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人民日报典型人物素材:“暖闻热评”汇编(人物+故事+点评)_第1页
2024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人民日报典型人物素材:“暖闻热评”汇编(人物+故事+点评)_第2页
2024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人民日报典型人物素材:“暖闻热评”汇编(人物+故事+点评)_第3页
2024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人民日报典型人物素材:“暖闻热评”汇编(人物+故事+点评)_第4页
2024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人民日报典型人物素材:“暖闻热评”汇编(人物+故事+点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翻腾跳跃中继续成长

|暖闻热评张近山人民日报评论【人物】“三跳满分”勇夺冠军的全红婵【故事】全红婵,中国国家跳水队队员。在第三十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14岁的全红婵首次参加奥运会,就以“三跳满分”的惊艳表现,勇夺跳水女子10米台金牌,并以466.20分的总成绩拿到女子10米台历史最高分。在赛场外,她质朴纯真、坚强懂事,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8月9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全红婵等39名青年运动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点评】将男子100米亚洲纪录带入9秒90内的苏炳添,在总成绩落后11公斤的情况下拼尽全力实现反超的谌利军,4次出征奥运会终于收获首枚奥运金牌的巩立姣……在第三十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奥运健儿的精彩表现,令无数人印象深刻、热血沸腾。这其中,跳水小将全红婵的惊艳亮相,定格为人们心中难忘的记忆。第一次出国比赛、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5个动作有3个满分、奥运跳水比赛历史最高分、本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年龄最小的奥运冠军……一系列闪光点,配合“天赋惊人”“跳水奇才”等赞美,让全红婵“一跳成名天下知”。因为表现出彩、成绩优异,人们不吝将“天才”等称谓送给全红婵。然而,全红婵的故事,本质上仍以拼搏与奋斗为主题。当被问到:“你是怎么做到把水花压得那么好的?”她回答:“练的。”没有一块奖牌来得容易,简单两个字“练的”,意味着多少日复一日的付出!体校硬件设施没有那么好,训练很苦,她从来没有退缩;有的动作不标准,她就主动加练。“我不是天才,我很笨的”,小姑娘率真质朴的话语,令人动容。优雅的起跳、漂亮的翻腾、轻盈的入水,完美表现的背后,是每天陆上、水上300多次的专注刻苦训练,是每一次比赛时“想好每一个动作”的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事实证明,成功没有捷径,是勤奋让天赋显现。赛场上夺金,赛场外“想去玩抓娃娃”“特别想吃辣条”——沉稳淡定与懵懂烂漫之间的“反差萌”,也让全红婵“圈粉”无数。而一句“我的妈妈生病了”,更是让人感动。人们记住了勇敢懂事的全红婵,也给了她充分的支持、鼓励与关爱。全红婵的故事,无疑也是一个关于成长励志的故事,给人带来暖意。“希望这几天所有赞美过妹妹的人,在未来她如果未能满足各位的期待时,也能抱有同等善意,鼓励保护她。”一位网友这样写道。对于全红婵来说,除了鼓励与赞美,我们还需要给她一个安静的空间,让她能够在翻腾跳跃中继续成长。当然,我们还应该把目光投向更多在赛场上挥洒汗水、拼搏挑战的体育健儿,在他们乘风破浪的道路上,持续关注、鼓励支持。希望更多的暖意、善意和关注,能够为他们逐梦前行注入更多正能量。种下一粒足球的种子

|暖闻热评李忱阳人民日报评论【人物】北京市公安局赴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支教民警团【故事】2021年3月起,为帮助贵州省黔西南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北京市公安局的18名民警分赴2000公里以外黔西南州的6所中小学校开启了为期3年的足球、英语科目支教工作。其中,由12名具有足球教学经验的民警组成的足球支教团,从零开始组织教学、开展训练。短短几个月,支教团带领山区孩子们参加比赛、开阔眼界,用足球运动打开了通往山外的大门。【点评】阳光灼灼,群山巍巍,山脚下的绿茵场上,来自北京市公安局的支教民警和贵州省黔西南州山区的中小学生一起挥汗奔跑。一个关于足球的梦想,一份面向未来的希望,在大山深处悄然生根。几个月前,支教民警初入深山,强烈的对比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一方面,是崭新的教学楼和宿舍楼,不输城市的硬件设施,焕然一新的绿茵场;另一方面,是体育老师人数不足,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职体育老师。而山区孩子们也对足球运动缺乏足够了解。面对“零基础”的孩子们,支教团的民警从带着他们看,第一场球赛开始启蒙,教他们踢出第一脚传球、选拔第一批足球队员、带领他们第一次走出大山参加比赛……足球运动的种子播撒在校园。走惯了山路的孩子们耐力强、身体素质好,足球运动激发出了他们内心的体育热情。“练足球可以见世面,还能改变命运,这是真的吗?”足球之于每一个追梦少年,不单单是一项运动。听过支教民警在大学踢足球的训练经历,原本目标是省内大学的学生开始努力冲刺,因为现在“想考北京体育大学”。支教民警还组建了女子足球队,让女学生看到更广阔的天地和未来。顽强拼搏、迎接挑战,足球运动让更多的山区孩子鼓起勇气,不畏山高路远,心向万里长空。“好在你们来了,孩子有了更好的出路”。支教民警带来的足球梦想,鼓舞着每一个追梦的孩子,关注山外的世界,变成更好的自己。“支教老师帮我们打开局面,支教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的足球梦还要继续。”谈及足球教育的未来,当地小学校长已着手制订规划。放眼望去,振兴乡村教育,需要更多的奉献者,成就破茧成蝶的蜕变,放飞扶志筑梦的希望。“种下一粒足球的种子”“传播一种运动精神”“期待更精彩丰富的人生”,这是支教团一名民警的期许。他们的付出激励着孩子们奋力向前奔跑。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通过教育创造美好生活,让更多的孩子专注脚下、志存高远,让更多的帮扶倾注关爱、浇灌未来,让更多大山深处的梦想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值得我们期待。薪火相传写忠诚

