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全套 课件_第1页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全套 课件_第2页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全套 课件_第3页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全套 课件_第4页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全套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

第一册讲师:上篇1感冒相当于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临床上以鼻塞、流涕、喷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表现。中医学认为感冒的发生主要由于体虚,抗病能力减弱,当气候变化时,人体内外功能不能适应,风邪或时行疫毒乘虚由皮毛、口鼻而入,引起一系列肺卫病症。此病全年都可以发生,尤其以冬春季节较为多见。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病症表现常见证型主要症状风寒感冒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风热感冒发热、咽喉疼痛、痰黄黏稠气虚感冒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暑湿感冒发热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见于夏季

上篇二、单方验方1、姜葱糖水生姜10~30克,将其捣烂,加适量红糖、葱白2段,水煎煮,趁热服,服后盖被取微汗出,每日一剂。适用于风寒感冒。2、紫苏叶茶紫苏叶16克,晒干揉成粗末,沸水冲泡,加红糖适量,代茶频饮。适用于风寒感冒初期。3、藿荷饮:鲜藿香叶10克,鲜荷叶15克,冰糖适量,煎水饮。适用于暑湿感冒。4、金菊薄荷茶金银花15克,菊花10克,薄荷3克,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焖泡10~15分钟即可,代茶频饮。适用于风热感冒。上篇三、简易治疗技术1、拔火罐法在颈椎、胸椎附近选那么大椎、大杼、肺俞拔罐,拔罐后留罐10~15分钟起罐,或用闪罐法。适用于风寒感冒。2、刮痧法沿颈椎、胸椎两侧〔即风池、大椎、风门、肺俞部位〕及肩胛部、中府及前胸、足三里各1~2分钟。适用于风热感冒。四、中成药治疗证型用药风寒感冒九味羌活丸/感冒清热颗粒风热感冒疏风解毒胶囊/莲花清瘟胶囊/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颗粒/柴胡注射液气虚感冒气虚感冒

玉屏风颗粒暑湿感冒暑湿感冒

藿香正气水(胶囊)/保济丸上篇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1、适当休息,尽量防止过度劳累,并注意隔离。2、室内环境要保持空气清新,阳光充足,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3、感冒病人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多食蔬菜瓜果,日常主食应以蒸、煮为主,质地应稀软,食勿过饱。切忌荤腥油腻煎炸之品,更忌食生冷不洁的食物。上篇2咳嗽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临床上以咳嗽为主要表现。中医学认为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犯肺;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不管邪从外入还是邪自内生,均影响到肺,使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为咳嗽。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病症表现常见证型主要症状风寒咳嗽咳嗽新起,痰稀色白风热咳嗽咳嗽新起,痰稠色黄燥热咳嗽咳无痰,或痰黏稠难出

痰湿阻肺久咳痰多色白,或兼见食少脘满,大便时溏

