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所谓移情,通俗地说,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描绘此种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浸到对象中去,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材料二:大自然靠什么给人以美感呢?它蕴含有许多美的要素,如:对称、和谐、奇巧、虚实、变化、新鲜等等。这些要素我们在人类的精神产品中,如小说、戏剧、绘画、音乐中都可以找到,而在大自然中早就存在,并且更为丰富。这些东西再简化一点就是三样:形状、颜色、声音。形、色、声这三样基本东西经对称、和谐、奇巧等等的变化组合,就出现无穷无尽的美。美的要素在自然中最多,远远多于人为的创造,所以艺术家强调师法自然,国画大师刘海粟就曾十上黄山“搜尽奇峰打草稿”。客观的景物和人怎样沟通、交流、融合而共同创造一件艺术品呢?是通过人与自然的交流,通过艺术家的观察,再创造。刘勰说“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是通过眼睛观察,内心思考,经过一番酝酿吐纳之后才加工出来的。这些要素作用于人,激活人的美感有三个步骤。一是以美形引人,二是以美情感人,三是以美理服人,由形及情及理。我们看到鲜艳的花朵、奇伟的山峰、行云流水等美好事物,就会被吸引。与动物不同,人能将这种美感上升到感情,并形成一种定式,于是相应于景色的明暗便有心情的好坏,物象之异可转化为精神之别。小石潭的凄清,荷塘月色的宁静,范仲淹所谓物悲物喜,这就是意境。人们不只满足于自然中的“形”向主观的“情”的转化,又进而求理。因为哲理本身的逻辑美,在自然中也能找到相似的形象。它们灵犀一点可相通。如山之沉毅,海之激荡,云之多变等,人们从美的形、色、声中不但可以悟到美好的情感,达到美好的意境,还能悟出一种哲理的美,逻辑的美。周敦颐见莲花就悟出“出淤泥而不染”的做人之理,朱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讲做学问的道理。(选自梁衡《山水为何有美感》,有删改)材料三:有些理论家和艺术家力主用联想来解释审美体验,并不认为有什么纯粹的音乐、绘画、舞蹈等。白居易的《琵琶行》写琵琶女所弹的声音,就是用各种联想的意象来描写来表现的,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有的理论家根据这样一些事例,认为人们喜爱音乐,从音乐中获得愉悦,并不是因为欣赏声音本身的和谐等,而是因为音乐能唤起视觉或听觉的意象(即联想)。然而,也另有一些理论家和艺术家认为,审美体验不但与联想无关,而且联想还会妨碍审美体验。在他们看来,自然和艺术的美都在形式而不在内容,欣赏者不能靠题材唤起的联想来获得美感。要是在欣赏这些艺术时产生联想,那恰好是走出了艺术境界,进入了实用境界,审美体验就丧失殆尽。他们认为,在审美体验中,只有让我们的注意力专注于一个独立的意象上面凝神于一,才能沉醉于审美的愉悦之中。联想究竟是有助于审美体验还是妨碍审美体验呢?我以为应该从以下两点来把握它:第一,应该把审美联想和非审美联想区别开来。非审美联想相当于心理学上的自由联想,这是一种偶然的、随意的、杂乱的、不定向的联想。英国美学家布洛称这种联想为“非融化的”联想,即这种联想所引起的实用情感与审美对象所展示的情境不相融合,从而与审美无关。譬如:当我们心中想到船时,便想到它航行的海,想到海便想到风暴等等。尽管这种联想是对一种接近事物的联想,人们是容易理解的,但它没有定向性,没有主旨,不能构成审美的情境。而审美联想相当于心理学上的控制联想,它的最大特点是联想时所展示的情境的定向性和整体性。按一定的情致、具有定向选择、沉入整体情境的联想就是审美联想。审美联想是人的心灵自由的一种表现,它给人带来美感的愉悦。布洛称审美联想为“融化的”联想,即这种联想所引起的情感与审美对象本身的情感是相融化的,不是隔离、孤立的。由此看来,笼统地说联想可以解释审美体验是不对的,只有审美联想才与审美体验相关,只有用审美联想才能解释审美体验。第二,应该考虑到美有“纯粹美”和“依存美”的区别。“纯粹美”就是重形式的美,某些艺术品种,由于社会历史等各种原因,内容已淡化,人们直接感知到的仅是线、形、色、光、声、质等媒介及其组合方式,如图案画、花边装饰、建筑、陶瓷造型等等,就是以形式感取胜的“纯粹美”,对于这些艺术品的欣赏,只能靠艺术直觉,而不能靠审美联想。与审美联想相契合的往往是“依存美”。所谓“依存美”就是重内容的美,像小说、戏剧、散文和古典诗歌等等,人们欣赏这类艺术品,就不能不借助审美联想,只有在审美联想中,作品所描绘的形象和形象体系,才能在欣赏者的头脑中呈现出来,而欣赏者也才能沉入艺术世界,并获得审美愉悦。(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庄子·秋水》中,庄子将出游之乐移置到鱼身上,这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B.审美移情说认为,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C.艺术家强调的“师法自然”,是指艺术创作要从自然中获取如和谐、对称等丰富的美的要素。D.小石潭凄清、荷塘月色的宁静、岳阳楼的阴晴是人与客观景物沟通、交流、融合的产物。2.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非审美联想”的一项是()A.读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联想到五彩缤纷、繁盛热闹的春季美景。B.读到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联想到宋孝宗在位期间“乾淳之治”的盛景。C.读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联想到诗意美好的逝去时光和寻梦的惆怅落寞。D.读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联想到交通工具落后的人类文明社会早期。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移情概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煜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等诗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景或物身上的结果。B.白居易的《琵琶行》:“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是移入乐音中的自我情感。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D.在“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中,杜甫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小舟,小舟因此就孤愁起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小舟中,只存在于小舟上的。4.材料三的首段是如何引出论题的?这样安排有何好处?5.三则材料都围绕审美展开论述,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概括说明。【答案】1.B2.C3.D4.引出论题方式:采用对比方法,列举两种对联想与审美体验之间关系的态度引出论题。

