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大集中的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总体技术架构与技术路线_第1页
全省大集中的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总体技术架构与技术路线_第2页
全省大集中的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总体技术架构与技术路线_第3页
全省大集中的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总体技术架构与技术路线_第4页
全省大集中的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总体技术架构与技术路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省大集中的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总体技术架构

目录第一章 总体技术架构 51.1 应用技术架构设计 51.2 应用设计原则 71.2.1 读写分离 71.2.2 前后端分离 81.2.3 轻前台、大中台、强后台 81.3 应用的技术架构选型 81.3.1 前端 81.3.2 后端 91.3.3 RESTful和JSON 91.3.4 缓存、数据库层、存储 101.3.5 中间件 10第二章 系统技术路线 112.1 系统运行支持技术路线 112.1.1 跨操作系统平台支持 112.1.2 数据库支持(主流国产数据库、Oracle11g等) 112.1.3 应用中间件支持(主流国产应用中间件) 122.1.4 两种部署方式支持(负载均衡集群、HA高可用集群(双机)) 122.1.5 应用级容灾支持 122.1.6 客户端支持 142.1.7 主流浏览器支持 142.1.8 界面设计风格 152.1.9 应用程序界面自适应不同屏幕分辨率 162.2 系统实现技术路线 162.2.1 面向服务的架构SOA 162.2.2 应用门户技术 192.2.3 工作流技术 212.2.4 商业智能BI技术 222.2.5 报表定制技术 232.2.6 数据交换技术 242.2.7 基于XML技术的数据交换策略 262.2.8 J2EE技术架构 282.2.9 基于MVC模式的分层应用系统设计 312.2.10 ORM技术(保证业务数据与底层数据库的无关性) 332.2.11 基于Hibernate的应用系统持久层设计 332.2.12 Spring框架(保证平台、业务的松耦合性) 342.2.13 服务总线(ESB)与插件管理技术 342.2.14 WebService技术 342.2.15 WebPush技术 352.2.16 AJAX技术 361.1.1AdobeFlex技术 372.3 项目开发、运行、管理遵循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标准规范 382.3.1 等级安全防护级别设计 382.3.2 防范病毒传播 402.3.3 操作系统安全 402.3.4 数据存储安全管理 402.3.5 信息平台安全控制 412.3.6 应用访问控制 422.3.7 用户权限管理 42

总体技术架构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坚持信息系统一体化的理念,以统一的数据规范和技术标准为基础,以统一的应用门户为入口,以应用支撑平台为底层,采用先进成熟的云计算和微服务技术建立全省统一的财政信息一体化系统。其中微服务应用架构通过理清业务线和数据库之间的逻辑关系,将数据和业务分离开来,最终形成的整合性的财政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应用体系架构。总体技术架构严格按照总集成方的云化/服务化架构标准、规范、指南进行业务应用、微服务的开发交付,按照总集成方规划的公共服务(例如统一登录、统一用户和权限等)进行适配性改造。业务应用、微服务要能够基于总集成方提供的应用开发管理平台、云应用平台、云管理平台、微服务治理平台以及统一运维平台进行开发、部署和运维。应用技术架构设计应用技术架构如图所示,分为四层:图表STYLEREF2\s1.1SEQ图表\*ARABIC\s21:应用技术架构图第一层:接入层。支持对接云平台的负载均衡服务。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明了,达到“免培训”效果。技术上,静态页面采用html5+css3技术,动态页面及与后端业务逻辑的交互采用js+json和RESTful接口。静态页面和动态交互代码分离,用户界面(UI)设计和前端开发解耦,快速响应用户界面样式变化需求;前端动态交互与后端业务逻辑共享json格式数据,前后端开发分离,快速响应用户界面元素和布局变化;前后端采用无状态(RESTful)接口交互,实现各集群节点状态无关性,支持大用户量、大并发情况下的节点自动扩展。第二层:应用层。应用层支持采用轻量化应用中间件,如Tomcat等。支持基于Docker、Kubernetes的容器化部署;支持基础镜像的加固,包括系统加固和漏洞补丁更新等;支持应用的容器镜像和配置分离,使容器镜像具有通用性;支持应用无状态化(特殊用途容器除外);支持缓存会话信息;支持应用快速启动和优雅停机;支持应用实例健康状态检查;支持应用日志的集中管理;支持应用灰度发布和滚动升级。主要提供业务单据服务,采用事务集中控制的“微服务”架构。(1)事务集中控制。财政业务一体化系统是资金密集型系统,要求各个业务逻辑的事务保持强一致性。综合考虑系统稳定性(事务补偿机制会降低系统质量)和业务操作量(和互联网业务比,财政的业务操作少但业务逻辑复杂),财政业务单据服务选型为集中部署,实现事务集中控制。(2)微服务。分为四种类型(如图所示):业务操作代理服务、业务查询代理服务、工作流代理服务和工作流查询代理服务。这4类微服务是各类财政业务操作的高度抽象,既满足财政各种业务操作需求,又适应业务扩展和业务流程变化。图表STYLEREF2\s1.1SEQ图表\*ARABIC\s22:微服务分类图第三层:服务层。支持对接标准云服务,如分布式缓存、分布式消息等;支持公共业务能力和技术能力的服务化,支持通过OpenServiceBroker标准协议将公共业务能力发布为云服务,并实现相应的服务生命周期管理功能。提供各业务共用的组件服务。按照事务关联程度和业务管理需要,分为独立节点部署的“微服务”和集中部署的“组件集”两类。(1)微服务。主要采用独立节点部署,支持分布式事务,即支持事务的补偿和对账机制。包括“登录鉴权、工作流、缓存服务、交换服务、服务总线、路由、附件、日志和消息服务”等。(2)组件集。这部分组件联系紧密,或者发生频率极低,主要采用集中部署,包括“元数据管理、单据管理、数据权限”等。第四层:数据层。支持数据库读写分离;支持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分类存储;基于标准SQL与数据库交互,不依赖数据库专有特性;支持分库分表和数据库横向扩展;支持国产化数据库。包括缓存、数据库存储、数据仓库存储、非结构化数据存储等4类。其中缓存采用Redis;数据库按照不同的业务场景选择MongoDB、Oracle、MySQL等;数据仓库和非结构化数据使用Hadoop技术。应用设计原则读写分离为了确保产品的整体稳定性和性能,采用读写分离方式进行系统设计,将生产性业务操作连接可以读写的主库,使用主从复制和OGG等技术建立亚秒级的只读数据库供没有很强时效性的查询业务使用。要求业务系统根据业务的操作分类,将时效性要求不高的查询放到只读库上进行读取。