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梅岭三章》课件(共36张)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1页
第2课《梅岭三章》课件(共36张)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课《梅岭三章》课件(共36张)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3页
第2课《梅岭三章》课件(共36张)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4页
第2课《梅岭三章》课件(共36张)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2)梅岭三章1.结合注释自主阅读小序和诗歌,理解诗歌内容。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三首诗,关注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炽热的

情感和豪壮的情怀。3.品味诗句的艺术感染力,体会全诗的意蕴内涵。学习目标

陈毅元帅是一位博古通今的诗人,是新中国功勋卓著的一代儒将。

1946年冬在敌人重兵围攻之下写就的《梅岭三章》,是他作为一名革命者在生死关头的真情告白。课堂导入一、自主阅读,理解诗歌内容丛莽(mǎng)

阎(yán)罗旌(jīng)旗

当(dàng)纸钱

即为(wéi)家

应(yīng)有涯(yá)

遍种(zhòng)读准字音结合注释,疏通诗歌大意梅岭三章陈毅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1936年冬天,梅山游击队根据地遭敌围困,当时我受伤又生病,在树丛草莽中隐伏了20多天,心想这次大概不能突围了,就写了三首诗留藏在衣底。可是不久,我们又有幸的突破了敌人的包围。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今即将兵败身死我该写些什么?身经百战才创立了这番革命事业,多么的不易啊!这次我要到阴间去召集已经牺牲过的同志。带领十万英灵击败国民党反动派!二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南方已经打了十年的仗了,我死后,我的头颅要挂在城门上,那些还活着的同志要多多努力,一定要用胜利的消息来祭奠我。三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革命者四海为家,含有血腥味的风雨应当有止境,今天为正义的事业牺牲生命,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将实现。阅读诗题、小序和注释①,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诗题中的“梅岭”是诗人被围困之地,“章”原指歌曲诗文的段落,此处意为“首”,三首成组,既相对独立又互为一体。

小序具体交待了作品创作的时间、地点、缘由等;

注释①交待了诗人身份,点明了作品创作的大背景。

《梅岭三章》是陈毅同志在最艰难困苦、“虑不得脱”的生死关头写的一组绝命诗。背景资料

陈毅同志在红军长征后,因身负重伤留在南方,后在这里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1936年10月,由于叛徒出卖,陈毅同志在江西大庾岭遇险,于是马上转回梅山,又遇上敌人搜山。敌人因搜捕不到陈毅,便恼羞成怒,放火烧山,正好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浇灭了大火。敌人得知山上有“大人物”,多次反扑搜查,将梅山团团围了二十多天。直到十二月初“西安事变”发生,敌人因内部慌乱而撤退,陈毅同志才得以脱险。借助注释、阅读提示等自主阅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第一首:身陷绝境,死而后已第二首:誓死卫国,激励战友第三首:展望未来,革命必胜思考三首诗之间的关联

这三首诗共用同一诗题,形式上相对完整独立;内容上相互关联,围绕“断头”构想,扣住“意如何”展开,从眼前写到过去、未来,从自己写到战友,诗意层层深化、拓展。三首诗共同组成了相对独立又互为一体的组诗。二、把握意象内涵,体会诗人情感1.学生默读诗歌,仿照示例,填写下表。意象群内涵情感泉台、烽烟、血雨腥风

斩阁罗的十万旌旗、纸钱捷报、自由花概括革命征程的艰辛表达不屈的革命意志表达革命必胜的信念英勇无畏视死加归坚定乐观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1)旧词新用。“泉台”“阎罗”都是旧时的说法,虽不存在,但为人们所熟知。“阎罗”,让人想到面目狰狞、残暴凶恶的阴间之王,诗人借它来指人间的反动统治者。“泉台”指地下,传说中人死后居住之处,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即使死了也要集合旧部斩掉像“阎罗”一样的反动者,想象奇伟,感情强烈。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2)新中有旧。诗人创作时,或模仿前人诗句,或化用前人诗意。本诗首章三、四句与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相似;次章后两句与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异曲同工。二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二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3)用典。