效果:引发人们对联想与审美体验之间关系的疑问和思考,便于后文对此进行针对性分析。5.材料一侧重于审美移情的概念本质和基本特征。

材料二侧重于自然激活人的美感(或艺术品的创造)由形及情及理的三个步骤。

材料三侧重于如何根据审美对象的不同,合理选用审美联想和艺术直觉来欣赏(或联想的运用问题,如何合理选择审美联想和艺术直觉)。【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B.“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错误,结合原文“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可知,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选项“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曲解文意。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结合原文“非审美联想相当于心理学上的自由联想,这是一种偶然的、随意的、杂乱的、不定向的联想”“即这种联想所引起的实用情感与审美对象所展示的情境不相融合,从而与审美无关”可知,“非审美联想”是偶然的、随意的、杂乱的、不定向的,与审美对象所展示的情境不相融合,与审美无关。A.“联想到五彩缤纷、繁盛热闹的春季美景”是纯属随意的、不定向的、不受控制的联想。B.“联想到宋孝宗在位期间‘乾淳之治’的盛景”是杂乱的错误的联想,应该是联想到宋武帝刘裕金戈铁马克复中原的恢弘气势。C.“联想到诗意美好的逝去时光和寻梦的惆怅落寞”,联想的内容,仍处在一首清新的离别诗的情境中,是按诗所提供的独特情感,定向地进行联想的。D.“联想到交通工具落后的人类文明社会早期”是纯属随意的、不定向的、不受控制的联想。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D.“主体情感是移置在小舟中,只存在于小舟上的”错误,结合原文“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可知,此时应是物我合一,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移情过程中,主体的情感不可能只存在于小舟上。选项“只存在于小舟上的”曲解文意。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论题提出的方式及效果的能力。结合原文“有些理论家和艺术家力主用联想来解释审美体验,并不认为有什么纯粹的音乐、绘画、舞蹈等”“然而,也另有一些理论家和艺术家认为,审美体验不但与联想无关,而且联想还会妨碍审美体验”可知,引出论题方式:采用对比方法,列举两种对联想与审美体验之间关系的态度引出论题。结合原文“联想究竟是有助于审美体验还是妨碍审美体验呢”可知,这样安排的好处是采用对比使人们对联想与审美体验之间的关系产生疑问和思考,激起好奇心,便于后文对此进行针对性分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结合原文“所谓移情,通俗地说,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可知,材料一侧重于审美移情的概念本质和基本特征。结合原文“美的要素在自然中最多,远远多于人为的创造,所以艺术家强调师法自然”“客观的景物和人怎样沟通、交流、融合而共同创造一件艺术品呢?是通过人与自然的交流,通过艺术家的观察,再创造”“人们从美的形、色、声中不但可以悟到美好的情感,达到美好的意境,还能悟出一种哲理的美,逻辑的美”可知,材料二侧重于自然激活人的美感(或艺术品的创造)由形及情及理的三个步骤。结合原文“第一,应该把审美联想和非审美联想区别开来”“第二,应该考虑到美有‘纯粹美’和‘依存美’的区别”可知,材料三侧重于如何根据审美对象的不同,合理选用审美联想和艺术直觉来欣赏(或联想的运用问题,如何合理选择审美联想和艺术直觉)。(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无法完成的画像刘建东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烧焦的味道。女孩被一个中年妇女领进来,中年妇女是女孩的舅妈。她粗声说:“我外甥女,小卿。”时间停留在1944年的春末。这一年我十五岁,师傅杨宝丰大约四十岁,是城里唯一的炭精画画师,专门给人画像,给活着的人画,也为故去的人画,大约一天时间就能完成。师傅保持着一个传统,画遗像一定得到死者的家里去画。我想,可能是不想把晦气留在自己家里吧。舅妈说:“我这小姑子三年前不见了,小卿也不知道她娘去了哪里。我们找了她整整三年,慢慢地,我们也就不抱什么希望了,就当我这小姑子死了,所以才请您来给画一张像。”“我需要她的照片,你们找出来,我来挑一张。”舅妈转向小卿:“快去把照片拿出来。”小卿指着墙角处放着的一个搪瓷脸盆,小声凄凄地说:“喏,都在那里。”我们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脸盆底有一层燃烧后的灰烬。那可怜的灰烬还保持着照片的模样。舅妈声音尖厉起来,抓住小卿的细胳膊:“你把照片都烧了!这是为啥?”“我娘没死,她找我爹去了。”小卿嘤嘤地哭出声来,她不相信母亲离世了。舅妈最终找到一张泛黄的照片,递给我师傅:“您看,这个行不行?我只找到这一张。您说一个年轻女子,天天在外面疯跑,净和一些陌生的人打交道。”师傅盯着照片,似是在认真辨认照片中的人,半天没有说话。“这张照片是什么时候的?”“大概十三年前吧。”舅妈说。我看到的那张旧照片,在时间无情的作用下,有些暗淡模糊。