前后端分离按前端和后台解耦原则,进行前后端的分离,在定义好API接口后,前端开发不需要等待后台开发完成,可以按接口进行开发并模拟数据测试,由前端负责交互逻辑,通过API接口从后台获取数据,后端注重数据的组织,权限的限定等。各负其责,避免开发时互相等待问题。轻前台、大中台、强后台前台使用HTML和JS进行交互开发,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迅速开发定制,给客户展现想要的效果。在平台设计时要立足长远建立统一的标准,各业务系统在一个框架下提供服务。后台服务要能提供强有力的搜索和数据共享。要贴近用户,灵活轻便,根据用户需要调整;搜索、共享组件、数据技术等模块不需要每次去改动底层进行研发。应用的技术架构选型系统采用的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图表STYLEREF2\s1.3SEQ图表\*ARABIC\s21:云+端技术架构图前端系统建设采用B/S/S的方式,这是一种先进技术的网络配置方案,也是配合Internet/Intranet建设的最佳方案,这种技术平台方案最大限度地方便了用户部署和维护大型软件系统,从而大大降低了用户目标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TCO)。客户端主要负责人机交互,包括一些与数据和应用关系的图形和界面运算;WEB服务器主要负责对客户端应用程序的集中管理;应用服务器主要负责应用系统的逻辑结构和数据关系,即事物处理。应用服务器又可以根据其处理的具体业务不同而分为多个;数据服务器则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和组织、分布式管理、备份和同步等等。采用B/S/S多层结构的优点:浏览器界面易学易用,使用者无须太多技术知识;大大降低安装和维护费用;升级简便,只须在应用服务器端进行升级操作;客户端无应用程序,保证瘦客户机运行;充分保护客户现有资源,避免重复投资;支持跨平台的应用程序;扩展传统的C/S/S系统;远程等同于本地;容易集成最新的技术。静态页面采用html5+css3技术,动态页面及与后端业务逻辑的交互采用js+json和RESTful接口。静态页面和动态交互代码分离,用户界面(UI)设计和前端开发解耦,快速响应用户界面样式变化需求;前端动态交互与后端业务逻辑共享json格式数据,前后端开发分离,快速响应用户界面元素和布局变化;前后端采用无状态(RESTful)接口交互,实现各集群节点状态无关性,支持大用户量、大并发情况下的节点自动扩展。后端后端使用J2EE架构,满足跨平台的特性要求,结构中的三个层次(客户表示层、中间逻辑层和数据管理层)可以处于不同的平台下进行协作应用,可以跨越中间防火墙进行通信,应用系统的集成,有的业务逻辑和服务都集成封装在可重用、可移植的EJB组件中,因此系统维护性和可重用性好,中间件代码可以集中在处理业务逻辑上,无需考虑数据表示,数据和程序集中在统一的服务器上,并且服务器运行平台与客户端的运行平台不同,因此采用J2EE的框架结构解决比较合适。RESTful和JSON为了支持后台多服务可以切换,需要将系统设计成RESTful风格。采用无会话模式通讯,前后台交换数据时使用JSON格式尽量小的传递数据,相同的数据传输比XML更小。缓存、数据库层、存储缓存用于把一些常用的内容放在内存中,提高访问性能。实现对象缓存机制,并且需要支持集群的处理。缓存对象可以分组管理,可以管理缓存对象的生命周期,支持灵活设置缓存容量,同时,缓存要提供对群集的支持,保证性能。中间件选择自主可控的中间件来支撑一体化系统的运行。系统技术路线系统运行支持技术路线跨操作系统平台支持系统支持跨操作系统平台,可灵活选择部署中标麒麟、中科红旗等国产操作系统,也可适用Windows、Linux、Unix等操作系统,方便以后在不同环境、不同需求下的运维扩展,从而实现应用系统与操作系统平台的无关性。针对中标麒麟、红帽、Windows、Linux、Unix等操作系统平台,系统运用WebHTML5、CSS、JavaScript、C/C++、Java、Lua、WYSIWYG等技术,借助于JavaScript框架、web-to-native框架、Runtime等跨平台技术,创建系统的部署配置脚本,并将应用程序打包成不同操作系统和运行平台上的组件和运行部署包,实现真正意义的跨平台部署。数据库支持(主流国产数据库、Oracle11g等)本项目所建系统的数据库系统不仅支持主流的国产数据库(达梦、人大金仓、南大通用等),也支持Oracle、SQLServer、Sybase、DB2、Informix、MySQL等多种数据库,有效确保核心业务数据安全性。系统运用ORM、Hibernate等技术,构建数据库访问服务,合理配置数据源链接脚本。同时,在应用程序包中封装数据源访问控制组件,对不同数据库的数据访问控制。系统以对象化、序列化机制,实现对不同数据库数据的存取、操作,有效支持系统对不同类型数据库的访问与处理,从而可根据业务和技术发展而对系统进行数据库环境的迁移。应用中间件支持(主流国产应用中间件)本项目业务应用软件系统的应用服务器支持东方通TongWeb、金蝶Apusic、普元等主流国产应用中间件,为系统国产化运行平台的构建奠定基础,确保核心业务应用的安全性;同时支持WebLogicServer、WebsphereApplicationServer、MQSeries、Tomcat、Tuxedo、Tibco、Resin等主流应用中间件。借助于Spring框架、ESB、WebService、web-to-native框架、Runtime等跨平台应用部署与运行技术,系统在应用程序包中为不同应用中间件平台的部署和运行配置了相应脚本,实现在不同应用中间件上的部署、运行、跨平台交互。系统可根据业务和技术发展,灵活地部署和配置应用中间件平台,按照未来业务应用和技术发展的要求,完成系统在不同应用环境的迁移或移植。两种部署方式支持(负载均衡集群、HA高可用集群(双机))系统支持负载均衡集群的部署方式,采用成熟的系统分层框架和业务组件技术,通过应用中间件的集群部署方式和失效行转移机制,来合理分担负载、有效隔离故障与风险,从而保障应用软件系统运的可靠性。系统还支持HA高可用集群(双机)的部署方式,利用数据库双机热备份和定期备份、容灾恢复技术手段,及时进行故障处理和恢复,从而保证系统具有足够的可靠性,支持7×24小时不间断地可靠运行。应用级容灾支持系统采用多种应用容灾支持手段,可有效满足应用级冗灾建设要求,从而适应全省财政应用级容灾的实际需要。(1)系统应用级容灾维护支持系统提供简单的维护机制和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免维护能力、一定的故障分析能力、快速的容错恢复能力,从而可确保系统长时间稳定运行。系统采用成熟的系统分层框架和业务组件技术,通过集群部署,合理分担负载、有效隔离故障与风险。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模型、适度的冗余结构、异常处理机制,并利用数据库双机热备份和定期备份、容灾恢复技术手段,系统可及时进行故障处理和恢复,从而保证系统7×24小时不间断地稳定运行。1)系统的关键数据模块均采用了缓存Cache的设计,随着系统的运行和缓存的不断优化,系统的长时间运行性能指标还将不断提升。2)系统的Cache缓存支持分布式存储,通过内嵌组播协议进行实时同步。3)系统的退出和异常停止,均不会影响其他应用系统。(2)系统应用级容灾恢复支持系统自身维护简单,具有快速恢复功能,可帮助管理员规划和维护系统,确保系统的稳定、安全的运行。1)系统自身具有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检测与修复数据等维护与恢复功能,并提供定时自动调度的数据备份处理能力。