“此头须向国门悬”一句中“头悬国门”的典故,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此处借用伍子胥头悬国门的典故,表现诗人不亲眼看到敌人彻底灭亡而死不暝目的精神。“取义成仁今日事”中,“取义成仁”是“合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缩语。“合生取义”见《孟子·告子上》;“杀身成仁”见《论语·卫灵公》。此处表现出诗人在面对必死险境之时,决心为真理、为人民解放而牺牲的精神。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4)借代。诗中借“旌旗”代指军队,借“烽烟”代指战争。

此诗“旧体”“写新意”,展现了一个革命者身陷绝境时从容镇定的英雄本色,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革命的斗争风云,一向被看作以旧诗形式抒写革命情怀的成功之作。小

结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断头”读得坚定,显示诗人遇险时的镇定从容;“意如何”读出自问的语气;重读“斩”,读出诗人对反动派的憎恨,立志杀敌的痛快。2.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的革命豪情。二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正十年”语速放慢,读出革命征程的漫长感;第四句语速加快,读出诗人对革命胜利的期盼,想象胜利的喜讯来得又多又快,“当”字读,表达出诗人显“死”犹喜的悲壮。

三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应有涯”重读,表明诗人坚信革命必胜;“遍种”和“自由花”之间稍停顿,并重读“自由花”,表现全诗感情的最高点,展现出一个无畏生死、取义成仁、为信仰而献身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形象。

各章结尾句读升调,呈回环递进之势,体现诗人炽热的激情,从容的气度和崇高的理想。三、感受诗歌语言凝练含蓄之美

1.朗读,选取一两处最有表现力的词语,旁批该词的表达效果。

2.小组交流,运用“换词法”替换批注的词语,体味诗歌语言的精妙,体会诗人感情。

“招”:招集,表现出把不同战场、不同时间牺牲的部下的英魂招集起来的气概,空间广阔、声势浩大。如果换为“收”“率”都没有这样的效果,“收”字缺少声势,“率”不符合“断头”“泉台”的语境。(1)“招”能否换为“收”“率”?1.动词替换

“斩”:威力巨大,沉着痛快,特别能表现诗人对“阎罗”的憎恨。如果换为“打”“杀”“伐”都不妥,虽有抗敌之意,但没有原文生动的表现力。(2)“斩”能否换为“打”“杀”“伐"?

“飞”:捷报频传,喜讯来得又多又快。这一动词将诗人对革命必胜的期盼与坚信表达得淋漓尽致。如果换为“传”“飘”,速度慢,没有气势。(3)“飞”能否换为“传”“飘”?

“须”字表达了无产阶级战士在死亡面前的浩然正气。如改“将”字,则只是一种预测,不能强烈表达诗人献身革命的大无畏精神。(1)“须”能否换为“将”?2.副词替换

“正”字表现出了革命时间之长,过程之艰,也流露出诗人回忆征程的自豪之情。如改“已”字,读来有一种疲倦之感,缺失强大的艺术感染力。(2)“正”能否换为“已"?

(3)“多”字表达了诗人对战友的无限期待,如改“要”字,则有一种命令的语气,难表期盼之情。(3)“多”能否换为“要”?

要求:读出气势,读出感情,熟练背诵。自由朗读四、拓展阅读大江歌罢掉头东①

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②群科③济世穷④。面壁⑤十年图破壁⑥,难酬蹈海亦英雄⑦。【注释】①此诗作于1917年,作者赴日留学前夕,时年19岁。诗题化用了苏轼词《念奴

·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②连密:深入、细致,这里是精研

的意思。③群科:辛亥革命前后曾称社会科学为群学。群科,即社会科学。一说是各种科

学。④济世穷:挽救国家的危亡。济,拯救,变革;世,社会,国家;穷,濒临绝境,危亡。⑤面壁:面对墙壁坐着,这里用来形容刻苦钻研。⑥破壁:这里表示学成之后,像破壁而飞的巨龙一样,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业。⑦蹈海:即跳海殒身。借用陈天华留学日本时,为抗

议反动当局无理驱逐中国留学生,为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毅然投海自杀,以示警醒。

1.结合注释默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写周恩来立志东渡日本刻苦求学,寻求真理,表达了他爱国救世的坚定决心。2.小组探究这首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