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福建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块测试高一语文必修二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A卷(50分)一、名句默写(13分,每空1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层层的叶子中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荷塘月色》)(2)_________________,新妇起严妆。(《孔雀东南飞》)(3)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___。(《氓》)(4)《赤壁赋》中客人感叹生命短促、渺小句子是:“____,_____。”(5)在《离骚》中,屈原以“_______,______”两句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因采摘白芷被加上的罪名的痛苦经历。(6)《短歌行》中,曹操运用《诗经》中的典故,借助比喻含蓄地表达对贤才的渴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归园田居》中,陶渊明借鸟和鱼来表达对田园自然生活的向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2).有袅娜地开着的(3)。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4)。鸡鸣外欲曙(5)。隰则有泮(6).寄蜉蝣于天地(7)。渺沧海之一粟(8).既替余以蕙纕兮(9).又申之以揽茝(10)。青青子衿(11)。悠悠我心(12).羁鸟恋旧林(13)。池鱼思故渊【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缀"“隰”“沧”“粟”“申"“羁”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二、基础知识(18分,每题3分)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骋怀(chěng)癸丑(guǐ)落蕊(ruǐ)匪我愆(yǎn)期B.愀然(qiǎo)弥(mí)望虚诞(dàn)山川相缪(liáo)C.潭柘寺(tuó)窈窕(yǎo)侘傺(chì)举酒属客(zhǔ)D.伶俜(pīng)踯躅(chú)箜篌(kōnɡ)何时可掇(du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A项,匪我愆(yǎn)期—-qiān;C项,潭柘寺(tuó)——zhè;D项,踯躅(chú)——zhú.故选B。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踱步譬如点缀感概系之B。扁舟扫帚倩影既往不究C。惦记形骸遨游深思慎取D。渺芒鲑珍玳瑁一椽破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A项,感概——感慨;B项,既往不究——既往不咎;D项,渺芒—-渺茫。故选C.4。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当其欣于所遇②亦将有感于斯文B。①夫人之相与②及其所之既倦C。①侣鱼虾而友麋鹿②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D.①其孰能讥之乎②距其院东五里【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A项,介词,对于.B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动词,往、到达。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D项,副词,难道,表反问语气;代词,那,代慧空禅院。故选A。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雨雪霏霏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B。顺流而东也C.足以荣汝身D.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对于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设题,考生可以先明确加点词本身的词性,然后根据在句中的位置或所做的成分来分析活用类型.例句,名词活用作动词,下;A项,名词活用作动词,命名;B项,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东进军;C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D项,名词活用作动词,喝酒。故选C。6。对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此余之所得也②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③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④渐见愁煎迫⑤客有吹洞箫者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⑦步余马于兰皋兮⑧何为其然也A.①③/②⑤/④/⑥⑦/⑧B.①③⑥/②⑤/④⑧/⑦C。①③/②⑤⑥/④/⑦/⑧D①③⑥/②⑤/④/⑦/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对各类句式的基本知识与判断标准要理解、熟记,以便解题时进行知识迁移。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①“也”,③“是……也”,⑥“……者……也”,都为判断句;②“岌岌"“陆离”分别修饰“冠”“佩”,⑤“吹洞箫”修饰“客",都为定语后置句;④“见”表被动,为被动句;⑦“于兰皋”,为状语后置句;⑧“何为”的语序应该为“为何”,为宾语前置句.