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专升本)》重点考试题库评估测试题_第1页
2023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专升本)》重点考试题库评估测试题_第2页
2023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专升本)》重点考试题库评估测试题_第3页
2023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专升本)》重点考试题库评估测试题_第4页
2023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专升本)》重点考试题库评估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教育理论(专升本)题库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地区、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

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

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

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第I卷)

第I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

1、当他人在场时,如果个体的唤醒水平提高或动机增强,这时会产生()

•A.社会惰化

•B.群体极化

•C.社会促进

•D.群体思维

"答案:C

凶本题解析: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社会促进的概念。

【应试指导】社会促进是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

效率的提高。故应选C。

2、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A.冯特

・B.卡特尔

・C.马斯洛

•D,吉尔福特

答案:A

本题解析: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

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

•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B.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C.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

・D.指导班委会的工作

答案:A

本题解析:

班级德育工作的好坏,对班级整个工作的质量、对学校整体教育工作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因而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

4、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道德的活动

•B.品德的活动

•C.政治素质的活动

・D.法纪观念的活动

答案:B

本题解析:

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5、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A.冯特

・B.卡特尔

・C.马斯洛

・D.吉尔福特

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

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6、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

•A.六艺

・B三科

•C.四学

・D.七艺

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下列不属于基本情绪的是()

•A.快乐

•B徽情

・C.愤怒

•D.恐惧

答案:B

本题解析: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基本的情绪分类。

【应试指导】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不同,一般可以把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四种基本形式。这些形式的任何一种又可以根据体验深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程度。

8、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

・A.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B.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

・C.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

•D.要理解和尊重孩子

答案:D

本题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应试解难: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有:(1)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2)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3)

要理解和尊重孩子;(4)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其中,理解和尊重孩子是进行家

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9、理性一情绪疗法的创始人是()

・A.卡尔•罗杰斯

・B.华生

・C.马斯洛

・D.艾里斯

答案:D

本题解析:

理性情绪疗法是以认知行为理论为基础的,由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创立。

1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把哪一种需要看做最高层次的需要()

・A.尊重

•B.爱和归属

•C.自我实现

D.安全

答案:C

本题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应试解难:马斯洛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通过研

究,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

与归属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11、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A.思维

•B.想象

•C.注意

・D.复述

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心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实验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答案:B

本题解析:

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它在心理学中处于基础学科的地位。

13、中小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识世界,主要以学习哪种经验为主?()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生活经验

•D.生产经验

答案:B

本题解析: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学过程基本规律中的间接经验。

【应试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也就是教学过程,而在教学过程中,以间接经验为主

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学习间接经验就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故应选B。

14、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哪一种情绪状态()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情绪的分类。

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着弥散性的情绪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说的就是这种

情绪状态。

15、思维着的知觉"指的是

•A.观察

•B.判断

・C.推理

•D.表象

答案:A

本题解析:

观察的概念

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比一般的知觉有更深的理解性,思维

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16、"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所体现的社会心理现象是()

•A.遵从

,B.服从

,C.众从

•D.从众

答案:D

本题解析: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社会影响中的从众心理。

【应试指导】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所体现的社会心理现象就是从众心理。

17、我国古代教育家提出的"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教育原则,对于当今教育仍然适用,它并未

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改变。这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

•B.社会性

・C.个体差异性

•D.相对独立性

答案:D

本题解析:

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2.教育具有历史性

3.教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18、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是()

・A.教学指导书

・B.教学参考书

•C.教材

•D.教案

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教材的概念。

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

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19、"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体现了人格的()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答案:B

本题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人格的特点。

应试解难:“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独特性做了最好的诠释。一个人的人格是

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环境、生存及教育环境,

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20、把引起焦虑或恐怖的刺激由弱到强地暴露给来访者,使其逐渐适应,增加耐受力,从而消除

恐惧或焦虑反应。这种行为矫正的方法是()

