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八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作业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通用版八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作业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通用版八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作业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通用版八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作业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通用版八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作业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12(1)sù籍(2)①将句末的句号放到引号里面;②将“冰”字和“冻”字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3)将“土地开始冻结”和“水已能结成冰”位置对调。(4)①D②行云流水(意思对即可)(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提示:点击进入习题快速对答案3(1)生活艺术(2)隐忍、慈爱、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温和、正直(言之有理即可)(3)示例:我不赞同毕飞宇的说法。从《傅雷家书》中我们看到,傅雷虽然对儿子要求严格,但他关心儿子的生活,能在艺术上指导儿子,能在儿子消沉和失意时给予建议,教导孩子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他是一位艺术修养极高、教子严格也深深爱着儿子的父亲,有一位这样的父亲,可以促进孩子的成长。(如果有学生认同毕飞宇的说法,认为傅雷对儿子的教导过于严苛,其态度对傅聪造成了较大的伤害,也可。但如果学生认为当傅雷的儿子太累则不妥)4(1)示例:明明,我个人觉得第三幅好些!第三幅,整片树叶代表着我们生活的环境;树叶右边的绿色部分代表健康的生活环境,树叶左边的枯干部分代表被破坏的环境;自行车代表低碳生活方式,而汽车代表的是不环保的生活方式。整个画面运用对比手法,体现出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会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不同的影响。对比性强,简洁明了,且很符合低碳生活的环保意识这一主题。(2)“倡导低碳生活推广垃圾分类”主题晚会吸引众多市民(3)示例:从网上约车、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创新的力量真实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共享交通工具符合绿色出行的观念,是低碳、便捷的,是对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意思对即可)67D①本文运用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开头用星球动荡而引发灾难的假想,引出地球的刹车装置——月亮,说明月亮对地球的重要作用;再通过假设,具体分析了月亮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影响。②《恐龙无处不有》运用由因到果的逻辑顺序。先提出问题,再作出假设,接着进行推理论证,最后得出结论。5B9C8B10“无冰之夏”是北极海冰减少最终可能出现的结果(1分),加引号既表特指,又表强调,更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与文章的开头、结尾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1分)。B11(1)为……高兴(2)静止不动的样子(3)遗憾(4)更加12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得水而活1315贬谪后孤寂悲凉的知音难觅的惆怅(1)(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3)到了晚上,睡在枕上仍能听到整夜不息的水声,在幽深而人迹罕至的环境中,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传入耳中,反而显出环境的幽静。14一、积累运用(29分)1.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题目。(10分)“立冬”,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追本溯源,在古j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可见古人对“立”的理解和现代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①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该书中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这是说冬季自此开始,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们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②我国古代将立冬节气分为3个5天,并由此定出三候:一候降温剧烈,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这里雉指的是野鸡一类的大鸟,蜃是指大蛤。③意思是说到此节气土地开始冻结,水已能结成冰,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万物趋向休止。·(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追本溯源()古jí()(2)请修改文中①②两个画线句子中的标点。(2分)(3)结合文段内容,画线句③有一处表达欠妥,请加以改正。(2分)sù①将句末的句号放到引号里面;②将“冰”字和“冻”字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籍将“土地开始冻结”和“水已能结成冰”位置对调。(4)下图书法作品写的是李白的《立冬》: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①选出上面书法作品的书体类型()(2分)A.隶书B.篆书C.楷书D.行书②请用四个字概括该作品的突出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2分)D行云流水(意思对即可)2.古诗词默写。(6分)(1)《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2)同是写送别,王维用“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忧伤,而王勃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传递出友情不因天各一方而疏远的洒脱。(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3.阅读《傅雷家书》,回答问题。(6分)(1)【家书·内容】家书是真情的流露,傅雷通过家书对儿子的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进行了悉心的指导。(2分)(2)【家书·人物】在《傅雷家书》中,除傅雷和傅聪之外,母亲朱梅馥也令人印象深刻。从她写给儿子的信和傅雷的描述中可见,朱梅馥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母亲形象。(2分)生活艺术隐忍、慈爱、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温和、正直(言之有理即可)(3)【家书·争议】作家毕飞宇在《傅雷家书》序中写道:“对我,对我们这一代作家来说,傅雷是特殊的。我致敬傅雷。”但同时又说“我不愿成为傅雷的儿子。”你是否赞同毕飞宇的说法?请结合家书内容谈谈看法。(2分)示例:我不赞同毕飞宇的说法。从《傅雷家书》中我们看到,傅雷虽然对儿子要求严格,但他关心儿子的生活,能在艺术上指导儿子,能在儿子消沉和失意时给予建议,教导孩子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他是一位艺术修养极高、教子严格也深深爱着儿子的父亲,有一位这样的父亲,可以促进孩子的成长。(如果有学生认同毕飞宇的说法,认为傅雷对儿子的教导过于严苛,其态度对傅聪造成了较大的伤害,也可。但如果学生认为当傅雷的儿子太累则不妥)4.班上开展“倡导低碳生活”综合性实践活动后,准备在班上出版一期专题黑板报,请你积极参与下面三个组的工作。(7分)(1)【漫画搜集组】明明同学搜集到三幅公益画,她想选择其中一幅放在黑板报上,请你给她推荐一幅,并说说理由。(2分)示例:明明,我个人觉得第三幅好些!第三幅,整片树叶代表着我们生活的环境;树叶右边的绿色部分代表健康的生活环境,树叶左边的枯干部分代表被破坏的环境;自行车代表低碳生活方式,而汽车代表的是不环保的生活方式。整个画面运用对比手法,体现出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会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不同的影响。对比性强,简洁明了,且很符合低碳生活的环保意识这一主题。(2)【新闻写作组】给下面新闻拟写一则标题。(不超过25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月18日晚,“倡导低碳生活推广垃圾分类”主题晚会在烟台市某小区广场开演,吸引了大批居民前来观看。本次活动中如群口快板《垃圾分类靠大家》、幼儿舞蹈《低碳贝贝》、三句半《垃圾分类势必行》等主题节目都是文艺志愿者们围绕垃圾分类主题编创的原创作品,演出现场观众热情高涨,垃圾分类知识问答以及“垃圾分类搬运工”亲子游戏等更是得到了居民的热情回应。(摘自《胶东在线》)“倡导低碳生活推广垃圾分类”主题晚会吸引众多市民(3)【时事评论组】请为下面新闻写一段简要评论。(不超过60字)(3分)

