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人才服务机构人事档案电子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人才服务机构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新技术的兴起,新领域的不断活跃,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增强,岗位也更佳多样化,导致人才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各地人才服务机构管理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数量也随着不断增加。据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对全市流动人员档案调查,2021年全市现有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近54万份中,因国企改制而下岗失业人员人事档案约15万份,占28%;回生源地就业及未就业应往届毕业生档案15.7万份,占29%;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及专业技术人员、国企代理人员18万份,占33%;出国留学、国企管理等其他人员5.3万份,占10%;据统计,近年每年转入人才服务中心的流动档案在4万份左右,转出约1万份,每年新增档案3万份。
人事档案是社会公共信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档案可以查实个人的工作经历、学历、专业技术技能职称、社会关系、过往奖惩等情况。无论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还是人们的工作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人才服务机构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个人、单位以及人才资源开发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人才服务机构人事档案管理的政策、手段相对滞后,流动人才人事档案现存的管理模式出现资源时效性弱、整合度不高、检索利用开发不足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人才服务机构人事档案管理也应该顺应潮流,从侧重实物静态管理向电子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动态管理迈进,从传统手工到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逐步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电子信息化建设。
2人才服务机构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2.1管理观念落后
受到市场环境因素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影响和制约,人才服务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还处于粗放型的发展阶段,没有体现在人才的市场化运作之中。比如档案的查询、借阅、提取、转存还是需要档案当事人现场办理或者代为办理,虽然很多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仍然与人事档案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差距较大。
2.2整体转变建设难度大
互联网时代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信息获取日益方便、快捷,打破了时空限制,人才服务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体系要向着信息化方向转变,不单单是一个单一部门的责任和工作,必须从管理决策层进行判断和决策,层层推进,才能逐步实现电子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而且在转变过程中,还要觉察市场发展和技术发展动向,边改变边修正,难度较大。
2.3缺乏有效的专业团队和考核机制
传统的档案管理以手工人力为主,现代化的人事档案管理逐步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人才服务机构面对的档案管理较之于其他机构流动性更频繁、数量更大、种类更多,传统的团队在档案管理方面有优势,但在人事档案电子信息化进程中就缺乏有效的专业团队合作。加上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考核制度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传统阶段,对电子信息化建设管理进程中的考核制度还不够完善。
3人才服务机构人事档案电子信息化建设意义
3.1有利于人事档案资料的有序管理和高效利用
人才服务机构人事档案是数量庞大的资料,且流动性高,存取频率高,实现人事档案电子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可以让人才服务机构的档案管理不再费时费力。实现自动化、网络化,数据只需要一次录入即可多次利用,可以实现内部数据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也便于用户与阿成查阅检索。
3.2有利于人才服务机构电子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标准化实现
人才服务机构要实现电子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人事档案管理必须实现信息化,这是实现标准化的必经之路。档案管理涉及流动人才的档案进、管、出的全过程,只有通过电子信息化技术建设与管理才能使得人才服务机构了解实时数据、优化管理模式,并约束和规范从业人员,将人的不统一因素最大限度缩小,规范操作流程。
4.1人事档案向着电子化方向发展
人事档案电子化即数字化,是人才服务机构开展人事档案电子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人才服务机构应当将人事档案的基本信息和日常管理信息通过互联网系统进行收集,以便于人事档案信息的联网检索、统计分析;另一方面机构要将现存的传统纸质人事档案通过扫描、录入等方式转化为电子档案,便于远程检索查阅,最终形成数字档案库。
4.2管理手段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
互联网环境下,用户获取信息、处理资料的方式和手段都有很大的变化。人才服务机构服务的对象是流动人才,他们的人事档案流动性大、检索使用频繁,管理手段借助现代化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率,且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传统纸质档案,避免其受到不必要的损害。还有助于保障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使得档案管理与存放更加系统规范,便于查阅利用。
4.3人事档案管理团队向着专业全能化方向发展
现代化的人事档案管理人才是人才服务机构实现人事档案电子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保证。目前来看,大部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的管理知识不够深入,加上现代化、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更是会遇到较大阻碍,导致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不利。要改变这种状况,人事档案管理团队必须向着专业全能化方向发展,既有档案管理工作知识,也有电子信息化建设技能,才能使得人才服务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5总结
参考文献
[1]赖茂元,刘丽莹.浅谈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如何做好人事档案工作[j].就业与保障,2021,(06):22-23.
