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农业博物馆概况中国农业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与全国农业展览馆为两块牌子一个机构,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8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筹建,1986年9月13日对外开放,接待国内外宾客。
中国农业博物馆的馆舍是于1959年建成的全国农业展览馆建筑群的一部分。全国农业展览馆的地理位置、规模布局和建筑风格均由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同志亲自审定,作为新中国建国十周年的献礼项目,在1959年国庆节前建成并投入使用,被列为五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之一,是国内唯一一座大型的园林式展览馆。馆区面积与建筑环境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由十座具有民族风格特色的单体展馆组成的建筑群以及综合楼、藏品库房、文化产品用房等配套设施组成。1号馆位于馆区正面主轴线上,2、3号馆分列北南两侧,一字排开;4号馆与5号馆、6号馆与7号馆两厢对称;8、9、10号馆在馆区南侧后方,成"品"字型排列。十座展馆组成的建筑群浑然一体、气势磅礴、雄伟壮观。1、2、3号馆后面,三湖相连,水面面积达41000平方米。湖中碧波荡漾、鱼鸭嬉戏;湖边花草芬芳,垂柳依依。展馆之间由长廊、方亭或柱廊连接,长廊两侧栽植了各种花草树木。馆区四周遍布苍松翠柏,垂柳银杏,随处可见繁花似锦,绿树成荫,回廊亭阁、碧瓦朱檐。传统的民族建筑群与馆区植物、湖光云影交相辉映,景色怡人。室内陈列与室外展园中国农业博物馆于1986年9月建成正式开馆。三个固定陈列"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农业自然资源区划"、"中国水产"各有特色。1991年"中国能源馆"开馆、"百草园"建成,使博物馆展陈面积近万平方米,包括四个固定陈列和室外展园,即"农史"、"资源""、水产"、"能源"和"百草园",初步实现了室内与室外结合,展览与游览结合,农业资源与农业历史结合。此后,又先后推出了中国现代农业科技陈列、传统农具展、土壤标本展、水生动物展、陆生动物展等重要陈列展览。2006年国家先后投资近三亿元对博物馆的馆舍、园区和展陈进行改造。这次改造扩建和基本陈列再造历时3年多,其间于2008年7月和2009年6月至9月分别举办了中国农民艺术展和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图片展。2009年9月,中国农业博物馆新馆陈列重新对外开放。
中国农业博物馆目前的陈列体系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室外展园三部分构成。室内陈列面积为6600平方米,室外展园面积达10000余平方米。其中,基本陈列为《中华农业文明陈列》,在2号馆和4号馆展出,陈列面积约4850平方米;专题陈列包括《彩陶中的远古农业》、《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和《青少年农业科普馆》,分别在10号馆、9号馆、8号馆、7号馆展出,各展厅面积分别是300平米、400平米、400平米和650平米。室外展园包括古代传统农事园、现代科学农事园两部分。馆藏特色与数量中国农业博物馆作为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保存了较为丰富的农业文物、标本、古籍和传统农具等各类藏品近5万件,其中文物2万余件,珍贵古籍图书3万余册。以新石器为主的石器类文物、以陶明器和彩陶为主的陶器类文物、以青铜生产工具为代表的青铜器、以铁制生产工具为代表的铁器类文物、以及传统农具、砚台、古代丝织品、粮票、农业宣传画等类文物藏品已经形成系列和特色,部分门类藏品的实力在全国也名列前茅。
石器,农博收藏有新石器时期的石斧、石锛、石凿、石铲、石磨盘、石磨棒等文物约200余件。陶器有彩陶、素陶、元黑陶、彩绘陶、单色釉陶、复彩釉陶、唐三彩等几大类,其中除彩陶以外,其他类型以明器居多。青铜器大约100余件,包括兵器、生活用具或礼器,其中商代的青铜甗(yǎn)、爵,西周晚期的青铜鼎、簋、鬲,战国的青铜编钟、青铜釜、鍪(móu)、匜(yí),都有较高价值,属难得珍品。铁制农具300余件,以出土的辽金时代我国北方铁器为主。传统农具5000余件,范围覆盖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30个省区,是中国收藏传统农具最多最全的机构。农业宣传画2000多幅,是目前已知收藏农业宣传画最多的机构。其中不乏著名画家,如金梅生、韩美林、戈湘岚、刘文西等的获奖作品和代表作。农博是目前国内收藏农业古籍最多的博物馆,也是国内三大农业古籍收藏单位之一,馆藏文献已达近7万册,珍品特藏近3万册。农博馆收藏的自然标本主要包括三大类,珍稀动物标本、珍贵植物标本和全国土壤标本,其中珍贵自然标本3000余件。农博共征集土壤标本120多个类型226块,是我国土壤标本的"集大成者",称得上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丰富的土壤标本库,也形成了农博极富农业科研价值的土壤标本系列。科研管理与学术研究中国农业博物馆业务,实行项目制管理。即以陈列为主线,实行"方案策划、藏品征集、学术研究、陈列布展、后期服务"一条龙工作模式。每年均安排专项研究经费。通过竞争产生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对承办的业务项目实行个人负责制;项目负责人自由选聘项目组成员,项目组成员不受部门限制自由组合;项目组内部进行人员分工,每个项目组成员承担某一具体研究任务;项目结束后,馆学术委员会对业务项目完成的结果进行评估考核。
