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1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2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3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4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射洪中学高2023级高一上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根据碳—14法测定,浙江上山遗址约距今11400﹣8600年。该遗址发现了居址、墓葬、环壕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石球、石磨盘以及陶器残片若干,还有一些红烧土残块,土块内掺杂了大量的碳化稻壳。这些发现证实()A.农耕生产已经取代采集渔猎活动B.稻谷是古代先民的主要食物来源C.人类征服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提高D.社会上贫富分化现象进一步加剧【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11400﹣8600年(中国)。根据材料“出土了大量石球、石磨盘以及陶器残片若干,还有一些红烧士残块,土块内掺杂了大量的碳化稻壳”可知,当时浙江上山的人已经会制造使用一些工具,这些发现证实人类征服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提高,C项正确;材料无法证实当时人们的农耕生产已取代采集渔猎活动,排除A项;B项过于片面,材料不仅提及了稻谷,还有一些工具的使用,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贫富分化,排除D项。故选C项。2.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国人对待国家大事也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如果在位的人没有能力,国人就有权力将他赶下台。这说明商周时期()A.原始民主遗存制约君主权力 B.人民群众是国家权力的主体C.社会舆论决定着君主的决策 D.君主没有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材料反映了商周时期君主和王室重臣重视国人的舆论,甚至国人可以通过舆论干预朝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了原始社会氏族首领重视氏族成员意见的形式在商周时期依然发挥着作用,体现了原始民主遗存制约君主权力,A项正确;人民群众是国家权力的主体是在现代中国,排除B项;社会舆论可以影响君主的决策,但“决定”一词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重民思想,君主即使拥有权力也要重视民意,排除D项。故选A项。3.商周时代的音乐创作达到一个高峰,当时乐舞作品的评价标准是“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西周天子每年正月初一向全国颁布的教学纲要“十有二教”中,第四项就是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乱”。据此可知,商周时期的音乐()A.明确宗法等级秩序 B.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C.是典型的贵族文化 D.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乐礼教和,则民不乱”可得出西周的音乐即是礼乐制度工,是维护等级的工具和手段,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B项正确;西周通过宗法制明确宗法等级秩序,排除A项;C项不能体现,排除C项;西周的音乐维护的是等级,而不是平等,排除D项。故选B项。4.春秋时期较之西周,公社农民在“私田”上劳动的兴趣大大增加,乃至于多开私田并隐匿其收入,与此同时耕作“公田”的积极性却越来越下降,以至公田荒芜不治。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管理松弛 B.井田制度瓦解 C.铁犁牛耕出现 D.生产关系改变【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的中国。材料讲述的是井田制瓦解的过程,农民在“私田”上兴趣增加,主要是生产工具的进步。究其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C项正确;公田管理松弛是表现,非原因,排除A项;井田制瓦解,生产关系变化是结果不是原因,排除BD项。故选C项。5.商代和西周的文字是统一的。春秋以降,关东各国文字日趋分化,俗体流行。到战国时,各国“文字异形”,与传统写法大相径庭,只有周王室和秦国文字是在传统的正体写法基础上稳健发展。这反映出()A.秦国对西周只读与文化的坚守 B.经济发展道路差异导致文字分化C.秦国对传统华夏文化有所贡献 D.正体俗体之别是诸侯争霸的原因【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只有周王室和秦国文字是在传统的正体写法基础上稳健发展”强调的是秦国对华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说明的是中华文明具有延续性及传承性的特征,C项正确;秦国并非单纯的对西周文化的坚守,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经济形态对文字的影响,排除B项;诸侯争霸的根源是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C项。6.封泥是古代信函文书封缄实物遗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下图为秦“右丞相印”封泥,在下列研究主题中,它最适合用来研究秦代A.中央政府机构的设置 B.手工业经营发展水平C.监察制度的运作方式 D.地方职官体系的变迁【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秦统一后,在中央设立丞相,为百官之长,有左右二员,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所以材料中秦“右丞相印”封泥最适合用来研究秦代中央政府机构的设置,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秦代手工业经营发展水平,排除B项;秦代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地方职官体系的变迁,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7.