[2]罗能超.人事档案管理的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措施[j].才智,2021,(17):253-254.
[3]长江商报.流动人员档案成“鸡肋”武汉三分之一成“死档”[eb/ol]http:///o/2021-01-12/032429218243.shtml
[4]。罱鹪。.人事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04):43.
[5]孙柏国.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工作之探析[j].办公室业务,2021,(21):85.
[6]姜丽娟.关于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史志,2021,(14):77-78.
[7]张雨薇,李锋.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建设策略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21,(11):148-149.
[8]高培涛.当前人才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j].今日中国论坛,2021,(15):109.
[9]刘璐,陈维昭.档案数字化带来服务大提升――成都市探索流动人才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j].中国人才,2021,(15):36-37.
第二篇:基于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基于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文化的进步,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弊端日益显露,不能很好的适用现代管理的节奏,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人事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如何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展开了深入探讨,并指明了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以及文化的进步,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弊端日益显露。人事信息具有信息量大、管理范围广以及易变动等特点,这就要求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经常更新人事信息,以与人事信息的变动保持同步。然而,我国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是以纸质版人事档案为主要管理对象的实体管理模式,这使得人事信息的更新相当困难,无法与人事信息的变动保持同步。而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事档案管理也被赋予了更多的作用,其管理模式也逐步由传统的纸质管理变为现代的信息化管理。然而,纵观我国人事信息管理现状,其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如领导及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建设意识淡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不大,缺乏资金保障;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技术基础薄弱等等,这些因素都严重阻碍了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价值和功能的发挥,必须引起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
2.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2.1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思想决定行动,由此可见,转变观念是全面推进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就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这项系统的工作而言,一方面,应当加强领导对其的认同及重视,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扶持力度,有效协调内部组织、人事等各个部门,充分调动各个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优化人事档案管理结构,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还应加大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单位内部全体成员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意识,鼓励单位全体成员积极参与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此外,还应进一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
识,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由仅具有单一服务职能转变为具有较强综合服务职能的管理中心。
2.2加大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俗话说的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现离不开思想基础,更离不开物质基础,只有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确保“粮草”充裕,才能确保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最终实现。在这其中,资金的投入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单位应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筹集更多的资金,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科技程度。就高校而言,还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项科研成果,推进人事档案管理信息领域中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高校还应充分挖掘学校内部的科技人才,安排其从事与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工作,这样一来,既可以加快高校自身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又大大降低了自身的资本投入。
2.3以人为本,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队伍的培养
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于人,信息只是一种媒介或者辅助工具,因此,应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一支专业的、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队伍,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管理的价值和功能。首先,就单位自身而言,应进一步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定期组织相关技术培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技能。培训的内容既要突出技术层面的内容,也要突出管理层面的内容,技术与管理两者兼具,使培训更具有实效性,最终使得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既懂得管理的相关知识,又精通信息化技术。此外,就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自身而言,应充分利用好工作之余的时间,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丰富自己的逻辑思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身人事档案管理水平,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1]。
3.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上文中我们介绍了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通过上述举措,我们最终所实现的目标是“三化”,即档案信息数据化、服务利用网络化以及管理人员专业化。所谓档案信息数据化,指的是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现应改变传统以纸质档案为管理对象的实体管理模式,实现信息查询以及系统设置的数
据化。在现代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应以原始纸质档案为依据,将其包含的信息录入计算机,实现人事档案的数据化。此外,为了便于查询,还应对档案资料规整分类,实现人事档案信息数据的分类管理;所谓服务利用网络化,指的是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现应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这一媒介,进而为单位内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服务。就学校而言,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校园网的建设为校园内部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就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现而言,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这一媒介,提高信心利用率;而所谓管理人员专业化,是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又一发展目标。人事档案管理的最终实现主体是人,因此,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现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应掌握最基本的管理知识,同时,还应掌握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因此,要想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有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2]。
4.结语
总之,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已经难以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事变动保持同步,这就要求相关单位必须改变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依托现代科学技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大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以人为本,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队伍的培养,实现档案信息数据化、服务利用网络化以及管理人员专业化,最终确保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现,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管理的价值和功能。
【参考文献】
[1]王乐平,杨帆.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阻碍性因素及对策分析.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21,(02):67.
[2]杨碧倩.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若干问题及改进措施.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21,(03):77.
