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文学【不同文体的发展:戏剧】(第一个十年)第一个十年一、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和诞生1.话剧,作为一种西方戏剧形式,是在19世纪末由西方侨民传入中国的。2.春柳社:是中国留日学生1907年在日本成立的一个戏剧社团,主要成员有李叔同、曾孝谷、陆镜若、欧阳予倩等,曾因公演《茶花女》第三幕、《黑奴吁天录》五幕剧在东京引起轰动,他们主要是演出和研究新派戏剧(文明新戏)。3.文明新戏:是指20世纪初在中国兴起的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的,适应现代文明需要的,吸收了西方现代戏剧经验的,以言语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新的戏剧形式。文明新戏从国外(日本)演到国内,从沿海演到内地,在全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旧戏:脸谱、歌唱)4.进化团(天知派新剧/戏):是任天知1910年发起的戏剧社团,是中国第一个职业性新剧团体,他们曾以演出《血蓑衣》、《东亚风云》、《茶花女》而产生影响,它创造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早期创作与演出形式。其突出的特点是:(1)追求现场的政治宣传效果;(2)强调演员的即兴表演。它对后来的“广场戏剧”产生过一定的影响。5.新剧公会和“甲寅中兴”“甲寅中兴”:指1914年中国现代话剧出现的一次繁荣。这次繁荣以中国第一个现代大都市上海为中心,以“职业化”和“商业性”为主要特征。如果说春柳社以演出社会剧为主,天知派新戏带有强烈的政治性,那么,“甲寅中兴”以演出家庭戏为主。其《恶家庭》开创了文明新戏的最高票房价值。其特点是欣赏趣味向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靠拢,题材倾向于市民生活,突出了戏剧的娱乐性和表现性。其商业性的负面影响在后来也越来越明显。1914年,新民社、民鸣社、开明社、文明社、春柳社等组成。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1.“旧剧评议”对传统旧戏的猛烈攻击。主要指向儒道封建性内容,同时批判传统戏剧观念、非写实的艺术表现形式,要求建立新的戏剧观,建设“西洋式的新戏”。传统戏曲(小说)文学史地位的提高2.翻译改编和“易卜生专号”①战略部署胡适、傅斯年、宋春舫的“欧洲戏剧”课程(1916,北大)②易卜生专号1918《新青年》4卷6期,《傀儡家庭》《国民公敌》《小爱友夫》,胡适《易卜生主义》,袁振英《易卜生传》。个性解放思想、现实主义精神,“制造现实的幻觉”的戏剧美学观,散文体戏剧形式。(剧场话剧)③译介热潮多元的戏剧观念、戏剧美学、戏剧形式与技巧的涌入。3.“国剧运动”“国剧运动”:1926年6月至9月,赵太侔、余上沅等一批留美学生在北京《晨报》副刊创办《剧刊》,主张从整理和利用中国旧戏入手去建立“中国新戏”。他们主张义在娱乐的“纯粹艺术”的倾向,反对利用艺术改善生活的社会问题剧;在戏剧的表现上倾向于西方的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企图在“写意”与“写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追求表现人性的深刻。他们的这一设想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在戏剧思想发展史上却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三、“爱美剧”和“小剧场运动”的倡导1.上海民众戏剧社:上海民众戏剧社:是1921年10月由著名文明戏演员汪仲贤倡议在上海成立的一个新戏团体,主要成员有陈大悲、沈雁冰、郑振铎和熊佛西等。1920年10月,汪仲贤在上海新舞台剧场主持演出的《华伦夫人之职业》遭到失败,这一剧团的成立是汪仲贤反思这一失败的结果。