手机下单、随叫随走、每公里1元……继“共享单车”后,时尚、酷炫的“共享汽车”又成为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成都、武汉、杭州等十余个大中城市的街头一景。(摘自《深圳晚报》)示例:从网上约车、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创新的力量真实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共享交通工具符合绿色出行的观念,是低碳、便捷的,是对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意思对即可)二、阅读理解(41分)(一)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2分)月亮的作用①对于生命的自然状态来说,地球的动态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当人类诞生以后过分的星球动荡将会是灾难。试想,如果到处是火山,是海啸,是山崩地裂,人类将为此而疲于奔命,将会终日生活在极度惊恐之中。

②然而,我们的运气的确很好。地球有一个刹车装置,它把地球的动态逐渐地从一个很快的转速减缓到较慢的转速,这就是月亮。月亮的引力对地球的动态默默施加了40多亿年的影响,在40多亿年的时间里,大约降低了地球一半左右的旋转速度,从每天大约10个小时的昼夜交替,渐变为后来的24小时。细算一下,平均每天减少0.02秒。这是个极小的数字,却是极重要的数字。这个数字既不能大,也不能小。大了,就会使地球的转速降低得太多,不利于地球的动态;小了,就是刹车动力不够。

③月亮的存在使地球转速减慢,而地球转速的减慢也减弱了地球对月亮的控制,于是月亮也在一点点地远离地球。地球不断地减慢转速和月亮不断地离开地球是以往地月史中最重要的互动关系,而这种关系到人类出现后达到了尽善尽美。现在地球的一天是24小时,这使我们都有一个温馨的漫漫长夜,有着不必时刻警惕灾难警报的安详睡眠。月亮送给我们人类的真正礼物就是自有地球这颗行星以来最稳固的地壳。

④月亮通过大海的韵律制动地球,这很有意思。地球上的水居然是美妙的刹车媒介,海洋的潮涨潮落就是对地球转动能量的抵消。最终,这些水会使地球失去月亮,因为海洋的潮汐将更多地降低地球的动能,这样就会继续减少约束月亮的引力。按照这个程序,月亮大约会在10亿年之后彻底脱离地球。但是我们相信,那时人类已经可以以高度的文明来控制这种事情,至少月亮必将是地球的土地的延伸,人类也一定有办法保持月亮和地球的亲密状态。

⑤人们不知道月亮到底是怎么来的,几种分析都不够圆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月亮,地球的环境将不如现在这么美好。因为很多学者认为,是月亮的存在使地球的旋转姿势稍有偏斜,因此就有了季节的区分。但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数学意义上的论证,因为火星虽然没有与这么大的“月亮”为伴,火星的旋转姿势却和地球一样,也是偏斜的。当然,月亮在夜晚起到的照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特别在没有电灯的远古时期,月亮比今天要显得亮得多。但是,月亮真正的作用似乎是为人类的文明做准备。它曾经离地球只有10万公里,30亿年前看起来要比现在大一倍。如果那时已经有了智慧生命,估计眼神好的人都能看见月亮表面较大的环形山。

