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学经典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 论文_第1页
论国学经典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 论文_第2页
论国学经典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 论文_第3页
论国学经典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 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论国学经典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摘要:国学经典的传承成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国学经典作为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不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也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灿烂文化。文章分析国学经典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以期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借鉴。关键词:国学经典;初中语文;教学应用引言: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打下基础。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国学经典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因此本文以国学经典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为例,深入研究国学经典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一、国学经典的地位国学经典是中国五千年光辉历史文化积淀下来的核心价值,代表了古人所记录的生活经验和行为理念,是中国文化中最灿烂的精神成就。目前国学经典的概念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大多数学者认同的国学经典是从先秦文学开始,包含天文、地理、风俗文化等相关知识,这些流传下来的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1]。这些作品也凝结了古人智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该学好国学经典,并从中汲取营养,才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美德,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要在生活中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其他日常实践。二、国学经典对学生的意义目前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国学经典则正是一种素质教育,通过国学经典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让学生的心智得到开发,使得孩子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方面都得到全方面的提升,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陶冶思想道德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同时通过增加国学经典的阅读量,让学生从中感悟出更多人生哲理[2]。比如我国还有数不胜数的国学经典著作,《周易》、《论语》、《老子》、《孙子兵法》这四部著名国学经典,不仅在国内影响极其深远,而且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也非常的大。另外《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论语》、《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国学经典的学习,这些作品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有很强的韵律感,学生也很容易接受与记忆。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树立良好的“百善孝为先”、与人为善、团结协作等优良传统美德,也可以积累相关文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智育。也可以在教学中,对学生讲解“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韦编三绝”等耳熟能详的故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启发学生从古人身上学习勤奋好学的优秀品质,从而不惧学习上的困难,“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定勤奋学习的信念。而且初中生处于学习知识、塑造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这个时候的他们具有很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多方面多角度渗透,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树立中华民族优秀美德,培养其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更好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国学经典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重视文本的使用,目前使用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包含了很多优秀的国学经典著作,教师应结合这些著作的背景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3]。初中语文对于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进行相关语文知识的讲授,更是应该对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多方面多角度的渗透,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国学经典的阅读兴趣。国学经典主要以文言文的题材来体现,从文言文中演变的成语一直沿用至今,并且影响巨大,如见贤思齐、举一反三、敏而好学等,通过国学经典学习,可以提升学生对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4]例如,七年级时,学生要学习文言文《诫子书》,诸葛亮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没有像其他的文章一样长篇大论,而是都蕴涵在这言简意赅的八十六个字中间。这是一篇与学生学习和生活都密切相关的文章,不仅应该让学生了解和把握文章的内容,更应该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涵,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样才能从此受益一生。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诫子书》的讲解时,如果学生只是依赖老师的讲解,老师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就知识点讲解知识点,而没有进行国学知识的渗透,可能整节课堂是枯燥无味的,不仅老师的课堂教学是“无效教学”,对学生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学生无法掌握相关的知识,更是没有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挫败他们探索知识的兴趣,从而放弃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因此在讲解《诫子书》一课时,我在留给学生的预习作业中,设计了让学生收集关于作者诸葛亮的相关知识,他们不仅收集到了关于诸葛亮的基本文学知识,比如了解到了诸葛亮是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还积累了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初出茅庐”、“火烧博望”、“舌战群儒”、“孔明借箭”等故事,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还对诸葛亮的思想也有了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比如了解了诸葛亮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多谋善断、文治武功,学生在了解了诸葛亮的故事与不可而为、竭尽人谋思想品格后,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很多学生在学习完《诫子书》后,都表示以后要努力学习,打好基础,充分的汲取知识。另外也要有远大的志向,珍惜时间,不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等到时光逝去,年老的时候,才会感到后悔,所以现在就到珍惜时间,把有限的时间都用到有意义的事情上面,以后才能有所成就。在教学初中诗词的授课中,也可以进行国学经典的渗透。例如,教学唐代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时,我先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诗题以及相应的诗人,通过学生们课前充分的预习工作,很多学生都回答出了关于思乡的知识,比如《春望》中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次北固山下》中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夜雨寄北》中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等等。了解了以上关于思乡的内容以后,再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李白的诗,比如小学时期学生们曾经最早学习李白的《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也同样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四、结语根据国学经典在语文课堂的应用收获的效果来看,在讲授语文知识的教学中,不管是现代文、文言文,还是诗词,都可以采用这种国学经典渗透的方式去讲解,不仅可以收获很好的教学效果,也能调动起来课堂的学习气氛与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丰富大量的知识储备,也可以为学习其他科目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另外中央电视台有很多关于国学经典的节目,比如说《国家宝藏》、《朗读者》、《汉字风云会》、《经典咏流传》、《国学公开课》等节目,让学生经常观看这些关于国学经典的节目,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相关的国学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提高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积极性与兴趣,更是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美德,也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使学生做到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陈晓红.初中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的融入方式研究[J].甘肃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