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解析_第1页
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解析_第2页
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解析_第3页
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解析_第4页
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1.1考纲要求

1.2考试大纲详解

1.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

2.1考纲要求

2.2考试大纲详解

2.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

第三章生产

3.1考纲要求

3.2考试大纲详解

3.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

第四章生产成本

4.1考纲要求

4.2考试大纲详解

4.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

第五章利润最大化和竞争性供给

5.1考纲要求

5.2考试大纲详解

5.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

第六章竞争性市场分析

6.1考纲要求

6.2考试大纲详解

6.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

第七章市场势力:垄断与买方垄断

7.1考纲要求

7.2考试大纲详解

7.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

第八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8.1考纲要求

8.2考试大纲详解

8.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

第九章投入要素市场

9.1考纲要求

9.2考试大纲详解

9.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章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

10.1考纲要求

10.2考试大纲详解

10.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数据

11.1考纲要求

11.2考试大纲详解

11.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的来源与分配

12.1考纲要求

12.2考试大纲详解

12.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三章货币与通货膨胀

13.1考纲要求

13.2考试大纲详解

13.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四章经济增长理论

14.1考纲要求

14.2考试大纲详解

14.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五章经济波动导论

15.1考纲要求

15.2考试大纲详解

15.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六章IS-LM模型

16.1考纲要求

16.2考试大纲详解

16.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七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均衡

17.1考纲要求

17.2考试大纲详解

17.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八章总供给与菲利普斯曲线

18.1考纲要求

18.2考试大纲详解

18.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九章宏观经济政策的争论

19.1考纲要求

19.2考试大纲详解

19.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

第二十章经济学前沿动态与经济热点分析

20.1考纲要求和考试大纲详解

20.2章节考研真题详解

附录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1.1考纲要求

1供给和需求

2市场机制与市场均衡的变动

3供给和需求的弹性

4政府干预——价格控制的效应

1.2考试大纲详解

一、供给和需求

1需求的概念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

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它包含两层含义:消费者既有购买的欲望,又有支付该商品的购买

能力。

2影响需求的因素

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

有:

(1)商品的自身价格。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

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于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提高时,就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相反,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下降

时,就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

(3)相关商品的价格。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和它相

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

化。

(4)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

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5)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

来某一时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当消费者预期

某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

量。

3需求的表示方式

需求可以用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等形式加以表示。

(1)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

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

因变量。一般地,为了简化分析,常常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仅分

析一种商品的价格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即把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仅仅

看成是这种商品的价格的函数,于是,需求函数就可以表示为:Qd=

f(P)。

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d为商品的需求量。

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d=α-β·P。

式中,α、β为常数,且α、β>0。该函数所对应的需求曲线为一条

直线。

(2)需求表

商品的需求表是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

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3)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

为负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但

是,在商品为吉芬商品的特殊场合,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会成同方

向变动的关系。

4需求规律

(1)需求规律是指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

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

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2)需求曲线的形状。需求规律是对一般情况和一般商品而言的,

需求曲线在通常情况下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但也有可能出现例

外情形:①吉芬商品,在特定条件下当价格下跌时,需求反而减少;而

价格上涨时,需求反而增加。②某些炫耀性消费的商品,如珠宝等,价

格越高,越显示拥有者的地位,需求量越大;反之越小。这两种情况

下,其需求曲线均表现为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值。③某些商品的价

格小幅度升降时,需求按正常情况变动;价格大幅度升降时,人们因不

同的预期而采取不同的行动,引起需求的不规则变化,如证券、黄金市

场等,需求曲线就表现为不规则形状。

5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1)需求量的变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

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它在图上反映为需求曲线上的点移动,

如图1-1所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价格由PA下降到PB,需求由QA

增加到QB,这种情况就是需求量的变动。

图1-1需求量的变动

(2)需求的变动

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

求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的变动。它在图上反映为需求曲线向左或向右移

动。比如,当收入普遍增加时,人们对同等价格商品的需求量增加,需

求曲线向右移动,如图1-2所示。从图1-2中可以发现,价格没有发生变

化,但是由于收入的增加导致同等价格下的需求量增加。

图1-2需求的变动

6供给的概念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

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它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厂商要

有生产和供给的欲望,没有生产和供给的欲望就形成不了供给;二是厂

商要有供给能力,没有供给能力也形成不了供给。

7影响供给的因素

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有:

(1)商品的自身价格。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

供的产量就越大。相反,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小。

(2)生产的成本。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上升会

减少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减少。相反,生产成本下降会增加利

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3)生产的技术水平。在一般的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

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从而生产者会提供更多的产量。

(4)相关商品的价格。在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的

价格发生变化时,该商品的供给量会发生变化。

(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看好,如预期

商品的价格会上涨,生产者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就会增加产量供给。如果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是悲观的,如预期商品的价格会下降,生产者在制

定生产计划时就会减少产量供给。

8供给的表示方式

(1)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

关系。一般地,为了简化分析,常常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

虑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即把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只看

成是这种商品价格的函数,则供给函数就可以表示为:Qs=f(P)。

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s为商品的供给量。

线性供给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s=-δ+γ·P。

式中,δ、γ为常数,且δ、γ>0。与该函数相对应的供给曲线为一

条直线。

(2)供给表

商品的供给表是一个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

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3)供给曲线

商品的供给曲线是根据供给表中的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

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

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但是,经济活动

中也存在着特例,比如说劳动、土地、资本的供给曲线。

9供给规律

(1)供给规律是指,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

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正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

增加;商品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2)供给曲线的形状。一般地,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斜率

