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丽水市、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浙江省衢州市、丽水市、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浙江省衢州市、丽水市、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浙江省衢州市、丽水市、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浙江省衢州市、丽水市、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衢州市、丽水市、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文学史的著述始于19世纪后期的西方和日本,而中国人自己的文学史著作则始于清末黄人(1866~1913)于1904年撰写的《中国文学史》。也就是说,中国人自己写的“中国文学史”著作至今只有120年的历史。这是当今学术界对“中国文学史著述”的基本判断。这一判断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中国是一个史学意识自觉很早的国家,至少西周时期就有了明确的历史意识。有三千年历史自觉意识,而对文学史的认识和著述只有一百多年,这是不合情理的。文学史是客观存在,文学史著述是对文学史认识的书写,就是探讨文学发展的轨迹和规律。对文学自觉的认识,是对文学史自觉认识的基础,因而也是文学史著述的基础。“文学史”的核心是“文学自觉”。关于中国文学的自觉,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但战国时屈原创作诗歌而“抒发忧愤”,西汉司马迁提出“发愤抒情”说,《七略》《汉志》“诗赋”独立为一略,说明战国以来,文人对诗赋的自觉是没有疑问的。即使一般的散文,恐怕西汉时也已自觉,不然我们就对东方朔创作《解嘲》、扬雄创作《答客难》、王褒创作《僮约》无法解释了。它们完全不以实用为目的,而是特定“情志”的发泄。司马迁的《史记》既体现了文学的自觉,又体现了文学史的自觉。《史记》的“文学自觉”主要表现在对笔下人物倾注的同情心和历史故事的文学描写上。《史记》的“文学史”意识主要体现在他对作家身份的确认和对其作品创作线索的探讨。如《司马相如列传》,是一篇司马相如作品的编年。这篇传记百分之八十的文字是转录司马相如的作品,用叙事的方式把它们串联起来,每篇前面是此篇写作的时间和背景,后面叙写此篇产生的效果,就如同后世选集的解题说明。《列传》中既有对司马相如作品的总体评价,又有每篇作品的阅读效果描述。这种创作背景、创作主体、作品展示、受众情况的立体叙述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文学史的著作形态。因此,至迟至汉代,文学的自觉、文学史的自觉已经完成,中国的文学史著述雏形已经产生。基于这种认识,中国传统的文学史论著主要呈现以下形式:第一种是正史的《文苑传》。二十四史的《文苑传》始于范晔的《后汉书》,但是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已经体现了明显的文学史思想。比如,太史公把屈原与贾谊合传,一方面肯定他们共同的文学成就,同时也彰显他们之间的承继关系。而在这篇传记的写法上,传主自己的作品是推动和生成传记结构的主要方式。第二种是“目录”形式的文学史。目指书名,录指叙录。西汉刘向领衔整理群籍,撰成《别录》二十卷,刘歆在此基础上精简为《七略》七卷。据现存内容,刘氏叙录中最核心内容是描述全书大意,包括著者事迹、时代背景、辨别真伪和评述全书大意等,体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观念,呈现学术史的流变历程。从《七略》“删其要”而成的《汉书·艺文志》,其“诗赋略”就是中国第一部简明文学史。它的“诗赋略”从传播方式上区分“赋”和“诗”,从情志表达方式上给赋分类,然后探讨各类各体的流变。说它是一部诗赋的简史,是符合实际的。“目录”形式的文学史之集大成者当为《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总目》“经部”就是一部中国经学史,“史部”就是一部中国史学史,“子部”就是一部中国思想史,“集部”就是一部中国文学史。