这个剧社还创办了《戏剧》月刊。在这一剧社的基础上同年成立了上海戏剧协社。上海民众剧社和上海戏剧协社都强调戏剧的启蒙任务。2.上海戏剧协社1921年,应云卫、谷剑尘,后欧阳予倩、洪琛加入。3.“爱美剧”“爱美剧”:也称“业余戏剧”,是非营业的突出艺术品格的新剧,针对文明戏职业化与商业化所产生的种种弊端,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大学校园。这期间,北京和上海的高校纷纷成立了业余剧社,每逢校庆、纪念日、游艺会、募捐赈灾都举行演出,他们吸引了广大师生和社会上的戏剧爱好者。1921年11月,北京实验剧社。北京学生业余剧团的联合组织。1922年1月,新中华戏剧协社。上海民众戏剧协社的扩建。1922年冬,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第一所培养戏剧人才的学校。1925年,恢复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第一个国立戏剧教育机构。4.“小剧场运动”“小剧场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法国“自由剧场”的艺术实验,以后风行于英、德、荷兰、俄、美、日等国,这是一次以易卜生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戏剧,取代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戏剧的戏剧革新运动,揭开了西方(日本)现代戏剧的帷幕,在戏剧观念以及戏剧文学、导演、表演、舞美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探索。中国小剧场运动的倡导,主要集中再两个方面:一是建立不同于文明新戏的新的话剧体制,使中国的话剧走上正规化、专门化和科学化的道路。其核心是以“导演制”取代“明星制”二是提出与建立了一套新的戏剧美学原则与表演体系和模式。这就是由19世纪法国自然主义戏剧家创造的所谓“第四堵墙”的理论,强调再现人生的真相,自然的生活的原态。四、田汉、丁西林等的话剧创作1.“社会问题剧”的最初成果①胡适《终身大事》②陈大悲《幽兰女士》③欧阳予倩《泼妇》④蒲伯英《道义之交》⑤洪琛《赵阎王》与欧阳予倩、田汉合称为“中国话剧三大奠基人”。2.田汉①戏剧活动多产的剧作家,新文化运动、话剧运动积极分子。“创造社”(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三叶集》(郭沫若、宗白华)。1922《南国》半月刊(易漱渝)、1924《南国特刊》。1926“南国电影剧社”(唐槐秋)、1927“南国社”。②“艺术家”形象系列重象征、重哲理、重抒情,“精神流浪汉”气质。《梵峨嶙与蔷薇》《湖上的悲剧》、《苏州夜话》、《南归》、《古谭的声音》③美(爱情、艺术)的幻灭(摧残、扭曲)《咖啡店之夜》《苏州夜话》《获虎之夜》第一次接触了婚姻与阶级问题,呼出了反封建、个性解放的时代强音,带感伤。《名优之死》悲壮的色彩,思想激进的反映。④“诗人写剧”的特色抒情性强,重视语言的艺术。3.创造社的戏剧活动①郁达夫《戏剧论》,郭沫若历史剧、成仿吾《欢迎会》,郑伯奇《抗争》。②白薇与创造社接近。《琳丽》《苏斐》《访雯》女性的呐喊,浪漫主义气息,侧重表现心理。4.强调“趣味”的创作①陈大悲、汪仲贤仍保留文明戏特点,写小市民,追求“趣味”。②熊佛西《戏剧与趣味》以趣味为戏剧上品。《醉了》表现刽子手复杂心理。《洋状元》讽刺留学生,近乎闹剧。《一片爱国心》“五卅”以后作,原革命党人和日籍妻子的矛盾。③余上沅《兵变》情节热闹。5.丁西林①独创机智与幽默喜剧发掘生活中的喜剧因素,结构为喜剧趣味。“欺骗”的母题。处女作《一只马蜂》现实的和审美的两种生活观念构成喜剧冲突。②独幕剧的戏剧冲突模式“二元三人”模式(即将剧中人物压缩到最大限度,通常由三人构成,但不是三足鼎立,而是二元对称对峙格局,第三者起结构性作用,或引发矛盾,或提供解决矛盾的某种契机。喜剧通常是“皆大欢喜”式结局。如《酒后》《北平的空气》戏剧结构上,注重结尾的艺术,常有惊人之笔。