中国农业博物馆在农业历史、陈列策划、展示设计、文物修复等领域开展了相关课题研究,发表了大量学术研究著作。并积极发挥本馆专家资源优势,承担国家研究课题和保护项目,主办馆刊《古今农业》。荣誉称号与挂靠学术团体中国农业博物馆作为国家级博物馆,积极发挥博物馆的公益职能,为社会公众服务,先后获得国家、北京市政府等授予的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国际科学与和平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已经成为北京乃至全国大、中、小学校外教育的课堂,面向公众普及农业科普知识的重要场所。
目前,挂靠在中国农业博物馆的专业团体有: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民俗学会农业民俗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展览协会和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上述专业学术团体,为开展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行业业务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外业务合作与交流迄今为止,中国农业博物馆已经与韩国、日本、埃及、智利以及欧美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国际业务交流渠道。国际交流与合作业务的开展,不仅使农业博物馆更好地利用国际文化资源推动本馆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华夏民族农耕文明的独特魅力,扩大了国际影响力。中国农业博物馆主办并参与东亚农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东亚农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日本和韩国每年轮留举办,自2001年创办以来,到今年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一届。近两年,中国农业博物馆与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每年互派3名业务人员到对方博物馆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博物馆业务交流。在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的同时,面向全国文博单位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业务交流。每年组织召开全国性的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举办全国文物修复与鉴定技术培训班。社会教育与科普活动中国农业博物馆作为国家专业博物馆,注重整合本馆资源,面向青少年学生开展社会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农博特色的系列社会教育活动。每年一届的夏令营已相继举办了二十一届,参加夏令营的中小学生达两万余人。每年还组织或参加"5•18国际博物馆日"、"北京市中小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竞赛"、"走进科普的春天"、"送科技下乡"、"探求农业知识体验劳动快乐"等主题宣传活动。
今后,中国农业博物馆将以宣传农业、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健全和完善农博核心业务为中心,以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农产品交易平台、国际一流水平的国家农业文明展示平台、海内外知名的展博业交流合作平台"为使命,致力于带动征集、典藏、保护、展览、教育、研究、交流、推广、服务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中国农业博物馆的综合业务水平,加快国家级农业博物馆的建设,为传承和保护中华民族农业文化遗产、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宣传先进文化、奉献美好世界做出新的贡献。中国农业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东侧,建筑颇具特色,环境十分优美,被誉为"中西合璧建筑思想在实践中应用的典范"。拥有十座各具特色的展馆,建筑四周遍布苍松翠柏,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与回廊楼阁、碧瓦朱檐交相辉映。
中国农业博物馆建筑有以下几个特点: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建筑与环境互相衬托,和谐统一;既分散又集中的布局,包含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注意与北京古城相协调,主馆与东直门遥相呼应;农业专业特色十分明显。建筑风貌当人们站在东直门向东遥望,远远就可以看到一座墙体为米黄色、正中有绿色琉璃瓦覆盖着的三重檐八角形楼阁的建筑,这就是中国农业博物馆。
