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部分第五章成本理论_第1页
宏观部分第五章成本理论_第2页
宏观部分第五章成本理论_第3页
宏观部分第五章成本理论_第4页
宏观部分第五章成本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成本理论成本是许多企业决策的核心。企业之所以必须密切注意成本,是因为每一块钱的成本都会减少企业的利润。但是,成本的极端重要性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企业要基于物品的成本和价格来制定该物品的生产和销售决策。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全面地分析不同的成本概念:各种经济成本包括机会成本。这些概念是理解下一章中将要分析的竞争企业和行业供给决定的基础。同时,本章还要在上章成本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厂商的成本(C)与产量(Q)之间的关系。同上章一样,我们仍然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给定的。成本的概念短期成本函数长期成本函数信息产品的成本结构特点生活中的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关于成本决策的理论成本的概念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

沉没成本(sunkcost)和固定成本(fixedcost)

显成本和隐成本利润(profit)或收益(revenue)

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①定义:生产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②机会成本与购置这种投入品而支付的费用,往往存在较大差别,这也是导致普通人在进行个人决策时,常常忽视机会成本的重要原因。③几个实例实例(1):看一场电影要支付的成本是什么?

电影的价格?(进口大片60元,国产电影30元)从经济学的角度理解,这是电影票价格或财务成本,当然是看一场电影所支付的成本之一,但不包括看电影的机会成本。

看电影的机会成本是指你因为看电影而不得不放弃的其它可能得到的东西。约女朋友在肯德鸡或者麦当劳进行周末晚餐?为时下流行的网络文学精品慷慨解囊?购买学术著作或者真题集锦?捐助给希望工程?看电影的3个小时能给你带来什么其它享受?可见,机会成本不是直接指费用或时间,而是指以所费资源所能得到的其它物品、服务和效用。由于人们一般把成本理解为直接费用,故从经济学角度而言,人们意识到的成本有时会低估真实成本。实例(2):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在北京一所重点大学求学,你一年花费多少钱?

(学费+住宿费+伙食费+书本费+运动和娱乐)×4=上大学的总成本?这个总额不是你上大学的总成本。因为你没有把耗费在学习和上课的机会成本也计算在内。按照目前北京市就业收入标准,一个18-19岁的高中毕业生,年收入大约在15000元左右,四年共计6万元。总成本=(实际的花费+放弃的收入)>10万实例(3):两个市场之外的机会成本现象(1):学生在考试后的每周比考试前每周看电视的时间多解释:因为考试前,看电视具有很高的机会成本,时间的另一种用途(学习)在提高考试成绩上具有很高的价值。而考试结束后,时间具有较低的机会成本。现象(2):海岸石油开采方案引致的抱怨解释:联邦政府在加州海岸开采石油的计划,遭到国内暴风雨般的反对。该计划的辩护者称:“这里有高价值的石油,而且附近有丰富的海水,这是我们国家最低成本的石油”。实际上,这个计划的机会成本是非常高的。如果石油开采导致石油外泻,就会污染海滩,娱乐活动遭受破坏,旅游损失惨重,并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治理环境污染也需要花费相当的成本。沉没成本(sunkcost)

固定成本(fixedcost)

①定义:沉没成本是指已经支付并且无法收回的成本。②沉没成本的存在可能导致高估真实成本。③几个实例。实例(1):企业中的沉淀成本和固定成本沉淀成本和固定成本包含很多方面,除了自建或购置机器、厂房、设备之外,还有租用建筑物和设备的租金、长期工作人员的薪金、企业的广告投入(如在办公楼顶部安装企业标志)、资产重组中聘请的财务、法律专家的费用。即使产出或收益为零,企业或个人也必须支付这些开支。实例(2):读书的沉淀成本有一本书,你花了半天时间读了30页,觉得枯燥乏味。这时是否还要继续读下去?你可能会想:再有一天我就读完了,不读下去,可惜了已经花的半天时间。经济学的观点认为:时光不能倒流,人也没有办法反悔。前面半天时间不能复回,因而属于“沉没成本”。至于是否读下去,要看你对这本书内容和价值的了解和判断而定(当然也涉及我们以前学过的风险偏好、时间效用等等)。核心问题是:沉没成本不应影响你下一步的决策。经济学对成本与决策关系的理解

