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题库大全详解_第1页
心理学题库大全详解_第2页
心理学题库大全详解_第3页
心理学题库大全详解_第4页
心理学题库大全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心里学+2013心理学题库。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A、弗洛伊德

B、冯特

C、华生

2、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表现在威信效应、(名片效应)、“自己人”效应、好感效应。

A、名片效应

B、权威效应

C、知性效应

3、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

A、班级

B、学校

C、课堂

4、巴甫洛夫是(前苏联)生理学家、心理学家。

A、美国

B、德国

C、前苏联

5、奥苏伯尔根据“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两条教学原则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A、综合协调

B、先行组织者

C、有意义接受学习

6、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

A、内部动力

B、自我动力

C、推动力

7、美国心理学家(耶尔克斯和道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A、罗杰斯

B、耶尔克斯和道德森

C、埃里克森和艾利斯

8、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有强度率、差异率、(活动率)、组合率和对比率。

A、活动率

B、想象率

C、客观率

9、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说明了遗忘的发展规律是(先快后慢)。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变化不大

10、元认知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

A、元认知感觉

B、元认知理解

C、元认知体验

11、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和阻碍作用的,叫(负迁移)。

A、逆向迁移

B、纵向迁移

C、负迁移

12、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桑代克以刺激——反应的联结理论,提出了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关系转换说

13、创造性最主要的特特征是:(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三种。

A、敏感性

B、流畅性

C、新颖性

14、柯尔伯格提出儿童道德判断分为(三级水平六个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

A、六级水平三个阶段

B、四级水平六个阶段

C、三级水平六个阶段

15、从自我意识的观念来看,自我意识可以分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投射自我)。

A、心理自我

B、自我认识

C、投射自我

16、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阿希1956年做了经典群体压力实验,对从众现象作了很好的解释。

A、心理学家

B、社会心理学家

C、教育家

17、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动机冲突)、认知障碍、注意障碍。

A、动机冲突

B、缺乏兴趣

C、信心不足

18、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智力(三元结构)理论。

A、四元结构

B、三元结构

C、多元结构

19、气质是指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A、心理特征

B、行为特征

C、动力特征

20、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有:(交互性原则)、社会交换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和情景控制原则。

A、平等原则

B、真诚原则

C、交互性原则2013高等教育学

试题1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2、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

)过程。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3、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的学科。

A.社会对心理制约;

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心理的发生、发展;

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4、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

A.情绪;

B.情感;

C.心境;

D应激

5、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方法是(

)。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6、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

)。

A.趋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双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B.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C.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

D.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8、不少大学生恋爱态度呈现轻率化的现象表现为(

)。

A.“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B.“爱人只有一个,情人可以多个”;

C.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

D.“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9、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具有两面性;

B.具有稳定性;

C.具有外显性;

D.具有境遇性

10、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

)。

A.集中性与分散性;

B.连续性与阶段性;

C.平衡性与差异性;

D.方向性与可逆性

11、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

)措施体现了外部动机的理论。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惩;

D.间接强化

12、(

)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奖惩;

D.自我强化

13、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实际上是知识(

)的三种模式。

A.接受过程;

B.认知过程;

C.同化过程;

D.学习过程

14、在教学中为了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应该应用(

),使学生在学习和思维中将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从本质属性中剔除,更好地掌握概念间的因果联系。

A.基本原理;

B.变式;

C.概念;

D.教材结构

15、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

),使学生将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有效用于新问题的解决。

A.理解;

B.操作;

C.形成表征;

D.学习的迁移

16、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实现和发展的基础是(

)。

A.人际沟通;

B.人际交往;

C.亲和行为;

D.人际关系

17、生活中所谓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反映了哪一种知觉印象的效应?(

)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刻板效应

18、社会刺激和个体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

)。

A.社会心理;

B.社会知觉;

C.社会态度;

D.社会归因

19、社会心理主要是通过哪个方面表现出来的?(

A.社会行为;

B.社会舆论;

C.社会潮流;

D.社会传统

20、人们常说的“一己之心,度人之腹”表现了社会知觉的哪个特征?(

A.选择性;

B.显著性;

C.投射性;

D.两极性

21、二因素说认为品德构成的要素是道德行为和(

)。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识;

C.道德意志;

D.道德情感

22、遵从、认同和内化是大学生态度与品德的(

)。

A.形成阶段;

B.转化阶段;

C.习得阶段;

D.修正阶段

23、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理想取向呈明显的(

)。

A.多元化态势;

B.单一化态势;

C.极端化态势;

D.表象化态势

24、学校的环境气氛、压力与学生的愿望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

)。

A.表现性因素;

B.知识性因素;

C.组织性因素;

D.个体性因素

25、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及其所引起的内心体验即(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6、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和根基是(

)。

A.全体性;

B.科学性;

C.主体性;

D.发展性

27、在人性的叙述中,认为人是理性的,是善良的和值得尊重的是(

)。

A.认知主义;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存在主义

28、心理辅导教师对来访者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进一步详细叙述的技术属于(

)。

A.澄清技术;

B.具体化技术;

C.提问技术;

D.面质技术

29、心理辅导员把来访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来访者的技术是(

)。

A.简述语意技术;

B.澄清;

C.提问;

D.具体化

30、心理辅导教师全神贯注地聆听来访者叙述,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变化,并表达对来访者关注和理解的技术是(

)。

A.简述语意技术;

B.倾听技术;

C.提问技术;

D.澄清技术

31、属于大学教师的教育能力的是(

)。

A.班级管理能力;

