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考生物跟踪练含解析2_第1页
新教材高考生物跟踪练含解析2_第2页
新教材高考生物跟踪练含解析2_第3页
新教材高考生物跟踪练含解析2_第4页
新教材高考生物跟踪练含解析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练2一、选择题1.(2021·揭阳联考)以下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及细胞生理现象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且可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盛夏给大田喷雾或给水稻灌“跑马水〞,可减轻或消除作物的“午休〞现象C.构成蛋白质的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会发生改变D.DNA分子中碱基不同的配对方式,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解析: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相同,即A与T配对,G与C配对,DNA分子多样性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序列多样性决定的,而DNA分子的特异性是指每个DNA分子都具有特定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答案:D2.(2021·衡水调研)以下有关生物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核酸和脂肪酸的共有元素是C、H、O、NB.无机盐由微量元素组成且在细胞中含量很少C.脂肪中H的含量比糖类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质D.人和动物体内的多糖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肌肉中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生物体内元素和化合物,考查理解能力。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脂肪酸的组成元素是C、H、O,A错误;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均能形成无机盐,B错误;脂肪中H的含量比糖类多,是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C错误;人和动物体内的多糖为糖原,主要贮存在肝脏细胞和肌肉细胞中,D正确。答案:D3.(2021·深圳模拟)骆驼被誉为“沙漠之舟〞,以耐力闻名,不进食也可以存活较长时间,过去曾认为驼峰是贮水的器官,科学家经过解剖观察后证实,驼峰并不是水袋,而是脂肪组织聚集的结构。驼峰中的脂肪对骆驼的生理意义是()A.脂肪可以提供比糖类更多的能量B.脂肪能减少体内热量散失C.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可分解供能D.脂肪能减少内脏器官间摩擦解析:脂肪的功能有:(1)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2)脂肪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3)脂肪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故C正确。答案:C4.以下图是根据糖类相同或者不同点进行分类的,以下选项中不是此图分类依据的是()A.是否是复原糖 B.是否是能够水解C.是否是六碳糖D.是否是植物的二糖解析:麦芽糖和葡萄糖是复原糖,蔗糖和核糖不是复原糖,A正确;麦芽糖和蔗糖能水解,葡萄糖和核糖是单糖不能水解,B正确;核糖是五碳糖,葡萄糖是六碳糖,麦芽糖和蔗糖二糖,不按是否是六碳糖分类,C错误;麦芽糖和蔗糖是植物二糖,葡萄糖和核糖是单糖,D正确。答案:C5.最近媒体报道的“地沟油〞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但还含有许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地沟油〞的主要成分的组成元素一定是C、H、O、NB.“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C.“地沟油〞的主要成分遇苏丹Ⅲ染液可能呈现橘黄色D.“地沟油〞的主要成分其单体是甘油和脂肪酸解析:脂肪由C、H、O三种元素构成;其主要功能是作为储能物质;脂肪的鉴定是用苏丹Ⅲ(Ⅳ)染液,呈现橘黄(红)色;脂肪不是多聚体,没有单体。答案:C6.以下是动、植物细胞中糖类、脂肪的分类与比拟,正确的选项是()ABCD解析:B中蔗糖不属于复原糖,葡萄糖、果糖不属于二糖。C中脂肪不能包含固醇,两者是并列关系,同属于脂质。D中固醇属于小分子物质。答案:A7.(2021·汕头模拟)风干牛肉起源于蒙古,在远征作战中起着重要作用,被誉为“成吉思汗的远征军粮〞。下表为某品牌牛肉干的主要营养成分。以下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成分名称含量(每100g)成分名称含量(每100g)水分/克能量/千焦2301蛋白质/克脂肪/克40糖类/克胆固醇/毫克120A.可通过食用牛肉干到达直接补充蛋白质的目的B.牛肉干中的糖类、脂肪都能为远征的士兵提供能量C.牛肉干中脂肪的含氢量比糖类多,耗氧量更多D.该牛肉干中糖类含量较低,糖尿病人可适量食用解析:蛋白质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需水解为氨基酸才可被人体吸收,A错误。答案:A8.(2021·双鸭山期末)以下关于细胞内糖类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蔗糖水解后的产物均不具有复原性B.麦芽糖是构成纤维素的根本单位C.脱氧核糖是动植物都有的单糖D.糖类物质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解析:蔗糖水解后的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均具有复原性,A错误;构成纤维素的根本单位是葡萄糖,B错误;脱氧核糖是动植物都有的单糖,是构成DNA的单糖,C正确;糖类物质不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D错误。答案:C9.(2021·潍坊质检)以下关于脂质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B.脂质具有构成生物膜、调节代谢和储存能量等生物学功能C.使用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预期显色结果是呈现橘黄色D.脂肪氧化分解时提供的能量比等质量的糖类多,所以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解析: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之一;脂质中的磷脂是生物膜的成分,固醇类激素具有调节代谢的作用,脂肪具有储能作用;用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时,假设有脂肪那么呈现橘黄色;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而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答案:D10.