第三种是“文选”形式的文学史,即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选录或评点,以说明选者对文学发展的看法,其中即蕴含着文学史观。《诗经》的编排,按郑玄《诗谱》的研究结果,则是充分考虑了地域特征和时间变化,所以一部《诗经》,就是一部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史。到了后来,文学越来越自觉,《昭明文选》的文学史意义更为明显。第四种是“诗文评”形式的文学史。《文心雕龙》是古代诗文评中空前绝后的著作,人们经常从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鉴赏论等方面认识其价值,而归根到底,是讨论文学史的问题。“史”的观念贯穿在《文心雕龙》的始终,尤其是从《明诗第五》到《书记第二十五》的文体部分,对不同文体的源流进行梳理,对历代代表性作者和作品揭示并评价,铺陈文理,总结文学变化规律,显示出文学史家的眼光。《文心雕龙》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史著作,我们过去囿于西方文学史的框架和形式,总把《文心雕龙》拆散成不同的部分进行研究,忽略了它的文学史特性和文学史价值。中西方的文学史的著述形态相差很大,根本原因是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传统中国文学史著述基本上不表示演绎推理的概念,感悟多而理论分析少,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西方文学史研究的思维方式和著述形式传入我国,推动了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极大改变,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摘编自伏俊琏《文学自觉与中国文学史著述的形成》,《光明日报》2023.08.2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学术界认为中国文学史的著作最早是由外国人完成,至今只有120余年的历史。作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B.战国以来,文人已有对诗赋的自觉,这是没有疑问的。对于一般散文的自觉,作者认为大概率在西汉就有了。C.司马迁的《史记》既体现了文学的自觉,又体现了文学史的自觉,可视为中国文学史著述已经成熟的标志。D.中西方的文学史著述形态差异很大,我们的研究不可盲目照搬西方标准,应避免西方文学史研究的思维方式。2.对于中国传统的文学史论著形式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的文学史论著呈现为四种形式:正史的《文苑传》、“目录”、“文选”和“诗文评”。B.《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体现了司马迁的文学史思想,作者将屈原和贾谊合传,彰显了他们文学创作的承继关系。C.作者从传播方式、情志表达方式等角度肯定了《汉书·艺文志》中的“诗赋略”,认为它就是一部简明文学史。D.《文心雕龙》以往总被拆解成不同的部分来研究,我们从不同的方面认识其价值,却忽略了其文学史价值。3.根据材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寄寓了内心郁结不平之气,可视为文学自觉的证明。B.二十四史的《文苑传》始于《后汉书》,因而在《汉书》中并没有文学家合传。C.《古文观止》作为有评点的历代散文选集,可归入“文选”形式的文学史著作。D.《汉书·艺文志》叙录的作家作品肯定能在《别录》中找到,但详略不一。4.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反驳“中国的文学史著作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一观点?5.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结合材料,说说我们在研究历史文化时该如何坚持文化自信。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城

