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串讲讲义_第1页
《成本会计》串讲讲义_第2页
《成本会计》串讲讲义_第3页
《成本会计》串讲讲义_第4页
《成本会计》串讲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本会计》串讲讲义课程介绍一、课程的设置、性质及特点《成本会计》是会计学专业专科的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以成本为研究对象,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微观经济管理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成本会计的任务、意义和核算程序,理解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理论及方法,在巩固和深化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企业管理学等课程的相关知识体系基础上,掌握不同管理要求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应用的不同成本计算方法及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等,并结合成本资料进行成本预测、控制和分析。成本会计是对财务会计知识体系的必要补充和拓展,旨在培养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为学习者从事实际成本会计工作打好基础。学习《成本会计》这门课程,要求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在学习中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理解与记忆、原则与方法的关系。在学习与理解过程中,还要注意各个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能比较完整地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构架,并能把它们运用于实践当中。本课程着重基本知识和方法以及应用能力考查两个方面。二、教材的选用《成本会计》课程所选用教材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该书由林莉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2010版)。三、章节体系1.详细介绍了成本核算的原理(涉及教材的1-4章)。重点讲述了成本的含义、费用的分类及核算要求、费用在受益对象之间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等内容。2.重点阐述了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涉及教材的5-7章)。重点讲述了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成本核算的分类法、定额成本法。3.讲解了成本报表的编制以及分析(涉及教材的第8章)。4.简要的阐述了现代成本理论的新发展(涉及教材的9-10章)。四、新旧教材变化情况说明旧教材新教材第一章总论第一章总论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第二章费用的分类及核算要求第三章工业企业要素费用核算第三章费用在受益对象之间的归集与分配第四章工业企业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核算第五章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第六章制造费用的核算第七章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第八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和归集的核算第四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第五章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第十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第十一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第十二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第十三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第六章分类法第十四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第七章定额法第十五章各种成本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删除第十六章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核算合并到第三章中第十七章工业企业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第八章成本报表第九章成本控制与考核第十章现代成本核算方法考情分析一、历年真题的分布情况《成本会计》历年考题的分值分布情况如下:章节2009年1月2009年10月2010年1月第一章293第二章646第三章437第四章000第五章18154第六章622第七章6216第八章1142第九章927第十章16160第十一章2216第十二章16913第十三章2174第十四章0717第十五章000第十六章121第十七章231结论:在全面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掌握重点章节内容,着重掌握一般业务的核算。二、历年真题结构分析2009年1月题型(1)单选题(20题×1分=20分)=1\*GB3①共12题:成本核算原理(1.3.4.5.7.8.9.10.12.13.14.16)【第5题】以下应计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费用的税金是()。A.印花税 B.增值税C.营业税 D.代扣代缴职工个人所得税【答案】A=2\*GB3②共7题:成本计算方法(2.6.11.15.17.18.19)【第11题】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适合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A.简化的分批法 B.分批法C.品种法 D.分类法【答案】C=3\*GB3③共1题:成本报表(20)【第20题】成本报表分析中,采用连环替代分析方法时,各因素的顺序为()。A.可以任意排列 B.应按一定原则排列:先质量后数量C.应按一定原则排列:先主要后次要D.应按一定原则排列:先数量后质量;相同性质的因素中,先主要后次要【答案】D结论:掌握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分类,可解决15分;掌握教师提醒的易考点又解决5分。(2)多选题(10题×2分=20分)=1\*GB3①共5题:成本核算原理(21.23.24.25.26)【第23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费用要素的有()。A.利息费用 B.折旧费用C.实收资本 D.外购材料E.应付工资【答案】ABD=2\*GB3②共4题:成本计算方法(22.27.28.29)【第22题】以下各种成本计算方法中,属于辅助方法的有()。A.品种法 B.分批法C.分类法 D.定额法E.分步法【答案】CD=3\*GB3③共1题:成本报表(30)【第30题】企业成本报表一般包括()。A.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B.产品生产成本表C.制造费用明细表 D.产品销售费用明细表E.财务费用、管理费用明细表【答案】ABCDE结论:能否选择正确,关键还是对课程内容和基本概念的把握程度。对重要知识点的把握,以及教材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将教师提示的易考点掌握即可解决此难点。(3)判断说明题(5题×2分=10分)=1\*GB3①共2题:成本核算原理(33.35)【第33题】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工业企业或车间中,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都可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都是直接计入费用,这种情况下,没有间接计入费用。()。【答案】对=2\*GB3②共3题:成本计算方法(31.32.34)【第31题】分步法下,无论是逐步结转还是平行结转,最终都需要通过“自制半成品”会计科目进行成本核算()。【答案】错只有逐步结转分步法才需要通过“自制半成品”会计科目进行成本核算,而平行结转则不需要。(4)简答题(2题×5分)更多的是来自于大纲中的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的内容【例题】简述产品成本计算三种基本方法及其特点和适用范围。【答案】品种法:特点: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定期按月进行;月末在产品费用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适用范围:单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和管理上不需分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分批法:特点: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批别或工作令号;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一致,而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一般不需要分配在产品成本适用范围:小批、单件的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分步法:特点:成本计算对象为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成本计算期同会计报告期相一致;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适用范围:大量大批且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生产结论:不要止步于听明白的阶段,还要说明白。(5)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50分)【例题】某企业生产的产品需经三道工序加工制成,其工时定额为200小时,三道工序消耗工时定额分别为:第一道工序为60小时,第二道工序为60小时,第三道工序为80小时,在产品数量分别为100件,200件,300件。要求:计算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和在产品的约当产量。【答案】第一道工序完工率=60×50%/200=15%第二道工序完工率=(60+60×50%)/200=45%第三道工序完工率=(60+60+80×50%)/200=80%约当产量为:第一道工序=100×15%=15件第二道工序=200×45%=90件第三道工序=300×80%=240件约当产量合计:15+90+240=345件结论:熟练掌握教材中教师要求掌握的例题,多练习。三、学习方法1.成本会计学是针对企业费用归集与分配的一门学科。从内容看包括成本核算原理、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还包括最新成本核算知识的介绍。