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某无色溶液,经测定含有A-*、Br\SO?,且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不考虑水电离出来的IT和0斤),则对该溶
液的说法合理的是()
A.可能含有crB.可能含有HCO3C.一定含有Na+D.至少含有四种离子
2、实验室进行加热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水浴加热的局限性是()
A.加热均匀B.相对安全C.达到高温D.较易控温
3、下列有关判断的依据正确的是()
A.电解质:水溶液是否导电
B.原子晶体:构成晶体的微粒是否是原子
C.共价分子:分子中原子间是否全部是共价键
D.化学平衡状态: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相等
4、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图,某同学对其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预测,其中正确的是
①可以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②可以和NaHCOs溶液反应③一定条件下能与H?发生加成反应④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
能与冰醋酸发生酯化反应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一种基于锂元素的电化学过程来合成氨的方法,其效率能达到88.5%。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I的关键是隔绝空气和水
B.反应U的产物LiOH是离子化合物
C.整个流程中,金属锂是催化剂
D.整个流程的总化学方程式为:2N2+6H26HNH3+3O2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常温下O.lmoI/LNa2s2O3溶液与pH=l的H2s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lLpH=l的H2sCh溶液中,含H+的数目为0.2NA
B.98g纯H2sO4中离子数目为3NA
C.含O.lmolNa2s2O3的水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大于O.INA
D.Na2s2O3与H2SO4溶液混合产生22.4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7、下列制绿矶的方法最适宜的是用
A.FeO与稀H2sCh
B.Fe屑与稀H2sO4
C.Fe(OH)2与稀H2sCh
D.Fe2(SC)4)3与Cu粉
8、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A和D的质子数之和等于E的核外电子数,B和D同主
族,C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A和E组成的化合物AE是常见强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B>C
B.热稳定性:A2D>AE
C.CA为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呈碱性
D.实验室制备AE时可选用D的最高价含氧酸
9、氮化硅是一种高温陶瓷材料,其硬度大、熔点高,下列晶体熔化(或升华)时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都与氮化硅相
同的是()
A.白磷、硅B.碳化硅、硫酸钠
C.水晶、金刚石D.碘、汞
10、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x10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4L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x6.02x1023
-123
B.0.1L3mol-L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th+数目为0.3x6.02xl0
C.5.6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x6.02x1()23
D.4.5g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x6.02x1023
11、海洋动物海鞘中含有种类丰富、结构新颖的次生代谢产物,是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一种从海鞘
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的流程如下:
fWTYlTj51
国
Eni
LfuriJl
下列关于该流程中各步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步骤采用装置主要仪器
A①过滤装置漏斗
B②分液装置分液漏斗
C③蒸发装置郸8
D④蒸储装置蒸馈烧瓶
A.A
12、CPAE是蜂胶的主要活性成分,也可由咖啡酸合成
+Hr。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咖啡酸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在同一个平面上
B.可用金属Na检测上述反应是否残留苯乙醇
C.1mol苯乙醇在()2中完全燃烧,需消耗10molO2
D.1molCPAE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iNaOH
13、下列有关酸碱滴定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准备工作:先用蒸镭水洗涤滴定管,再用待测液和标准液洗涤对应滴定管
B.量取15.00mL待测液:在25mL滴定管中装入待测液,调整初始读数为10.00mL后,将剩余待测液放入锥形瓶
C.判断滴定终点:指示剂颜色突变,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D.读数:读蓝线粗细线交界处所对应的刻度,末读数减去初读数即反应消耗溶液的体积
14、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Imol/LCr的NH4a与氨水的中性混合溶液中,NH4+数为NA
B.60gsiO2和28gSi中各含有4NA个Si-O键和4N、个Si-Si键
C.标准状况下,浓盐酸分别与MnO2、KCIO3反应制备22.4LCL,转移的电子数均为2NA
D.10g46%甲酸(HCOOH)水溶液所含的氧原子数为0.5N&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2+3+
A.FeCL溶液中通入CL:Fe+Cl2=Fe+2CF
2+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OH+HCO3=CaCO3l+H2O
+2+
C.FeS固体放入稀硝酸溶液中:FeS+2H=Fe+H2ST
3+
D.AlCh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1+4OH=AIO2+2H2O
16、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芯片
B.碳酸镁可用于制造耐高温材料氧化镁
C.SO2能用浓硫酸来干燥,说明其还原性不强
D.铁质地柔软,而生活中的钢质地坚硬,说明合金钢能增强铁的硬度
17、大气固氮(闪电时N2转化为NO)和工业固氮(合成氨)是固氮的重要形式,下表列举了不同温度下大气固氮和
工业固氮的部分K值:
N2+O2==±2NON2+3H2^=i2NH3
温度25c2000℃25℃400℃