我很奇怪,以往,师傅对照片质量很挑剔。而这一次,他是在勉为其难,在冒一个很大的险。一切准备停当,师傅开始作画。每一次,都是从眼睛画起,这是老规矩。师傅告诉我,眼睛是一幅肖像画的魂魄,只要魂魄活了,这幅画就成功了一大半。而这一天,1944年春天的一天,面对草稿,他稍微犹豫了片刻,然后,用小楷毛笔沾上炭精粉,笔落在了鼻子上。直到第四天傍晚,漫长的作画过程还未能结束。只留下一只眼睛,他再也画不动了。那一小块空白,像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洞,特别突兀刺眼。我看到,师傅的右手手背上已经布满了密密的汗珠。从来没有,从来没有过,这么难熬的作画过程。我反复看着那张旧照片,看着照片上青春而朦胧的脸庞,再看看素描纸上,那一个意气风发而清晰的面孔是多么得来之不易啊。师傅疲惫不堪地说:“明天早晨收尾。”第五天一早,我掀开宣纸,惊得大叫一声:“哎呀!”宣纸下面是空荡荡的桌面,桌上桌下,都找了个遍,也未见踪影。舅妈把小卿从院子外领进来。师傅和蔼地拍拍她的头,问:“你见过那张画像没?”整晚,只有她一个人在家里。小卿摇摇头,又摇摇头。师傅挥了挥手,然后坐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我胆战心惊地看着他,束手无策。师傅说:“我重新画。”重画的过程是一场灾难。他甚至茶饭不思,每天傍晚回店的路上,走得比平日里要慢许多,偶尔有辆自行车响着铃铛疾驰而过,都把他惊得歇息几分钟才继续前行。又过了五天,小卿母亲年轻时的画像,即将大功告成。除了要修正一下头发等细微处,连最后的那只眼睛都已经画好了。那一刻,师傅四肢摊开,瘫坐在椅子上,面色苍白,汗湿衣袖,头发打着绺垂在额头上。小卿看到画像,突然间趴在桌子上,放声痛哭。为了保护,我背着画夹,回到了店里。画夹被我放在柜台上。临睡前,我看了画夹最后一眼,眼睛才沉沉地闭上。不知睡了多久,我突然醒来,暗夜中恍若传来细碎的声音。我从床铺上爬起来,蹑手蹑脚地摸向柜台,柜台上的画夹已经不见了。我惊出了一身的冷汗。声音仿佛来自屋外,店门虚掩着,我轻轻推开它,脚落下去,感觉像是落进了深渊之中。借着淡淡的月光,我发现浓浓的夜色中隐约有个人,正静静地站在那里。那人终于有了动静,他打着了火,在烧什么东西。他点了几次,才点着。燃烧的面积越来越大,被火映照的地方也扩展得越来越大。视线顺着火光向上移动,我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那个人竟是师傅。我的脑子瞬间便凝固了。画像的事就此结束。师傅彻底放弃了为小卿母亲画像。我和师傅,谁也没有再提起画像的事。一年之后的某一天,我在店里等着师傅,等了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没有等到他。师傅再也没有出现,我不死心,走遍了整个城里,也没有见到他的踪影。没有人告诉我发生了什么。1951年的一天,我的画店里走进来一个年轻的姑娘,她面色凝重,年轻的脸上写满了哀伤。“我是小卿。”她说,“我想请你画一张肖像。”我急忙热情、手忙脚乱地请她坐下来,小心地问她:“找到你娘了吗?”小卿努力克制着悲伤,对我说:“邯郸解放后,有一天,舅舅突然拉着我狂奔到烈士纪念堂里。我们站在一张合影前,合影上是两个年轻的男人和两个年轻的女人。我越看,其中一个年轻女人越像我娘。我确信,她就是我娘。我蹲在那里失声痛哭。后来,一个陌生的女人走到我身边,问我为啥哭泣。我指着照片说,那是我娘。她把我揽在怀里,也是放声大哭。等我们哭完,她告诉我说,她是照片中的另一个女人,他们四个是曾经的战友。她让我叫她黄姨,又指着我娘左边的那个年轻男子,说是我爹。”“我想请你给我娘画一张像。”我跟着小卿来到烈士纪念堂,看到了那张照片。我的目光落到照片上,紧紧盯着照片右首的那个男人,我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使劲揉了揉,指着照片惊呼道:“小卿,你看,那个人,那人是我师傅。”黄姨领着我和小卿来到一个烈士墓前,告诉我说,这就是我师傅,这里面埋着他的一顶帽子。黄姨说,他曾经化名杨宝丰,在城里工作过几年,他在南关开了一家画像馆,表面上给人画像,实际上借此掩护地下工作者。我这才知道,师傅叫宋咸德。师傅从未给自己画过一幅像。我潸然泪下。(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舅母请人画像,急切地承认小姑子已死亡,反映了她对小姑子的长期不满的心理。B.师傅技艺高超,仅凭质量很差的照片就将小卿娘意气风发而清晰的形象描绘出来。C.自行车铃声给师傅带来巨大惊扰,暗示师傅对画像失踪后可能带来的风险的担忧。D.我潸然泪下的原因是知道师傅的真实身份太晚,以致于过去长时间的找寻白费了。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是故事的讲述者,小说从“我”的角度去观察揣摩人物,抒发情感,这与茹志鹃《百合花》中“我”的作用是相似的。B.小说善于借助物象推进故事发展,如合影照片的出现,交代了人物之间的关系,解答了前文的悬疑,故事情节有了突转。C.时间背景1944年、1951年,使小说描写的环境有了象征性,如“暗夜”象征了白色恐怖,“火”燃烧面积扩大,象征了革命的兴盛。D.小说只叙述了画像未完成和烈士纪念堂的故事,而革命者的形象需要读者自己构想,这种留白艺术使小说显得含蓄而有张力。8.师傅为什么要烧掉倾注了大量心血且即将完成的画像?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9.小说情节主要围绕“画像”展开,一波三折,画像最终也无法完成,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6.C7.C8.①作为革命者,面对牺牲的战友,师傅内心无比悲痛,不忍见到其遗容。