墙何伟在穿过省界前的最后一个村子里,我把车停了下来。这个地方叫作宁鲁堡,这一带很多城镇的名字均含有“堡垒”的“堡”字,因为这些地方曾经是明代的卫戍要地。在宁鲁的中心位置,依旧矗立着一座古代堡垒,村子周围是一段段夯土墙。村子里仅有一百二十口人,在古代军事要塞的映衬下,现代村民简陋的住房显得十分矮小。在有文物古迹的村子里停留时,我总会问有没有人了解当地的历史。在宁鲁,村子广场上一群上了年纪的人立马接过话头。“找老陈说说看。”一个人回答说,另一个人则蹒跚着去找他。五分钟后,老陈来了。老陈五十三岁,常年的日晒给他留下满脸皱纹,头上留着剪得极短的花白头发。身上穿着一条深色的警裤,草绿色的衬衫上钉着几颗军装上常见的黄色纽扣,外面套一件军人常穿的蓝色制服,肩部缀着肩章带,袖口绣了几道条纹。老陈笔直地站在那里,我向他作了自我介绍。我说我从北京来,对长城感兴趣,我问他对这个村子的历史是否了解。老陈听得很认真,过了一会,他清了清嗓子。“跟我来吧,”他说,“我这儿有些资料。”我跟着他走过一段土路,来到一排土坯房前。在最大的一幢房子前,老陈打开了大门,砖石搭建的北方传统土炕占了屋子里一多半的地方。冬天的时候,在炕的下面烧柴禾可以取暖。不过,当时宁鲁还是秋天,老陈还舍不得用柴火取暖。房间里很冷,他给我倒了一杯茶,正好用来暖手。他打开柜子的一个抽屉,取出用薄薄的宣纸订成的一个簿子。带着些许自豪,他把这个簿子递到我的手里。簿子的封面是手写的标题:宁鲁堡年鉴研究形成于1992年1月22日我翻到第一页,上面是老陈工整的笔迹:“城墙建于嘉靖22年(公元1543年),窑制土砖铺贴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随后我把整部书大致翻了翻,有几十个页码,几百个表示日期的数据。里面有地图,其中一页的标题是“长城”,蓝色的粗线条和蓝色的圆圈交织在一起。“这一带有三十三个烽火台,”老陈指着这些圆圈解释道,“这些是明朝留下来的。明代的城墙沿着内蒙古的边界修建。从这里经过的,也有其他朝代修建的城墙。”他打开另外一个抽屉,拿出一些灰色的陶器残片。他递给我的时候,我的手心里感觉到那硬硬的陶器残片凉丝丝的。“你觉得这是什么朝代留下来的?”他问道。我告诉他,我不知道,他的脸上有点失望。“哎,如果你还回来,也许可以带个考古学家来,”他说,“我知道有个地方,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东西,可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朝代的。”所谓研究,其实是他的业余爱好——他曾是个农民,过去当过党支部书记。现在他退休在家,不过种了两亩地,种植土豆。他还养了五头羊。他告诉我,他的年收入大概是一千多块钱。他只读到六年级,不过完全通过自学了解了很多历史知识。退休后,老陈经常跑到二十多公里远的左云县档案馆去。他查到了一些关于当地防御工事的资料,然后对那一带做了些调查,试图把历史遗迹和历史记载联系起来。他也走访过宁鲁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有些人还记得跟日本人打过的那场仗,那正是明代要塞上面的灰砖被大家取回家修房子的年代。我问他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研究。①“因为没有人做过,”他说,“如果没有人做这样的研究,今后就没有人了解这些历史。”从学术角度看,老陈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他告诉我,他终究想给他的书找一家省级出版社。在给我看过他写的东西和他收藏的文物之后,他提出要带我去参观一下当地的城墙。我们坐上吉普车,顺着一条土路往北行驶。离开村子几公里后,我们停下车来,他带着我穿过一条杂草丛生的沟谷。他走得很慢,带着乡下人常有的那种若有所思的姿态:埋着头,双手反背到身后,攥在一起。在一处明显杂草覆盖的山梁前,他停下脚步。“这是北魏修建的。”他说。北魏统治从公元386年延续到534年,一千多年来,这个建筑已经被风雨侵蚀,现在仅存半米多高的残墙,在山峦之间往东北方向延伸。②另一道山梁把它隔断开来,那道山梁若隐若现,不经他的指点,我差点没有看出来。“那是一段汉墙。”他说。汉墙更古老了,汉朝始于公元前206年,终于公元220年。在高高的山峦上,还有第三道墙,日期可追溯到明朝。明朝修建的防御工事有一点八米高,呈东西向,向两边的地平线延伸过去,清晰可见。在这个地方,明朝防御工事是后来者——只有四百年历史。“多年来,我无数次看见过这样的东西,后来终于产生了好奇心,”老陈解释说,“它们来自何处?