K3.84x10-10.15xl081.88x10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常温下,工业固氮非常容易进行
B.人类可以通过大规模模拟大气固氮利用氮资源
C.大气固氮与工业固氮的K值受温度和压强等的影响较大
D.大气固氮是吸热反应,工业固氮是放热反应
18、短周期中同主族元素的单质,晶体类型一定相同的是()
A.IA族B.HIA族C.WA族D.WA族
19、下列实验设计能完成或实验结论合理的是
A.证明一瓶红棕色气体是澳蒸气还是二氧化氮,可用湿润的碘化钾一淀粉试纸检验,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B.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未出现血红色,铝热剂中一定不含Fe2(h
C.测氯水的pH,可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pH试纸上,待其变色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
D.检验Cu2+和Fe3+离子,采用径向纸层析法,待离子在滤纸上展开后,用浓氨水熏,可以检验出CM+
20、某锂离子电池充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LiCoCh中的Li+穿过聚内烯微孔薄膜向左迁移并嵌入石墨(C6表示)
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聚内胡R孔建模
A.充电时,阳极电极反应式为LiCoO2-xe-=xLi++LikCoO2
B.放电时,该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放电时,b端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池总反应为LixC6+LiirCoO21^^C6+LiCoCh
21、25℃时,向20mL0.10mol・L/的一元酸HA中逐滴加入0.10mobL-1NaOH溶液,溶液pH随加入NaOH溶
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A为强酸
B.a点溶液中,c(A')>c(Na+)>c(H+)>c(OH)
C.酸碱指示剂可以选择甲基橙或酚献
D.b点溶液中,c(Na+)=c(A)
22、(原创)根据下列实验事实,不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常温下分别测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氨水pH,发现二者的
A常温下,醋酸和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相等
pH之和为14
向均盛有2mL5%H2O2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B0.2mol/LFeCh,和(Umol/LCuCL溶液1mL,前者生成气泡催化效果:Fe3+>Cu2+
的速率更快
向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镁条,产生气泡的率会先加快再反应刚开始时,醋酸电离平衡正移,c(H+)
C
减慢增大
向硼酸(H3BO3)溶液中滴加少量Na2cCh溶液,观察到明显现
DH3BO3的酸性强于H2c03
象.
A.AB.BC.CD.D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某研究小组以甲苯为原料,设计以下路径合成药物中间体M和R。回答下列问题:
(1)C中的官能团的名称为,F的结构简式为,A-B的反应类型为。
(2)D―E的反应方程式为»
(3)M物质中核磁共振氢谱中有组吸收峰。
(4)至少写出2个同时符合下列条件试剂X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只有一个苯环且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2种②遇FeCb溶液显紫色③分子中含V
—(NH—
HOCH2()H
(5)设计由甲苯制备R(X)的合成路线(其它试剂任选)。
(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
(2)关于化合物n,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双选)。
A.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B.可与新制的Cu(OH)2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C.可与FeCh溶液反应显紫色
D.可与热的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液反应
(3)化合物m含有3个碳原子,且可发生加聚反应,按照途径1合成线路的表示方式,完成途经2中由m到v的合成
路线:(标明反应试剂,忽略反应条件)。
(4)化合物V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峰的组数为,以H替代化合物VI中的ZnBr,所得化合物的竣酸类同
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_____种(不考虑手性异构)。
(5)化合物W和皿反应可直接得到II,则化合物VII的结构简式为:。
25、(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进行研究。
(1)提出假设①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h;②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
③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
(2)设计方案,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
元素的质量比。
干燥N?A尾气
(3)查阅资料
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镀饱和溶液和亚硝酸钠(NaNCh)饱和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得氮气。
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
(4)实验步骤
①按上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取3.20g氧化铁、2.00g碳粉混合均匀,放入48.48g的硬质玻璃管中;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③停止通入N2后,夹紧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足量)变浑浊:
④待反应结束,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冷却至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和固体总质量为52.24g;
⑤过滤出石灰水中的沉淀,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2.00g。
步骤②、④中都分别通入N2,其作用分别为o
(5)数据处理
试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写出该实验中氧化铁与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6)实验优化学习小组有同学认为应对实验装置进一步完善。
①甲同学认为:应将澄清石灰水换成Ba(OH)2溶液,其理由是。
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请你再提出一个优化方案将此实验装置进一步完善:.
