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技术操作规范_第1页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技术操作规范_第2页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技术操作规范_第3页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技术操作规范_第4页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技术操作规范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胸膜腔穿刺抽液【适应证】1.在发现胸膜腔积液后为了明确诊断应做胸腔穿刺,留取胸水做常规、生化、涂片、培养等检测,以明确胸水的性质,便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2.胸膜腔积液量大或伴有液气胸,临床上出现呼吸困难、心脏及纵隔移位等压迫症状时,则必须进行胸膜腔穿剌抽液来缓解临床症状,同时留取胸水送化验检査。3.胸膜腔穿剌为治疗化脓性胸膜腔积液(脓胸)的重要手段。对已确诊为脓胸的患者,需要每日或隔日定期抽脓、冲洗及向胸膜腔内注人抗生素和激素等药物。【操作方法与程序】1.患儿取坐位,患侧前臂举至头顶部,年长儿可倒骑坐在靠背椅上,胸部紧贴椅背上缘;婴幼儿则可以让助手坐在椅子上抱着患儿,两者胸部对胸部,患儿稍前弓,暴露背部并使之突出;重症者可取半卧位或仰卧位,由助手帮助其将两上臂枕于头下。2.术者站立于患侧,对背部进行叩诊,寻找叩诊实音明显又偏低处作为穿刺部位,穿刺点一般选择在肩胛角线第7〜8肋间,如穿刺点在腋前线则为第5肋间、腋中线为第6肋间、腋后线为第7肋间,摸好下一肋骨的上缘(此处无血管、神经走行),用甲紫棉棒在皮肤上做好标记,若为包裹性积液则必须由X线或超声定位来选择穿刺点。3.常规消毒皮肤,铺孔巾,用1%普鲁卡因局部麻醉皮内、皮下、肋间肌直至胸膜,边进针边给药,直至回抽有液体为止,用无菌纱布压迫针眼部位,撤麻醉针。4.左手示指、中指将准备进针的肋骨上缘处皮肤绷紧,右手拿穿刺针,针的尾部连接一橡皮管并用止血钳夹住,将穿刺针由肋骨上缘穿刺点垂直剌人,参考注射麻醉药时的深度(约2cm),若感到阻力突然消失则表示已到达胸膜腔,将橡皮管尾端再接一注射器,放开止血钳抽吸液体,当注射器抽满液体后,应先用止血钳夹住橡皮管,然后移去注射器,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人准备送化验的消毒器皿及弯盘内,如此反复抽吸,并记录抽出的液体量。如将穿刺针尾部接一个三通管,三通管的一端接注射器,一端接橡皮管,则可不必使用止血钳,操作更为方便。5.胸腔穿刺抽液结束后,应迅速拔除穿刺针,用无菌纱布压迫针眼部位并用胶布固定。6.—次穿刺抽取液量不应超过500ml,年长儿最多不超过800ml。抽吸时应防止纵隔摆动过大,发生休克。7.患儿如抽液不锈,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最后注药。8.须做胸水培养者,应用培养管接取胸水,瓶及瓶塞均应用酒精灯消毒后再送检。9.重复胸膜腔穿刺抽液时要有X线检査做指导或用B超定位,观察液量多少,确定穿刺部位。第二节胸膜腔穿刺抽气【适应证】1.液气胸患儿,穿剌抽液后仍有压迫症状,气体不能排除者。2.张力性气胸、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等导致的自发性气胸,临床上突然出现喘憋、烦躁、发紺及肺部叩诊为鼓音或过清音,并经X线检査证实为气胸后,应立即行胸膜腔穿刺抽气以缓解临床症状。【操作方法与程序】1.患儿取半卧位或卧位,一般选择患侧锁骨中线上第2肋间为穿刺点,选好后用甲紫棉棒做好标记。2.具体操作方法见本章“第一节胸膜腔穿剌抽液”。3.穿剌抽气时尽量抽空气体,若边抽边长,疑为张力性、开放性气胸,需要持续排气时,则应釆取胸腔闭式引流。【注意事项】1.穿刺前必须再次进行胸部叩诊,明确健侧与患侧,并与胸部X线片核对。2.在穿刺抽液、抽气的过程中,应避免穿刺针移动,可由助手用止血钳紧贴胸壁夹住针头固定,以免损伤肺组织。3.操作过程中,如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大汗、剧烈咳嗽、咳泡沫痰、胸痛、呼吸困难或抽出血性液体时必须立即停止操作,查找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4.在穿刺时,应将穿刺针处皮肤拉紧,并与皮下针眼错开,待拔针后,表皮组织则自然将针眼盖上,以防形成瘘道。在操作过程中应保证与胸膜腔相通的各接头不脱落,注意三通的方向不能接错,以防止空气进人胸腔。第三节胸膜腔闭式引流【适应证】1.大量胸膜腔积液经反复抽液治疗仍不吸收者。2.张力性气胸伴呼吸困难,纵隔移位,出现持续性肺不张者。3.包裹性脓胸或局限性脓胸不易穿剌排脓者。4.脓液黏稠或有脓气胸者,治疗不顺利,需要反复进行胸膜腔冲洗或注药者。【操作方法与程序】1.借助胸片、胸透或B超选择置管位置。2.患儿取坐位或半卧位,用甲紫棉棒标记好穿刺点,胸膜腔积液或脓胸多于腋中线第5肋间(或液面下)穿剌,单纯气胸则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进针。3.常规消毒皮肤,铺巾,用1%普鲁卡因进行局部麻醉。4.