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磷酸铵app阻燃剂的应用_第1页
聚磷酸铵app阻燃剂的应用_第2页
聚磷酸铵app阻燃剂的应用_第3页
聚磷酸铵app阻燃剂的应用_第4页
聚磷酸铵app阻燃剂的应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聚磷酸铵app阻燃剂的应用

1iii-型app的晶体结构使用有六种晶态,通常用于i和ii。I-型APP较易通过磷酸氢二铵和尿素反应制得,温度250~370℃。I-型APP具有不同长度的线形链,分解温度较低,水溶性较高,通常聚合度小于100。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测得其晶体结构有着不规则的表面,是一种多孔性物质。当用于合成树脂等其它可燃材料的阻燃时,其水解产物易析出。当APP与碳源、气源组成膨胀型阻燃体系时,APP的析出,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整个体系的阻燃性能。I-型APP结构如下:II-型APP是一种水难溶性物质,聚合度可以达到1000,甚至更大,在100g水中溶解度小于0.5g,热稳定性好,一般分解温度为300℃。X射线粉末衍射表明,II-型APP是一种正交结构,晶体有着极其光滑的表面,晶胞参数a=0.4256nm,b=0.6475nm,c=1.204nm。对于II-型APP,晶体中存在交联结构,具体如下:尽管I-型APP较易在工业上合成,但实际应用当中,它的高析出以及强吸湿性给材料的安全性能带来了很大影响。所以,关于APP的研究,趋向于获得II-型APP。2用于i或ii的app制作1磷酸铵与五氧化二磷的共聚反应a)1mol磷酸铵和0.9~1.1mol五氧化二磷混合,在220~320℃时加热融化。吸收氨的速率控制在0.03~300mL/min(使混合物中N和P的物质的量比保持在0.82~0.86之间)。b)将正磷酸铵和五氧化二磷充分混合,在100~300℃时反应,时间10~60min。然后对产物在氨气中热处理50~200min,温度200~300℃。产品在60℃时制得的20%(质量分数)的水悬浮液在20℃时测定的粘度不到100mPa·s。c)加热磷酸铵与五氧化二磷的混合物,温度200~300℃。加磷酸铵于上述反应物中,整个反应中磷酸铵与五氧化二磷的物质的量比控制在(1∶1)~(30∶1)。再加尿素,尿素与整个反应的磷酸铵的物质的量比为(1∶20)~(2∶1),温度250~330℃。产品为II-型APP。2磷酸氢二铵法a)氨气中加热物质的量相等的磷酸氢二铵与五氧化二磷的混合物,温度170~350℃。反应器具有加热、搅拌、捏合及粉碎于一体功能。氨气中从反应中带出的水被清除,循环进入反应器。产品为水不溶性APP。b)660g磷酸氢二铵和710g五氧化二磷放入5L的反应器中,加热至290~300℃,同时通入氮气并搅拌,时间5min。286℃时,体系呈熔融体。降温至80℃,加入质量分数为76.9%的尿素水溶液,反应时间5min。之后在氨气中对反应物加热,温度250~270℃,时间2.5h。产品为II-型APP,粒径4~10μm。c)磷酸氢二铵和五氧化二磷在200℃时熔融。然后升温至280℃,同时通入氨气,反应时间30min。降温至170℃,加入一定量的聚磷酸,反应4h。产品为II-型APP。3磷酸二铵、二氧化二磷和硫酸铵在通氨气条件下反应反应温度180~200℃。产物溶解度为每100mL小于0.4g,粘度<35Pa·s(质量分数为30%的二甘醇溶液)。4产品的质量指标磷酸铵和五氧化二磷反应,物质的量比为(1∶1)~(30∶1),产物再与尿素反应,物质的量比为(20∶1)~(1∶2),所得产品纯度高,防水性好,热稳定性强。以上几种制备聚磷酸铵的方法,都用到了五氧化二磷。