26、(10分)硫酸四氨合铜晶体([Cu(NH3)4]SOrH2O)常用作杀虫剂,媒染剂,在碱性镀铜中也常用作电镀液的主要成
分,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常温下该物质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酸,在空气中不稳定,受热时易发生分解。某化学兴
趣小组以Cu粉、3moi/L的硫酸、浓氨水、10%NaOH溶液、95%的乙醇溶液、0.500mol/L稀盐酸、0.500mol/L的
NaOH溶液来合成硫酸四氨合铜晶体并测定其纯度。
I.CuSO4溶液的制备
①称取4g铜粉,在A仪器中灼烧10分钟并不断搅拌,放置冷却。
②在蒸发皿中加入30mL3moi/L的硫酸,将A中固体慢慢放入其中,加热并不断搅拌。
③趁热过滤得蓝色溶液。
(DA仪器的名称为o
(2)某同学在实验中有1.5g的铜粉剩余,该同学将制得的CuSO4溶液倒入另一蒸发皿中加热浓缩至有晶膜出现,冷却
析出的晶体中含有白色粉末,试解释其原因____»
II.晶体的制备。将上述制备的CuSOa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
(3)已知浅蓝色沉淀的成分为CU2(OH)2SO4,试写出生成此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4)析出晶体时采用加入乙醇的方法,而不是浓缩结晶的原因是
HL氨含量的测定。精确称取mg晶体,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VmL10%NaOH溶
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并用蒸储水冲洗导管内壁,用VmLG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完全吸收。
取下接收瓶,用C2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1(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到终点时消耗V2mLNaOH溶液。
K的物定
(5)玻璃管2的作用,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6)下列实验操作可能使氨含量测定结果偏低的原因是.
A.滴定时未用NaOH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B.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C.滴定过程中选用酚献作指示剂
D.取下接收瓶前,未用蒸储水冲洗插入接收瓶中的导管外壁
27、(12分)CuCl晶体呈白色,熔点为430℃,沸点为1490C,见光分解,露置于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难溶于水、
稀盐酸、乙醇,易溶于浓盐酸生成H3C11CI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s)+3HC1(aq)^H3CuCI4(aq).
(1)实验室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CuCl,反应原理为:
2+32+
2CU+SO2+8C1+2H2O=2CUCI4+SO4+4H
CuCl/(aq)=CuCl(s)+3C1-(aq)
混介气体
图1
①装置C的作用是.
②装置B中反应结束后,取出混合物进行如图所示操作,得到CuCl晶体.
混合物扫倒入溶有S外的水中过滤.洗象干燥晶体
iiiiiiivv
操作ii的主要目的是
操作iv中最好选用的试剂是.
③实验室保存新制CuCl晶体的方法是.
④欲提纯某混有铜粉的CuCl晶体,请简述实验方案:.
(2)某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装置,测定高炉煤气中CO、CO2、N2和O2的百分组成.
已知:
i.CuCl的盐酸溶液能吸收CO形成Cu(CO)C1«H2O.
ii.保险粉(Na2s2OD和KOH的混合溶液能吸收氧气.
①D、F洗气瓶中宜盛放的试剂分别是、.
②写出保险粉和KOH的混合溶液吸收的离子方程式:.
28、(14分)硅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的利用、光导纤维及硅橡胶的制备等.
