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1页
湖南省岳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2页
湖南省岳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3页
湖南省岳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岳阳市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学者苏秉琦认为,距今6000年左右,从辽西到良渚,中华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一样璀璨。诸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圈”,又叫做“最初的中国”。由此可知,早期中华文明()A.多元文化共同发展 B.产生华夏认同观念C.多元一体进程加快 D.具备国家初始形态2.《史记·殷本纪》载:“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武乙猎於河渭之闲,暴雷,武乙震死……殷益衰”。这段材料()A.冲击了不可侵犯的敬鬼神思想 B.体现了殷商神王权力的结合C.反映了殷商对鬼神的原始崇拜 D.说明了殷商由盛而衰的过程3.中国古代都城考古中,“中”的理念不断深化,如下表所示。“中”的理念延续主要体现出()择中建都夏代晚期都城偃师二里头都邑遗址位于“天地之中”的大嵩山地区择中建宫早期偃师商城、郑韩故城、东汉洛阳城、唐长安城、明清北京城的宫城基本位于都城中央择中建殿汉长安城未央宫之前殿、隋唐洛阳城之大明宫含元殿、明清紫禁城之奉天殿和太和殿A.城市建筑技术的成熟 B.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C.多元一体国家的形成 D.国家认同观念的发展4.对于地方官员德政书写方式,东汉时期以“飞蝗过境”“猛虎渡河”“纵囚归狱”等为模式与范本;到了宋代,多出现“民诵之”“民受其惠,诵之”等话语。这一变化说明()A.经济发展促进观念转变 B.儒学发展影响官吏评价C.官员考核方式更加规范 D.社会治理模式发生变革5.“南宋人的一天”云展览聚焦南宋时期临安城市民的休闲娱乐生活,以游玩体验的视角切入,带领观众感受南宋时期精致开放的文化环境和南宋人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美学。下列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A.辰时(7:009:00):去晋商票号取钱B.巳时(9:0011:00):泛舟运河之上C.戊时(19:0021:00):赴娱乐场所看戏D.亥时(21:0023:00):逛临安夜市6.乡饮酒礼是我国古代一种融合礼、乐、诗教于一体的礼仪制度。明代对乡饮酒礼的规定甚为严格:规定了主持乡饮酒礼的人,在乡闾里社为有贤能的长者;宾客分明等级,以贤德和年龄为标准,犯法之人需被单独列出。由此可知明代乡饮酒礼()A.以重塑社会秩序为宗旨 B.创新了周礼的基本内容C.利于推行基层道德教化 D.是基层治理的一种形式7.下图为漫画《戊申科新进士》(戊申为1908年),图中站立者代表留学生。该漫画表明清末()A.留学生成为官员选拔主要对象 B.近代教育事业开始起步C.选官制度带有新旧并存的色彩 D.传统选官制度仍受追捧8.有学者说:“从戊戌到义和团再到辛亥,由托‘古’到灭洋再到皇权倒塌与复辟,纷纷扰扰,于是怀疑、否定与批判成为他们的特色。他们力求突破19世纪以来盘踞在人们头脑和思想观念中的‘体用二元’僵化思维模式。”该学者意在说明()A.五四运动导致知识分子阵营决裂 B.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性的解放C.当时各流派思想出现融和的趋势 D.新文化运动兴起具有历史必然性9.下列表述与下图标注地点对应正确的是()A.①出现中国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 B.②成立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C.③因京汉和陇海两大铁路开通而崛起 D.④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10.如图为1943年延安县运输大队资本构成图,这反映了()注:光华商店、盐业公司为边区政府所办A.边区经济形势良好 B.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C.新型经营方式引入 D.抗战力量日益壮大11.民间歌曲往往带有时代印记。下图是中国近代某时段出版的歌曲集《人权之歌》(反饥饿反内战歌选),其中有《人权之歌》《美国货害人精》等歌曲。据此可知,这些歌曲()A.揭露了袁世凯破坏共和的阴谋 B.讴歌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C.激励了全国民众参与抗战热情 D.批判了国民党倒行逆施的恶行12.新中国建立后,社会上有观点认为,中国国力贫弱,政府应“施仁政”,与民休息,应多发展轻工业,改善民众生活。毛泽东在1953年指出,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是小仁政;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是大仁政,重点应当放在大仁政上。毛泽东的谈话旨在()A.强调快速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性 B.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C.加快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进程 D.重视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13.1976年前,中国的城市化总体发展缓慢,城市化率较低。根据《中国城市化率现状调查报告》整理1949至1975年中国城市化发展状况如下:对上表分析正确的是()A.第一阶段的主因是经济的恢复 B.第二阶段的主因是大跃进运动C第三阶段因国家进行政策调整 D.第四阶段因国民经济持续下滑14.下图所示是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七个省区的历年投资占全国总投资比重变化情况。其中两次投资高潮出现的主要因素为()A.国家均衡发展的战略 B.边疆地区开发的需要C.备战备荒政治考量 D.“大跃进”运动的影响15.2021年11月,中国和东盟共同宣布建立面向和平、安全、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明确中国和东盟双方商定领域深化务实合作的承诺。这说明,我国()A.切实贯彻“亲诚惠容”理念 B.外交政策实现了重大调整C.积极践行“真实亲诚”原则 D.为世界和平提出中国方案16.面对近期的巴以冲突,王毅部长指出:中方反对和谴责一切伤害平民的行为,并指出以色列的行为已超越自卫范围,应停止对加沙民众的集体惩罚。同时强调,中方愿同沙特等阿拉伯国家一道,继续支持巴勒斯坦恢复民族权利的事业,推动巴勒斯坦问题重回“两国方案”正确轨道,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这一言论反映出中国()A.倡导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B.致力于落后国家民族复兴C.注重维护国际正义与和平 D.积极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唐、明时期的对外交流示意图材料二最早的西域仅指帕米尔高原东西两侧的中亚地区,后来逐渐包括了南亚次大陆、西亚的波斯、地中海的东罗马帝国以及西南亚的阿拉伯。元代汪大渊《岛夷志略》中频繁出现“西洋"的地名,如“龙牙门"和“北溜",还有“舶往西洋"的说法,“旧港”条提到“西洋人"。元代周致中《异域志》记载有“西洋国"“在西南海中",研究者认为指的是马八儿,位于今印度之东南海岸。明清时期接触到欧洲人,知其比历史上所接触之地更靠西,则“西”的概念又扩展为欧西,并呼以“泰西""远西",以示与早年之"西”的区别。——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国刚《中外文化关系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图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归纳准确完整,分析逻辑清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古代中国人对"西"的概念的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