背后有什么?这是我开始研究这个东西的主要原因。”我跟他开车回到家里,又喝了一杯茶。他解释说,这个村子的全名是“宁息胡虏”,意即“平定胡人”。古时候,“胡”是汉人用来指称北方游牧民族的字眼。它并不专门指称某个部落或某个民族,但带有贬义———那个词语可以涵盖所有的外来者。后面那个“虏”字,意指“蛮人”。“大体上说,我们这个村子的名字是‘杀死蛮人’,”老陈笑着说,“看这个。”他打开我的《中国地图》,指着东边一个十五公里开外的村子:威鲁。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威震蛮人”。旁边有一个镇叫作“破胡”:消灭胡人。别的村庄叫作“威胡”“镇蛮”“杀胡”等等。当今印制的地图上用老虎的“虎”字代替“胡”。这样的替换首次在清朝出现,当时的满族统治者对这样的字眼非常敏感。③但这种用词上的改变仅仅是一种粉饰,它的原意,跟村子周围那些高高耸立的古老城墙一样,仍旧显而易见。傍晚时分,太阳快要从田野落到山后的时候,我离开了宁鲁。老陈把我送到吉普车上。在北边,高高的山峦沿着省界耸立着——那是我的下一个目的地,那干燥的山峦仿佛被抽掉了色彩。老陈跟我握了握手,并祝我好运。④“下次来的时候,”他提醒我,“一定带个考古学家来。”(选自《寻路中国》,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宁鲁堡曾是明代的卫戍要地,村子的名称及村中的堡垒激发了作者一探究竟的兴趣,为下文老陈出场作了铺垫。B.《宁鲁堡年鉴》表明老陈对宁鲁堡这个村子历史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这体现了老陈对家乡风物、家乡历史的深厚情感。C.在记录当地历史时,老陈不仅查阅资料,还实地调查、走访村民,是为了使自己的研究更严谨规范,以便出版。D.文中对“宁鲁”“左云县”等地名、“半米多高的残墙”等细节的叙述,体现了纪实性文学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特点。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三个“没有人”意思相同,既表明了老陈对研究当地历史重要性的认识,也表现了老陈对此事的担当。B.句子②“山梁若隐若现”“我差点没有看出来”“一段汉墙”,既写出了现实的荒芜之感,又点出了此地的历史渊源。C.句子③“粉饰”是对历史上的统治者改名这一行为的否定,它与前文老陈对各村名原意的清晰解释相呼应。D.句子④老陈再次提到“带个考古学家来”,表现了他在缺少外部支持的窘境下想进一步了解当地历史的迫切愿望。8.文章写了作者两次喝茶,分别有什么意味?9.“我”和老陈的交流,以老陈的“说”为主,作为一篇纪实文学作品,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臣闻人主所与共天下者,二三大臣也。二三大臣所与共政事者,内外百执事也。君臣一心,上下同德,表里无贰,颊末不渝;然后平居有所裨益,缓急可以倚仗。如人各有心,身自为谋,则可否不得以相济,小大不能以相维,而天下之患,有不可终穷者矣。此其事伏于冥冥,而人莫之觉。故论今日风俗之弊者,莫不议其尚同也,而臣则疑其未尝同也。面焉而唯唯否否,背焉而戚戚嗟嗟;成焉而挟其所尝言以夸于人,不成焉而托于所尝料以议其上。省曹之勘当,椽属之书拟,有司之按事,长吏之举贤,恩焉则敛而归己,怨焉则委之曰:“此安能以自由?”时政之得失,除授之当否,疆场之缓急,言焉而得,则矜以为功,否焉则讪之曰:“此徒言而无益。”士大夫而若此,则其心岂复以国事为饥渴休戚者哉?使此习也,而日长月益,见利则逝,见便则夺,陛下亦何赖于此也?况自比岁封章、奏疏、对策、上书,大率应故事,徒文具,而无恻怛忠敬之实。其号为说直,亦不过先为称赞之词,而后微致规切之意。虽然,士习至此,亦有由然者矣。老师宿儒,零替殆尽,后生晚辈,不见典型。臣为此惧深愿陛下与二三大臣察人心邪正之实拓开规摹收拾人物。苟挺特自守者,虽无顺适之可喜,而决知其无反复难信之忧,必假借而纳用之;雷同相随者,虽无触忤之可憎,而决知其有包藏不测之患,必疏远而芟夷之。平居有规警之益,缓急无乏才之忧,其于治道兴替,关系非轻。(选自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有删改)【注】①文具,指条文规定。