该课程不仅内容比较多,难度比较大,确实增加了学习的难度。需要注意的是,大纲中多次强调《成本会计》课程的目的与要求是使自学考生较好地掌握知识的脉络,理解成本核算的原理,并且能够灵活应用。成本会计学是专业会计课程,在学习时要从总体上把握课程基本内容,掌握各章之间的逻辑结构,深入地学习各章内容,使局部理解转化为整体理解并使之不断深入。2.为了使考核的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大纲在列出各章考试内容的基础上,还规定了考试目标,并按照识记、领会和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要求规定了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目的是使考生进一步明确考试的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社会助学单位能更全面、更有针对性、分层次地进行辅导;使考试命题者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因此,考生在学习时,一定要按照大纲中规定的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按照识记、领会和应用(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三个层次应达到的能力要求,去理解和掌握企业会计学课程内容的重点、要点和难易度要求。3.对课程的学习,要处理好一般与重点、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关系。课程内容有一般与重点之分,但考试的内容是全面的,覆盖到各章。阅读教材一定要全面、系统。只有全面、系统地学习,才能了解本课程的重点所在;在掌握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抓住要点、突破难点,而绝不能采取猜题、押题式学习方法。学习中还要努力将识记、领会和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即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运用知识的能力——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

内容串讲第一章导论一、本章考情单选多选判断简答计算合计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2009011111220091022121592010011111113二、重难点串讲本章属于非重点章节,在了解成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理解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的含义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解成本核算的原则以及程序。第一节成本的含义和作用一、成本的含义美国会计学会(AAA)所属成本概念与美国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在1951年对成本的定义是:“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我国只对产品成本作出定义: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总合。成本与费用的区别成本与费用的区别费用成本费用成本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性支出,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强调期间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性支出,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强调期间强调对象理论成本=C+V现实成本=理论成本+合理的耗费通常指产品的生产成本,它是工业企业通常指产品的生产成本,它是工业企业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产品所支出的各种耗费。成本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所失去或放弃的资源。成本分为狭义成本和广义成本,狭义成本是指商品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以价值表现的各种耗费,也称“商品制造成本”;广义成本是除了狭义成本之外,还包括管理生产和从事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1)(1)为购买原材料支付的买价、运费等构成材料采购成本;(2)为购买股票债券的卖价、相关费用等形成企业投资成本;(3)为购置机器设备而发生的买价、运费、安装费等形成的固定资产成本;(4)为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而构成的产品生产成本;(5)为销售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而构成。的产品销售成本。二、成本的作用1.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2.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经济指标3.成本是制定商品价格的基础4.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历史沿革(一般了解)一、成本会计的产生机器劳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企业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出现了竞争,生产成本开始得到普遍的重视。二、成本会计的发展(一)早期成本会计阶段(1880年——1920年)(二)近代成本会计阶段(1921年——1945年)(三)现代成本会计阶段(1946年以后)第三节成本会计的对象、职能和任务一、成本会计的对象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具体内容。历年试题:【例·单项选择题】成本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是一种专业会计,其对象是()。(200901)A.企业 B.成本C.资金 D.会计主体【答案】B二、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一)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包括:成本决策是指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运用决策理论,根据成本预测及有关成本资料,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对有关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中选择最优成本方案的过程。成本预测是根据与成本有关的各种数据、可能发生的变化和将要采取的各种措施,运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估计。成本决策是指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运用决策理论,根据成本预测及有关成本资料,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对有关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中选择最优成本方案的过程。成本预测是根据与成本有关的各种数据、可能发生的变化和将要采取的各种措施,运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估计。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是根据成本决策所确定的成本目标和成本预测的资料,具体规定在计划期内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所应支出的成本费用,并提出为达到规定的成本水平所应采取的措施方案。成本计划是根据成本决策所确定的成本目标和成本预测的资料,具体规定在计划期内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所应支出的成本费用,并提出为达到规定的成本水平所应采取的措施方案。是预先制定成本标准,对实际发生的各种耗费严格控制其限额标准,及时提示并纠正实际与标准的偏差,采取措施将其控制在计划或预算范围之内,以促进企业不断降低成本,实现成本目标。成本计划是预先制定成本标准,对实际发生的各种耗费严格控制其限额标准,及时提示并纠正实际与标准的偏差,采取措施将其控制在计划或预算范围之内,以促进企业不断降低成本,实现成本目标。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是指根据成本核算所提供的成本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分析成本水平及其构成的变动情况,系统地研究成本变动的趋势和原因,查明成本超支或节约的责任,以便采取措施,改进生产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成本核算是指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审核,并按照一定的对象和标准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分析是指根据成本核算所提供的成本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分析成本水平及其构成的变动情况,系统地研究成本变动的趋势和原因,查明成本超支或节约的责任,以便采取措施,改进生产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成本核算是指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审核,并按照一定的对象和标准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成本考核是指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定期地对成本计划及其有关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以监督和促使企业加强成本管理责任制,履行经济责任,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成本考核是指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定期地对成本计划及其有关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以监督和促使企业加强成本管理责任制,履行经济责任,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其中基本职能是成本核算。(二)成本会计的任务1.及时、正确地进行成本核算2.优化成本决策,确立成本目标3.制定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4.