2)系统支持数据的自动维护,具有缺省的数据自动清理和一致性检查措施,可按客户的数据保存要求,对数据进行归并、整理、检查和删除。3)系统还可定义不同类型数据的生命周期,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不同的维护策略。通过数据的自动维护策略,可有效保障管理服务器的高效运行,减少系统维护工作量。4)查询系统登录用户及其操作情况:系统可查询到登录系统的用户,以及实现这些用户对系统的增加、删除、修改操作情况。(3)系统应用级容灾处置支持1)容灾备份和应急恢复:对本项目所建系统建立容灾备份和应急恢复机制,采用双机备份方式,对系统数据库进行数据备份,满足系统的应用容灾要求。2)设置数据备份策略:为系统设置数据备份策略,将系统数据定期备份到灾备中心。3)利用容灾备份工具执行容灾处理:充分融合、利用容灾备份工具,对应用系统和数据进行容灾备份与恢复处理。客户端支持系统支持多种客户端,主要包括Windows2000/XP/Vista/Windows7/Windows8/Linux系列、Windows最新客户端操作系统等操作系统,IE6及以上以及其他主流浏览器,可在这些客户端上进行灵活展现与操作,从而可根据用户的不同应用环境和需求进行方便的应用和扩展。系统利用WebHTML5、CSS、JavaScript、C/C++、Java、WYSIWYG等技术,结合JavaScript框架、web-to-native框架、Runtime等客户端平台支撑技术,为系统的客户端配置相应的运行支撑脚本,从而有效支持系统在不同客户端操作系统平台上的部署和运行,实现真正的跨平台运行,适应未来业务应用和技术发展形势,方便地完成系统客户端运行环境的移植。主流浏览器支持系统支持IE6及以上(IE7、IE8、IE9等)WindowsIE浏览器,以及GoogleChrome(谷歌铬浏览器)、欧鹏浏览器、UC等国产浏览器,并在这些客户端上进行灵活展现与操作,从而可根据用户的不同应用环境和需求进行方便的应用和扩展。界面设计风格本项目所建系统提供简洁、美观大方、操作风格一致、友好、便捷实用的用户操作界面,操作流畅快捷、易学易用。系统在操作使用、维护管理等方面简便易行、界面友好、功能完整、提示清晰,操作者无需经过复杂培训即可熟练使用系统功能,从而为用户提供体贴、周到、有效的信息服务。通过提供操作简洁、使用方便、人性化的界面和操作方式,方便用户使用系统功能,开展日常业务管理工作。系统按照通用界面标准进行设计,并根据通用用户的操作习惯和应用水平,提供易于学习和掌握的操作功能,从而缩短用户学习周期。通过合理的界面操作、业务处理设计,为绝大多数用户提供布局美观、提示信息简洁且通俗易懂、流程清晰、操作简单、易学易用、使用灵活、风格统一、业务用语规范、在线帮助信息丰富详实的前端界面。(1)界面美观大方、风格一致系统将为用户提供易用的界面功能,界面简洁美观、友好、使用操作简单方便,所有业务功能界面的总体风格一致,操作流程一致,并为复杂操作提供向导提示,最大限度地减轻业务人员的操作难度。系统具有上下文相关的详细在线帮助信息,方便用户随时查询。系统提供业务信息门户定制功能,可方便地定制个人所关注的应用门户信息,并提供多种栏目、模板供使用者按需选择。(2)操作简单易用系统还提供鼠标与键盘相结合的快捷键操作方式、弹出式信息采集与查询统计条件设置页面。系统的操作和选择键(热键、菜单选择等)的功能定义保持全系统一致,查询界面可跳页和滚动显示,查询或统计结果和报表的可选打印与电子文档存储,可增强信息采集、处理、应用等环节的易用性。系统采用Ajax异步请求响应技术在信息展现页面中嵌入信息服务请求处理逻辑,来提高系统的易操作性,实现丰富的客户端信息处理效果。对于信息展现页面,采用“页面上方标识、左侧功能导航、主页面展示、右侧嵌入式业务信息展示页面”等统一页面风格和框架,并通过Struts、Portalet框架的标签封装与流程控制、Ajax异步服务请求技术加以实现,来提高各类业务管理与应用的易用性。同时,系统支持通知公告功能,可提醒用户尚未完成的工作。(3)维护管理简单系统提供完整、可读性强的系统故障信息,并采用统一、规范的错误代号,便于维护人员重现故障,找出问题起源。同时,系统对角色、流程、报表等维护操作均采用图形化管理界面,其操作和管理简单,易于配置、便于检查,并且在调整数据、图形元素时不会影响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系统提供分层维护模式的系统管理功能,支持系统管理人员按照不同区域、机构、岗位、职责的用户进行权限管理和相关流程、模板的配置。应用程序界面自适应不同屏幕分辨率系统采用门户技术对应用程序界面进行灵活设置,可对管理界面子窗口的布局、大小、位置进行灵活设置,并可自适应800×600、1024×768、1280×1024等不同屏幕分辨率的要求:1)应用程序管理界面通过拖、拉、拽等方式进行视图位置的调整,可修改多个视图的排放位置,配置每个门户窗口的大小。2)系统支持子窗口布局的灵活配置,可实现单列、双列、三列、指定比例的布局,并可自适应屏幕大小。系统实现技术路线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本项目将通过SOA体系,以服务为中心来组织系统功能,从而提高服务响应速度,增强系统灵活性,更好地适应业务的需求,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面向服务架构(SOA)是一个典型的MVC模式的架构,其示意图如下所示:图STYLEREF1\s二SEQ图\*ARABIC\s11面向服务架构示意图与传统方法相比,SOA更加强调以下优势:基于标准、松散耦合、共享服务、粗粒度和联合控制。通过不断地构筑业务需要的各种标准服务,实实在在地形成一个“服务仓库”,按需服务,最终实现的业务自主(最终用户编程)。服务是网络中可用的软件资源。服务提供者通过标准机制提供服务,服务使用者通过网络有计划性地使用服务。服务代理发布服务所在位置,并在使用者请求服务时定位服务。服务使用者和提供者的角色不是惟一的;服务提供者也可以是使用者,反之亦然。提供者在服务约定中以标准语言描述其服务,并向代理发布服务。客户从服务代理处(或登记处)查询所需的服务,并接收有关服务访问的约定和信息。随后,客户或使用者便可绑定到服务,并可与提供者直接通信。服务实现包含服务的功能或业务逻辑。对于服务使用者来说,服务实现应是一个“黑匣子”;用户没必要知道服务的功能实现细节。有以下五类服务:1)数据访问-允许对不同数据源进行统一访问。2)组件-提供对打包应用服务的访问,如ERP。3)业务-提供使用一个以上打包应用或定制应用功能的复杂服务。4)组合-使用以上三种类型的服务来创建包括新功能和现有功能的新服务5)共享的或企业基础架构服务,消息日志之类的低级服务,其重用性使快速创建新的高级服务成为可能。在SOA架构下,不管是数据访问、组件访问还是业务访问,都是对服务的访问,并可在此基础上组合和共享。对此制定标准的服务规范和接口,将简化计算环境。以服务或组件形式出现的业务逻辑可以被共享、重用、配置,各系统通过标准化的服务接口连接起来。与SOA架构有关的几个关键术语及其相关实现技术和标准如下所述:1)松散连接:可使用服务进行应用整合,而无需知道该服务的语言、平台、位置或状态。WebServices提供了到网站或应用的程序接口。可能存在几个操作,每个操作都有自己的输入和输出信息。这些操作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服务的程序接口。具体的实施细节、平台和语言都被隐藏起来了。只要在调用时遵循HTTP协议,返回时遵循SOAP协议,就能利用WebService灵活集成不同应用。2)发现:SOA的三角形关系结构说明了面向服务中注册“发现”交互循环,其目标是要实现对服务的动态发现。