②画像如果暴露,容易对革命者及其家人造成危险。9.①将革命者面对请求,不能拒绝又无法完成的矛盾刻画出来,凸显革命者为民族大义隐忍负重的形象。

②形成了一种连续紧张的叙述节奏,使情节的发展波澜起伏。

③画像不能完成的悬念造成阅读期待,吸引读者。

④画像不能完成使故事不断蓄势,真相大白时更有震撼力。【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A.“急切地承认小姑子已死亡,反映了她对小姑子的长期不满的心理”错误,结合原文“我这小姑子三年前不见了,小卿也不知道她娘去了哪里。我们找了她整整三年,慢慢地,我们也就不抱什么希望了,就当我这小姑子死了,所以才请您来给画一张像”可知,舅妈他们找了小姑子整整三年,最后慢慢地不抱什么希望了,才当小姑子死了。选项“急切”一词不正确。另外,文中也没体现出“她对小姑子的长期不满的心理”。B.“仅凭质量很差的照片……描绘出来”错误,结合原文“我看到的那张旧照片,在时间无情的作用下,有些暗淡模糊。我很奇怪,以往,师傅对照片质量很挑剔。而这一次,他是在勉为其难,在冒一个很大的险”可知,师父对照片质量是很挑剔的,选项说“凭借质量很差的照片……描绘出来”说明“师傅技艺高超”曲解文意。D.“以致于过去长时间的找寻白费了”错误,结合原文“黄姨领着我和小卿来到一个烈士墓前,告诉我说,这就是我师傅,这里面埋着他的一顶帽子。黄姨说,他曾经化名杨宝丰,在城里工作过几年,他在南关开了一家画像馆,表面上给人画像,实际上借此掩护地下工作者。我这才知道,师傅叫宋咸德”可知,当我听说师傅的真实身份后,“我”才知道师傅是革命战争时期从事地下工作的革命者,“我”有感于师傅那些不为人所理解的言行而“潸然泪下”,并无“过去长时间的找寻白费了”之意。选项“以致于过去长时间的找寻白费了”于文无据。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暗夜’象征了白色恐怖,‘火’燃烧面积扩大,象征了革命的兴盛”错误,结合原文“暗夜中恍若传来细碎的声音”可知,此处的“暗夜”只是介绍事情发生的时间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结合原文“他点了几次,才点着。燃烧的面积越来越大,被火映照的地方也扩展得越来越大”可知,师傅点了几次才点着,说明了师傅内心的不舍和无奈,此处的“火”只是一种客观的描述,是“我”所见情形的真实描写,并无象征意义。选项“象征了白色恐怖”“象征了革命的兴盛”曲解文意。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首先,结合原文“那人终于有了动静,他打着了火,在烧什么东西。他点了几次,才点着。燃烧的面积越来越大,被火映照的地方也扩展得越来越大。视线顺着火光向上移动,我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那个人竟是师傅”“有一天,舅舅突然拉着我狂奔到烈士纪念堂里。我们站在一张合影前,合影上是两个年轻的男人和两个年轻的女人。我越看,其中一个年轻女人越像我娘。我确信,她就是我娘……她是照片中的另一个女人,他们四个是曾经的战友。她让我叫她黄姨”“黄姨领着我和小卿来到一个烈士墓前……实际上借此掩护地下工作者。我这才知道,师傅叫宋咸德”可知,烈士陵园中母亲的墓碑与黄姨对母亲身份的介绍可知道,小卿的母亲和师傅都是革命战争时期从事地下工作的革命者,而且师傅早就知道小卿的母亲已经牺牲,而在那个特殊的时期,面对牺牲的战友,师傅内心无比悲痛,不忍见到其遗容,所以师傅要烧掉画像。其次,结合原文“等我们哭完,她告诉我说,她是照片中的另一个女人,他们四个是曾经的战友。她让我叫她黄姨,又指着我娘左边的那个年轻男子,说是我爹”“‘我想请你给我娘画-张像。'我跟着小卿来到烈士纪念堂,看到了那张照片。我的目光落到照片上,紧紧盯着照片右首的那个男人,我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使劲揉了揉,指着照片惊呼道:‘小卿,你看,那个人,那人是我师傅’”可知,小卿和师傅是父女关系,但在当时特殊环境下,父女不能相识,在那个激荡的岁月,小卿母亲的画像如果暴露,容易对革命者及其家人造成危险,师傅为了理想和信仰只能忍着巨大的悲痛,只身投身时代洪流。【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和艺术构思技巧的能力。首先,结合原文“我看到,师傅的右手手背上已经布满了密密的汗珠。从来没有,从来没有过,这么难熬的作画过程”“师傅挥了挥手,然后坐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他甚至茶饭不思,每天傍晚回店的路上,走得比平日里要慢许多,偶尔有辆自行车响着铃铛疾驰而过,都把他惊得歇息几分钟才继续前行”“那一刻,师傅四肢摊开,瘫坐在椅子上,面色苍白,汗湿衣袖,头发打着绺垂在额头上”“那人终于有了动静,他打着了火,在烧什么东西。他点了几次,才点着”“画像的事就此结束。师傅彻底放弃了为小卿母亲画像”可知,在人物塑造上:师傅作为一名革命者,明知小卿的母亲就是自己的爱人,但在当时特殊时期,面对给小卿母亲画像这一要求,既不能拒绝又无法完成,从而突显了革命者为民族大义隐忍负重的伟大形象。