为正值。但也有例外:①某些只能以手工,单件生产的商品,由于生产

技术的发展和规模经营,使成本锐减且大批量供给成为现实,这时虽然

商品价格下降,厂商仍愿意供给更多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供给曲线

表现为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值。②当工资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劳

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文化娱乐、教育、休息等就更为重

要,这时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的供给可能保持不变甚至减少。③

某些商品的价格小幅度升降时,供给按正常情况变动;大幅度升降时,

人们因不同的预期而采取不同的行动,如待价而沽,进而引起供给的不

规则变化。后两种情况的供给曲线可能表现为不规则的形状。

10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1)供给量的变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

数量的变动称为供给量的变动。它在图上反映为供给曲线上的点移动,

如图1-3所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价格由PA下降到PB,则供给由

QA减少到QB,这种情况就是供给量的变动。

图1-3供给量的变动

(2)供给的变动

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

给数量的变动称为供给的变动。它在图上反映为供给曲线向左或向右移

动。比如,当税收减少时,厂商对同等价格的商品的供给量增加,供给

曲线向右移动,如图1-4所示。从图1-4中可以发现,价格没有发生变

化,但是由于税收减少导致同等价格下的供给量增加。

图1-4供给的变动

二、市场机制与市场均衡的变动

1均衡的含义

在经济学中,均衡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

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

均衡分析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

进行分析。一般均衡分析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

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2均衡价格的决定

需求量是随着商品的价格上升而下降,而供给量是随着商品价格的

上升而上升,一个上升、一个下降,则必定有一个均衡点,在这个均衡

点上,其价格和产量既为需求方所接受,也为供给方所接受,由此形成

的是均衡价格和产量。如图1-5所示,D线是需求曲线,S线是供给曲

线。两者相交于E点,所以E点表示该商品达到供求均衡点,E点对应的

价格P0为均衡价格,对应的产量Q0为均衡产量。此时,市场出清。

如果价格位于P1(高于均衡价格),由此形成了超额供给Q3-Q2。

由于大量商品的积压,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向均衡点E运动。如果价

格位于P2(低于均衡价格),由此形成了超额需求Q4-Q1。由于大量商

品的抢购,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向均衡点E运动。

图1-5均衡价格的决定

通过上述分析,均衡价格的决定实质上是市场经济运作三大机制

(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作用的结果,其具体路径如下:

供给>需求⇒价格↓⇒企业利润↓⇒生产↓⇒供给<需求⇒价格↑⇒企

业利润↑⇒生产↑⇒…⇒供给=需求⇒均衡价格

3均衡价格的变动

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其他因素发生变动,将会导致需求的变

动或者供给的变动,而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均会影响均衡价格和均衡数

量。

(1)需求变动的影响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则新的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

增加;需求减少,则新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2)供给变动的影响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则新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

增加;供给减少,则新的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的影响

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如何变化要由需求

和供给的变动方向和程度决定。

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时,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的变动不能

确定;反之,均衡产量减少,但均衡价格的变动也不能确定。需求增加

而供给减少时,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的变动不能确定;需求减少而

供给增加时,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的变动也不能确定。

(4)供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

向变动。

三、供给和需求的弹性

1弹性的一般含义

弹性本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指某一物体受外力作用而作出的反

应程度。把弹性引入经济学领域,是用来说明经济变量间某变量(因变

量)对另一变量(自变量)变化的敏感程度。在经济学中,弹性的一般

公式为:

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设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f(X),具体的弹性公式

为:

e=(ΔY/Y)/(ΔX/X)=(ΔY/ΔX)·(X/Y)

式中,e为弹性系数;ΔX、ΔY分别为变量X、Y的变动量。

若经济变量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即:ΔX→0且ΔY→0时,则弹性

公式为:

需要指出的是,由弹性的定义公式可以清楚地看到,弹性是两个变

量各自变化比例的一个比值。所以,弹性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它与自变

量和因变量的度量单位无关。

2需求价格弹性

(1)含义和计算公式

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

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

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其公式为: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2)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

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简单地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

弹性。假定需求函数为Q=f(P),ΔQ和ΔP分别表示需求量和价格的变

动量,以ed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则需求价格弧弹性的公式为:

ed=-(ΔQ/Q)/(ΔP/P)=-(ΔQ/ΔP)·(P/Q)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中点公式:

(3)需求价格弹性:点弹性

①含义和计算公式

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需求价格弹性要用

点弹性来表示。也就是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

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价格点弹性的公式为:

②需求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

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如图1-6所示。在图中,线性需

求曲线分别与纵坐标和横坐标相交于A、B两点,令C点为该需求曲线上

的任意一点。从几何意义看,根据点弹性的定义,C点的需求价格弹性

可以表示为:ed=-(dQ/dP)·(P/Q)=(GB/CG)·(CG/OG)=

GB/OG=BC/AC=OF/AF。

图1-6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

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由该点出发向价格

轴或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

非线性的需求曲线的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如图1-7所示,A点的弹性系

数仍用AD/AC表示。先过该点作切线,将该切线视为线性需求曲线,然

后再用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几何解公式求解。

图1-7非线性需求曲线上点弹性的测定

(4)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也不同,它包括五种情形:

①需求完全无弹性。|ed|=0时,需求完全无弹性,无论价格怎样变

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其需求曲线是是与纵轴平行的一条垂线,如图

1-8(c)所示。

②缺乏弹性。|ed|<1,即需求缺乏弹性,它表示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即价格每升降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小于

1%,生活必需品,如粮、油等大多属于此类型。

③单位弹性。|ed|=1,即需求是单位弹性,它表示需求量与价格按

同一比率发生变动,即价格每升或降1%,需求量就相应减或增1%。其

需求曲线为直角双曲线。

④富有弹性。|ed|>1,即需求富有弹性,它表示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即价格每升降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大于