3)流程:提供服务之间的信息顺序和控制顺序,包括简单的或复杂的决策制定,并通过选择和循环结构来实现。业务规则负责对流程进行指导和控制。上述关键术语说明了面向服务能够提高的生产率和敏捷性。目前,WebServices的核心标准已经相对成熟,应用服务器和供应商都有符合标准的产品面市。Web服务建立在开放标准和独立于平台的协议的基础之上。Web服务通过HTTP使用SOAP(一种基于XML的协议),以便在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通信。服务通过WSDL(WebServiceDefinitionLanguage)定义的接口来公开,WSDL的语义用XML定义。UDDI是一种语言无关的协议,用于和注册中心进行交互以及查找服务。所有这些特性都使得Web服务成为开发SOA应用程序的优秀选择。服务质量方面的一些主要标准也有了很大进展,比如安全性标准(如WS-Security)和可靠性标准(如WS-ReliableMessaging)。其他标准还有BPM标准(如BPEL)、WebServices管理(如WSDM)以及WebServices门户标准(WSRP)也都获得了许多厂家的支持,产品也成熟。SOA凭借其松耦合的特性,使得本项目所建应用软件系统可按模块化方式来添加新服务或更新现有服务,以满足新的业务需要,并通过不同渠道来提供服务,将现有或原有应用作为服务,从而保护了用户的信息化建设投资。本项目所建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将与国债系统、国债登记公司系统、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国际司系统、账户系统、其他相关系统(政府采购系统、数据中心、现有预算执行分析系统、现有部门决算系统等)等相关外部应用系统进行应用集成,因此,采用基于SOA的应用集成架构对实现系统间的平滑连接非常关键。应用门户技术本项目将利用信息门户技术来实现所建系统的统一业务信息门户的资源整合与内容管理、信息发布与多样化展现服务,可有力支持国库支付管理的资金支付管理、账务处理管理、预算单位管理、监控管理、现金管理、政府财务报告等工作的开展,拓展业务管理和相关信息服务的技术手段,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业务管理和信息应用水平,为各类业务管理人员、相关领导提供不同层次的信息服务。应用门户框架(portal)是面向服务架构直接面对用户的界面,是用户访问所有服务的统一的信息系统入口。下图是应用门户框架的示意图。图STYLEREF1\s二SEQ图\*ARABIC\s12应用门户框架示意图政府信息系统经常使用不同种类的解决方案来经营业务。它们的工具集可能包括各种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这时每个应用程序与其他应用程序之间都会存在数据重叠。由于多种原因,政府部门将信息存储在不同的系统中,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格式设置和访问。对于最终用户来说,这种系统布局会降低生产力。用户必须首先了解每个应用程序的用途和操作,还必须记住多个登录信息,每个信息对应一个应用程序。此外,必须熟悉各个不同的平台。例如,某个工作环境可能包括使用Windows用户界面的客户服务器应用程序、基于Web的应用程序,甚至是在模拟窗口中执行的字符模式应用程序。这些只是最终用户在一个异类信息系统上执行日常工作必须面对的一小部分困难。每个政府部门面临的挑战就是消除这些困难,以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理想解决方案是通过无缝集成平台,使用统一验证实现应用程序的统一访问和有效管理。作为通往信息访问和管理的真正网关,门户是集成政府信息系统应用程序并向用户提供高效和完善环境的最佳形式。通过政府信息系统的统一入口点,政府信息系统门户实现了从一个位置上对所有应用程序的访问。通过将政府信息系统应用程序集成到门户的方式,所有用户可统一、持续地访问信息。用户无需了解、关心信息的来源,这些信息通过“浏览器”工具“推向”用户。一次性登录(SSO)是政府信息系统门户提供的一个核心服务。使用SSO,用户登录一次即可访问多个应用程序。通过提供透明的个性化信息访问(这种信息访问独立于真正承载数据的后端应用程序),门户使信息使用更简便。政府信息系统门户的设计很直观用户能够自己查找和操作信息,无需任何培训。政府信息系统应用程序到门户的集成即利用了此特性。门户设计者的任务就是通过为每个企业需求提供相关视图并实现与最终用户交互的方式来组织内容。例如,当某个管理人员与门户连接时,主页将显示他的个性化内容,例如他的文件夹和邮件。该主页还可能包含等待他进行审批的部门支出报告。包含这些通知的Portalet会自动引导该管理人员完成查看、接受或拒绝各种支出的过程。用户还可以使用门户页面和集成数据,以有助于促进业务发展的方式提供信息。门户可使用户聚合来自不同系统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转换为商务智能。政府信息系统应用程序到门户的集成使得信息能够用于更广泛的用户,并通过为广泛的政府信息提供个性化和相关视图,使其更加智能化。门户是提高所有工作人员(从决策者到执行者)办公效率的重要因素。运用门户定制、内容管理、通用表单处理、信息发布、信息展现等方面的信息门户技术,构建全面而完善的信息服务管理平台,主要涉及以下技术:1)栏目管理技术:采用多层次、分布式的栏目管理技术,提供不同位置与架构层次的信息门户栏目管理。2)模板管理技术:采用频道方式分类管理多种信息展现模板,实现通用表单处理。通过支持模板的层次嵌套,并利用不同的页面访问策略,实现静态与动态信息的发布。3)内容管理技术:利用可视化编辑器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进行信息门户内容的图文混排处理,并通过语言转换平台进行信息展现的国际化语言支持。4)信息审核技术:通过信息审核控制逻辑,对待发布的信息按照指定流程进行审批,确保信息门户中信息的有效性。5)信息发布技术:运用数据管理和更新技术,提供信息的快速发布、定制发布、完全发布、高级发布、后台发布等多种发布方式和技术手段,从而灵活地管理所发布的内容,并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性能和人员效率。6)信息浏览技术:采用图文信息、文档、附件等复合文档的发布预览技术,在信息正式发布到Web服务器前准确感知真实效果,并在信息发布后利用信息门户的丰富展现功能进行图文信息浏览。工作流技术对于本项目所有牵涉到多部门、多岗位协同处理的业务,将在业务应用系统中采用工作流方式,对数据采集、日常监督、专项监督、重点监督检查、信息通报、行政处理处罚、评价结果应用等工作进行网络化业务流程处理,并运用工作流技术来实现以下功能。1)系统支持任务自动通知、审批退回、各环节批量数据处理等功能。2)系统在各审批环节使用专用界面,并支持电子印章,提供完整的电子签章整合接口,方便工作处理。为此,本项目将采用基于J2EE技术体系开发的工作流系统,在工作流模型的描述和应用接口等方面遵循WFMC(标准化组织工作流管理联盟)提出的工作流参考模型,由一套互相独立、紧密联系的软件模块和工具构成,包括:工作流引擎、图表化流程定义工具、流程运行跟踪功能。工作流系统具有以下功能:1)对过程定义进行解释;2)控制过程实例的创建、激活、挂起、终止等;3)控制活动实例转换,包括串行或并行操作、工作流相关数据解释等;4)支持分布式工作流的协同;5)管理流程的柔性执行;6)提供支持用户操作的接口;7)维护工作流控制数据和工作流相关数据;8)提供用于激活外部应用程序和访问工作流相关数据的接口;9)提供控制、管理和监督工作流实例执行情况的功能。