制定成本责任制度第二章费用的分类及核算要求一、本章考情单选多选判断简答计算合计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20090133111262009102222420100111156二、重难点串讲本章属于需要重点理解的章节,需要深刻理解费用划分的五个界限的名称、划分的标准,如果划分不当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熟悉费用的基本分类以及其他分类方法,不仅知道分类的标准,还要熟悉分类的内容以及各个项目包含的具体信息。第一节费用划分的界限一、正确划分生产经营费用和非生产经营费用的界限1.划分标准:按照费用的用途加以分类,重点区分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的界限;日常支出与非经常性损失的界限。2.内容:生产经营费用主要包括生产成本、期间费用;非生产经营费用主要包括资本化支出(固定资产建设支出等)、营业外支出。3.出现的问题:影响损益。二、正确划分各会计期间成本费用的界限1.划分标准:将生产经营费用再按照受益对象进行深入的分类,将费用划分为成本、期间费用;将成本费用再按照归属的不同期间进行分类。2.内容:将生产经营费用划分为生产成本费用、期间费用。其中生产成本费用再按照受益的期间划分为各个期间的成本费用。3.出现的问题:影响各个会计期间的损益。三、正确划分不同成本计算对象之间费用的界限1.划分标准:将某一个月份的生产成本费用再按照受益主体进行划分。2.内容:将某月份的生产成本费用划分为某种产品的生产费用。3.出现的问题:影响各种产品成本的计算与分析。四、正确划分产品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1.划分标准:按照是否有确定的费用归集对象进行的分类,产品生产费用的归集对象是各种产品,而期间费用没有明确的受益对象。2.内容:产品生产费用包括材料费用、工资费用、制造费用等;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3.出现的问题:混淆产品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借以调节各月产品成本和各月损益五、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未完工产品的界限1.划分标准:按照产品的完工率加以分类。2.内容:将发生的产品生产费用按照完工率分配各项费用,其中完工的产品负担的费用形成库存商品成本,未完工的产品负担的费用形成在产品成本。3.出现的问题:任意提高或降低月末在产品成本,人为地调节完工产品成本的现象发生。历年试题【例·多项选择题】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200910)A.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B.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费用界限C.盈利产品和亏损产品的费用界限D.应计入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界限E.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答案】ABE第二节费用的分类一、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划分为费用要素,具体包括: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职工薪酬、折旧费、利息支出、税金、其他支出。历年试题【例·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200910)A.制造费用 B.期间费用C.折旧费 D.生产成本【答案】C二、费用按照经济用途分类划分为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生产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三、费用按照与产品的关系分类将费用划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与某一特定成本计算对象之间具有直接关系的各种耗费。间接费用是与多个成本计算对象都有联系,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计算对象共同发生的耗费。四、费用按成本性态(习性)分类生产费用按成本性态(习性),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等。固定成本的特点: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固定成本a a业务量(X) 业务量(X)变动成本的特点:变动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 bX b业务量(X)业务量(X)业务量(X)业务量(X)混合成本的特点:混合成本总额混合成本总额 业务量(X)业务量(X)业务量(X)业务量(X)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五、费用按可控性分类生产费用按是否为责任单位有效控制,可分为可控制成本和不可控制成本两类。可控制成本与不可控制成本的划分是相对的,对某一部门来说是可以控制的,而对另一个部门来说则为不可控制的;在一定时期属于可以控制的成本,而在较长的时期则属于不可控制的成本;在基层属于不可控制的成本,而在某一上层则属于可以控制的成本。六、费用按成本发生的时态分类生产费用按照成本发生的时态进行分类,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1.历史成本是指已经发生的成本,也称为实际成本。2.未来成本是指在产品生产之前预先测算出的成本,主要包括定额成本、计划成本和标准成本等。(1)定额成本是指根据消耗定额所确定的产品生产成本。定额成本反映了产品应达到的成本水平,是衡量生产费用节约或超支的尺度。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相比较,可以确定实际脱离定额的差异,借以考核成本管理的效果;(2)计划成本是指根据计划期的各种消耗定额、有关的生产经营计划等资料确定计划期产品生产应达到的水平。计划成本与定额成本都是以消耗定额为依据确定的;(3)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地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成本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的未来成本。第三节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一、成本费用核算的一般程序(1)根据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确定成本核算对象(2)确定成本项目(3)设置有关成本和费用明细账(4)收集确定各种产品的产量、入库量、在产品盘存量以及材料、工时、各种消耗量等(5)归集发生的全部费用,按确定的成本计算对像予以分配(6)结转产品销售成本二、成本核算基本步骤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制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制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基本生产制造费用的分配基本生产制造费用的分配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分配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产品销售成本的结转产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期间费用的结转期间费用的结转第三章费用在受益对象之间的归集与分配一、本章考情单选多选判断简答计算合计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2009019933121511635200910773324112262010011010332411330二、重难点串讲本章是重点章节,主要讲授了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各种方法,从费用要素的分配开始一直讲到废品损失及停工损失的分配,熟练掌握本章内容即可深刻理解成本核算的程序以及主要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历年的出题方式上来看,不仅涉及客观题,每年都测试一道计算题,该章节的分值在30分左右。第一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要素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原理1.归集的原理:归集的原则:按照受益的对象(产品)归集直接材料费用、动力费用、工资费用;按照组织管理产品生产的需要归集车间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按照费用发生的地点进行归集,形成“制造费用”。使用的主要账户:是“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2.分配的原理:直接计入费用可以直接记入某种产品成本的“基本生产成本”帐户;间接计入费用可以采取分配的方法记入某种产品成本的“基本生产成本”帐户;分配的方法是:常用的分配费用的标准主要有三类:第一,成果类,如产品的重量、体积、产量、产值等;第二,消耗类,如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原材料消耗量等;第三,定额类,如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等。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历年试题【例·判断题】对于月末车间已领未用的材料,若下月生产还需要,为简化核算手续,可以办理“假退料”手续,其成本不能计入本月的生产费用。()(200910)【答案】对2.发出材料成本的核算(1)实际成本计价的材料发出核算在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情况下,企业应设立“原材料”、“在途物资”等账户进行核算,并按材料的类别、品种设置材料明细账,按数量金额反映材料的收发结存情况。(2)计划成本计价的材料发出核算在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情况下,材料收发凭证都按材料的计划单位成本计价,材料明细账中收发材料的金额都应按计划成本登记。企业除了应设立“原材料”、“材料采购”总账科目外,还应设置“材料成本差异”总账科目,并应按材料的类别设置材料采购明细账和材料成本差异明细账,分别核算原材料的计划成本、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的计算公式为:3.直接材料费用分配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乙产品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贷:原材料三、外购动力费用分配的核算外购动力可以按照实际耗用量进行分配(需要安装动力表)、也可以按照实际的工时数量加以分配。分配原理同上。四、职工薪酬的核算1.职工薪酬包括的内容: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2.职工薪酬核算的原始记录职工薪酬核算的原始记录,主要有考勤记录、产量记录和工时记录等。历年试题【例·多项选择题】工资费用核算的主要原始记录有()。(200910)A.产量记录 B.工作时间安排记录C.工龄记录 D.考勤记录E.工作调动记录【答案】ABD3.职工薪酬的分配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一般采用按产品的实际生产工时比例进行分配的方法。其分配公式为:4.