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专题训练元日诗_第1页
诗歌专题训练元日诗_第2页
诗歌专题训练元日诗_第3页
诗歌专题训练元日诗_第4页
诗歌专题训练元日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专题训练--------元日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元日李世民高轩暖春色,邃阁媚朝光。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恭己①临四极,垂衣驭八荒。霜戟列丹陛②,丝竹韵长廊。穆矣熏风茂③,康哉帝道昌。继文④遵后轨,循古鉴前王。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注:①恭己:恭谨以律己;②丹陛:宫殿的台阶;③穆:温和;熏风:和煦的风;④文:指周文王。1.下列对这首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歌与王安石的《元日》描写的都是正月初一春光融融的景象,万象更新。B.“高轩”“邃阁”“彤庭”“丹陛”等词展现了皇家大院的富丽堂皇,气派非凡。C.李世民虽平定八方,四海升平,却将森森“霜戟”排列在宫殿之下,随时保持戒备。D.这首古体诗文辞简约,意境高远,庄正豪放而又理性,显示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2.本诗显示出千古一帝的雄才大略,充满欢乐,有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田家元日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注】此诗作于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表达诗人去长安应试时的感受。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斗转星移,岁月不居,显示时间的推移和节序的更替,暗点诗题中“元日”。B.“无禄尚忧农”表达诗人不愿出仕,牵挂农事,想在乡间田野中淡然自在地生活。C.颈联描绘出一幅典型的田园牧歌图,烘托了田园风光的美好和田园生活的闲适。D.这首诗风格恬静淡雅,语言通俗平易,将田家生活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向往。4.有人认为尾联中“年丰”具有双关义,请结合诗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鹧鸪天•丁己元日姜䕫柏绿椒红①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三茅钟②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③写未真。【注】①柏绿椒红:指柏叶酒和椒酒。古代农历正月初一用以祭祖或献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之意。②三茅钟:杭州七宝山宁寿观原为三茅堂,其中有钟,宫中常以钟声为寝食作息时间。这里泛指寺院钟声。③郁垒神荼:二神名。传说善治恶鬼,故旧时民间奉之为门神。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碧绿的柏叶酒与嫣红的椒酒,色彩鲜明,画面感十足,增强了词的意境美和感染力。B.庆贺新年的室外之闹与聆听钟声的室内之静形成对比,凸显了词人的孤单、寂寞。C.“慵对客,缓开门”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写出词人懒于开门迎客,不愿应酬。D.本词上片重在叙元日之事,下片重在写元日人情,结尾更是妙趣横生,令人回味。6.请简要概括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元日述怀卢照邻筮仕①无中秩②,归耕有外臣③。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注]①筮仕:将出外做官,先占卜以问吉凶。②中秩:中等官位。③外臣:本指他国之臣,也指隐居之士。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不是写一般的仕途无望、归隐田居,而是写诗人对自身命运的认识与感慨。B.鲜花迎来的不是小山村的春天,而是整个大唐的春天,此句尽显诗人的胸襟与气魄。C.颈联中“三径”运用典故写居处荒芜而内心凄凉,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三径就荒”的用法相近。D.尾联卒章显志,诗人毫不掩饰地抒发了自己喜悦的心情,祝愿年年岁岁风物常新。8.王安石的《元日》同样是描写元日万象更新的景象,王诗与卢诗在描写内容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元日田家薛逢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蛮榼①出门儿妇去,乌龙②迎路女郎来。