上篇二、单方验方1、黄芩汤黄芩30克,水煎服,每日2~4次。治疗风热咳嗽。2、桑叶煎嫩桑叶30~60克,水煎服,每日2~4次。治疗燥热咳嗽。3、百合款冬花饮百合30~60克,款冬花10~15克,冰糖适量。水煎,饮水食百合,宜晚饭后睡前食用。治疗燥热咳嗽。4、川贝母蒸梨雪梨或鸭梨一个,川贝母6克,冰糖20克。将梨于柄部切开,挖空去核,将川贝粉装入雪梨内,用牙签将柄部复原固定。放大碗中参加冰糖,加少量水,隔水蒸半小时左右。将蒸透的梨和其中的川贝母一起食入。治疗久咳不愈,咳嗽有痰。5、杏仁萝卜汤苦杏仁〔打碎〕6~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切块,水煎服,可加少量白糖,每日1~2次。散寒化痰止咳,治疗风寒咳嗽。上篇三、简易治疗技术1、刮痧法刮痧部位:颈部〔大椎〕、背部〔风门、肺俞〕、胸部〔膻中、中府〕各1~2分钟。2、穴位按摩法按揉天突穴3分钟,按揉肺俞、膻中、风池穴各2分钟,敲打后背2~3分钟。四、中成药治疗证型用药风寒咳嗽通宣理肺丸(颗粒、胶囊、片)风热咳嗽羚羊清肺丸

燥热咳嗽蜜炼川贝枇杷膏/养阴清肺丸痰湿阻肺二陈丸上篇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本卷须知1、戒烟酒,防止接触烟雾及刺激性气体、异味等。2、饮食不宜甘肥、辛辣、煎炸及过甜、咸等食物。3、室内环境通风换气,保持一定温度及湿度。4、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受凉。上篇3眩晕常见于西医的高血压病、低血压、神经性衰弱、椎基底动脉供血缺乏等疾病引起的以头晕、眼花为主要病症的病证。中医认为,因清窍失养,临床上以头晕、眼花或眼黑为主症的一类病证称为眩晕。眩晕的病位在清窍,由脑髓空虚,清窍失养,或痰火上逆,风邪外犯,扰动清窍,或由瘀血痹阻脑络,且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眩晕以内伤为主,多由虚损所致,有因气血亏虚、肾精缺乏、脑髓失养所致者;有因肝肾阴虚、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清窍所致者;有因痰浊、瘀血痹阻脑络所致者;亦有因外感风邪,扰动清窍所致。上篇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病症表现常见证型主要症状肝阳上亢眩晕欲仆、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红目赤,急燥易怒,失眠多梦,口苦心脾两虚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倦怠无力,气短懒言,面色无华,唇甲色淡,心悸少寐痰浊中阻视物旋转,头重如裹,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耳鸣,久发不已,偏于阴虚者腰膝酸软、健忘失眠、咽干口噪;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形寒肢冷上篇二、单方验方1、钩藤汤钩藤30克,水煎,早晚分服,30日为一疗程。可清热平肝,熄风定眩。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本品不宜久煎。2、黄芪饮黄芪10~15克,加水500毫升,浸泡40分钟后煮沸,频频代茶饮,每日一剂。可益气升阳,治疗因气虚引起的头晕眼花,无力。3、饮食疗法车前粳米粥:车前子15克(布包)煎水去渣,入粳米60克煮粥,玉米粉适量用冷水溶和,调入粥内煮熟吃,每日1剂,常吃。适用高血压痰湿壅盛之眩晕。上篇三、简易治疗技术1、刮痧法头部〔百会、太阳、风池〕、背部〔肝俞、肾俞〕、前臂内侧〔内关〕、下肢外侧〔足三里〕各1~2分钟。2、外敷法①填脐疗法。黄芪、五味子各10克,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健脾益气,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眩晕。②敷涌泉法。吴茱萸20克,肉桂2克,共研细末,米醋调匀,捏成饼状,于睡前贴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次晨取下,连续3~5次。或取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米醋或凡士林适量调为膏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10~15天。可引热下行,适用于眩晕耳鸣,烦躁多梦,颜面潮红。上篇四、中成药的使用证、型用药肝阳上亢松龄血脉康胶囊/脑立清胶囊心脾两虚二陈丸痰浊中阻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肝肾不足归脾丸上篇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本卷须知1、病室保持安静、舒适,防止噪声,室内光线以柔和为宜,不要太强。2、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闭目养神,少做或不做旋转、弯腰等动作,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3、对重症病人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4、患者要保持心情愉悦,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5、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多吃蔬菜水果,忌烟酒、油腻、辛辣之品,少食海腥发物。