纯净的硅是从自然界中的石英矿石(主要成分为SiO2)中提取.高温下制取纯硅有如下反应(方法I):
@SiO2(s)+2C(s)-Si(s)+2CO(g)
②Si(s)+2Ch(g)wSiCL(g)
③SiCL(g)+2H2(g)-Si(s)+4HC1(g)
完成下列填空:
(1)硅原子核外有种不同能级的电子,最外层p电子有种自旋方向;SiO?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
个氧原子直接相连.
(2)单质的还原性:碳硅(填写“同于”、“强于”或“弱于").从平衡的视角而言,反应①能进行的原因是一
(3)反应②生成的化合物分子空间构型为;该分子为分子(填写“极性”或“非极性”).
(4)某温度下,反应②在容积为V升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时CL的浓度为amol/L.然后迅速缩小容器容积
至!!0.5V升,t秒后重新达至U平衡,CL的浓度为bmol/L.贝lj:ab(填写“大于”、“等于”或“小于”).
(5)在t秒内,反应②中反应速率v(SiCL)=(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6)工业上还可以通过如下反应制取纯硅(方法II):
④Si(粗)+3HC1(g)553-57"siHCh(I)+H2(g)+Q(Q>0)
⑤SiHCb(g)+H2(g)(纯)+3HC1(g)
提高反应⑤中Si(纯)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1)A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o
(2)D―E的反应类型是o
(3)E的分子式是;F的结构简式是o
(4)B-C的化学方程式为.
(5)W是B的同分异构体,0.5molW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44gCO”W共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
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的结构简式为»
(6)设计由甲苯和。丫()>。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A
【解析】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l"、Br\SO产的溶液中,正电荷数和负电荷数恰好相等,所以无色溶液可能是硫酸铝和溟化铝的
溶液,也可能还含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F、Na\由于A产和HCOJ离子不共存,所以不可能含有HCO「,据此解答。
【详解】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ltBr\SO产的溶液中,正电荷数和负电荷数恰好相等,所以无色溶液可能是硫酸铝和澳化铝的
溶液;
无色硫酸铝和溟化铝的溶液与NaCl溶液不反应、可共存,所以无色溶液可能还含有NaCL即还含有等物质的量浓度
的CF、Na;
由于A产和HCOJ离子不共存,所以不可能含有HCOJ;
综上:①溶液可能含有Al*、Br\SO产三种离子;②溶液可能含有Al/、Br\S042\Cl\Na*五种离子,
答案选A。
2、C
【解析】
水浴加热的优点是受热均匀、便于控温,且相对较安全,但由于加热的温度只能在100℃以下,故缺点是无法达到高
温。
故选:c»
3、C
【解析】
A.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故A错误;
B.原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原子,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故B错误;
C.仅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是共价分子,所以分子中原子间是否全部是共价键是共价分子的判断依据,故C正确;
D.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是化学平衡状态,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原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原子,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由原子构成的晶体不一定是原子晶体,例如,稀有气体是由单原
子分子构成的分子晶体,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
4、D
【解析】
①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醇羟基,可以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故正确;
②含有较基,可以和NaHCOs溶液反应,故正确;
③含有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能与上发生加成反应,故正确;
④含有羟基,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能与冰醋酸发生酯化反应,故正确;
故选D。
5、C
【解析】
A.反应I是氮气和锂反应,锂为活泼金属,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反应,所以反应I的关键是隔绝空气和
水,故A正确;
B.反应II的产物LiOH是碱,是锂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
C.分析可知锂是参与反应过程的反应物,最后生成锂单质的条件是电解,所以金属锂不是催化剂,故C错误;
通电_
D.三步反应为:6Li+N2=2Li3N,Li3N+3H2O=3LiOH+NH3t,4LiOH4U+O2T+2H2O,整个流程的总化学方程