①机会成本与市场在正常运转的市场上,价格等于机会成本。假设一种商品(煤炭)在竞争市场进行买卖。如果我把一吨煤带到市场上,我会得到来自购买者的一系列报价:200元、196元、205元等等,这些价格代表了我这一吨煤炭的价值。我会挑选出家最高的买主卖出我的产品。这次交易的机会成本对我而言,就是放弃次高价格——200元的报价给我带来的价值。由于这两个报价相当接近,事实上,市场竞争程度越高,各种报价就越来越接近,直至达到次高价格(即放弃最高价格的机会成本)正好等于最高出价时均衡。这样,在竞争市场上,众多购买者为了得到资源而相互竞争,从而使出价达到最佳可得的选择点上。此时,为购得资源的报价=机会成本。②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经济含义表示:在一个具有稀缺性的世界里选择一种产出或物品的数量,要求我们必须放弃另一种产出的相应数量。显然,这里所放弃的选择,就是机会成本。如果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从接近横轴的位置,沿着曲线移动到接近纵轴的位置,可见,3000门大炮的机会成本=100万吨黄油。1326大炮(千门)黄油(百万吨)③经济学家对沉淀成本采取“随它去”的超脱态度

“沉没成本已经沉没,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Sunkcosthasbeensunk,bygonesshouldbebygones!)显成本和隐成本①显成本: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如给雇佣工人支付的工资、向银行支付的贷款利息以及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地租等等。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而言,这笔支出的总价格等于这些生产要素所有者将相同的生产要素使用在其它用途时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否则,企业就得不到这些要素的使用权。②隐成本: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如家族企业为生产经营,会动用自己的多年积累的存款和资金,使用自家的土地,甚至全家亲戚都成为企业的员工。事实上,厂商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时也应得到报酬,不同之处在于厂商是自我支付利息、地租和薪金。因而,隐成本也应计入总成本之中。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而言,隐成本也必须按照企业自由要素在其它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报酬来支付,否则,厂商会将自有要素转移出企业,以获得更高的报酬。实例(1):家族企业的内部亲属纠纷很多家族企业在白手起家时,就只是一个夫妻店而已。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夫妻双方的亲属纷纷加入到企业员工的队伍中。然而矛盾和经济利益纠纷也开始日益显现,最终导致企业衰败和夫妻离异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企业的负责人往往在成本观念上存在误区。实例(2):乡镇企业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的高速发展得益于隐成本有研究表明,我国乡镇企业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的高速发展实际得益于帐面隐成本的节约。由于乡镇企业使用的土地大都是集体土地,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企业员工作为土地的所有者享有使用土地和收益的权利,也就是说,乡镇企业的厂房除了计算原料费用(有的甚至连原料费用都不计,就是民房改造的)之外,根本不计同一时期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土地租金。加上很多企业都本着“靠山吃山”的原则,产成品的资源成本也不计。从而使得在宏观经济统计角度看,这一时期国内乡镇企业的生产总值相当高。利润(profit)或收益(revenue)

①总成本(totalcost):企业所有的显成本与隐成本构成总成本。②经济利润(profit)或经济收益(revenue):指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③正常利润: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而言,正常利润属于成本,且属于隐成本。经济利润中不包含正常利润。由于厂商的经济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所以当经济利润为零时,厂商仍然得到了全部的正常利润。短期成本函数短期成本函数的七个成本指标