B.心理辅导能力;

C.敏锐的思维能力;

D.教学的能力

32、促进大学教师教育能力发展的途径有(

)。

A.学习前沿的教育理论;

B.认真研究教材;

C.进行教学反思;

D.倾听学生的声音

33、大学教师的激励方法有(

)。

A.学术考核;

B.教学考核;

C.目标激励;

D.岗位定级

34、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激发动机的二个因素是(

)。

A.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

B.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C.认知因素与意志因素;

D.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35、需要层次理论提出的需要层级依次为(

)。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学习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B.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C.生理需要、自尊需要、归属需要、求知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自尊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36、下列属于社会文化的是(

)。

A.学校文化;

B.民族文化;

C.企业文化;

D.制度文化

37、大学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实现的?(

A.行为强化激励;

B.物质激励;

C.精神激励;

D.环境激励

38、下列属于组织文化的是(

)。

A.制度文化;

B.企业文化;

C.地区文化;

D.国家文化

39、大学校园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首要影响因素是(

)。

A.学校的领导与管理活动;

B.学校的宣传与舆论引导;

C.社会文化的渗透与制约;

D.新闻媒体的宣传与大众印象

40、狭义的文化的核心是(

)。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价值观及其行为方式;

D.制度文化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

在下面心理现象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

A.认知过程;

B.意志过程;

C.个性倾向性;

D.个性心理特征

2、

感觉适应是(

)心理现象。

A.感受性发生了变化的;

B.刺激物持续作用引起的;

C.刺激作用停止后出现的;

D.两种刺激同时作用时引起的

3、

促进大学生认知发展的教育对策是(

)。

A.加强多边协作,形成大学生认知促进的合力;

B.加强大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

C.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教育;

D.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4、

教师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引导大学生塑造自身的良好性格(

)。

A.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B.自觉地模仿榜样;

C.增强自我认识;

D.投身社会实践

5、

布鲁纳认为,个体认知表征的方式随年龄而发展,并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A.认知表征阶段;

B.动作表征阶段;

C.形象表征阶段;

D.符号表征阶段

6、

现代认知心理学根据不同知识的心理表征方式,将知识分为哪两大类?(

A.陈述性知识;

B.动作性知识;

C.形象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7、

为了避免意义学习中的机械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

)。

A.精心组织教材,使教材知识具有逻辑意义;

B.在教新知识之前先复习或回忆有关的旧知识;

C.以学生智力和知识发展水平为基础;

D.考核的重点放在学生是否正真了解教材内容上

8、

印象管理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

A.外表;

B.社会身份;

C.自信;

D.自我观念

9、

大学生恋爱的现状是(

)。

A.恋爱比例大,公开而主动性强;

B.恋爱周期缩短,频率增快;

C.恋爱动机多样化;

D.恋爱悲剧增多

10、

大学生的一般人际关系包括(

)。

A.师生关系;

B.同学关系;

C.社会实践关系;

D.网络人际关系

11、

大学生的品德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原则有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前瞻性原则、(

)。

A.制度性原则;

B.务实及可行性原则;

C.稳定性及适应性原则;

D.底线原则

12、

大学生品德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包括(

)。

A.构建意义;

B.构建程序;

C.构建原则;

D.构建的具体指标

13、

在采用认知领悟疗法矫正大学生的不良品德时,应注意(

)。

A.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出发;

B.坚持正面疏导;

C.提出具体而合理的要求;

D.进行榜样教育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包括(

)。

A.新生适应教育;

B.学习心理健康;

C.情绪管理;

D.自我意识心理健康教育

15、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核心辅导内容包括(

)。

A.负性情绪的处理;

B.帮助建立安全的现实人际关系;

C.自我的重塑;

D.认知的改变

16、

网络成瘾的特点主要包括(

)。

A.成瘾者思维、情感、行为都被上网这一活动控制;

B.投入的时间和程度逐渐加大;

C.不能上网时会出现烦躁不安;

D.会与周围环境产生冲突

17、

需要层次理论包括(

)。

A.生理需要;

B.物质需要;

C.精神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18、

促进大学教师教育能力发展的途径有(

)。

A.观摩与分析;

B.掌握学习理论;

C.教学决策训练;

D.把握学生心理

19、

大学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是通过下列哪几个方面实现的?(

A.心理满足与激励;

B.物质奖励与激励;

C.精神嘉奖与激励;

D.行为强化与激励

20、

大学校园文化的同化功能是通过下列哪几个方面实现的?(

A.模仿;

B.从众;

C.顺应;

D.强化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

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法产生,因此后者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

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3、

由于疲劳、疾病等原因而发生的心理变化称为心理发展。

4、

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5、

意义学习就是揭示知识的意义的学习。

6、

直觉思维是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时,从错误调整到正确的认知过程。

7、

认知结构变量对学习迁移效果的影响通常是通过“先行组织者”而实现的。

8、

人际冲突是人际关系双方互不接纳、互不相容的紧张状态或者对抗状态。

9、

社会心理通常是通过社会行为表现出来的。

10、

从众行为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愿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倾向。

11、

大学生品德的形成是辅导员的任务,与学科教师无关。

12、

品德修养是品德养成的核心。

13、

良好的品德不是自发形成的,是在社会与学校对大学生不断地教育和训练,和大学生自身不懈地锻炼和修养中形成的。

14、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

15、

学会倾听是心理辅导的前提条件。

16、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最主要的目标包括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职业生涯的决定。