材料二: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说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选自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有删改)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臣为此惧A深愿陛下B与二三大臣C察人心D邪正之实E拓开F规摹G收拾人物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常指负有专责的官吏,也可泛指官吏。B.“贤”,指贤能的人,与《师说》“圣益圣”中的第一个“圣”用法相同。C.“自由”,指自作主张,与现在所说的“自由自在”中的“自由”意思并不相同。D.“矜”,指夸耀,与《陈情表》“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的“矜”词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掌管天下需君臣同心,如果臣子各怀异心,各谋其利,那就会祸患无穷。此种情形并不为世人所察觉。B.若士大夫怀有私心,那么给皇帝的封章、奏疏、对策也不过沿袭旧例,表面应付,并无诚恳忠信可言。C.那些号称正直的士大夫,虽心怀天下,但不敢直言,多有溢美之词,少有规劝之意,作者深感痛心。D.王安石认为,国家因任用贤能的人而兴盛,因抛弃贤能的人、专断独行而衰败,这是古今同一的道理。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后平居有所裨益,缓急可以倚仗。(2)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14.魏了翁和王安石都阐述了用人之道,二者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写怀寄僧【明】沈周虚壁疏灯一穗红,闲阶随处乱飞虫。明河①有影微云外,清露无声万木中。泽国苍茫秋水满,居民流落野烟空。不知谁解抛忧患,独对青山忆赞公②。【注】①明河,指银河。②赞公,宋僧人赞宁,这里借指所忆僧人。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虚壁”“疏灯”“闲阶”“飞虫”等意象来写秋夜,“一穗红”从形象和色彩来写灯光。B.颔联写淡云遮映银河,星迹影影绰绰,万木丛中,清露无声,天上人间一派静谧出尘景象。C.颈联写秋水泛滥成灾,百姓流离失所,而郊野烟波浩渺,一片空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D.尾联写诗人不知何人能解除水患,此番忧虑只有僧人朋友才能领会,呼应题目“写怀寄僧”。16.诗人在尾联写道“独对青山忆赞公”,请结合诗句分析“忆赞公”的原因。五、情景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劝学》中,“

”两句同样说明了自我反省对学习的重要性。(2)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云”来表现自己自然恬淡心境的句子是“

”;借“鸟”来表达自己回归田园决心的句子是“

”。(3)张华同学登上高楼,眼前一片开阔景象,脑中不由浮现出前人书写登高望远所见之景的诗句:“

”。六、简答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过去的10年中,①据实验室研究和临床研究表明,②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影响身体的所有系统。③睡眠不足会导致胃饥饿素的上升,④这是一种与瘦素相对的刺激食欲的激素。⑤睡眠不足还会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⑥这是一种与胰岛素相对的可以促进脂肪分解的激素。⑦瘦素和胰岛素有许多共同之处,⑧然而这两者有彼此对立的倾向。⑨两者都是一种炎性细胞因子,⑩它们在身体抵御炎症的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关键作用。瘦素和胰岛素都是人体命令链中的高层领导,一旦失衡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并且影响受其控制的每个身体系统。此外,瘦素和胰岛素____A_____,越是加工程度高的碳水化合物,对它们的影响就越大。