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險合同第一節保險合同的概述第二節保險合同的要素第三節保險合同的訂立、變更、轉讓和終止第四節保險合同爭議的處理第一節保險合同的概述一、保險合同的概念與特徵(一)概念●合同也稱契約,是為了實現一定的目的,有關當事人之間確立、變更和終止民事法律關係的協議。●我國《保險法》第10條:保險合同是投保人和保險人之間約定權利義務關係的一種協議。●是當事人雙方或多方的法律行為●當事人雙方在法律關係中處於平等地位●雙方當事人都應有行為能力●是合法的法律行為(二)一般範圍要求1.保險合同是射幸合同射幸合同是指合同的履行與否取決於約定的事件是否發生。2.保險合同是附合合同又稱為格式合同,是指合同的條款由一方當事人提出並事先擬就,另一方當事人只能表示接受或不接受,而不能就該條款進行修改或變更的合同。
3.保險合同是保障性合同●發生保險事故→投保人在經濟上得到保障。●沒有發生事故→投保人心理上得到了保障。(三)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徵4.保險合同是雙務合同●雙務合同是指合同當事人雙方相互享有權利並且相互承擔義務的合同。●單務合同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另一方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的合同。
5.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有償合同是指合同當事人雙方的權利取得是有償的,一方要享受權利,就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
6.保險合同是最大誠信合同(一)根據保險標的的不同劃分●財產保險合同→以財產及其有關利益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合同。具體分為企財險合同、家財險合同、機動車輛保險合同、貨物運輸保險合同、工程保險合同等。●人身保險合同→是以人的身體和生命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合同。又分為人壽保險合同、意外傷害保險合同和健康保險合同。二、保險合同的分類●保險價值,指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此種分類方式限於財險合同。1.定值保險合同●是指在訂立保險合同時,投保人和保險人按事先約定的保險價值作為保險金額,並將兩者都載明於保險合同中,在保險事故發生時,不管保險標的出險時的實際價值是多少,保險人都以保險合同中載明的保險價值為基礎進行損失賠償。●適用於:價值變化較大或不易確定的特價物。如字畫、古玩等。(二)根據保險合同訂立時保險價值是否確定劃分例如:投保人投保定值保險,保險價值50萬(保險金額),保險期內發生保險事故導致標的發生全損,則不管當時市場價值是大於50萬還是小於50萬,則保險人賠償50萬。若發生部分損失,損失程度50%,則賠50萬×50%
=25萬。●是指在訂立保險合同時並不約定保險價值,只列明保險金額作為賠償的最高限額,當發生保險事故時,由保險人核定實際損失價值,在實際損失範圍內按保障程度計賠。財產保險多採用不定值保險。●保險價值與保險金額的關係:
△保險金額=保險價值→足額保險,全損:按保額賠償;分損:在保額範圍內按實際損失賠償。△保險金額<保險價值→不足額保險,損失時,根據保險金額與保險價值的比例進行賠償。△保險金額>保險價值→超額保險,賠償視同足額保險。2.不定值保險合同例如:投保人投保企財險,保險金額100萬,保險期內發生保險事故導致標的發生損失50萬元,*若損失時標的的實際價值100萬,則為足額保險,保險人賠償50萬。*若損失時貨物的實際價值80萬,則為超額保險,保險人賠償50萬;*若損失時貨物的實際價值120萬,則為不足額保險,則保險人賠償50×100/120=42萬。1.補償性保險合同●是指保險人在保險事故發生時,根據被保險人的要求對保險標的的實際損失進行核定後支付保險金的合同。●各類財產保險合同和人身保險中的健康保險合同中的疾病補貼和醫療費用都屬於補償性合同。2.給付性保險合同●是指保險人與投保人協商議定保險金額,待保險事故發生時,保險人負有支付全部保險金義務的合同。●多數人身保險合同屬於給付性合同。(三)根據保險人支付保險金的行為性質的不同劃分1.特定式合同●又稱為分項式合同,是指保險人對所保同一地點、同一所有權的各項財產,均逐項分別列明保險金額,發生損失時對各項財產在各自的保險金額限度內承擔賠償責任。2.總括式合同●指保險人對所保同一地點、同一所有人的各項財產不分類別,只確定一個總的保險金額,發生損失時不分損失財產類別,只要在總的保險金額限度以內都可獲得賠償的保險合同。(四)根據保險標的的分合以及變動情況劃分例如投保人投保家庭財產保險,將財產分為四類:專案保險金額損失房屋10萬
傢俱1萬1.5萬家用電器2萬
衣物0.5萬
合計12.5萬1.5萬
上例中,家庭財產總價值13.5萬元,傢俱損失1.5萬元,若雙方簽訂的是特定式合同,則保險人只賠償1萬元。若簽訂的是總括式合同,則保險人只賠償1.5萬元。3.流動式合同●並不規定財產的保險金額,只預定一個保險人承擔的最高責任限額,保險人按約定的辦法收取保險費,投保人應定期向保險人報告其財產的實際價值,只要報告屬實,發生保險責任事故損失時,保險人就在約定最高責任限額之內予以賠償的保險合同。●適用於流動性較大且變動頻繁的企業。如布匹。例:某人做布匹生意,與保險公司簽訂了流動式合同,約定最高的責任限額50萬,申報財產的實際價值如下:一月份:30萬元;二月份:20萬元;三月份:40萬元。假定申報屬實,若第三個月發生火災導致全損,則保險人賠償?萬元;若第三個月核定財產實際價值60萬,若全損,則賠償?萬元。
4.預約式保險合同●指保險人與投保人之間就一定的業務範圍簽訂的無限期的保險合同,合同約定保險責任範圍、保險財產範圍、保險費結算辦法及每一風險單位或每一地點的最高保額。在預約保險合同有效期內,投保人需要就每筆業務向保險人及時書面申報,凡屬於約定範圍內的標的均自動承保。●適用於貨物運輸業、航運業1.單一風險合同●是只承保一種風險責任的保險合同。通常以列舉的方式進行。如地震險、戰爭險、火災險。2.綜合風險合同●是指一個保險合同承保兩種或兩種以上風險責任。如財產保險基本險和綜合險合同等。3.一切險合同●是保險人對責任免除以外的任何風險造成的損害均承擔賠付責任的合同。如海上保險一切險合同。(五)根據保險人所承保的風險不同劃分1.原保險合同
●是投保人與保險人簽訂的合同。其保障對象是投保人或被保險人。
2.再保險合同
●是保險人與保險人之間或原保險人與再保險人之間所簽訂的合同。其保障對象是原保險人。(六)根據訂立合同的主體不同劃分1.單一保險人合同
●是指一個投保人與一個保險人所簽訂的合同。