17、

现在大学里分工非常明确,有班主任与辅导员专门负责管理学生,因而上课教师已经不再担负起师生人际关系协调者的角色。

18、

大学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劳动。

19、

学术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主导文化。

20、

文化可以分为社会文化、家庭文化和学校文化三分层次。

试题2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将客观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这是知觉特征的什么属性?(

)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2、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

A.情绪;

B.情感;

C.心境;

D应激

3、记忆过程包括(

)。

A.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

B.识记、保持和遗忘;

C.再认、重现和回忆;

D.识记、再认和遗忘

4、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5、下列心理学家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是(

)。

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魏特海默;

D.斯金纳

6、在艾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大学生处于哪个阶段(

)。

A.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

B.亲密感对孤独感;

C.繁殖感对停滞感;

D.勤奋感对自卑感

7、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

)。

A.趋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双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8、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这是哪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

A.投射作用;

B.否定作用;

C.升华作用;

D.补偿作用

9、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为大学生树立榜样;

B.开展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

C.引导大学生树立较高的理想自我;

D.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10、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B.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C.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

D.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11、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

)措施体现了外部动机的理论。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惩;

D.间接强化

12、(

)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由感官觉察、注意、辨别、转换、记忆等内在的心理活动以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过程。

A.意义学习;

B.行为主义学习;

C.建构主义学习;

D.信息加工学习

13、(

)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奖惩;

D.自我强化

14、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

),使学生将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有效用于新问题的解决。

A.理解;

B.操作;

C.形成表征;

D.学习的迁移

15、流行于80年代,并在我国90年代引起教育界极大关注,被认为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的学习理论是(

)。

A.意义学习理论;

B.发现学习理论;

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6、人际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是(

)。

A.人际互动;

B.人际交往;

C.人际沟通;

D.亲和行为

17、侵犯行为可以分为工具性侵犯和(

)。

A.行为性侵犯;

B.意图性侵犯;

C.动机性侵犯;

D.敌意性侵犯

18、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又被称为(

)。

A.首因效应;

B.光环效应;

C.近因效应;

D.刻板效应

19、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愿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倾向被称为(

)。

A.亲和行为;

B.人际交往;

C.从众行为;

D.社会行为

20、社会知觉最早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弗洛伊德;

B.洛克;

C.布鲁纳;

D.斯滕伯格

21、“木桶理论”可以很好地说明品德发展的(

)。

A.稳定性;

B.个体性;

C.道德性;

D.整体性

22、学校的环境气氛、压力与学生的愿望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

)。

A.表现性因素;

B.知识性因素;

C.组织性因素;

D.个体性因素

23、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大学品德教育实践中应注重(

)。

A.自我熏陶;

B.道德灌输;

C.制度约束;

D.榜样作用

24、品德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是一种(

)。

A.心理现象;

B.社会现象;

C.生理现象;

D.管理现象

25、我们对见义勇为的行为往往会感到敬佩,对自私自利的行为会感到鄙视,这是一种(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6、辅导员指出来访者自身存在的矛盾,让来访者透过自己言语和非言语的不一致,觉察到自己尚未留意的现象的技术是指(

)。

A.情感回应;

B.共情;

C.具体化;

D.面质技术

27、心理辅导员辨认、体验来访者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中明显或隐含的情绪情感,且反馈给来者,协助来访者察觉和接纳自己的感觉的技术是(

)。

A.共情技术;

B.情感反应技术;

C.具体化;

D.澄清技术

28、提出比较概括、广泛的问题,对回答内容不做严格限制的技术属于什么技术?(

A.具体化技术;

B.内容反应技术;

C.封闭式提问;

D.开放式提问

29、协助来访者清楚、准确的表达其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的技术是指(

)。

A.共情技术;

B.立即性技术;

C.具体化;

D.内容反应

30、强迫性的过度使用网络和剥夺上网行为之后出现的焦躁和情绪行为被定义为(

)。

A.网络成瘾;

B.网络依赖;

C.强迫症;

D.情感障碍

31、大学教师的激励方法有(

)。

A.学术考核;

B.教学考核;

C.目标激励;

D.岗位定级

32、属于大学教师职业角色的是(

)。

A.班级管理者;

B.心理辅导者;

C.学生指导者;

D.学生领导者

33、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

A.马斯洛;

B.赫茨伯格;

C.弗鲁姆;

D.亚当斯

34、大学教师的能力包括(

)。

A.学术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B.一般能力与教育能力;

C.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D.学术能力与管理能力

35、属于大学教师的教育能力的是(

)。

A.班级管理能力;

B.心理辅导能力;

C.敏锐的思维能力;

D.教学的能力

36、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和一种教育实践活动的历史有多久了?(

A.20多年;

B.30多年;

C.50多年;

D.与大学有同样长的历史

37、下列属于社会文化的是(

)。

A.学校文化;

B.民族文化;

C.企业文化;

D.制度文化

38、下列属于校园文化的内核与灵魂的是(

)。

A.校园物质文化;

B.校园行为文化;

C.校园制度文化;

D.校园精神文化

39、大学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实现的?(

A.行为强化激励;

B.物质激励;

C.精神激励;

D.环境激励

40、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

)。

A.把校园文化作为相对独立于社会文化的一种文化现象进行研究时所采用的理解;

B.包含学术文化在内的概念;

C.排除学校组织制度的文化概念;

D.是将校园文化的学术文化排除在外时研究校园文化所使用的概念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