其次,结合原文“我们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脸盆底有一层燃烧后的灰烬。那可怜的灰烬还保持着照片的模样”“舅妈最终找到一张泛黄的照片”“你见过那张画像没”“那人终于有了动静,他打着了火,在烧什么东西。他点了几次,才点着”“师傅盯着照片,似是在认真辨认照片中的人,半天没有说话”“我看到,师傅的右手手背上已经布满了密密的汗珠。从来没有,从来没有过,这么难熬的作画过程”“师傅疲惫不堪”“师傅挥了挥手,然后坐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他甚至茶饭不思,每天傍晚回店的路上,走得比平日里要慢许多,偶尔有辆自行车响着铃铛疾驰而过,都把他惊得歇息几分钟才继续前行”可知,在情节安排上:从最开始家中没有母亲的照片可以参照,后从全家合影中勉强可用的影像,再到第一次画像的莫名丢失、第二次画像的不知所终,以及贯穿其中师傅的失常反应和表现,这样形成了一种连续紧张的叙述节奏,使情节的发展波澜起伏。再次,结合原文“宣纸下面是空荡荡的桌面,桌上桌下,都找了个遍,也未见踪影”“那人终于有了动静,他打着了火,在烧什么东西。他点了几次,才点着”“画像的事就此结束。师傅彻底放弃了为小卿母亲画像”可知,从阅读效果上:几经波折,画像也没有最终完成,如此设置悬念,给读者以阅读的期待,从而吸引读者。最后,结合原文“他曾经化名杨宝丰,在城里工作过几年,他在南关开了一家画像馆,专门给人画像。我这才知道,师傅叫宋咸德”可知,从艺术效果上:画像一波三折,最终没有完成画像,而结尾使得画像谜团终于解开了,原来,母亲和师傅都是革命战争时期从事地下工作的革命者,他们那些不为人所理解的言行才有了解释,这样使得故事更具有震撼力。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陈忠字伯始,永初中辟司徒府,三迁廷尉正,以才能有声称。司徒刘恺举忠明习法律,宜备机密,于是擢拜尚书,使居三公曹。忠自以世典刑法,用心务在宽详。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为《决事比》,以省请谳之敞。又上除蚕室刑;解臧吏三世禁锢;狂异杀人,得减重论;母子兄弟相代死,听,赦所代者。事皆施行。及邓太后崩,安帝始亲朝事。忠以为临政之初,宜征聘贤才,以宣助风化。常侍江京、李闰等皆为列侯,共秉权任,帝又爱信阿母王圣,封为野王君。忠内怀惧懑而未敢陈谏,乃作《搢绅先生论》以讽。自帝即位以后,频遭元二之厄,百姓流亡,盗贼并起,郡县更相饰匿,莫肯纠发。忠独以为忧,上疏。元初三年有诏,大臣得行三年丧,服阕还职。忠因此上言:“孝宣皇帝旧令,人从军屯及给事县官者,大父母死未满三月,皆勿徭,令得葬送。请依此制。”太后从之。忠以久次,转为仆射。时帝数遣黄门常侍及中使伯荣往来甘陵,而伯荣负宠骄蹇,所经郡国莫不迎为礼谒。又霖雨积时,河水涌溢,百姓骚动。忠上疏,书奏不省。时三府任轻,机事专委尚书,而灾眚变咎,辄切免三公。忠以为非国旧体,上疏谏。忠意常在褒崇大臣,待下以礼。其九卿有疾,使者临问,加赐钱布,皆忠所建奏。顷之,迁尚书令。延光三年,拜司隶校尉。纠正中官外戚宾客,近幸惮之,不欲忠在内。明年,出为江夏太守,复留拜尚书今,会疾卒。(节选自《后汉书·陈忠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B.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C.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D.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请谳,指古代下级官吏遇到疑难案件不能决断时,请求上级机关审核定案。B.服阕,指三年守丧期满除服。按制古代为父母服孝三年,期满才可脱孝服。C.郡国,郡和诸侯国的并称,泛称地方行政区域。汉分天下为郡与国,都直属中央。D.近幸,指受到帝王宠幸的皇妃和宫女,其往往假借皇威勾结朝臣干预朝政。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忠才能突出,得到司徒举荐。他担任廷尉正时,就因才能突出获得美好的声誉,司徒刘恺举荐他,建议让他担任机密职官,被提拔担任尚书。B.陈忠明习法律,执法务求宽大。他主管刑法,执法追求法律的宽大审慎,提出了废除残忍的宫刑、精神失常的人杀人从轻发落等建议。C.陈忠忧国忧民,不断上疏朝廷。皇帝执政之初,他主张征召聘用贤才;皇帝分封乳母,他上疏坚决反对;面对频繁遭遇的元二之灾,他也为之忧心而上疏。D.陈忠尊崇大臣,强调制度建设。他对于不符合国家制度的规定,敢于上疏劝谏;因为他的提议,九卿患病,朝廷就派使者前往慰问,增加赏赐钱布。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百姓流亡,盗贼并起,郡县更相饰匿,莫肯纠发。(2)时三府任轻,机事专委尚书,而灾眚变咎,辄切免三公。14.文中关于伯荣一事,陈忠上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结果如何?请结合文章简要说明。【答案】10.B11.D12.C13.(1)百姓流亡,盗贼并起,郡县互相掩饰隐匿,没有人愿意纠查告发。