2.共同保險合同●是指一個投保人與多個保險人共同訂立一張契約而形成的合同。(七)根據同一標的所對應的保險人數量不同劃分(一)投保單●又稱要保單,是投保人向保險人提出保險要求和訂立保險合同的書面檔,是投保人進行保險要約的書面形式,是保險人出具保險單的依據。●投保單一般包括:投保人或被保險人的地址、保險標的、坐落地點、投保險別、保險金額、保險期間、保險費率等。投保人應遵守最大誠信原則如實填寫投保單。●投保單的效力等同保險單。三、保險合同的形式●是保險人和投保人之間訂立正式合同的一種書面檔,一般由保險人簽發給投保人。●結構:正面採用表格方式,填寫專案:保險人、投保人和被保人;保險標的詳細說明等。其背面是保險條款,如保險人、被保險人權利、義務、保險責任、責任免除、保險期限、保費及退費、索賠與理賠、爭議處理等。●保險單是雙方當事人確定權利義務關係的依據,是投保人向保險公司索賠的主要依據,同時也是保險公司處理賠案的主要依據。(二)保險單●亦稱小保單,是保險人簽發給投保人的證明保險合同已經訂立的書面檔。實質是一種簡化的保險單。保險憑證與保險單具有同樣的法律效力。●保險憑證出具的條件:△在團體保險單項下,給每一個參加該保險的人簽發一張單獨的憑證以留作證明備查。△汽車保險中除簽發保單以外,還需出立保險憑證以備查詢。△貨物運輸保險中,若保險人已經簽發了貨物預約保單,則還需簽發保險憑證證明投保人已經投保,該憑證根據預約保單出立。(三)保險憑證●是保險單或保險憑證未出立之前,保險人或保險代理人向投保人簽發的臨時憑證,亦稱臨時保單。●暫保單和保險單或保險憑證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但其效力通常為30天,正式保險單簽發後,暫保單自動失去效力。(五)批單●批單是保險人應投保人或被保險人的要求出立的修訂或更改保單內容的證明檔,是變更保單內容的批改書。●批單的法律效力優於保險單。經批改過的內容,以批單為准,多次批改,應以最後一次批改為准。(四)暫保單一、保險合同的主體→保險合同的參加者(一)當事人1.保險人●亦稱承保人,是保險產品的賣方,是指經營保險業務,與投保人訂立保險合同,享有收取保險費的權利,並對被保險人承擔損失賠償或給付保險金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法律形式:大多數國家→法人,極少數國家→自然人如英國的勞合社。我國保險法只允許法人經營保險業務。第二節保險合同的要素2.投保人●又稱要保人,是保險產品的買方,是與保險人簽訂保險合同,並按合同規定支付保險費義務的人。●可以為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條件:△必須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有繳納保險費的義務。△與保險標的之間需具有可保利益。1.被保險人●是指其財產或者人身受保險合同保障,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與投保人的關係:△當投保人為自己利益投保時,投保人、被保險人為同一個人,被保險人也可被視作合同的當事人;△當投保人為他人的利益投保時,二者分屬兩人,被保險人即保險合同的關係人。(二)保險合同的關係人小知識:誰享有保險金請求權?保險金請求權的享有以保險合同的訂立為前提,其行使則以保險事故的發生為條件。在財產保險合同中,保險事故發生後,未造成被保險人死亡,保險金請求權由被保險人行使;造成被保險人死亡,保險金請求權由其繼承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繼承。在人身保險合同中,保險事故發生後,被保險人仍然生存的,保險金請求權由被保險人本人行使;被保險人死亡後,保險金請求權由被保險人或投保人指定的受益人行使;未指定受益人的,保險金請求權由被保險人的繼承人行使。●含義:是人身保險合同中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投保人、被保險人可以為受益人。屬人身險的特定關係人。是保險合同中的權利主體,只享受保險金請求權,不承擔繳付保險費的義務。●受益人的法律資格。△其資格在法律上無限制,自然人、法人及胎兒均可為受益人。△在領取保險金前死亡,受益人資格也消失。△可為一人或者多人。當受益人為數人時,需確定受益順序和受益份額,未確定份額的,按相等份額享受受益權。2.受益人●受益人的產生、變更方式
△受益人一般由被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指定並載明,投保人指定受益人必須征得被保險人的同意。
△當被保險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時,可由其監護人指定受益人。
△在保險合同有效期內,被保險人可以變更受益人。若投保人變更受益人,需經被保險人的同意。●受益權不能繼承。受益人受領的保險金歸受益人獨享,不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也不能用於清償被保險人的生前債務。但是被保險人沒有指定受益人時除外。例如:被保險人死亡,保險人支付保險金10萬,若被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指明受益人,則保險金只能由受益人領取;若被保險人生前欠有債務,則不能將該保險金償還被保險人生前的債務;若被保險人未指明受益人,則該保險金可以作為死者的遺產由其法定繼承人來繼承,可以用來償還被保險人生前所欠債務。●被保險人死亡後,保險金可作為其遺產的幾種情況:
△沒有指定受益人,或者受益人指定不明無法確定的。案例:2001年初冬,投保人王先生以兒子小王為被保險人投保了保額為15萬元的終身壽險,受益人一欄填寫為“法定”。3年後,小王與張小姐結婚。婚後1年,小王在一場意外交通事故中身亡。王先生與兒媳就誰應當取得保險補償金引發爭議:王先生認為,他給兒子小王投保的時候,小王還是個單身漢,合同受益人一欄上填寫“法定”,而自己作為當時唯一的法定繼承人,應當是該保險金的受益人,應當獲得全部的保險金;而張小姐則認為,自己作為小王的妻子,也是丈夫的繼承人,理應得到一定數量的保險金。雙方爭執不下,王先生遂起訴至法院。誰可以勝訴?△受益人先於被保險人死亡,沒有其他受益人的;案例:張某為自己投保一份人壽保險,指定其年僅4周歲之子小張為受益人。後小張意外夭折。張某有妻子王某,張母50歲且自己單獨生活。某日,張某因交通事故身亡。該份保險的保險金依法應如何處理?△受益人依法喪失受益權或者放棄受益權,沒有其他受益人的。△受益人與被保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不能確定死亡先後順序的,推定受益人死亡在先。該規定主要是為了保護被保險人的利益。修訂前的保險法:沒有明確規定。課堂討論:2010年8月12日,陳某向某保險公司投保意外傷害保險,保險金額10萬元,保險期限一年,陳某指定自己七歲的女兒為受益人。保險公司隨之簽發了保險單。2011年7月17日,陳某帶著女兒去外地旅遊,不料在途中發生嚴重車禍,母女兩人雙雙遇難。事故發生後,陳的丈夫王某持保險單向保險公司索賠。陳的父親得知這一消息後,向女婿提出要一起繼承這10萬元保險金,不料遭到王拒絕。請問保險公司應該如何處理?