下列心理过程中属于认知过程的是(

)。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2、

人的心理实质是(

)。

A.天地万物皆在心理之中;

B.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C.每位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D.大学生在恋爱中也该自尊自重

11、

影响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内在因素,一般认为是(

)。

A.自我意识提高;

B.人生价值追求;

C.个体身心特征;

D.同伴关系

12、

当代大学生品德存在的问题有(

)。

A.道德认知比较模糊;

B.道德情感比较消极;

C.道德意志比较薄弱;

D.道德行为习惯比较差

13、

关于当代大学生品德的现状表述正确的是(

)。

A.道德理想取向呈明显的多元化态势;

B.道德情感体验比较积极;

C.道德意志水平参差不齐;

D.道德行为比较消极

14、

在我国高校中,使用比较多的团体辅导的性质是(

)。

A.结构式、封闭式;

B.非结构式、开放式;

C.同质性、发展性;

D.异质性、治疗性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包括(

)。

A.新生适应教育;

B.学习心理健康;

C.情绪管理;

D.自我意识心理健康教育

16、

团体辅导的功能主要有(

)。

A.教育功能;

B.发展功能;

C.预防功能;

D.矫正功能

17、

教师的教育机智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

)。

A.善于因势利导;

B.善于随机应变;

C.善于对症下药;

D.善于掌握分寸

18、

大学教师的心理素质包括(

)。

A.教师的能力;

B.教师的情感;

C.教师的意志;

D.教师的个性

19、

可以通过以下哪几个方面来提升校园文化的整体品位?(

A.美化校园物质环境;

B.倡导正确办学理念;

C.促进师生和谐的文化;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0、

校园文化的呈现形态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A.“显形”形态;

B.“直接”形态;

C.“隐形”形态;

D.“间接”形态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

个性心理特征影响着个性倾向性及其它心理活动。

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3、

目前较为公认的看法是:心理发展只是数量上的变化,即发展只有连续性,儿童只不过是成人的缩影。

4、

人类个体的成长环境就是人类的社会环境。

5、

学习者对有意义材料的学习会采用意义学习,而不是采用机械学习。

6、

意义学习就是揭示知识的意义的学习。

7、

产生式系统的迁移观主要针对的是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迁移问题。

8、

从众行为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愿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倾向。

9、

斯滕伯格认为爱情包括亲密、激情和承诺三种成分。

10、

大学生的社会知觉,就是大学生对社会客体的感知和认识过程,包括对他人的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和人际知觉。

11、

成熟的道德判断是成熟的道德行为的充分条件。

12、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有关实验研究揭示观察学习在大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13、

一般认为,在具有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情况下,道德行为的产生取决于道德意志。

14、

团体心理辅导是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的最佳途径。

15、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激发其个性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16、

生涯规划和择业目标不恰当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表现形式。

17、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情感基础。

18、

教师的教育能力中语言表达能力是占首位的。

19、

学术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主导文化。

20、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深层文化的体现。

试题4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注意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

A.指向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调节性;

C.集中性和指向性;

D.集中性和选择性

2、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方法是(

)。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3、下列心理学家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是(

)。

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魏特海默;

D.斯金纳

4、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的学科。

A.社会对心理制约;

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心理的发生、发展;

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5、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6、“化悲痛为力量”是以下哪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

A.升华作用;

B.退化作用;

C.合理化作用;

D.投射作用

7、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

)。

A.趋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双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8、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具有两面性;

B.具有稳定性;

C.具有外显性;

D.具有境遇性

9、“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以下哪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

)。

A.压抑作用;

B.退化作用;

C.合理化作用;

D.投射作用

10、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

)。

A.集中性与分散性;

B.连续性与阶段性;

C.平衡性与差异性;

D.方向性与可逆性

11、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

)措施体现了外部动机的理论。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惩;

D.间接强化

12、(

)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

A.概念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13、在符号表征中,个体可直接运用(

)发现原理和原则,或者解决问题。

A.具体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图形思维

14、在教学中为了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应该应用(

),使学生在学习和思维中将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从本质属性中剔除,更好地掌握概念间的因果联系。

A.基本原理;

B.变式;

C.概念;

D.教材结构

15、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

),使学生将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有效用于新问题的解决。

A.理解;

B.操作;

C.形成表征;

D.学习的迁移

16、社会刺激和个体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

)。

A.社会心理;

B.社会知觉;

C.社会态度;

D.社会归因

17、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又被称为(

)。

A.首因效应;

B.光环效应;

C.近因效应;

D.刻板效应

18、社会知觉最早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弗洛伊德;

B.洛克;

C.布鲁纳;

D.斯滕伯格

19、生活中所谓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反映了哪一种知觉印象的效应?(

)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刻板效应

20、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愿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倾向被称为(

)。

A.亲和行为;

B.人际交往;

C.从众行为;

D.社会行为

21、“社会道德反应测验”量表制定者是(

)。

A.莱斯特;

B.吉布斯;

C.柯尔伯格;

D.皮亚杰

22、“木桶理论”可以很好地说明品德发展的(

)。

A.稳定性;

B.个体性;

C.道德性;

D.整体性

23、学校的环境气氛、压力与学生的愿望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

)。

A.表现性因素;

B.知识性因素;

C.组织性因素;

D.个体性因素

24、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好孩子”的道德取向属于(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道德水平

25、道德品质形成和转化的前提与基础是(

)。

A.醒悟;

B.遵从;

C.转变;

D.巩固

26、准确觉察他人的内在世界并恰当的表达出自己对对方情绪与意图的感受、理解与尊重的技术是指(

)。

A.情感回应;