1%。奢侈品和价格昂贵的享受性劳务多属于此类型。

⑤需求弹性无穷大。当|ed|=∞时,需求弹性无穷大,在既定的价格

水平上,需求量是无限的。其需求曲线是与横轴平行的一条水平线,如

图1-8(b)所示。

(5)线性需求曲线上的点弹性的特征

在线性需求曲线上的点的位置越高,相应的点弹性系数值就越大;

相反,位置越低,相应的点弹性系数值就越小。这一特征在图1-8(a)

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图1-8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6)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数理方法予以证

明。证明如下:

由于TR=P·Q,所以

dTR/dP=d(P·Q)/dP=Q+P·(dQ/dP)=Q[1+(P/Q)

·(dQ/dP)]=Q(1-ed)

当ed>1时,有dTR/dP<0,从而总收益TR与商品的价格P反方向变

动。

当ed<1时,有dTR/dP>0,从而总收益TR与商品的价格P同方向变

动。

当ed=1时,有dTR/dP=0,从而总收益TR与商品的价格P的变动无

关。

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综合关系如表1-1所

示。

表1-1需求价格弹性和销售收入

(7)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是很多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

①商品的可替代性。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

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相反,该商品的需求价

格弹性往往就越小。

②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

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相反,用途越是狭窄,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

可能越小。

③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

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④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者在某

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价格

弹性可能越大;反之,则越小。

⑤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一般说来,所考察的调节时

间越长,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3供给价格弹性

(1)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与计算公式

供给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

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

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它是商

品的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假定供给函数为Q=f(P),以es表示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则供给

价格弧弹性的公式为:

es=(ΔQ/Q)/(ΔP/P)=(ΔQ/ΔP)·(P/Q)

供给价格点弹性的公式为:

es=(dQ/Q)/(dP/P)=(dQ/dP)·(P/Q)

(2)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

①es=0,完全无弹性,其供给曲线是与纵轴平行的一条垂线。如

极其稀缺、珍贵、无法复制的商品。

②es<1,供给缺乏弹性,供给量变动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

度。

③es=1,供给为单位弹性,供给量变动的幅度等于价格变动的幅

度。这也是现实中一种极端的情况。

④es>1,供给富有弹性,供给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

度。

⑤es=∞,供给弹性无穷大,其供给曲线是与横轴平行的一条水平

线。这是商品出现严重过剩时的情形。

(3)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①生产的难易程度。一般而言,在一定时期内,容易生产的产品,

其供给价格弹性大;较难生产的产品,其供给价格弹性小。

②生产规模和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生产规模大的资本密集型企

业,其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小;而规模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产品

的供给价格弹性大。

③成本的变化。如果随着产量的提高,只引起单位成本的轻微提

高,供给价格弹性就大;如果单位成本随着产量的提高而明显上升,则

供给价格弹性就小。

④时间的差异、厂商生产能力、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等都会影响供给

价格弹性。

4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1)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含义与计算公式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

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

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

比。它是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率的比值。

假定商品X的需求量QX是它的相关商品Y的价格PY的函数,即QX=

f(PY),则商品X的需求交叉价格弧弹性公式为:

eXY=(ΔQX/QX)/(ΔPY/PY)=(ΔQX/ΔPY)·(PY/QX)

当X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量ΔQX和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量ΔPY均趋

于无穷小时,则商品X的需求交叉价格点弹性公式为:

(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分类

①如果商品X、Y的需求交叉弹性是正值,即eXY>0,表示随着商

品Y价格的提高(降低),商品X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减少),则商

品X、Y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且其弹性系数越大,替代性就越强。

②如果商品X、Y的需求交叉弹性是负值,即eXY<0,表示随着商

品Y价格的提高(降低),商品X的需求量也随之减少(增加),则商

品X、Y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且其弹性系数越大,互补性就越强。

③如果商品X、Y的需求交叉弹性为零,即eXY=0,则说明X的需

求量并不随Y的价格变动而发生变动,X、Y之间没有什么相关性,是相

对独立的两种商品。

(3)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与商品分类

①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正值,其中一种商品的

价格提高(降低)时,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减少),这两种

存在替代关系的商品称为替代品。

②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负值,其中一种商品的

价格提高(降低)时,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减少(增加),这两种

存在互补关系的商品称为互补品。

5需求收入弹性

(1)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与计算公式

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

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

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它是商品

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费者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

假定某商品的需求量Q是消费者收入水平M的函数,即Q=

f(M),则该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公式为:

eM=(ΔQ/Q)/(ΔM/M)=(ΔQ/ΔM)·(M/Q)

或者:

(2)需求收入弹性与商品分类

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正值,即eM>0,表示随着收

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该商品即称为正

常品。若正常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则为奢侈品;若正常品的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小于1,则为必需品。