△受益人享受的受益權是一種期得利益,只有在被保險人死後才能享有,所以又被稱為身故保險金請求權。國外又稱為等待權。
△受益權的喪失。我國《保險法》第43條規定: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的,或者故意殺害被保險人未遂的,該受益人喪失受益權。修訂前的保險法:保險人不承擔賠付責任。課堂討論:2011年9月7日,耿某為其妻嚴某投保人壽保險,保險期限10年,指定受益人為其子耿甲、耿乙,保險金額20萬元。耿某一次性繳清全部保費。2012年3月18日,耿甲貪圖巨額保險金,將其母毒死。案發後,耿甲被判處死刑。2012年8月2日,耿乙持保單及有關證明、資料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請求。依據現行保險法,保險公司應如何處理本案?1.保險代理人
●是根據保險人委託,在保險人授權範圍內代為辦理保險業務並向保險人收取代理手續費的人。
●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
●保險代理人在保險授權範圍內的代理行為所產生的一切法律後果由保險人承擔。
●要從事保險代理業務,需通過全國性資格考試並得到政府頒發的營業執照方可從業。(三)保險合同的輔助人2.保險經紀人
●是基於投保人或被保險人的利益,為投保人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仲介服務,並依法收取傭金的人,是投保人或被保險人的代言人。
●其代理行為只能約束投保人,不能約束保險人。
●其傭金由保險人支付。但是當經紀人代替被保險人或受益人向保險人索賠時,其傭金由被保險人或受益人支付。3.保險公估人
●又稱保險公證人,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依法為保險合同當事人辦理保險標的的查勘、鑒定、估損及理賠款項清算業務,並給與證明的人。
●包括:保險調查人、保險鑒定人和保險理算人。
●保險公估人具有特定的資格,應向主管機關登記,繳存保證金,領取營業執照。●一般經濟合同的客體→標的物●保險合同的客體→可保利益這種利益體現為投保人(被保險人)因保險標的發生保險事故而受到損害,或因保險事故的不發生而繼續享有。二、保險合同的客體(一)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1.保險人的名稱和住所2.投保人、被保險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以及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可明確合同的當事人、關係人,確定權利和義務的享有者和承擔者、合同的履行地點、糾紛訴訟管轄等。
3.保險標的●保險標的是可保利益的物質載體,明確保險標的,便於確定保險合同的種類,判斷可保利益是否存在以及保險人確定承擔保險責任的範圍。●財產保險標的→各種有形財產及其相關的利益、責任和信用;人身保險標的→身體和生命。三、保險合同的內容4.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保險責任是保險事故發生時保險人承擔賠償或給付保險金責任的風險專案,不同險種其保險責任不同。●責任免除又稱除外責任,是保險事故發生時保險人不承擔賠償或給付保險金責任的風險專案。通常包括:被保險人的故意行為產生的道德風險;保險人難以承受的風險;必然發生的損失;違反法律、社會公德。責任免除涉及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的切身利益,所以應在合同中載明。5.保險期限和保險責任開始時間●保險期限:又稱為保險期間,是保險合同的有效期,即保險人為被保險人提供保險保障的起訖時間。計算辦法:按自然日期、一個運行期、一個工程期、一個生長期等來計算。●保險責任開始時間:是指保險人開始履行保險責任的時間,以某年、某月、某日、某時表示,通常由雙方在保險合同中約定。就一般保險合同而言,其生效日往往就是保險責任的開始時間。但是對於有觀察期規定的保險合同,如健康保險合同,超過觀察期的那天,才是保險責任真正的開始時間。6.保險價值●是投保人和保險人相互約定並記載於保險合同中的保險標的的價值,是保險金額確定的基礎。●可由投保人和保險人約定並在合同中載明,也可根據在發生保險事故時保險標的所具有的實際價值來確定。●是財產保險合同的內容。人身保險合同中不存在保險價值。7.保險金額●簡稱保額,是保險人承擔賠償或給付保險金責任的最高限額,是計算保險費的依據。●確定方法不同△財產保險→以保險價值為基礎來確定。△人身保險→根據被保險人的經濟保障需要與投保人支付保險費的能力確定。8.保險費及其支付辦法●保險費是指投保人為取得保險保障,按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的費用。其計算公式:保險費=保險金額×保險費率●保險費的支付方式:躉繳、分期繳費、限期繳費等。9.保險金賠償或給付辦法●是在保險標的遭遇保險事故,致使被保險人發生財產損失或人身傷亡時,保險人以法定或約定的方式、標準或數額向其支付保險金的辦法。●一般而言,保險人以現金方式進行支付,不負責以實物形式進行補償或負責恢復原狀。
10.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
●違約責任是指保險合同當事人因過錯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爭議處理是發生保險合同爭議時採用的處理方式,包括協商、調解、仲裁、訴訟等方式。
11.訂立合同的年、月、日●通常是指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是保險人同意承保後,在投保單上簽字蓋章所注明的時間,而不是投保人填寫投保單時注明的時間。●是指保險人為滿足投保人或被保險人的特殊需要,在保險合同基本條款的基礎上,增加一些補充內容,以擴大承保的責任範圍的條款。是對基本條款的修改或變更,其效力優於基本條款。(三)保證條款
●是指投保人、被保險人就特定事項擔保某種行為或事實的真實性的條款。(二)附加條款一、保險合同的訂立(一)保險合同的訂立程式1.要約●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發出要約的人稱為要約人,接受要約的人稱為受要約人。要約在我國必須是書面形式。●保險要約:又稱要保,是投保人向保險人提出保險要求的意思表示。投保人要約是訂立保險合同必需的、首要的程式。通常由投保人提出投保申請,填寫好投保單,並交給保險公司或其代理人時,才構成要約。第三節保險合同的訂立、變更、轉讓和終止2.承諾●承諾:又稱接受訂約提議,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做出承諾的人稱為承諾人。●保險承諾:又稱承保,是保險人同意投保人提出的保險要求的意思表示。在保險合同訂立的過程中,要約人與受要約人的法律地位是反復交換的。但投保人是最先提出要約的人,決定是否承保的人只能是保險人。1.保險合同的成立●是指保險合同的雙方當事人經過要約與承諾,意見達成一致的過程。我國《保險法》第13條第1款:投保人提出保險要求,經保險人同意承保,保險合同成立。2.保險合同的生效●是指保險合同對當事人雙方發生約束力,即合同條款產生法律效力。(二)保險合同的成立與生效3.成立與生效●《保險法》第13條第3款:依法成立的保險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投保人和保險人可以對合同的效力約定附條件或者附期限。●在我國,保險合同的生效起始時間→“零時起保制”