第三篇:强化人才服务机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的重要性文章标题:强化人才服务机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的重要性
强化人才服务机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的重要性
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才观念的变革,要求我们的人事人才服务工作体系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管理的方式由简单性的单位化管理已经逐步向多元性的社会化管理方向转变,人才的所有权已逐步由“单位所有”向“社会所有”转
变。人才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就是要把“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省人才服务机构从2021年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后,健全了人事人才公共服务职能,为建立全社会充满活力并具有竞争力的用人制度提供强有力的政府保障和配套的社会化人才服务,形成社会化人才管理体系,构建了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新的运行机制。
一、人才服务机构的发展
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成立二十多年来,在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方面不断探索、实践,为“培养、吸引、用好人才”起到了推动和保障作用,始终是为政府的社会目标服务的。
(一)人才服务机构承担的使命。首先,在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以自身的服务功能推动了人才的合理流动,与政府的行政力量一道,培育着人才市场机制,促进了人才市场主体的形成,创造了宽松的市场环境,也为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其次,充分发挥了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的主导力量。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的主导力量,发挥了政府保障的主渠道作用,成为政府政令的忠实贯彻者,起到了在该领域政府想做而未能做到、由人才服务机构去探索、实践的作用;成为人事人才公共服务领域的开拓者,并以自己的规范服务引导了社会化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的使命始终是同政府的社会目标连结在一起的,是作为推动社会化人才服务、人才市场发展的工具起着重要作用。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看,人才服务机构不应当也不可能成为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纯粹市场化的社会组织和完全的经济利益主体。
(二)**人才服务机构体制运行状况。2021年12月,**省人事厅重组**省人才服务中心,完成了**人才市场与省人才服务中心剥离,**省人才服务中心由原来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改为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将政府人事部门委托或职能延伸的“人事代理”业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进行规范管理;将“人才配置”的业务实行面向市场的企业化运营体制。彻底改变了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格局,把两块业务在内部分开,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和分配机制,保障正常行使政府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提高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推进市场配置机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全省州(市)所有人才服务机构属于政府公务员制度管理体制或参公管理,少数人才服务机构正在研究两块牌子分开运作。
二、人才服务机构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
(一)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已形成。全省人才服务机构已基本形成省、州(市)、县(市、区)三级网络,共有120家。其中:省级1家(**省人才服务中心),州(市)级16家,县(区)级102家,行业系统(**省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1家。
全省人才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共有335人。其中。省级(**省人才服务中心)28人;州(市)级71人;县(区)级231人;行业(**省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5人。
(二)工作现状及业务范围。人才服务业务建设和工作的开展涉及多行业、多部门。从1984年起,在地方政府和人事部门的支持、扶持下,不断拓宽了职责范围,增强了业务功能。**全省人才服务机构的业务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目前主要承担着三块业务:
一是综合管理社会化人才服务工作
——综合管理性职能有。拟定社会化人才服务相关政策、法规;建立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社会化人才服务管理制度;监督检查执行人才流动政策法规情况;流动人员中突出贡献人员及优秀人才选拔推荐;省人事厅与省委组织部联合发文,制定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和未聘人员人事代理政策;与省民政厅联合制定自谋职业退役士兵推行人事代理机制;建立业务管理体系,确保政令畅通,直接、统筹管理和指导各州、市人才服务机构。
——日常性工作职能有。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人事关系咨询、策划、管理;建立社会化人才的人事关系;管理人事档案;建立人才数据库和业绩档案库;社会化人才工龄认定;计算和调整档案工资;人才引进、培训、配置和调整;大中专毕业生安置计划和就业安置工作;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的认定和晋升的申报;办理社会保险“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审批人事代理单位人员的退休;管理计划生育;管理流动人才公共户口;出具各类人事关系证明。
——开拓性业务有:整体性人事策划;选拔“省突”、”省贴”优秀人才;推荐评审各种政府奖励;科技基金申报;事业
单位新进人员实行人事代理及未聘人员人事托管;城镇自谋职业退役士兵人事代理;成立社保专门工作站;人才派遣“一条龙”服务模式等。
二是依法管理全省人才市场体系建设
管理和指导全省人才市场基本建设、业务建设、法制建设和队伍建设;拟定人才招聘、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管理的政策法规;监督检查人才市场依法运行;建立健全政府人事部门指导
和监管下的人才中介机构和国(境)外人才机构或组织进入我省人才市场的准入制度;各类人才招聘广告审批;全省人才市场及中介机构的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化的规划、建设与管理。
三是管理流动人员党建工作
目前,全省有5个州市人才服务中心成立党组织,管理流动党员3619名。经省委批准,2021年成立了“**省人才服务中心流动人员党委”,归属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直接领导和管理,开展党务工作,党委管理47个支部,1500多名党员;经省委组织部授权省人才服务中心党委,承办人事代理单位和个人因公或因私出国政审及相关手续;同时,党委正在筹备组建流动人员工会联合会。州市人才服务中心流动人员党组织在当地上级党委领导下开展党建工作。