短期成本曲线的几何表示七条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短期成本函数的七个成本指标①固定成本(fixedcost:FC):开始生产之前,厂商购置厂房、机器和聘用骨干人员方面支付费用。在一定产出数量范围内,这些投入不一定随着产量增加而增加,因而被称作不变投入。无论厂商是不是生产,还是以最大能力生产,都要支付相同的不变成本。其特征有二:(1)即使企业的产量为零,它仍然要支付这些开支。(2)即使产量变化,这些开支也不会发生数量上的改变。②可变成本(variablecost:VC):随着产出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那些成本,广义地讲,包括所有不属于固定成本的成本。它包括诸如:生产产出所需要的原材料(如生产汽车所要的钢材);为生产线配置的生产工人,工厂进行生产所需要的电力等等。③总成本(totalcost:TC):由总的固定成本和总的可变成本组成。即TC=FC+VC(Q)随着产量Q的提高而上升。这很自然,因为生产某一物品的更多产量必须使用更多的劳动和其它投入,增加的生产要素必然引起货币成本的增加。④边际成本(marginalcost:MC):不同临界点上增加一单位产出所增加的成本,即一般的,在给定成本表中的边际成本有两种求法:(1)用每一栏的TC减去前一栏的TC,即(2)用每一栏的VC减去前一栏的VC,即⑤平均成本(averagecost:AC):是分摊到单位产出的总成本,即⑥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variablecost:AVC):是分摊到每个单位产出的可变成本数量,即⑦平均不变成本(averagefixedcost:AFC):是分摊到每个单位产出的不变成本,即例题:如何求解一张成本表格?产量(Q)固定成本(FC)可变成本(VC)总成本(TC)边际成本(MC)0550551553030255551102537513045510516030515550655225短期成本曲线的几何表示①固定成本曲线:在纵轴上具有固定截距的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其截距即Q=0时,一经投入就无法再收回的沉没成本。②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的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即当Q=0时,VC=0。③总成本曲线:与FC在纵轴上具有相同截距的,与VC平行的曲线,即当Q=0时,有TC=FC。因为VC是TC中随产量增加而增加的部分;实际上,任何两种产量之间,TC的增加就是VC的增加量,因为FC始终保持不变,在比较不同产量水平的成本时被抵消了。④边际成本曲线:U形曲线⑤平均成本曲线:U形曲线⑥平均可变成本曲线:U形曲线⑦平均不变成本曲线:是一条无限接近横轴的双曲线:它下降得越来越低,由于不变的FC为越来越多产量单位所分摊,因此,它越来越接近于横轴。CQ平均不变成本曲线0边际成本曲线CQ总可变成本曲线0CQ0CQ总不变成本曲线0CQ总成本曲线0CQ平均可变成本曲线0CQ平均总成本曲线0TFCTVCTCAFCAVCACMC七条短期成本曲线图七条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1)U形曲线的经济含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短期成本的变动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MP)的递增阶段度应的是边际成本(MC)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MaxMP(Q)=MinMC(Q))。正因如此,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MC曲线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特征。与此类似的AC曲线和AVC曲线也表现出U形特征,是因为当MC<AC时,即AC曲线最低点的左侧,MC的变化只会把AC量拉下;而当MC>AC时,即AC曲线最低点的右侧,MC的变化只会把AC量拉上;使得AC曲线呈现先降后升的特点。AVC曲线与AC曲线之差为AFC,由于FC为固定一常数,所以AVC曲线与AC曲线类似,也具有U形特征。(2)TC曲线、VC曲线和MC曲线MC的值是相应TC曲线的斜率,且TC曲线与VC曲线平行,故有MC值同时是TC曲线和VC曲线的斜率。由于MC曲线呈现U形特征,则TC曲线和VC曲线的斜率分别由递减变为递增。MC曲线的最低点与TC曲线、VC曲线从递减斜率到递增斜率的过渡点处相对应。TC、VC和

MC曲线的关系TCTVCAA’BCQCCQQ1Q2Q3A”B’C’OOMC任一产量水平上的MC值由TC或者TVC曲线上的相应点的斜率值给出:先降后升的U形MC曲线。(3)MC曲线与AVC曲线①第一个产出的MC=AVC,因而两条线最左边重合;②当MC下降时,AVC必然下降,但AVC下降的速度低于MC,故AVC在MC上方;③当MC上升时,AVC不必马上上升,只要MC的绝对水平仍低于AVC,则尽管MC上升,但AVC仍然呈现下降趋势;④MC持续上升,AVC持续下降,二者必然相交于AVC的最低点(4)AC曲线与MC曲线、AVC曲线①AC=AFC+AVC,AFC总是下降,只要AVC下降,则AC必然下降②当MC上升时,AC不必马上上升,只要MC的绝对水平仍低于AC,则尽管MC上升,但AC仍然呈现下降趋势;③MC持续上升,AC持续下降,二者必然相交于AC的最低点④AVC和AC曲线都会上升,但是由于AC需要分摊AFC,所以它会永远高于AVC,即产量持续增加时,AVC会不断逼近AC曲线,但是永远不能相交AC曲线、AVC曲线与MC曲线之间的关系OQCAVCACMCEF长期成本函数长期成本函数的三个指标长期成本曲线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和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esofscale)

长期成本函数的三个指标①长期总成本(LTC):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②长期平均成本(LAC):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即③长期边际成本(LMC):厂商在长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最低总成本的增量,即长期成本曲线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它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形状类似短期总成本曲线。即当Q=0时,LTC=0。(图)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形状类似,它是U形曲线。(图)长期边际成本曲线: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不是短期边际成本的包络线,而是由每一个短期生产规模下,SAC曲线与LAC曲线切点所对应的产量与SMC曲线相交的交点的连线。类似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它也是U形曲线。(图)长期总成本曲线(LTC)的推导OQCTFC1TFC2TFC3STC1STC2STC3Q1Q2LTCQ3ABC红色:STC1(A)

蓝色:STC2(B)