式为:2N2+6H2OMNH3+3O2,故D正确;
故选:C»
6、C
【解析】
A.pH=l的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O.lmol/L,故1L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O.lmol,贝U个数为O.INA个,故A
错误;
B.硫酸是共价化合物,无氢离子,即纯硫酸中离子数为0,故B错误;
C.硫代硫酸根是弱酸根,硫代硫酸根离子在溶液中的水解会导致阴离子个数增多,故含O.lmolNa2s的溶液中阴离
子数目大于(HNA,故C正确;
D.所产生的气体所处的状态不明确,气体的摩尔体积不确定,则22.4L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Imol,转移的电子
数也不一定是2NA,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
考查物质的量和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公式的运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①气
体注意条件是否为标况;②物质的结构,如硫酸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③易水解盐中离子数目的判断;选项C
为难点,多元素弱酸根离子水解后,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增加。
7、B
【解析】
空气中的氧气能够氧化Fe2+,加入铁粉可以将铁离子转化为亚铁离子,据此分析。
【详解】
A.FeO与稀H2s(h生成硫酸亚铁,Fe?+易被氧化成三价铁,A错误;
B.Fe屑与稀H2s0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加入铁粉可以防止二价铁被氧化,B正确;
C.Fe(OH)2与稀H2sCh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易被空气氧化,C错误;
D.Fez(SO4)3与Cu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铜,产品不纯,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绿矶是FeSOr7H20,二价铁不稳定易被空气氧化,所以在制备与二价铁有关的物质时都要考虑防止变质,一般可以隔
绝空气,或者加入还原性物质。
8,B
【解析】
据原子结构、原子半径、物质性质等,先推断短周期主族元素,进而判断、比较有关物质的性质,作出合理结论。
【详解】
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C是钠(Na);化合物AE是常见强酸,结合原子序数递增,可知A为氢(H)、E
为氯(CD;又A和D的质子数之和等于E的核外电子数,则D为硫(S);因B和D同主族,则B为氧(O)。
A项:B、C的简单离子分别是O'Na+,它们的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较大的Na+半径较小,A项正确;
B项: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则非金属性SVC1,故氢化物热稳定性:H2S<HC1,B项错误;
C项:CA(NaH)为离子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使溶液呈碱性,C项正确;
D项:实验室制备HC1气体,常选用NaCl和浓硫酸共热,D项正确。
本题选Bo
9、C
【解析】
根据描述氮化硅应该是一种原子晶体,原子晶体是由原子直接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再来分析选项:
A.白磷P4是分子晶体,熔融时克服的是范德华力,A项错误;
B.硫酸钠Na2so&是离子晶体,熔融时电离,克服的是离子键,B项错误;
C.水晶和金刚石同为原子晶体,因此熔融时克服的是共价键,C项正确;
D.碘是分子晶体,熔融时克服的是范德华力,而汞作为一种特殊的金属,原子间无金属键,熔融时克服的也是范德华
力,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由于惰性电子对效应,汞原子的6s电子很难参与成键,仅以原子间的范德华力结合,这也是为什么汞是唯一一种常温
下为液态的金属。
10、D
【解析】
A.未指明气体所处的外界条件,不能确定CO2的物质的量,因此不能确定其中含有的原子数目,A错误;
B.硝酸筱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N%+发生水解反应而消耗,所以0.1L3mol-L-'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
目小于0.3X6.02X1023,B错误;
的物质的量是O.lmoL二者发生反应,若铁过量,则反应生成Fe2+,5.6gFe失去0.2x6.02x1()23个电子,若硝酸足量,
则5.6gFe失去0.3x6.02x1()23,因此二者的相对物质的量多少不能确定,不能判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C错误;
D.在SiO2晶体中每个Si原子与相邻的4个O原子形成4个Si-O键,4.5g二氧化硅的物质的量是0.075mol,则其中含
有的Si-O共价键数目为0.075molx4x6.02x1025/mol=0.3x6.02x1023,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1、C
【解析】
由流程可知,步骤①是分离固液混合物,其操作为过滤,需要漏斗、烧杯等仪器;步骤②是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
物,需进行分液,要用到分液漏斗等仪器;步骤③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操作为蒸发,需要蒸发皿等仪器;步骤④是