利用工作流定制与管理功能,可以定制出环节数量不受限制的各种日常管理、审批流程,并可作为共享引擎,来支持相关管理信息的审批或流转控制。(1)工作流定制的应用范围从通用和实用角度出发,系统的流程定制模块提供了大量的可自定义选项,具有良好的全局性、实用性、可伸缩性、适应性,可以采用非编程化管理模式,根据业务管理流程需要,自定义出完全适合本组织的多种业务流程。(2)工作流定制的步骤和方法组织机构内各种工作事务的处理过程在各业务应用系统中表现为流程形式。流程定义步骤包括:流程定义、环节定义、流向定义。1)流程定义:定义流程的基本属性,包括流程名称、类别、应用表单、管理者、使用人、归档方式等内容。2)环节定义:每个环节均由指定的办理人按指定的办理方式和办理权限完成相应的工作处理任务。3)流向定义:指定流程各环节的流转次序、流转规则。(3)工作流定制的功能实现上述功能分三类进行实现,主要包括:工作流模型定义、图表化流程定义、表单设计,具体描述如下:1)工作流模型定义:根据已建工作流模型进行工作流程运转模型定义。2)图形化流程定义:使用图形化的方法,运用丰富的流程逻辑表达方式,来设计、修改复杂的业务工作流程。3)表单设计:通过表单、界面设计功能,完成表单的设计、部署和管理,实现表单数据、处理逻辑和表示分离,以及数据、初始值、UI组件、校验规则的定义和设置。商业智能BI技术BI(BusinessIntelligence,商业智能)是随着Intemet的高速发展和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而产生的。BI使企业决策者能对企业信息进行有效、合理地分析和处理,为生产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学术界对BI有不同的定义:DataWarehouseInstitute组织认为“BI是将数据转换成知识并将知识应用到商业行为上的一个过程”:GartnerGroup则认为“BI是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然后通过发现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确切地讲,BI并不是一项新技术,它将数据仓库(Dw)、联机分析处理(OLAP)、数据挖掘(DM)等技术与客户关系管理(CRM)结合起来应用于商业活动的实际过程中,实现了技术服务于决策的目的。BI技术的应用架构如下图所示:图STYLEREF1\s二SEQ图\*ARABIC\s13BI技术应用架构示意图我公司将在本项目中借鉴相关BI技术理念,在国库支付管理的数据获取、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展示利用方面,合理规划相应的数据分析模型,建立业务信息资源的分级管理和应用机制,辅助实现各项国库支付业务的数据分析、数据预警、信息展现等业务应用。报表定制技术报表定制支持各类业务表单的数据采集、公式设置、样式设置、报表生成。通过可视化表单定制器,提供表单的定制、预览、打印、导入、导出等功能。利用报表定制机制,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快速定义表单格式,并用于相关业务应用。运用报表模型机制,可以对报表模板进行文件管理、对象编辑、视图过滤、公式设置、数据采集、表格设计等报表设计和处理。报表定制的主要任务如下:(1)报表模版文件管理对已创建的报表可进行文件管理,完成以下任务:1)创建报表模版:报表定制工具与后台数据库进行无缝连接,可选择不同数据源,进行各类报表的定制。通过定制向导,只需根据提示操作来创建报表模板,并在报表模板中按需插入数据项、系统日期、计算域、图片、圆形、页数等。2)报表另存:可将报表生成文件保存到磁盘上。3)报表导入:可将保存的报表格式自动导入。报表定制机制与Word、Excel等文档格式进行无缝衔接,可将定制好的报表模板自动导入到系统中,完成对报表的定义。4)报表预览:可预览报表内容,系统自动将已录入的数据填充到报表中,实现报表数据的预览。5)报表打印:可直接将定制完的报表及其内容提交打印机,输出纸质档案。系统中通过“打印”功能自动调用报表打印功能,打印出定制的报表。(2)报表模版对象编辑对已创建的报表可进行修改。在报表中可增加数据列,并将指定数据源中的数据项拖放到报表中。编辑过程中,可对报表格式(如:字体的颜色、大小等)进行调整。报表定制工具可以对以下对象进行编辑:1)表格:输入要创建的表格的行与列数进行表格创建,自动形成特定格式的报表,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报表直到满足要求。2)文本:在报表中放入一个文本框,由用户输入文本3)业务数据:业务数据从系统数据库中读取,编辑报表模板时只要将所需数据项拖动到指定位置即可,系统将自动读取相关业务数据。4)计算字段:根据指定的数据源,列出此数据源的所有数据字段,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系统内置的函数进行组合,以便在运行报表时提取出所需数据。5)字段:放置所选数据源的各数据字段,根据所设置的字段读取相应数据。6)数据图片:放置数据库中的图片数据对象,系统自动显示对应的图片,从而可以完成图文自动混排。7)日期:放置日期数据,可以设置各个日期显示格式。在报表打印过程中将自动提取所设置的打印时间。8)页数: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报表是否显示页数。对于封面页可以不设置页数,而对于内容页可以设置页数对象,保证打印过程中文档的连续性。9)线、椭圆及其他对象: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提供椭圆、线、矩形、组合框等对象,用于修饰报表。针对以上报表对象,可以设置颜色、字体大小、对齐方式、有无边框、是否粗体或斜体等不同属性,并可对其进行复制、粘贴等操作。数据交换技术数据交换技术用于在统一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上实现本项目所建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与相关外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借助于现有的网络、计算机硬件、系统支撑软件,由本项目所建应用软件系统接口来实现跨机构、跨网络、跨系统的业务应用。系统采用标准、规范的数据交换协议,完成业务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从而为各机构的不同信息网络、业务应用系统提供应用数据整合手段。图STYLEREF1\s二SEQ图\*ARABIC\s14本项目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模型数据交换的基本处理逻辑如下所示:图STYLEREF1\s二SEQ图\*ARABIC\s15数据交换技术处理逻辑示意图为了实现系统对业务信息的高效利用,对于通过数据交换平台采集到的各类业务信息,需要进行处理和转换,以适应后续的预警和分析等功能的要求。系统升级时要对数据处理进行综合分析,提供通用的数据处理和转换功能组件,对初步采集到的业务数据,按照业务要求,需要进行规范地处理转换。图STYLEREF1\s二SEQ图\*ARABIC\s16数据交换处理和数据转换模型基于XML技术的数据交换策略本项目所建系统的数据传输和处理均采用XML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并采用标准的XML语言作为数据交换标准来描述系统接口,并进行信息资源整合,以满足信息化应用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不同部门、不同地区间的信息交流逐步增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信息传输提供了保障。