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改_第1页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改_第2页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改_第3页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改_第4页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岳麓版必修一讲课:杨雅清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好了歌监察制度君权相权选官制度皇帝的好了歌地方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中央官制选官制度监察/谏议地方行政管理中央官制的演变1中枢权力体系1、秦朝三公九卿制百官之首全国政务太尉军务皇帝九卿丞相御史大夫(副丞相)监察百官丞相位高权重皇帝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外朝尚书令侍中常侍中朝有事上报2、西汉武帝时期:建立中朝皇帝中朝外朝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常侍尚书决策机构执行机构丞相权力被削弱3、东汉尚书台4、魏晋南北朝改称尚书省,新设中书省与门下省皇帝尚书台太尉三卿司徒三卿司空三卿丞相权力被弱化丞相权力有所上升2023/12/11皇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5、隋唐三省六部制起草诏令负责执行封驳审议(1)内容:

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B.削减灾区赋税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上呈至皇帝,皇帝赞许,吩咐大臣丙负责执行。大臣丙将任务依次分配到属下三个部门。

历史情景体验A.礼部B.户部C.工部2.任务分配到哪三个部门?1.大臣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六部制(2)关系/特点:三省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为什么说是三省六部制是皇权之下的民主制(3)历史影响:对当时而言,相互制衡,提高了办事效率。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完整的相权被分割(决策、审议、执行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有利于避免权臣独揽大权,减少政治腐败,保证政治清明。对后世: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后世所沿用思考:二府三司皇帝枢密院中书门下财政度支盐铁户部军政禁军统兵权调兵权行政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宰相三省基本不参与政事工部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三司使计相6、宋朝二府三司制皇帝中书门下参知政事枢密院度支盐铁户部行政财政军政二府三司制7、元朝:一省制

(1)原因:

1、元朝统治面积空前扩大,事务繁杂,蒙古贵族文化水平相对落后。2、为了更便捷、高效处理全国事务,改三省为一省。皇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枢密院度支盐铁户部中书门下军政行政财政财政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归入归入7、元代:一省制16(2)内容:总结: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朝代中枢权力机构宰相办事机构宰相权力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三公九卿制中朝、尚书台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一省制(中书省)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中书门下中书省百官之首位高权重受制于中朝后被尚书台取代被分割一分为三,只保留行政权过大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皇明祖训》(1)废丞相、亲掌六部8、明朝①原因:A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B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地教训影响皇帝殿阁五军都督府吏户礼兵刑工全国军队

明朝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2)设立内阁

①原因:

废丞相后,政务繁多,皇帝不可能一一亲自裁决。②设立过程:

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时期名称职权地位明太祖

明成祖

明中期以后内阁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可以“票拟”对奏疏的处理意见地位变得更加重要清朝(1636-1911年)时期的中央官制皇帝军机处议政王大臣吏户礼兵刑工内阁9、清朝设立军机处(1)背景:(2)职责:阅读课本17页正文部分,找出军机处设立的背景、职责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最初参与处理军务后期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该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地位:跪奏笔录上传下达影响:P17职责:参与处理军务明朝清朝废丞相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设内阁朝代中枢权力机构中央办事机构中央权力机构地位殿阁/内阁起初:地位低,品秩低中后期:内阁首辅权力极大,地位较大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帝:军机处军机处本身品级低,“传话筒”皇权/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制选官制度21、西周世卿世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西周宗法分封与社会等级图标准:血缘秦国以军功选官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统一后的秦朝再使用这一制度是否适应时代的发展?

有军功者,各以率(凭借)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激励了许多将士为国效力,但不在适用和平时期商鞅2、战国时期军功爵制阅读课本,找出汉朝察举制和征辟制形成的背景、方法和标准3、汉朝背景:

汉武帝时期,军功爵制不再适应和平年代的需要;方法:察举制:从下而上征辟制:从上而下标准:

孝廉察访荐用考试任用(辅)(主)察举制与征辟制察举制“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汉末民谣为何察举制在后期会出现这种情况?《举孝廉图》评价: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人也容易形成小集团。4、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评价:

初期起积极作用标准:家世门第的高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后期世家大族日益把持选官大权,出现“累世公卿”的局面,导致政治腐败,动摇国家统治。5、隋唐—清

(1)原因:①南北朝时,士族制度极端腐朽,士人衰落②庶族地主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2)概念(p11):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3)历程:隋朝开创——唐朝完善——明清发展(八股取士)(4)特点:开放性、公平性、客观性科举制科举考场贡院内的号舍美国学者柯睿格在《哈佛亚洲研究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剑桥中国隋唐史》的编者崔瑞德认为,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6)评价:A、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使出身低微的人有参政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为国家提供了高素质人才;为中华帝国繁荣提供了制度保障。二、科举,再科举材料1: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gu)中。”材料2: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消极:①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明清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②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老死于文场而无恨。”——胡适八股文才学门第品行军功血缘标准八股取士明清科举制隋唐九品中正东汉末、魏晋南北朝察举征辟汉武帝军功爵制战国、秦、西汉初世卿世禄西周制度朝代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完成表格,并思考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选官的依据:血缘和门第转变为能力选官的方式:推选转变为考试(逐渐规范化和模式化)监察谏议3

獬豸(xièzhì)监察:针对官僚而言谏议:针对皇帝而言监察和谏议是什么?概念剖析监察和谏议的机构监察与谏议制度发展演变项目朝代官职或部门监察制度秦朝汉朝明清谏议制度隋唐宋朝明清御史大夫御史府(中央)、刺史(地方)都察院、六科给事中(中央)、按察使司(地方)门下省谏院谏议机构取消监察部门越来越多——体现对官僚队伍的监督加强谏议部门越来越少,从有到无——皇权不断加强观察表格,请问监察与谏议制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十三州示意图“推恩令”背景:对比分封制:“七国之乱”分封制推恩令朝代社会性质目的地方权力地方沿袭方式节度使制度背景:对比分封制:“安史之乱”分封制节度使朝代社会性质目的地方权力地方沿袭方式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成熟标志

三省六部制——官僚体系的运转

科举制度——官僚体系的建设

监察谏议制度——官僚体系的维系

相权不断被削弱,皇权不断得到加强

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加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3个趋势: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2对关系:1个核心概念:4个内容:中央官制选官制度监察谏议地方集权5个时期:西周秦汉唐宋元明清雏形形成加强强化顶峰3、皇权至上,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人治色彩浓厚,且人治高于法治。6、借助神权自我巩固和加强,以文化专制巩固政治专制。4、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免,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逐渐强化,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但贵族特权伴随始终。5、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两对关系始终延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