•A.厌恶疗法

•B.系统脱敏

•C.满灌疗法

•D.代币疗法

答案:B

本题解析: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系统脱敏法的概念。

【应试指导】系统脱敏法是将放松训练和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结合运用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它将

交互抑制按等级排列,从弱到强,渐次实施,直到最终消除患者的不良反应。

21、当人们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达到何种程度,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A.熟练

•B.迁移

•C.同步

•D.同化

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评定学生成绩的方法除百分制记分法外,还有一类是()

・A.文字记分法

・B.等级制记分法

•C.数字记分法

•D.五分制记分法

答案:B

本题解析:

评定学生成绩的方法除百分制记分法外,还有等级制记分法。其中等级制记分法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等级记分法,如优、良、中、差等;另一类是数字记分法,如5,4,3,2,1等。

2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和研究,从而解决问题的学习和

教学方法是()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小组学习

答案:C

本题解析:

探究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课题和提供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分析、综合、抽象

和概括,得出原理。它的特点是关心学习过程甚于关心学习结果,要求学生主动参加到知识形成

的过程中去。

24、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而一致的()

•A.认知活动

・B.情绪反应

•C.价值观念

•D.心理倾向

答案:D

本题解析:

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而--致的心理倾向。它包含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意向成分。

25、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

・A.主观认识

•B.内化过程

•C.态度体验

•D.外显状态

答案:C

本题解析: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人们对客观事物产生不同的态度体验,

是以某事物是否符合和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

26、中小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识世界,主要以学习哪种经验为主?()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生活经验

•D.生产经验

答案:B

本题解析: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学过程基本规律中的间接经验。

【应试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也就是教学过程,而在教学过程中,以间接经验为主

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学习间接经验就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故应选B。

27、在教育史上,有一种观点视教育为政治、经济的附庸。这违背了教育的哪一特性?()

・A.阶级性

•B.历史性

,C.社会性

•D.相对独立性

答案:D

本题解析: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应试指导】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尽管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但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又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1)教育具有自身的承继关系;(2)教育受其他社会

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8、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所体现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隐性课程

•D.活动课程

答案:D

本题解析:

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主要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

“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所体现的课程类型正是活动课程。

29、在心理咨询的性格A-B-C理论中,B代表的是()。

•A.诱发事件

・B.对事件的评价和解释

・C.行为结果

・D.对非理性信念的辨析

答案:B

本题解析:

性格的A-B-C理论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理论,其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

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30、《教育漫话》的作者是()

・A.洛克

•B.赞科夫

•C.杜威

•D.卢梭

答案:A

本题解析:

洛克著有《教育漫话》,赞科夫著有《教学与发展》,卢梭著有《爱弥尔》,杜威著有《民主主

义与教育》。

31、"莲出于污泥而不染”这个比喻说明了人具有()

•A.差异性

•B.社会适应性

・C.自然性

•D,主观能动性

答案:D

本题解析:

遗传、环境和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或条件性的因素,个体

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其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莲出于污泥而不染"正是说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

要作用。

32、教学过程是以认识为基础()

•A.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B.促进教师教的过程

・C.形成操作技能的过程

•D.学习直接经验的过程

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3、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为()

・A.统计分析

•B.社会规范

•C.主观感受

,D.人际关系协调

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4、提出成败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耶克斯和多德森

・B.马斯洛

•C.韦纳

•D.多伊奇

答案:C

本题解析:

提出成败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韦纳。韦纳及其同事关于归因与学习动机的研究表明,个体对成

功和失败原因的解释影响着与成就有关的行为,他们通过广泛的调查分析,归纳出个体对成功和

失败的原因推断(即归因)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一一内外性和稳定性。

35、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称为()。

•A.观察

・B.思维

,C.表征

•D.表象

答案:A

本题解析:

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是按照一定目的与计划的要求组织知

觉活动,自始至终伴随着思维和言语的活动,新版章节练习,考前压卷,完整优质题库+考生笔

记分享,实时更新,用软件考:又叫“思维的知觉"。

36、《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界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

把其责任交给()