当大量的数据出现在网络上,面对多种多样的数据格式,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它们,其实就是数据共享与数据转换的问题。简单地说,数据共享就是让在不同地方使用不同计算机、不同软件的用户能够读取他人数据并进行各种操作运算和分析。XML作为统一的数据标准在国外经历了长时间发展。Ariba和Microsoft已经开发了cXML作为标准,CommerceOne则提供了xCBL(CommonBusinessLibrary,通用商务库),Microsoft还启动了BizTalkFrameWork,得到了SAP、Boeing、BP/Amoco、CommerceOne等公司的支持。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可扩展置标语言)的出现突破了EDI的发展瓶颈。XML是一种界定文本数据简便而标准的方法,它曾经被称为“Web上的ASCII码”。与HTML不同,XML不关心任何视觉表现形式而只关心数据本身。XML的标记用来说明要描述的概念,而属性则用来控制它们的结构。在这样的描述机制下,XML的数据是开放的,其自描述的特征使之对于BtoB和企业内部网解决方案来说是一种有效的选择,并且无需实现协调就可以在程序之间共享数据。为了使用XML文档,W3C还标准化了一套API。而XML的特性则昭示了其将成为互联网共享信息的主要途径。在对业务活动的支持过程中,系统必须能满足频繁的内容更新,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即时动态内容的刷新和数据安全性等方面的需要。使用XML在数据解析的时候遵循文档类型定义DTD(DocumentTypeDefinition),保证了文档结构的一致性。XML能够在应用之间存储、转换和传送数据,应用平台与软件相对独立,数据不必因软件或平台的变化而改变。此外,XML数据容易转换,可以将数据从一种Schema规范转换为另一种,并且可以有多种输出的格式,如HTML和PDF等。XML同时使动态文档成为可能,通过操纵XML的片段,可以将信息重新包装来满足个人的需求。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是Web上的数据通用语言。XML是一种开放的标准,XML语言不受任何实体的控制也不归任何实体所有。XML可以扩展,XML标签可以被任何人创建并被其他人所采用。它使开发人员能够将结构化数据,从许多不同的应用程序传递到桌面,进行本地计算和演示。XML允许为特定应用程序创建唯一的数据格式。它还是在服务器之间传输结构化数据的理想格式。在系统应用中使用XML技术有以下优势:(1)提供用于本地计算的数据传递到桌面的数据可以进行本地计算。XML分析器可以读取数据,并将它递交给本地应用程序(例如浏览器)进一步查看或处理。数据也可以由使用XML对象模型的脚本或其他编程语言来处理。(2)向用户提供正确的结构化数据视图传递到桌面的数据可以以多种方式表示。本地数据集,可以根据用户喜好和配置等因素,以适当的形式,在视图中动态表现给用户。(3)允许集成不同来源的结构化数据一般情况下,使用代理在中间层服务器上集成来自后端数据库和其他应用程序的数据,使该数据能传递到桌面或者其他服务器,以便进行聚合、处理和分布。(4)描述来自多种应用程序的数据由于XML是可扩展的,因此它可以用于描述来自多种应用程序的数据,从描述Web页面集合到数据记录。由于数据是自描述的,因此不需要数据的内置描述,也能够接收和处理数据。(5)通过粒度更新来提高性能XML允许粒度更新。开发人员不必在每次有改动时都发送整个结构化数据集。有了粒度更新后,只有改变的元素才必须从服务器发送到客户机。改变的数据可以在不必刷新整个页面或表的情况下显示。J2EE技术架构本项目的应用软件系统采用多层架构的B/S结构和组件开发技术,基于J2EE的分布式计算技术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和系统开发,并运用构件化、组件化开发技术实现各项系统功能,从而有效确保系统的先进性、稳定性、安全性、兼容性。J2EE标准是一个为开发和发布便于达到网络经济要求的应用程序所提供的标准,该标准是由SunMicrosystems以及多个合作者共同开发的,主要用于当今网络经济中的商业领域。建立该标准是为了扩展现场、减少了阻碍事务的冲突,利用该标准可使商业应用仅集中于商业问题,而不是集中在复杂的技术问题。J2EE是多层的分布式体系结构,使系统的操作和运行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先进的Java计算方案如面向对象、独立于平台、快速集成、代码重用等,是实现这种结构的关键,并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图STYLEREF1\s二SEQ图\*ARABIC\s17多层分布式J2EE技术体系架构J2EE体系架构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分布式对象计算环境,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以及服务器之间可以通过RMI(RemoteMethodInvocation)、HTTP、IIOP(InternetInterORBProtocol)、JMS(JavaMessagingService)等多种协议进行消息和数据交换。JavaRMI是为分布式的异质系统之间调用而设计的Java环境,RMI支持在不同的虚拟机上对象的无缝远程调用,很好地实现了对分布式的对象模型的支持,使得分布式应用的实现变得简单,并保证了安全性。系统还可以通过IIOP存取CORBA对象。其中,EJB的开发使用模型如下所示:图STYLEREF1\s二SEQ图\*ARABIC\s18EJB开发使用模型J2EE把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支持任务分成好多定义好的角色。这种分工的作用是:把复杂的编程任务交给J2EE平台,减少了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支持新的应用需求的工作量,以及可以清楚地根据特定的技术和条件进行任务分离。这种分离也使得专业知识商品化--J2EE应用程序实质上可以用非定制的组件装配而成,这些组件要遵照定义好的接口,这样就仅需要少量编程或专用化。J2EE平台通过JAX-RPC1.1API提供了完整的Web服务支持,这种API支持基于servlet和企业bean的服务端点。JAX-RPC1.1基于WSDL和SOAP协议提供了与Web服务的互操作性。J2EE平台也支持WebServicesforJ2EE规范(JSR921),后者定义了Web服务的部署需求并利用了JAX-RPC编程模型。除了几种Web服务API之外,J2EE平台还支持WS-IBasicProfile1.0。WS-IBasicProfile标准让Web服务克服了不同编程语言、操作系统和供应商平台之间的障碍,从而使多种应用程序之间能够交互.这意味着除了平台独立性和完整的Web服务支持之外,J2EE还提供了跨平台的Web服务互操作性。图STYLEREF1\s二SEQ图\*ARABIC\s19支持Web服务的J2EE平台框架在J2EE下,Web服务客户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访问J2EE应用程序。