(2)当时三公府的职权很轻,朝廷机要大事都交给尚书处理,可是发生灾祸变故,皇帝就严厉斥责并罢免三公。14.内容:

①伯荣依仗皇帝的宠幸,态度傲慢,他所经过的郡国都以礼迎接并拜见他。

②长期连绵大雨,黄河水汹涌泛滥,百姓很不安定。

结果:

奏章被扣押,皇帝并不知道这件事情。【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当初,陈忠的父亲陈宠担任廷尉,上奏废除汉朝法律中超出《甫刑》的条款,没有施行,到陈宠被免官以后就搁置了。然而苛刻繁杂的法律逐渐繁密,人们都不能忍受。陈忠大致依据陈宠的意思奏上二十三条建议。“上”是“上疏”之意,不能与后文“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断开,在“尉”后断句,排除AC;“及宠免后”是“遂寝”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在“寝”后断句,排除D。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指受到帝王宠幸的皇妃和宫女”错误,结合原文“纠正中官外戚宾客,近幸惮之”可知,近幸不仅包括宫中女子,也包括中官(即宦官)等受帝王宠幸的人。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皇帝分封乳母,他上疏坚决反对”错误,结合原文“忠内怀惧懑而未敢陈谏,乃作《搢绅先生论》以讽”可知,他只是写文章委婉劝告,并没有上疏反对。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更相”,互相;“饰匿”,掩饰隐匿;“莫”,没有人;“纠发”,纠查告发。(2)“任轻”,职权很轻;“委”,委托,交给;“灾眚变咎”,发生灾祸变故;“切”,严厉斥责。【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原文“而伯荣负宠骄蹇,所经郡国莫不迎为礼谒”可知,伯荣依仗皇帝的宠幸,态度傲慢,他所经过的郡国都以礼迎接并拜见他。结合原文“又霖雨积时,河水涌溢,百姓骚动”可知,长期连绵大雨,黄河水汹涌泛滥,百姓很不安定。结合原文“忠上疏,书奏不省”可知,奏章被扣押,皇帝并不知道这件事情。参考译文:陈忠字伯始,永初年间被召入司徒府任职,三次升迁后担任廷尉正,凭借才能获得声誉。司徒刘恺荐举陈忠明了熟习法律,应该担任机密职官,于是(朝廷)提升他担任尚书,让他官居三公曹。陈忠自认为世代主管刑法,专心追求法律的宽大审慎。当初,陈忠的父亲陈宠担任廷尉,上奏废除汉朝法律中超出《甫刑》的条款,没有施行,到陈宠被免官以后就搁置了。然而苛刻繁杂的法律逐渐繁密,人们都不能忍受。陈忠大致依据陈宠的意思奏上二十三条建议,即《决事比》,用来省去下级官吏遇到疑难案件不能决断而请求上级机关审核定案的弊害。他又上奏废除宫刑;废除贪赃之吏禁锢三世的规定;精神失常的人杀人,可以减轻重罚论处;母子兄弟相互代替执行死刑,准许,赦免被代替的人。这些建议都得以施行。到邓太后去世,安帝才亲自处理朝廷事务。陈忠认为执政之初,应该征召聘用贤才,用来宣扬辅助风俗教化。常侍江京、李闰等人都为列侯,共同执掌权柄重任,皇帝又宠爱信任乳母王圣,封为野王君。陈忠内心怀有恐惧愤懑却不敢陈述进谏,于是写《搢绅先生论》来委婉地劝告。自从安帝即位以后,频繁遭受元二之灾害,百姓流亡,盗贼并起,郡县互相掩饰隐匿,没有人愿意纠查告发。只有陈忠为这些事担忧,并向朝廷上疏。元初三年皇帝下诏,大臣可以行三年丧礼,服丧期满官复旧职。陈忠因此上书说:“孝宣皇帝旧日有令,跟从军队驻防的人以及供职于官府的人,祖父母死不满三个月,都不服徭役,让他们能够为祖父母送葬。请求朝廷依从这个制度。”太后听从了他的建议。陈忠因为长久任职,转任仆射。当时皇帝多次派遣黄门常侍及中使伯荣往来于甘陵,然而伯荣依仗皇帝的宠幸十分傲慢,他所经过的郡国没有不以礼迎接并谒见他的。再加上长期连绵大雨,黄河水汹涌泛滥,百姓很不安定。陈忠上疏,奏章(被扣),皇帝不知晓。当时三公府的职权很轻,朝廷机要大事都交给尚书处理,可是发生灾祸变故,皇帝就严厉斥责并罢免三公。陈忠认为这不符合国家旧日的体制,就上疏劝谏。