“零時起保制”是指以約定起保日的零點為保險責任的開始時間,以合同期滿日的24點為保險責任的終止時間。交強險合同的生效起始時間→“即時生效”。(一)投保人義務的履行●如實告知義務●支付保險費的義務●出險通知義務●提供單證義務●危險程度增加通知義務二、保險合同的履行●向投保人說明保險條款義務。●承擔保險金賠付義務。●退還保險費或者保單的現金價值義務。●及時簽發保單,為被保險人的財產和人身及時得到保險保障創造條件。●為投保人、被保險人、再保險人等保險合同的主體保密是對保險人的基本道德要求。●承擔投保人在保險事故發生後積極施救所產生的施救及其他合理費用。(二)保險人義務的履行●含義:指在保險合同的有效期內,基於一定的法律事實而改變保險合同內容的法律行為。●《保險法》第20條:“投保人和保險人可以協商變更合同內容。變更保險合同的,應當由保險人在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批註或者附貼批單,或者由投保人和保險人訂立變更的書面協議”。●保險合同的變更主要是指主體、客體和內容的變更。三、保險合同的變更1.保險人的變更●保險人的變更即保險人組織形式的調整。●我國《保險法》第89條:“保險公司因分立、合併需要解散,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解散,或者公司章程規定的解散事由出現,經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准後方可解散。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除因分立、合併或者被依法撤銷外,不得解散”。(一)保險合同主體的變更2.投保人的變更●投保人的變更是指投保人法律地位的調整。●變更投保人時,只要新的投保人具有法律規定的可保利益,則無須征經被保險人同意,但須告知保險人。●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保險合同,需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3.被保險人的變更●被保險人的變更,只發生在財產保險合同中。●在財產保險合同中,被保險人的變更意味著保險標的權利的轉讓。隨著保險標的所有權的轉移,原先的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所具有的可保利益消滅了,但是可保利益本身仍然存在,為受讓人所有。4.受益人的變更●受益人由投保人或被保險人指定。●被保險人或投保人可隨時變更受益人,且無須經保險人同意,但要書面通知保險人並辦理變更手續。●投保人變更受益人,須經被保險人同意。●是指投保人與被保險人之間的可保利益關係發生變化。例如,投保人與其配偶、子女、父母具有可保利益,如果投保人與這些人具有的婚姻關係或家庭關係發生變化,保險合同的客體隨之變化。如果財產保險的投保人與保險標的之間的經濟上的依存關係發生變化,保險合同的客體也隨之變化。(二)客體的變更●是指保險合同雙方當事人權利義務的變更,表現為保險合同條款的變更。●一般由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經與另一方協商達成一致後,由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加以變更批註,其法律效力對雙方均有約束力。●應採用書面形式。批單是保險合同變更時最常用的書面憑證。(三)內容的變更●含義: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將保險合同的權利義務轉讓給他人的法律行為。通常由保險標的所有權的轉移或出售所引起。●保險標的轉讓的,保險標的的受讓人承繼被保險人的權利和義務,但被保險人或者受讓人應當及時通知保險人。否則,因轉讓導致保險標的危險程度顯著增加而發生的保險事故,保險人不承擔賠償保險金的責任。●貨物運輸保險中,保險合同可以隨著貨物的轉讓而轉移,且無需征得保險人的同意。
四、保險合同的轉讓
例如:某甲將自有的房屋向保險公司投保,在保險期內某甲將房屋轉售給乙。根據保險法的規定,受讓人乙在取得保險標的所有權時當然繼受保險合同的利益,成為保險合同的被保險人,但是某甲或受讓乙應當及時將房屋所有權轉移的情況通知保險公司,否則,保險人有可能不承擔賠付責任。(一)含義:是指在保險期限內,由於某種法定或約定事由的出現,致使保險合同當事人雙方的權利義務不再繼續,法律效力完全消滅的法律事實。(二)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1.自然終止●又稱屆期終止,是指保險合同因期限屆滿而終止。是保險合同終止的最基本原因。●續保不是原保險合同的繼續,而是另一個新合同的簽訂。五、保險合同的終止●指保險人已履行賠償或給付全部保險義務後,即使保險期限尚未屆滿,保險合同已終止。例如:投保人壽保險,若保險期內被保險人死亡,保險人支付保險金後,則保險合同即可終止。財產保險中:若某人以房屋向保險公司投保,保險金額100萬,足額投保,若保險期內,第一次發生損失30萬,則保險人賠償30萬;第二次發生損失70萬,則保險人賠償70萬,此時,保險合同即告終止。若合同沒有到期,再損失10萬,則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2.因保險人完全履行賠付義務而終止
特殊:投保人投保定期船舶保險,保險金額500萬。在保險期內若標的發生全損,則保險人賠償500萬,合同即終止。若保險期內發生數次損失,而且都不是全損,第一次損失100萬;第二次損失100萬;第三次損失300萬;第四次損失100萬,只要在合同的有效內,損失即使超過保險金額500萬,保險人對超過部分仍承擔賠償責任。●因解除而終止是指在保險合同期限尚未屆滿之前,合同一方當事人依照法律或約定行使解除權,提前終止合同效力的法律行為。●分類:
△約定解除:合同雙方當事人約定解除合同的條件,一旦出現了所約定的條件,一方或雙方即有權利解除保險合同。又稱為“協議註銷”。△法定解除:法律規定的原因出現時,保險合同當事人一方(一般是保險人)依法行使解除權,消滅已經生效的保險合同關係。△我國《保險法》第50條:貨物運輸保險合同和運輸工具航程保險合同,保險責任開始後,合同當事人不得解除合同。3.因解除而終止●又稱中途失效或保險合同的中止(暫時終止),指保險合同成立並生效後,由於某種原因使保險合同無法繼續履行,合同效力暫時停止的狀況。●合同效力中止期間,保險人不承擔責任。●中止≠終止或無效。中止後,投保人可在一定條件下申請複效,同時補交所欠的保險費及利息,經保險人的同意,合同效力即可恢復。複效後的合同與保險合同具有同樣的效力,可繼續履行。4.違約失效●含義:是指保險合同成立後,因違反規定或約定事項,國家不予承認和保護,沒有法律效力的保險合同。●分類:△全部自始無效:指保險合同全部不產生法律效力。如投保人採取隱瞞、欺騙等方式使保險人與其訂立合同,則合同即使訂立,也全部無效。△部分自始無效:指保險合同中僅有部分內容不具有法律效力,其餘部分依然有效。如超額保險中超額部分。●無效合同的確認機構:人民法院和仲裁機構。5.合同自始無效一、保險合同爭議的含義●是指保險合同成立後,合同當事人雙方就保險合同的內容及履行時的具體做法等方面產生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理解而導致的分歧或糾紛。●爭議產生的原因:保險合同條款文字表達不清、不夠準確、模棱兩可;引起標的損失、傷害的原因複雜等第四節保險合同爭議的處理案例:王某投保了一年期意外傷害險。投保後不久,王某駕駛二輪摩托車(既無駕駛證又無行駛證)遭遇事故,因兩輛小客車發生碰撞,致使其中一輛車失控撞向王某,造成王某搶救無效死亡。經交警部門認定,王某對該起交通事故不承擔責任。事發後,死者家人與保險公司就保險理賠產生分歧。保險公司稱,保險合同中規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被保險人死亡、殘疾或支付醫療費用的,公司不負給付保險金責任。其中第五項為:被保險人酒後駕駛、無有效駕駛證照駕駛或無有效行駛證的機動交通工具”,王某駕駛的摩托車既無駕駛證又無行駛證,故保險公司可以拒賠。王某的家人則認為,該條款的意思是被保險人酒後駕駛、無有效駕駛證照駕駛或無有效行駛證的機動交通工具“造成”被保險人死亡、殘疾或支付醫療費用的,保險人才可以免責。而經認定王某對自己的死亡不承擔責任,死亡不是王某無照駕駛的行為造成的,保險公司應承擔責任。雙方由此產生爭議糾紛。(一)條文解釋的原則●是指合同的文字解釋按其通常的詞義解釋,且結合上下文來解釋,不同地方同一詞的解釋應一致;專門術語的解釋應按其所屬行業的通用含義來解釋。如對惡劣氣候的解釋應由氣象部門來解釋。(二)意圖解釋●指對保險合同的條款文義不清或有歧義時,通過邏輯分析及其他背景材料判斷合同當事人訂約時的真實意圖,據此來解釋保險合同條款的方式。它是在無法用條文解釋方式時的輔助性解釋方式。二、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的原則(三)做有利於非起草人的解釋●當保險當事人雙方對保險合同的條款有歧義,保險人不能提供充分的理由予以反駁時,應做有利於非起草人(被保險人)解釋。