⑥除了对我们生活的关照,月亮还是我们认识太阳及宇宙的非常出色的不可替代的工具。月亮逐渐离开地球至今,月亮的月面直径与太阳的视觉直径完全一致,因此,发生日食时,人们就可以通过月亮对太阳的遮挡来仔细观测太阳。如果没有月亮造成的日食,人们对太阳的认识恐怕还要延迟很多年。人们之所以能够在50年代应用核聚变发明氢弹,其中的部分原因也许和月亮的存在有关系,因为氢弹的发明是从太阳的能源机制中获得的启发。氢弹的发明对人类是一个威胁,它警告人类不要自己毁灭自己。实际上,一个注定要彻底毁灭整个人类的东西一旦被制造出来,人类反而有了前所未有的理智。有趣的是,直到现在,人类已经有了超过50年的世界范围的和平,而从理论上说,人类现已具有在地球转完一圈之前就彻底毁灭自己的能力。

⑦月亮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它的存在给了人类一个可以突破地球这颗行星的机会。毋庸置疑,人类已经把登上月球当作是文明的最高成就之一。这的确是自生命从海洋爬上陆地以来的最重要的事件。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人类对自己星球的超越都是非凡的壮举,而不是因为月亮离我们只有38万公里,所以这种壮举才得以实现。除了月亮,离我们最近的就是火星或者金星,然而它们也是在5000万公里以外。如果没有月亮,人类登上外星的计划和豪迈,将至少推迟60多年。

⑧月亮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八十分之一,一点大气都没有,而且月表上几乎是彻底的黑和白——没有色彩。月亮的荒凉令人心痛,因为这种荒凉是对人类历史的嘲弄。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面对月亮都表现出他们的色彩斑斓的憧憬,而月亮不仅荒凉到极点,甚至全年一丝动静都没有。这种从物质到感觉上的极度荒凉,已经无法与人类的任何感觉相衔接——月亮就是外星球。(选自《品味一生的科普美文》)5.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3分)A.月亮引力对地球的动态默默施加了40亿年的影响,40亿年的时间里,降低了地球一半的旋转速度。B.我们目前可以肯定地认为,如果没有月亮,地球的环境将不如现在这么美。C.如果没有月亮造成的日食,人们就无法认识太阳。D.人类已经把登上月球当作最高的成就,并认为这是人类史上最重要的事。B原文是“大约降低了”原文是“人们对月亮的认识恐怕要延迟很多年”原文是“当作是文明的最高成就之一”6.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用星球动荡而引发灾难的假想引出地球的刹车装置——月球,强调了月球对地球的重要作用。B.第②段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既准确又生动地说明了月球对地球旋转速度的控制作用。C.第⑤段中“月亮真正的作用似乎是为人类的文明做准备”一句照应上文“月亮的存在使地球转速减慢”。D.第⑧段的画线句表达了对人类关于月球的美好憧憬破灭的极度失望。D7.本文和《恐龙无处不有》都运用了逻辑顺序,请结合两文内容具体说明。(6分)①本文运用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开头用星球动荡而引发灾难的假想,引出地球的刹车装置——月亮,说明月亮对地球的重要作用;再通过假设,具体分析了月亮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影响。②《恐龙无处不有》运用由因到果的逻辑顺序。先提出问题,再作出假设,接着进行推理论证,最后得出结论。(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2020·湖北咸宁中考)北冰洋的“无冰之夏”叶盛①美国科学家近期在学术期刊《气候》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北冰洋很可能在2034年迎来第一个“无冰之夏”。②北极海冰并非一成不变,一年中会动态变化:夏季持续融化,在9月前后达到最小面积;冬季持续结冻,在3月前后达到最大面积。近几十年来,由于北极地区气温持续升高,海冰在夏季的面积随之持续减少。

③科学家们通过不同技术手段的观测和研究都支持了上述结论。以海冰年龄为例,1988年25%左右的北极海冰持续冻结4年以上,2013年这个比例降到了7%。在过去60年里,北极海冰的厚度也在变薄。通过卫星观测,1979年至2000年,北极夏季最小海冰范围平均为670万平方千米。进入21世纪以来,这一数值在2012年达到最低,只有近334万平方千米,又减少了一半左右。