陈忠的用意常常在褒扬推崇朝廷大臣,对下属以礼相待。那些九卿患有疾病时,使者前往慰问,增加赏赐钱布,都是陈忠上奏提议的。不久,陈忠升任尚书令。延光三年,陈忠担任司隶校尉。陈忠督察矫正宦官外戚宾客,受到皇帝宠爱的人很怕他,不想让陈忠在朝中任职。第二年,陈忠被调出朝廷担任江夏太守,又被留下来担任尚书令,恰巧碰上生病去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次韵子瞻新城道中苏辙春深溪路少人行,时听田间耒耜声。饥就野农分饷黍,迎嫌尉卒闹金钲。闲花开尽香仍在,白酒沽来厌未清。此味暂时犹觉胜,问兄何日便归耕。[注]①子瞻新城道中:苏轼因厌弃朝廷党争而请求外调杭州,在出巡杭州西南新城途中有感而发,写下《新城道中》,诗中有“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之句。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明时间、地点等要素,很有画面感,将读者带入乡间生活特有氛围中。B.乐与野农共食却嫌时卒扰人,其背后的心态与陶潜所写的桃花源中的村民有相似之处。C.闲花落尽说明春意已深,白酒未清说明生活清贫只买得起浊酒,美中不足而令人惆怅。D.多种感官交织,自然风景与田园生活融合,诗人最终形成“犹觉胜”的整体印象。16.对苏轼发出的“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的感慨,苏辙在这首诗中是如何回应的?【答案】15.C16.①苏轼的感慨表明他厌弃官场,并对乡间生活心动,有归隐之心。②苏辙在诗中描写的乡间人情和谐、风景清幽、生活自在等美好情景,与苏轼感慨的“人间多岐路”形成对比,以坚定苏轼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的信念。③尾联直接追问苏轼何日归耕,表达了苏辙对兄长回归田园的期盼。【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C.“美中不足而令人惆怅”错误,“闲花开尽香仍在”,尽管春已深花落尽,但其香气仍在,美好仍在;“白酒沽来厌未清”中的“厌”应理解为“餍”,“满足”之意。且诗人又说“此味暂时犹觉胜”,可见即使是开尽的闲花与未清的浊酒也别有一番风味,并非“美中不足”的“惆怅”。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及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意为:人间的歧路能知多少?问问田里耕作的农民吧。这两句暗用《论语·微子》中两位隐士长沮、桀溺祸耦而耕,孔子命子路向他们问路的典故,隐喻诗人的归隐之意。“人间歧路”指官场,“知多少”一句写出诗人觉得宦海浮沉没有尽头,令人厌倦;“向桑田”“问耦耕”则明显表露出诗人对田园乡间生活充满兴趣,有归隐之心。苏辙这首和诗,则着重描写了乡间生活的情景,“春深溪路少人行,时听田间耒耜声”写其闲静,“饥就野农分饷黍,迎嫌尉卒闹金钲”突出乡间人情和睦友善,不似官场的勾心斗角;“闲花开尽香仍在,白酒沽来厌未清”写景色优美,生活悠闲,自由自在。由此可见,苏辙对于兄长归隐田园的想法是很赞同的,这些情景与“人间歧路知多少”形成对比,能让苏轼坚定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的信念。“此味暂时犹觉胜,问兄何日便归耕”,直接询问苏轼什么时候回归田园耕种,表达了苏辙对兄长回归田园期盼。(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云喻游子,写游子漂泊远行,蕴含无尽相思之愁。(2)《<老子>四章》中,老子以“____________”为例,论证了正因为“无”,房屋才有功用。之后老子又进一步提炼,之所以“有”方便人利用,是因为“______”。(3)庄子在《五石之瓠》中总结,客与宋人使用同样的药方,结局却不同——客“或以封”,宋人却“________”。最后,庄子以“_____________”一句,指出惠子无法发掘大瓠作用的根源。【答案】①.白云一片去悠悠②.清风浦上不胜愁

