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多组分聚合物结构与性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国建教授2第一章绪论1.1基本概念
多组分聚合物(MulticomponentPolymer):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混合而成的宏观上均匀、连续的固体高分子材料。其他名称:“高分子合金(PolymerAlloy)”、“聚合物共混物(polymerBlend)等。3
多组分聚合物的范围:
聚合物混合物、接枝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互穿网络聚合物(IPN),甚至含有晶相与非晶相的均聚物、含有不同晶型结构的结晶聚合物。
在科学研究领域中,通常将具有良好相容性的多组分聚合物体系称为聚合物合金,其形态结构应为均相或微观非均相。第一章绪论
按此概念,那些相容性很不好,形态结构呈亚微观非均相或宏观相分离的聚合物共混物不属于高分子合金之列。并没有得到完全统一4聚合物共混物与共聚物(无规和交替)的区别:前者的聚集态中一般存在明显的相分离结构,而后者则不存在。
共混物和共聚物之间又密切相关。即使在以物理方法制备的聚合物共混物中,不同聚合物大分子之间也难免有少量化学键存在,例如在熔融混炼过程中,可能由于剪切作用使大分子断裂,产生大分子自由基,从而形成嵌段或接枝共聚物。第一章绪论
为强化共混聚合物组分之间的界面粘接而采用的反应增容措施,也会在组分之间引入化学键。5第一章绪论——聚合物1,………聚合物2(a)机械共混物;(b)接枝共聚物;(c)嵌段共聚物;(d)半IPN;(e)IPN;(f)交联聚合物图1—1两种聚合物组分之间组合方式示意图6第一章绪论两个基本概念:
相容性(miscibility):表示两种热力学相互溶解(共混时,混合自由能ΔGm<0);
混溶性(compatibility):以是否能获得均匀和稳定的形态结构的共混体系为判据,而不论共混体系是否热力学相互溶解。
即使热力学不相容的共混体系,依靠外界条件实现了强制的、良好的分散混合,得到了力学性能优良且稳定的聚合物共混物,就可谓之为混溶性好。
具有工程上的含义,因此也被称为“工程相容性”或“工艺相容性”。
7第一章绪论聚合物共混物的类型:
按热力学相容性分类:均相和非均相共混物;按组成分类:橡胶增韧塑料、塑料增强橡胶、橡胶与橡胶或塑料与塑料共混等;按组分间有无化学键分类:物理共混物、化学共混物(接枝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互穿网络聚合物、交联型共混物)。
共混的结果是使一些重要性质趋于平均化,共混物的性能介于各均聚物性能之间。
PS/PPO(聚苯醚)、PVC/PCL(聚己内酯)以及PVC和一系列聚丙烯酸酯形成的共混体系
非均相聚合物共混物是指共聚物各组分间是分相的,存在两相或多相结构。大多数聚合物共混物都是这种类型。
典型代表:聚苯乙烯和聚丁二烯的HIPS。
8第一章绪论★以工程塑料为基体或具有工程塑料特性的聚合物共混物,称为工程聚合物共混物;★具有某种特殊功能(如抗静电性、高阻隔性、离子交换性等)的聚合物共混物,称为功能聚合物共混物。★同一系列聚合物的共混物(如HDPE与LDPE共混物或同一种聚合物不同分子量品级之间的共混物常称为同系聚合物共混物。9第一章绪论聚合物共混物的表示方法:
二元聚合物共混物:A/B(X/Y),其中A为基体树脂的名称,B为掺混入基体树脂中的另一聚合物的名称;X和Y相应为A及B二种聚合物组分的重量分数。多元聚合物共混物的表示方法类推。
举例:
聚丙烯/聚乙烯(85/15),表示在聚丙烯中加入聚乙烯,它们的重量比例为85:15;聚丙烯/聚乙烯/乙丙橡胶(85/10/5),表示以聚丙烯为基体,另外两组分为聚乙烯和乙丙橡胶的聚丙烯三元共混物,三者的重量比依次为85:10:5。
10第一章绪论共混组分中有共聚物时的表示方法:
A/B=m:n(X/Y),其中B为共聚物,其分子链中两种结构单元质量比为m:n。举例:
聚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75:25(95/5),表示在95份重的聚氯乙烯中掺入5份重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此共聚物链节中含有75份苯乙烯和25份丙烯腈。
11第一章绪论1.2多组分聚合物的特点
1.综合均衡各聚合物组分的性能,取长补短,消除各单一聚合物组分性能上的弱点,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
例如,将聚丙烯与聚乙烯共混可克服聚丙烯耐应力开裂性不好的缺点,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共混材料。12第一章绪论
2.使用少量的某一聚合物可以作为另一聚合物的改性剂,改性效果显著。
例如,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硬脆性聚合物中掺入10%~20%的橡胶类聚合物可使其抗冲击强度提高2~10倍。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可用作聚氯乙烯的长效增塑剂等。13第一章绪论3.通过共混可改善某些聚合物的加工性能。
难熔难溶的聚酰亚胺与熔融流动性良好的聚苯硫醚共混后可以进行注射成型。为改进聚碳酸酯的流动性能可采用三元共混的方法。如聚碳酸酯/丁腈橡胶/MBS体系。其中聚碳酸酯是基体,丁腈橡胶是流动改性剂,MBS是抗冲改性剂。14第一章绪论4.聚合物共混可满足某些特殊性能的需要,制备一系列具有崭新性能的高分子材料。
为制备耐燃高分子材料,可使基体聚合物与含卤素的耐燃聚合物共混;为获得装饰用具有珍珠光泽的塑料,可将光学性能差异较大的不同聚合物共混;将抗张强度较悬殊且混溶性欠佳的两种的树脂共混后发泡,制成多层多孔材料,具有美丽的自然木纹,可代替木材使用。15第一章绪论