持续摄入碳水化合物会破坏人体的胰岛素和血糖平衡,最终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使身体接收不到胰岛素的信息。对于瘦素也是一样,当身体中有过多引起瘦素持续波动的物质时,瘦素受体开始关闭,身体变为瘦素抵抗,受体_____B____。简单而言,吃饱了身体也收不到信号了,并且身体变得易于生病而且失调的情况更严重,这是我们不可或忽的。世界上没有药物或者补剂能够平衡瘦素的水平,但是改善睡眠和饮食能够做到这一点。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19.文中一二段中标序号语句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小时候的富蕴县,县客运站的候车室非常小,就两排椅子。那时的冬天,乘客们挤在狭小密封的房间里,一边等车,一边交谈,一边烤火。一只很小的铁皮炉支在房间中间,烟囱拐了几道弯伸向窗边。窗玻璃总是水汽厚重,没人能看得出去,也没人能看得进来。车站工作人员不时挤过来加煤。那时,所有人让开一条道,所有交谈暂时停止,所有眼睛看着他用炉钩揭开炉圈,再用火钳夹着煤块置放在火焰中。安静的如世界尽头的富蕴县,只有四条马路呈井字形交叉的富蕴县,全是树的富蕴县。每当我背着书包走在学校和家之间的那条笔直、安静的林荫道上,浓密的树冠在上方交错,形成阴凉的拱廊。眼前,世界无限深邃而古老,直到现在仍然迷惑着我的心。走完那条路,书包便更加沉重了。装着完整的落叶,斑斓的石子,动物的完美对称的骨骼,或一只空香水瓶,一只装过药水的硬纸盒。当我小的时候我什么都爱。当我长大了,我忘记了我其实什么都爱。20.本文多处使用排比,请在画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处谈谈排比的表达效果。(1)一边等车,一边交谈,一边烤火。(2)安静的如世界尽头的富蕴县,只有四条马路呈井字形交叉的富蕴县,全是树的富蕴县。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句号能否改为分号?为什么?22.语言文字运用I和Ⅱ中加点字“或”的表意有何不同?(1)这是我们不可或忽的。(2)装着完整的落叶,斑斓的石子,动物的完美对称的骨骼,或一只空香水瓶,一只装过药水的硬纸盒。七、材料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现代文阅读Ⅱ写到了宁鲁堡附近的城墙。实际上我们都有自己的“城墙”,它一方面可以保护自己,另一方面也可能禁锢自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B2.A

3.B

4.①有三千年历史自觉意识,而对文学史的认识和著述只有一百多年,这是不合情理的;②提出“文学史”核心是“文学自觉”的观点;至迟至汉代,文学史著述的雏形已产生;③中国传统的文学史论著丰富,形式多样;④以西方文学史著述形态标准评判是不合理的。

5.①撇除西方中心主义观念的影响,采用中国视角;②梳理内在的发展脉络,深入理解中国传统历史文化;③要借鉴西方研究的思维方式及著述形式,以丰富历史文化研究。【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中国文学史的著作最早是由外国人完成,至今只有120余年的历史”错,原文是说“中国人自己的文学史著作则始于清末黄人(1866~1913)于1904年撰写的《中国文学史》。也就是说,中国人自己写的‘中国文学史’著作至今只有120年的历史”,可见中国人自己撰写的《中国文学史》至今有120年的历史。C.“中国文学史著述已经成熟的标志”错,原文“至迟至汉代,文学的自觉、文学史的自觉已经完成,中国的文学史著述雏形已经产生”是说“雏形”而非“成熟”。D.“应避免西方文学史研究的思维方式”,原文是说“西方文学史研究的思维方式和著述形式传入我国,推动了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极大改变,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所以“避免”错误。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呈现为四种形式”错,原文是说“中国传统的文学史论著主要呈现以下形式”,选项缺“主要”。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B.“因而”强加因果,原文说“二十四史的《文苑传》始于范晔的《后汉书》,但是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已经体现了明显的文学史思想。比如,太史公把屈原与贾谊合传……”,可见前句无法推出后句。6.C7.A