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负值,即eM<0,表示随着收

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量反而下降,该商品即称为劣

等品。

(3)恩格尔定律

恩格尔定律指出: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

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

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四、政府干预——价格控制的效应

1价格政策

政府价格政策有最高限价(保护价格)、最低限价(支持价格),

政府价格管制会导致社会福利损失。

(1)最高限价

最高限价(priceceiling)即能够对一种产品索取的最高价格,往往

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

图1-9最高限价:租金控制

租金控制法限制了公寓所有者能够索取的租金。如图1-9(a)所

*

示,如果将租金控制在R1,即低于市场出清水平R,那么就存在公寓的

超额需求。图1-9(b)给出了长期的反应。出租住房的供给在长期更有

弹性,因为房东可能拒绝修建新的公寓楼,或是将现有公寓当做单位住

房来出售。另外,对住房的需求在长期也更有弹性,低的住房价格使得

长期住房需求增加。因此,相对于短期来说,长期短缺更加严重。

因此,一位经济学家称租金控制是“除了轰炸之外,毁灭一个城市

的最好方法”。

(2)最低限价

最低限价(pricefloor)即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往往高

于市场均衡价格。

图1-10最低工资

如图1-10所示,由于最低工资是价格下限,因此将引起过剩:劳动

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结果是出现失业。

价格控制的目标往往是帮助穷人,但价格控制往往损害了那些它本

想要帮助的人。例如,租金控制可以保持低租金,但它无法鼓励房东修

缮住房,并使找房变得困难。最低工资法会增加一些工人的收入,但也

使其他工人成为失业者。当决策者通过立法方式确定价格时,他们就模

糊了通常情况下指引社会资源配置的信号,因此经济学家总是反对价格

上限和价格下限。

【说明】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经常考到此知识点,且要求结合现

实经济情况来进行分析。比如说,最高限价可用于分析房地产市场商品

房限价销售、出租房限价出租;最低限价可用于分析劳动力市场上的最

低工资制。因此,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经济现实,

并尝试用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

2税收政策

政府税收政策(补贴政策)会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对一种物品征税

是在买者支付的价格和卖者得到的价格之间打入了一个楔子。

(1)对厂商征税

假设政府对厂商征收税额为t的税,将使得厂商的生产成本增加。

生产成本增加会使得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如图1-11所示,征

*

税后,供给曲线由S左移到S′。均衡条件为供给价格Ps(q)加上税收t

***

等于需求价格Pd(q),即有:Pd(q)=Ps(q)+t。

图1-11对厂商征税

(2)对消费者征税

假设政府对消费者征收税额为t的税,将使得消费者的实际收入

(也可以说实际购买力)下降。当消费者实际购买力下降,需求曲线向

左移动。如图1-12所示,征税后,需求曲线由D向左移动至D′。均衡条

**

件为需求价格Pd(q)减去支付的税收t等于在q上的供给价格,即有:

**

Pd(q)-t=Ps(q)。

图1-12对消费者征税

可以证明,在这两种方法中,需求者支付的价格或者供给者得到的

价格都是相等的。

3弹性与税收归宿

税收归宿是税收负担在市场参与者中得到分担的形式,即是对谁来

承担税收负担的研究。税收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

(1)供给富有弹性,需求缺乏弹性

图1-13供给富有弹性,需求缺乏弹性

在图1-13中,供给曲线富有弹性,而需求曲线缺乏弹性。在这种情

况下,卖者得到的价格只有很少的下降,而买者支付的价格大幅度上

升。因此,买者承担了大部分税收负担。

(2)供给缺乏弹性,需求富有弹性

图1-14供给缺乏弹性,需求富有弹性

在图1-14中,供给曲线缺乏弹性,而需求曲线富有弹性。在这种情

况下,卖者得到的价格大幅度下降,而买者支付的价格只有很少的上

升。因此,卖者承担了大部分税收负担。

结论:税收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税收负担更多地是

由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所承担,因为市场的这一方难以通过改变购买量

或销售量来对税收做出反应。

4“谷贱伤农”的经济学解释

图1-15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和谷贱伤农

如图1-15所示,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画图时,把需

求曲线画陡峭一些)。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向右平移至S′,在

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原先的P1

下降到P2。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

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

OP1E1Q1和OP2E2Q2的面积之差。

1.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

1简述最低限价的含义及其后果。[2012年真题]

答:(1)最低限价也称为支持价格,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

最低价格。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

(2)实行最低限价,市场上会出现产品过剩。如图1-16所示,政府

对某种产品实行最低限价。开始时的市场均衡价格为Pe,均衡数量为

Qe。政府实行最低限价所规定的市场价格为P0。如图1-16所示,最低限

价P0大于均衡价格Pe,且在最低限价P0水平,市场供给量Q2大于市场需

求量Q1,市场上出现产品过剩的情况。

图1-16最低限价

由于最低限价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

剩。如果没有政府收购,就会出现变相降价或黑市交易。因此,为了保

障最低限价制度有效实施,应该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

2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有人说,

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以后谷物要涨价,收入会增加。对

这两种议论,你有何评价?[2011年真题]

答:相对于第二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不全面的,因为农民的最终

收入取决于两个方面:产量和价格。气候不好必然会导致产量下降,但

是这种说法没有考虑价格因素,从而就不能对最终的收入做出准确判

断。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着一种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

收入反而减少了,这种现象在我国民间被形象地概括为“谷贱伤农”。这

种现象可以用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来分析。

造成“谷贱伤农”这种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的需求的价

格弹性往往是小于1的,即当农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农产品的需求

往往是缺乏弹性的。

图1-17“谷贱伤农”的经济学分析

如图1-17所示,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的歉收

使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向左平移至S′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

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P1上升为P2。由于农产品均衡价

格的上升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下降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

量增加。总收入的增加量相当于图1-17中矩形OP2E2Q2和OP1E1Q1的面

积之差。

3厂商的销售收入与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分

别举例说明。[2010年真题]

答: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提供该商品的厂商的总收益之间存在着

密切的关系,可以用数理方法予以证明。证明如下:

由于TR=P·Q,所以dTR/dP=d(P·Q)/dP=Q+P·(dQ/dP)=Q[1

+(P/Q)·(dQ/dP)]=Q(1-ed)