虚证眩晕者应适当增加营养。上篇胃痛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上消化道溃疡、胃痉挛、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者。临床可见上腹部胀痛、刺痛、钝痛、灼痛、绞痛、闷痛,其中又以上腹部胀痛、隐痛最为常见。因胆囊、胰腺、心脏等器官的病变也可能引起上腹部类似的疼痛,在诊疗时要注意甄别。中医认为胃痛的发生主要由于饮食失调、情志不舒、劳倦过度或脾胃虚弱等导致气机阻滞,不通那么痛。本病四季皆可发病,但于秋冬季节多见;起病或急或缓,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病症表现常见证型主要症状饮食停滞因暴饮暴食饮引起的胃痛,可见胀满、嗳腐吞酸等肝气犯胃因生气引起的胃痛,可见胃脘胀满、胸闷嗳气、喜长叹息等脾胃虚寒胃部受寒以后胃痛发作,胃痛隐隐、喜暖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上篇二、单方验方1、浓盐水取食用盐,用热开水调成浓盐水,咸度以能忍耐为度,痛时服下。消化性溃疡慎用。2、胡椒葱汤胡椒粉1克,葱白3克,姜6克。先烧开水,下姜、葱白,煮沸而成姜葱汤。用热姜葱汤,送服胡椒粉,或将胡椒粉放入姜葱汤中饮用。可暖胃行气止痛,适用于胃寒痛症。胃热痛者忌服。3、乌贝散乌贼骨、浙贝等量,打碎成粉,每次6克,温开水冲服,早晚各一次,空腹服用。上篇三、简易治疗技术1、按摩法①按内关穴、外关穴:将中指和拇指分别放在患者的外关穴和内关穴上,二指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②掐压足三里穴:将双手拇指指尖放在足三里穴上,其余4指附在小腿后侧,适当用力掐按0.5~1分钟。③对急性胃疼可在背部的脾俞、胃俞周围寻找压痛点,每个压痛点用力按揉2~3分钟。2、TDP神灯使用TDP神灯,照射上腹部疼痛处,距离30~40厘米,每次照射30分钟。3、外敷法食盐〔原粗盐为好〕500克,大葱白〔切段〕200克。共炒至食盐呈黄色时,倒入布袋内,敷患处,上盖棉被保温,一般15~30分钟即可止痛。4、灸法急性期用艾灸灸两侧足三里或梁丘,每穴15分钟,共30分钟;慢性期用艾灸灸中脘20~30分钟。上篇四、中成药治疗证型用药饮食停滞保和丸肝气犯胃气滞胃痛颗粒/胃苏颗粒/三九胃泰颗粒脾胃虚寒香砂养胃丸/附子理中丸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本卷须知1、饮食宜清淡为主,凉温适宜,少吃多餐,防止暴饮暴食。2、保持心情愉快,适当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3、注意劳逸结合,防止熬夜。上篇中风后遗症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患者经抢救治疗六个月后仍有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健忘等临床病症的一类疾病。常见于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期。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五脏之精血,六腑之清气,皆上注于脑。假设年老体衰,积劳内伤,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劳欲过度,致使机体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脑脉为之瘀阻不畅,脑失濡养而本钱病;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火挟痰,横窜经络,蒙蔽清窍,血不循脑脉,反溢于脉外,形本钱病之危重证候。其病机归纳起来不外风〔肝风〕、火〔肝火、心火〕、痰〔风痰、湿痰、痰热〕、气〔气逆〕、虚〔阴虚、气虚、血虚〕、瘀〔血瘀〕六种。此六种常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合而为病。上篇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病症表现常见证型主要症状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言语不利,伴神疲乏力阴虚瘀阻半身不遂,言语不利,伴有头晕、口干、腰膝酸软、舌红无苔