客户可访问用JAX-RPCAPI创建的Web服务;在幕后JAX-RPC使用servlet来实现Web服务。Web服务客户也可通过bean的服务端点接口访问无状态会话bean。Web服务客户不能访问其他类型的企业beans。无状态的EJB组件作为Web服务具有很多优势:1)利用现有的业务逻辑和流程:在许多企业中,现有的业务逻辑可能已经使用EJB组件编写,通过Web服务公开它可能是实现从外界访问这些服务的最佳选择。EJB端点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因为它使业务逻辑和端点位于同一层上。2)并发支持:作为无状态会话bean实现的EJB服务端点不必担心多线程访问,因为EJB容器必须串行化对无状态会话bean任何特定实例的请求。3)对服务的安全访问:企业beans允许在部署描述符中声明不同方法级别的安全特性。方法级别角色被映射到实际的主体域(principaldomain)。使用EJB组件作为Web服务端点,将该方法级别的安全性也带给了Web服务客户。4)事务问题:EJB服务端点在部署描述符规定的事务上下文中运行。容器处理事务,因此bean开发人员不需要编写事务处理代码。5)可伸缩性:几乎所有EJB容器都提供了对无状态会话bean群集的支持。因此当负载增加时,可向群集中增加机器,Web服务请求可定向到这些不同的服务器。通过把Web服务模型化为EJB端点,可使服务具有可伸缩性,并增强了可靠性。6)池与资源管理:EJB容器提供了无状态会话bean池。这改进了资源利用和内存管理。通过把Web服务模型化为EJB端点,这种特性很容易扩展,使Web服务能够有效地响应多个客户请求。基于MVC模式的分层应用系统设计本项目所建应用软件系统将设计合理、明确的应用系统分层架构,并采用J2EE的MVC架构搭建应用软件框架结构,可实现对多种操作系统、应用服务器、消息中间件、数据库的支持。MVC是一种把视图(V)、逻辑模型(M)通过控制器(C)的调度而实现分离的程序设计思想。这种抽象结构有助于将应用程序分割成若干逻辑部件,使程序设计变得更加容易。采用MVC模式可以分离数据访问和数据表现,可以开发一个有伸缩性的,便于扩展的控制器,来维护整个流程。MVC结构可以构建多用户的、可扩展的、可维护的、具有很高交互性的业务系统。在MVC结构中,模型(Model)代表应用程序的数据(data)和用于控制访问和修改这些数据的业务规则(businessrule)。通常模型被用来作为对现实世界中一个处理过程的软件近似,当定义一个模型时,可以采用一般的简单的建模技术。当模型发生改变时,它会通知视(View),并且为视提供查询模型相关状态的能力。同时,它也为控制器(Controller)提供访问封装在模型内部的应用程序功能的能力。利用MVC架构开发应用软件系统的逻辑框架如下所示:图STYLEREF1\s二SEQ图\*ARABIC\s110利用MVC架构开发应用软件系统的逻辑框架一个视(View)用来组织模型的内容。它从模型那里获得数据并指定这些数据如何表现。当模型变化时,视负责维持数据表现的一致性。视同时将用户要求告知控制器(Controller)。控制器(Controller)定义了应用程序的行为;它负责对来自视的用户要求进行解释,并把这些要求映射成相应的行为,这些行为由模型负责实现。在独立运行的GUI客户端,用户要求可能是一些鼠标单击或是菜单选择操作。在一个Web应用程序中,它们的表现形式可能是一些来自客户端的GET或POST的HTTP请求。模型所实现的行为包括处理业务和修改模型的状态。根据用户要求和模型行为的结果,控制器选择一个视作为对用户请求的应答。通常一组相关功能集对应一个控制器。Struts是一个基于SunJ2EE平台的MVC框架,主要是采用Servlet和JSP技术来实现的。Struts把Servlet、JSP、自定义标签和信息资源(MessageResources)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中,利用其进行开发时无需自行编码实现全套MVC模式,极大地节省了时间。Struts框架的组件结构如下图所示:图STYLEREF1\s二SEQ图\*ARABIC\s111Struts框架的组件结构在具体使用Struts框架时,各部分的开发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1)Model部分:采用JavaBean和EJB组件,设计和实现系统的业务逻辑。根据不同的请求从Action派生具体Action处理对象。完成“做什么”的任务来调用Bean构成的业务组件。创建有ActionForm的派生类实现对客户端表单数据的封装。2)View部分:为了使用Model中的ActionForm对象,必须用Struts提供的自定义标记创建HTML表单。利用Struts提供的自定义标记库建立用户界面把应用逻辑和显示逻辑分离。Struts框架通过这些自定义标记建立View和Model之间的联系。Struts的自定义标记还提供了很多定制页面的功能。3)Controller部分:Struts提供了核心控制部分的实现,系统只需要配置ActionMapping对象。ORM技术(保证业务数据与底层数据库的无关性)ORM(对象关系映射)技术是一种为了解决面向对象与关系数据库存在的互不匹配的现象的技术。ORM通过使用描述对象和数据库之间映射的元数据,将Java程序中的对象自动持久化到关系数据库中。从本质上看,ORM是将数据从一种形式转换到另外一种形式。ORM是随着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发展而产生的。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是当今组织级应用开发环境中的主流开发方法,关系数据库是组织级应用环境中永久存放数据的主流数据存储系统。对象和关系数据是业务实体的两种表现形式,业务实体在内存中表现为对象,在数据库中表现为关系数据。内存中的对象之间存在关联和继承关系,而在数据库中,关系数据无法直接表达多对多关联和继承关系。因此,对象-关系映射(ORM)系统一般以中间件的形式存在,主要实现程序对象到关系数据库数据的映射。利用ORM技术可实现对象数据到关系数据的持久化透明,使开发人员不依赖于具体数据库就可实现应用逻辑,做到“只关注对象,而不用关注数据存储到什么样的数据库”,从而保证了上层程序与底层数据的耦合分离。基于Hibernate的应用系统持久层设计在企业级应用开发环境中,如果要永久保存对象的状态,则需进行对象的持久化,即把对象存储到专门的数据存储库中,而目前关系数据库中存放的关系数据是非面向对象的。业务实体在内存中表现为对象,而在数据库中表现为关系数据,为使关系数据表达出内存中对象之间存在的关联和继承关系,需要进行对象-关系的映射(Object/RelationMapping,简称ORM)。在Java领域,可以直接通过JDBC编程来访问数据库,这种方式优点是运行效率高,缺点是在Java程序代码中嵌入大量SQL语句,使得项目难以维护,而Hibernate作为企业应用和关系数据库之间的中间件,可以节省30%的JDBC编程工作量,它有以下优势:1)它是开放源代码的,允许开发人员在需要的时候研究源代码,改写源代码,定制客户化功能。2)具有详细的参考文档。3)对JDBC仅作了轻量级封装,必要的话,用户还可以绕过Hibernate,直接访问JDBCAPI。4)具有可扩展性。5)使用方便,易于开发。Hibernate既适用于独立的Java程序,也适用于JavaWeb应用,而且还可以在J2EE架构中取代CMP,完成对象持久化的重任。Hibernate可以和多种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良好集成,并且可以支持几乎所有流行的数据库服务器。