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乙产品 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供水车间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五、折旧费用的核算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确定折旧的范围、计算方法、账务处理。六、利息的核算了解利息的预提以及支付即可。七、税金的核算要素费用中的税金,包括印花税、车船税、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其中“印花税”不通过“应交税费”核算。八、其他费用的核算第二节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辅助生产费用归集概述1、直接通过“辅助生产成本”归集,该帐户中既包括辅助生产车间为了完成生产任务而直接发生的费用,也包括为了组织生产而发生的管理性费用,该方法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规模较小的情况。2、通过“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两个帐户进行归集,“辅助生产成本”帐户中只归集辅助生产车间为了完成生产任务而直接发生的费用;“制造费用”帐户归集车间为了组织生产而发生的管理性费用,月末再将“制造费用”帐户的发生额分配到“辅助生产成本”帐户中。该方法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规模较大的情况。历年试题【例·单项选择题】辅助生产车间完工入库的工具、模具在结转成本时,应借记的科目是()。(200901)A.低值易耗品 B.辅助生产成本C.产成品 D.自制半成品【答案】A二、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简单了解即可三、辅助生产费用分配1.直接分配法采用直接分配法,由于各辅助生产车间只是进行对外分配,仅分配一次,因此,这种分配方法最为简便,但只宜在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劳务不多,不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企业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采用。历年试题【例题】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中,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方法是()。(201001)A.代数分配法 B.直接分配法C.交互分配法 D.计划成本分配法【答案】B2.顺序分配法采用这种分配法,各种辅助生产费用虽然只分配一次,既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单位,又分配给排列在后的其他辅助生产车间、部门,因而分配结果的正确性和计算工作量都有所增加。这种分配方法,只适宜在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之间相互受益程度有明显差异的企业中采用。历年试题【例·判断题】采用顺序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其顺序应该是受益多的排列在前,受益少的排列在后。()。(200910)【答案】错3.交互分配法第一步:对内交互分配第二步:对外分配采用交互分配法,进行了两次分配,增加了计算量,但同时提高了分配结果的正确性。该方法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相互提供劳务量较大的企业。4.代数分配法代数分配法,是按照数学中解联立方程的方法,计算辅助生产劳务的单位成本(分配率),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包括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5.计划成本分配法第一步:按计划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的计划成本=接受的劳务量×计划单位成本第二步:计算辅助车间的实际成本实际成本=第三步:计算成本差异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辅助生产车间的计划成本第四步:分配成本差异

将差异全部分配记入“管理费用”科目。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但采用这种分析方法,要求辅助生产车间的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要比较准确,否则,影响计算分配的准确性。历年试题【例·单项选择题】在辅助生产费用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时,为了简化计算工资,辅助生产劳务的成本差异一般全部计入()。(200910)A.管理费用 B.生产成本C.制造费用 D.营业外损益【答案】A第三节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制造费用的归集1.制造费用的构成: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一部分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直接生产费用,但管理上不要求或者核算上不便于单独核算,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费用。2.制造费用的归集制造费用的归集,应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该科目的借方用于归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全部制造费用,贷方反映制造费用的分配,月末一般无余额。历年试题【例·单项选择题】制造费用是指生产过程中发生的()。(201001)A.间接生产费用B.间接计入费用 C.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D.应计入产品成本,未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答案】D二、制造费用的分配1.实际费用分配法:根据分配的标准不同,可以区分为,生产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具体分配方法是: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分配标准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2.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计算公式如下:年度计划分配率=历年试题【例·单项选择题】季节性生产企业,其制造费用的分配宜采用()。(200910)A.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B.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C.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D.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答案】A第四节废品损失与停工损失的归集与分配一、废品损失的含义及特征废品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复后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和入库后发现的各种废品的报废损失和修复费用。二、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1.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可修复废品损失,是指在修复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修复费用(一般包括修复期间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应分摊的制造费用),扣除回收的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净损失。历年试题【例·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是()。(200901)A.返修以前发生的生产费用B.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C.返修过程中发生的修复费用D.返修以前发生的生产费用加上返修时发生的修复费用【答案】C2.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不可修复废品损失,指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回收的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净损失。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与同种合格产品成本是同时发生的,并已归集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明细账中。具体分为: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历年试题【例·多项选择题】计算废品净损失时,应考虑的内容有()。(200910)A.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B.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C.废品的残值D.废品的应收赔款E.入库后发现的生产过程中造成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答案】ABCD三、停工损失的归集与分配停工损失是指基本生产车间或车间内某个班组由于停电、待料、机器设备发生故障或进行大修理、发生非常灾害以及计划减产等而停工,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停工期间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应付职工薪酬,燃料和动力,以及制造费用。