故选D。7。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离骚》是其代表作,《离骚》和《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B。“初七及下九",句中的“初七”指的是阴历每月的初七日;“下九"为每月的十九日,古人以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C。鸡鸣、黄昏、人定等,均是古代表时间段的词语,其中“奄奄黄昏后”中的“黄昏”指戌时,相当于现在夜间19~21时。D.“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的“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句中的‘初七’指的是阴历每月的初七日"错误。“初七"指农历的每年七月初七。“初七”指的是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祈求提高刺绣缝纫技巧,称为“乞巧”.故选B。三、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石门亭记王安石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石门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乎?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耄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求民之疾忧,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人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B.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C.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D。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9.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作亭之意”一项是()①其亦好观游眺望乎②求民之疾忧③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④不以德则民不化服⑤其石幸在,其文信善⑥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A.①④⑤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②③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作者先交代了石门亭的地理位置、建亭者及写“记"的缘起。此段文字简约明快,为下文的议论张本。B。全文围绕“作亭之意”展开,先用五个排比设问,然后逐个回答,每点都归之于“仁”字,其推理之严谨,分析之透辟,行文之游刃有余,令人叹服。C。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作者心目中,无论是游山玩水,还是“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都是“仁”体现。D.宋代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内涵与本文中的“而忧者必在天下"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2)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答案】8.B9。B10.C11.(1)广博高大草木茂美,自然万物依附着它来生存,却不把它当做自己莫大功劳的,就是山.(2)遍察自身而没有什么值得忧患的,值得忧患的一定在整个天下,为天下忧患就是仁的表现.【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立之亭中”中的“之",是指前面的石刻,结合句意内容分析,“立之亭中”应该单独成句,排除A项、C项.“其甥之婿"指的是“王某",“使"的主语应该是“朱君”,故“使”前面需要断开,排除D项。句意:朱君来了以后建了亭子,把从古至今的石刻全搜集起来,将它们立在亭子里,并且把这一切写在信里,寄给他的外甥女婿我(王安石),让我写一篇文章,记下他建造此亭的用意.故选B。【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等字样,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此题是“作亭之意",然后分析列出的各项,①是作者的推测,从后文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不是作亭的目的。③是“山”的功劳,而不是写“作亭”的.④是治理的方法。排除这三项,自然得到答案。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C项,“都是‘仁’的体现”错误。作者在文中说“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是说观览的人往往会生发感慨,并没有说这是“仁”的体现。故选C.【11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广大”,广博高大;“焉",代词,指“山";“以”,连词,来;“而”,连词,表转折;“以为”,把……作为,“自以为"(宾语前置);“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判断句).(2)“夫”,句首发语词,不译;“环顾”,遍察;“其”,代词,自己的;“而”,连词,表并列;“必",一定;“忧天下亦仁也”(判断句)。【点睛】参考译文:石门亭位于距青田县城若干里的地方,是县令朱君建造的。