|暖闻热评许晴人民日报评论【人物】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某旅“红一连”【故事】“红一连”是诞生于秋收起义的红军连队。“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同志亲自在该连建立党支部,并发展了6名党员,开创了我军“支部建在连上”的先河。90多年来,“红一连”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先后参加战役战斗300余次,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40余次,5次被授予荣誉称号。党的十八大以来,“红一连”圆满完成国际维和、抢险救灾、沙场阅兵等重大任务。不久前,中央宣传部授予其“时代楷模”称号。【点评】“红一连”,有个“不一般”的连史馆。有大学生士兵入伍时训练成绩不合格,在连史馆里找到人生目标,努力训练成为训练标兵;有新排长入连时不适应连队工作节奏,在学习连史中找到方向,坚定信念扎实工作;对抗演习失利,有官兵到连史馆反思检讨,补齐短板夺回荣誉……“红一连”连史馆里到底有什么,能够让人汲取无穷的精神力量?长征时毛泽东同志同连队官兵就餐时用过的红菜盘,1942年新四军第3师授予连队的“百战百胜”锦旗,九八抗洪时被泡得褪了色的救生衣,汶川抗震救灾时被落石砸扁的水壶……每件馆藏背后都有值得铭记的历史,都有震撼人心的故事。连史馆,是“红一连”的荣誉殿堂,更是官兵们寻找根脉的红色基因库,蕴藏着“红一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制胜密码。厚重的历史、辉煌的战绩,刻画出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英雄连队、模范连队形象。理想信念高于天,红色基因代代传。经历风雨洗礼、血与火的考验,全连官兵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坚守一以贯之。新兵下连,唱的第一首歌是《红一连连歌》,上的第一堂课是“支部建在连上”思想政治课;每年连庆日,官兵都会吃高粱米饭和南瓜汤加苦野菜的“忆苦思甜饭”;连队几十年来坚持每月评出3优秀党员,成为连队官兵最珍视的荣誉之一。听党指挥的政治基因,是这支连队走过90多年壮阔征程依然充满活力的根本原因。烽火岁月,淬炼铁心向党的理想信念;和平年代,彰显赤胆忠诚的使命担当。打开官兵背囊中的水壶,水是每天更换的纯净水;打开干部的挎包,里面装着最新的作战地图、标图工具;走进研战室,里面有最新的军事前沿知识资料……这是一个随时把备战落实在生活中和行动上、保持刀锋永不卷刃的连队。将厚重的红色传统熔铸成随时能战的底气,把对党的绝对忠诚转化为战则必胜的能力,英雄的“红一连”用一次次闻令而动,一次次圆满完成任务,不断续写新的荣光。“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这是“红一连”一位普通战士的座右铭,是“红一连”全体官兵的心里话,也道出了一代代革命军人的共同心声。新的征程上,牢牢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人民军队一定能不断谱写强国强军新篇章,创造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新的光辉业绩。红心向党热心从艺

|暖闻热评李忱阳人民日报评论【人物】“红色艺术家”蓝天野【故事】蓝天野,“七一勋章”获得者,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文艺事业,青年时期就投身进步文艺活动。1952年,蓝天野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第一批演员。他出演或导演了《茶馆》《家》等数十部优秀文艺作品,塑造了众多经典人物形象。蓝天野传承艺术艺德,为中国话剧艺术繁荣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点评】“蓝老,你的很多戏我都看过。难得你这么大岁数,还在工作。”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看到94岁的蓝天野,微笑着说道。“我这两年还在演戏、导戏。”蓝天野自豪地向总书记汇报。70多年的从艺道路,正如蓝天野自己所言,“只要党需要我、观众需要我,我就要发好光和热”;这颗“人民艺术为人民”的初心,始终滚烫。时光回到1945年,18岁的北平艺专油画系学生王润森参加革命、光荣入党。他在抗战烽火中涉险送信,担当地下尖兵;在进步浪潮中登台演出,投身戏剧战线。1948年,在前往解放区的路上,他为自己改名“蓝天野”。1949年10月1日,蓝天野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开国大典。回首当年,他感慨颇多:“我知道这新中国和旧中国不一样,新中国得来不易。”如同翻开新的一页,蓝天野开启了他新的艺术人生。自1952年起,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上,蓝天野演戏、导戏,几十年如一日,把“最好的生活”留给话剧。从《北京人》里沉默寡言的曾文清,到《茶馆》里意气风发的秦仲义,到《王昭君》里孔武有4力的呼韩邪单于……蓝天野从真实的生活提纯出彩的艺术,用扎实的功底表达丰富的层次,让鲜活的人物形象直抵观众心灵。他执导的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彰显家国情怀、《大讼师》歌颂人间正义,以穿透时空、烛照现实的魅力,启迪观众、引发共鸣。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排练场里,“戏比天大”四个字格外醒目。对艺术永怀敬畏之心、在表演上精益求精,以蓝天野为代表的一代代“人艺人”创造着一段段艺术佳话:出演、执导《雷雨》《李白》等保留剧目的苏民,将《茶馆》里的王利发塑造成一代经典的于是之,饰演蔡文姬、武则天等众多女性角色的“一代青衣”朱琳……时代有更迭,经典永流传。一部部炉火纯青的戏剧鸿篇,一幕幕灌注心血的表演传奇,历经岁月积淀和观众检验,在匠心独运中传承与弘扬,成为不朽的经典。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广大文艺工作者应以前辈为榜样,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创作出在群众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努力为筑就新时代文艺高峰作出新的贡献。一片丹心为民爱民