8.①第一次是老陈待客之道的表现,同时也表明当时环境的艰苦;②第二次表现了我与老陈继续交流的愿望。

9.①突出老陈所介绍家乡风物、家乡历史的真实性;②体现出老陈作为农民“考古学家”的独特性;③引导读者关注所记录的社会现实。【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是为了使自己的研究更严谨规范,以便出版”错,是为了记录当地历史,以便后人了解。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词句的分析鉴赏能力。A.意思不相同,第一个“没有人”是指过去没有人,第二个“没有人”是指现在没有人,第三个“没有人”是指以后没有人。故选A。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①由“我跟着他走过一段土路,来到一排土坯房前。在最大的一幢房子前,老陈打开了大门,砖石搭建的北方传统土炕占了屋子里一多半的地方。冬天的时候,在炕的下面烧柴禾可以取暖。不过,当时宁鲁还是秋天,老陈还舍不得用柴火取暖。房间里很冷,他给我倒了一杯茶,正好用来暖手”可知,第一次是老陈待客之道的表现,同时也表明当时环境的艰苦;②“我”跟随老陈看了几段古城墙之后,由“我跟他开车回到家里,又喝了一杯茶”,这第二次喝茶表现了“我”与老陈继续交流的愿望。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①先看老陈“说”了什么,如“‘这一带有三十三个烽火台,’老陈指着这些圆圈解释道,‘这些是明朝留下来的。明代的城墙沿着内蒙古的边界修建。从这里经过的,也有其他朝代修建的城墙。’”“这是北魏修建的”等,突出老陈所介绍家乡风物、家乡历史的真实性;②再看“哎,如果你还回来,也许可以带个考古学家来,”他说,“我知道有个地方,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东西,可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朝代的”“‘因为没有人做过,’他说,‘如果没有人做这样的研究,今后就没有人了解这些历史。’”,体现出老陈作为农民“考古学家”的独特性;③最为纪实文学,以采访对象的“说”为主,引导读者关注所记录的社会现实。10.AEG11.D

12.C

13.(1)然后平时做事就会有益处,情况危急时就可以依靠他们。(2)假如能够实行这些方法,那么哪里还用忧虑不能超过两汉、三代的事业,然后走上五帝、三皇那样的道路呢?

14.①要广开选才之路;②要有包容之心;③要远离阿谀奉承之人;④要任用贤人。【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为这而感到忧虑,深深地希望陛下与大臣们明察人心邪正的实际情况,不拘泥于程式,招揽人才。“臣为此惧”中,“臣”是主语,“为此”是“惧”的状语,句子结构完整,后面A处断开;“陛下与二三大臣察人心邪正之实”作“愿”的宾语,宾语后E处断开;“规摹”是“拓开”的宾语,“人物”是“收拾”的宾语,两个动宾句中间G处断开。故选AEG。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B.正确。都是形容词作名词,指贤能的人和圣人。句意:地位较高的官员的推举贤人。/圣人更加什么。C.正确。自作主张;随心所欲。句意:这个怎么能够自作主张呢?/随心所欲,无拘无束。D.错误。夸耀;怜悯。句意:就自夸而把它作为自己的功劳。/凡是在世的旧臣,还承蒙怜惜养育。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虽心怀天下”错误,由原文“其号为说直,亦不过先为称赞之词,而后微致规切之意”可知,那些宣称是正直的,也不过是先写了称赞之词,而后稍微表达规劝的意思,“心怀天下”无中生有。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平居”,平时;“裨”,益处;“缓急”,偏义复词,危急。(2)“虑”,忧虑;“轶”,超过;“涂”,同“途”,道路。