三、人才服务机构实施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的必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一条指出:设定行政许可,应当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发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第十二条“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中的第三项指出: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体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
从人才服务工作性质、承担的职能、职责及开展的业务来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所列事项。人才服务机构发挥的作用,为社会提供有保障的公众服务,并且是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和行业,已经成为社会人才管理的必需、人事部门不可或缺的职能管理部门。其从事的业务是政府职能的延伸,是政府管理系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才服务机构纳入政府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事部门理顺内部关系的需要,也是推进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的必需,符合发展方向。
(一)人才服务机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多年来,政府、社会甚至人事部门内部对人才服务机构的定位和认识是不到位的。认为人才服务机构是中介机构,形同“集贸交易市场”,做的是市场交易。其原因主要是从人才服务机构成立之初,因为与人才市场两块牌子一并运行,从事的业务偏重于市场经营,少于注重社会公共职能。时至今日,经济社会的变革、发展,社会公共服务需求日益突出,人才服务机构顺应历史发展,转变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不断探索实践、开拓创新、制定政策,去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化人才服务需求,去开拓适合社会需求的业务工作。其人事人才公共服务职能已远远超出了人事部门原先的设想和定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政府最终与市场的关系定位在两个基本职能上,一是强化市场管理,包括立法和执法;二是弥补市场缺陷,在市场手段失效的领域里发挥作用,包括宏观调控以及提供公共服务。具体而言,市场的缺陷不能解决总量的矛盾;不能解决无商业利益的社会公共服务(公共信息、公益服务)及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不能解决由于自发性而产生的盲目性、滞后性以及资源浪费问题。政府关注的目标应当是上述这些领域。对于人才的管理,离开这些社会目标,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将是一个严重的缺陷。
2、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的目标取向。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的作用及其组织形式的特点和功能要求:人才服务机构肩负社会化人才的管理与服务职能,“管办分离”,促进公共服务业务与市场化服务业务分开运行。对政府关注的职能则要接受政府的指导,成为不参与市场竞争的公益性服务主体;政府开办的人才市场则由行政行为转变为“实行面向市场的企业化运营体制”,并逐步改造为真正的“中介”,成为完全参与市场竞争领域的竞争主体,从利益和社会职能上与政府完全脱离关系。
(二)人才服务机构在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地位
1、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是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的组成部分。人才资源开发已成为整个社会性的责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更加需要强化和强调人才工作的协调发展,明确人才服务是整个人事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人才服务突破原有的工作模式,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赋予人才服务机构政府职能,建立统筹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全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化人才工作合力,使人才服务工作真正成为解决社会人才需求矛盾的工作部门,促进人才开发进入战略化、社会化的新阶段。
2、人才服务机构是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的对外窗口。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是人事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社会化人事人才服务和管理工作。研究建立政府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才服务机构是具体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非公经济比重的增加的社会化人才服务窗口部门,在改革大局中,此项工作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及服务效果显得十分重要。
3、人才服务机构已成为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的主导力量。
——指导全省人才服务健康发展。作为政府管理机构,人才服务机构应着重研究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短、中、长期工作规划,针对社会热点和人才服务需求及时作出决策。例如,高校毕业生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人才服务机构应该加强此项工作,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问题;对社会各类人才实行规范管理,主动适应非公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制的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推行和强化人事代理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人才的合法权益。
——创建发展了人才市场体系。人才服务机构成立二十多年来,在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以自身的服务功能推动了人才的合理流动,与政府行政力量一道,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了市场行为,培育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市场机制,促进了人才市场主体的形成,创造了宽松的市场环境,为非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强化人才市场的管理与指导。对人才市场进行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促使人才市场健康发展。管理机构有责任严格遵守“市场管理条例”和相关行政许可法规,规范全省人才市场依法运作。强化市场管理后,管理原则是:国家级人才市场做好内引外联工作、省级人才市场起好龙头作用;地市级人才市场实行分类管理。
(三)规范人事人才社会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非公经济成份增长迅速,用人机制发生变化,由此产生大量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问题。人才服务机构有责任去大力发展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改进对社会化人才管理能力,把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管理和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能,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不断完善公共服务的内容,丰富公共服务的手段。在人才公益服务领域,要清理人事部门内部的事务性业务,强化公共服务的行政管理职责,建立公益性服务机制,凡能够或应当实现社会化服务的,都要纳入社会化统筹管理整体性的服务体系,运用长效机制实现政府的管理与服务的根本宗旨。