B.共情;

C.具体化;

D.内容反应

27、心理辅导教师全神贯注地聆听来访者叙述,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变化,并表达对来访者关注和理解的技术是(

)。

A.简述语意技术;

B.倾听技术;

C.提问技术;

D.澄清技术

28、心理辅导员把来访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来访者的技术是(

)。

A.简述语意技术;

B.澄清;

C.提问;

D.具体化

29、协助来访者清楚、准确的表达其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的技术是指(

)。

A.共情技术;

B.立即性技术;

C.具体化;

D.内容反应

30、心理辅导员讲出自己的感觉、经验、情感和行为,与来访者共享,以增加彼此的人际互动的技术是(

)。

A.简述语意技术;

B.自我表露的技术;

C.提问技术;

D.澄清技术

31、调动大学教师的积极性,要遵循如下的原则(

)。

A.刚性与柔性相结合;

B.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

C.收入与发展相结合;

D.严格要求与提供发展空间相结合

32、大学教师的能力包括(

)。

A.学术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B.一般能力与教育能力;

C.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D.学术能力与管理能力

33、属于大学教师的教育能力的是(

)。

A.班级管理能力;

B.心理辅导能力;

C.敏锐的思维能力;

D.教学的能力

34、“教师生涯发展模式”的提出者是(

)。

A.费斯勒;

B.伯顿;

C.卡茨;

D.司德菲

35、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

A.马斯洛;

B.赫茨伯格;

C.弗鲁姆;

D.亚当斯

36、下列属于组织文化的是(

)。

A.制度文化;

B.企业文化;

C.地区文化;

D.国家文化

37、大学校园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首要影响因素是(

)。

A.学校的领导与管理活动;

B.学校的宣传与舆论引导;

C.社会文化的渗透与制约;

D.新闻媒体的宣传与大众印象

38、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是(

)。

A.政治观点;

B.思想意识;

C.理想信念;

D.价值观

39、大学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实现的?(

A.行为强化激励;

B.物质激励;

C.精神激励;

D.环境激励

40、大学校园文化的同化功能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实现的?(

A.从众;

B.环境对心理的感染;

C.直接同化;

D.间接同化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

在下面心理现象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

A.认知过程;

B.意志过程;

C.个性倾向性;

D.个性心理特征

2、

人的心理实质是(

)。

A.天地万物皆在心理之中;

B.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C.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D.心理是神灵所集

3、

在对待具有不同气质特点的大学生时,作为教师应该做到(

)。

A.认识到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B.帮助大学生正确评价和对待自己的气质;

C.帮助学生发扬气质中积极的特征,防止和纠正消极特征;

D.意识到每种气质类型的大学生都有成才的可能

4、

大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表现出(

)。

A.内隐性与波动性并存;

B.自尊与自卑并存;

C.温柔细腻与粗犷并存;

D.体验的内容更加丰富、深刻

5、

意义学习的特点是(

)。

A.揭示知识的意义,并使之成为自己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

B.学习过程就是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的过程;

C.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

D.学习的内容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6、

韦纳把归因维度归纳成哪几个方面?(

A.内在控制-外在控制维度;

B.稳定-可变维度;

C.长期-短期维度;

D.可控-不可控维度

7、

韦伯发现大多数人都将自己行为的成功或失败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和运气;

D.身心状况及其他

8、

大学生的一般人际关系包括(

)。

A.师生关系;

B.同学关系;

C.社会实践关系;

D.网络人际关系

9、

印象管理是指我们有意地控制和管理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也叫做(

)。

A.印象整饰;

B.印象形成;

C.印象提升;

D.印象控制

10、

大学生恋爱的现状是(

)。

A.恋爱比例大,公开而主动性强;

B.恋爱周期缩短,频率增快;

C.恋爱动机多样化;

D.恋爱悲剧增多

11、

在采用认知领悟疗法矫正大学生的不良品德时,应注意(

)。

A.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出发;

B.坚持正面疏导;

C.提出具体而合理的要求;

D.进行榜样教育

12、

大学生的品德教育就是要回归现实生活,要从现实出发,(

)。

A.贴近现实;

B.贴近生活;

C.贴近课堂;

D.贴近大学生

13、

大学生要学会品德修养的一些常用方法,如(

)。

A.启发诱导法;

B.学思并重法;

C.省察克治法;

D.积善成德法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

)。

A.全体与个别兼顾的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主体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

)。

A.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B.有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

C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D.激发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16、

网络成瘾的特点主要包括(

)。

A.成瘾者思维、情感、行为都被上网这一活动控制;

B.投入的时间和程度逐渐加大;

C.不能上网时会出现烦躁不安;

D.会与周围环境产生冲突

17、

教学反思的方法包括(

)。

A.回忆思考;

B.交流讨论;

C.行为研究;

D.反思日记

18、

激发大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

A.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

B.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C.刚性与柔性相结合;

D.情感与制度相结合

19、

大学校园文化的感染功能是通过下列哪几个方面实现的?(

A.直接感染;

B.间接感染;

C.人际间的心理感染;

D.环境对人的心理感染

20、

可以通过以下哪几个方面来提升校园文化的整体品位?(

A.美化校园物质环境;

B.倡导正确办学理念;

C.促进师生和谐的文化;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

下列心理过程中属于认知过程的是(

)。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2、

人的心理实质是(

)。

A.天地万物皆在心理之中;

B.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C.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D.心理是神灵所集

