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司法分析》4200字_第1页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司法分析》4200字_第2页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司法分析》4200字_第3页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司法分析》4200字_第4页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司法分析》4200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司法分析目录TOC\o"1-2"\h\u92991.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定义及构成要件分析 1138131.1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定义 1181391.2构成要件分析 1253381.2.1犯罪主体 14091.2.2犯罪的主观方面 2282791.2.3犯罪客体 3103981.2.4犯罪的客观方面 3100032.司法争议分析 3223752.1“明知”范围的界定 3276502.2中立行为的认定 48563.结论 511285参考文献 5摘要:通过对《刑法修正案(九)》关于帮助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深度解析,立足于帮助网络犯罪行为的危害性、应罚性和帮助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立法目的,对本罪在立法上的相关学理争议进行梳理分析,对这一网络犯罪目前存在的司法争议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帮助行为正犯化说”的合理性。同时研究在司法实践中应用帮助网络犯罪活动罪需面对的困境及解决办法,从而突破传统刑法理论中的共犯从属性和帮助行为中立性对定罪量刑的障碍。关键词: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助行为;司法争议1.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定义及构成要件分析1.1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定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犯罪,即在网络上明知别人是否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犯罪,还为其从事犯罪活动提供了互联网接入等信息技术支撑,或者向其他人提供了广告宣传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1]1.2构成要件分析1.2.1犯罪主体根据法条对于该罪的罪状的描述可以看出,该罪的主体是为犯罪分子提供网络技术服务行为的帮助者。法律并未对该罪主体作出特殊限制。因此,只要达到了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就能够实施帮助网络犯罪活动的行为,符合该罪的主体条件。部分网络犯罪的帮助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险性,已经远远超出了行政法的规制范围,上升到了刑法的层次。此时应当确定与社会危害性程相适应刑事责任,施以刑事处罚。笔者回顾我国刑法发展史可知,在《修正案(九)》出台之前,我国并未就网络犯罪的帮助进行进行专门性规定,规制该种犯罪行为只能依照共同犯罪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处罚。由于帮助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为从犯。因此如果按照传统的法律法规,就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就造成了一些危害性很大的网络犯罪帮助行为并没有受到与之相应的刑罚处罚。[2]《修正案(九)》新增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将帮助行为上升为正犯行为,此乃刑法为了解决该问题而做出的应答。张明楷.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J].政治与法律,2016(02):2-16.张明楷.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J].政治与法律,2016(02):2-16.网络犯罪帮助行为的独立入罪意味着将原本的帮助犯提升为犯罪主体,即帮助行为正犯化。正犯化学说是基于共同犯罪的理论所提出的,即将某种在犯罪中发挥帮助或者辅助作用的行为直接上升为正犯行为,并配置单独的刑罚。我国刑法分则中存在着一类本身属于帮助行为,不构成独立犯罪主体的犯罪,立法者通过将其独立成罪并配备相应独立的法定刑来规制犯罪行为。这类罪名共同的的特点是以特定的犯罪行为作为帮助对象,以实现犯罪行为,达到犯罪行为预期的目标为直接目。依据传统刑法理论的判定,由于立法者对正犯实行犯罪行为有促进作用的帮助行为进行了类型化,并在分则条文中进行单独规定,才使得帮助行为上升为正犯行为,独立成罪。该规定出台后,司法实务中认定该行为的法律依据应当进行调整,不得再适用刑法总则中帮助犯的情节。[3]1.2.2犯罪的主观方面根据我国《刑法》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规定可知,犯罪行为人主观方面具体表现为,明知自己行为能够为信息网络犯罪提供帮助,造成扰乱互联网信息管理秩序,侵犯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后果,仍然积极追求该种结果的发生,并且单位也能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依据共同犯罪的理论可知,实行主体与帮助主体之间存在犯罪的共同故意,两者都持有犯罪故意,且两人的犯罪主观方面联系紧密。但是,与现实犯罪不同,网络犯罪的复杂性更高、隐蔽性更强、犯罪联系更弱。网络犯罪的帮助行为的意思联络和行为本身及正犯和共犯都不再具有紧密联系性。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虚拟性,网络共同犯罪情况下正犯与帮助犯都能利用网络环境隐藏自己的身份。依托网络技术提供的帮助,正犯与帮助犯之间可能并不存在意思联络,如此导致司法机关认定两人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具有一定难度。帮助犯直接通过网络技术向正犯提供帮助,整个犯罪的过程中,两者可能并未进行意思联络,且两人的主观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帮助犯,即网络技术提供者只需在形式上漠视实行行为人的行为就可形成犯罪。如此在司法实践中,对犯罪故意的证明也是一大难题。[4]1.2.3犯罪客体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所管理的信息网络环境的安全与网络运行的正常秩序。这是因为帮助行为是建立在网络犯罪行为的基础上的,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会破坏我国稳定、健康、有序的信息网络环境,并且还严重侵害国家对信息网络环境的正常监管。因此,为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提供帮助的行为也同样会破坏我国的正常信息网络环境和网络秩序。