从有机化合物中,利用沸点不同用蒸储的方法得到甲苯,需要蒸储烧瓶等仪器,则错误的为C,故答案选C。
12、B
【解析】
A.由于苯环和碳碳双键均是平面型结构,所以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咖啡酸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在同一个平
面上,A正确;
B.CPAE分子中含有酚羟基,也能和金属钠反应,所以不能用金属Na检测上述反应是否残留苯乙醇,B不正确;
C.苯乙醇的分子式为CsHioO,苯乙醇燃烧的方程式为C8H10O+IOO2左♦8CO2+5H2O,C正确;
D.CPAE分子中含有2个酚羟基和1个酯基,所以ImolCPAE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iNaOH,D
正确;
答案选B。
13、B
【解析】
A、用待测液和标准液洗涤对应滴定管,避免待测液和标准液被稀释而浓度减小引起较大误差,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25mL滴定管中装入待测液的体积大于25mL,所以调整初始读数为10.00mL后,将剩余待测液放入锥形瓶,
待测液体积大于15.00mL,测定结果偏大,故B符合题意;
C、酸碱滴定时,当指示剂变色后且保持半分钟内不变色,即可认为已经达到滴定终点,故C不符合题意;
I)、滴定实验中,准确读数应该是滴定管上蓝线的粗细交界点对应的刻度线,由于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所以末读
数减去初读数即反应消耗溶液的体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D
【解析】
A.没有提供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混合溶液中NH4+的数目,A不正确;
B.60gsiCh和28gsi都为Imol,分别含有4刈个Si-O键和2NA个Si-Si键,B不正确;
C.标准状况下22.4LCL为ImoL若由浓盐酸分别与MnCh、KCIO3反应制得,则转移的电子数分别为2人、|必,
C不正确;
_10gx46%x2N、10gx54%xM
D.10g46%甲酸(HCOOH)水溶液所含的氧原子数为一--~~尸+=。,―产=0.5NA,D正确;
46g/mol18g/mol
故选D。
15、B
【解析】
A、电子得失不守恒,正确的是2Fe2++C12=2Fe3++2C「;
B、正确;
C、硝酸具有氧化性,能氧化FeS,错误;
D、氢氧化铝不能溶于氨水中,错误,
答案选B。
16、C
【解析】
A.利用高纯度的硅单质的半导体性能,广泛用于制作芯片,正确,故A不选;
B.碳酸镁加热分解可以得到氧化镁,氧化镁可用于制造耐高温材料,故B不选;
C.SO2中的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浓硫酸中的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价态相邻,故SO2可以用浓硫酸干燥,但
SO?有强还原性,故C选;
D.合金的硬度大于金属单质,故D不选;
故选C。
17、D
【解析】
由表中给出的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值可以得出,大气固氮反应是吸热反应,工业固氮是放热反应。评价一个化学反
应是否易于实现工业化,仅从平衡的角度评价是不够的,还要从速率的角度分析,如果一个反应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能
够以更高的反应速率进行并且能够获得较高的转化率,那么这样的反应才是容易实现工业化的反应。
【详解】
A.仅从平衡角度分析,常温下工业固氮能够获得更高的平衡转化率;但是工业固氮,最主要的问题是温和条件下反
应速率太低,这样平衡转化率再高意义也不大;所以工业固氮往往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A项错误;
B.分析表格中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可知,大气固氮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小,难以获得较高的转化率,因此不适合实
现大规模固氮,B项错误;
C.平衡常数被认为是只和温度有关的常数,C项错误;
D.对于大气固氮反应,温度越高,K越大,所以为吸热反应;对于工业固氮反应,温度越高,K越小,所以为放热反
应,D项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平衡常数一般只认为与温度有关,对于一个反应若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变化不同步,即温度升高,而平衡常数下降,那
么这个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平衡常数与温度变化同步,那么这个反应为吸热反应。
18、D
【解析】
A.IA族的单质有氢气、锂、钠、钾、锄、钠、钻,氢气是分子晶体,锂、钠、钾、锄、艳,胡都是金属晶体,故
A错误;
B.IDA族的单质有硼、铝、密、锢、铭,硼是分子晶体,铝、露、锢、钝都是金属晶体,故B错误;
C.IVA族的单质有碳、硅、楮、锡、铅,碳元素可以组成金刚石、石墨、C60等,分别是原子晶体,混合晶体,分子
晶体,硅形成原子晶体,楮,锡,铅都形成金属晶体,故C错误;
D.VHA族有氟、氯、漠、碘、碳,它们形成的单质都是分子晶体,故D正确;
答案选D。
19、D
【解析】
A.澳蒸气、二氧化氮均能氧化「生成L,淀粉试纸变蓝,现象相同,不能区别,A错误;
B.铝能把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所以不能确定是否含有Fe2(h,B错误;
C.由于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把试纸漂白,不能用pH试纸上测出氯水的pH,C错误;