这种化学物质反应活性高,反应过程很难控制,并且对人身体有一定的危害性,特别是五氧化二磷本身的制备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排放出相当多的工业废水,环保和节约能耗两个主要问题对这一系列方法提出了巨大挑战,迫使研究人员寻找更加合适的原料来替代五氧化二磷。5iii-型app的合成a)通湿氨的情况下,加热磷酸铵和尿素的混合物制备II-型APP。二者物质的量比为(1∶3)~(1∶4),反应温度280~300℃,反应时间大于3h,氨水质量分数为3%~5%。II-型APP作为晶种加入,反应时间缩短。b)6.6g磷酸氢二铵、9.9g尿素、1.56gII-型APP充分混合,放入一个半封闭的槽型陶瓷反应器中(该反应器带有气体进出口),加热至299℃,同时通入氨气体积分数占3.5%、水汽体积分数占10.5%的湿氨气体,流速保持在40L/h,时间1h。然后,降温至150℃,同时通入流速为50L/h的氨气,时间0.5h。XRD分析表明,产物为100%的II-型APP。上述两种制备II-型APP的方法,与ShenCYetal.在1969年提出的方法相比较,工艺条件有很大改善。当时ShenCYetal.在报道中提到:磷酸铵与尿素在密闭容器中加热60h,先生成I-型APP,再由I-型APP转化为II-型APP。该方法的最大困难在于对设备的密闭性要求十分严格,而且所涉及的工艺条件复杂,产率低,不适合工业化。之前提到的两种方法在工艺上实现了简单化,但也有着自身的不足:产品粒径太大,不利于粉碎,用于阻燃时阻燃性能不稳定;少量I-型APP的存在,以及在水中粘度太低,使得用在聚合物中时析出量明显加大。6初始晶种的加入加热正磷酸铵和尿素的混合物,物质的量比为(1~1.2)∶1,温度270~300℃。进料速度95~195kg/h。初始放入的APP层高0.25~1m,颗粒尺寸小于3mm。在高聚合度APP的制备过程中,预先在原料中加入II-型APP作为晶种。实验表明,初始晶种的加入,有利于生成长链APP,至于是否是晶型诱导还需研究。文献中提到最终产物并非是在所谓的晶种上生长起来的。7聚磷酸可减少水中溶解度1份聚磷酸与1份尿素混合,慢慢升温,100℃时,反应物呈牛奶状,140℃时变清,154℃时,高吸热反应发生,升温至200℃,时间小于5h,产品溶解度大约8%。对该产品在300℃时再加热,可进一步降低在水中的溶解度。通过聚磷酸制备聚磷酸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氨气对环境的污染。这种方法比较符合当前环保的要求,而且能够减少浪费;但聚合度不高,必须通过二次热处理提高聚合度。8分离产物的晶型制备1mol五氧化二磷和2mol乙基醚回流加热2h,得到偏磷酸的乙酯。该酯是一种油状物质,可以和一定量的无水氨在大于150℃的条件下反应,产物中具有一定量不溶于水的长链聚磷酸铵。反应过程中得到的气体经燃烧证明是乙烯。上面最终所得到的产物通常含有聚磷酸铵的各种晶型,可以通过控制温度进行分离。各晶型分离所需温度条件如下:这种制备方法,虽然理论上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分离产物中混杂的各种晶型,但真正操作需要精密的控温设备,不适合工业上制备某一种晶型的APP。对于实验室研究APP制备时温度与晶型的关系,本方法有着一定价值。3iii-型app的合成转化机理:I-型APP在加热的情况下,形成无定型的聚磷酸铵,或者是部分未氨化的聚磷酸铵。之后熔融体中的羟基被通入的气体中和形成铵盐,生成II-型APP晶体。或者由原料先生成I-型APP中间体,进而转化为II-型APP。反应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II-型APP作为晶种,有利于I-型到II-型APP的转化。