石门是山的名字,它是一座名山,古人都在山石上刻写下自己的观赏游览的感喟心得,把它留置在山里,那些刻写下字迹的山石处处可见。朱君来了以后建了亭子,把从古至今的石刻全搜集起来,将它们立在亭子里,并且把这一切写在信里,寄给他的外甥女婿我(王安石),让我写一篇文章,记下他建造此亭的用意。之所以建造这座亭子,大概是因为它是一座好山吧?大概是因为它适于观赏游览放眼眺望吧?大概也是在这里能体察问询民间的疾病忧患吧?大概也是可以独自一人在这里休闲放松吧?大概是怜惜那些刻有字迹的山石没有防护保障,遭暴晒,字迹剥离,或者倒伏,甚至消损泯灭吧?人们对外物的喜好厌恶必定按照类别区分。广博高大草木茂美,自然万物依附着它来生存,却不把它当做自己莫大功劳的,就是山。爱好山,是仁的体现.离开城郊来到田野,攀上高处向远处眺望,从中一定会生发感慨的。《尚书》中不是记载吗:从荒原中发现谦恭。《诗经》里不是写到:驾着车辆出行远游,来排遣我的忧患。遍察自身而没有什么值得忧患的,值得忧患的一定在整个天下,为天下忧患就是仁的表现。人不这样还敢自我舒适安逸吗?到了这种地步就是遇到深山幽谷的草民,与他们接触交谈,来访求他们的疾苦忧患,难道还会有阻塞、下情不明的情况吗?访求民众的疾苦忧患,也就是仁的体现。政事不分大小,不以德治民,民不会服从教化。民众服从教化,这样以后才可以没有诉讼。民众做不到没有诉讼,你能让他们休养生息、不惹是生非,优哉游哉嬉戏欢乐吗?自古至今的留名于人世的人,那些刻石幸而存在,那些刻文确实很好,这样一来,那些人的大名同刻石一道都会传扬下去并且永远不会朽没,成就了仁的名分却没有剥夺自己的意愿,也是仁的体现。建造亭子的用意,大概是这样吧?大概不是这样吧!B卷(100分)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秋尽杜甫秋尽东行且未回①,茅斋寄在少城隈。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②.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注:①乾元二年杜甫入蜀投奔严武,后严武被召回京,杜甫送行后欲返少城时遇到叛乱,滞留梓州,作此诗。②袁绍大宴宾客,宴会上郑玄受到袁绍礼遇.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以抒怀为主题的七言律诗,作者感时自叹,感事抒情,诗中用典故,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格调.B。“秋尽东行且未回”一句交代了时间和作者行踪,“茅斋寄在少城隈”一句中“寄"字写出茅斋无人,自己身在家外的状态.C。颔联中“陶潜菊”体现了作者渴望隐逸的心境和淡泊洒脱的品格,“袁绍杯”则表明自己被人重视,但却无用武之地.D.颈联中“雪岭独看西日落"一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在雪岭看西天日落,与首句中“东行且未回”照应,使诗歌内容更加紧密.13.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12。C13.①思念家乡的愁苦.诗歌前四句写秋景,暗示诗人身在家外,从“未回”、“寄”、“老却”等词反映出诗人思念家乡之情。②怀才不遇的感叹。作者借用“袁绍杯”的典故,感叹自己遇到了严武,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③对亲友的怀念。“剑门犹阻北人来"一句点明剑门关兵事阻断朋友回来,表达了作者对北去友人的怀念及亲友南来的期盼.④只身漂泊的孤独(长期客居在外的痛苦无奈)。颈联写作者雪岭独看落日,剑门阻隔无法通行,流露出漂泊的孤独、寂寞;尾联直抒胸臆,写出作者长期客居在外的痛苦无奈,以及对开怀喜悦心情的期盼。【解析】【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项,“淡泊洒脱的品格”错误。“篱边老却陶潜菊”一句中“陶潜菊”即菊花,篱笆边的“菊花”老去,无人照料,既写出了自己离家在外的真实情景,又抒发了自己隐居心情不复存在的忧伤,“陶潜菊”之典故有渴望隐逸之心境,却无淡泊洒脱之品格.故选C.【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注意根据诗中的重点词语“北人来”“为客”“未回”“老却”等分析,思念家乡的愁苦。“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两句运用袁绍的典故,表达怀才不遇的感慨和人生苦闷的态度。“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点明剑门关兵事阻断朋友回来,两句则是突出一种读亲友的无限怀念。“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彰显出自己长期漂流在外的苦闷与无奈。【点睛】如何才能快速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切入:一、从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许多古代诗歌,标题对文中的内容就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二、从诗人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三、从诗句,这是最重要的依据。从全诗的角度理解诗中所写之事,运用的意象,描写的画面,所写的典故,以及直接抒情的词句来考虑.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莫高窟的挣扎蒋方舟人生从未如此文化苦旅过,前段时间,我重走了丝绸之路。真是苦旅,戈壁沙漠再辉煌壮丽,一成不变的景色看久了,即便是王维,也吟不出什么新的诗句。西域的入口是敦煌,僧人求法之旅从这里开始。当我在大马路上饥寒交迫接近绝望的时候,看到无尽的青黑天下压着金边,有夕阳霞光的地平线处就是敦煌,当时场景就像电视剧《西游记》的一幕,我好激动,马上想说的是:“大师兄,你快看,那就是敦煌。”进了城,《西游记》里面奇诡的神秘文明,变成了现代化的摩登小城,紧凑洁净,饭馆的霓虹灯闪烁。擦肩而过的很多都是外国人,场景让人有点穿越,它仿佛又变成了丝绸之路上中西贯通的重镇,异国商贾云集,胡人遍布.