汉武帝时期开始用察举的办法,让地方郡国每年荐举两名德行卓著的贤人。为了有效地抑制询私情荐举的弊端,察举增加了考试环节,即得到举荐后,朝廷还要考试。这一做法()A.有利于阶层流动 B.加强了君主专制C.有助于儒学独尊 D.完善了官员选拔【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为了有效地抑制徇私情荐举的弊端,察举增加了考试环节,即得到举荐后,朝廷还要考试”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对于察举制中可能存在“徇私情荐举的弊端”的弊端,“增加了考试环节,即得到举荐后,朝廷还要考试”,这完善了官员的选拔机制,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察举制选官标准的变化,即便增加考试环节,与阶层流动也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为了有效抑制“徇私情荐举的弊端”,与加强君主专制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察举制的选官标准,且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儒学就确立了正统思想的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8.《全球通史》中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A.分封制 B.郡国并行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后,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与管理,推行郡县制,取代西周的分封制,C项正确;分封制是西周推行的制度,排除A项;郡国并行制是汉朝初期推行的制度,排除B项;行省制是元朝时期推行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9.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南北朝时期。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互派使节,对使节的要求相近。北朝使节都是汉族士族。结合所学可知,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尤其是孝文帝改革,学习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因此南北政权都有利于对华夏文化的认同,B项正确;材料反映南北政权对华夏文化的认同,而没有进行南北政权的比较,排除A项;南北政权处于对峙局面,而不是和好,排除C项;北朝政权仍然是鲜卑族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10.六朝时,扬州(广陵)屡经战乱,俗称“芜(荒芜)城”。唐中后期,扬州成为江南物产的集散地和中外富商巨贾的荟萃之所,繁荣冠天下,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这一变化是因为()A.六朝对江南的开发 B.大运河的影响C.长安和洛阳的衰败 D.海外贸易推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扬州成为江南物产的集散地和中外富商巨贾的荟萃之所,繁荣冠天下,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可知,扬州由六朝时期的“芜(荒芜)城”到唐中后期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这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的交通因素——随朝大运河的开凿,B项正确;六朝时,扬州(广陵)屡经战乱,排除A项;唐朝时期长安、洛阳既是政治中心,也是经济中心,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扬州发展得益于大运河,与海外贸易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1.汉武帝时期,平准是“坐商”的性质,是在物价波动的时候来调节商品的价格;均输是“行商”的性质,在地区之间调剂物资余缺。两者都归国家管理,这意味着国家既掌握着零售市场,又掌握着批发环节。可见,该政策A.保障了大商人的经济地位 B.旨在削弱王国经济实力C.属于国家掌控经济的体现 D.不利于国计民生的稳定【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主要探讨均输平准政策,“国家既掌握着零售市场,又掌握着批发环节”,这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掌控,故选择C选项;政府掌控经济,平抑物价,这明显是对大商人的打击,排除A选项;均输平准是全国性的政策,不是单独针对王国的政策,故排除B选项;均输平准政策有利于物价的稳定,有利于保障国计民生,故D选项排除。故选择C选项12.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句子就是汉宣帝的那句话。汉宣帝说能够与他一同统治天下的人只有称职的郡太守,这说明汉宣帝对待地方问题的重视。因此A选项正确。再根据后代帝王都十分重视这个问题,进一步说明地方的稳定对于国家的统治是很重要的,但不是说历代帝王对汉宣帝尊崇,只是推崇汉宣帝对地方吏治的高度重视,因此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地方制度是不断演变的,后代并没有沿用汉代的地方制度,因此C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故B项错误。【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吏治的意义13.汉昭、宣帝时期,涌现出一批有名的刺史,如扬州刺史黄霸,因政绩斐然,受到宣帝称赞,被提拔为颍川太守,秩比二千石,居官赐车盖。据此可知,当时朝廷()A.开创巡视监察制度 B.重视调整地方行政制度C.注重澄清地方吏治 D.