•A.社会

・B.地方

・C.学校

•D.家庭

答案:B

本题解析:

中共中央于1985年颁布了这项决定,在这项决定中,国家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地

方,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37、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A.榜样示范

•B.品德评价

・C.陶冶教育

•D.说理教育

答案:B

本题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常用的德育方法。

应试解难: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

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奖励、惩罚、

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

38、上课时学生能够边听讲、边做笔记、边思考。这种现象所体现的注意品质是()

・A.注意广度

•B.注意转移

・C.注意分配

•D.注意起伏

答案:C

本题解析: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注意的品质中的注意分配。

【应试指导】注意分配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任务上的注意

品质。学生上课边听讲、边做笔记、边思考,这是同时进行的三种活动。

39、下列属于自陈式人格测验的是()

・A.罗夏墨迹测验

・B.句子完成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

•D.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0、准确表述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选项是()。

A.心理过程

•B.心理状态

•C.心理特征

•D.心理现象

答案:D

本题解析: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性,研究人的个性心理

形成过程和发展规律,研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相互关系的科学。

41、考试并没有采取传统的纸笔测验,而采取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例如展览会、文艺演出等,

这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的什么特点?()

•A.自愿性

•B.实践性

•C.独立性

•D.灵活性

答案:D

本题解析:

课外校外教育不受课程标准限制,由学校或教师根据各方面条件而确定,比较灵活,如考试可采

取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

42、"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是下列哪种社会影响现象?()

•A.依从

•B.服从

•C.从众

,D.遵从

答案:C

本题解析:

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人云亦云,

随波逐流”,就是说明这种情况。

43、通过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行为倾向的方法是

•A.直接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

•D.间隔强化

答案:C

本题解析:

一是直接强化: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如奖励与惩罚便是学习中常用的两种强化形

式;

二是替代性强化: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三是自我强化: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44、最早使用美育一词的是()

・A.赫尔巴特

•B.席勒

•C.卢梭

・D.孔子

答案:B

本题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美育的概念。

应试解难:美育一词是德国剧作家、美学家席勒在《美学书简》中首次提出使用的。他认为美育

就是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

45、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基本单位是()

・A.神经元

•B.突触

•C反射

•D.反射弧

答案:A

本题解析: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基本单位,人的大脑大约有140亿〜160

亿个神经元。

46、"掌握求助者的意图和所存在的心理问题"是咨询的哪一步骤()

•A.建立关系

•B.了解问题

・C.分析诊断

・D.帮助指导

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7、系统阐述绅士教育思想的近代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洛克

•C.赫尔巴特

•D.杜威

答案:B

本题解析:

绅士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身体健康、精神健全的各种社会活动家和企业家,即绅士。洛克是绅士教

育的集大成者,他在代表作《教育漫话》中系统阐述了绅士教育思想,提出绅士应当具备德行、

智慧、礼仪和学问四种品质。

48、上课时学生能够边听讲、边做笔记、边思考。这种现象所体现的注意品质是()

•A.注意广度

•B.注意转移

・C.注意分配

•D.注意起伏

答案:C

本题解析: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注意的品质中的注意分配。

【应试指导】注意分配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任务上的注意

品质。学生上课边听讲、边做笔记、边思考,这是同时进行的三种活动。

49、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的为()

•A.统计分析

•B.社会规范

•C.主观感受

,D.人际关系协调

答案:D

本题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应试解难:综合国内外研究,健康心理应具备下列六个现实标准:()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

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⑸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

50、根据归因理论,下列哪项能增强成功的动机()

・A.失败是能力太差

・B.失败是不够努力

・C.失败是任务太难

,D.成功是任务太容易

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1、“掌握求助者的意图和所存在的心理问题”是咨询的哪一步骤()

•A.建立关系

•B.了解问题

・C.分析诊断

•D.帮助指导

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2、对人名、地名、定理等的记忆属于()

