和股深筋膜表面。但因血管自缝匠肌内缘处进入该肌肌筋膜深面,并在该肌外缘处穿出才进入皮瓣,故在缝匠肌处的解剖面应为缝匠肌肌筋膜的深面。皮瓣切取范围:上界在腹股沟韧带上10cm左右,下界在腹股沟韧带下5cm左右,内界在股动脉外侧,外界沿髂嵴延伸。(2)根据受区需要,在轴心线的两侧设计皮瓣。(3)按设计的皮瓣面积,切开皮瓣四周皮肤或由外侧向内侧,紧貼腹外斜肌筋膜表面掀起皮瓣,并保证皮瓣下端与血管蒂相连。(4)皮瓣的蒂部卷成5〜7cm的皮管,皮管的根部应留出2--3cm不直接做相对缘缝合,应与皮管根部的供区皮肤做“Y”形缝合等处理,以免皮管根部血管绞窄,影响皮瓣成活。而后将皮瓣和受区缝合。(5)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皮片移植覆盖。4.术后处理(1)术后患侧髋关节与患侧膝关节应保持屈曲位,以缓解供区皮肤张力,同时要避免术后剧烈咳嗽。(2)可靠固定3周。2周拆线,3周断蒂,断蒂前应做皮管夹蒂试验。【注意事项】1.腹股沟皮瓣也可设计为游离皮瓣。由于旋髂浅血管常有变异,因此在设计皮瓣之前,首先在腹股沟韧带下显露血管情况。找出旋髂浅静脉后,再沿股动脉,由下向上寻找旋髂浅动脉。若旋髂浅血管与腹股沟浅血管同时存在,并共干时,也可以共干血管为蒂设计皮瓣。若动眛口径相对较粗(外径大于1.5mm),可与受区血管做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若口径较小,为提髙血管吻合的成功机会,可在动脉起始处切取股动脉盘0.5〜1.0cm,或用共干血管形成盘与受区血管做盘侧吻合。静脉根据具体情况也可做端端吻合或盘侧吻合。若取股动脉盘时,股动脉壁的缺损可用大隐静脉壁修补。修补务必仔细可靠,以防术后发生大出血。2.在缝匠肌处应注意肌筋膜下解剖,切取皮瓣必须包含缝匠肌的肌膜和部分肌纤维,以免损伤穿入该肌筋膜的旋髂浅动脉。3.由于血管蒂相对较短,口径较细,解剖需格外仔细。4.解剖时,有损伤股外侧皮神经的危险,造成术后股外侧麻木不适,因此解剖时务必仔细。5.有腹股沟区皮肤瘢痕者,或腹股沟区做过放射治疗或有手术史(如疝、大隐静脉髙位结扎术)者应慎用本皮瓣。十四、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适应症】各种原因所致皮肤缺损者。【禁总证】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局部有感染灶,术后可能感染者。3.供区有外伤或手术史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仰卧位。3.手术操作(1)皮瓣设计:关键点于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的中点处,该点是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第1皮支或肌皮穿支在肌间隙中的浅出点。皮瓣轴心线为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侧缘之间的连线,即股直肌与腹外侧肌肌间隙的体表投影。该线中点与腹股沟中点再划一连线,此线下2/3即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体表投影。皮瓣解剖面在阔筋膜下,皮瓣切取范围,根据皮肤缺损面积,按照皮瓣长径在关键点近端占1/3,远端占2/3,皮瓣宽径在内侧占1/3,外侧占2/3的原则设计。(2)根据受区需要设计皮瓣。