绿色:STC3

(C)较小生产规模中等生产规模较大生产规模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的推导

方法一根据定义式可知,厂商在长期实现每一产量水平上的最小总成本(LTC)的同时,必然也实现了相应的最小平均成本。所以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可根据长期总成本曲线画出。把LTC上每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值描画在以产量(Q)为横坐标,以成本(C)为纵坐标的平面坐标系中,并将其连接成一条平滑曲线,即为LAC曲线(图略)。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的推导

方法二OQCSAC1SAC2SAC3Q1:

SAC1Q2:

SAC2Q3:

SAC3LACQ1Q2Q3Q’1C’1MQ’2C’2C1C2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推导

方法一长期边际成本(LMC)同样可以由长期总成本(LTC)得到。根据定义式可知,只要把每一个产量水平上的LTC曲线的斜率值描绘在产量(Q)和成本(C)的平面坐标系中,便可得到长期边际成本曲线。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推导

方法二OQCSAC1SAC2SAC3LACSMC1SMC2SMC3LMCABCQ1Q2Q3在Q1

产量上,AQ1既是最优的SMC,同时也是最优的LMC,即LMC=SMC=AQ1

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①LTC曲线与STC曲线:在LTC这条包络曲线的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都存在着LTC曲线和一条STC曲线的切点,该条STC曲线表示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此切点所对应的总成本就是长期内厂商生产该产量最低总成本。②LAC曲线与SAC曲线:由于长期内厂商对固定投资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使得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比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更接近横轴,且形状更为平坦。③LMC曲线与SMC曲线:由于每一产量水平上LTC曲线与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TC曲线相切,且每一个产量水平上的LMC值都是相应的LTC曲线的斜率,每一个产量水平上的SMC值都是相应的STC曲线的斜率。所以有,长期那每一个产量水平均有LMC=SMC。从图形上看,LMC与每一产量水平对应的SMC相交,且低于SMC曲线。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①规模收益概念用来分析产出变化与成比例的投入变化之间的关系,所以把规模收益看作是规模经济的一个特例。②概念: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③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概念可用来解释长期平均成本U形曲线的特征:在LAC曲线最低点的左侧,LAC随着产量的上升而下降,存在规模经济;在LAC曲线最低点的右侧,LAC随着产量的上升而上升,存在规模不经济。信息产品的成本结构特点第三章我们曾给讲过信息产品的经验品属性,当时是从消费过程角度分析的。学习了成本理论之后,我们再从生产或供给方面来观察信息产品与信息行业的成本结构特点。简单的说,信息产品的成本结构具有“两大一强”的特点,即“固定成本比例大、沉淀成本比例大”、和“规模经济属性强”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ediaBritannica)在过去的200年间是举世公认的权威性工具书。凭借高质量的内容和著名的国际品牌,大英百科全书曾自80年代售价高达1600美元。然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商业化普及应用,这家百年老店受到了挑战。1992年,Microsoft公司决定进入百科全书行业,其策略很简单,但也很可怕:它购买了一部内容平平的百科全书的版权,制作成CD和多媒体版本,取名“恩卡塔”(Encarta),然后以令人心跳的每部49.95美元的价格出售。微软的进入导致大英百科全书的市场份额急剧下降。大英的最初反应是推出每年2000美元的网上发行项目,虽然有一些大型图书馆定购了它的网上阅读权,但是小图书馆和个人仍然愿意购买更便宜的替代品。结果大英百科全书市场份额继续下滑,据估计,1996年的销售额为3.25亿美元,仅为1990年的一半左右。1995年大英百科全书试图进入家庭市场,以每年120美元的征订费用向家庭提供电子版产品,但收效不佳。1996年又提供了每部200美元的CD版产品,然而消费者仍然不愿支付比替代品高出四倍的价格。同年,大英百科全书被一家瑞士金融商收购,新主人把CD版每份降至89.99美元,把网上征订价格降至85美元。信息产品的成本结构特征是:绝大部分生产成本沉淀在提供第一份产品上,一旦第一份产品被提供出来,复制更多产品的成本相对而言微乎其微。组织人员编撰一套全新的高质量百科全书,聘请专家撰稿也许就要花上上千万先行投入,然而印刷一本百科全书的成本相对而言很小。信息技术使得复制成本更低,如CD盘复制一份已经编排完毕的百科全书,复制成本可能仅占卖价的零头;在网上提供给另一为订户,则几乎不用花费新的成本。