Spring框架(保证平台、业务的松耦合性)Spring利用容器来控制程序的依赖关系,而不是由程序之间互相控制其依赖关系。在运行时,Spring通过容器注入其依赖关系来控制反转,进而解除耦合关系,从而实现业务之间松耦合的模式。通过Spring所提供的IoC容器,可将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交由Spring进行控制,避免硬编码所造成的过度程序耦合。Spring可使开发人员不必再为单实例模式类、属性文件解析等底层需求进行代码编写,从而可更专注于上层应用。服务总线(ESB)与插件管理技术本项目采用企业服务总线(ESB)和插件管理技术,在本项目所建业务应用系统与其他相关外部应用系统之间建立相应的适配器和接口,包括WebServices、FTP、API、XML文件、SQL访问等。服务总线将相关应用系统转换为服务,并与实际业务板块建立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在应用系统的服务之间构建与实际业务应用系统板块完全相同的逻辑关系,从统一登录、用户管理、界面集成、流程交互、数据交换等维度提供整合应用,满足用户对不同时间、应用场景的业务管理与信息应用需要。WebService技术本项目利用WebService技术实现灵活、稳定、安全可靠、易于扩展和维护管理的Web业务应用系统,并为整合异构应用系统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WebServices是实现Web应用以及众多异构应用整合的重要技术,其核心环节包括:注册、发现、绑定和调用(服务),具体涉及以下三个层面的技术。1)“松散连接”:可以使用服务进行应用整合,而无需知道该服务的语言、平台、位置或状态。WebServices提供了到网站或应用的程序接口。可能存在几个操作,都有自己的输入和输出信息,这些操作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服务的程序接口。具体的实施细节、平台和语言都被隐藏起来了。只要在调用时遵循HTTP协议,返回时遵循SOAP协议,就能利用WebService灵活集成不同应用。2)“发现”:在SOA模型的三角形关系结构说明了面向服务中注册“发现”交互循环,其目标是要实现对服务的动态发现。3)“流程”:提供服务之间的信息和控制顺序,包括简单或复杂的决策制定,并通过选择和循环结构来实现。业务规则负责对流程进行指导和控制。目前,WebServices的核心标准已经相对成熟,应用服务器和供应商都有符合标准的产品面市。Web服务建立在开放标准和独立于平台的协议的基础之上。Web服务通过HTTP使用SOAP(一种基于XML的协议),以便在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通信。服务通过WSDL(WebServiceDefinitionLanguage)定义的接口来公开,WSDL的语义用XML定义。UDDI是一种语言无关的协议,用于和注册中心进行交互以及查找服务。同时,服务质量方面的一些主要标准也有了很大进展,比如:安全性标准(如WS-Security)和可靠性标准(如WS-ReliableMessaging)。其他标准还有BPM标准(如BPEL)、WebServices管理(如WSDM)以及WebServices门户标准(WSRP)也都获得了许多厂家的支持,产品也比较成熟。此外,通过相应的应用中间件产品可以很容易地开发、测试、部署WebService,并提供异构应用的互操作支持。应用中间件产品对WebService的支持内容主要如下:1)支持WebService的部署机制,以及WS-Security、SOAP1.2、WSDL1.1、JAX-RPC1.0、UDDI2.0等技术标准。2)支持与异种环境下的WebService进行互操作。3)可以通过相应工具,利用已有的组件(如:EJB、Java类等)构建WebService。4)支持同步和异步的调用方式、HTTP/S和JMS传输协议,并提供WebService的国际化支持。5)提供开发环境,加速WebService的开发与测试过程。WebPush技术Push技术是一种基于客户服务器机制、由服务器主动将信息发往客户端的技术。与传统的拉技术(Pull)相比,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由服务器主动发送信息,而后者则由客户机主动请求信息。WebPush效率高、时延低,且可节省带宽和CPU时间,对于高性能查询、即时通讯消息弹出、预警服务等信息的及时展现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于Javaservlet的机制,数据由服务器端的Java对象直接推入到客户端的浏览器(动态)HTML页面而不使用Javaapplets或插件。图STYLEREF1\s二SEQ图\*ARABIC\s112WebPush技术原理AJAX技术Ajax是由几种蓬勃发展的技术以新的强大方式组合而成,包括:1)基于XHTML和CSS标准的表示;2)使用DocumentObjectModel进行动态显示和交互;3)使用XMLHttpRequest与服务器进行异步通信;4)使用JavaScript绑定一切。Ajax的核心是JavaScript对象XmlHttpRequest。该对象在IE5中首次引入,是一种支持异步请求的技术。简而言之,XmlHttpRequest使用户可以使用JavaScript向服务器提出请求并处理响应,而不阻塞用户。图STYLEREF1\s二SEQ图\*ARABIC\s113Ajax技术原理Ajax相当于在用户和服务器之间加了—个中间层,使用户操作与服务器响应异步化。然而,并非所有的用户请求都提交给服务器,—些数据验证和处理请求则可以交给Ajax引擎来处理。只有确定需要从服务器读取新数据时,再由Ajax引擎代为向服务器提交请求。这一技术可以极大提高Web应用的用户体验,提高应用响应。AdobeFlex技术本项目所建应用软件系统采用富客户端技术——AdobeFlex来实现业务数据的监控、分析、预警、展现等功能。图STYLEREF1\s二SEQ图\*ARABIC\s114基于AdobeFlex的业务数据监控、分析、预警、展现富互联网应用(RichInternetApplications,缩写为RIA)程序是下一代的将桌面应用程序的交互式用户体验与传统的WEB应用的部署灵活性和成本分析结合起来的网络应用程序。互联网应用程序中的富客户技术通过提供可承载已编译客户端应用程序(以文件形式,用HTTP传递)的运行环境,客户端应用程序使用异步客户/服务器架构连接现有的后端应用服务器,这是一种安全、可升级、具有良好适应性的新的面向服务模型,这种模型由采用的WEB服务所驱动。结合了声音、视频和实时对话的综合通信技术,使富互联网应用程序(RIA)具有前所未有的网上用户体验。AdobeRIA技术封装让现有的WEB技术得到了极大的保留,核心价值在于大大提高了产品设计师和开发工程师的“开发体验”,强化了设计端和开发端的整合。设计师和开发工程师们可以方便地将自己的代码平移到新的平台上,并且发布、部署的方式比之前的任何一款开发工具都方便得多,从而使RIA应用有更广大的开发者基础。AdobeRIA技术也将带来新的桌面革命--“Desktop2.0”,内容从Flash,HTML/CSS/JS,到PDF,几乎涵盖了时下最流行的WEB内容载体。此外,“可离线”应用模式能让用户更加安全、舒适地进行工作和娱乐。用户们不必再抱怨因网络故障而造成的信息损失,而且也可以借助本地资源更好地节省网络资源。因此,AdobeRIA技术可以让用户将WEB2.0应用带回桌面,创造的商业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