到敦煌当然是为了看莫高窟.我去之前,就有很多人告诉我:“莫高窟一定会让你觉得失望的。"乍一看,确实是如此,这里和中国其他旅游景区没有区别,到处都是戴着墨镜、遮阳帽,满脸不耐烦地排队的游客。人群里最大声的永远是小朋友的哭喊,都吵着要回家.但我并没有失望,因为原本也不是为了寻找民族自豪感而来的.400多个洞窟只开放了20多个,看完感受最深的是:美的事物总逃不过重重磨难,以及它自身求生的挣扎。第一重磨难来自自然。这里的雨少风大,强风把沙子吹到崖面。天长地久,入口处设置的窟檐逐渐磨损,失去了遮蔽阳光的功能.莫高窟高大,俯仰天地,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一副衣不蔽体的模样。第二重磨难来自宗教变迁.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经历过四次灭佛的劫难。最早是北魏太武帝:“各地有造佛像者诛,有经书焚烧,有僧侣悉坑之。"敦煌由于偏远,不仅没有受到废佛令的破坏,反而成为中西僧侣和教徒的避难所。他们把信念附在一斧一凿里.到了11世纪,新疆部分地区开始信奉伊斯兰教。佛教僧侣预感到劫难的可能性,就把数万件经书和藏画放在17窟中近千年。17窟就是著名的藏经洞,早就被洗劫,经书和佛像都已不在,只有当时藏经和尚洪辩的雕塑孤寂地守着空无一物的洞窟。第三重磨难是“不懂".大部分洞窟中的佛像都在清朝重新修过.绝美的壁画围簇下,往往是呆滞死板的佛像,脸被涂得红红白白,一点表情都没有,眼珠是琉璃珠子,亮得又假又可疑,毫无动人之处。开放参观的洞窟里,只有隋朝修的一窟佛像从未被重塑过,三座佛像,分别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低眉的是弥勒,慈悲带笑,婉约悲悯至极;窟顶是直坠而下的飞天,飞天总是成双的,窟壁四周是撒满金粉的千佛像,现在金粉金箔脱落了大半。在这样的洞窟前,人一进去就有下跪的欲望——出于对美的诚惶诚恐。第四重磨难是“不惜”。藏经洞被发现之后,当时看管莫高窟的王道士成了千古罪人。历史上真实的王道士,虽然不懂,但是他爱惜。他先是看到官府在运输他至爱的经书时造成破损,看到送给当地官员的精品文物下落不明,然后他才变成了所谓的“卖国贼”。到了“文革”,当时莫高窟的48位工作人员分裂成大约12个革命派系,成天激烈内斗,所幸他们都同意一个原则:不能碰莫高窟.据说他们为了保护莫高窟,钉死了莫高窟所有的出入口。我想起清洗竹简上泥土的场景:当把竹简放入清洁剂中,字开始浮现,有的字开始从竹简表面脱落,像是在逃生。天下没有永恒的事物,美的文明不被发现就没有意义,可它暴露的一瞬间就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就像“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一样,它必然要经历更多的磨难,几番挣扎求生才能活下来.1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重走丝绸之路,因为戈壁滩上风景一成不变而感到枯燥,但当她来到敦煌时就特别激动,因为敦煌莫高窟吸引着作者.B.文章第三自然段描写了敦煌城内奇诡神秘的景色,“霓虹灯闪烁"“异国商贾云集”,这一切让作者仿佛穿越回到了过去。C.作者在写第四重磨难时,选用了两个事例,写出了王道士和“文革"时期莫高窟工作人员对待经书文物的态度都很爱惜。D.文章写了敦煌莫高窟经受的种种磨难,表现出了作者对包括莫高窟在内的中国文化遗产前景的隐隐担忧。15.作者游览了莫高窟,却没有在文中重点描写莫高窟的景物,这是为什么?试结合全文分析。16.文章以“莫高窟的挣扎”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答案】14。B15.①文章并未重点写景,是因为作者感觉这里和其他景区已没有什么区别,作者着重写了莫高窟经历的各种磨难,与标题中的“挣扎”相照应;②莫高窟的现状引发作者无尽的感伤,作者便在文中主要表达了自己对美的认识和思考,对祖国文化遗产的忧思.16。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莫高窟人格化,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莫高窟现状的遗憾和对其前景的担忧;②点明文章写作的主旨,丰富了文章内涵。本文着重写了莫高窟经历的各种磨难,写了是莫高窟的困境,表现对美的文明一旦暴露将面临巨大风险的担忧,引发作者无尽的感伤之情;③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挣扎”表现了作者对莫高窟的困境与担忧,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解析】【1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B项,“第三自然段描写了敦煌城内奇诡神秘的景色,‘霓虹灯闪烁’‘异国商贾云集’”错误。结合“《西游记》里面奇诡的神秘文明,变成了现代化的摩登小城,紧凑洁净,饭馆的霓虹灯闪烁"“它仿佛又变成了丝绸之路上中西贯通的重镇,异国商贾云集,胡人遍布"等分析,“描写了敦煌城内奇诡神秘的景色”是《西游记》里的,“异国商贾云集’’也不正确,敦煌城已变成了一个摩登小城,“异国商贾云集”是曾经的景象。故选B。【1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安排及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作者游览了莫高窟,却没有在文中重点描写莫高窟的景物,这是为什么?试结合全文分析”,解答此题,应该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思考.作者在文中第三段“这里和中国其他旅游景区没有区别"表明了作者不写这里景物的原因之一;从文章第5段的感悟“美的事物总逃不过种种磨难,以及它自身求生的挣扎”,以及第6到第11段,对莫高窟经历的四种磨难可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即对莫高窟的现状的担忧。