《压迫》房东老太太、男客、女房客。③语言的喜剧性机智幽默。现代文学【不同文体的发展:戏剧】(第二个十年)第二个十年一、走向广场: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农民戏剧的倡导。1.五大剧社田汉南国社,洪琛复旦剧社,应云卫上海戏剧协社,朱襄丞、罗鸣凤辛酉剧社,陈白尘摩登剧社。2.“无产阶级戏剧”①1929上海艺术剧社上海艺术剧社:是1929年由沈端先、郑伯奇、冯乃超、钱杏?等人发起并组织起来的戏剧社团。他们出版了《艺术》、《沙仑》等戏剧刊物和《戏剧论文集》,明确地提出了新兴戏剧即“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曾经介绍过外国具有革命倾向的剧目,组织过两次公演。②中国左翼剧团联盟(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是由“中国左翼剧团联盟”改组而成的戏剧团体。1930年8月在上海艺术剧社的基础之上,集合辛酉、南国、摩登等进步剧团成立了中国左翼剧团联盟。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在组建前后,努力把戏剧这种艺术形式推广到学校、工厂和农村,为戏剧的大众化做了大量的工作。3.“红色戏剧”红色戏剧:开始是红军的宣传队,后来演变成“八一剧团”、“工农剧社”。它最先带有官兵自我娱乐和自我教育的性质,后来则重在宣传党的方针和路线,成为党的政治工作的一部分。其演出形式常与歌舞结合,重视观众参与,强调即兴发挥,具有明鲜的“广场戏剧”的特点。四幕话剧《庐山之雪》,剧本《我———红军》(沙可夫等)、《战斗的夏天》(李伯钊)、松鼠(胡底)。4.国防戏剧国防戏剧:是“918事件”后发动起来的戏剧运动。它除了强调抗日反奸、争取民族解放的主题外,还有充分发挥戏剧的宣传功能的要求;在艺术形式上提倡通俗化、大众化和方言话剧。5.三大戏剧运动代表人物①田汉《梅雨》《顾正红之死》《洪水》《乱钟》《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现实性加强,及时反映重大历史事件。但失去抒情性和传奇性。《回春之曲》②白薇《打出幽灵塔》《革命神受难》③洪琛更激进的创作倾向。《农村三部曲》机械的现实主义的倾向。《五奎桥》较早用阶级观点反映农民斗争的剧作。农民和豪绅的矛盾。《香稻米》《青龙潭》6.农民戏剧实验农民戏剧实验:熊佛西早期是“小剧场”运动的积极组织者。后来他意识到这种戏剧的观众仅仅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知识分子,现代戏剧要得到自身的发展必须走出“象牙塔”,而农民是当时中国的大众,应该创造一种新的农民戏剧。于是,熊佛西于1932年1月带领学生到河北定县开始从事农民戏剧实验,此即为“农民戏剧实验”,又叫“戏剧大众化实验”。“农民戏剧实验”是晏阳初所领导的“定县乡村建设实验”的一部分。他的实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农民能够接受和兴赏的剧本;(2)培养农民演员;(3)建立适应农民戏剧要求的剧场;(4)探讨“观众与演员混合”的新的演出形式。二、“剧场戏剧”的确立及夏衍、李健吾的创作1.职业化①理论倡导1929年11月,欧阳予倩《戏剧运动之今后》强调“职业化”,重视剧本创作。②创作实绩:《雷雨》1934.7文学性+舞台性,艺术性+商业性。③职业演出中国话剧从幼稚期进入成熟期的标志。职业剧团的建立(中国旅行剧团),专业固定剧场的出现(上海卡尔登剧场),2.“大剧场”演出的热潮剧场戏剧的职业化、营业性得以确立。1936-1937,上海等大城市。①三大剧目《赛金花》(夏衍)、《大雷雨》(俄国奥斯特洛夫斯基)、《日出》(曹禺)②中国业余实验剧团1937年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改组而成。演出《罗米欧与朱丽叶》、《武则天》(宋之的)、《太平天国》之《金田村》(陈白尘)、《原野》(曹禺)。3.夏衍《赛金花》“讽喻史剧”,以漫画夸张讽刺卖国求荣政策。《秋瑾》表彰革命者,总结历史教训。