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评价的理想与现状、看_第1页
课程评价的理想与现状、看_第2页
课程评价的理想与现状、看_第3页
课程评价的理想与现状、看_第4页
课程评价的理想与现状、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评价的理想、现状与超越汇报人:邓文杰汇报大纲文献解读现状与问题展望一、文献解读课程的词源分析课程: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虽然他对这里的“课程”没有明确界定,但含义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课及其进程。

在西方,英语的“课程”一词是

“curriculum”,其词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

“跑道”,二是指“跑步”。

从“课程”的中西词源来看,课程不仅是静态的课程文本,同时也是动态的课程活动。课程评价的概念

钟启全教授断言,“评价这一概念本身含有复杂而广泛的意义。而且,由于以课程的计划、实施、评价的全过程为对象,其评价因素多样而复杂,

所以,课程评价的概念不能说是明确的”。

从课程的角度阐述课程评价的含义,可以给我们一个全面的视角,既看到静态的文本,又看到动态的过程。

桑德斯(Sanders,

J.R.

)就从要素、过程等方面,全面界定了课程评价的含义。

课程评价指研究课程某些方面或全部的优缺点和价值的过程,课程可以包括教育经验的设计、需要、过程、材料、目标、环境、政策、各类支持措施以及结果。

冯老师则引入课程评价的上位概念——方案评价,对其进行了界定。

课程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正在进行的课程活动的组成要素及其各个过程环节的全部或者部分,收集资料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

从课程评价概念的界定中可以看到,课程评价包括对组成要素和过程环节的评价。课程评价的概念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应该尽量动态全面地评价课程。方案评价

方案评价为我们动态全面地评价课程提供了一个很好地框架。

方案评价是“对提供服务的正在进行的若干活动进行评价”。方案是活动——过程性、动态性方案是正在进行的方案的目的——服务(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教育)

在方案评价理论和模式中,CIPP评价模式对其过程环节的划分最为详尽。

CIPP模式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之后将成果评价分解为影响评价、成效评价、可持续性评价和可应用性评价等七个步骤。

课程评价是方案评价理论和课程评价理论的双重运用。

学生、学科和社会需求;目标、内容、方法、学业评价的设计是否合理;管理措施是否到位,实施情况如何;对学生、教师、学校的影响、效果如何;可否推广等等。课程评价与学业评价

对泰勒目标评价模式的误解容易使我们将学业评价等同于课程评价。

泰勒:“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表面上,泰勒模式谈的是学业评价,实质上是通过评价课程最重要的效果之一的学生学业成就,从而间接地评价整个课程方案。

当我们进行学业评价的目的是改善和评价教和学,而不涉及对课程的评价和反思时,只能称为学业

评价,而不能称为课程评价。

如果我们超越泰勒模式,而采用如CIPP模式评价课程时,能加深对课程评价含义的理解,减少歧义。二、课程评价的现状与问题1.2001年新课改后的评价现状。

刘志军从课程开发的需求评估、课程标准的修订评估、课程资源开发评估、教材评估、课程实施评估等几个方面做了简单的论述,基本上是以方案评价作为一般框架。2.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理论研究可能产生的问题实践中的问题课程评价本身概念界定含混对课程评价理解的泛化;对关于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占不清,游离于教师、学生、课程评价的宽泛理解;对课了绝大部分,使人们对课程文本之间。(课程评价与教程评价研究的不足评价本身的研究和关注程度学评价、学业评价、教师评在下降价)静态观课程评价与动态观课片面地评价课程;只重文本很多评价活动从开始就没作程评价的对立,忽视过程;只重结果,忽为课程评价的一部分来看待视过程(如需求评估等),缺乏系统的课程评价组织;只关注课改的结果成败,悬置了具体实施的过程研究;学业评价仅考察学生知识点的记忆率,遮蔽了“人”的生命存在,物化为一系列的数据和指标课程评价的层次上,应同等由于自上而下的课程评价思国家课程评价占主导地位,重视国家、地方和学校层面维根深蒂固,地方和学校层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评价断的评价;评价主体应该多元面的课程评价可能缺失层、乃至缺失,造成课程评化价理论与实践的疏离;评价主体单一,行政化评价甚嚣尘上。三、课程评价的展望课程评价理论的深度研究明确课程评价的“问题域”(理论研究中的空白以及实践中的难点);澄清课程评价的目的(形成性与总结性评价);超越泰勒模式,运用如CIPP等更加成熟的评价模式,以求更

加动态、更加全面地看待课程评价。地方、校本课程评价亟需落实课程理论的沃土根植于学校的课程实施,教师应成为课程评价的主体。制定有效(可以再建构)的课程评价标准标准既考虑一般性要求,又照顾特殊性需求,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应强调价值引导,兼具可操作性并体现不同的层级性。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各类不同的课程主体需要经常的自我评价,建立课程评价中介组织,中间通道,沟通不同的评价主体。加强不同课程主体间的对话与协商加强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强调教师在课程评价过程中的不可逾越的地位以及教师的自我评价以及反思。功利性评价走向人性化课程评价评价的价值应定位于“人”,包括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和学生。评价应最终指向课程中的“人”,强调课程的“育人”功能。结语 课程评价主要取决于不同的课程观(课程哲学、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