1、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提出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是人才服务机构所肩负的使命、职责所决定的,是社会对拓展人事人才工作的需要决定的。
——顺应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政府应该从发展的高度和思维去认识,为人才做好法律、法规、政策保障工作、提供必要的服务,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必要作为;承认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的发展历史,肯定其社会地位和存在的必要性,以及所负有的特殊社会责任。在当前形势下,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优势(政策资源、政府资源、社会资源、信息资源)以及职能优势,加速发展、健全职能、职责,优化和逐步完善工作机制与服务体系。根据我省及全国反映出来的问题,国家人事部应该从人才服务的发展趋势和有利于深入开展人才服务的角度去认识,研究建立有效的机制和规范的运行模式。
——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的宗旨决定。我们在实践中提出,人才服务的根本宗旨是社会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为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建立新型的人事管理权与人员使用权分离的用人机制,促使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减少困扰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人事管理中的复杂事务;为人才结构合理配置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从根本上解除各类人才在不同所有制单位、不同类型经济组织之间充满活力流动而带来的后顾之忧;更好地盘活人才资源,促进社会人事人才管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完善人事管理机制,建立社会化人才流动行为的法律、法规,保护用人单位和人才的合法权益,协调好人才服务机构、用人单位、人才三者之间的相互利益和相互依存的互为关系,为社会事业和经济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人事人才支撑。
2、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遵照。“一方面是要把属于政府人事部门委托或职能延伸的‘人事代理’业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进行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是‘人才配置’的业务实行面向市场的企业化运营体制”的管理原则,人才服务机构属于“人才公共服务体系”,这里提出“规范管理”,我们理解,应纳入到政府管理系列,归入政府人事管理职能部门,按公务员制度进行管理,确保正常行使政府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
3、理顺管理机制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经济管理体制等相关制度的改革完善,将逐步消除制约人才流动和人才社会化管理的体制性障碍,进一步打破人才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和所有制等限制,疏通各类人才的流动渠道,建立完善的社会化人才管理机制,从而有效解决人才供需矛盾,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因此,需要现有的人才服务机构和工作机制适应改革的变化,对人才服务机构的整体服务功能和体系进行全面的梳理,建立健全社会需要的、符合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其服务功能。
第四篇: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关键词】
信息化
[摘要]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档案部门的一项基础性业务工作,需要我们从各方面予以重视,从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建设、目录数据库建设以及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等各方面予以加强。本文仅就如何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方面谈些粗浅的看法,以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信息化;目录数据库;电子档案;档案管理
档案是人类社会各项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类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档案事业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永恒的事业。档案工作深深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与人类社会发展同步,并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档案部门的一项基础性业务工作,是档案工作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是档案工作实现历史与未来有机链接的战略之举。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我们必须切实从各方面加大力度,予以重视。
第一,要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盘棋,要统筹规划,科学分析,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档案信息化的各项工作做好。要搞好工作布局,经济条件具备的地区档案信息化可以先行一步,带动其他地区发展。要搞好工作规范,确保档案信息化的各项工作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有序推进,确保数字档案资源格式统
一、数据规范、长期可读、便于共享。
第二,要通过档案信息化整合,带动各项档案基础业务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科学系统工程,涉及到档案工作的方方面面。档案信息化的顺利开展必须有良好的业务工作基础,需要配备现代化的设备和相关人才,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各级档案部门要以开展档案信息化工作为抓手,整合、带动各项基础业务工作的发展,使档案事业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要确保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效益和质量。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工作量非常大,一定要严把质量关,保证利用档案信息的查全、查准,力求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同时要增强档案安全意识,对于信息化条件下涉密档案的开发利用,一定要把安全防范措施放在首位,对于那些密级较高的档案,原则上不进行数字化,可采取其他保护和复制措施。
作为领导及档案人员应该如何改进档案管理工作。