二、单方验方1、皂角膏皂角60克,陈醋少许。将皂角去皮研细末,用陈醋少许,调成膏状,治疗中风后遗症口眼歪斜,口眼向右斜者贴左面,向左斜者贴右面,一日2次,连贴5日,勿入眼内。2、黑豆膏黑豆适量,将其洗净加水煮汁,煎至稠为饴膏状,用时先含于口中不咽,片刻后再饮下,每日3~4次。除热活血,治疗中风后不语。上篇三、简易治疗技术1、推拿法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常用手法有推、按、捻、搓、拿、擦等。以患侧颜面部、背部、肢体为重点,常用穴有上肢的风池、肩井、天宗、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等;下肢的环跳、阳陵泉、委中、承山等。2、拔罐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常用穴位肩髃、曲池、合谷、环跳、伏兔、阳陵泉、足三里。口眼喎斜加地仓、颊车。病程日久上肢加肩髎、肩外俞;下肢配腰阳关、白环俞;肘部拘挛配曲泽;腕部拘挛配大陵;膝部拘挛加曲泉;踝部拘挛加太溪;语言謇涩加廉泉。患者取适当体位,选用口径适宜的玻璃火罐,将罐吸附于相应穴位上,留罐15分钟,每日一次。四、中成药的使用证型用药气虚血瘀华佗再造丸阴虚瘀阻杞菊地黄丸合血府逐瘀胶囊/脉络宁注射液上篇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本卷须知1、防止并发症。长期卧床患者要做到勤翻身,保持衣物、床单枯燥平整,积极按摩受压的皮肤,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发生;鼓励患者咳痰,或勤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口腔感染等;进食应以流质为主,进食宜慢,以防窒息;注意会阴部卫生以防感染。2、康复护理。早期多以被动运动为主,并进行肢体按摩,之后以自主运动为主,对中风言语謇涩或失语患者,应导引语言训练,可配合针灸、推拿、按摩、拔火罐等综合治疗。3、慎起居,调情志饮食。应重视适量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气功、散步等。保持心情舒畅和情绪稳定,防止精神刺激;饮食要清淡,多食瓜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过食肥甘厚味及嗜烟酗酒。4、防止中风复发。中风有明显的复发倾向,且复发时往往较重,故对已有中风病史的患者,仍应加强预防调摄,以防为主。上篇6泄泻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腹泻,可见于多种消化系疾病。临床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等为主要表现。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湿邪内盛或肝郁乘脾,肾阳虚衰,导致清浊不分,并走大肠所致。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病症表现证、型用药寒湿困脾泄泻阵作,大便清稀甚或如水样,遇寒加重,肠鸣漉漉湿热内蕴泻下急迫,粪质粘稠,气味臭秽,或伴腹痛,肛门灼热肝郁乘脾每因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腹痛、泄泻,便后腹痛减或缓解,再痛再泻

肾阳虚衰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上篇二、单方验方1、炮姜散炮姜6克,研末,米汤调服。可温中止泻,治疗寒证泄泻。2、莲子扁豆散莲子、扁豆各60克,研为细末,每次6克,米汤送服,每日2次,可补脾止泻。3、苹果方苹果1~2个,将其烤熟,去皮,蘸红糖少许食之,每次可服1~2个,每日2次,可涩肠止泻。三、简易治疗技术1、刮痧法可选取腹部〔中脘至天枢〕、上肢〔曲池、外关〕、下肢〔上巨虚、足三里〕、背部〔胃俞、大肠俞〕每穴1~2分钟。2、拔罐法取穴天枢、足三里、脾俞、关元、大肠俞。选用口径适宜的玻璃火罐,以闪火法在上述穴位拔罐,留罐15分钟,每日一次,3日为一疗程。上篇四、中成药治疗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本卷须知1、饮食宜清淡、少渣、富含营养,防止油腻和刺激性食物。2、假设泄泻较重,可与淡盐水、饭汤、米粥,以养胃气。3、平时可进食薏苡仁粥。4、保持心情愉快,加强体质锻炼,提高免疫力。

证型用药寒湿困脾藿香正气水/参苓白术丸湿热内蕴香连丸肝郁乘脾逍遥丸肾阳虚衰四神丸上篇7中暑西医学认为,中暑是由于暴露于高温环境过久而引起身体体温调节机制的障碍所致,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又分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中医认为中暑夏季暑气当令,气候炎热,人假设长时间在烈日下或高温中劳作,伤及气阴,暑热之邪乘机侵入而发病。暑热病邪虽为阳邪但易夹湿,临床常见暑湿之邪相合为病。暑气通于心,病变过程中暑热病邪易深入心营,而致危重证候。