•A.内隐记忆

•B.情景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陈述性记忆

答案:D

本题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记忆的分类。

应试解难:陈述性记忆是一种事实记忆,是指一个人对事实性信息的记忆。例如人名、地名、名

词解释以及定理、定律等均属于陈述性记忆。

53、《教学与发展》的作者是()

・A.凯洛夫

•B.赞科夫

•C.加里宁

•D.马卡连科

答案:B

本题解析:

赞科夫于1957年开始,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进行了十多年的教育与发展的实践研究,于

1975年出版了作为实践总结性成果的《教学与发展》专著。

54、心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实验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答案:B

本题解析:

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它在心理学中处于基础学科的地位。

55、学生动作的执行由出声的外部语言到不出声的外部语言,再到内部语言的过程是智力技能形

成的哪个阶段()

•A.原型操作

•B.原型定向

•C.原型内化

•D.操作练习

答案:C

本题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

应试解难:原型内化有三种水平:即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动

作阶段。这是智力技能的完成阶段,也就是智力活动完成内化的阶段,其特点是智力活动过程简

化,实现自动化。

56、拉塔奈和达利的一系列实验室实验表明,他人在场减少了紧急情况下采取助人行动的可能性,

这种现象被称为()

•A.社会干扰

•B.群体影响

•C.群体一致性

•D.责任扩散

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7、智力的多元理论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A.斯皮尔曼

•B.斯腾伯格

•C.吉尔福特

•D.加德纳

答案:D

本题解析:

斯皮尔曼提出的是二因素理论,吉尔福特提出的是智力结构理论,斯腾伯格提出的是智力的认知

理论,加德纳提出的是智力的多元理论。

58、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个人

•B.小组

・C.班级

•D.个人和小组相结合

答案:C

本题解析:

班级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受学校委派全面负

责一个班学生的各项工作。

59、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A.直接性

•B.间接性

•C.广阔性

•D.创造性

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0、当前我国教育方针中明确规定的教育目的是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B.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C.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D.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答案:D

本题解析:

教育方针: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

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力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61、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属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特点?()

•A.抑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胆汁质

答案:D

本题解析:

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做事勇敢果断,遇事欠考虑、鲁莽、冒失、刚愎自用,但却表

里如一,典型代表是张飞。

62、2937年出版《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一书,标志着用科学方法系统研究人格问题的开始的

人是()

•A.卡特尔

・B.塔佩斯

・C.霍兰德

•D.奥尔波特

答案:D

本题解析:

奥尔波特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和人格心理学家。1937年他出版了《人格:心理学的解释》

一书,标志着用科学方法系统研究人格问题的开始。

63、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梅伊曼和拉伊

•B.利特和狄尔泰

•C.杜威和克伯屈

•D.阿普尔和吉鲁

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4、封建社会“等级制”的学制主要反映了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制约?()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传统

•D.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答案:B

本题解析:

建立学制的依据包括: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状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学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要反映一定历

史时期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并为一定的统治阶级服务。因此,学制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

封建社会"等级制”的学制主要反映的是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65、认为教育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模仿这一本能的观点是()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交往起源说

答案:C

本题解析:

教育的起源学说一般有四种: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马克

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说。其中,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孟禄,认为教育并非起源于生物的本

能,而是产生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而这种无意识的模仿不是习性的,而是遗传性的。

模仿是最初的教育形式和手段,模仿心理是教育的基础。

66、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

•A.自愿、灵活、实践

•B.自主、自立、自愿

•C.自愿、自主、自立

•D.自主、自立、实践

答案:A

本题解析:

课外校外教育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它具有自身的特点,分别是自愿性、灵活性和实践性。

67、能够同时把心理活动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的注意品质称为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答案:C

本题解析:

注意分配

(-)概念

把心理活动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任务的注意特征。

人可以“一,0二用“,即同时完成两种活动。

(-)条件

1.所从事活动的熟练程度

2.同时进行集中活动的性质相关

68、对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科学表述是

•A.研究教育事件与教育经验,探索教育理念

・B.研究教育方针与教育政策,制定教育法规

•C.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D.研究德育案例与教学案例,总结教育经验学案例,总结教育经验