掌握了地方属官任用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涌现出一批有名的刺史”“在任期间,政绩斐然”,由此可知君主十分重视刺史在地方的政绩,而西汉刺史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督,君主对刺史的重视,代表了朝廷对澄清地方吏治的注重,C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开创了刺史制度,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君主对刺史的提拔与特殊的待遇,没有体现调整地方行政制度,排除B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14.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A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D.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答案】A【解析】【详解】“划清了界限……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表明汉代与秦朝原有的体制已经不同,但实际上却又是对秦朝体制的重建,因此涉及于此的体制是郡国并行制,既有秦朝郡县制的内容,又有分封诸侯的内容,故A项正确;B项是汉代创新的,与题意不符合。C项涉及的是君主专制,与材料强调中央集权不符。对官吏的监督的体制秦朝也有,故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15.如图为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出土的东汉墓壁画(局部),描绘了农业生产的场景。据此可推知,东汉时期该地区A.存在大量戍边军民 B.生产方式受中原影响C.耕作方式日益完善 D.农耕经济占优势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东汉时期的边疆地区进行铁犁牛耕生产,说明的是边疆地区的生产方式受到中原影响,B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画中人物的身份,排除A项;当时的耕作方式并不完善,排除C项;当时内蒙地区仍然是游牧经济为主,排除D项。故选B项。16.司马迁立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志向,写出不朽名著《史记》;霍去病抱着“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斗志,转战万里,屡立战功;张骞凭借“凿空”的勇气,历经坎坷,开辟中西交通。他们都体现了()A.顽固的忠君意识 B.激进的功利思想C.昂扬的进取精神 D.浓厚的宗法观念【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西汉时期。根据材料“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匈奴未灭,无以为家”“凿空”及所学可知,司马迁、霍去病、张骞都是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抱负,不畏艰难,百折不挠,体现了昂扬进取的精神,C项正确;“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未涉及忠君意识,排除A项;功利思想是注重讲求建功立业,计功取利的思想。选项“激进的功利思想”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宗法观念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17.东晋建立之初,琅琊王氏当权。此后,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家族相继掌权。上述材料反映了东晋A.地方出现众多割据政权 B.士族专权C.宗室诸王争夺中央权力 D.国力强盛【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东晋建立后,先后由王氏、庾氏、桓氏、谢氏等家族相继掌权,这说明东晋门阀士族权势强大,形成了士族专权局面,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东晋地方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故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地方世家大族相继掌权,未涉及到宗室争夺权力,故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国力强盛,故排除D。18.魏晋南北朝时期,“夷”“夏”政权均以“正朔”自居,斥对方为“闰位”。汉族政权从夷狄血统出发,提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藐视异族文化,以此促进政权统一,维护中华文化主体地位。内迁诸族则以儒学为中心,抓住先秦以来夷夏之辨的文化意义为统治合法性寻找依据。这一时期的“夷夏之辨”()A.确立了同源共祖的意识B.强化了儒学的正统地位C.体现了华夏文化对异质文化的拒斥D.客观上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合【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政权均以正统自居,汉族政权指出少数民族政权是异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则强调自身接受了正统文化。汉族政权对国家统一的追求,少数民族政权对汉族文化的吸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项正确;汉族政权提出少数民族“非我族类”,表明同源共祖的意识尚未完全确立,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佛学繁荣,儒学的地位有所动摇而非强化,排除B项;据材料,汉族政权指出少数民族政权“非我族类”,目的是促进政权统一,维护中华文化主体地位,而非拒绝异质文化。华夏文化具有包容性,不断从少数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排除C项。故选D项。19.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说明古代精耕细作追去的是农业收益的最大化,故A项正确;精耕细作农业推动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故B项错误;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精耕模式推动了农业的进步,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出人地矛盾对耕作模式转变的影响,故D项错误。