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病症表现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暑渴阻遏头昏头痛,身热汗出,疲倦乏力,胸闷心悸,恶心呕吐暑热蒙心高热无汗,面红耳赤,烦躁不安,甚则神志昏迷上篇二、单方验方使用1、取绿豆60克,或加鲜丝瓜花8朵。用清水一大碗,先煮绿豆至熟,然后捞出豆,再参加丝瓜花煮沸,温服汤汁。功能清热解暑,可预防夏季气温酷热引起的中暑,或用于中暑轻症。2、取鲜冬瓜一个。将冬瓜洗净,切成碎块,打成汁,尽量饮服。可消暑清热除烦,适用于中暑后烦躁不安、口渴、尿黄。3、取鲜姜、大蒜、韭菜各适量。洗净,姜蒜去皮,共捣烂取汁,灌服。可解表温中,适用于中暑神昏。4、取绿豆、西瓜皮、冬瓜皮,不拘用量。可清热祛暑,用于中暑身热汗出。上篇三、简易治疗技术1、穴位按摩疗法轻症中暑,可用双大鱼际推前额、五指拿头、点揉太阳、指敲百会、掐合谷各2分钟。重症中暑,掐人中、少冲各2分钟,掐十宣穴5分钟。经上述治疗后,假设条件许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有增强疗效的作用。2、擦药疗法取食盐一把,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胸后背等8处,擦出许多红点,患者即觉轻松而愈,适用于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四、中成药治疗

证型用药暑渴阻遏藿香正气水/保剂丸/十滴水暑热蒙心清开灵口服液/至宝丹/安宫牛黄丸上篇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本卷须知1、一旦出现中暑病症,应立即找阴凉处坐下休息;同时补充水分,小口慢饮,解开领口扣子、领带、皮带等,保持身体周围通风,并涂抹或服用解暑药物;在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假设病症不减反增,应及时就医。2、中暑后在恢复过程中,饮食应清淡、易消化,补充必要的水分、盐、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及油腻食物,以防损伤胃肠的消化能力。3、中暑患者忌大量饮水,应采用少量、屡次的饮水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4、中暑之后,暑气未消,虽有虚证,却不能过早进补,以防余邪留滞。5、中暑患者可能在连续几天内逐渐地虚脱,如有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及时就医。上篇8疮疡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体表感染性化脓性炎症如毛囊炎、疖、丹毒、急慢性蜂窝组织炎、化脓性汗腺炎、淋巴结炎等,体表溃疡性疾病如慢性小腿溃疡、糖尿病足等疾病。临床上以体表化脓感染为主要表现。中医学认为疮疡是由于恣食膏粱厚味、烟酒辛辣,致湿毒内生;或外感毒邪,或皮肤破损染毒,邪毒湿浊留郁肌肤,郁结不散,气血凝滞,化火成毒而致。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是中医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大类病证。疮疡一般分为三期:疮疡的初期,假设人体抗病能力较强,正能胜邪,可拒邪于外,渐而疮疡消散;反之,如果人体抗病能力较差,正不胜邪,热毒深壅,滞而不散,久那么肉腐成脓,导致脓肿形成,即为疮疡中期〔成脓期〕阶段,此时假设治疗得当,及时切开引流,或者抗病能力尚强,可使脓肿自溃,脓毒外泄,溃疡腐脱新生,疮口结痂愈合,这一过程即为疮疡的后期〔溃疡期〕。由于中期需切开引流、后期需换药,本章节以处理初期为主。上篇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病症表现二、单方验方1、赤小豆适量。将上药研成细末,用醋调和,贴于疮面。可化瘀消肿,适用于疮疡初期。2、芙蓉花叶l000克,白及150克,赤小豆500克,樟脑l5克。煎汤熏洗患处,每日3~4次。适用于疮疡肿毒初期3、鲜蒲公英洗净捣烂外敷患处,或干蒲公英加水煎煮,去渣,温洗患处。可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适用于痈疮肿毒初期。常见证型主要症状毒热壅盛疮疡初期,红肿热痛气虚血瘀疮疡中后期,脓肿不易溃,或病程缠绵日久,或溃脓后,气血大亏上篇三、简易治疗技术引血疗法适用于疮面经久不愈,周围有暗紫色瘀血斑时。消毒伤口周围皮肤,用镊子去除疮口边缘的锁口皮。取三棱针沿疮面周围快速垂直啄刺,针距1~3分,以拔针见血如珠为度。每周2~3次,待疮周转至红色为止,疮面局部用红纱条等换药。禁忌:无锁口皮不用,疮面塌陷者不用,疮周无紫色瘀斑者不用。四、中成药的使用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本卷须知1、饮食禁忌,少食牛肉、羊肉、海鲜、葱、辣椒等油腻辛辣之品。2、疮疡患者所住房间要洒扫洁净,温度适宜。3、愈后不宜劳累