答案:C

本题解析: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69、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

的指导性文件是()

A.课程计划

B.学科课程标准

C.教材

D.教参

答案:A

本题解析:

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

其中,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

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70、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而颁布的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D

本题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旧中国的学制。

应试解难:1922年,在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71、"说明心理与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体现的心理学研究目标是

•A.陈述

•B.解释

•C.预测

•D.控制

答案:B

本题解析:

心理学的研究目标

1.陈述心理现象

2.解释心理现象

3.预测心理活动

4.调节与控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72、在教育史上,存在着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的现象。这说明学制

具有()

•A.永恒性

•B.继承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学生道德认知的深与浅的矛盾

•B.学生道德认知的正确与错误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D.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的矛盾

答案:C

本题解析: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应试指导】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

教育者己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74、我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反映出的教学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中引文的意思是,如果教学不按一定顺序而杂乱无章地进行,学生就会头脑混乱而没有收获。

这里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

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75、《学记》中比较准确地体现教学启发性原则的是()

•A."开而弗达”

•B."学不蹒等"

・C."及时而教”

•D"禁于未发"

答案:A

本题解析:

《学记》中提到“开而弗达",意思是要启发学生,而不是直接告诉他结果。阐明教师的作用在于

启发、引导、激励学生,体现的是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76、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A.冯特

•B.卡特尔

•C.马斯洛

•D,吉尔福特

答案:A

本题解析: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

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77、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

・A.复式教学

・B.分组教学

•C.个别教学

•D.班级授课制

答案:D

本题解析:

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

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78、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是()

・A.《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B.《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

答案:C

本题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学制改革。

应试解难: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这次教育体制改

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79、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美国鲍尔斯、金蒂斯代表的学派是()

・A.实验教育学

・B.实用主义教育学

•C.文化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答案:D

本题解析:

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主要有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和

批判教育学等。其中,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鲍尔斯、金蒂斯、布厄迪尔等。

80、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叫()

•A.创造想象

•B理想

•C.再造想象

•D.幻想

答案:D

本题解析:

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其中,一种与生活愿望相

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叫幻想,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8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A.《论语》

・B.《大学》

・C.《礼记?学记》

・D.《理想国》

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礼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论述了中国奴隶社

会的学校制度、教育目的、教学原则、教师的作用等,尤其以教学原则的总结最突出。

82、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明确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答案:B

本题解析:

马克思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

人的唯一方法。”

83、林老师通过创建良好的班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对学生施加积极的教育影响。林老师的

做法体现了哪一课程的特点?()

A.活动课程

B.隐性课程

C.综合课程

D.选修课程

答案:B

本题解析:

从存在形式划分,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

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

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84、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是下列哪种注意品质?()

•A.注意的稳定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答案:C

本题解析: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可以同时注意更多的事物,把注意分配到不同的对象,做到眼、耳、手

并用,完成复杂的工作,这就是注意的分配。

85、美育首次正式列入我国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在()

•A.1911年

•B.1912年

•C.1921年

•D.1949年

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6、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7、在心理咨询的性格A-B-C理论中,B代表的是()。

•A.诱发事件

•B.对事件的评价和解释

•C.行为结果

・D.对非理性信念的辨析

答案:B

本题解析:

性格的A-B-C理论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理论,其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

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88、在教育研究上反对思辨,主张定量、实证研究,提倡"科学化”的教育理论派别是()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批判教育学

・D.制度教育学

答案:A

本题解析:

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有: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第二,提倡

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第三,划分教育实验阶段;第四,主张用实验、

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

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89、下列不属于健康概念的是()

•A.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社会适应良好

•D.自我意识正确

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0、记忆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叫()

•A.永久性遗忘

•B.逆向性遗忘

•C.暂时性遗忘

・D.干扰性遗忘

答案:A

本题解析:

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

91、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无意识现象的流派是

•A.机能主义心理学

・B.精神分析心理学

•C.格式塔心理学

•D.人本主义心理学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神分析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主要源于弗洛伊德治疗精神病的实践。

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人除了有意识的活动,还有无意识活动。常常由于环境的要求和社会的限制,而不能表现出来的

思想意识,形成下意识。

主要试图用各种方法发现和揭示病人在下意识中存在的问题。

92、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

・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B.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C.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

・D.指导班委会的工作

答案:A

本题解析:

班级德育工作的好坏,对班级整个工作的质量、对学校整体教育工作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因而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

93、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描述的是()

•A.能力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

・B.智力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C.激奋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

•D.学习时间与遗忘之间的关系

答案:C

本题解析: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相关知识。

【应试指导】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操作与激奋水平之间的曲线关系,随着操作的难度和情绪

的高低而发生变化。故应选C。

94、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

・A.学生个体和集体两个方面

・B.学生品德和学习两个方面

・C.学生校内和校外表现两个方面

・D.学生家庭环境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

答案:A

本题解析: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体和

学生集体两个方面。

95、《教育漫话》的作者是()

•A.洛克

・B.赞科夫

•C.杜威

•D.卢梭

答案:A

本题解析:

洛克著有《教育漫话》,赞科夫著有《教学与发展》,卢梭著有《爱弥尔》,杜威著有《民主主

义与教育》。

96、"莲出于污泥而不染”这个比喻说明了人具有()

・A.差异性

•B.社会适应性

•C.自然性

•D.主观能动性

答案:D

本题解析:

遗传、环境和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或条件性的因素,个体

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其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莲出于污泥而不染"正是说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

要作用。

97、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中,特别把美育提出来,将体、智、德、美四育并列的人是()

•A.席勒

・B.蔡元培

•C.陶行知

•D.朱自清

答案:B

本题解析:

在我国首次把美育作为教育方针的一部分提出来的是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时值1912年。新

中国成立后,提出德、智、体、美、综合技术教育五育并举。

98、下列不属于课程的是()

・A.学校周边环境

•B.英语

•C.语文

・D.数学

答案:A

本题解析:

语文、数学、英语都属于狭义的课程,即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科目;广义的课程还包括小学课程、

中学课程、大学课程等。学校周边环境不属于课程的范畴。

99、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属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特点?()

•A.抑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胆汁质

答案:D

本题解析:

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做事勇敢果断,遇事欠考虑、鲁莽、冒失、刚愎自用,但却表

里如一,典型代表是张飞。

100、学生动作的执行由出声的外部语言到不出声的外部语言,再到内部语言的过程是智力技能

形成的哪个阶段()

•A.原型操作

•B.原型定向

・C.原型内化

•D.操作练习

答案:C

本题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

应试解难:原型内化有三种水平:即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动

作阶段。这是智力技能的完成阶段,也就是智力活动完成内化的阶段,其特点是智力活动过程简

化,实现自动化。

101.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理论知识为指导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2、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

・A.分析思维

•B.直觉思维

•C.再造性思维

・D.创造性思维

答案:D

本题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思维的类型。

应试解难: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方式。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

级过程。

103、对学生进行奖励、惩罚,运用的德育方式是()

・A.实际锻炼

・B.说服教育

C.品德评价

D.榜样示范

答案:C

本题解析:

品德评价法主要包括奖励、惩罚和操行评定等,说服教育是德育的基本方法,榜样示范、实际锻

炼都是德育的一种方法。

104、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答案:C

本题解析: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应试指导】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很多。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

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

的发展方向;第二,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第三,学校有专

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105、在全部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制度

•C.教育机构

•D.教育功能

答案:A

本题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意义。

应试解难: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

育者的总的要求。全部教育工作自始至终是围绕教育目的这个核心展开的。

106、对人名、地名、定理等的记忆属于()