先切开皮瓣的外侧缘,直达阔筋膜下,在阔筋膜与股外侧肌肌膜表面,向内分离至股外侧肌与股直肌间隙,可见2支或3支皮支或肌皮穿支从肌间隙或穿股外侧肌进入皮瓣。(3)继而切开皮瓣的内侧缘并直达阔筋膜下,并向外侧分离至股外侧肌与股直肌间隙。(4)皮瓣四周游离完成后,沿皮支逆向游离血管蒂,若为肌皮穿支应保留部分肌袖,以免损伤血管。向内侧牵开股直肌,将旋股外侧血管蒂游离到它的起始处、若需更长的血管蒂,可以股深动静脉为血管蒂。(5)待受区准备完成后,断蒂,将皮瓣植于受区。(6)带蒂转移,顺行转移可将血管蒂远端切断结扎,皮瓣可用于修复髋部和腹股洵部皮肤缺损。由于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与膝外上动脉、膝中动脉互相吻合。因此又可以后者为蒂形成逆行岛状皮瓣,以修复胭窝及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7)供区创固直接缝合或植皮覆盖。【注意事项】1.该皮瓣一般有2支或3支皮支或肌皮支。切取皮瓣时应将所有进入皮瓣的皮支或肌皮穿支包括在内。有时仅有1支皮支或肌皮支,若管径较粗,仍可切取一定面积的皮瓣。2.将股外侧浅静脉和股外侧皮神经游离出来,加以标志,必要时可供吻合用。3.供区可能会留有痛性神经瘤。十五、小腿内侧皮瓣移植术【适应症】各种原因所致人体皮肤缺损者。【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术后可能感染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仰卧位。3.手术操作(1)皮瓣设计:关键点在内踝上约4、7、9、11cm4处,其中以7cm处最恒定。是胫后动脉主要皮支发出处。皮瓣轴心线为胫骨内侧缘中上1/3交点与内踝后1cm的连线或胫骨平台内侧缘中点与内踝后1cm的连线。皮瓣解剖面在小腿深筋膜的深面。皮瓣切缎范围,上界为膝关节平面;前界为胫骨前缘;下界为踝关节平面;后界为小腿后侧中线。(2)根据受区需要,以皮瓣轴心线及内踝上7cm为中心,在轴心线两侧设计皮瓣。(3)在内踝后方切开皮肤,显露胫后血管下端。(4)切开皮瓣的前缘,沿深筋膜深而向后分离,注意保持胫骨骨膜的完整。在关键点处可见在紧贴深筋膜深面与皮支动脉伴行的暗紫色静脉皮支,并循此皮支向后仔细分离至比目鱼肌与趾长屈肌之间的内侧肌间隔,直至胫后动脉处。(5)切开皮瓣后缘,沿深筋膜下向前解剖分离至内侧肌间隔,沿途结扎其他肌支,并在胫后血管深面,将其与深部组织游离。(6)解剖分离胫后盥管时,注意将胫神经与血管仔细分离,加以保护并避免损伤主干及肌支。(7)若需要做成感觉皮瓣,在小腿上部切开皮肤时,注意暴露隐神经并适当向近端游离并切断。(8)大隐静脉可在皮瓣的上下两端切开结扎。(9)完成以上解剖,此时除胫后血管蒂未断以外:皮瓣已完全游离。根据原设计,切断血管蒂做移植或切断一侧血管蒂做顺行或逆行带血管蒂皮瓣转移。(10)供皮区创面直接缝合或取皮片移植覆盖。【注意事项】1.切取皮瓣时,首先应做内踝后切口,以证实胫后血管是否存在。因为正常人可缺如或变异,此时不得不放弃切取该皮瓣。2.术中要正确辨认内侧肌间隔,不要将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间隙误认为内侧肌间隔,以免招致手术失败。3.切开深筋膜后,应及时将深筋膜与皮瓣边缘固定,并注意在关键点寻找有无皮支,并循皮支血管向内侧肌间隔追踪游离。4.游离胫后血管时,不要损伤胫神经及其肌支。5.若要做骨皮瓣或骨膜皮瓣,应注意保护胫后血管骨膜支。6.皮瓣长度大于20cm者,若要做逆行岛状皮瓣,应保留大隐静脉并与受区静脉吻合,以确保皮瓣的静脉回流。