中国农业博物馆建筑群由十座单体建筑构成。在中心广场的东面正中,是一号馆。一号馆南北两侧分别是二号馆和三号馆。一号馆与二号馆、一号馆与三号馆间均以曲尺形绿色琉璃瓦游廊及四坡绿色琉璃瓦为顶的方亭相连。二号馆北端和三号馆的南端均向东面曲折。二号馆的东面用柱廊与四号馆相连,三号馆的东面用柱廊与五号馆相连。四号馆和五号馆为东西走向,两馆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在四号馆的北侧是北部广场,北部广场的东北为六号馆。与北部广场对应的南部,也就是五号馆的南侧,为南部广场。南部广场的东南为七号馆,东面林荫大道的尽头,为带有圆形折板屋顶的建筑群即八、九、十号馆。整体建筑以中国建筑传统风格为主调,应用琉璃瓦屋顶、重檐、亭台、楼阁、柱廊、栏杆等宫殿式、园林式处理手法,并结合了展览建筑空间大和体量大的特点,巧妙地融中国传统建筑形式、西洋古典形式与现代功能于一体。从建筑内部布局看,各展览厅富于变化的空间形式,表现了一种激动不已和朝气蓬勃的精神,其连续性又带有开朗活泼的特色。
这些建筑具有明显的农业特色。建筑物上大量的小麦、稻谷、玉米、葡萄、苹果、向日葵、鱼、雪花等装饰图案,寓意中国是一个资源十分丰富的农业大国。优美的建筑环境,成片的草木、果林,宽阔的湖面,犹如乡间田野。象征农作物茁壮成长的绿色琉璃瓦,寓意五谷丰登的米黄色外墙,以及中心广场的喜庆丰收雕塑,也从不同侧面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农业博物馆的农业特色。园林环境中国农业博物馆的建筑环境体现了中国园林建筑的思想方法,建筑元素与自然元素相协调,显得十分和谐、安祥。在庭院处理上,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含蓄,互相渗透等手法,景色丰富多彩、赏心悦目。例如,从正面看,一号馆及二号馆、三号馆,一字展开,两厢对称,浑然一体,苍劲的米黄色主色调更显典雅庄重;将四号馆、五号馆分别安排在二号馆和三号馆的东侧,共同构成环抱湖滨之势,亭台楼阁与绿树碧波交相辉映,景色十分优美;一号馆与二号馆、三号馆用游廊相连,分别构成一个小型庭院,植以松竹、摆有石桌石凳,别有洞天;于二号馆和四号馆之间的连廊内望一号馆的侧影,楼阁重叠,清雅别致;透过五号馆休息室的一排弧形长窗,东望一片清澈湖水,西望一号馆后景如同一幅大型壁画。这些馆构成一组建筑群,布局严谨,丰富多彩,既独立又统一,陪衬和突出了主馆建筑。建筑四周遍布苍松翠柏,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与回廊楼阁、碧瓦朱檐交相辉映。高大的杨树和巨大的塔松,形成一道道绿色走廊,并栽种水杉、银杏、竹、猕猴桃等近百种名贵植物,还有核桃林、柿子林、苹果园以及樱桃、杏、梨等十多种果木,犹如一座植物园,令人流连忘返。道路两侧的榆叶梅、珍珠梅、丁香等开着五颜六色的花团,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迎接观众和游人。4万多平方米的湖面碧波荡漾,倒垂的柳枝迎风摇曳,更是一片自然景观。
每当春日,报春花、银翘花、丁香花、紫荆花等竞相开放,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每当夏日,百鸟竞鸣,蝉声依依,鱼儿戏荷,是纳凉避暑的好地方;每当秋日,金色的银杏,累累的硕果,构成一幅丰收景象;每当冬日,冰封湖面,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配套设施中国农业博物馆经过几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通过实施改扩建工程,使之具备了比较完善的配套设施。新建了综合楼、藏品楼和文化产业用楼。综合楼是中国农业博物管理和研究人员的办公场所,并设有报告厅、会议室、馆史陈列室、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 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必刷】
-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 绿化工程合同
- 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四大黄金法则
- 诚意金协议书范本模板
- 语文大专考试宝典版卷
- 语文课件婴宁的语文解析
- 货物储存安全保证
- 购房贷款协议范本
- 购销合同包规范商业行为的准则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月考英语试卷
- 2024年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第五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课时4 解决问题
- 中国电信:分布式智算中心无损网络技术白皮书
- 定制旅游行业市场深度分析报告
- Unit 6 Is he your grandpa?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素材)-2023-2024学年译林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高中生物《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教学设计
- 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作文导写及范文展示
- WAT电性参数介绍-2022年学习资料
- 项目托管合作合同协议书
- 中医学(山东联盟-济宁医学院)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济宁医学院
- 【真题】2024年常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