•A.内隐记忆

•B.情景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陈述性记忆

答案:D

本题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记忆的分类。

应试解难:陈述性记忆是一种事实记忆,是指一个人对事实性信息的记忆。例如人名、地名、名

词解释以及定理、定律等均属于陈述性记忆。

107、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运动竞赛

・B.运动队训练

•C.早操、课间操

・D.体育课

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体育课是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是中小学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除了讲授体育理论知识外,

主要是学习和训练体育技能。

108、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9、“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是指人格的哪一种特点()

•A.独特性

•B.稳定性

•C.功能性

•D.整合性

答案:B

本题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人格的特点。

应试解难: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里的“禀性"就是指人格。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点

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下来了。

110、技能水平随联系而提高的一般趋势是()

•A.随练习次数而提高

・B.随练习次数而降低

•C.初期进步快,以后渐慢

・D.初期进步慢,以后渐快

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1、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

•A.生理与社会需要

•B.物质与精神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答案:B

本题解析:

按起源分,需要可分为先天的生理性需要和后天的社会性需要;按对象分,需要可分为物质需要

和精神需要。

112、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A.榜样示范

•B.品德评价

•C.陶冶教育

•D.说理教育

答案:B

本题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常用的德育方法。

应试解难: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

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奖励、惩罚、

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

113、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教育根本目的的理论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宗教本位论

•D.民族本位论

答案:B

本题解析:

社会本位论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教育根本目的,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

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

114.如果一个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0岁,实际年龄是8岁,他的智商应该是()

•A.110

•B.115

C.120

•D.125

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智商。

智商等于智力年龄除以实际年龄所得的商再乘以100,

11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B.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C.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D.知识的巩固与保持

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6,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是指()

・A.竞争目标结构

・B.合作目标结构

•C.个别化目标结构

・D.成就结构

答案:B

本题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成就结构理论。

应试解难:合作目标结构是指,在团体中不同个体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当团体中所有的人

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获得成功。

117、小明的妈妈为确保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入学之前就迫使小明学小学二年级的课程。这

样做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A

本题解析:

教育必须不断地向学生提出能接受的但又高于其现有水平的要求,以促进他们的发展。但是,也

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不能"拔苗助长"。题干所述,小明的妈妈在孩子入学前就迫

使其学小学二年级的课程,这样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118、集体舆论是指()

A.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

・B.班主任所提倡的言论和意见

•C.集体中所有人都一致同意的言论和意见

•D.集体中优秀分子的言论和意见

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9、启发性原则的提出是符合()

•A.教学的目的

•B.教学任务

・C.知识本身的特点

•D.学生的认识规律

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

•B.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答案:C

本题解析:

A、B、C、D都是德育过程中的矛盾。其中,有一对主要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这就是教

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21、理性一情绪疗法的创始人是()

・A.卡尔・罗杰斯

•B.华生

・C.马斯洛

•D.艾里斯

答案:D

本题解析:

理性情绪疗法是以认知行为理论为基础的,由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创立。

122、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A.直接性

•B.间接性

•C.广阔性

•D.创造性

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3、2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A.冯特

•B.卡特尔

•C.马斯洛

•D.吉尔福特

答案:A

本题解析: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

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24、学生解题时,能做到“一题多解",说明他的哪种思维能力强?()

•A.具体思维

•B.直观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答案:C

本题解析:

学生解题时,能做到"一题多解",说明他从题目所给信息中产生众多的信息能延着不同的方向思

考,这是发散思维。

125、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称为()

•A.智力维度

•B.智力类型

•C.智力技能

•D.智力结构

答案:C

本题解析:

智力技能也称为认知技能或心智技能,它是人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

126、下列选项中被看作个体活动积极性的内在源泉的是()。

•A理想

•B.信念

•C.兴趣

•D.需要

答案:D

本题解析:

需要是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内在源泉。

127、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

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社会过滤效应

•D.最近效应

答案:B

本题解析: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

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

效应。

128、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

•A.生物进化论

・B.黑格尔哲学

•C.政治经济学

•D.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答案:D

本题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应试解难: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

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129、一支白粉笔,无论将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