|暖闻热评张向阳人民日报评论【人物】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故事】林丹,“七一勋章”获得者。她扎根社区40余年,始终为民爱民,当好群众的“服务员”,脚踏实地做好社区每一项工作。她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推行“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服务,设立居民恳谈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把党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受到群众广泛好评。【点评】“军门社区是个大家庭,为家人工作,无论多忙、多累,我都愿意,也不觉得疲倦。”这是林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把群众当亲人,时刻记挂在心;把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当成自己的事,事事尽心尽力。40余年如一日,林丹用真心践行为民初心,以辛苦换取居民幸福,也验证着一个朴素的道理: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上世纪70年代初,年轻的林丹到居委会帮忙,这一“帮”,就扎下了根。对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她当起“女儿”,悉心照顾;对无家可归的青年,她帮忙介绍工作,温暖以待;孩子放学无处可去,她将社区“4点钟”学校改造升级为福州首家公办托管中心“阳光朵朵”……看似家长里短的小事,却是林丹心里在乎的大事,也是不管付出多少努力和心血,都要办成办好的事。成绩被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林丹却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简单一句“该做的事”,道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心里始终装着人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总是站在人民立场上,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5幸福感、安全感。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承载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建设更加平安、幸福的社区需要补齐哪些短板?为解决这些问题,林丹和社区工作者们创新治理举措,探索搭建“智慧社区信息化平台”,设立居民恳谈日,完善“共同参与组织、民主管理监督、基本建设保障、长效服务群众、党建责任落实”5项机制,全面提升社区党建科学化水平……社区环境一步步改善,群众办事更便捷、生活更舒心,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在干部与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也让一心为民的赤诚有了最生动的注脚。为民服务,不是一时半刻,重在时时刻刻。“昔日纸褙军门前,今日文明一枝花。”军门社区曾是一整片木屋区,房屋老旧,邻里纠纷、案件频发,蝶变之路并非一片坦途。社区工作之繁琐、社区工作者付出之艰辛,这里的新老居民都感同身受。说起40多年的感悟和经验,林丹却觉得没那么复杂:“一个人只要立足岗位,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细心耕耘,就会有所收获。”从细节做起,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每一件为民服务的小事,就能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扎根基层、情系群众、无私奉献,林丹身上的品质,也是千千万万社区工作者的共同特点。为民服务没有终点。年过七旬,林丹依然不愿意放慢走街串巷的步伐,为居民服务的赤诚之心依旧火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林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情怀,更以榜样的力量激励无数人立足自身岗位,在为民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用全部的生命教书育人

|暖闻热评何娟人民日报评论【人物】“燃灯校长”张桂梅【故事】张桂梅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她致力于教育扶贫,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2008年建校以来帮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张桂梅身患多种疾病,但她拖着病体坚守三尺讲台,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万千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张桂梅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点评】最近,张桂梅校长频频登上“热搜”。从《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那双贴满膏药的手,到她17岁和64岁的对比照刷屏网络,人们关注她、赞颂她、心疼她,为她从青春年少到花甲之年的坚守而动容,向她“燃烧自己,烛照他人”的精神而致敬。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对山区贫困面貌有着切身体会的张桂梅,深深懂得,只有教育才是斩断穷根的根本途径。