《上海屋檐下》(《重逢》)集中于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画,从“席勒化”到“莎士比亚化”的转变。①常生活的戏剧性善写普通知识分子与小市民平凡的人生。《小市民》(《都会的一角》《中秋》《重逢》《赎罪》《娼妇》)《上海屋檐下》市民家庭司空见惯的感情摩擦和人事纠纷中痛苦的发现。取材的平凡性、构思的朴素性和内在的深刻性结合。②约含蓄的情节结构《上海屋檐下》在同一舞台空间里,同时展开五家人家的悲喜剧,主线突出,结构单纯,又保持了生活本身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准确传神的勾勒,极端简洁与鲜明。“黄梅天气”的多层象征意义。微温而含蓄的态度,不动声色的控诉,含着眼泪的鞭挞。③人道主义观点与民主主义立场结合,关注大时代中个人的命运,浓郁的人情味,含泪的笑类似契诃夫。4.李健吾从人物内心的矛盾来分析人物行动的原因,更着重于对戏剧艺术的探索。对话俏皮利落,结构严密紧凑,构思奇巧。《这不过是春天》警察厅长夫人及剧中其他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梁允达》、《以身作则》5.袁牧之《一个女人和一条狗》6.宋之的《武则天》7.陈白尘《太平天国》第一部《金田村》现代文学【不同文体的发展:戏剧】(第三个十年)第三个十年一、“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一)抗战初期:向“广场戏剧”倾斜1.抗战戏剧①三幕剧《保卫芦沟桥》揭开序幕。②救亡演剧队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③抗敌演剧队和抗敌宣传队救亡队改编,周恩来领导,政治部第三厅组织。具强烈政治色彩的戏剧团体,大众化要求。④演出形式广场剧刘保罗《各界抗日除奸大游行》街头剧《各界抗日除奸大游行》《庙会》(刘保罗)、《放下你的鞭子》(崔嵬等)、《三江好》(吕复等)、《八百壮士》(王震之、崔嵬)、《流寇队长》(王震之)茶馆剧游行剧《汉奸和十字舞》、《争取最后的胜利》、《大家一条心》2.“话剧民族化”的尝试游行剧、活报剧、谐剧(王永梭《赶汽车》)广场戏剧对传统戏曲的这种“利用”,也推动了传统戏曲自身的改造。田汉新平剧《江汉渔歌》和《新儿女英雄传》(二)敌后根据地:从秧歌剧到新歌剧1.从中外名剧到“新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马可)、《牛永贵挂彩》(周而复、苏一平)、《惯匪周子山》(水华、王大化、贺敬之、马可)、《一朵红花》(周戈)2.“新歌剧”的创造实验①《白毛女》《白毛女》:是根据晋察冀边区的“白毛仙姑”的传说改编而成的,经鲁艺工作团集体讨论,由贺敬之、丁毅执笔的歌剧,是民间故事、革命内容和西洋歌剧形式的融合。它的主题是“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主线是黄世仁逼债,副线是喜儿和大春的爱情故事。②发展和影响《赤叶河》(阮章竞)、《刘胡兰》(魏风等)话剧民族化。《把眼光放远一点》(胡丹沸)、《反“翻把”斗争》(李之华)、《抓壮丁》(吴雪等)、《同志,你走错了路》(陈波儿等)、《战斗里成长》。传统戏曲改革。《逼上梁山》(集体)、《血泪仇》(马健翎)3.农村剧团河北阜平高街村剧团《穷人乐》《不能靠天吃饭》河北平山县柴庄剧团《选英雄》《围困堡垒》山西忻县扬家坡剧团《刘成龙告状》(三)40年代末:学潮中的广场活报剧1.学生运动和活报剧政治的、群众的、行动的艺术,充满浪漫主义、英雄主义气息的狂欢的艺术。《控诉》1948清华剧艺社,抢救教育危机的呼声。《大江流日夜》1948燕大燕剧社,声援东北流亡学生的怒吼。《“社会贤达”》1947南京学生五一游行中对王云五的讽刺。2.职业剧作家的创作吴祖光《捉鬼传》、宋之的《群猴》、瞿白音《南下列车》、陈白尘《升官图》,也有广场戏剧的特点。二、大后方、上海孤岛:“剧场戏剧”的再度兴起话剧运动的战略重点转移。国统区中华剧艺社、中国艺术剧社、中央电影摄影场剧团、中国万岁剧团、中央青年剧社;上海孤岛上海剧艺社、中法剧社、中国银行剧社、上海职业剧团,中国旅行剧团;1944桂林“西南第一界戏剧展览会”。