根据“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及许多档案专家的建议和多年档案工作的实践经验,我们应该遵循:“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格局,以档案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促进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宗旨,改进思路,从各方面强化档案信息化建设:
第一,加快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数字化档案馆,大致包括档案馆库房建设,档案馆馆藏建设,检索工具建设,规章制度建设,专兼职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及档案服务利用工作等等.继续推进运用计算机管理档案,提高档案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逐步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
第二,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要建设数字化档案馆,首先要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对档案馆中存储的档案包括纸制档案,照片底片档案,录音,视频档案等各种载体的档案和现行文件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存储,即进行数字化档案馆馆藏的建设。
第三,加强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要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加快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提高档案检索利用服务质量。各部门向档案馆移交档案时,要尽量做到同时移交机读目录。
第四,积极推进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有条件的档案馆应通过接收电子档案,对各种类型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等方法,积极建设相关的全文数字库和多媒体,尽快实现档案全文信息查询,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第五,加强电子档案归档管理。档案部门要根据档案管理的要求,加强对本单位电子文件积累、鉴定、著录、归档等工作的监督、指导,保证各单位产生的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真实、完整、有效。研究电子档案接收、保管、利用的技术方法,制定电子档案管理办法。最后实现档案信息处理计算机化,信息存储数字化,信息采集实时化,信息服务网络化。
档案工作要在未来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具备基本的信息竞争能力。而对此产生直接影响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档案工作者的素养,尤其是信息素养。而素养的提高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能力的锤炼之中。
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这是信息时代必须放在首要位置的一种能力,档案人员要注重自我完善,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和运用技能,使自己能熟练使用各种现代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传输工具,为更快、更好地开发档案信息打下牢固的技术基础。
档案信息的获取能力。长期以来,档案部门主要依靠归档制度来保证档案试实体的收集,并且始终未能摆脱“重藏轻用”的局面。而信息时代,社会将更多地从信息服务的功能上去要求和评价档案部门。因此,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不仅要熟练、快速地获取本馆所藏的档案信息提供给利用者,而且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和优势,熟悉网上的档案信息资源,引导利用者获得更多的档案信息。
档案信息的鉴定、评估能力。把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有效地传递给档案利用者是档案工作着的一项基本职责,也是利用者评价档案部门信息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网络环境下,信息量十分巨大,内容十分庞杂,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比以往更强的鉴定评估能力,对档案信息进行判断、鉴选、综合分析,从中捕捉到与特定利用者密切相关的部分,为利用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档案信息的加工、提炼能力。信息社会,利用者需求的是“精要”信息,提供“原件”已远远无法满足利用者各类复杂的需求。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提高对档案信息的加工、提炼能力。许多档案信息具有多重价值,从不同角度进行加工,剔除其中的无用成分,重新组合,将产生出新的档案信息产品。从而实现档案信息的渗透增值能力,达到高效利用的目的。
总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做好档案工作是无止境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也是一个循序渐进和不断探索的过程。档案人员只有不断提高素质,不断探索新路,才能够使档案事业不断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沈运青.提高档案意识发展档案事业[J].龙岩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5卷第2期.
[2]段春梅.浅谈档案工作服务创新[J].北京档案,2021,
5.
第五篇: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档案托管中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云南省怒江州贡山三中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天津市东丽区民族中学2025届高三下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甘孜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
- 2025届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一高级中学高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
- 专题08 阅读理解(匹配)20篇(原卷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名校真题进阶练(深圳专用)
- 贵州省三都民族中学2025届高考数学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中学2025届高三下第一次测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常州市“12校合作联盟”2025届高三(最后冲刺)数学试卷含解析
- 江西省南昌市2025届高三考前热身语文试卷含解析
- 湖南G10教育联盟2025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 DB21-T 2780.1-2017辽东落叶松二元立木材积表 第1 部分 日本落叶松
- 地源热泵施工流程课件
- 智能物料搬运机器人设计方案
- 林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
- 土石方工程投标书技术标
-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设计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需要几个轮子》集体备课教学课件
- 护理不良事件评定小组及职责
- 超市零售行业的线上线下融合与用户体验
- 薪酬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 2023年经济地理学李小建课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