(1)当ed>1时,dTR/dP=Q(1-ed)<0,即需求富有弹性时,总

收益与价格反向变动,即总收益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

增加。这是因为,当ed>1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

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

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

入值是增加的。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减少

的。

例如,当一产品为奢侈品时,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当价格上

涨时,价格上升的幅度会小于需求量下降的幅度,因此总收入会降低。

(2)当ed<1时,dTR/dP=Q(1-ed)>0,即需求缺乏弹性时,总

收益与价格同向变动,即总收益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

减少。这是因为,当ed<1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

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

全部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

销售收入值是减少的。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

增加的。

例如,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小于1,当农产品价格上涨时,

需求量的下降幅度会小于价格上升的幅度,因此总收入会增加。

(3)当ed=1时,dTR/dP=Q(1-ed)=0,总收益和价格的变动没

有关系。这是因为,当ed=1时,厂商变动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率和价格的变动率是相等的。这样一来,由价格变动所造成的销售收入

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刚好等于由需求量变动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或

增加量,所以,无论厂商是降价还是提价,销售收入值是固定不变的。

例如,假设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当价格发生变化时,需

求量会发生反向同幅度的变化,结果,总收入不变。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

2.1考纲要求

1消费者选择

2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3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4消费者剩余与网络外部性

2.2考试大纲详解

一、消费者选择

1效用的概念

(1)效用和效用函数

效用(utility)是一个人从商品的消费或活动的举办之中获得的满

足程度。效用完全是一种主观的心理评价,它和人的欲望联系在一起。

给每个市场篮子一个数值,这样如果市场篮子A比市场篮子B更受

到偏好,那么A的数值就会比B的大,通过这一途径便可以获得一个效

用函数(utilityfunction)。例如效用函数U(F,C)=FC表示,从消费

F单位食物和C单位衣服之中获得的满足程度是F和C的乘积。

(2)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效用(marginalutility,MU)度量了从消费一种商品的一个额

外的数量中所获得的额外的满足。边际效用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

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越来越多,那么额外数量的消费给效用带来的增加

越来越小。

(3)运用效用函数方法时,如果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那么在两种

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它就是边际替代率)等于价格之比时,效用最大

化便实现了。

2消费者选择

(1)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两个条件

假设消费者是按理性的方式进行选择的,即他们选择商品的动机

是,在可使用的、有限的既定预算下,使他们能获得的满足最大化。效

用最大化的市场篮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它必须位于预算线上;②

它必须能给予消费者其最偏好的商品和服务。这两个条件使消费者满足

最大化的问题简化为一个在预算线上选一个合适的点的问题。

(2)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可以简化为:边际收益=边际成本。边际

收益(marginalbenefit),即与额外1单位商品的消费相联系的收益,边

际收益是以MRS来度量的。边际成本(marginalcost)指消费者增加一

单位该商品的消费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边际成本是以预算

线斜率的数值来度量的。

(3)非比例补助和比例补助

补助计划的第一种称为非比例补助(nonmatchinggrant),它只是

联邦政府给地方政府的一张支票,后者可以任意花销。

补助的第二种是比例补助(matchinggrant),比例补助金是作为贴

补的一种形式给予地方开支的。

(4)拐角解

面对着预算线AB,一个人选择只购买一种商品,而不购买另一种

商品,这被称作是一个拐角解(cornersolution),因为当一种商品不被

消费时,消费的最优组合点便会出现在图解的拐角上。

3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指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各种

组合的一簇曲线,或者说,它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和满

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无差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

并且彼此不能相交。

4序数排列和基数排列

序数排列(ordinalranking)是将市场篮子按照偏好程度由高及低排

队的,但它并没有表明一个市场篮子在多大程度上比另一个篮子更受到

偏好。对比起来,当经济学家起初研究效用的时候,他们希望个人的偏

好能方便地得以量化或以基本单位加以度量,因而也能提供取舍的一种

基数排列(cardinalranking)。

5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指在保持效用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每得到额外一单位

商品甲之后而必须放弃的商品乙的数量。当沿着一条无差异曲线下移

时,边际替代率递减。当存在着一个递减的边际替代率的时候,偏好是

凸的。

6完全替代品和完全互补品

当一种商品对另一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一个常数时,这两种商品

是完全替代品(perfectsubstitutes),即描绘这两种商品消费的权衡抉

择的无差异曲线为直线。

当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时,它们就是完全互补品

(perfectcomplements)。

二、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1个人需求

(1)价格变化对个人需求的影响

当价格发生变化时,预算线的斜率会发生变化(不考虑两种商品的

价格同比例变化的情况),预算线就会以纵轴截距或者横轴截距为轴心

旋转。消费者会调整自己的消费商品组合,即个人需求发生变化。

(2)个人需求曲线

价格-消费曲线(price-consumptioncurve)指在消费者的偏好、收

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

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个人需求曲线(individualdemandcurve)把单一消费者将会购买的

商品数量和该商品的价格联系了起来。需求曲线有两个重要特征:

①沿着曲线移动时,可获得的效用水平会发生变化。

②在曲线的每一个点上,消费者通过满足食物对衣服的边际替代率

等于食物和衣服的价格之比这一条件来使效用最大化。

(3)收入变化对个人需求的影响

当收入发生变化时,需求曲线本身会发生移动。

正常品:当收入-消费曲线的斜率为正时,需求量随着收入的增加

而增加,需求的收入弹性为正。

劣等品:当收入-消费曲线的斜率为负时,需求量随着收入的增加

而减少,需求的收入弹性为负。

(4)收入-消费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income-consumptioncurve)是在消费者的偏好和