证型用药毒热壅盛连翘败毒丸/栀子金花丸/如意金黄散(外用)气虚血瘀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上篇9痛经但凡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昏厥,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西医痛经诊断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痛经可参照本病治疗,继发性痛经可做为对症治疗。本病发生与女性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有虚、实之分,虚证多见气血亏虚、肝肾缺乏所致,实证主要是寒凝、气滞血瘀所致。本病以实证居多,虚证较少,也有虚实夹杂者,治疗以调理气血为主。一、常见证型及主要临床表现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气滞血瘀每于经前一二天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色紫黯有血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寒凝血瘀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色黯黑有块气血虚弱经后一二天或经期小腹隐痛,伴月经量少,色淡质稀上篇二、单方验方

1、姜枣红糖水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片,大枣去核,加红糖煎。喝汤,吃大枣。适用于寒性痛经。2、玫瑰花茶玫瑰花15克,沸水冲泡代茶。功能活血化瘀,理气解郁,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痛经的平常调理。3、姜枣茶生姜3片,大枣5枚(捣碎),以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散寒止痛,适用寒性痛经轻症者,表现为下腹冷痛,得热痛减者

4、三七粉三七粉3克,每次1.5克冲服,每天两次,可用于经期痛经上篇三、简易治疗技术1、按摩法先掐揉合谷、内关、三阴交、足三里每穴1分钟,点揉脾俞、肝俞、气海、关元各2分钟,肘尖点揉肾俞3分钟。2、刮痧法选取腹部〔中极、关元〕、背部〔膈俞、肝俞〕、下肢〔血海、足三里、三阴交〕、胁部〔期门〕每穴1~2分钟。3、拔罐法痛经常用取穴:肾俞、胸腰部〔后背〕、骶椎两侧、下脘。用闪火法拔罐于上述穴位,留罐10~15分钟,可每日治疗一次,7次为一疗程。4、外敷法葱白5~10根,捣烂,锅内加热后敷脐部,早晚各一次,治行经腹痛属寒者。上篇四、中成药的使用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本卷须知1、经期适当休息,尽量防止过度劳累。2、经期注意保暖,尽量防止饮食生冷证型用药气滞血瘀益母草膏/调经活血片/元胡止痛片寒凝血瘀少腹逐瘀丸/艾附暖宫丸气血虚弱宁坤养血丸/八珍益母丸/乌鸡白凤丸上篇10痄腮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流行性腮腺炎。临床上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主要表现。中医学认为本病是因感受风温邪毒,壅阻少阳经脉引起的时行疾病。少数儿童由于病情严重,可出现昏迷、惊厥变证,年长儿如发生本病,可见少腹疼痛、睾丸肿痛等证。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病症表现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温毒在表发病初期,轻微发热恶寒,一侧或两侧腮部肿痛,咀嚼不便热毒壅盛高热不退,腮部肿胀,疼痛拒按,张口,咀嚼困难,烦躁不安,口渴引饮,或伴头痛,呕吐,咽部红肿,食欲不振,尿少黄赤上篇二、单方验方1、青黛散以醋调敷腮部,每日3~4次。可清热解毒,适用于痄腮引起的耳下腮部漫肿疼痛病症。2、万年青根、鲜蒲公英、鲜马齿苋、鲜鞭蓉叶、鲜鱼腥草、鲜大青叶、鲜地龙糊〔可任选1种〕,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数次。可清热解毒。适用于痄腮引起的耳下腮部漫肿疼痛病症。3、仙人掌〔鲜〕适量,除去针刺后剖开,以切面〔或捣泥〕,外敷患处,1日更换2~3次。可清热解毒,适用于痄腮引起的耳下腮部漫肿疼痛病症。三、简易治疗技术灸法选取患侧颊车穴灸5分钟,大椎灸10分钟。每日1次。四、饮食及生活起居本卷须知1、及时隔离,直至腮部肿胀消退。2、注意休息,防止过度劳累,减少合并症的发生。3、室内环境要保持空气清新,阳光充足,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4、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勿食酸、辣、腥、膻之品。