7.若皮瓣移植或移位于负重区或感觉功能重要部位,应将隐神经包含在皮瓣内,并与受区皮神经吻合。8.游离皮瓣可用于修复身体任何部位的创面,但由于必须牺牲下肢1条主要动脉,故一般情况下不宜将游离皮瓣作为首选。9.有胫前动脉损伤者应慎用,若胫前动脉及腓动脉同时损伤应禁用。10.有胫后动脉下段损伤者不能做逆行小腿内侧皮瓣。11.有小腿内侧皮肤瘢痕或该部位切取过长隐静脉或有胫骨切开复位内固定史者应慎用。十六、小腿外侧皮瓣移植术【适应症】各种原因所致皮肤缺损者。【禁忌症】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局部有感染灶,术后可能感染者。3.供区有外伤或手术史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体位仰卧位。3.手术操作(1)皮瓣设计:皮瓣轴心线为腓骨小头与外踝的连线、关键点为轴心线上腓骨小头下方约9cm和15cm处。此点是腓动脉主要皮支或肌皮支发出处。平行于小腿外侧肌间隙。皮瓣解剖面在小腿深筋膜深层,外侧肌间隙处,沿肌皮支达腓动静脉主干。皮瓣切取范围,前缘至胫骨外缘;后缘至小腿后侧中线;上界为腓骨小头平面;下界为外踝平固。(2)根据受区需要,以皮瓣轴心线中点为中心设计皮瓣,皮瓣宽度的1/3位于轴心线前方,2/3位于后方。长度的1/2位于轴心线中点的上方,1/2位于该点下方。(3)为增加皮瓣移位时的血管蒂长度,设汁顺行皮瓣时可略偏远侧,设计逆行皮瓣时宜略偏近侧,但皮动脉或肌皮动脉必须包括在皮瓣内。(4)首先切开皮瓣后缘皮肤,直达深筋膜下,在深筋膜下向前游离皮瓣至腓骨后缘,比目鱼肌与腓骨肌所形成的小腿外侧肌间隙,小心寻找由该间隙穿出的皮支或由比目鱼肌穿出的肌皮血管,根据皮支或肌皮穿支的位置重新调整皮瓣的远近端切取平面。(5)继续沿皮支或肌皮穿支,顺小腿外侧肌间隙向近端游离至腓骨后内侧的腓血管主干。在游离肌皮支时,宜保留血管周围0.5cm肌袖,以免损伤肌皮血管。(6)切开皮瓣前缘,在深筋膜下向后游离至小腿外侧肌间隙,此时皮瓣完全游离。(7)在腓血管发出皮支或肌皮穿支的远侧端切断并结扎腓血管,并继续向近端游离适当长度的腓血管。待受区准备妥当,即可游离移植。(8)小腿外侧皮瓣逆行转移时,应沿腓血管近端,在腓骨的后侧继续仔细向近侧游离一定长度的腓血管,并结扎和切断发出皮支或肌皮穿支近端的腓血管后,即可以腓血管的远侧为蒂逆行转移皮瓣。(9)切取腓骨皮瓣时,按所需的腓骨长度,先用气动锯或电锯在腓骨的远近端锯断腓骨,并切开骨间膜,此时将游离的腓骨向外略加牵拉,即可见到近端的腓血管蒂。沿此血管蒂向远端解剖游离,保留0.5〜1cm厚的肌袖带在腓骨上,并保证腓血管也在肌袖内,最后在腓骨远侧端切断和结扎腓血管远侧端,此时皮瓣及腓骨已完全游离,受区准备好即可断蒂移植骨皮瓣。【注意事项】1.顺行转移可修复小腿上部及膝部创面,逆行转移可修复足部创面。2.对侧下肢创面无法用同侧皮瓣或游离皮瓣修复者,可采用健侧带血管蒂的小腿内侧皮瓣修复,或利用健侧胫后血管串联-游离皮瓣行桥式交叉皮瓣移植修复。3.皮瓣还可形成骨皮瓣或骨膜皮瓣,用于修复骨及皮肤缺损。4.也可利用胫动脉的皮支形成的小腿内侧皮瓣进行游离移植修复各类创面。5.四肢皮肤伴长骨缺损者,可选用带腓骨的小腿外侧皮瓣。6.腓动脉近侧端位置较深,切断腓动脉蒂之前注意保护胫后血管及胫神经。7.皮瓣面积较大时,宜将小隐静脉包括在皮瓣内。若逆行转移,可将小隐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以利于皮瓣静脉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