20.唐代大运河漕运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唐高祖至唐中宗时期,每年漕运粮食一二十万石;第二阶段为唐玄宗年间,岁漕粮二三百万石;第三阶段为唐宪宗以后,漕运日益衰落,岁漕粮多则四十万石,少则十万石。经由大运河的漕粮数量越来越少的原因主要是()A.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B.黄河流域农业的恢复C.社会动荡和地方割据 D.赋税制度的应时而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大运河漕运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为唐玄宗天宝之后,唐宪宗则为唐中后期,随着安史之乱以及后来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后又爆发农民起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大运河漕运的发展,C项正确;漕运发展,南粮北运的基础是江南经济的发展,不是重心南移导致漕运衰落,排除A项;北方黄河流域在唐朝初期得到恢复发展,唐中期同样由于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农业生产遭到破坏,排除B项;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主要指两税法,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不是漕运变化的主因,排除D项。故选C项。21.唐太宗在君臣论治过程中,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为君之道,必须首先安养百姓,如果为了一己之私去损害百姓的利益,就像是割自己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饱了,人也就死了。这表明,唐太宗()A.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B.选贤任能,整顿吏治C.发展生产,改革兵制 D.以民为本,政得其民【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为君之道,必须首先安养百姓,如果为了一己之私去损害百姓的利益,就像是割自己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饱了,人也就死了”可知,唐太宗认为作为君主应注重百姓,必须先安养百姓,体现了其民本思想主张,即体现了其以民为本,政得其民的主张,D项正确;“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主要体现了善于用人方面,不符合题干主旨内容,排除A项;“选贤任能,整顿吏治”主要体现了选官方面,而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太宗民本思想,排除B项;唐玄宗时期发展生产,改革兵制,而题干内容主要体现了唐太宗注重百姓的民本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22.唐朝定制是中书省掌草拟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封驳,尚书省掌承旨执行。后唐太宗发现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龃龉扯皮之事,于是在门下省下面设政事堂,形成统一的中央行政决策机制,集体商议并处理军国事务,由是鲜有败事。这说明当时政事堂的设立()A.扩大了封建君主的权力 B.缓和了各部门之间的矛盾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矛盾 D.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根据材料信息,“唐太宗发现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龃龉扯皮之事”于是设立政事堂,而政事堂设立之后“鲜有败事”,说明政事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行政过程中的扯皮现象,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D项正确。在君主专制体制下,唐太宗建立政事堂本就是君主的权力,A项中“扩大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政事堂的设立缓解了各部门之间的扯皮情况,但不代表会缓和各部门之间的矛盾,排除B项;君权和相权矛盾解决的标志是在明太祖废丞相,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23.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①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②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③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④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示意图中签名机构可知,这里涉及的是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机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书省负责起草,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24.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后期(中国)。这道题目最怕看错单位,图表说的是每户而不是每个人。注意到这一点以后,我们看特殊值,比例最大的是20130亩,最小的是300亩以上。每户人家必然不止一个人,平均下来的话,个人占有的土地并不多,而20130亩就是一个几口人的农户所占有的土地,这个规模的土地占比高,就说明大部分是自耕农,A项正确;从300亩的规模占有比例最低可知,土地集中并不突出,如果300亩以上的比例是百分之七十几,那么我们倒是可以这么说,排除B项;C选项时间上错误,均田制在北魏时期创立,在唐中叶瓦解,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生产效率,排除D项。