D.由于两种离子中Fe3+在流动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快一些;CM+在固定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
流动相移动的速度慢一些,氨与CM+可形成蓝色配合物,D正确;
答案选D。
20、C
【解析】
充电时相当于电解池,电解池在工作时,阳离子移向阴极,因此石墨极是阴极,含钻的是阳极,据此来分析各选项即
可。
【详解】
A.充电时,阳离子(L「)从阳极脱嵌,穿过薄膜进入阴极,嵌入石墨中,A项正确;
B.放电时相当于原电池,原电池是一类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项正确;
C.根据分析,b为电源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项错误;
D.根据分析,整个锂电池相当于Li,在正极和负极之间不断嵌入-脱嵌的过程,D项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锂电池正极一般选用过渡金属化合物来制作,例如本题中的钻,过渡金属一般具有多种可变的化合价,方便Li'的嵌
入和脱嵌(Li*嵌入时,过渡金属化合价降低,LF脱嵌时,过渡金属化合价升高,因此无论Li*嵌入还是脱嵌,正极
材料整体仍然显电中性)。
21、D
【解析】
A、根据图示可知,加入20mL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二者恰好反应生成NaA,溶液的pH>7,说明NaA为强碱
弱酸盐,则HA为弱酸,故A错误;
B、a点反应后溶质为NaA,A-部分水解溶液呈碱性,则c(OIT)>c(H+),结合电荷守恒可知:c(Na+)>c(A'),溶液
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A,)>c(OH・)>c(H+),故B错误;
C、根据图示可知,滴定终点时溶液呈碱性,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酚配的变色范围为8〜10,指示剂应该选
用酚献,不能选用甲基橙,故C错误;
D、b点溶液的pH=7,呈中性,则c(OH,)=c(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A,),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图示曲线变化的意义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
的关系。
22、C
【解析】
试题分析:A、常温下分别测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氨水pH,发现二者的pH之和为14,说明醋酸溶液中的氢离
子浓度等于氨水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表明醋酸和氨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电离平衡常数相等,故A正确;B、向均盛
有2mL5%H2O2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0.2mol/LFeClj,和0.3mol/LCuCL溶液1mL,Fe3+的催化效果比CM+好,
双氧水分解的速率快,生成气泡的速率更快,故B正确;C、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刚开始时,温度逐渐
升高,反应速率加快,随着反应的进行,醋酸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又逐渐减慢,故C错误;D、H3BO3的酸性强于
H2cCh,向硼酸(H3BO3)溶液中滴加少量Na2cO3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有明显现象,故D正确;故选C。
考点: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的相关知识。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羟基和竣基取代反应8
HO~QT"NH-CH3、HOT^-CH2&H2(其他答案只要正确也可)
0^^0°^溶液>苫牛苧^^肯案
【解析】
根据A到B,B到C反应,推出滨原子取代苯环上的氢,取代的是甲基的邻位,D到E发生的是信息①类似的反应,
引入碳碳双键,即E为1J、,E到F发生的是信息③类似的反应,得到碳氧双键,即F为dRcocH,,F到M发生
的信息②类似的反应,即得到M。
【详解】
(DC中的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和竣基,根据信息①和③得到F的结构简式为C^COCH,根据A-B和B-C的结构
简式得到A-B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故答案为:羟基和竣基;Q^ccx.,.;取代反应。
OX+H4故答案为:
(2)根据信息①得出D-E的反应方程式为+CHsCHO一定叫
CdvCECH。4代+⑼。
32
⑶M物质中核磁共振氢谱中有8组吸收峰,如图
(4)①只有一个苯环且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2种,容易想到有两个支链且在对位,②遇FeCL溶液显紫色,含有酚
羟基③分子中含_?、[]_,至少写出2个同时符合下列条件试剂X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HOTQJNH-CH3、
HOQVHJNHZ;故答案为:HOO?NH-CH3'HOQVHWNHJ其他答案只要正确也可)。
(5)甲苯先与CL光照发生侧链取代,后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然后发生氯代炫的消去反应引入碳碳双键,然后与漠加
HOCH2()H
成,再水解,因此由甲苯制备R(X)的合成路线