③.凿户牖以为室

④.无之以为用

⑤.或不免于洴澼⑥.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浦”“凿”“牖”“洴澼”“蓬”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名著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8.下列各项中对《复活》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审讯玛丝洛娃的过程中,检察官从遗传学的角度认定她多半生来带着犯罪的胚胎,最后由陪审员写定罪意见。聂赫留朵夫怕被人察觉他与玛丝洛娃的关系,不敢为她辩护。B.玛丝洛娃上诉被驳回,是因为枢密官斯科沃罗德尼科夫认为聂赫留朵夫出于道德要求决定同卡秋莎结婚的想法,实在可恶之至。最终他以撤销原判理由不足驳回上诉。C.西蒙松是个腼腆、谦虚而又意志力极强的人。他跟平民站在一边,反对上层阶级,“公开抨击他认为虚伪和不公正的事情”。为此,他被流放西伯利亚,途中与玛丝洛娃相遇。D.西蒙松告诉聂赫留朵夫他想同玛丝洛娃结婚,聂赫留朵夫听到后很痛苦,因为这样一来,他就不能以和玛丝洛娃结婚的方式来弥补他对玛丝洛娃犯下的罪过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D.“聂赫留朵夫听到后很痛苦,因为这样一来,他就不能以和玛丝洛娃结婚的方式来弥补他对玛丝洛娃犯下的罪过了”错误,聂赫留朵夫听到这个消息后,没有感到很痛苦,反而觉得高兴,因为玛丝洛娃找到了可靠的保护人。故选D。19.以下关于《复活》相关知识,正确的一项是()A.《复活》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的中期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B.陪审席上聂赫留朵夫有了忏悔之意,为玛丝洛娃奔走上诉冤情,并决心要与玛丝洛娃结婚,最后,玛丝洛娃被聂赫留朵夫感动并接受了求婚。C.《复活》的女主人公玛丝洛娃是个平民女性,是俄罗斯人民中的普通一员。在索菲亚姐妹家时她被唤作“卡秋莎”,到妓院工作后叫“柳包芙”。D.玛丝洛娃的命运堪忧,因为法庭庭长一心想着与情人约会,而迟到的法官马特维心思不在案情上,副检察官急功近利,不惜让无辜者蒙冤。【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B.“玛丝洛娃被聂赫留朵夫感动并接受了求婚”错误,玛丝洛娃为了他的前途,拒绝了他的求婚,与政治犯西蒙结合。故选B。20.托尔斯泰提出了“道德自我完善”的主张,他认为“人在失足后仍可以重新站起来,并在道德上获得新生”。小说中聂赫留朵夫就经历了这种自我完善,请列举出3处相关情节。【答案】①法庭上的意外相见,引发了聂赫留朵夫的赎罪忏悔之心。严酷的事实加剧了他的负罪,使他丢掉了种种卑劣的情感,决心替她申冤。②从法庭归来的聂赫留朵夫开始感到周围的一切的可憎,他下决心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并决定同她结婚。③在为玛丝洛娃被诬陷杀人案的奔波过程中,曾经人性中带着兽性的聂赫留朵夫在精神上慢慢复活,他开始不断帮助受冤被关押的狱中人,开始深层次思考整个社会体制和社会阶级,远离上流社会,把自己的土地以低价租给不被信任的农民。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情节和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复活》作为托尔斯泰的代表性作品,集中体现了托尔斯泰主义的精神,是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精神的复活,更是爱的复活,道德的复活。托尔斯泰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两种人:“精神的人”和“兽性的人”,教材节选部分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去监狱探望玛丝洛娃时也可以看出两种人性在聂赫留朵夫身上的并存。法庭上的意外相见,引发了聂赫留朵夫的赎罪忏悔之心。严酷的事实加剧了他的负罪,使他丢掉了种种卑劣的情感,决心替她申冤。从法庭归来的聂赫留朵夫开始感到周围的一切的可憎,他下决心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并决定同她结婚。不过,这时的他有着较多的自怜自爱、孤芳自赏的成分,忏悔的动机并不是十分纯洁的。聂赫留朵夫为了替玛丝洛娃上诉,第二次去探监。玛丝洛娃的话“怎么又弄出个上帝来了?您说的话总是不对头,上帝?什么上帝?咳,当初您要是记得上帝就好了!”“你今世利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我讨厌你,讨厌你那副眼镜,讨厌你这副又肥又丑的嘴脸。走,你给我走!”使他真正明白了他忏悔行为的自怜自爱是自私与低劣的,也彻底认清了自己的全部罪孽和这种罪孽的深重。这一新的认识,使他的责任感和行动的决心大大加强。以后,他开始不断帮助受冤被关押的狱中人,开始深层次思考整个社会体制和社会阶级,远离上流社会,把自己的土地以低价租给不被信任的农民。随着他视野和活动足迹的不断扩大,他的忏悔活动也从对个人罪恶的认识扩大到对整个阶层、整个社会罪恶的认识与批判。经过艰难痛苦的灵魂净化过程,这种良知最终促使聂赫留朵夫从一个有深重罪恶的人,变成一个博爱的得到灵魂拯救的人,实现了灵魂的“复活”。四、语言表达运用(11分)(一)语言文字运用l(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在学术的今天,很少有学术观点可以称为不易之论。因此,能开创一个新的研究体系、言前人之所未言的著作,就显得。美国史学大师威廉·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就是这样一部经典之作。这本书出版于1976年,被翻译成各种文字,1998年被引进中国。最近,第三个中译版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时至今日,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变得越来越成熟;但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很难被遗忘。这部书常被看作是作者对其另一部作品《西方的兴起》搭建起的历史框架的补充,拾起了此前研究的遗珠弃壁。不过,《瘟疫与人》在普通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更高。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以往学者对历史的书写无外乎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你来我往、沉浮荣衰。麦克尼尔却,从疫病缘何成为史学家的遗漏谈起,把传染病放在视野中心,去探讨人与病菌的关系。他抽丝剥茧,把复杂的疫病清晰地呈现出来,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与以往的解释,因为他总能通过因果溯源,证明疫病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2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百家争鸣弥足珍贵独辟蹊径大异其趣B.百家争鸣难能可贵独树一帜大相径庭C.百花齐放难能可贵独树一帜大异其趣D.百花齐放弥足珍贵独辟蹊径大相径庭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关于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B.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对于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C.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对于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D.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关于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让读者产生兴趣。【答案】21.A22.C【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百家争鸣:原指战国时期儒、墨、法、道等各家学说蜂拥而起,各种流派互相争论、互相批评的局面。现比喻学术上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百花齐放: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结合原文“很少有学术观点可以被称为不易之论”可以判断学术观点是可以进行争论的,故选择“百家争鸣”。第二空,弥足珍贵:更加值得珍爱、重视。难能可贵:做到了难做之事,十分可贵。结合前文“开创一个新研究体系、言前人之所未言”可以判断这个学术观点很珍贵,故选“弥足珍贵”。第三空,独树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