●我國《保險法》第30條規定:“採用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訂立的保險合同,保險人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合同條款有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合同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當作出有利於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解釋”。(四)尊重保險慣例的原則(一)協商●協商是指在爭議發生後,當事人雙方在平等、互諒的基礎上通過對爭議事項的協商,互相作出一定的讓步,取得共識,自行解決糾紛的方法,是解決爭議最可行、最基本的一種方法。(二)調解●調解是指在協商無效的情況下,由雙方接受的第三者出面進行的促使雙方意見達成一致的方法。●分類:根據第三者的身份不同,調解可分為行政調解、仲裁調解和法院調解。除行政調解外,後兩者均具有法律強制執行效力。三、保險合同爭議的處理方式●含義:是指當事人雙方發生的合同糾紛訴諸有關仲裁機關,由仲裁機關作出判斷或裁決。●仲裁制度實行一裁終局制。(四)訴訟
●含義:是指合同當事人的任何一方按民事法律訴訟程式向法院對另一方提出權益主張,並要求法院予以解決和保護的請求。是解決爭議最激烈的一種方式。●分類: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保險合同→民事訴訟。●在我國,法律訴訟實行二審終審制度。(三)仲裁保險的基本原則第一節可保利益原則第二節最大誠信原則第三節損失補償原則第四節保險代位原則第五節重複保險的分攤原則第六節近因原則第一節可保利益原則
案例導入:王立想為自己的女朋友買一份人壽保險,卻遭到保險公司拒保。王立感到不解:他為什麼不能為自己喜歡的人買份保險呢?(一)可保利益的含義
●又稱保險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認的利益。
●衡量標準:主要看投保人/被保人是否因保險標的的損害或喪失而遭受經濟上的損失。
●可保利益並非保險標的,保險標的是作為保險合同對象的財產及有關利益,或是人的身體或壽命。●不同於保險合同利益,可保利益在合同成立前就有,而保險合同利益簽訂保險合同後才具有。一、可保利益的含義及其確立條件
1.適法的利益→即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具有可保利益必須是法律上認可的、不能與法律法規相違背的利益。
2.客觀(確定)的利益→即可保利益必須是客觀上或事實上已經存在或可以確定的利益,而不是僅憑主觀臆測、推斷可能獲得的利益。包括現有利益和預期利益。
3.經濟的利益→即可保利益必須是可以用貨幣計算、衡量和估價的利益。(二)可保利益確立的條件
●在財產保險中,可保利益一般可以精確計算。
△古董、名人字畫雖為無價之寶,但可以通過約定保額確定其可保利益。
△紀念品、日記、帳冊等不能用貨幣計量其價值的財產,雖然投保人對其有可保利益,但一般不作為可保財產。●人身保險中,
△投保人與被保險人具有利益關係即可;△特殊情況下,人身保險的可保利益也可以計算和限定;△精神創傷無法用貨幣計量,通常不具可保利益。(一)可保利益原則的含義
●是指在簽訂和履行保險合同的過程中,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必須具有可保利益。其本質內容是投保人如果以不具有可保利益的標的投保,保險人可以單方面宣佈合同無效;保險標的發生保險責任事故,投保方不得因保險而獲得不屬於可保利益限度內的額外利益。二、可保利益原則的含義與意義●避免變保險為賭博●防止道德風險的發生●限制損害補償金額(二)可保利益原則的意義(一)財產保險可保利益的認定1.主體→被保險人。2.可保利益的存在時間→保險事故發生時
●《保險法》第12條第2款:“財產保險的被保險人在保險事故發生時,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可保利益。”三、各類保險可保利益的認定3.財產保險可保利益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保險事故發生時,若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不具有可保利益,則其不得向保險人請求賠償保險金。(保險合同依然有效)如張某為其私家車投保機動車輛保險,之後又將其車賣給李某,若保險期內發生保險事故,則張某不得向保險公司請求賠償。因為張某在保險事故發生時,對該車輛已經不再具有可保利益。4.財產保險的可保利益的確立
●所有權→財產所有人、經營管理人對其所擁有的或經營管理的財產具有可保利益。●債權→對財產享有抵押權的人,對抵押財產具有可保利益。△在抵押貸款中,抵押權人對抵押財產所具有的可保利益僅限於其債權範圍內,而且,在債務人清償債務後,抵押權人對抵押財產的可保利益也就隨之而消失。例如:甲銀行在進行抵押貸款時,對抵押品投保,當該行收回貸款後,發生了約定的保險事故導致抵押品受損,雖然在保險期內,但甲行不能得到保險人的賠款。因為其對該抵押品不再具有可保利益。
課堂討論:商人將一批價值為70萬元的貨物抵押給銀行後獲得15萬元的貸款。銀行以這批貨物為標的投保,期限一年。僅過三個月,商人已歸還3/5的貸款。不料一周後,貨物遭受火災全部焚毀。問題:銀行能獲得多少賠款?(3)據有權。●據有權是指財產雖非本人所有,但在一定時間內,代他人負責保管而據有的權力。●包括:對財產的安全負有責任的人和對財產享有留置權的人。財產的保管人、貨物的承運人、各種承包人、承租人等對其保管、佔用、使用的財產,在負有經濟責任的條件下具有可保利益。(4)預期利益。●經營者對其合法的預期利益具有可保利益。如因營業中斷導致的預期利潤損失、租金收入減少等,經營者對這些預期利益都具有可保利益。小知識:留置是指債權人因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依法佔有債務人的動產,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留置該財產,以留置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留置物,從所得價款中優先得到清償。留置權是指債權人對已佔有的債務人的動產,在債權未能如期得到清償前,留置該動產作為擔保和實現債權的權利。如加工承攬合同,定作人不按期履約或不如數支付加工費,承攬人即可對財產取得留置權。貨物運輸合同中,托運人或收貨人不按合同規定交付運費或其他費用,承運人即可取得對承運貨物的留置權。。5.財產保險的可保利益變動●可保利益的轉移:指在保險合同有效期間,投保人將可保利益轉移給受讓人,經保險人同意並履行合同變更的相關手續後,原保險合同繼續有效。●可保利益消滅: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的可保利益隨保險標的的滅失而消滅。●《保險法》第49條規定:保險標的轉讓的,保險標的的受讓人承繼被保險人的權利和義務。但是被保險人或者受讓人應當及時通知保險人,若被保險人、受讓人未履行及時通知義務的,因轉讓導致保險標的危險程度顯著增加而發生的保險事故,保險人不承擔賠償保險金的責任。
例如:房屋主人甲在投保房屋火災保險後,將房屋出售給乙,則受讓人乙承繼被保險人甲的權利和義務,即乙當然成為原保險合同的被保險人。但是轉讓人甲或受讓人乙必須及時通知保險人。否則,因轉讓導致保險標的危險程度顯著增加而發生的保險事故,保險人不承擔賠償保險金的責任。1.主體→投保人。
2.存在時間→保險合同訂立時
3.可保利益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人身保險在訂立合同時,投保人對被保險人不具有可保利益的,合同無效。●原因:△防止誘發道德風險△人身保險具有長期性、儲蓄性。△保障受益人的權益。(二)人身保險中可保利益的認定
課堂討論:2007年8月,王某為丈夫投保了5萬元人壽保險,受益人是王某的兒子。2009年3月,王某與丈夫因感情破裂離婚,經法院判決,兒子由王某撫養。離婚後,王某與前夫各自都建立了新的家庭。2010年12月,王某的前夫因意外事故去世,王某得知後向保險公司提出了給付保險金的申請。保險公司認為王某離婚後對前夫已不再具有可保利益,保險合同失效,因此拒賠。問題(1)保險公司拒賠的理由是否成立?為什麼?