故选A项。25.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B.缓和了朋党之争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 D.加剧了阶级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后期(中国)。根据材料“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唐朝中后期,文人士子争相到藩镇使府担任幕职,增强了地方藩镇的实力,不利于中央集权,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A项正确;朋党之争是指唐末时,两派士大夫结党互相争斗排挤的事件,与材料主旨关系不大,排除B项;这些士人去地方藩镇做幕僚,与科举考试无关,排除C项;这些士人去地方藩镇做幕僚,不会加剧阶级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26.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据此可知,两税法实施A.抑制了土地兼并 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标志着征税依据由人丁转为财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两税法制度下,土地兼并不再受到限制,越来越严重,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排除B项;两税法依然征收人丁税,排除D项。故选C项。27.下面左图是汉代画像石中的“羽人”形象,蕴含着羽化升天的意思;右图是唐代莫高窟“散花飞天”形象。隋唐时披着佛教飞天的大巾、穿上长裙的无羽而飞的“飞天”普遍存在。这说明()A.宗教与宫廷画结合催生地域特色文化 B.三教合一促进文人画的形成发展C.浪漫主义风格始终是古代艺术的主流 D.多种文化交流融合推动艺术创新【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羽化升天”反映出道家的影响,“披着佛教飞天的大巾”反映出佛教的影响,体现出多种文化交流融合推动艺术创新,D项正确;宫廷绘画,广义地说,是指围绕着封建帝王生活、行政而进行的绘画创作,以宫廷画家的创作为主体,亦包括帝王、后妃的画作,以及朝臣和地方官员向宫廷进献的画作,材料没有反映出这些画像属于宫廷画,排除A项;材料画像属于宗教画,与注重写意的文人画无关,另外材料没有提到儒家思想,三教合一无从体现,排除B项;材料画像属于浪漫主义风格,但是没有体现出其主流地位,“始终”用词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28.唐代击鞠(马球运动)非常盛行,上自君王将相,下到士庶黎民都嗜之若狂,许多妇女也参与其中。唐代彩绘女马球俑便生动展现了女子打马球的姿态。据此可知,唐代()A.统治者好恶决定击鞠发展 B.社会生活风气相对开放C.娱乐活动以体育运动为主 D.男女地位实现彻底平等【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由材料“击鞠(马球运动)非常盛行”“上自君王将相,下到士庶黎民都嗜之若狂”“许多妇女也参与其中”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风气相对开放,B项正确;“统治者好恶”会影响而不是“决定击鞠的发展”,排除A项;唐代娱乐方式多种多样,材料中未体现娱乐活动以体育运动为主,排除C项;D选项不符合唐朝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29.唐代都城长安在皇城的左右前方对称布置东、西两市。每市占两坊大小,内部由“井”字街划分为九个区域,通向市四面的八个门,中央设管理机构。据此可知,唐代市的管理()A.推动都城与周边地区的经贸往来 B.打破了市坊分离的传统格局C.“井”字型布局限制了商业的流动 D.体现了城市主要职能的演变【答案】C【解析】【详解】唐代都城长安“在皇城的左右前方对称布置东、西两市。每市占两坊大小,内部由‘井’字街划分为九个区域,通向市四面的八个门,中央设管理机构”体现了政府对商业的严格管控,这种管理难以适应商业发展的空间需求,因此限制了商业流动,C项正确;材料体现都城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排除A项;宋代打破了市坊分离的传统格局,排除B项;由材料信息可知,长安城体现的是政治职能,不能体现城市主要职能的演变,排除D项。故选C项。30.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相对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选官依据考试成绩,将读书、考试与做官相结合,更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D项正确;“选拔最优秀的官吏”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科举制无法鉴别官员道德水平,排除B项;科举制并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排除C项。故选D项。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25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相传黄帝与炎帝族相争相汇,组合成炎黄联盟,继而战胜并融会蚩尤族。炎、黄两族胄裔(子孙后代)的夏人、商人、周人相继建立王朝,并与黄河中下游其他各部族相互融合,形成“华夏”族。与华夏对称的“夷”,从大、从弓,意为持大弓之人,本指东方(今山东、江苏一带)诸族,后演为中原华夏之外诸少数民族的统称。材料二十六国北朝时期,匈奴、鲜卑、氏、羌等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不同程度上都面临着如何处理族群关系的考验。天兴元年(398年),鲜卑贵族拓跋珪正式建立北魏王朝,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同年“用崔宏议,自谓黄帝之后,以土德王”。迁都洛阳后,孝文帝积极推进改革,改拓跋鲜卑姓氏为汉姓,并将随魏南迁的鲜卑人改为洛阳户籍。太和十六年(492年),文帝“诏祀唐尧于平阳,虞舜于广宁,夏禹于安邑,周文于洛阳”。——摘编自马溢澳《拓跋鲜卑的“中国”认同》材料三秦始皇三十三年(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