(一)历史剧创作的繁荣1.历史剧热潮“30年代”后期,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曾出现过一个历史剧的热潮,有《赛金花》、《武则天》、《石达开的末路》、《金田村》等。抗战初期阳翰笙《李秀成之死》、吴祖光《正气歌》相持阶段研究历史与哲学的热潮,采用历史题材,借古喻今。政治功利性。郭沫若《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南冠草》、阳翰笙《天国春秋》、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桃花扇》,上海的阿英(魏如晦)《海国英雄》《杨娥传》、于伶《大明英烈传》。2.历史剧创作①阳翰笙《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草莽英雄》政治家的眼光和魄力,雄浑阔大的气势。②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桃花扇》关注于历史人物精神力量的开掘及对于读者观众的精神感化作用。将旧戏和电影手法融入话剧,表现力丰富。③阿英(钱杏邨)三大南明史剧:《碧血花》(《明末遗恨》《葛嫩娘》)、《海国英雄》(《郑成功》)、《杨娥传》太平天国史剧《洪宣娇》④他杨村彬《清宫外史》(《光绪亲政记》和《光绪变政记》)。姚克《清宫怨》注重心理剖析。(二)正面描写知识分子的创作潮流1.歌颂性潮流知识分子题材剧本的特点:该类题材的模式:1)人物是正面人物,但不是完美的英雄,性格有一个发展过程;2)以在歧路上的知识分子来反衬,尖锐地提出了知识分子的道路问题;3)有浓郁的抗战背景;4)偏重于人物心理的挖掘。代表作品:于伶的《长夜行》;吴祖光的《少年游》;宋之的的《祖国在呼唤》、《雾重庆》;夏衍的《法西斯细菌》;陈白尘的《岁寒图》;袁俊(张俊祥)的《万世师表》;田汉的《秋声赋》;路翎的《云雀》等。2.夏衍1)《法西斯细菌》知识分子面对时代挑战所经历的心理困扰和自我否定的痛苦过程。悲剧的英雄,理想不能实现的悲剧,时代、民族的悲剧,文明暂时无力战胜“愚蠢和野蛮“的悲剧。五幕剧中十年的政治风云,人生舞台与戏剧舞台的大转移,史诗性追求。人物心理刻画的历史深度,艺术表现的简洁、含蓄、准确。2)《芳草天涯》试图对正面展开政治性主题的创作模式有所突破。知识分子个人感情生活中的困窘和无能,黑暗的现实世界投射到心灵深处的阴影。其他:《一年间》《心防》《愁城记》《水乡吟》《离离草》3.其他:宋之的《祖国在召唤》《雾重庆》(《鞭》);陈白尘《岁寒图》;袁俊《万世师表》;于伶《长夜行》;吴祖光《风雪夜归人》;田汉《秋声赋》《丽人行》;路翎《云雀》(三)讽刺喜剧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加工合同书范本(35篇)
- 房屋购房合同
- 设备供货服务合同签订规范
- 设备采购及安装合同
- 设计项目进度跟踪
- 语文学习攻略与经验
- 财产抵押借款协议模板
- 购房补充协议的撰写要点
- 购销合同中的税收风险分析
- 购销合同补充协议
- GB/T 18329.2-2023滑动轴承多层金属滑动轴承第2部分:合金厚度≥2 mm的结合强度破坏性试验
- 2023年普法(学法用法)考试试卷题库一
- 第14课 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
- 中国航天的发展史课件
- 00015-英语二自学教程-unit5
- 干部人事档案转递单表样
- 三战课件(舆论战、法律战、心理战)
- 第12课+明朝的兴亡-【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2022年广州市白云区赴珠海招聘中小学事业编制教师考试真题
-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阅读理解天天练(Agriculture+农业 Society社会)选自China+Daily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