为了单独核算停工损失,可设置“停工损失”账户,并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中单独设立“停工损失”成本项目。第五节期间费用的核算1.管理费用的核算——简单了解该费用的构成内容即可。2.销售费用的核算——简单了解该费用的构成内容即可。3.财务费用的核算——简单了解该费用的构成内容即可。第四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一、本章考情单选多选判断简答计算合计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20090122111811200910111112420100111112二、重难点串讲本章属于次重点章节,重点掌握各种完工与在产品分配方法的概念、基本原理、适用范围;熟练掌握约当产量法、定额比例法的应用。第一节在产品及其数量的核算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和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与本月生产费用之间的数量关系表示为: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一、在产品的含义企业的在产品是指没有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不能作为商品销售的产品。在产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二、在产品数量的核算一般了解即可,注意在产品盘盈、盘亏的处理方法。第二节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及应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简便的方法,应考虑的因素包括:(1)企业应根据月末结存在产品的数量(2)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月末在产品价值的大小(3)在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4)企业定额管理基础工作的扎实与否等方面的因素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这种方法是指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本月发生的费用直接形成完工产品成本。该方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价值很低,且各月在产品数量比较稳定的情况。历年试题【例·单项选择题】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适用的情况是()。(200901)A.各月月末完工产品数量变化很小 B.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很大C.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大D.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答案】D2.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价法是指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年初固定的在产品成本计价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月初、月末的在产品成本相同,本月发生的费用就是完工产品成本。该方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少,或者虽然在产品数量较多,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情况。3.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在产品按所耗用原材料费用计价法是指月末在产品成本只计算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不计算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等加工费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企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而且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的情况。4.约当产量比例法约当产量比例法是指生产费用按照完工产品数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将在产品按照完工率折算为相当于产成品的数量(约当产量),将本月费用合计在完工产品与约当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该方法的关键是完工率的测算,由于产品的加工技术的不同,又可以将约当产量法分为单工序约当产量法的应用、多工序约当产量法的应用。(1)约当产量比例法的一般计算=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完工(投料)百分比(公式4-3)(公式4-4)完工产品该项费用=完工产品数量×该项费用分配率(公式4-5)月末在产品该项费用=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该项费用分配率(2)在产品完工率的计算按50%计算:全部在产品完工程度均可按50%平均计算。按工序分别测定,即:为了简化完工率的测算,对本道工序的完工率一般不能逐一测定,而平均按50%计算。5.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是将在产品视同为完工产品分配费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已经接近完工,或者产品已经加工完毕,但尚未包装或尚未验收入库的产品。6.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是一种月末在产品以定额成本计价的方法。计算公式为:注意: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法,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由完工产品成本全部负担不尽合理。采用这种分配方法,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还要求产品的消耗定额保持稳定。历年试题【例·单项选择题】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核算中,对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产品,适用的分配方法是()。(201001)A.定额比例法 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D.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答案】C7.定额比例法定额比例法是按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生产费用的方法。直接材料费用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则各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和分配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历年试题【例·多项选择题】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有()。(201001)A.约当产量比例法 B.交互分配法C.固定成本计价法 D.定额比例法E.五五摊销法【答案】AD二、完工产品成本结转制造业的完工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和模具等,经产成品仓库验收入库后,其成本应从“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转入各有关账户的借方,其中完工入库产成品的成本,应转入“库存商品”账户的借方。第五章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一、本章考情单选多选判断简答计算合计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2009015533241522643200910333312151162920100144221522536二、重难点串讲本章是重点章节,在学习该章内容时,需要非常熟悉前四章的内容,本章的知识属于灵活应用的内容,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详细的介绍了各种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方法,本章是结合企业的具体要求(结合生产工艺的特点、生产组织方式的特点以及管理要求等方面)具体分析企业应选择的成本核算方法并详细讲解具体的核算程序。本章的分值大约是40分左右。第一节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概述一、生产特点对成本核算方法的影响1.生产按产品工艺特点分类生产按产品工艺特点分类,可分为单步骤生产和多步骤生产两种类型。(1)单步骤生产又称为简单生产,其特点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经过一个或者几个不间断的工艺过程,直接生产出产成品,生产的中间环节不需要分别计算半成品成本。(2)多步骤生产又称为复杂生产,其特点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要经过几个不同的工艺过程,这些工艺过程是可以间断的,而且企业需要分别计算各个工艺过程所生产的半成品成本。复杂生产按其生产的方式不同,又分为连续式多步骤生产和装配式多步骤生产两种。2.生产按组织管理方式分类按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可以分为大量生产、批量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类型。二、成本计算方法1.成本计算基本方法具体分为: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1)品种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和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2)分批法。一般适用于单件小批单步骤生产,也可用于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单件小批多步骤生产。(3)分步法。一般适用于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2.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具体分为:定额法、分类法;历年试题【例·单项选择题】工业企业的生产组织类型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200901)A.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B.成本计算期的确定C.间接费用分配方法的确定 D.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答案】D第二节成本计算的品种法一、品种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汇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品种法适用于简单生产和在管理上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的连续式多步骤生产等。二、品种法的核算程序和账务处理1.费用要素的归集与分配2.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3.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废品损失的核算5.完工与在产品的分配。第三节成本计算的分批法一、分批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一)分批法的概念及适用范围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是指企业根据市场和客户的要求,按预先规定的规格和数量进行产品的生产,按产品的批次来归集和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范围:1.产品的批次易于划分而且各批产品成本需要分别计算。