看到“一些女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她深感痛心,下决心要让每个想读书的女孩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为此,她克服重重困难坚持筹办华坪女高,不设门槛、不收学费,只希望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的命运,通过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没有子女,没有财产,张桂梅用全部的生命教书育人,如今她身患多种疾病,却依然不肯把时间留给自己,因为在她的价值排序里,“豁出命改变她们的命,值!”从青春靓丽、笑靥如花,到苍老憔悴、满身伤病,张桂梅将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从“大山的女儿”,到孩子们口中的“张妈妈”,她将全部心血倾注在孩子身上,更将自立自强的种子播撒在她们心中。在华坪女高,有这样一段震撼人心的誓词:“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正是这样的誓言,激励着许多家境贫寒的山区女孩,不认命、不服输,走出山区,看见更广阔的世界。教育扶贫改变的是人,而且是几代人。从扎根大山的“燃灯者”张桂梅,到“一生只为一事来”的支月英,从用一根扁担挑起山乡希望的张玉滚,到多年在悬崖天梯上接送学生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正是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乡村教师,用坚韧和奉献托举起大山孩子的梦想,为一个个贫困家庭带去希望,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力量。决心“战斗到我最后那一口气”的张桂梅宛如一座灯塔,激励着更多教育工作者在筑梦之路上坚守初心、点亮他人。年龄最小红军的传奇人生|暖闻热评桂从路人民日报评论【人物】长征路上年龄最小的红军战士向轩【故事】向轩曾被解放军总政治部确定为中国年龄最小的红军。7岁那年,他几经辗转找到了红军,9岁跟随红二、六军团开始了伟大的长征。一路枪林弹雨、一路艰难跋涉,向轩和红军将士一起爬雪山、过草地,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抵达陕北。为了革命胜利英勇战斗,他曾身负重伤,至今身体里仍有未取出的弹片。【点评】7岁义无反顾加入红军队伍,9岁参加艰苦卓绝的长征;南征北战、进军大西南,立下赫赫战功;如今95岁高龄依然牵挂国家发展和部队建设……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向轩老人用一生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令人肃然起敬。在很多人眼中,9岁正是天真烂漫的年龄。然而年幼却懂事的向轩毅然走上革命道路,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成长为一名“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的战士。面对频繁的战斗、高强度的行军,面对疾病、饥饿以及雪山草地等残酷环境,长征路上的向轩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孩子看。身为通信班副班长的他,总是把马让给其他人骑,轮流站岗时,也主动要求多站一些时间。回忆起那段经历,向轩老人坚定地说,“我有一股心劲,再苦再难也要走下去,就是靠这个信念撑下来一路走到陕北。”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一个红军战士的坚毅、执着,更传递出理想信念的坚韧、强大。“再苦再难也要走下去”,正是长征精神的写照。“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不论是年仅9岁的向轩,拽着马尾巴走完长征的老红军徐特立,还是克服了难以想象困难的红军女战士,这支英雄的队伍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坚韧不拔的意志,突破生命的极限,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抵达了胜利的终点。这种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成为激励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值得铭记和发扬。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靠的正是强大的精神力量。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仍然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只要我们赓续红色精神血脉,发扬长征精神,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没有什么目标不能实现。“现在我身体里还有当年负伤的弹片,看到今天中国人站起来了,中国富强起来了,受伤也是值得的。”向轩老人的一席话令人感动。铭记先辈的付出,接续他们的事业,传承革命的精神,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这是对先辈最好的致敬。“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暖闻热评张向阳人民日报评论【人物】让群众喝上“幸福水”的刘虎【故事】刘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2016年11月任职以来,为实现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保障目标,他带领团队找水源、探路线、定方案、划标段。在发现身患肺癌的情况下,仍坚持奋战在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一线。2020年5月,工程全面通水并投入使用,47万各族群众喝上了“安全水”“幸福水”。而刘虎因耽误治疗及劳累过度,病情恶化,左眼失明、瘫痪在床。前不久,刘虎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点评】“获得这样一份荣誉,是党和人民对我最大的鼓励和肯定。能让伽师人民早日喝上甜水,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今年2月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