3、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中,富有教育含义的观点有(

)。

A.观察别人的活动能形成儿童新的认知结构;

B.儿童有准备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

C.课程内容的编制就是依据知识内容本身的系统化和条理化;

D.教学中强调活动法和自我发现法

4、

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有(

)。

A.遗传素质;

B.学习;

C.社会生活环境与教育;

D.自我反思

5、

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迁移理论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A.认知结构迁移;

B.产生式迁移;

C.认知能力迁移;

D.认知策略迁移

6、

发现式教学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意义上,主要指(

)。

A.有助于学后长时记忆;

B.有助于智力的发展;

C.容易获得成就感的满足;

D.有助于以后的独立求知与研究

7、

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的动力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A.行为的激活;

B.行为的定向;

C.行为的维持;

D.行为的强化

8、

大学生社会知觉的途径主要有(

)。

A.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观察;

B.对交往中的动作、表情、态度、语言等进行人际知觉;

C.通过对自己或他人在特定的社会或组织中的地位、权利等由此产生的行为知觉来进行角色知觉;

D.通过对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的知觉来进行自我知觉

9、

大学生恋爱的现状是(

)。

A.恋爱比例大,公开而主动性强;

B.恋爱周期缩短,频率增快;

C.恋爱动机多样化;

D.恋爱悲剧增多

10、

社会知觉印象形成的效应有哪些?(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低球效应

11、

影响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外在因素,一般认为是家庭、社会环境和(

)。

A.恋爱关系;

B.人生态度;

C.学校教育;

D.人际关系

12、

品德具有如下特征:个体性、道德性和(

)。

A.整体性;

B.主体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

13、

影响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内在因素,一般认为是(

)。

A.自我意识提高;

B.人生价值追求;

C.个体身心特征;

D.同伴关系

14、

在我国高校中,使用比较多的团体辅导的性质是(

)。

A.结构式、封闭式;

B.非结构式、开放式;

C.同质性、发展性;

D.异质性、治疗性

15、

团体心理辅导的独特性体现在(

)。

A.感染性强、影响广泛;

B.效率高、省时省力;

C.效果易巩固;

D.特别适合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人

16、

团体心理辅导的发展过程包括(

)。

A.初创阶段;

B.过渡阶段;

C.工作阶段;

D.结束阶段

17、

大学教师的心理素质包括(

)。

A.教师的能力;

B.教师的情感;

C.教师的意志;

D.教师的个性

18、

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认为,激发力量是由以下因素构成的(

)。

A.认知因素;

B.目标效价;

C.期望值;

D.情感因素

19、

大学校园文化的同化功能是通过下列哪几个方面实现的?(

A.模仿;

B.从众;

C.顺应;

D.强化

20、

大学校园文化的心理调试功能是通过下列哪几个方面实现的?(

A.文化氛围与心理调试;

B.校园物质环境与心理调试;

C.校园精神环境与心理调试;

D.校园制度环境与心理调试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2、

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了心理学是社会科学。

3、

大学生自我评价的片面性表现为过高评价自我。

4、

大学生形式逻辑已趋完善,辩证逻辑思维达到成熟水平。

5、

产生式系统的迁移观主要针对的是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迁移问题。

6、

意义学习就是揭示知识的意义的学习。

7、

陈述性知识主要通过理解和记忆而获得,其教与学的形式均以语言为基本载体。

8、

大学生的社会知觉,就是大学生对社会客体的感知和认识过程,包括对他人的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和人际知觉。

9、

斯滕伯格认为爱情包括亲密、激情和承诺三种成分。

10、

大学生的从众行为一定是不好的行为。

11、

一般认为,在具有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情况下,道德行为的产生取决于道德意志。

12、

品德具有稳定性,所以,品德一旦形成,就不会再改变。

13、

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已基本定型,可塑性很少。

14、

大学生个别心理辅导老师需要在资格、观念和个人成长等方面作出必要的准备。

15、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激发其个性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16、

心理健康教育的防治性目标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与潜能,提高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素质,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17、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化的人是尽善尽美的“完人”。

18、

美国学者司德菲提出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属于一种能力发展模式。

19、

学生群体是校园中最活跃的群体。

20、

大学校园文化的感染功能是通过精神感染和环境感染起作用的。

试题8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的心理学流派是(

)。

A.机能主义心理学;

B.行为主义心理学;

C.精神分析心理学;

D.格式塔心理学;

2、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方法是(

)。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3、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与活动是否能顺利完成相关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智力

4、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5、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以引起或改变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是(

)。

A.调查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测验法

6、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具有两面性;

B.具有稳定性;

C.具有外显性;

D.具有境遇性

7、不少大学生恋爱态度呈现轻率化的现象表现为(

)。

A.“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B.“爱人只有一个,情人可以多个”;

C.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

D.“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8、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

)。

A.集中性与分散性;

B.连续性与阶段性;

C.平衡性与差异性;

D.方向性与可逆性

9、“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以下哪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

)。

A.压抑作用;

B.退化作用;

C.合理化作用;

D.投射作用

10、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为大学生树立榜样;

B.开展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

C.引导大学生树立较高的理想自我;

D.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11、陈述性知识一般以

(

)形式在头脑中贮存和表征。

A.动作;

B.表象;

C.命题和命题网络;

D.以上三者

12、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

),使学生将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有效用于新问题的解决。

A.理解;

B.操作;

C.形成表征;

D.学习的迁移

13、在教学中为了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应该应用(

),使学生在学习和思维中将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从本质属性中剔除,更好地掌握概念间的因果联系。