取消毒瓶塞1个,中间做一小孔,反套于胸膜腔穿剌引流管上,以控制送管长度并帮助固定。5.在标记好的穿刺部位做约1cm长的与肋骨平行的横切口,将带活动金属芯的硅胶多孔胸膜腔穿刺引流管在切口处垂直剌人,穿过胸壁时感觉阻力突然消失,停止进针,退出金属芯,同时将导管送人胸膜腔内。退出管芯后,荷包缝合胸膜腔引流管,将引流管与水封瓶连接,进行持续引流。6.局部消毒后,用纱布覆盖固定引流管。【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无菌引流瓶应每日更换。2.固定并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腔内脓液、气体沿套管壁溢出,导致切口周围感染或皮下气肿。抽吸、改变体位及导管方向是通畅引流管的常用方法。3.引流瓶内约有1/3无菌生理盐水,根据胸膜腔压力及治疗需要,调整长玻璃管在水面下的深度,以保证引流通畅和气体与液体的持续排出。4.负压吸引器一般应调至1kPa(10cmH2O),婴幼儿可适当减少负压水平。5.记录井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及引流速度,如发现有特殊变化应及时处理。6.定期拍胸片了解病情变化及引流管的位置。7.拔管前应先用止血钳夹住引流管,并仔细检査体征和拍摄床边胸部X线片,如确定肺部已完全张开或已无明显胸腔积液时,方可拔管。拔管时先局部消毒,然后拔管,用细纱条填塞伤口,盖上纱布,包扎固定,直至伤口痊愈。第四节给氧疗法【适应证】1.由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病变及其他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发绀,血氧饱和度<0.85(85%),PaO2<7.33kPa者。2.重度贫血、休克及有缺氧表现的其他危重患儿。3.—氧化碳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溺水、电击等意外.4.新生儿窒息。【操作方法与程序】1.鼻导管给氧法选择质软的鼻导管,管壁的前端涂以石蜡油,清洁鼻孔后插人鼻腔,插人深度一般为1.5〜2cm。若用有双侧孔的鼻导管,则应将侧孔对准患儿的鼻孔,用胶布(对皮肤无刺激)将鼻导管固定在鼻旁,另一端接氧气,调节氧流量至2〜3L/min,或至水瓶内有连续气泡逸出。用此方法吸氧时,吸人氧浓度一般低于30%。本方法虽简便易行,但小儿不易接受,且分泌物容易堵塞管腔,因此应用此方法给氧要经常检査导管是否通畅,及时清洗。2.面革法将用塑料或橡胶制成的面罩固定于口鼻上方,另一端与通过水瓶的氧气管道相连接。此方法需要较大的氧流量,一般为5〜8L/min,此时吸人氧浓度为35%-45%。当患儿不能耐受鼻导管给氧或效果不好时,则可改用本方法。但用此方法时,漏斗容易移位,故应注意密切观察,随时调整面罩的位置。3.头革给氧法头罩大多由有机玻璃制成,按年龄的不同选用大小合适的头罩。给氧时,将小儿的头部置于头罩内,头罩上有两个孔,一个用来连接氧气,另一个为出气孔,将氧气流量调整到5〜8L/min,则吸人氧浓度可达50%〜60%。应用此方法不用在鼻腔内插入导管,也不必在面部固定面罩,因此小儿容易接受,但是头罩内应保持一定的空间。如果头罩内的容积太小,患儿容易感到憋闷而出现烦躁不安。另外还应注意头罩内的温度及湿度,若温度较髙可放置冰块降温,使头罩内的空气湿冷舒适,达到良好的给氧效果。4.连续正压给氧法此方法主要是使呼吸道保持正压,避免肺泡早期闭合,使一部分失去通气的肺泡扩张,增加氧气的交换面积,提髙血氧浓度。对经用各种给氧方法仍不能缓解缺氧症状者,可使用此方法。本方法可通过简易正压给氧装置或呼吸机来完成。【注意事项】1.在给氧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呼吸道及管道通韨,须经常检査氧气流量及管道情况、面罩位置、头罩内的温度及湿度。2.吸人的氧气必须通过水瓶,以减少呼吸道黏膜的干燥,瓶中的水量以1/2为宜,以防止当氧气泡过大时将水冲人输氧管内,若为肺水肿患儿,则可将水换成35%的乙醇。第五节 压缩雾化吸入疗法【适应证】1.各种原因引起的气道急、慢性炎症,如喉炎、毛细支气管炎、哮喘等。2.过敏反应引起的黏膜水肿、渗出,痰液黏稠不易咳出。3.支气管平滑肌痉挛。4.气管切开,由于失去上呼吸道的湿化功能致痰液黏稠。【操作方法与程序】1.不同型号的压缩雾化机,按使用说明将主机与附件连接好,将药液加人储药罐,液量一般为2ml,不超过3ml,若太少,可加人生理盐水稀释。2.用面罩轻叩在患儿口鼻部,使储药罐保持竖直,避免药液倾斜外溢。打开开关,雾化开始。一般雾化10min左右药液消耗完毕。婴幼儿烦躁不配合者,可人睡后治疗。3.治疗结束,将储药罐及面罩分解、清洗,消毒后以备再用。【注意事项】1.雾化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情况、神志等,如有面色苍白、异常烦躁及缺氧症状应立即停止治疗。2.雾化吸人的药物剂量应根据临床表现来增减。3.应注意附件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注意加强口腔的清洁,以防呼吸道继发感染。第六节超声雾化吸入【适应证】1.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呼吸道感染,如咽炎、喉炎、毛细支气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