2.根据客户的订单进行生产。3.产品种类不稳定的小规模企业。4.单件生产的产品。5.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时的试生产。(二)分批法的特点1.按产品批次组织、管理生产。其中包括:产品批次的确定和成本数据的取得。2.分批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的批次,如果一批产品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还要分批为每一种产品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二、分批法计算程序和账务处理——-简单了解即可三、简化分批法(一)设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归集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原材料、工资、制造费用等,同时需要注明发生的加工时间(工时),用于将来分配间接性费用。(二)计算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三)计算完工批次产品的成本。注意:在采用分批法进行成本计算的企业中,特别是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或车间,有时会出现在同一条生产线(车间)上同时生产多批产品的情况(例如:食品企业等),而且各批产品的成本计算期都跨越几个月份。在实务工作中可以采用简化的分批法来进行计算,即“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简化分批法”。在发生完工产品的月份,才对完工产品,按照其累计工时的比例对间接计入费用进行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计算的结果登记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中。没有完工产品的月份,不进行间接费用的分配。简化的分批法特点,简化的分批法与一般的分批法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必须设立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2)每月发生的间接计入费用,不是按月在各批产品之间进行分配;(3)采用这种方法,到产品完工时合并在一起进行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法。历年试题【例·单项选择题】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进行成本计算,适用的情况是()。(200901)A.投产批数繁多,而且未完工批数较多 B.投产批数较少,而且未完工批数较少C.投产批数繁多,而且完工批数较多 D.投产批数较少,而且未完工批数较多【答案】A第四节成本计算的分步法一、分步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过程,分步骤计算半成品成本,最后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适用范围:1.产品的生产是多步骤的,包括连续式多步骤生产和装配式多步骤生产。2.产品的生产在技术上是可以间断的,各步骤的生产在不同的生产部门进行。3.企业在管理上有分步骤计算半成品成本(对外出售半成品)的要求。历年试题【例·多项选择题】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可以分为()。(200910)A.逐步结转法 B.品种法C.分类法 D.平行结转法E.分批法【答案】AD二、逐步结转分步法(一)逐步结转分步法概念与特点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按顺序分步骤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并结转给下一步骤,直至最后生产步骤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管理上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大量大批连续式多步骤生产的企业。特点:半成品成本的计算程序与半成品实物结转的程序相同。(二)半成品的流转方式根据自制半成品的流转方式,逐步结转分步法又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第一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直接转到第二步骤进行再加工,以此类推,企业不设置自制半成品明细账。2.企业设置自制半成品明细账,用以核算自制半成品的收、发及结存情况,第一步骤生产的半成品验收入库,登记在自制半成品明细账中,第二步骤按生产需要从仓库领用半成品,进行再加工,以此类推。(三)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种类根据半成品在自制半成品明细账和下一步骤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的登记方式,逐步结转分步法又分为综合结转分步法和分项结转分步法两种。1.综合结转分步法综合结转分步法是指在自制半成品明细账和下一步骤生产成本明细账中只登记半成品综合成本,不再分别登记各个成本项目的半成品成本结转方法。(1)半成品按实际成本计价。(2)半成品按计划成本计价。需要设立“自制半成品”项目,归集本步骤以前发生的费用,在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后,出于成本分析的要求,要需要进行成本还原。2.分项结转分步法分项结转分步法是指在自制半成品明细账和下一步骤生产成本明细账中分别登记各个成本项目的半成品成本结转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产成品成本直接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出来,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三、平行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又叫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在计算各步骤成本时,只计算本步骤各种产品发生的各项费用及这些费用中应由产成品负担的份额,不计算本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这些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装配式生产的企业。特点:半成品成本的计算程序与半成品实物结转的程序不相同。不需要设立“自制半成品”项目,在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后,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历年试题【例·单项选择题】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在企业的产成品入库时,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从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转出,则会计分录为()。(200901)A.借:生产成本;贷:自制半成品 B.借:生产成本;贷:产成品C.借:自制半成品;贷:生产成本 D.借:产成品;贷:生产成本【答案】D第六章分类法一、本章考情单选多选判断简答计算合计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2009011111220091011116172010011111124二、重难点串讲本章属于次重点章节,需要把握分类法的特点以及程序,熟悉分类法的应用范围即可。第一节成本计算的分类法一、分类法的特点分类法主要特点是按照产品的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该类产品成本;类内不同品种(或规格)产品的成本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确定。二、分类法的计算程序1.根据产品特点进行分类2.按产品类别编制各种生产费用汇总表3.按产品类别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三、分类法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采用分类法进行成本计算的适用范围是企业的产品、规格繁多,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企业或车间;分类法还适用于工业企业的联产品、副产品以及某些等级产品、零星产品的成本计算。企业采用分类法进行成本核算应具备条件是企业的产品种类很多;多种产品的生产工艺比较相似;生产工艺相似的产品在同一生产部门进行生产;同类产品之间有比较准确的分配标准。第二节联产品、副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一、联产品成本计算方法1.联产品的概念联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同一原料经过相同工艺过程的加工,同时生产出来的几种主要产品。2.联产品的主要特征(1)联产品都是企业的主要产品;(2)联产品成本计算的关键是联合成本的分配计算;(3)销售价格较高,对企业收入有较大贡献;(4)生产一种产品,通常要生产所有联产品。3.联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由于联产品都是企业的主要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这些联产品所用原材料和工艺技术过程相同,因而最宜、也只能归为一类,因而最宜于、也只能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应注意的问题(1)确定分离点。(2)分离点是联合成本,需进行分配。(3)分离点后进一步加工发生的成本是可归属成本。(4)联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成本应为分配到的联合成本与该种产品的可归属成本之和。历年试题【例·单项选择题】对于企业联产品的成本计算,一般采用()。(200901)A.分批法 B.分步法C.分类法 D.定额法【答案】C二、副产品成本计算方法1.副产品的特点在企业的生产中,在生产主要产品的同时,还附带生产出一些副产品,这些副产品可以作为独立的产品对外出售。副产品有以下特点:(1)在企业的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小;(2)不是独立的生产过程,与主产品的生产状况密切相关;(3)可以作为产品独立出售。2.副产品成本的计算在计算副产品的成本时,一般是将主、副产品合并为一类产品,按类归集生产费用,月末采用一定的标准进行类内产品的分配。有以下两种分配方法:(1)与一般的分类法相同,月末将生产部门发生的共同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在主、副产品之间进行分配。(2)事先确定副产品的固定成本,月末按固定成本计算副产品成本,总成本减去副产品的成本即为主产品成本。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是计算的结果有一定的假设性,副产品成本估算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主产品的成本水平。历年试题【例·单项选择题】如果比重不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副产品采用的计算成本方法可以相类似与()。(200910)A.品种法 B.