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生产第一份信息产品的FC很高,但是VC很小,因而复制产品的MC就很小。由于MC很小,一个厂商提供的Q越多,则AC就越低。即信息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特征。这一点与许多传统行业不同。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产品,FC很高,VC极低,与极低的VC相联系的是,信息产品几乎没有生产设计能力的限制,一个厂商能提供第一份信息产品,也比较容易提供100万甚至更多的产品。信息产品的另一个成本特点是:FC中大部分属于SunkCost。即使终止生产,提供信息产品支付的前期固定投入价值大都不能回收。就像一个软件公司提供的软件缺乏市场,该公司退出市场时就很难收回雇佣人员编写软件以及为宣传这一软件所花费的成本。这个特点增加了信息产业的投资风险。“假文凭”的经济学假文凭可以按照学校的知名度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学历级别分类,让我们猜猜它们的一般定价规律?在非法证件市场上,北大的假文凭不仅价格低于清华,甚至低于安徽大学、新疆大学等外地高校。但是博士文凭的价格的确高于其它学历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任何一种生产和交易活动,无论合法或非法,只要涉及到稀缺资源配置,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作用。但要强调是,无论学校品牌还是学历级别,与“真文凭的相对含金量”都没有关系。关于“假文凭”的经济学,我们仍然可从供求分析出发得到结论。以经济学的观点分析,非法文凭的生产制作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因而产品的市场需求越大,厂商就越有可能获得规模经济优势。下面我们先从供给角度分析。假文凭厂商每生产一份产品,都要先期支付一笔固定成本(模具、样品、工资等等);同时每销售一份假文凭,还要支付可变成本(推销费用、风险成本等等)。从生产成本角度,某种假文凭的销量越大,固定成本分摊到每件产品上的平均成本就越低。因而,非法文凭在制作方面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特征。接下来,我们再从需求角度加以分析。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使北大的假文凭需求加大:第一、伪造文凭市场位于北大距离很近的海淀图书城一带,因而促使对北大假文凭需求可能更多一些,对于安徽大学这样的外省大学相对较少。第二,北大文科专业比较齐全,也比较有名,因而与清华大学这样的老牌工科院校相比,工程学专业技术性较强,利用假文凭招摇撞骗的可能性较小。虽然今年来清华大学在努力发展其人文社科专业,但学术水平和社会知名度仍然不如北大同类学科。假文凭需求者抱着“不买则已,要买就买个好的”的心理,在选择相同专业假文凭时,对北大的文凭需求比清华要高。假博士文凭价格较高,也是类似供求因素决定的,而不在于其“相对含金量”。博士具有专门的指导导师,学术训练和论文研究的专门性也很强,假文凭实际效用很低,市场需求也很小,因而价格较高。而本科学历代表的知识训练专业门槛较低,特别是文科专业如文学、历史、行政管理、包括经济学,知识如何,功底怎样,很难鉴定。外行冒充专家都不难,冒充大学本科专业毕业自然游刃有余。因而,本科假文凭市场需求较大,价格较低。真是合法的文凭是受教育经历的证明文件,本身不能交易买卖,因而没有价格。然而换个角度看,大学教育使受教育者拥有的人力资本市场价值上升,文凭作为显示人力资本素质的信号之一,也可以说具有价格。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学校同类专业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起点工资水平差别,可以被看作不同学校文凭相对价格的差别。真是文凭相对价格差异,反映了同学们在入学前初始条件、在校教学质量、学校历史声誉等复杂因素影响。北大是国内一流高校,但我们不能据此推断假文凭的价格,而必须从其特殊市场供求关系加以分析。这个实例说明了一个常识:经济学规律作用领域,并不以法律界定的范围为限制。*行为经济学关于成本决策的理论单位发给员工每人一张音乐会门票,位置在前排中央,价值300元。可是天公不作美,音乐会那天突然来了一场暴风雪。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让所有的公交工具都陷入瘫痪,但音乐会照常举行。你如果要去,只能冒着半个小时的寒风走路去音乐厅。请问你会不会去这场音乐会?去不去如果这张票不是单位发的,而是你自己排队花300元买的呢?你又会不会去呢?去不去同样关于是音乐会的问题,我想大家一定还记得第三章我们讲到的心理帐户问题。的确,大部分人在第二种情况下会比前者更有动力冒着风雪走路半个小时去听音乐会,除了心理帐户在作怪之外,从“成本”的角度也很容易解释这个现象。在行为决策理论中,这种现象被称为“沉没成本谬误”(SunkCostFallacy):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情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否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已经发生且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从理性的角度我们知道,不应让沉没成本影响我们的判断。然而生活中有太多沉没成本的例子,我们每天的决策都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