(2)本案應如何處理?為什麼?4.人身保險中可保利益的確立現行保險法規定,投保人對下列人員具有可保利益:●投保人本人;●投保人的配偶、子女、父母;●投保人有撫養、贍養或者撫養關係的家庭其他成員、近親屬;●同意投保人為其訂立合同的前述人員以外的人員;●投保人對與其有勞動關係的勞動者具有可保利益,也就是說用人單位對其員工具有可保利益。但用人單位為其勞動者投保人身保險,不得指定被保險人及其近親屬以外的人為受益人。5.人身保險的可保利益變動●被保險人的可保利益專屬投保人若人身保險合同因債權債務關係而訂立,這時被保險人的可保利益專屬於投保人(債權人),當投保人死亡時,可保利益可由投保人的合法繼承人繼承;●被保險人的可保利益非專屬投保人。若人身保險合同為特定的人身關係而訂立,如血緣關係、撫養關係等,這時被保險人的可保利益非專屬投保人,可保利益一般不得轉移。不同點修訂前的保險法(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修訂後的保險法人身保險財產保險可保利益主體投保人投保人被保險人可保利益存在時間投保時訂立合同時保險事故發生時可保利益對合同效力的影響投保人對保險標的不具有可保利益的,保險合同無效。訂立合同時,投保人對被保險人不具有可保利益的,合同無效。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不具有可保利益的,不得向保險人請求賠償保險金。《保險法》修訂前後可保利益的不同
案例導入:某甲經醫生檢查可能患有腎病,經過x光檢查,還證實該人患有肺病,另外某甲還時常受咽炎的折磨。但某甲在投保人壽保險時,未將上述重要事實申報給保險人。在保單簽發不久,某甲死亡,其受益人向保險人申請保險金的給付。保險人是否給付保險金?為什麼?第二節最大誠信原則(一)最大誠信原則的含義●是指在訂立或履行保險合同時,保險合同當事人應保持最大範圍的誠意,不得相互隱瞞、欺騙。●該原則要求當事人雙方不僅在保險合同訂立時要遵守此項原則,在整個合同有效期間和合同履行過程中也都要具有“最大誠信”。
(二)最大誠信原則的意義●保險經營的特殊性。●保險合同的附合性。●保險合同具有射幸性。一、最大誠信原則的含義與意義(一)告知
1.告知的含義●又稱“披露”或“陳述”,是指在保險合同訂立時以及在保險合同有效期內,投保人或被保險人應當將與保險標的有關的一切重要事實如實告訴保險人,若有隱瞞或誤告,保險人有權選擇解除合同;保險人應將與投保方利害相關的重要事實通告投保方。●重要事實的認定:指足以影響一個謹慎的保險人決定是否接受承保和確定收取保費數額的一切相關事實。二、最大誠信原則的基本內容●投保人的告知內容:△投保時的如實告知義務;△保險合同訂立後標的危險程度顯著增加時應及時通知保險人;△標的轉移或合同有關事項有變動,被保險人或受讓人應及時通知保險人;△保險事故發生後應及時通知保險人;△在有重複保險的情況下,應將有關情況通知保險人。2.告知的內容●保險人的告知內容:
△對於保險合同→明確說明義務
△對於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並對該條款的內容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小知識:2009年2月28日修訂後的保險法對於保險人的義務做了進一步要求,即要求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有“提示”的義務。需要說明的是,此處的“提示”的要求是“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否則就不能算作是履行了“提示”義務,免責條款不能生效。對於“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衡量標準,修訂後的保險法並沒有明確。一般認為“提示”應達到下列標準,才能視為“足以引起投保人的注意”:①保單中的免責提示的字體必須大於其周圍文字的字體;②提示應當在保單的顯然位置;③提示應當說明保險條款免責部分的具體條款(當然條款必須給投保人,並且應留下記錄);④保險條款中的免責部分應當加大加黑印刷。
●投保人告知的形式△無限告知→保險人採用書面詢問的形式向投保人瞭解一些重要情況,投保人應如實告知,除此之外,對保險人沒有詢問的,只要與標的有關的重要事實,投保人都應如實告訴保險人。對保險人有利,但不利於投保人。△詢問告知→投保人告知的內容僅限於保險人詢問的範圍,而對於範圍以外沒有義務告知。此種形式對投保人有利。
我國→採用詢問告知的形式。3.告知的形式●保險人的告知形式:
△明確列明→保險人只需將保險的主要內容明確列明在保險合同中,即視為已告知投保人。
△明確說明→保險人不僅要將保險的主要內容明確列明在保險合同中,還必須對投保人進行正確地解釋。
國際保險市場→明確列明;
我國→明確說明。1.保證的含義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對保險人所作的特定擔保事項,擔保事項的存在或不存在,作為或不作為。保證的內容是合同的組成部分,是影響保險合同效力的重要因素。(二)保證●明示保證→指保險合同中明文規定的保證或以文字出現的保證,即在保險單中訂明的保證。通常以文字的規定為依據。●默示保證→指雖然在保險合同中沒有以文字載明,但從習慣上、社會公認的被保險人也應遵守的保證。通常是以往法庭判決的結果,也是某行業習慣的合法化。在海上保險中運用較多。
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海上保險合同的三項默示保證:有適航能力;不改變航道;航行具有合法性。2.保證的形式
●承諾保證→又稱約定事項保證,指投保人或被保險人保證事項現在正確直至合同期屆滿也同樣正確。即保證的事項涉及現在和將來,但不包括過去。
●確認保證→又稱認定事項保證,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險人保證的事項現在如此,對將來卻沒有加以說明。3.保證的分類1.棄權
●是指保險合同一方當事人放棄他在保險合同中可以主張的某種權利。通常是指保險人放棄合同的解除權與抗辯權。
2.禁止反言
●禁止反言也稱禁止抗辯,是指保險合同一方既然已放棄他在合同中的某種權利,將來不得再向他方主張這種權利。在保險實踐中,主要用於約束保險人。(三)棄權與禁止反言●棄權與禁止反言往往因保險代理人的原因產生。代理人的棄權行為即視為保險人的棄權行為,保險人不能解除保險代理人已接受的不符合保險條件的保險單,即所謂禁止反言。例如:某企業為職工投保團體人身保險,在提交的被保險人名單上,已注明某被保險人因肝癌已病休2個月,但因代理人未嚴格審查,辦理了承保手續,簽發了保單,日後該被保險人因肝癌死亡,保險人不能因該被保險人不符合投保條件而拒付保險金。(一)違反告知的法律後果
1.投保人違反告知的法律後果(1)訂立合同時,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對於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故意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保險人不賠付,不退費;△重大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事故的發生有嚴重影響的→保險人不賠付,但應當退還保險費。三、違反最大誠信原則的法律後果●對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限制:①投保人未如實告知的,保險人的合同解除權自其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過三十日不行使而消滅;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過二年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②保險人在合同訂立時就已經知道投保人未如實告知的情況的,則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案例:李某在2009年11月20日填寫了一份為期10年的人壽保險投保單,並在身體狀況上全部勾選“正常”,保險公司在核保時發現其有高血壓病史,但仍同其於2009年12月2日訂立了相關合同。2011年5月,李某因突發腦溢血不治身亡,李某的女兒向保險公司提出給付保險金的申請。此時將產生怎樣的法律後果?案例:李某在2009年11月20日購買了一份人身保險,並在投保單身體狀況欄目上全部勾選“正常”。2011年12月27日,李某因腦溢血住院向保險公司提出理賠申請,保險公司在查勘過程中發現李某在投保前有高血壓史。此時將產生怎樣的法律後果?(2)在合同有效期內,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顯著增加的,被保險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及時通知保險人,保險人可以按照合同約定增加保險費或者解除合同。若被保險人未履行通知義務的,則因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而發生的保險事故,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3)保險標的轉讓的,被保險人或者受讓人應當及時通知保險人。因保險標的轉讓導致危險程度顯著增加的,保險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可以按照合同約定增加保險費或者解除合同。被保險人、受讓人未履行及時通知義務的,因轉讓導致保險標的危險程度顯著增加而發生的保險事故,保險人不承擔賠償保險金的責任。但貨物運輸保險合同和另有約定的合同除外。(4)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知道保險事故發生後,應當及時通知保險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及時通知,致使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損失程度等難以確定的,保險人對無法確定的部分,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保險人通過其他途徑已經及時知道或者應當及時知道保險事故發生的除外。案例:史某與保險公司簽訂了機動車輛保險合同。保險合同條款中有“被保險人應當在保險事故發生的48小時內通知保險公司,否則保險公司有權拒絕賠償”的規定。史某駕車與另一車輛發生了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並將第三人撞傷。後經交通隊認定,史某負次要責任。事故發生後,史某在30%的比例內負擔了車損。但是,事故發生3天後,史某才撥打保險公司的報案電話。保險公司向史某發出拒賠通知書,寫明由於史某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報案,此案拒賠。史某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保險合同中的該條款是否有效?(5)投保方偽造事實的法律後果。●發生保險事故後,投保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編造虛假證明、資料、事故原因、誇大損失,保險人對弄虛作假部分不承擔賠付義務。●未發生事故,故意製造事故,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並不承擔賠付責任,謊稱發生保險事故時,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並不退還保險費。課堂討論:某企業與保險公司簽訂一份財產保險合同,保險標的為企業的廠房及設備,保險費2萬元。投保後的第二年,該企業謊稱其廠房內的設備被盜,向保險公司提出賠償請求。依照法律規定,保險公司應是否進行賠償?對於該企業已繳納的2萬元保險費應怎樣處理?