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

最大化均衡点的轨迹。

(5)恩格尔曲线

由消费者的收入-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恩格

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下对某商品的需求量。

(6)替代品和互补品

如果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导致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上升,那么这两

种商品就是替代品。相比之下,如果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导致另一种商

品需求量的下降,那么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品。

2市场需求

(1)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的关系

个人需求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市场需求

指在某一特定市场和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有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

将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市场需求是由个人需求水平相加而成的。

应该注意两点:①当更多的消费者进入市场时,市场需求曲线将会

右移。②影响许多消费者需求的因素也会影响市场需求。例如,假设在

某个市场中,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在收入上有了提高,结果,他们对咖啡

的需求也上升了。由于每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都右移了,市场需求曲线

也会右移。

(2)需求的点弹性和弧弹性

需求的点弹性被定义为需求曲线上特定点的价格弹性。它的公式

为:EP=(P/Q)·(1/k),k为需求曲线的斜率,因为需求曲线上点与

点之间的斜率会变动,所以点弹性只能用来定义价格变动极小时的弹

性。

需求的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EP

____

=(ΔQ/ΔP)/(P/Q),P是需求曲线上两点对应价格的平均值;Q是需

求曲线上两点对应商品数量的平均值。

(3)需求缺乏价格弹性时,因价格上涨1%而导致的需求量下降小

于1%,于是消费者的支出就增加了;需求富于弹性时,因价格上涨1%

而导致的需求量下降大于1%,于是消费者的支出就减少了;需求为不

变价格弹性时,价格上涨1%而导致的需求量下降等于1%,消费者的支

出不变。

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分为替代效

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而收入效应则表示

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了变化。

1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是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

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2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是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

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3吉芬商品

作为一种特殊的低档商品,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

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但是其收入效应的作用大于替

代效应的作用,从而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这样使得吉芬商品

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图2-1显示了吉芬物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消费者原先位于A

点,但在食物价格下跌后,消费者移至B点,减少了食物的消费。因为

收入效应EF2大于替代效应F1E,所以食物价格的下跌反而导致了食物需

求量的减少。

图2-1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吉芬商品

四、消费者剩余与网络外部性

1消费者剩余

(1)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愿意为一种商品支付的数额与他购买该商品时

实际支付的数额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在确定人们从一种产品

的消费中获得的收益时很有用处。

(2)消费者剩余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消费者剩余在经济学中有很重要的应用。当将许多个别收益加起来

之后,消费者剩余度量了消费者在一个市场中购买商品所获得的总收

益。将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所获的总利润结合起来,便可以评价可供选

择的市场结构的得失,亦可评价公共政策的得失,而这些市场结构和公

共政策可以改变处于那些市场中的消费者和厂商的行为。

2网络外部性

(1)网络外部性

当一个人的需求直接受到其他消费者购买决定的影响时,就有了网

络外部性。网络外部性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如果一名典型的消

费者的商品需求量随着其他消费者购买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那么就存在

着一个正网络外部性;如果相反的情况是事实,那么就存在着一个负网

络外部性。

(2)攀比效应

连带外部正效应的例子之一便是攀比效应(bandwagoneffect)。它

是指一种赶浪头的欲望,想拥有一件几乎所有的人都已拥有了的商品,

或想沉溺于时髦之中。

(3)虚荣效应

连带外部负效应的一个例子是虚荣效应(snobeffect),指拥有只

有某些人才能享用的或独一无二的商品的欲望。当拥有某种商品的人越

少,消费者需求量就上升的时候,这种效应就出现了。

2.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

1已知小陈的效用函数为U=XY,商品X的价格为2元,商品Y的

价格为3元。小陈每月用于购买这两种商品的货币收入为120元,求:

(1)为使效用最大化,小陈购买X和Y各为多少?

(2)货币的边际效用和小陈的总效用各为多少?

(3)假如X的价格提高44%,Y的价格不变,为使他保持原有的效

用水平,收入必须增加为多少?[2016年真题]

解:(1)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为:

解得:效用最大化时X=30,Y=20。

(2)小陈的总效用U=XY=30×20=600,每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

是:λ=MUX/PX=MUY/PY=10。

(3)X价格提高44%后,其新价格PX=2×(1+44%)=2.88。

新的消费者均衡:

现在MUX/PX=MUY/PY也就是Y/2.88=X/3。

得:X=25,Y=24。

代入预算方程,新的收入为:2.88×25+24×3=144。

则收入必须增加144-120=24。

2分别用图分析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

入效应,并进一步说明这三类物品的需求曲线的特征。[2013年真题]

答:商品价格变动通常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影响对该商品的需

求。替代效应是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

而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收入效应是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

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不管商品是正常物

品、低档物品还是吉芬物品,其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但是,

收入效应则视商品性质而定。

(1)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图2-2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如图2-2所示,横轴OX1和纵轴O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

其中,商品1是正常商品。X1′是价格变化前消费者对商品1的需求量。

商品1的价格下降后,商品需求量增加到X1‴。商品1需求量的增加量为

X1′X1‴,这便是商品1的价格下降所引起的总效应。

如果作一补偿线FG,使该线与价格变化后的预算线AB′平行,并与

价格变化前的无差异曲线U1相切,则切点处C对应的对商品1的需求量

X1″就是在商品价格变化后,剔除了收入效应的消费量。因此,X1′X1″

就是商品1价格下降后的替代效应,X1″X1‴就是商品1价格下降后的收入

效应。

可以看出,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

收入效应也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

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正因为如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

倾斜的。

(2)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如图2-3所示,商品1是低档物品。商品1的价格P1下降前后,消费

