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对策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老年人的高血压护理对策,从而能够给予有关的患者家属和工作医护人员一些护理建议。本文的研究方法是选取某所医院的100位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实验样本,划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从患者的饮食、心理、习惯行为、运动等等方面进行护理的系统研究。实验结果是:进行医护实验的小组的样本患者高血压并发症的患病概率为36%,而对比组的并发症患病率高达62%。显然,进行正确护理的实验组的并发症患病率低于对照组。综上,本文得出结论,进行科学的高血压护理方法除了确保老年患者能够认真遵照医嘱进行康复,还可以达到控制高血压犯病几率的目的,促进老年患者早日摆脱高血压的困扰,重建幸福的晚年生活。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护理对策
目录引言 2一、老年高血压护理的研究综述 2(一)重视老年高血压所导致或相关的疾病 2(二)用药依从性 3(三)指导患者如何进行血压监测 3(四)患者的心理护理 4(五)饮食及不良嗜好 4二、老年高血压概述 5(一)高血压与老年高血压 5(二)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5(三)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表现 6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6(一)研究对象 6(二)研究方法 7四、研究结果分析 7(一)护理质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71、药物依从性对比 72、患者的并发症状对比 73、研究结果 8(二)护理干预对遵医行为的影响 81、2组患者遵医行为的比较 82、患者血压控制 83、研究结果 9五、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对策 9(一)药物护理 9(二)饮食护理 10(三)运动护理 10(四)心理护理 10(五)疾病知识宣教 11结论 11参考文献 12
引言作为一种危害性大、患病率较高、对患者伤害较大的疾病,高血压病是老年人较为忧虑的疾病之一。高血压病不仅可能造成老年人的冠心病、肾功能疾病、动脉硬化等等高危疾病,也是制造充血性心律衰竭的原因之一。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连年上升,对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通过有效手段控制高血压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患上心脑血管类疾病的可能性,减少死亡率。所以,我们要积极促进医护人员对高血压疾病有更深入的研究,修改创造合理全面的护理措施,有效防范病情的恶化。一、老年高血压护理总论现代医疗对于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发展较快,紧随着对于患者的护理治疗也有了更高的期望。尤其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新的理念的想法层出不穷。(一)注意老年高血压的并发症等疾病作为较早被确认为身心疾病的高血压疾病,老年人在社会、家庭和心理等方面长时间在一种应激环境下,造成老年人的机体交感神经十分兴奋,儿茶酚胺在体内的留存水平上升,心脏的收缩力由此加大,加大了心脏的排出量,动脉血管紧缩,加大了外周阻力,由此导致血压升高、韦容妍.老年高血压康复护理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05,4(2)、韦容妍.老年高血压康复护理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05,4(2):57-58.(二)用药依从性用药依从性(CPAT)指患者用药和临床医疗处方的相同性。根据研究显示表示,高血压患者CPAT不佳、毛红娟.何丹丹.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依从性的护理对策[J]、毛红娟.何丹丹.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依从性的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50-52.(三)对患者进行血压监测指导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的血压监测需要反映出血压均值、血压昼夜波动状况和24小时之内的血压大致情况,以及降压药物服用期间的血压变化。患者还需正确评价药物的治疗效果,有效控制高血压、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完整地检测和评估药效要进行非侵入性的2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因此采用科学的无创血压测量时指导治疗和服用药物的指导依据。测试血压的方法是:(1)在测量血压之前的三十分钟内不可以吸烟,不能饮用刺激性的饮料,例如茶、可乐和咖啡之类。(2)在心理状态平稳的5分钟后测量血压;(3)连续测量两次血压后,取二者的平均值。测量时应注意固定使用同一血压计、周凤仙,毕琼英.老年高血压病的观察与护理[J]、周凤仙,毕琼英.老年高血压病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5,6(8):286—287.(四)患者的心理护理大多数老年患者的心理较为脆弱,患病情绪不稳定。有些患有疾病的老年人同时情绪也无法得到控制。我国相关研究表明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的负性生活事件数目(多集中在经济和家庭生活,例如收入降低、子女生活就业、子女生活管控困难、配偶去世和夫妻感情不和睦等等)。随着负性生活数量的影响,伴随着焦虑和抑郁的心理均与高血压存在密切关系、谢秀梅,余国龙,何劲.心理社会因素对老年人高血压疗效的影响[J]、谢秀梅,余国龙,何劲.