分批法C.分类法 D.定额法【答案】C第七章定额成本法一、本章考情单选多选判断简答计算合计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20090102009101116720100122111211217二、重难点串讲本章属于次重点章节,重点掌握各种差异的概念,相成原理,计算方法等。第一节定额成本法概述一、定额成本法的含义及特点(一)定额成本法的含义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成本法是以产品定额成本为基础,加上(或减去)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计算产品实际生产成本的方法。因此,定额成本法既是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又是成本控制的方法。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实际成本的计算如公式所示:实际成本=定额成本±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定额变动差异(二)定额成本法的特点相对于成本的其他计算方法,定额成本法是为了克服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弱点,将产品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及分析结合在一起,能及时解决、反映和监督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二、定额成本法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定额成本法需要事先制定定额成本,才能进行成本的核算和差异的核算。因此,定额成本法主要适用于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定额管理基础工作比较好,产品生产已经定型,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的企业。三、定额成本法的优缺点——简单了解历年试题【例·单项选择题】能够配合和加强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定额管理的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是()。(200910)A.分类法 B.分步法C.分批法 D.定额法【答案】D第二节定额成本的制定一、定额成本的含义——简单了解定额成本是根据企业现行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费用定额及其他有关资料计算的一种成本控制目标。区分成本定额和定额成本两个概念。成本定额是指企业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所确定的单位产品的应该成本,是计算定额成本的基础;定额成本是指企业根据产品产量和成本定额标准所计算出来的某个生产期的成本目标。要计算产品在某个生产期的定额成本,首先要确定产品的成本定额,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公式所示:二、定额成本的制定方法——简单了解第三节定额成本控制一、定额成本控制的含义及特点——简单了解1.定额成本控制的含义定额成本控制是利用定额成本法进行成本控制的方法。定额成本控制以定额成本为标准,计算和分析产品成本与定额成本的差异,用以考核成本执行的情况。2.定额成本控制的特点定额成本控制分为三个阶段的控制,事前制定定额成本的目标成本控制、事中差异分析的控制和事后实际成本合理性的控制。事前制定定额成本:事前制定定额成本:定额成本是以现行消耗定额和费用定额为依据的,在成本发生之前制定产品的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和定额成本,作为成本计算的依据,也是节约费用支出、降低成本的目标,也是企业对生产费用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依据。事中核算成本费用和脱离定额的差异:事中核算成本费用和脱离定额的差异: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成本费用发生的当时,就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分别核算,以加强对成本差异的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就应当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脱离定额的差异分别核算,及时揭示实际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事后计算实际成本:事后计算实际成本:在核算产成品实际成本时,一般会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为成本的定期考核和分析提供数据。在定额成本法下,本月完工产品的实际成本是以本月完工产品定额成本为基础,加上或减去本月完工产品应负担的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定额变动差异等成本差异来求得的。二、定额成本控制的适用范围——简单了解定额成本法最早应用于大量大批生产的机械制造企业,后来逐渐扩大到其他企业。定额成本控制主要适用于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定额管理基础工作比较好,产品生产已经定型,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的企业。三、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脱离定额差异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项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脱离现行成本定额的差异,即在发生生产费用时,将符合定额的费用与脱离定额的差异分别编制定额凭证和差异凭证,并在有关费用分配表和明细分类账中分别予以登记。脱离定额差异反映了企业各项生产费用支出的合理程度和执行现行定额的工作质量。1.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主要有限额法、盘存法和材料切割法三种方法。2.直接人工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3.制造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四、材料成本差异五、定额变动差异定额变动差异是指由于修订定额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异,它是定额自身变动的结果,与生产费用的节约与超支无关。六、产品实际成本的计算第八章成本报表一、本章考情单选多选判断简答计算合计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2009011111220091022113201001111二、重难点串讲本章属于非重点章节,简要了解成本报表的构成内容即可。第一节成本报表概述一、成本报表的含义——简单了解成本报表是根据成本管理的需要,依据企业日常成本核算资料等编制的,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产品成本和费用支出情况,据以分析企业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和结果的一种报告性文件。成本报表不作为企业向外报送的会计报表,它主要是向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提供有关成本信息,进行成本分析,促进和挖掘成本潜力的一种内部报表。二、成本报表的作用——简单了解三、成本报表的种类——简单了解第二节成本报表的分析方法一、成本报表分析的意义——简单了解1.成本报表分析的意义成本报表是根据成本管理的需要,依据企业日常成本核算资料等编制的,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产品成本和费用支出情况,据以分析企业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和结果的一种报告性文件。2.成本报表的种类(1)反映产品成本情况的报表——产品成本表产品成本表主要反映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产品所支出的生产费用的水平及其构成情况,并与计划、上年实际、历史最好水平或同行业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相比较,反映产品成本的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该表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按成本项目反映,汇总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按成本项目反映)和全部产品总成本;另一种是按产品种类反映,利用此表可以定期、总括地考核和分析企业全部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2)反映各种费用情况的报表——费用支出报表费用支出报表主要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各种费用总额及其构成情况的报表,并与计划(预算)、上年实际对比,反映各项费用支出的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属于此类成本报表的有制造费用明细表、销售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和财务费用明细表等。二、成本报表分析的方法: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一)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它是指通过实际数与基数的对比来揭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以便了解差距与不足的一种成本分析方法。实际工作中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实际指标与成本计划或定额指标对比,分析成本计划或定额的完成情况。2.实际指标与前期的实际指标对比,观察企业成本指标的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改进情况。3.企业实际指标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指标对比,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找差距,推动企业改进经营管理。(二)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实质上是将反映成本状况,或与成本水平相关的两个因素联系起来,通过计算比率,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借以评价企业成本状况和经营状况的一种成本分析方法。具体形式有以下几种:1.相关指标比率分析,这些指标包括:产值成本率、销售收入成本率、成本利润率。2.构成比率分析,是指某项经济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3.动态比率分析,是将不同时期同类指标的数值对比求出比率。(三)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差异影响程度的一种技术方法。1.