者效用最大化的点分别为a、b点,因此,价格下降所引起的商品1的需

求量的增加量为X1′X1″,这是总效应。P1下降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

化,使消费者由均衡点a运动到均衡点c,相应的需求增加量为X1′X1‴,

这就是替代效应。P1下降引起的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使消费

者由均衡点c运动到均衡点b,需求量由OX1‴减少到OX1″,X1‴X1″就是

收入效应,它是一个负值。

图2-3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对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

格呈同方向的变动,而且,在大多数的场合,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

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

向右下方倾斜的。

(3)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如图2-4所示,商品1是吉芬物品。商品1的价格P1下降前后,消费

者效用最大化的点分别为a点和b点,相应的商品1的需求量的减少量为

X1′X1″,这就是总效应。通过补偿预算线FG可得:X1″X1‴为替代效应;

X1‴X1′是收入效应,它是一个负值。而且,负的收入效应X1‴X1′的绝对

值大于正的替代效应X1″X1‴的绝对值,所以,最后形成的总效应X1′X1″

为负值。在图2-4中,a点必定落在b、c两点之间。

图2-4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对吉芬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

呈同方向变动,但收入效应的作用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

与价格是同方向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就呈现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

状。

3消费者对商品X、Y的总效用函数为U=2XY,现X和Y的价格都

为4,消费者总收入为1440。问:

(1)求消费者的需求数量及效用水平。

(2)若X的价格上升为9元,两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有何变化?

(3)X的价格上升为9元,所带来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多少?

[2012年真题]

解:(1)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问题是: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L=2XY-λ(4X+4Y-1440),效用最大化的

一阶条件为:

∂L/∂X=2Y-4λ=0

∂L/∂Y=2X-4λ=0

∂L/∂λ=1440-4X-4Y=0

解得:X*=180,Y*=180。均衡效用U=2XY=64800。

(2)若X的价格升为9元,Y的价格不变,则新的预算约束方程为9X

+4Y=1440。采用(1)计算方法,可求得此时均衡消费量为X**=80,

Y**=180,代入效用函数得U=2XY=28800。

(3)下面在保持原来效用不变的情况下,在新的价格水平下,求出

X的需求量。此时,最优化问题是:

可得出X=120,Y=270时达到了原有的效用水平,且为经过调整

后的最优消费束。

因此,商品X的替代效应为120-180=-60,收入效应为80-120

=-40。

4说明石油价格上涨如何影响消费者剩余。[2008年真题]

答:消费者剩余是由马歇尔首先在其价格理论中提出的,是指消费

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

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可以用消费者需求曲线以下、市场价格线

之上的面积来表示。石油价格上涨会使得生产产品的成本增加,供给减

少,商品价格水平上升,从而使得消费者剩余减少。

图2-5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图2-5中,商品价格从P′上升至P′′。消费者剩余的变化分两部分:区

域R测度的是消费者要对继续消费的数量支付更多的货币而造成的损

失;区域T测度的是因为减少消费而造成的损失。

5简述序数效用理论。[2007年真题]

答:(1)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

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认为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用只可以排序,只

可以用序数来表示。效用的大小及特征表现在无差异曲线中。其基本观

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

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

三……)来表示。消费者消费了两种商品,他从中得到的效用是无法衡

量,也无法加总求和的,更不能用基数来表示,但他可以比较从消费这

两种商品中所得到的效用。

(2)序数效用论者提出了关于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基本的假定:

①完全性。偏好的完全性指消费者总是可以比较和排列所给出的不

同商品组合。偏好的完全性的假定保证消费者对于偏好的表达方式是完

备的,消费者总是可以把自己的偏好评价准确地表达出来。

②可传递性。可传递性指对于任何三个商品组合A、B和C,如果

消费者对A的偏好大于对B的偏好,对B的偏好大于对C的偏好,那么,

在A、C这两个组合中,消费者必定有对A的偏好大于对C的偏好。偏好

的可传递性假定保证了消费者偏好的一致性,因而也是理性的。

③偏好的非饱和性。该假定指如果两个商品组合的区别仅在于其中

一种商品的数量不相同,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含有这种商品数量较

多的那个商品组合。这就是说消费者对每一种商品的消费都没有达到饱

和点,或者说,对于任何一种商品,消费者总是认为数量多比数量少

好。

(3)序数效用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作为分析工具,从而得出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

MRS=MUX/MUY=PX/PY

即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

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或

者说,在消费者的均衡点上,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的某种商品去交换的

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应该等于该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这种商

品区交换得到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第三章生产

3.1考纲要求

1生产技术

2一种可变投入要素(劳动)的生产

3两种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

4规模报酬

3.2考试大纲详解

一、生产技术

厂商就是把投入转化为产出(或产品),这个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

过程就是厂商运行的中心。投入也称生产要素,可以把投入分为劳动、

原材料和资本三大类。

二、一种可变投入要素(劳动)的生产

1平均产出和边际产出

一种要素(如劳动)可变下的生产,可用劳动的平均产出(它度量

人的平均生产率)和劳动的边际产出(它度量了生产过程中最后一单位

劳动的生产率)来描述。

劳动的平均产出APL(averageproductoflabor)是每单位投入劳动

的产出,由总产出Q除以总劳动投入L得出。劳动的边际产出

MPL(marginalproductoflabor),是最后一单位劳动所带来的总产出的

增加量。概括而言,可用以下关系表示:

劳动平均产出=产出/投入劳动=Q/L

劳动边际产出=产出变化量/劳动变化量=ΔQ/ΔL

图3-1(a)中的总产量曲线显示了不同劳动投入数量下的产出;图

3-1(b)中的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曲线直接由总产量曲线推导而得。

图3-1一种可变投入情况下的生产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大多数生产过程中,都存在着劳动(和其他投入品)的边际产出