心理社会因素对老年人高血压疗效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志,2003,17:389-391.(五)饮食及不良嗜好需要通知患者吸烟对于病情的危害,对于血压易于波动的高血压患者,吸烟非常容易造成恶性高血压的发病,发病率是不吸烟患者的三倍;高血压患者吸烟患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可能性是不吸烟者的4倍、成新玉.老年高血压病的特点及护理[J]、成新玉.老年高血压病的特点及护理[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2,5(5):111.二、老年高血压概述(一)高血压与老年高血压高血压具体是在静息状态下的动脉收缩压力或舒张压力的增高(≥140/90mmHg),高血压通常伴随着脂肪和糖代谢的混乱以及心脑血管、肾器官和视网膜等等身体器官的功能性减弱,是将器官重塑作为显示特征的全身性病情。高血压对于患者的生活情况有着严重的危害,所以应当加大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临床医护工作。患者年龄≥60岁,收缩压(SBP)≥140mmHg或舒张压(DBP)≥90mmHg代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征。老年高血压疾病发病率高、致死率和致残率也并存,对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有严重的危害。(二)老年高血压的特点1、以收缩压升高为主。由于老年人的血液调节系统和内分泌的调理能力功能减退,因此舒张和收缩压力、静脉压力差的波动情况较为明显。大多数体现为收缩压的上升,严重危害着心脏的运作,容易造成心理衰竭,脑卒中的患病率也会上升。单一的舒张压的高血容量型高血压在老年患者中很少见。老年中较为常见的心血管危害就是收缩期的高血压疾病。主要的患者表现是大动脉弹性减弱、动脉僵硬、顺应性降低。更多的临床研究显示:大动脉弹性严重影响着中风、肾病的发作、冠心病等等。2、昼夜血压波动大。昼夜血压对于老年的高血压患者来说波动性很大。尤其是收缩期的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波动性十分强烈。有时夜间的血压会明显降低,早上六时到夜间十时是血压的高峰期。低峰期在晚上十时到第二天的早上六时。主要原因是压力感受器对于血压的调节的敏感程度降低。较强烈的血压的波动对于患者的总体和医疗效果有着影响。3、血压受体位变动影响。老年人的高血压与体位变动有着密切的关联。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病率十分高,尤其是在抗高血压药物的医治过程中发病率极高。有些患者在饭后容易表现出低血压的情况,体现为颤抖和眩晕感,这也关联着压力感受器的作用。根据研究显示,餐后低血压容易导致老年人昏厥或跌倒,需要有强烈的关注。(三)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表现1、临床症状不明显。老年人的生理机制随着年纪的增长有所衰退,血压的调理技能并不敏感,因此老年人的血压波动十分明显。体位性的低血压时常发生,持续的高血压发病对于老年人来说有很长的适应期。通常临床表现不明显,有时血压即使波动明显,临床的体现也仅仅是是谁、无力等表现。2、致残致死率对于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来说发生率很高。有些老人的高血压加大了人体各个器官的衰弱。半数以上的老年人的高血压是单一的收缩期高血压,这种类型的高血压会导致病死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加大二到四倍。收缩期高血压可以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栓等等疾病。高血压会压迫脑部血管,导致呕吐、头晕头疼,瘫痪等等。3、老年患者的高血压并发症较多。身体生理和心理同时作用会产生高血压疾病。老年人身体器官的功能衰退,身体抵抗力降低,同时身体的新陈代谢也减弱,心理也会发生较大的改变。老年人通常会处在应激的环境中。日积月累的不良的生活习性也会高度导致高血压疾病。吸烟、熏酒等等不良生活习惯随着年纪的增长和身体运动时间的下降,也会引发高血脂和糖尿病。因此种种原因导致老年人更加容易产生心脑方面的疾病。三、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某医院进行治疗,并经诊断均与国际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相符的年龄在50-79岁之间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其中女性患者46例,男性患者54例。以上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为52-79岁,平均年龄为(65±0.5)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50-75岁,平均年龄为(62±1.5)岁。为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再次针对两组患者的学历,性别,年龄以及职业的不同,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二)研究方法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叮嘱定期测量高血压,进行健康饮食按时吃药。并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主要为针对患者出现的负面情绪,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对策。如果患者存在惊慌,焦虑的心理,护理人员需及时与患者沟通,需向患者解释高血压的治疗方法,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够使患者正确意识到若只要听从医生指导,进行正确的治疗,高血压病情可以得到控制。以此消除患者负面心理,使患者积极参与治疗。若患者并未意识到高血压疾病的危害,则以为自己病情较轻无需治疗,不愿接受正确治疗。