下篇一.中医学区别于西医的根本特点是什么?中医学区别于西医的特点主要有两个,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1、整体观念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中医根底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局部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假设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发生病变,除了其本身的功能异常外,还常常影响到别的脏腑,甚至造成整体功能的紊乱。同时中医学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界有着密切关系,自然界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整体观念是古代唯物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的表达,它贯穿到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等各个方面。重视整体,是中医学的突出特点,这样防止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造成的顾此失彼的弊端。这一特点在现代医学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学家的重视和研究。下篇2、辨证论治运用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收集病人的病症、体征以及病史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综合、辨明病理变化的性质和部位,判断为何种性质的“证候〞,这个过程就是“辨证〞。“论治〞,就是在辨证根底上确立治疗法那么。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证〞与“症〞的概念不同。“症〞是病症,如头痛、恶寒、咳嗽、胸痛等;“证〞是证候,是疾病开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原因、部位、性质,以及致病因素与抗病能力相互斗争情况等,它深刻、全面、正确地反映了疾病的本质。辨证论治不同于“对症治疗〞,以及现代医学所说的“辨病治疗〞。疾病的不同阶段可出现不同的证候,不同的疾病,也可在其开展过程中出现同样的证候。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其治疗方法有异,具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下篇〔1〕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疾病,因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机体的反响性不同,或疾病处于不同的开展阶段,其所反映出来的证候也不同,因而可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麻疹在其不同的阶段,那么属不同的证候,初期〔1~2天〕疹未出透,治当发表透疹;中期〔2~4天〕肺热明显,治当清解肺热;恢复期〔4~7天〕余热未尽,肺胃阴伤,治当养阴清热。春季感冒,多为风热,宜用辛凉解表;夏季感冒,多为暑湿,宜用清暑化湿;冬季感冒,多为风寒,宜用辛温解表。〔2〕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疾病,在其开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候,那么可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如久痢、脱肛、子宫下垂、肾下垂、胃下垂等,是不同的病,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证,就可以用升提中气的方法治疗。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既区别于见痰治痰、见血治血、见热退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对症疗法,也区别于那种不分主次、不分阶段,一方一药对一病的治疗方法。下篇二.阴阳在中医学中是怎么应用的?1、阴阳与人体解剖部位的关系:根据阴阳学说中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的规律,那么人之体表在外为阳,脏腑在内为阴;头在上为阳,足在下为阴;背在上外为阳,腹在下内为阴。