A.基本原理;

B.变式;

C.概念;

D.教材结构

14、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实际上是知识(

)的三种模式。

A.接受过程;

B.认知过程;

C.同化过程;

D.学习过程

15、流行于80年代,并在我国90年代引起教育界极大关注,被认为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的学习理论是(

)。

A.意义学习理论;

B.发现学习理论;

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6、人们常说的“一己之心,度人之腹”表现了社会知觉的哪个特征?(

A.选择性;

B.显著性;

C.投射性;

D.两极性

17、生活中所谓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反映了哪一种知觉印象的效应?(

)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刻板效应

18、社会刺激和个体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

)。

A.社会心理;

B.社会知觉;

C.社会态度;

D.社会归因

19、侵犯行为可以分为工具性侵犯和(

)。

A.行为性侵犯;

B.意图性侵犯;

C.动机性侵犯;

D.敌意性侵犯

20、社会知觉最早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弗洛伊德;

B.洛克;

C.布鲁纳;

D.斯滕伯格

21、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理想取向呈明显的(

)。

A.多元化态势;

B.单一化态势;

C.极端化态势;

D.表象化态势

22、品德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是一种(

)。

A.心理现象;

B.社会现象;

C.生理现象;

D.管理现象

23、遵从、认同和内化是大学生态度与品德的(

)。

A.形成阶段;

B.转化阶段;

C.习得阶段;

D.修正阶段

24、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好孩子”的道德取向属于(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道德水平

25、学校的环境气氛、压力与学生的愿望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

)。

A.表现性因素;

B.知识性因素;

C.组织性因素;

D.个体性因素

26、心理辅导教师对来访者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进一步详细叙述的技术属于(

)。

A.澄清技术;

B.具体化技术;

C.提问技术;

D.面质技术

27、心理辅导员辨认、体验来访者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中明显或隐含的情绪情感,且反馈给来者,协助来访者察觉和接纳自己的感觉的技术是(

)。

A.共情技术;

B.情感反应技术;

C.具体化;

D.澄清技术

28、在群体健康行为的传播理论的模式中,强调对传播现象的整体性和互动性进行理解的是(

)。

A.单向传播模式;

B.双向传播模式;

C.互动传播模式;

D.整体互动模式

29、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最主要的两大目标包括职业生涯的发展和(

)。

A.职业生涯的决定;

B.帮助学生自我了解;

C.获取有关工作的知识;

D.整合有关自我和职业的知识

30、心理辅导员讲出自己的感觉、经验、情感和行为,与来访者共享,以增加彼此的人际互动的技术是(

)。

A.简述语意技术;

B.自我表露的技术;

C.提问技术;

D.澄清技术

3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用在教师身上,可以反映教师的职业具有的一个特征是(

)。

A.复杂性;

B.独立性;

C.示范性;

D.长效性

3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激发动机的二个因素是(

)。

A.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

B.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C.认知因素与意志因素;

D.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33、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指出,激发力量主要是由以下二因素组成(

)。

A.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B.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C.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

D.目标效价与期望值

34、促进大学教师教育能力发展的途径有(

)。

A.学习前沿的教育理论;

B.认真研究教材;

C.进行教学反思;

D.倾听学生的声音

35、属于大学教师职业角色的是(

)。

A.班级管理者;

B.心理辅导者;

C.学生指导者;

D.学生领导者

36、狭义的文化的核心是(

)。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价值观及其行为方式;

D.制度文化

37、大学校园文化的同化功能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实现的?(

A.从众;

B.环境对心理的感染;

C.直接同化;

D.间接同化

38、下列属于校园文化的内核与灵魂的是(

)。

A.校园物质文化;

B.校园行为文化;

C.校园制度文化;

D.校园精神文化

39、大学校园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首要影响因素是(

)。

A.学校的领导与管理活动;

B.学校的宣传与舆论引导;

C.社会文化的渗透与制约;

D.新闻媒体的宣传与大众印象

40、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和一种教育实践活动的历史有多久了?(

A.20多年;

B.30多年;

C.50多年;

D.与大学有同样长的历史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

)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A.分散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选择性

2、

学习大学心理学的意义有(

)。

A.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B.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发展个性;

C.有助于维护师生心理健康;

D.有助于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3、

大学生自我认识和评价中存在着片面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

A.虚荣心较强;

B.过高评价自己;

C.好胜心太强;

D.过低评价自己

4、

大学生的思维表现出以下特点(

)。

A.辩证逻辑思维达到成熟;

B.形式逻辑思维已趋完善;

C.再造性思维已趋成熟;

D.创造性思维初步发展

5、

为了避免意义学习中的机械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

)。

A.精心组织教材,使教材知识具有逻辑意义;

B.在教新知识之前先复习或回忆有关的旧知识;

C.以学生智力和知识发展水平为基础;

D.考核的重点放在学生是否正真了解教材内容上

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包括的要素有(

)。

A.情境;

B.协作;

C.会话;

D.意义建构

7、

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的动力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A.行为的激活;

B.行为的定向;

C.行为的维持;

D.行为的强化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5、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与活动是否能顺利完成相关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智力

6、不少大学生恋爱态度呈现轻率化的现象表现为(

)。

A.“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B.“爱人只有一个,情人可以多个”;

C.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

D.“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7、一位讲师未被晋升为副教授,这本来是个打击,但他却说,在现在的职位上更轻松、更愉快些。这个例子是哪种心理预防机制的表现?(