[5]为了使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法益侵害得到与之相对应的刑罚处罚,我国法律将严重的网络犯罪帮助行为入罪化,法条设置单独的罪名,配以适当的刑罚,从而使得网络信息犯罪的帮助行为脱离了原来的次要地位,一跃上升为犯罪的正犯行为,该种规定方式有利于扩大打击范围,对严重危害网络安全的帮助行为作出相对应的惩罚,从而达到罪责刑相适应。1.2.4犯罪的客观方面该罪客观方面主表现为行为人为信息网络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等帮助,情节严重。由于网络犯罪的帮助行为与一般刑事犯罪不同,具有更高的隐蔽性、更弱的意思联络,因此,如何界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了为犯罪提供帮助、行为人对是否尽到了对自身开发的网络平台的监管义务,行为人的中立性帮助行为如何界定等问题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争议。2.司法争议分析2.1“明知”范围的界定笔者尝试从帮助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犯罪构成角度切入,了解到该罪行为人主观系故意,明知他人实施网络犯罪,仍为其提供技术支持与帮助。我国《刑法》中规定,故意犯的构成因素是“明知”。长期以来,我国刑法对于犯罪故意的理解已经形成了统一观点,犯罪故意的成立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明知”。司法解释中多采“应当知道”的表述模式,该种模式出于功利性角度,为了方便司法机关处理案件时认定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存在的问题。该种模式虽然为司法实务提供了便利,但是其存在一定的隐患,可能会混淆主观罪过的基本类型,甚至会波及基本理论体系,所以该种模式尚需理论和实务的双重检验。司法实务中认定行为人构成某罪,犯罪构成四要件缺一不可。行为人的主观“明知”有时无法从其客观行为推断,故意犯罪的“明知”具体应当划分为“明确知道”和“应当知道”两种情况。后者是司法机关运用一系列手段进行推导,得出帮助者主观上了解主犯实施了犯罪行为。且“漠不关心”并不代表“不明知”。所谓“漠不关心”是指,帮助者并不在乎他人实施行为与否,如此可以证明两者主观联络疏离,甚至不存在主观联络。但是,“漠不关心”的主观内容并不能否认帮助者了解对自己的行为可能会为他人犯罪行为提供助力。江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解释方向[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0(05):76-93.关于“明知”的标准,有学者提出应当区分不同主体适用不同的要求。江海洋.网络帮助行为初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为视角展开[J].法大研究生,2017(01):108-127.江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解释方向[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0(05):76-93.江海洋.网络帮助行为初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为视角展开[J].法大研究生,2017(01):108-127.2.2中立行为的认定传统刑法理论认为提供网络技术支持与帮助的行为本质上并不会被评价为负面行为,应当被视为中立的帮助行为。刑法学界围绕中立帮助行为的应罚性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对待该问题,德日两国秉承谨慎的态度。针对该问题学界主要存在两种学说:学说一,全面肯定说。该说提出一切的中立帮助行为均具有应罚性,一律应受到刑法处罚。由于这种学说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近年来已鲜有学者提起。学说二,可罚性限制说,该学说提倡是刑法惩罚不是无节制的,应限制对中立性帮助行为的处罚范围。德、日法学界目前也比较认同这种学说。与之相似的是,美国刑法学界对中立帮助行为的处罚也秉持着限制处罚范围的思想。目前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主流学说都是可罚性限制说。但这种学说也存在着争议,其中一大焦点问题是应采取何种方法、何种标准限制中立帮助行为的处罚范围。[7]除了前述两种学说,我国还存在不同的意见。该意见认为中立帮助行为较于普通帮助行为并不存在特殊性。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惩罚中立行为的做法会导致刑法惩罚范围的恣意扩张,应当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认为应采取结合主观和客观要素综合判断的折中说,对中立行为的惩罚进行合理的限制。这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每天会发生无数的日常性事件,由于许多帮助行为与实行行为之间的客观联系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虽然没有主观上的故意但有一些日常性行为还是会为犯罪提供帮助,例如,出租车司机在明知车上的乘客意欲杀人,仍将其送至目的地,乘客后顺利的实施了杀人行为。出租者司机虽然主观上并不存在犯罪故意,也并不具有帮助他人犯罪的故意,但是该行为客观上为乘客的杀人行为提供了帮助。如果肆意扩大处罚中立行为的范围,此时出租车司机的载客行为已经构成了故意杀人罪的帮助犯,应予以处罚。但是这样做,不仅不符合人们心理的主观期望,更加重了服务提供者的监管义务。与之相反,为了节约审核成本或更好的推广自身的网络技术,一些服务提供者往往对于自身技术可能会被不法份子滥用的风险视而不见,这种行为则是服务者提供者对监管义务的漠视。在司法实践中,对服务提供者应尽的监管义务范围进行界定、对确实存在的网络犯罪帮助行为进行证明是一大难题。因此采用折中说可以对中立行为的惩罚进行合理的限制,从而在打击犯罪的同时避免无限扩大中立行为的入罪范围。结论就目前网络犯罪的发展态势来看,将网络犯罪帮助行为拟制为了正犯行为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是一种合理性的改变。虽然本罪在有些方面一定程度扩大了网络犯罪的打击范围,但是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是有所节制的,并没有随意扩大打击面,并且对其中“明知”、“中立”等要素的分析还推动了对本罪的司法适用的进一步讨论。这样做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共犯理论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加强了对网络犯罪的规制力度,有利于推动我国的互联网经济和网络技术朝着积极正确的方向发展。参考文献张明楷.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J].政治与法律,2016(02):2-16.江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解释方向[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0(05):76-93.江海洋.网络帮助行为初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