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长笑士林③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注】①蛮榼:酒器。②乌龙:古代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后世以乌龙泛指犬。③士林:此处指读书人。9.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诗的标题中,“元日”点明了写作诗歌的时间,“田家”点明了诗歌的内容。B.诗歌前三联写出当地淳朴的民风。庆祝元日时,百姓的生活热闹却又不失田园生活特有的宁静。C.“但”字写元日这一天百姓相逢之后只管彼此祝福健康长寿,暗含了诗人对此的欣赏。D.“暮景”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暮”,也指一年之“暮”,亦可指一生之“暮”。10.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元日祀坟道中①韩琦新元先陇遂伸虔,荒岁嗟逢众食艰。比户生涯皆墨突②,几家林木似牛山③。三阳已泰春来懒,六幕虽昏雪尚悭。道殣寖④多无力救,据鞍衰叟只惭颜。【注】①作此诗时韩琦已68岁,仍在相州任职。②墨突,墨翟东奔西走,每至一地,烟囱尚未熏黑,又到别处去了。③牛山,孟子“牛山濯濯”之典,形容寸草不生的荒山。④殣,指饿死的人。寖,渐渐之意。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照应题目中的时间与事件,点明此次出行诗人是怀着虔诚之心前去上坟的。B.“荒岁”“食艰”交代了本诗创作的社会背景,同时领起下文对百姓生活的描述。C.借“墨突”“牛山”的典故写出了百姓依靠砍伐树木来维持基本生活的状况。D.尾联直抒胸臆,一个“惭”字表达诗人因百姓疾苦而无力救助的惭愧心理。12.从全诗来看,颈联十分精妙,请简要赏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宋】苏轼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东风吹宿酒,瘦马兀①残梦。葱朧②晓光开,旋转余花弄。下马成野酌,佳哉谁与共。须臾晚云合,乱洒无缺空。鹅毛垂马骏③,自怪骑白凤。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欹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春雪虽云晚,春麦犹可种。敢怨行役劳,助尔歌饭瓮④。【注】①兀:摇晃。②葱嚨:亦作“葱呢”,明净美丽。③马骏:亦作“马鬃”,鬃,马脖子上的长毛。④歌饭瓮:山东人埋肉饭下而食之,谓之饭瓮。意思是普降霜雪,预兆丰年。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两句中的“除夜”“元日”“雪相留”等交待了创作这首诗的时间与原因。B.“东风吹宿酒,瘦马兀残梦”两句中的“宿酒”“残梦”形象地刻画出诗人酒意未消、半梦半醒的状态。C.“鹅毛垂马骏,自怪骑白凤”两句使用比喻和借代的修辞手法,描写雪片之大、落雪之厚。D.“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两句以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百姓在连年灾荒中的艰难生存处境。14.请简析本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元日[唐]方干晨鸡两遍报更阑,刁斗无声晓漏干。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轩车①欲识人间感,献岁②须来帝里③看。才酌屠苏定年齿,坐中惟笑鬓毛斑。[注释]①轩车:有屏障的车。古代大夫以上所乘。②献岁:进入新的一年,岁首正月。③帝里:京城。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因鸡鸣而醒,发现夜色沉沉,刁斗不再击打,滴漏中的水已干涸。B.颈联写士大夫们想要感受人世间的美好气象,就一定要在岁首到京城来看看。C.尾联写饮屠苏酒,确定年龄,自笑是座中年岁最大的,颇有岁月催人老之慨。D.这首诗写元日感怀,善于抓住初春物候特征进行描写,触景生情,情景交融。16.有人评价颔联“有形有声,描绘传神”,请结合诗意具体赏析。参考答案:1.C2.①本诗开头四句以和煦明丽的春日美景、为节日装点的富丽堂皇的皇家庭院烘托出节日的欢乐气氛。②中间八句“临四极”“驭八荒”,帝道康盛,追慕先贤,继承文王事业,借鉴古代帝王的治国之道,展现了一代明君的远大抱负和治国理想,有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③诗歌最后两句含蓄地表达了需要依托民众和大臣才能治理好天下的认知,目光远大。【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C.