(2021·河南实验中学月考)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根本组成单位(单体)连接而成的,因而被称为单体的多聚体。以下有关单体与多聚体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单体连接成多聚体都需要消耗ATPB.单体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被动运输C.有的多聚体在细胞识别中起信息传递作用D.有的多聚体在细胞增殖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解析:单体脱水缩合形成多聚体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除葡萄糖是通过被动运输中的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红细胞不需要ATP外,大局部单体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消耗ATP的主动运输;糖蛋白可在细胞识别中起信息传递作用;细胞核内的DNA在细胞分裂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答案:B二、非选择题11.科学家研究发现,“熊虫〞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生命力最为顽强的动物。熊虫对不良环境有极强的抵抗力,当环境恶化时,熊虫会把身体蜷缩起来,一动不动。这时它们会自行脱掉体内99%的水分,身体萎缩成正常情况下的一半,处于一种隐生(假死)状态,此时会展现出惊人的耐力,以此来“扛〞过各种极端环境。处于假死状态的熊虫的代谢率几乎降到零,甚至能耐受-273℃冰冻数小时,直到环境改善为止。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答复以下问题:(1)海藻糖是由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假设要探究它是否为复原糖,应选取的试剂为__________,在海藻糖溶液中参加该试剂没有发生相应的颜色反响,能否说明海藻糖为非复原糖,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探究题中假设的真实性。Ⅰ.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看,用于实验的材料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Ⅱ.操作过程。①取适量哺乳动物细胞,等分成甲、乙两组(以甲组为实验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观察甲、乙两组细胞生活状况,写出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海藻糖是一种二糖,其组成元素为C、H、O;检测复原糖常用的试剂是斐林试剂,该试剂检测时需要水浴加热,因此假设在海藻糖溶液中参加该试剂没有发生相应的颜色反响,并不能说明海藻糖为非复原糖。(2)Ⅰ.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海藻糖对普通哺乳动物组织细胞是否也具有抵抗低温,防止因低温而造成的损伤的作用,实验的自变量是细胞培养液中是否含有海藻糖,因变量是低温条件下细胞的活性,因此为了消除细胞自身产生海藻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选用的作为实验材料的细胞应该不含也不能合成海藻糖。Ⅱ.按照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那么和对照原那么,实验步骤如下:①取适量哺乳动物细胞,等分成甲、乙两组(以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②0向甲组细胞中添加含海藻糖的细胞培养液,向乙组细胞中添加等量的不加海藻糖的细胞培养液。③将甲、乙两组细胞均控制在-273℃的条件下冰冻数小时。④观察并记录两组细胞的生活状况。可能的结果及结论是:假设甲组细胞生长良好,乙组细胞死亡,那么说明该海藻糖在低温下对普通哺乳动物组织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假设甲、乙两组细胞都死亡,说明海藻糖对于普通哺乳动物组织细胞不具有使组织细胞防止因低温而造成的损伤的作用。答案:(1)C、H、O斐林试剂不能,因为没有水浴加热(2)Ⅰ:自身不含也不能合成海藻糖Ⅱ:②甲组添加含海藻糖的细胞培养液,乙组添加不含海藻糖的细胞培养液③甲、乙两组均控制-273℃冰冻数小时④假设甲组细胞生长良好,乙组细胞死亡那么假设成立,假设甲、乙两组细胞都死亡,那么假设不成立12.(2021·彬州一模)蓖麻种子的胚乳呈白色,脂肪含量为种子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蔗糖、葡萄糖的含量和干重,结果如下图。答复以下问题:(1)据图1分析,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脂肪酶催化脂肪水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胚生长和呼吸消耗的原料。(2)据图2可知,蓖麻种子萌发初期时干重增加,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第7天至第10天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变化趋势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向萌发第7天的种子匀浆中滴加适量碘液,匀浆变蓝,说明有________的形成,该物质具有________的作用。(4)蓖麻种子中主要的储能物质是__________,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彻底氧化分解后释放能量更多的是________,脂肪在细胞中被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为_____________,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蓖麻种子萌发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主要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糖类的种类和功能。(1)由图1可知,蓖麻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脂肪含量逐渐下降,葡萄糖、蔗糖含量上升,可见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脂肪酶催化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并转变为葡萄糖、蔗糖等糖类作为胚生长和呼吸消耗的原料。(2)种子萌发时,首先必须进行大分子有机物的水解,该过程种子会吸收大量的水分,干重的增加应该是脂肪水解时吸收的水的质量,故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第7天至第10天,由于幼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且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质量超过脂肪转化增加的有机物的质量,从而使得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下降。(3)淀粉遇碘变蓝,向萌发第7天的种子匀浆中滴加适量碘液,匀浆变蓝,说明种子中有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