从这两个角度组织答案即可。【16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鉴赏文本标题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知道文章标题的一般性作用: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总结文章内容,点明主旨(突出)主题;形式新颖,吸引读者;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等。然后再结合着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标题的作用.结合“第一重磨难来自自然”“第二重磨难来自宗教变迁”“第三重磨难是‘不懂’”“第四重磨难是‘不惜’”“它必然要经历更多的磨难,几番挣扎求生才能活下来"等分析,“挣扎”一词,运用的是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莫高窟现状的遗憾和对其前景的担忧。从全文内容来看,标题起着领起文章内容的作用,“挣扎"表现了作者对莫高窟困境的担忧。自然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结合“天下没有永恒的事物,美的文明不被发现就没有意义,可它暴露的一瞬间就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就像‘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一样,它必然要经历更多的磨难,几番挣扎求生才能活下来"分析,文中莫高窟的“美”与经历的磨难,然后根据对莫高窟的残存的美与经历的磨难的感悟。美的事物是珍贵的,但它又不是永恒的,总是要经历磨难。真正的美往往不会孤立存在,它常常伴随着磨难出现.点明文章写作的主旨,丰富了文章内涵。【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六、语言运用(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提起浙江省龙泉市的龙泉宝剑、龙泉青瓷,无人不晓.龙泉剑瓷文创产业日渐红火,从根本上讲离不开传统手工艺的有效传承与变革创新。试想,倘若没有几十年对剑瓷传统手工艺的不懈挖掘,倘若不是有的传统手工艺人脱颖而出,龙泉青瓷与宝剑的名声也许还只能存留在历史的记忆中;而当下龙泉剑瓷,靠的正是几代手工艺人对剑瓷传统手工艺的执着求索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需要一代又一代手艺人的接力.手工艺传承,().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手艺人来说,数年如一日,潜心钻研,千锤百炼,或许才能拿得出像样的作品。缺少有广泛社会声誉与较高艺术成就的剑瓷作品,自然也就难以剑瓷发展文创产业.从这个角度来说,创造条件培养能够制造剑瓷精品的更多手艺人,才算抓住了提升剑瓷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典型性声名鹊起花样翻新支撑B.典型性声名烜赫推陈出新支持C.代表性声名烜赫花样翻新支持D.代表性声名鹊起推陈出新支撑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既要吃得了辛苦、经磨砺,更要有才智、耐得住寂寞B。既要耐得住寂寞、有才智,也要经磨砺、吃得了辛苦C.既要吃得了辛苦、耐得住寂寞,更要经磨砺、有才智D。既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辛苦,也要有才智、经磨砺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创造条件培养能够制造剑瓷精品的更多手艺人,才算抓住了推动剑瓷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B.创造条件培养更多能够制造剑瓷精品的手艺人,才算抓住了提升剑瓷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C.创造条件培养更多能够制造剑瓷精品的手艺人,才算抓住了推动剑瓷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D.创造条件培养能够制造剑瓷精品的更多手艺人,才算抓住了提升剑瓷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答案】17。D18。D19.C【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第一组,“典型性"是指具有特殊性的个案,“代表性”则是指事件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特征.一个是点而一个是面,程度上的不同,结合上下文意,此处应选“代表性"。第二组,“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声名烜赫"指名声、权势盛大;用于人。结合上下文意,此处应选“声名鹊起”.第三组,“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花样翻新”指独出心裁,创造新花样。第四组,“支撑"意思是“支持局面使不崩溃”,符合语境义;“支持”语义较多,如“供应”“把持”“主持”“支援"等,均与语境不符。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耐得住寂寞”与“吃得了辛苦”,“有才智"与“经磨砺”分别对应,结构保持一致。