A.压抑作用;

B.退化作用;

C.合理化作用;

D.投射作用

8、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为大学生树立榜样;

B.开展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

C.引导大学生树立较高的理想自我;

D.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9、“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以下哪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

)。

A.压抑作用;

B.退化作用;

C.合理化作用;

D.投射作用

10、在艾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大学生处于哪个阶段(

)。

A.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

B.亲密感对孤独感;

C.繁殖感对停滞感;

D.勤奋感对自卑感

11、(

)是个人对自己是否具备达到某一行为水平的能力的评判。

A.内在动机;

B.自我效能;

C.自我奖惩;

D.自我强化

12、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

)措施体现了外部动机的理论。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惩;

D.间接强化

13、(

)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由感官觉察、注意、辨别、转换、记忆等内在的心理活动以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过程。

A.意义学习;

B.行为主义学习;

C.建构主义学习;

D.信息加工学习

14、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实际上是知识(

)的三种模式。

A.接受过程;

B.认知过程;

C.同化过程;

D.学习过程

15、发散思维测验是创造性测量的核心,而将对发散思维的测量作为测量创造性的主要内容是基于吉尔福特提出的(

)。

A.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B.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C.智力结构论;

D.条件反射理论

16、人们常说的“一己之心,度人之腹”表现了社会知觉的哪个特征?(

A.选择性;

B.显著性;

C.投射性;

D.两极性

17、社会心理主要是通过哪个方面表现出来的?(

A.社会行为;

B.社会舆论;

C.社会潮流;

D.社会传统

18、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愿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倾向被称为(

)。

A.亲和行为;

B.人际交往;

C.从众行为;

D.社会行为

19、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又被称为(

)。

A.首因效应;

B.光环效应;

C.近因效应;

D.刻板效应

20、社会知觉最早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弗洛伊德;

B.洛克;

C.布鲁纳;

D.斯滕伯格

21、“社会道德反应测验”量表制定者是(

)。

A.莱斯特;

B.吉布斯;

C.柯尔伯格;

D.皮亚杰

22、利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进行道德教育的心理学家是(

)。

A.班杜拉;

B.吉布斯;

C.柯尔伯格;

D.皮亚杰

23、二因素说认为品德构成的要素是道德行为和(

)。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识;

C.道德意志;

D.道德情感

24、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大学品德教育实践中应注重(

)。

A.自我熏陶;

B.道德灌输;

C.制度约束;

D.榜样作用

25、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及其所引起的内心体验即(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6、心理辅导教师对来访者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进一步详细叙述的技术属于(

)。

A.澄清技术;

B.具体化技术;

C.提问技术;

D.面质技术

27、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和根基是(

)。

A.全体性;

B.科学性;

C.主体性;

D.发展性

28、心理辅导员辨认、体验来访者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中明显或隐含的情绪情感,且反馈给来者,协助来访者察觉和接纳自己的感觉的技术是(

)。

A.共情技术;

B.情感反应技术;

C.具体化;

D.澄清技术

29、辅导员指出来访者自身存在的矛盾,让来访者透过自己言语和非言语的不一致,觉察到自己尚未留意的现象的技术是指(

)。

A.情感回应;

B.共情;

C.具体化;

D.面质技术

30、心理辅导教师全神贯注地聆听来访者叙述,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变化,并表达对来访者关注和理解的技术是(

)。

A.简述语意技术;

B.倾听技术;

C.提问技术;

D.澄清技术

31、在教师反思的四个过程中,反思最集中体现在(

)。

A.具体经验阶段;

B.观察分析阶段;

C.重新概括阶段;

D.积极的验证阶段

32、属于大学教师的一般能力的是(

)。

A.学术能力;

B.管理能力;

C.语言表达能力;

D.想象能力

33、属于大学教师职业角色的是(

)。

A.班级管理者;

B.心理辅导者;

C.学生指导者;

D.学生领导者

34、大学教师的激励方法有(

)。

A.学术考核;

B.教学考核;

C.目标激励;

D.岗位定级

35、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

A.马斯洛;

B.赫茨伯格;

C.弗鲁姆;

D.亚当斯

36、狭义的文化的核心是(

)。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价值观及其行为方式;

D.制度文化

37、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

)。

A.把校园文化作为相对独立于社会文化的一种文化现象进行研究时所采用的理解;

B.包含学术文化在内的概念;

C.排除学校组织制度的文化概念;

D.是将校园文化的学术文化排除在外时研究校园文化所使用的概念

38、校园的整体规划及其建筑风格应反映学校内在的文化特色,它主要反映的文化形态是(

)。

A.校园物质文化;

B.校园行为文化;

C.校园制度文化;

D.校园精神文化

39、下列属于校园文化的内核与灵魂的是(

)。

A.校园物质文化;

B.校园行为文化;

C.校园制度文化;

D.校园精神文化

40、下列属于社会文化的是(

)。

A.学校文化;

B.民族文化;

C.企业文化;

D.制度文化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

人的心理实质是(

)。

A.天地万物皆在心理之中;

B.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C.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D.心理是神灵所集

2、

感觉适应是(

)心理现象。

A.感受性发生了变化的;

B.刺激物持续作用引起的;

C.刺激作用停止后出现的;

D.两种刺激同时作用时引起的

3、

大学生自我认识和评价中存在着片面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

A.虚荣心较强;

B.过高评价自己;

C.好胜心太强;

D.过低评价自己

4、

大学生的思维表现出以下特点(

)。

A.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