“随时保持戒备”错误,“箱戟”陈列更多是象征帝王威严。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及主题的能力。本诗开篇四句写景起势——高高的轩台辉映着春色,深邃的楼阁沐浴着朝阳;红色的宫墙内飞舞着彩色的饰旗,翠玉珠帘映曜着宫女们的玉佩。以和煦明丽的春日美景、为节日装点的富丽堂皇的皇家庭院烘托出节日的欢乐气氛。五到八句用典、写景相结合,表达了他要效仿古代的明君们,恭谨而节制地治理国家,最终“临四极”“驭八荒”,即使八方安定、四海升平的心境;九到十二句唐太宗谦虚地表示自己会承继先人遗志,继续奋发图强,借写春景,写出了自己的雄心勃勃,展现了一代明君的远大抱负和治国理想,有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最后两句写:我想渡过巨大的河流到达彼岸,但最终还要靠舟船才能渡过去。含蓄地表达了需要依托民众和大臣才能治理好天下的认知,表达了对人民的尊重和对人才的渴求,目光远大。3.B4.①根据上句“田家占气候”,可知“年丰”本义指农民对丰收的期盼;②根据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对年壮无禄的伤感,可知“年丰”暗含着诗人对应试得中的期待。【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和情感的能力。B.“表达诗人不愿出仕,牵挂农事,想在乡间田野中淡然自在地生活”错,“无禄”表达的是壮而未仕的感伤。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尾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意思: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可见这里的“年丰”表层含义是指农民对丰收的期盼。再结合注释“此诗作于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表达诗人去长安应试时的感受”可知,诗人此来是来应试;再结合颔联“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表达了对年壮无禄的伤感,可知“年丰”暗含着诗人对应试得中的期待。5.B6.①流露出对岁月蹉跎的无奈叹唱。②有清雅的梅花为侣,透出词人超尘脱俗的追求。③娇儿初学写字还写不清,妙趣横生中充溢着节日团聚的天伦之乐。【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B.“凸显了词人的孤单、寂寞”说法错误。旁人都欣喜于温暖繁华的春日即将到来,但在诗人心中自己又是蹉跎了一年的时光,怎能不心生感喟?屋外之闹与屋内之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闹写静,凸显了词人感慨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情,而非孤独、寂寞。故选B。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诗鬓无端又一春”意思是看着鬓角,无缘无故地又过了一年。“无端”即无缘无故,流露出对岁月蹉跎的无奈叹唱。“梅花闲伴老来身”意思是自己年老,以梅花相伴。梅花是清雅高洁的象征,词人有清雅的梅花为侣,自然安心于清闲寂寞、超凡脱俗的生活了,透出词人自甘寂寞、超尘脱俗的追求。“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意思是娇小的儿女趴在桌上学着写字,却连门神那复杂的名字都还没学会呢!妙趣横生中,我们可以得见诗人漂泊多年后终与家人团聚时的欢喜欣然,充溢着节日团聚的天伦之乐。7.C8.①王诗更多的取材于民间习俗,摄取百姓过春节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等,充分表现出过春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②卢诗更多的取材于自然风光,撷取春日来临时的自然风光,抓住有代表性的物候细节,如花枝舞动、草色迷离、风光怡人等,充分表现出初春的盎然生机,富有乐观向上的精神。【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居处荒芜而内心凄凉”“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的用法相近”错。“草色迷三径”形容春草萌发,生机勃勃。诗人所居环境草色迷人,风光优美,左邻右舍无不惊叹、艳羡。表达了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王诗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由此可见,王安石的《元日》取材于民间习俗,用白描的手法写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表现出过年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卢诗首联从自己起笔,诗人认为自己命中做不了大官,而今躬耕田野,流露出热衷归隐,怡然自乐的生活情趣;颔联扣题目中“元日”落笔,叙写乡村父老开怀畅饮小岁酒,放歌庆贺新春佳节,园中百花,手剪彩花,交相辉映,装点着大唐一统江山的明丽春色,描写人们载歌载舞欢度春节的热闹景象,流露出作者对新岁新景的热爱;颈联用典,是说诗人所居环境草色迷人,风光优美,左邻右舍无不惊叹、艳羡。