递减现象,一般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指的是当使用的

某种投入品(其他投入品固定)增加时,最终必然会出现一点,在它以

后产出下降。当劳动的投入较小时(资本固定),投入的稍稍增加可以

产生专业化的分工,使得产出有较大的变化;但是当有太多的员工时,

一部分员工的工作会变得缺乏效率,劳动的边际产出下降,出现边际报

酬递减的规律。

3劳动生产率

用某个产业或整个经济体系来度量劳动的平均产出,相关的结果便

称之为劳动生产率。因为平均产出计算的是每单位劳动投入的产出,相

对而言,是比较容易测量的。可以在不同的产业间进行劳动生产率的横

向比较,亦可与历史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在于它

往往决定了一个国家居民的真实的生活水平。

三、两种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

1等产量线

等产量线,即由生产出同一产量的不同投入品组合形成的曲线。等

产量线与用来研究消费者理论的无差异曲线非常相似。无差异曲线将消

费者的满足程度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等产量线则按产出水平的高低

作同样的处理。但与无差异曲线区别的是,每一条等产量线都对应着特

定的产出水平,而无差异曲线只是排序意义上的效用水平越高对应的无

差异曲线位置越高,无法像度量产出那样度量效用。

等产量线图是等产量线的集合,其中每一条线表示的是在各种投入

品组合下所能得到的最大产出,正如无差异曲线反映了效用函数一样,

等产量图也是生产函数的另一种描述方式,每一条等产量线与某一产量

水平相对应。在等产量线向右上方移动时,产出水平也上升。

等产量线给出了厂商进行生产决策的可行性空间——为得到特定的

产出,厂商可以使用不同的投入品组合。对于企业经理人员,这个可行

性空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报酬递减

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劳动与资本都是可变的,生产的两种要素都呈

现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这是因为在其他要素不变,一种要素投入增加

时,产出的增量越来越小,当更多的资本去替代劳动的时候,等产量线

会变得越来越陡峭;当更多的劳动与替代资本的时候,等产量线会变得

越来越平坦。

3投入品之间的替代

等产量线一般是向下倾斜的,因为所有投入品的边际产出为正。每

条等产量线的形状可用等产量线上每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来

描述。劳动-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在产出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多

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投入可减少的资本投入量。

像MRS一样,MRTS也一直为正数,在Q的水平一定时,其公式表

达为:

MRTS=-资本投入的改变量/劳动投入的改变量=-ΔK/ΔL

式中,ΔK、ΔL是资本和劳动沿着等产量线的微小改变量。

4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

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由于等产量曲线是以两要素的相互替代来维持一个固定不变的产量

水平,所以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又由于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

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等产量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所以,边际技术

替代率递减规律使得向右下方倾斜的等产量曲线必然凸向原点。

5生产函数的特例

关于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替代,有两种极端情形的生产函数。在第

一种情形下,两种投入品之间是完全可替代的。这里MRTS在等产量线

上所有点处均为常数。另一种情形下,投入品之间的比例是固定的(固

定比例的生产函数)。图3-2(a)和3-2(b)显示了这两种极端情形。

图3-2(a)完全替代时的等产量线

图3-2(b)固定比例生产函数

四、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变化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

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为规

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

1.规模报酬递增

规模报酬递增指的是双倍的投入产生双倍以上的产出。例如,当全

部的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都增加100%时,产量的增加大于100%。产生

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

提高。

2.规模报酬递减

规模报酬递减指的是双倍投入下产出不到原来的两倍。例如,当全

部的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都增加100%时,产量的增加小于100%。产生

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使得生产的各个方

面难以得到协调,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3.规模报酬不变

规模报酬不变指的是双倍的投入产生双倍的产出。例如,当生产要

素劳动和资本都增加100%时,产量也增加100%。

3.3章节考研真题详解

1画图并说明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中,TP曲线、

MR曲线和AP曲线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短期内生产的三阶段是如

何划分的?为什么短期生产中厂商的理性选择在生产的第二阶段上?

[2011年真题]

答:(1)TP曲线、MP曲线和AP曲线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图3-3TP曲线、MP曲线和AP曲线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①边际产量MPL和总产量TPL之间的关系

a.TPL曲线上每一点的斜率表示边际产量。如图3-3所示,当劳动

量在0~L2之间时,MPL不仅是正数,而且是逐渐增加的,对应的TPL曲

线向上凹。在L=L2时,MPL达到最大,这时总产量曲线的斜率最大。

b.当投入劳动量为L2<L<L4时,MPL虽然是正数,但是递减的,

对应的TPL曲线向上凸。当L=L4时,总产量最大,此时MPL=0。

c.当投入劳动量为L>L4时,MPL为负数,总产量也处于递减。

②边际产量MPL和平均产量APL之间的关系

就平均产量APL和边际产量MPL来说,当MPL>APL时(图形中为0

<L<L3),APL曲线是上升的;当MPL<APL时(图形中为L>L3),

APL曲线是下降的;当MPL=APL时(图形中为L=L3),APL曲线达极

大值。数学证明如下:

③平均产量APL和总产量TPL之间的关系

连接TPL曲线上任何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就是相应的

APL值。

(2)根据短期生产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

间的关系,可将短期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如图3-4所示。

图3-4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

在第Ⅰ阶段,产量曲线的特征为:劳动的平均产量始终是上升的,

且达到最大值;劳动的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劳动的总产

量始终是增加的。这说明:在这一阶段,不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相对过

多,生产者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是有利的。或者说,生产者只要

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就可以增加总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