④北极海冰减少,直接影响到生存在海冰上下的各种生物。北极熊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是在北极海冰上换气或休息的海豹,而北极熊在水下的活动能力远远不及海豹。因此,海冰减少严重影响到北极熊的捕猎成功率,导致其种群近几十年来锐减。此外,海冰的融化虽然对海水体积的影响要小于陆上冰盖的融化,但却直接影响着海冰区域的海水盐度。这种盐度的显著降低会改变一些浮游生物的生存状态,进而破坏整个海洋食物链网。⑤北极海冰减少,还会反过来影响全球气候。由于液态水比冰的热容量更大,北冰洋一旦在夏天失去海冰的覆盖,就会吸收并存储更多的热量,从洋流和大气循环等多个方面扰乱现有的气候状态。

⑥北极上空极低温的气团被一圈极地高速环流围绕着,不会轻易扩散。有研究发现,海冰的消失会削弱这圈极地高速环流,导致北极的低温气团向低纬度地区扩散。近些年来,北美和欧洲冬天不断出现极端严寒天气,实际上是全球变暖的结果。⑦北极海冰减少,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在航运方面,北冰洋航线成为可能,将大大缩短从太平洋沿岸前往西欧和北欧的航海距离。然而,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远不能抵消海冰融化相关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⑧北极海冰减少,也与地球倾角等因素有关。由于地球的自转轴曾比现在更为倾斜,导致极地接受热辐射更多,北极很可能在1万年前就出现过无冰之夏。然而,地质学因素的改变都是极其缓慢的,至少以万年为单位,因而从这一角度无法解释当下海冰面积的急剧变化。⑨根据计算机模型模拟计算,北冰洋出现无冰之夏的时间点可能在2030年至2040年之间,2034年只是可能性最大的年份。由于气候是非线性系统,对模型的建立方式和条件设定非常敏感,科学家们一般都比较谨慎保守。从以往实际发展来看,一般都会比预测提早到来。

⑩人类的碳排放是过去200年来影响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如果人类不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做出实质性改变,全球平均气温在21世纪末将上升1.5摄氏度以上。在没有跨越式科技发展的前提之下,这一温度上升幅度将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北冰洋的无冰之夏或许只是一个开始。(选自《人民日报》)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北极海冰夏季持续融化,9月面积最小;冬季持续结冻,3月面积最大。B.北极海冰减少导致海冰区域的海水盐度显著降低,会改变一些浮游生物的生存状态,进而破坏整个海洋食物链网。C.近些年来,北美和欧洲冬天不断出现极端严寒天气,其根源在于北极海冰减少。D.地球倾角的变化使极地接受热辐射更多,导致当下北极海冰面积急剧减少。BA.原文第②段表述为“在9月前后达到最小面积”“在3月前后达到最大面积”;C.“其根源在于北极海冰减少”表述有误,原文依据第⑥段“近些年来,北美和欧洲冬天不断出现极端严寒天气,实际上是全球变暖的结果”;D.表述错误,原文依据第⑧段“地质学因素的改变都是极其缓慢的……从这一角度无法解释当下海冰面积的急剧变化”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由北极海冰的变化讲到北极海冰减少的影响和原因,是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B.第③段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说明北极海冰在持续减少。C.本文第④~⑦段都是在说明北极海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D.第⑨段中运用“可能”“可能性最大”“一般”等表修饰、限制的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根据第④段“北极海冰减少,直接影响到生存在海冰上下的各种生物”,第⑤段“北极海冰减少,还会反过来影响全球气候”和第⑦段“北极海冰减少,也有有利的一面”可知,本文第④~⑥段说明北极海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⑦段说明北极海冰减少对人类生活有利的一面10.文章围绕北极海冰减少这一中心展开,作者为什么以“北冰洋的‘无冰之夏’”为题?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4分)“无冰之夏”是北极海冰减少最终可能出现的结果(1分),加引号既表特指,又表强调,更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与文章的开头、结尾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1分)。(三)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9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雨中上韬光庵①,雾树相引,风烟披薄,木末飞流,江悬海挂。稍倦,时踞石而坐,时倚竹而息。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②得水而活,惟韬光道中能全有之。初到灵隐,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者,竟无所有。至韬光,了了在吾目中矣。白太傅碑可读,雨中泉可听,恨僧少可语耳。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益信声无哀乐也。(节选自萧士玮《韬光庵小记》)

【注】①韬光庵:寺名,在灵隐寺右之半山。②营卫:原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这里指精气。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心乐之____________(2)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3)恨僧少可语耳______(4)益信声无哀乐也______为……高兴静止不动的样子遗憾更加·····1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时踞石而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