表达了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尾联既回应题目,又钩联颔联,提升了诗歌的境界。由此可见,卢照邻的《元日述怀》通过借景抒情、用典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方式,取材于自然风光,抓住有代表性的物候细节,如花枝舞动、草色迷离、风光怡人等,描写元日万象更新的景象,表现出对躬耕田野的隐居生活的喜爱,对新岁新景的热爱,对国泰民安、美好未来的祝愿和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9.A10.①过节的愉悦之情:“但祝”“那愁”表现出元日这天百姓欢度佳节的景象,暗含了一种愉悦之情。②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之情:“长笑士林因官别”,读书人因做官而去乡别亲,多么可笑。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渴望回归自然的思想感情。③对回乡的渴望之情:“一官轻是十年回”,外出做官,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见诗人回乡之情是多么迫切。④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树里茅檐”“蛮梳出门”“乌龙迎路”“但祝”“那愁”表现当地民风淳朴,流露出诗人的羡慕之情。【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点明了写作诗歌的时间”错,诗中写的是百姓庆祝元日时的情形,“元日”不一定是诗人写诗的时间。故选A。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首联写南村北村雪后初晴、红梅映雪的美景。清晨,家家户户打开家门欢度元日,一派祥和之景。颔联写少男少女携带了美酒去串门,狗儿欢快地迎接客人的到来。颈联写人们相遇之后只相互问好,祝愿长寿,酒桌上人们相互举杯,丝毫不觉岁月流逝、老年将至。尾联写作者在感受了农家淳朴的民风、欢乐的节日之后,流露出对宦游生活的厌倦,继而表达了对回家的渴望。此诗诗题点明这首诗围绕农家过元日这一生活事件展开,而且前三联也都是围绕着“元日”和“田家”进行描写,从中不难看出节日里人们的喜悦之情以及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诗歌的最后两句,通过嘲笑读书人为了做官离乡别亲,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以看出诗人对官游生活的厌倦以及渴望回到家乡的迫切之情。11.C12.①将“春”“雪”拟人化,春“懒”写出时入正月,春天已经到来,却仍春寒料峭;雪“悭”写出天地四方,阴郁昏暗却未见瑞雪。运用拟人突出了此时天气的寒冷与昏暗。②从侧面烘托出百姓生活的困窘和艰难。③渲染一种低沉压抑的氛围,为后文的“殣寝多”作铺垫。【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写出了百姓依靠砍伐树木来维持基本生活的状况”分析错误。没有几户烟囱是冒烟的,山上也光秃秃的没有植物,此处是运用典故表明百姓生活的艰难。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本诗的颈联“三阳已泰春来懒,六幕虽昏雪尚悭”对仗工整且富含意蕴。“懒”“悭”本是只有人才有的情态,此处作者却用它来形容春天的姗姗来迟,运用拟人的手法,使表达更加生动。从诗的题目可知,作者此诗作于元月一日,此时正是正月,节气上已入春天,但却仍春寒料峭,“六幕虽昏”表明此时天色阴沉,“雪尚悭”表明并没有下雪,这一联写出了天色阴郁昏暗却未见瑞雪,运用拟人突出了此时天气的寒冷与昏暗。其次,联系上联“比户生涯皆墨突,几家林木似牛山”,作者目力所及之处,没有几家烟囱冒出炊烟,而山也都是秃山,此时却正是春寒料峭之时,百姓盼望的瑞雪也迟迟不下,从侧面烘托出百姓生活的困窘和艰难。作者在这一联中渲染了一种低沉压抑的氛围,照应了前面的“荒岁嗟逢众食艰”等诗句,也为后文的“殣寖多”作铺垫。13.C14.①年节时分,大雪纷飞,诗人还在旅途中奔波,表达了新年无法与家人团聚的悲凉寂寞之情。②百姓在连年灾荒中的艰难生存,对苦难的人民寄予了深深的同情。③瑞雪兆丰年,表达了对百姓能得到好收成的喜悦之情。【分析】13.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使用比喻和借代的修辞手法”错误,没有使用“借代”的手法。故选C。1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