1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①由原文材料一“拓开规摹,收拾人物”、材料二“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可知,要广开选才之路;②由原文材料一“必假借而纳用之”、材料二“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可知,要有包容之心;③由原文材料一“雷同相随者,虽无触忤之可憎,而决知其有包藏不测之患,必疏远而芟夷之”、材料二“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可知,要远离阿谀奉承之人;④由原文材料一“必假借而纳用之”、材料二“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可知,要任用贤人。参考译文:材料一:我听说与君主共同掌管天下的,只是少数几位大臣罢了。与少数几位大臣共同治理政事的,只是朝廷内外百名左右官员罢了。君臣同心同德,大臣表里如一,自始至终一直不改变内心;然后平时做事就会有益处,情况危急时就可以依靠他们。假如大臣各有异心,遇事都为自身考虑,那么无论是提赞成或是反对的意见,都无助于事情的解决,小大官员不能相互联结形成一个整体,而天下的忧虑,不能够有穷尽的时候了。这私心存在于潜意识之中,而人们没有觉察它。所以议论今天风俗的弊端,没有人议论那无原则地求同,而我却怀疑它未曾真正意见一致。当面一味顺从别人,背后却忧伤嗟叹;事情成功了就凭借自己曾经说过的来向别人夸耀,事情不成功就依仗自己曾经预料的来非议他的上级。尚书省各部门的查究,辅佐的官吏的拟定任命,有关官员的查办事情,地位较高的官员的推举贤人,别人有感恩之举就聚集而归功于自己,别人怨恨就推脱说:“这个怎么能够自作主张呢?”时政的得失,拜官授职的得当与否,边疆前线的缓急情况,说得得当,就自夸而把它作为自己的功劳,说得不得当,就毁谤别人说:“这只是空话而没有益处。”士大夫如果像这样,那么他们的心哪里又能把国家大事当作自己的饥渴和喜乐忧伤一样对待呢?假使这风气日益增长,见到利益就前往,见到有利的机会就争夺,陛下又怎么能依靠它呢?况且自连年给皇上的封章、奏疏、对策上奏,大都按照旧例,只是表面应付条文规定,却没有诚恳忠敬的实在内容。那些宣称是正直的,也不过是先写了称赞之词,而后稍微表达规劝的意思。虽然这样,士大夫风气到这地步,也是有原因的。辈尊资深的学者和老成博学的读书人,几乎都去世了,后生晚辈,不见榜样。我为这而感到忧虑,深深地希望陛下与大臣们明察人心邪正的实际情况,不拘泥于程式,招揽人才。如果有人品突出、廉洁自守的人,虽然没有顺从的可喜,但必定知道他没有反复无常、难以让人相信的忧患,一定要宽容并且接纳任用他;随声附和、讨好上级的人,虽然没有冒犯的可憎,但必定知道他有隐藏的难以预计的祸患,一定要疏远并且铲除他。平时有规劝告诫的益处,情况危急时没有缺乏人才的忧虑,它对于治国策略兴盛衰微,关系不可轻视。材料二:国家因为任用贤能的人而兴盛,因为抛弃贤能的人、专断独行而衰败。这两点,是古往今来适用的道理,也是见识平常的人都知道的。现在如同古代,现在的天下也同古代的天下。古代即使是扰动不安的时代,还有如此多的贤能之人,何况现在太平安宁,怎么能说没有贤能之人呢?只是在于皇上如何使用罢了。皇上广泛地征求众人的意见,那么有才能的人就能够得到进用;没有忌讳的事情,那么正直敢于进谏的言路就开了;不亲近小人,那么进谗言阿谀奉承的人自然疏远了;不受成规习俗的束缚,那么守职的官吏就能明辨的处理事务了;不以细小的过错责备人,那么有才能的官吏的志向就能完全得到实现了。假如能够实行这些方法,那么哪里还用忧虑不能超过两汉、三代的事业,然后走上五帝、三皇那样的道路呢?15.C16.①诗人独对疏灯、飞虫,备感孤独;②秋水成灾,百姓流离失所,心怀悲悯;③无人能解除水患,内心苦闷。【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C.“郊野烟波浩渺,一片空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错,郊野只剩烟雾迷蒙,空空荡荡,衬托了百姓流离之态。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不知谁解抛忧患,独对青山忆赞公。”诗人在忧患之余,不觉对着青山,念起旷达的僧友。赞公是宋代僧人赞宁,曾在灵隐寺出家,这里借指他的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