连环替代法上年数N0=A0×B0×C0本年数N1=A1×B1×C1综合指标上年数:N0=A0×B0×C0(1)第一次替代:N1=A1×B0×C0(2)第二次替代:N2=A1×B1×C0(3)第三次替代(本年数):N1=A1×B1×C1(4)(2)-(1)即N1-N0是A因素变化影响综合指标的结果:N1-N0=(A1-A0)×B0×C0(3)-(2)即N2-N1是B因素变化影响综合指标的结果:N2-N1=A1×(B1-B0)×C0(4)-(3)即N1-N2是C因素变化影响综合指标的结果:N1-N2=A1×B1×(C1-C0)2.差额分析法差额分析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第三节成本报表的分析一、全部商品产品成本报表分析——简单了解(一)对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总括评价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表是按产品种类汇总反映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报表。全部商品产品包括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两大部分。本年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计划总成本-实际总成本(二)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三)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的因素,概括起来有三个因素:产品产量、产品品种结构、产品单位成本。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分析——简单了解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重点是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构成要素升降原因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变动对单位成本影响。三、期间费用的分析——简单了解对期间费用的分析,应依据期间费用报表,并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对费用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和各项费用变动情况的分析。第九章成本控制与考核一、本章考情本章属于新增内容。结合前面所讲的定额成本法,重点阐述了标准成本控制与考核、责任成本控制与考核等方法。二、重难点串讲第一节成本控制的概述一、成本控制的概念和成本控制系统1.成本控制的概念成本控制是指企业根据一定时期生产经营的现状和未来企业发展目标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生产耗费发生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成本控制又可分为广义成本控制和狭义的成本控制。狭义的成本控制仅指生产过程中产品成本的控制,也被称为“日常成本控制”。从现代控制论角度来说,就是“防护性控制系统”,它是整个成本管理系统的核心。广义的成本控制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和各方面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即对产品成本全过程进行有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即前馈控制、防护性控制、反馈控制,包括全部成本管理系统的职能。2.成本控制系统企业的成本控制系统通常包括组织系统、信息系统、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1)组织系统。组织是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从事活动的一种方式。成本控制系统必须与企业组织机构相适应,将成本控制引入组织结构中,即将成本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不同的部门或小的单位,通常这些小单位按其所负责任和控制范围的不同,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2)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成本控制系统的另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责任会计系统。责任会计系统是负责计量、传送和报告成本控制使用的信息。责任会计系统主要包括编制责任预算、核算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评价和报告业绩三个部分。(3)考核制度。考核制度是为考核成本控制能否达到预期标准的一系列企业内部制度和要求。(4)奖励制度。奖励制度是企业奖优、罚劣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持企业整体控制系统长期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奖励有货币奖励和非货币奖励两种形式。二、成本控制管理的作用与原则1.成本控制的作用成本控制是企业挖掘降低成本潜力;成本控制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成本控制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成本控制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2.成本控制的原则成本效益原则;适用性原则;广泛性原则;强制性原则。第二节标准成本控制与考核一、标准成本的含义、种类、制定程序与方法标准成本是指运用技术测定等科学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经营条件下应该实现的成本,是根据产品的耗费标准和耗费的标准价格预先计算的产品成本。标准成本法的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并借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标准成本的种类很多,按照制定标准成本所依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水平,可分为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和现实标准成本三种。现实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理想标准成本现实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理想标准成本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在有效经营的基础上,根据下一期最可能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耗用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的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而制定的标准成本,即通过努力可达到的标准成本。是指根据正常的工作效率、正常的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和正常价格等条件,即在考虑设备可能故障、意外或计划停工等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制定的标准成本。是指在现有生产经营条件下,设备与经营管理处于最佳状态时,即没有设备故障、资源没有任何浪费的情况下,确定的最低水平的成本。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在有效经营的基础上,根据下一期最可能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耗用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的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而制定的标准成本,即通过努力可达到的标准成本。是指根据正常的工作效率、正常的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和正常价格等条件,即在考虑设备可能故障、意外或计划停工等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制定的标准成本。是指在现有生产经营条件下,设备与经营管理处于最佳状态时,即没有设备故障、资源没有任何浪费的情况下,确定的最低水平的成本。二、标准成本控制——简单了解(一)标准成本控制的含义及特点1.标准成本控制的含义标准成本控制是以预先运用技术测定等科学方法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将其纳入财务会计的主要账簿体系,并以此进行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方法。2.标准成本控制的特点(1)标准成本控制可以加强成本的事前控制;(2)标准成本控制可以加强成本的事中控制;(3)标准成本控制可以加强成本的事后控制。(二)标准成本控制的作用1.有利于成本事前、事中的控制和事后的成本分析2.有利于产品价格决策3.提供决策所需要的成本预测信息4.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三)成本差异的分析1.变动的成本差异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数量2.固定(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分析方法与其他费用成本差异的分析方法有所区别,通常分为两差异法和三差异法。两差异法:耗费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工时标准×标准分配率=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三差异法:耗费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第三节责任成本控制与考核一、责任中心(一)责任中心的含义与特征责任中心是指承担一定经济责任,并享有一定权利的企业内部(责任)单位。根据责任中心承担的责任与权利,责任中心有如下几个特征:1.责任中心是一个责、权、利相结合的实体2.责任中心具有承担责任的条件3.责任中心的责任和权利应具有可控性4.责任中心有一定经营业务和财务收支活动5.责任中心的建立要便于进行责任会计核算(二)责任中心的类型根据责任中心的权限范围及业务活动的特点不同,责任中心可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1.成本中心成本中心是成本发生的区域,它只能控制成本,即只对成本负责。2.利润中心利润中心是指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和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它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收入和生产经营决策权。3.投资中心投资中心是指既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又对投资效果负责的责任中心。投资中心是最高层次的责任中心,它拥有最大的决策权,因此也承担最大的责任。二、成本中心与责任成本——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