四、研究结果分析(一)护理质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1、药物依从性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对药物依从性对比发现,实验组50例患者的药物依从率为92.0%,共有46例患者完全依从;对照组50例患者的药物依从率为56.0%,这之中,28例患者完全依从。经对比,两组患者药物依从性差别明显(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实验数据及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表1两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对比(n/%)组别例数完全依从不完全依从实验组5046(92.0)4(8.0)对照组5028(56.0)22(44.0注:两组患者药物依从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的并发症状对比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两组患者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以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状,在这之中,实验组患者中18例患者有并发症发生,其发生率为36.0%,与此相比,对照组患者中31例患者有并发症发生,其发生率为62.0%,可以明显得知,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性很大,同时证明该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结果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实验组中50例患者通过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护理、行为习惯护理以及对患者出院后进行指导等优质护理措施,并且实验组50例患者对药物的依从率高达92.0%,这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药物依从率56.0%;同时,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0%,而对照组发生率却有62.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对比结果说明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显著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二)护理干预对遵医行为的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时常说明了临床医嘱与患者接受医疗行为的契合程度,这说明了患者遵循医嘱进行合理治疗的积极程度。据此可知,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严格遵从医生指导,并规范用药,进行正确的血压监测的同时,加以科学健康的饮食才能使得高血压疾病得到长期控制,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日常生活质量。因为对照组八位患者的个人因素,本组对照研究没有将他们考虑在内,每组各有42位患者。1、两组组患者遵医行为的对比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按时服药、血压监测、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情绪稳定的遵医行为的比例均明显较高,这也说明此数据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2组患者遵医行为的比较组别例数按时服药血压监测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情绪稳定例数%例数%例数%例数%例数%干预组423173.813276.193685.713071.432866.67对照组421842.862047.622457.141535.711330.95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2、两组患者血压控制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血压稳定的比例也明显较高,证明该数据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见表3。表32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比较组别例数血压稳定血压不稳定例数%例数%干预组423583.33716.67对照组422354.761945.24注:2组比较,P<0.053、研究结果经过上述两组实验及数据分析,可以得知,进行正确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并全面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度,并积极加强患者的保健意识和健康的生活习惯。而且使患者从治疗中的被动角色转变为实施康复治疗过程中的主体,心理状态积极向上,能够产生健康主动的生活习惯,对于有效治疗高血压,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极大帮助。同时,对降低因患有高血压而产生的死亡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五、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对策(一)药物护理因为老年人的心脑血管器官大多数都有动脉硬化类型的病变,同时循环调节的反射减少,体内的血液量减少,对其进行降压治疗时过度降压的效果很容易出现。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老说,食疗和运动理疗等方法是第一选择,他们排除了药物的副作用影响。如果以上方法效果不理想,那么大多数都会加以药物疗法,时间较长。进行药物降压的时候,对于药物摄入的剂量要从最小开始,然后在进行剂量的调整速度,不宜过快。