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语序不当,“更多”位置有误;B项,搭配不当“提升”与“发展”不能搭配;D项,语序不当,“更多”位置有误;搭配不当“提升”与“发展"不能搭配.故选C.【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20。下面是某校一位同学在毕业典礼上致辞的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作修改.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非常荣幸地莅临2019届高三毕业典礼。此时此刻,请允许我代表高一年级全体同学,向忝列名师的园丁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即将毕业的学长们送上美好的祝福。亲爱的学长们,你们离开母校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们定当不吝赐教。在你们即将迎接人生大考的时候,我想惠赠大家一句话:青春因奋斗而亮丽,人生因高考而辉煌,生命因你们而精彩!(1)将_______________;(2)将_______________;(3)将_______________;(4)将_______________。【答案】(1)。(1)“莅临”改为“参加";(2)。(2)“忝列”改为“荣列”;(3)。(3)“不吝赐教”改为“竭诚服务”;(4)。(4)“惠赠”改为“敬赠".【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莅临:含有敬辞的书面语,多用于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适用对象不当。忝列: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就是“有愧于排列在那中间”。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不吝赐教: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结合“我们”分析,不合语境.惠赠:敬词,用于称对方对自己的赠送,敬谦不当,应该改为“敬赠”。七、作文(65分)21.微写作为了迎接充实而美好的寒假,擎云级学习部正举办“挚爱阅读——2019年度阅读盛典”活动,将评出2019年度“最具阅读价值书籍”.请从以下书目中任选一本,结合你的阅读感悟,凸显这本书最具阅读价值之处,为它写下一篇100字左右的推荐词。要求:要点突出,条理清晰,语言简明扼要。阅读书目:《把栏杆拍遍》梁衡《阿勒泰的角落》李娟《寂寞圣哲》鲍鹏山《精神明亮的人》王开岭《写给中学生的逻辑学》彭涟漪、余式厚《大卫·科波菲尔》查尔斯.狄更斯【答案】《把栏杆拍遍》是我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新闻理论家梁衡所写的一篇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是解读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散文名篇。被许多人誉为是影响自己青年时代的一篇好文,是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阿勒泰的角落》是作家李娟创作的散文集,该书讲述了李娟一家在阿勒泰山区开着一个半流动杂货铺和裁缝店时的生活故事。作者以自然笔调记录日常点滴趣事,向读者展示了北疆阿勒泰地区淳朴自然的风物人情。《寂寞圣哲》是作者鲍鹏山写的一部书籍:与大哲人、大智者零距离接触。风格独特、语言优美。特级教师、名家、大家倾力推荐.名校师生阅读互动。提高语文素养与考试成绩。师生推荐的N个理由.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人文素养,才能在考试中高屋建瓴,应付裕如,稳操胜券。《精神明亮的人》是一部国产文学书籍。本书收入王开岭最具标志性的诗性散文和思想随笔。在思想界,他被誉为新生代的旗帜人物:在文学界,他被视为优美的灵魂书写者.其作品大量涌现在各类文选、年度排行榜、大(中)学语文读本和(中)高考试题中,被很多校园师生公荐为“精神启蒙书”和“美文鉴赏书”。《写给中学生逻辑学》,主要讲“中学生应当学点逻辑”“什么是逻辑学"“为什么中学生必须学习一点逻辑学”等.《大卫·科波菲尔》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大卫从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以“我”的出生为源,将朋友的真诚与阴暗、爱情的幼稚与冲动、婚姻的甜美与琐碎、家人的矛盾与和谐汇聚成一条溪流,在命运的河床上缓缓流淌,最终融入宽容壮美的大海.其间夹杂各色人物与机缘,语言诙谐风趣,展示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广阔画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间充满善良正义的理想。作品推荐词,主要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方面写。明确自己选取的作品,结合自己的阅读体现,点明作品的价值等,用流畅的语言表述即可。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据某地都市报报道,在春运期间,一名女子买了两张高铁票,一个座位自己坐,另一个座位放行李,当其他无座乘客提出可否将行李放在脚下、让大家坐一会儿的请求时,女子拒绝了。其中一位站着的乘客指责该女子自私,女子委屈地回答:“我买的是两张车票,用两个位置,有错吗?”此事一经报道,引起社会多方热议。有人认为:“既然买了票,就有权自由支配座位,不愿意让出座位是理所应当。”