24、Ci2H9BrADCH2=CHCOOH即,BrCH2cH2coOH。汹0:BrCH2cH2coOCH2cH34
4oo%O
【解析】
(1)根据化合物I的结构简式可写出其分子式为Ci2H9Br;
(2)根据化合物II的结构简式,其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含有苯环,发生苯环上的硝化反应,没有醛基,不可
与新制的Cu(OH)2共热生成红色沉淀,没有酚羟基,不可与FeCh溶液反应显紫色,所以A、D正确,选择AD;
(3)根据VI的结构简式及途径I的信息,可推出V的结构简式为BrCH2cH2COOCH2cH3,从而可知V是由IV与乙醇
发生酯化反应得到,可推出IV的结构简式为BrCH2cH2COOH,而化合物HI含有3个碳原子,且可发生加聚反应,从
而可知化合物HI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故合成路线可表示为:
CH2=CHCOOH呼rBrCH2CH2COOH。声9:BrCH2cH2coOCH2cH3;
(4)化合物V的结构为BrCH2cH2COOCH2cH3,每个碳原子上的氢都相同,不同碳原子上的H原子不相同,所以
应有4组峰;以氢原子H替代化合物VI中的ZnBr,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OOCH2cH3,其属于竣酸类的
结构应为C4H9coOH,JHl为丁基,丁基有4种不同的结构的H原子,所以C4H9coOH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
(5)根据题目信息,有机锌试剂(R—ZnBr)与酰氯(©3曰)偶联可用于制备药物L因此化合物VI为
BrZnCH2cH2COOCH2cH3,则要合成II,W为酰氯,根据H的结构及途径I合成化合物药物II的方式,可推知VD的
结构为厂:;一0一Id。
25、(本题共16分)
(1)CO2、CO的混合物
+
(3)NH4+NO2-=A=N2T+2H2O
(4)步骤②中是为了排尽空气;步骤④是为了赶出所有的CO2,确保完全吸收
(5)2C+Fe2O3-2Fe+COT+CO2T
(6)①Ba(OH)2溶解度大,浓度大,使CO2被吸收的更完全;M(BaCO3)>M(CaCO3),称量时相对误差小。
②在尾气出口处加一点燃的酒精灯或增加一尾气处理装置
【解析】试题分析:(D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的气体产物可能有:①co、②CO2、③CO2、co的混合物三种情况;
(3)氯化钱饱和溶液和亚硝酸钠(NaNOz)饱和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可以制得氮气;
(4)⑤根据前后两次通入氮气的时间和减小实验误差角度来分析;
(5)根据质量守恒判断气体的组成,根据质量关系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进而书写化学方程式;
(6)①根据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领的本质区别来思考;
②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可以通过点燃来进行尾气处理.
解:(1)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的气体产物可能有:①CO、②CO2、③CO2、co的混合物,
(3)氯化镂饱和溶液和亚硝酸钠(NaNCh)饱和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得氮气,反应物有NH4cl和NaNCh,生成物为
N2,根据质量守恒还应用水,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NO2△N2T+2H20,
(4)如果不排尽空气,那么空气中的氧气会与炭粉反应影响反应后生成气体的组成,所以利用稳定的氮气排空气,最
后确保完全吸收,反应后还要赶出所有的CO2,
(5)3.20g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子,=0.02mol,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气体生成,则n(CO2)=n(CaCCh)
IbOg/inol
2Os
=--------------=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程序隐私协议范文7篇
- 中医生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正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专题02 代词(第02期) 带解析
- 能源供应的应急预案
- 幼儿重阳节教育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 ios培训师聘用合同
- 工业研发设计软件在各行业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 小轿车车辆租赁合同年
- 药店营业员聘用合同
- 城市基础设施修缮工程的重点与应对措施
- GB 12710-2024焦化安全规范
- 【牛客网】2024秋季校园招聘白皮书
- 2024-2025银行对公业务场景金融创新报告
- 2025届郑州市高三一诊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肿瘤中医治疗及调养
- 组长竞选课件教学课件
- 2022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辽宁A卷)及答案解析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 术后肺炎预防和控制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中石化高级职称英语考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