●對責任免除條款未履行提示或者明確說明義務的法律後果。如果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未履行責任免除條款的提示或者明確說明義務,則該責任免除條款不產生效力。●隱瞞與保險合同有關的重要情況的法律後果。保險公司及其工作人員在保險業務活動中若有欺騙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投保人隱瞞與保險合同有關的重要情況,阻礙投保人履行如實告知義務,或者誘導其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等行為的,由保險監督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五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限制其業務範圍、責令停止接受新業務或者吊銷業務許可證2.保險人違反告知義務的法律後果●任何不遵守保證條款或保證約定,不信守合同約定承諾或擔保的行為,均屬於破壞保證。●後果:△保險人不賠付;△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一般而言,保險人只就違反保證部分拒絕履行賠付義務即可,並不完全解除合同。
(二)違反保證的法律後果案例導入:1999年4月28日,某汽車運輸公司與保險公司簽訂了一份機動車輛保險單,約定由保險公司承保一輛尼桑牌轎車,車輛損失險保險金額為人民幣30萬元,保險期限自1999年5月5日~2000年5月4日止。汽車運輸公司按約定交納了保險費12989元。1999年6月18日,該投保車輛在載客行駛過程中起火燒毀。在理賠中,保險公司與汽車運輸公司對賠償數額意見不一,汽運公司堅持按保險金額30萬元賠償,而保險公司認為應按價格事務所評估價值79209.4萬元賠償。遂起訴至人民法院。第三節損失補償原則(一)含義●指當保險事故發生並導致被保險人經濟損失時,保險人給予被保險人的經濟賠償數額,恰好彌補其因保險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該原則適用於財險合同。(二)意義●保障保險關係的實現。●防止被保險人從保險中贏利。●減少道德風險。一、損失補償原則的含義及意義●現金賠付→大部分保險採用該方式。●修復→用於部分損失或部分零部件的損殘。●更換→標的無法修復或滅失時用此方式,如玻璃保險。●重置→當標的損毀或滅失時,保險人負責重新購買與原保險標的等價的標的,以恢復被保險人財產的原來面目。風險較大,保險人一般不採用該方式。二、保險賠償方式
(一)經濟補償以實際損失為限●實際損失:根據損失時財產的實際價值來確定。●實際價值=重置成本-折舊。
△重置成本:重新購置同樣的全新財產所花費的成本與費用。
△折舊:財產因使用所造成的物質損耗。如某人投保某項財產,保險金額100000元,投保時保險價值100000元,保險事故發生致使其全損,損失時財產的市價為80000元,折舊10000元,則保險人應按實際損失即受損財產的實際現金價值80000-10000=70000元賠償。三、損失補償原則量的限定
●在不定值保險中,當保險金額≤保險價值,發生全部損失時,賠款數額=保險金額。
例如:某人以某項財產向保險人投保,約定保險金額10000元,保險期內發生約定的保險事故導致該項財產發生全部損失,若損失時該項財產的市場價格為10000元,即保險金額等於保險價值,則保險人賠償———
元?若損失時該項財產的市場價格為12000元,即保險金額小於保險價值,保險人賠償———元?(二)經濟補償以保險金額為限●在定值保險中,標的發生全損,賠款數額=保險金額。例如:某人以其擁有的古玩向保險人投保,保險價值100000元,保險金額100000元,若保險期內發生保險事故導致古玩損毀,若發生損失時該古玩的市場價值分別為①150000時,則保險人賠償———
元?②80000時,則保險人賠償———
元?
例如,在抵押貸款中,借款人為取得60萬元貸款而將價值100萬元的房子抵押給銀行,銀行為保證貸款的安全,將房子投保財產保險,保險金額100萬元,保險期內,當房子遭受全損時,保險人只能根據可保利益最多賠償被保險人———萬元?(三)以被保險人對標的的可保利益為限(一)比例賠償方式●不定值保險中,保險金額<保險價值,發生部分損失時保險人按比例賠償損失。計算公式:賠額=(保險金額/損失發生時財產的實際價值)×實際損失。例如:某企業投保財產保險,保險金額為800000元,在保險有效期內發生責任範圍內的損失約10000元,事後保險人對保險財產的估價是1000000元,按上述公式,保險人應支付的賠款金額———元?四、損失補償額的計算方式
●定值保險中,發生部分損失,先確定受損程度,再按保險標的損失程度賠付。計算公式是:賠額=保險金額×損失程度損失程度=(保險財產的受損價值/保險財產的完好價值)×100%=〔(保險財產的完好價值-殘值)/保險財產的完好價值〕×100%
例如:某貨主對其貨物投保定值保險,保險金額300萬元,保險價值300萬元,保險事故發生時,若該貨物發生全部損失,則保險公司賠償——萬元?若發生部分損失,損失程度為75%,則保險賠償額——萬元?●第一危險:保險金額限度內的損失,超過保險金額的損失為第二危險。●第一危險賠償方式:保險事故發生時保險人僅對被保險人的第一危險予以賠償,而對第二危險不予以賠償的方式。●適用於:家庭財產保險中的室內財產部分。
如某人將其室內傢俱投保家庭財產保險,保險價值100000元,保險金額80000元,若保險期內發生保險事故,當損失大於或等於80000時,保險人只能賠80000元;當損失小於80000元時,保險人則按實際損失額進行賠償。(二)第一危險賠償方式●又稱固定責任賠償方式,是指保險人在訂立保險合同時規定保險保障的標準限額,保險人只對實際價值低於標準保障限額的部分予以賠償的方式。計算公式:賠額=限額責任-實際收穫量●適用於:種植業保險和養殖業保險。
例如:投保人將其種植的玉米投保農作物保險,投保時約定玉米的每畝畝產量為1000斤,因自然災害導致玉米的實際收穫量僅為每畝800斤,則保險人按照損失時玉米的市場價格賠償被保險人每畝200斤的損失。(三)限額賠償方式●人壽保險→其標的是人的生命,人的生命難以用價值衡量,不存在損多少賠多少的問題。●定值保險→在保險期內發生保險事故造成標的損失時,只要是全部損失,就按全部保額賠償。從以賠償實際損失為本質的補償原則角度看,定值保險保險是一種例外情況。●重置成本保險→重置成本保險以超過當時市價的財產重置價值為保險金額,對損失賠償原則而言也是一種例外。●施救費用→施救費用的賠付與保險財產損失賠償金額兩者分別計算,不包括在保險財產賠償金額範圍內,各均以不超過保險金額為限。五、損失補償原則的例外情況
案例導入:2000年2月20日,張先生被蔣某駕駛的運貨大卡車撞傷住院治療,交警部門認定在本次交通事故中司機蔣某負全部責任。經協商,蔣某賠償了張先生醫療費、營養費、護理費、誤工費、交通費等損失共計8000元,在事故發生前張先生已經向保險公司投保了10000元的意外傷害醫療保險,那麼張先生獲得了蔣某的賠償後,是否還可以向保險公司申請賠付10000元的保險金呢?第四節保險代位原則
(一)含義●代位:代替某人的地位。保險代位:保險人取代投保人的求償權或對標的物的所有權。●保險代位原則:保險人依照法律或保險合同約定,對被保險人所遭受的損失進行賠償後,依法取得向對財產損失負有責任的第三者進行追償的權利或取得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的所有權。是損失補償原則的派生原則。
第三者是指保險合同當事人以外的他人。一、保險代位原則的含義及意義●防止被保險人因同一損失而獲取超額利潤。●使肇事者對其疏忽或過失造成的損失負有責任,否則會使其逍遙法外,不利於維護社會公平,也不利於維護保險人的利益。●有利於被保險人及時獲得的經濟賠償,儘快恢復正常的生活或生產。(二)意義(一)代位求償