也有人认为:“多购票座,是占用公共资源,不让座不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讨论还在继续。还有人说:“指责该女子的那些乘客也是自私的,拿道德说事,站在道德高地绑架他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根据以上文字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不该丢失的爱心爱是纯洁的,是无私的,是不朽的爱,无处不在,有爱的地方就有欢笑,又感动的泪水.爱,会让世界的每个角落里放射出万丈光芒!走在城市中央,常见到这样的情景:一位老爷爷腿脚不便,跌倒在地,路旁的行人皆一脸冷漠,神色匆匆地走过;在衣衫褴褛的行乞者面前,一位妇女一把拉住正要往下丢钱的孩子,大声呵斥:“那是假的……”我们的爱心,究竟到哪里去了?曾经,读过《悲惨的世界》,故事里的主教感动了许多的人:“这位先生手里的银烛台是我赠送给他的。”这句柔和而坚定的话语至今响彻在我的耳边;曾经,一位无名的老和尚微笑着对小偷说:“把我的僧衣拿去吧,它能为你遮挡些风雨。”;曾经饱受欺压却在长大后以宽容热情的胸怀帮助过许多人,也感动过许多人的年轻人—-雷锋,人们为他设立了纪念日……他们救赎了曾经堕落的灵魂,温暖了一些曾经冷漠的心,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渐渐把他们淡忘,也渐渐忘却了当年因为感动而流下的泪水……是的,的确有一些“农夫与蛇”的故事让我们望而怯步,有一些貌似孤苦无助的人在人们伸给他一只只援助之手时在上面反咬一口,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把爱心丢弃的借口。当你无助渴求帮助,人们却以怀疑和冷漠的眼神看着你时,你的心是否感到阵阵寒意?来自社会的冷漠让许多人心生寒意,如果我们能及时地用温情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是不是能阻止许多悲剧的发生?报纸上的一则则新闻也许是最能刺人心胸的事实,有一个个的小生命,因为爱心救助而存活了下来,也有另一些年轻的生命因为外界的冷漠而断送了青春!一位大学生因为母亲身患绝症而心急如焚,在走投无路之下竟持刀抢劫,电视采访中他的同学面无表情地叙述了他一个星期甚至只吃一包饼干的事情,冷漠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对穷学生的鄙夷。我忽然痛彻心扉:既然这样,你为什么不给他一点点帮助,有这一点温暖,他也许就不会做出那样的事啊!莫说:“各家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只要我们轻轻掸去别人心中的霜冻,也许他就不会冻死;只要我们挥去心中的冬天,自己心里堆积的“厚雪”就会在春天消融.拾起我们不该丧失的爱心吧。哪怕它只能给予他人一点帮助,但也许会使两颗心在冰冻中复苏!【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并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审题】材料主要讲据某地都市报报道,在春运期间,一名女子买了两张高铁票,一个座位自己坐,另一个座位放行李。此事引发不同的人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此女子自私自利,占用公共资源;也有人认为既然买了票,就有权自由支配座位,不愿意让出座位是理所应当等。结合上述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赞同该女子的行为,这位女士自己花钱买的票,有权享受自己的权益。也可以反对该女子做法,如果有钱人把整列火车座位都买下,那其他人出行怎么办等。还可以综合认识这一行为等.参考立意:反对该女子行为角度:维护权利重要,爱心更重要;爱心不要被道德绑架;莫以默然冰封温情;善心长存,感恩常在;爱与责任等.辩证认识这一行为:奉行善念,不需要功利的理由;我们因温情相遇相护,莫要因默然彼此背向;让我们每个人携爱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农产品出口贸易合同
- 2024年度物流服务合同:二零二四年跨境电商物流配送服务协议
- 2024年度建筑工程二级建造师专项服务合同
- 管道龙头栓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玫瑰油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纸巾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娄桂离婚法律咨询服务合同
- 2024年度成都二手房产买卖合同范本
- 空气凝结器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化工企业原材料采购合同
-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2025年)
- 2024年小红书品牌合作合同
- 2024年大学生创业就业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350题)
- 智研咨询发布:2025年中国仿真花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2024年净水设备安装与维护合同
- 中国医科大学2024年12月(含解析)《形势与政策》作业考核试题
- 湘潭、成都工厂VDA63-2023审核员培训考核附有答案
- 大学语文人文思考与写作实践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江苏大学扬州大学
- 整理收纳师课件
- (完整word版)英语四级单词大全
- 16J607-建筑节能门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