例如在对某个降压药物采用小剂量服用后,经过一周的观察再逐渐加大药物摄入量。主要机理值老年人的身体反应进程比较慢。在联合用药时,需要避免单独药物的剂量过大,避免不良副作用的产生。如果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水平。在考虑药物费用的患者承受能力之内,长效的药物剂量是首要之选。同时患者要充分了解药物的药效和副作用,避免服药过程中体位的改变,引起眩晕或其他并发症。在降压的过程中,心态要平和,过程要平稳缓慢适度,血压的降低速度适中。(二)饮食护理对于患者的饮食调理也要有所引导。血压的平稳保持依赖于合理健康的膳食平衡。饮食的搭配不仅要营养均衡,也不能太油腻,主要将易于消化的食物安排在第一。患者要知道饮食的重要。同时膳食的配给中,要低盐、低脂、胆固醇也不能过高。动物的脂肪、鱼子、软体动物和甲壳类食物的摄入要严格控制。对于高纤维素和富含维生素的蔬果类食物要加大摄入量,谷物和使用有也要适量摄入、防止便秘。患者不能摄入过量的刺激性食物,务必要戒掉烟酒的摄入,同时浓茶和咖啡等等食物也不能使用。高血压与烟酒的摄入高度相关。吸1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次~20次,收缩压增高10mmHg~25mmHg。(三)运动护理老年人还要积极参加身体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促使身体的身体畅通,增强新陈代谢,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环和器官功能。脂质代谢也会得到提升,因此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用也能得到增加。血液的粘稠度会降低,因此脑部的充血和供血也会增强。老年人的身体运动需要遵守:1、坚持锻炼、能够思想上积极参与。确保身体健康;2、采用全面运动的原则,参加例如游泳、慢跑等等有氧运动,可以提升心脑血管能力,稳定血压的锻炼。在患者进行锻炼和运动前,第一要知道的是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了解是否不适宜进行某些运动锻炼,对于安全的防范也要提高警惕,防止跌倒或摔伤的安全事故。(四)心理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障碍也较为严重。大多数的老年人情绪容易波动,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因此对其心理引导也很重要。医护人员需要迅速完全了解特定病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病人的病情和心理状态以及用药的疗效、副作用和家庭状况等等。要及时给老年患者解释高血压疾病的病发原因,发病征兆、服用药物时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等等。同时也要对患者阐述高血压的预防常识,深入浅出地使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五)疾病知识宣教按照病人和病人家属对于高血压知识的了解状况选取合适的宣传教育方式。要向老人介绍高血压的发病机理和潜在的危害。病人需要确切了解自身的血压具体情况和血压控制准则。要提高对于高血压的警惕和控制心理,了解长期的高血压对于身体各个器官的危害。由此对于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的重要性和长期控制血压的方法要能够接受,增加病人对药物的依从性。与此同时,病人的家属也要充分了解病人的病情,积极配合治疗。结论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己成为我国重要的致死、致残病因,高血压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将导致靶器官损害,引发严重心、脑、肾等并发症。以控制高血压为重点,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病死率的惟一出路。高血压患者越早得到及时、正规的治疗,则高血压所带来的危险性就会愈小,就可能防止高血压导致的并发症的发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减少食盐摄入、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可使高血压发生率减少55%。参考文献[1]倪霞萍,李凌霄.郑彩娥.循证护理在老年高血压病人巾的应用[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社会学知识点
- 家居设计办公室装修合同
- 管理学领导职能
- 二零二五年度北京市音乐厅内部设施维修保养合同
- 诊所装修安全责任协议
- 2024涿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泰安市工商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泊头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河北省望都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新版汽车租赁合同范本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读+教学设计)课件
- 共聚焦显微镜zeisslsm700使用说明-中文版lsm
- DB4451-T 1-2021《地理标志产品+凤凰单丛(枞)茶》-(高清现行)
- 路基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健康体检重要异常结果管理专家共识2019
- 35kV输电线路工程旋挖钻孔专项施工方案
- 三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 (新教材)湘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1.2能溶解多少 教学课件
- PICC专科护士进修学习汇报
- 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2022021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