反应过程描述如下:I-型APP无定型APPII-型APP转化方法:I-型APP在一定温度和氨气氛中可以较容易转化为II-型APP。反应条件如下:转化温度280~300℃,反应时间3~4h,氨水质量分数3%~5%,气体流速40dm3/h。湿氨可以由空气通入氨水溶液中获得。产物粒度大小由通入气体相对时间比决定,在较短时间通入湿氨,有利于得到小颗粒II-型APP。4表面包埋换器4.1单包4.1.1胺树脂法吸滤法200L甲醇、100kgAPP、10kg三聚氰胺树脂在室温下放入300L的搅拌器中,加热至120℃,时间1h。然后冷却,送入吸滤器中,甲醇被吸滤可以重复使用。完成包覆的APP在氮气中干燥。产品水溶性非常低。4.1.2反应物溶液的制备将2000份APP加入捏合器中,加热至280℃,在氮气中预热3h,得到的反应物质量分数为1%的水溶液,pH为4。之后加入200份三聚氰胺,280℃时密闭加热4h。4.1.3氯甲烷基苯磺酸盐的制备将0.35g乙烯基-吡咯烷酮与a-烯烃的共聚物加入35g二氯甲烷中,制得质量分数1%的溶液。放入10gAPP,搅拌15min。然后干燥、粉碎。产品在聚合物中的析出问题得到明显改善。4.1.4微胶囊化app将5.2kgAPP与500g蜜胺-甲醛树脂与5.6L水、3L甲醇在120℃混合搅拌20min,制得3.5kg蜜胺-甲醛树脂包覆的APP。将18份微胶囊化APP添加于聚丙烯组分中,其阻燃效果达UL-94V-0级。与未处理APP相比,水溶性由25℃和60℃时的8.2%、62%降至0.2%和0.8%(质量分数)。由此可见微胶囊化APP耐水性得到很大改善。目前,国外已有微胶囊化APP商品,中国尚未见报道。4.1.5app阻燃聚合物将2,4,6-三氨基-3,5-三嗪的衍生物与甲醇或乙醇等适当溶剂混合,混合溶剂的pH用碱调节至7~12,整个混合过程温度限定在20℃到溶剂沸点之间。然后将粒径小于7μm的APP放入上述混合液中,40~150℃之间搅拌1~12h。产物首先在100℃下进行干燥,最后在150℃下热处理1~3h。用APP对聚合物进行阻燃处理,有时需要更低的溶解度,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是对APP进行包覆处理。比如,上述方法(3)可以使Exolit422溶解度由每100mL0.13g降为0.019g(25℃,101.325kPa)。4.2改性聚磷酸铵单一用三聚氰胺对聚磷酸铵进行改性,由于在产品粉碎之后,不能保证聚磷酸铵包覆的均匀性,所以包覆后的聚磷酸铵仍具有较大的吸湿性。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先将聚磷酸铵包覆,再用其它试剂处理,比如通过交联剂的异氰酸基、羟甲基、甲酰基、环氧基等基团与包覆在聚磷酸铵上的三聚氰胺的活泼氢原子反应。改性后的聚磷酸铵可以用于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涂料、纸张等材料的阻燃。试验表明,改性后的聚磷酸铵吸湿性低,析出少,且不对材料的机械强度造成任何影响。具体改性方法如下:先将聚磷酸铵放入捏合机加热0.5~5h,温度200~300℃。之后,在250~300℃之间加入质量分数为2%~10%的三聚氰胺,反应时间3~5h。包覆后的产物再与交联剂反应。交联剂的用量为三聚氰胺中每个仲氨基对应1~2个交联剂中上面所说的基团。5聚磷酸铵的合成有关高质量聚磷酸铵的研究,国外在这方面已有产品投入市场,如美国Hoechest公司生产的Exolit系列阻燃剂中,ExolitAP422产品聚合度超过700,Hoechest公司开发的聚磷酸铵聚合物,聚合度达2000,溶解度几乎为0,且具有较高的白度指数。中国由于生产设备不具备集加热、搅拌、捏合于一体的装置要求,所生产出的聚磷酸铵聚合度只有几十,而且产品质量不稳定。另外值得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