5.有利于聚合物产品的多品种与系列化。
例如ABS塑料可以通过本体悬浮法、乳液法、共聚—共混法以及机械共混法等不同方法制备,组分比例、形态结构和橡胶粒子尺寸都有差别,产品性能也不一样。因此,ABS的牌号、品种特别多。
ABS还可与多种聚合物共混组成多元共混物,例如:ABS/PVC、ABS/PC、ABS/PA、ABS/聚砜、ABS/聚氨酯、ABS/PMMA等。这种多系列、多品种大量的出现,是单组分聚合物所难以做到的。16第一章绪论
6、工艺方便,研制速度快、投资低。
与研制一种新型均聚物或共聚物相比,研制一种新型聚合物共混物的速度快得多,投资也低得多。因此聚合物共混物的发展十分迅速。近年来塑料工业的年增长速率为2~4%、而聚合物共混物的年增长速率为9~11%,工程聚合物共混物的年增长速率则高达达13~17%。17第一章绪论1.3多组分聚合物的制备方法1.3.1物理共混法
又称机械共混法。将不同种类聚合物在混合(或混炼)设备中实现共混。包括混合作用和分散作用。通过混合机械供给的能量(机械能、热能等)的作用,使被混物料粒子不断减小并相互分散,最终形成均匀分散的混合物。
对流和剪切两种作用为主,扩散作用为辅。18第一章绪论主要的物理共混方法:
1、干粉共混法
2、熔体共混法
3、溶液共混法
4、乳液共混法
亦称熔融共混法,是将各聚合物组分在加热至粘流温度以上进行剪切、分散、混合以制备聚合物共混物的方法。
共混效果好、适用面广,目前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最常采用。
主要设备:两辊炼胶机、密炼机和双螺杆挤出机等。
在机械共混过程中,一般仅发生物理变化。但在强烈的机械剪切作用下,也能使少量聚合物降解,产生大分子自由基,继而形成接枝或嵌段共聚物。因此机械共混过程中往往伴随一定的力化学过程。19第一章绪论1.3.2化学共混法以化学方法制备多组分聚合物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嵌段共聚
2、接枝共聚
3、共聚—共混
包括接枝共聚—共混法和嵌段共聚—共混法。制得的共混物中通常包含3种组分:聚合物1、聚合物2以及聚合物2在聚合物1上的接枝共聚物或聚合物1与聚合物2的嵌段共聚物。
接枝或嵌段共聚物的存在改善了聚合物1和2之间的混溶性,增强了相之间的作用力,因此,共聚—共混法制得的聚合物共混物,其性能优于机械共混物。一些重要的聚合物共混材料,如抗冲聚苯乙烯(HIPS)、ABS树脂、MBS树脂等,都是采用这种方法制备的。20第一章绪论1.3.3互穿网络聚合物
互穿网络聚合物,简称为IPN,是用化学方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互贯穿成交织网络状的一类复相聚合物共混材料,IPN技术是制备聚合物共混物的重要方法。互穿网络聚合物从制备方法上接近于接技共聚—共混法,从相间化学结构看则接近于机械共混法。因此,可把IPN看作用化学方法实现的机械共混物。21第一章绪论1.4多组分聚合物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有关聚合物共混改性的理论研究和工业实践十分活跃,仅全世界每年公布的相关国际专利平均达4500项,研究论文更多。纵观国内外关于聚合物共混改性领域的文献报道,可归纳出下述一些最新动态。22第一章绪论1.形态结构研究方面的进展
通过对聚合物共混物形态结构的控制,设计制造出性能更为优良的或更有特色的聚合物共混物;例如分散相层片化赋予聚合物共混物以某种新功能(阻隔性、抗静电性等);少量起增韧作用的弹性体在形态中的网络化显著提高了其对脆性基体的增韧效果;结晶聚合物与非结晶聚合物或其他结晶聚合物共混,使其球晶细化,从而增加了韧性。通过这些研究,使人们对聚合物共混物形态结构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23第一章绪论2.聚合物共混物增韧机理研究的进展
70年代以前,橡胶增韧聚合物及其增韧机理主要偏重于对脆性聚合物基体的研究。80年代以来,对韧性聚合物基体的增韧机理加强了研究。认为塑性形变(剪切带)和银纹化是塑料增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汽车托运合同范本
- 2025年泰州货运从业资格证怎么考
- 修复车交易合同范本
- 医院弱电集成合同范本
- 制衣厂劳动合同范本
- 主厨合同范本
- 与中介定金合同范本
- 棉花劳务合同范本
- 冠名使用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完整
- 2024年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新版教材)
- 智能体脂秤市场洞察报告
- 教科版 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不同的季节》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 山东省东营市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附真题答案】
- 2024义务教育英语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年版考试真题附答案
- 粤港澳宜居城市建设协同发展策略
- GB/T 12279.2-2024心血管植入器械人工心脏瓣膜第2部分:外科植入式人工心脏瓣膜
- 动物防疫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语文高考真题试卷(含答案)
- 2022-2023学年广州市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JTG-3830-2018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