1.定義→又稱權利代位,是指當保險標的因遭受保險事故而造成損失,依法應當由第三者承擔賠償責任時,保險人自支付保險賠償金之日起,在賠償金額的限度內,相應取得向對此損失負有責任的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二、保險代位原則的主要內容例如:某貨主投保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保險金額100萬元,足額投保。該貨物在海上運輸過程中被浸濕,造成實際損失20萬元,則保險公司賠償被保險人損失20萬元。若承運人對貨物損失負有10萬元的賠償責任,則貨主總共可得到30萬元的賠償,這就違背了被保險人不能在保險中獲益的原則。出現這種情況時,可以分兩種情況處理:一是貨主可先向保險人索賠,再由保險人行使代位追償權向承運人索賠→涉及代位求償。二是貨主先向承運人索賠,再向保險人索賠→不涉及代位求償。2.保險人實施代位求償的條件:●標的遭受的風險必須屬於保險責任範圍。●保險事故的發生由第三者承擔責任。●被保險人要求第三者賠償●保險人必須事先向被保險人履行賠償責任。3.保險人行使代位追償權的時間:●《保險法》第60條:因第三者對保險標的損害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自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之日起,在賠償金額範圍內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保險人可享有的追償金額以保險人的賠償金額為限。若追償金額>賠償金額,則多餘部分應返還給被保險人。●若被保險人已從第三者處獲得賠償,但賠償金額小於保險人應該賠償的金額,則不足部分由保險人補足;●若保險人的賠償金額小於保險標的的損失金額,被保險人可就未得到保險賠償的部分向第三者索賠,而不受保險人行使代位追償權的影響。
4.保險人的追償限額例如:某貨主投保貨物運輸保險,不足額投保,保險價值25萬元,保險金額20萬元。保險期內發生保險事故導致該貨物發生全部損失,損失金額25萬元,若保險人賠償被保險人20萬元損失後,向承運人行使代位追償權追償到25萬元,則保險人應如何處理?●保險事故發生後,保險人未賠償保險金之前,被保險人放棄對第三者請求賠償權利的,保險人不承擔賠償保險金的責任。●保險人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後,被保險人未經保險人同意放棄對第三者請求賠償權利的,該行為無效。●被保險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致使保險人不能行使代位請求賠償的權利的,保險人可以扣減或者要求返還相應的保險金。●除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或者其組成人員故意造成第60條第一款規定的保險事故外,保險人不得對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或者其組成人員行使代位請求賠償的權利。●保險人向第三者行使代位請求賠償的權利時,被保險人應當向保險人提供必要的檔和所知道的有關情況。5.保險代位原則的法律要求●代位求償權不適用於人身保險。《保險法》第46條:“被保險人因第三者的行為而發生死亡、傷殘或者疾病等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給付保險金後,不享有向第三者追償的權利,但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仍有權向第三者請求賠償”。●醫療保險中,保險人賠付的醫療費用保險金應屬於對被保險人支出醫療費用的補償,不僅有價值,而且還是可以確定的,因而,保險人對於因第三者責任而支付的保險金仍可以進行追償。6.適用範圍
例如:王某於2004年8月與保險公司簽訂一份人身保險合同,被保險人為其8周歲的兒子王強,未指定受益人。至2007年8月,王某已支付了3年的保險費。當年9月,王強患病住院,由於醫院的重大失誤致王強終身殘廢。依照《保險法》,下列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保險公司應向王某支付保險金,並且不得向醫院追償;但王強仍有權向醫院請求賠償
B.王某可以用訴訟方式要求保險公司支付保險金
C.王某須先向醫院索賠,若醫院拒絕賠償,再要求保險公司支付保險金
D.若王強不幸身故,則保險金由其繼承人受領
1.定義→是指保險標的遭受保險責任事故,發生全損或推定全損,保險人在全額給付保險賠償金之後,即擁有對該保險標的物的所有權。
2.特點:不僅標的所有權轉移給保險人,而且由於保險標的所產生的義務亦隨之轉移給保險人。
3.方式→委付和實際全損實際全損:在保險期內發生保險事故導致保險標的發生實際全損時,保險人在賠償被保險人實際損失後,取得了殘餘物的所有權,無實際意義。(二)物上代位4.委付●含義:指被保險人在發生保險事故造成標的推定全損時,將保險標的物的一切權利連同義務轉移給保險人而請求保險人賠償全部保險金額的行為。常用於海上保險。是被保人放棄物權法律行為。●推定全損:保險標的遭受保險事故尚未達到完全損毀或完全滅失的狀態,但實際全損已不可避免;或修復和施救費用將超過保險價值;或失蹤達一定時間,保險人按照全損處理的一種推定性損失。△必須以保險標的的推定全損為條件。△必須就保險標的物的全部提出要求。△必須經保險人承諾方有效。△被保險人必須在法定的時間內向保險人提出書面委付申請。△被保險人必須將保險標的的一切權利轉移給保險人,且不得附加任何條件。●委付的法律效力:△被保險人在委付成立時,有權要求保險人按合同約定的保險金額向其全額賠償。△被保險人必須在委付的效力之日將保險標的的一切權利和義務轉移給保險人。●委付成立的條件:課堂討論:若某項保險金額為100萬元的進口貨物發生保險事故,該貨物損失時的實際價值為120萬,損失金額為80萬元,由於該貨物的部分損失形成的處理費用大於120萬,因此被保險人提出委付申請,保險人經審查接受了被保險人的委付申請,按照推定全損處理此案,並向被保險人支付了100萬元的保險賠款,從而取得該貨物的所有權。保險人利用其國外的分支機構的關係,投資10萬元處理好了該貨物並以150萬元的價格轉賣給某公司。保險人在該項業務中獲利50萬,被保險人認為保險人的這50萬元為不當得利,訴訟法院,要求得到50萬元收益的一部分。誰會勝訴?為什麼?1.保險人取得的權利不同●代位求償→保險人只能取得保險賠償金額範圍內的權利。●委付→保險人可享有標的的一切權利,可接受大於其賠償金額的利益。2.保險人承擔的義務不同●代位求償→只是一種純粹的追償權,保險人取得該權利無需承擔義務;●委付→保險人既取得保險標的的所有權,也要承擔標的產生的義務。(三)委付與代位求償的區別
案例導入:周先生於2008年5月向A保險公司投保了家庭財產保險及附加盜竊險,保額為10000元,保險期限為一年。而後的兩個月,周先生所在單位為職工在B保險公司投保了家庭財產保險和附加盜竊險,其中周先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北师大版高三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沪教新版选修3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粤人版高一数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北师大版九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浙教新版必修三英语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公共文化服务理论与实务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 2025年度美容院美容产品包装设计与生产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休闲观光园开发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生态农用地流转合同4篇
- 2024年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初中语文2022-2024年三年中考真题汇编-学生版-专题08 古诗词名篇名句默写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数学寒假作业(十二)
- 《精密板料矫平机 第2部分:技术规范》
- 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4光伏发电工程交流汇流箱技术规范
- 旅游活动碳排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 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气安装与维修赛项规程
- 小学德育养成教育工作分层实施方案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黑枸杞生物原液应用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