2、阴阳与人体生理的关系:无论是人体的整体还是各局部的生理功能,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说明。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健康与否,都决定于阴阳是否调和。人体的生理功能都是通过气机的升降出入实现的,而阳主升,阴主降;阳主出,阴主入,人体之阴阳调和那么气机升降出入协调平衡,人体就健康,中医称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3、阴阳与人体病理的关系:人体阴阳失去平衡称为阴阳失调。阴阳失调后就会表现出各种病症,古人对病症的分类,也是用阴阳来代表和说明的。阳证,一般表现的病症是:发热、口渴、脉数〔快〕等,这类病症,古人又称为热〔阳〕证。阴证,一般表现的病症是:不发热、口不渴、手足冷、脉迟〔慢〕等,这类病症,古人又称为寒〔阴〕证。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阳胜那么热,阴胜那么寒〞临床上还有一类阴阳失调关系是阴阳偏衰。即是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失调,其一方低于正常水平,而另一方保持正常水平,或双方都不同程度的低于正常水平,故出现虚证。阴缺乏,阳相对偏盛那么阴虚生内热;阳缺乏,阴相对偏盛那么阳虚生外寒;阴阳双方都不同程度的缺乏,那么虚寒、虚热并见或阴阳两虚。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阴虚生内热,阴胜那么寒〞。下篇4、阴阳在诊断上的应用:阴阳是诊断的总纲。疾病虽然很多,但其病变部位、性质及症候的属性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如从疾病开展部位来看,不在表〔阳〕,就在里〔阴〕。从疾病性质来看:热证〔阳〕,寒证〔阴〕。从疾病开展趋势来自看:实证〔阳〕虚证阴〕。在临床辨证中,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到执简驭繁。5、阴阳在治疗上的应用:中药种类甚多,但就其性能不外阴阳两类,从药性来看,不外寒、热、温、凉四性,其中温热属阳,寒凉属阴。其治疗原那么是“调整阴阳,以平为期〞,针对阴阳盛衰,采取补其缺乏,泻其有余,使阴阳偏盛偏衰的异常现象得到纠正,恢复其相对平衡状态。中医常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的治疗原那么,促使失调的阴阳重新恢复到相对的平衡。临床上借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阴阳之偏,使到达“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临床具体用法:①阴胜那么寒,治法:寒者热之〔用热药治疗实寒证〕;②阳胜那么热,治法:热者寒之〔用寒药治疗实热证〕;③阳缺乏、阴偏亢,治法:助阳抑阴;⑤阴缺乏、阳偏亢,治法:滋阴抑阳;⑥阴阳两者均缺乏,法治:滋阴助阳〔阴阳双补〕。下篇三.阴阳学说是如何说明病理变化的?阴阳失调是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阴阳失调的主要变化包括阴阳偏胜和阴阳偏衰。由于阴阳之间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转化的关系,所以在阴阳偏胜偏衰的根底上,还可引起互损、格拒、转化、亡失等变化。阴阳偏胜是指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引起的病理变化,包括阳偏胜和阴偏胜两个方面。阳偏胜的病理变化是“阳胜那么热〞和“阳胜那么阴病〞。“阳胜那么热〞是指阳偏胜会引起热象。由于阳主热、主动,所以阳偏胜会引起热象。出现发热、面赤、心烦等。“阳胜那么阴病〞是指阳偏胜会损伤阴液,引起阴液缺乏。由于阴阳之间存在着对立制约的关系,阳偏胜对阴的制约太过,因而引起阴的损伤,出现口渴、尿少、尿赤等。阴偏胜的病理变化是“阴胜那么寒〞和“阴胜那么阳病〞。“阴胜那么寒〞是指阴偏胜会引起寒象。由于阴主寒、主静,所以阴偏胜会引起寒象。“阴胜那么阳病〞是指阴偏胜会引起阳的缺乏。阴阳偏衰是指阴或阳的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引起的病理变化,包括阳偏衰、阴偏衰和阴阳互损三个方面下篇阴偏衰即是阴虚,阴偏衰的病理变化是“阴虚那么热〞。“阴虚那么热〞是指阴偏衰会引起虚热之象。阴液缺乏,阴虚不能制约阳,阳相对偏亢,从而引起虚热之象。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阳偏衰即是阳虚,阳偏衰的病理变化是“阳虚那么寒〞。“阳虚那么寒〞是指阳气虚衰会引起虚寒之象。阳气缺乏,温煦功能减退,从而引起虚寒之象。出现畏寒、肢冷等。“阳胜那么热〞、“阴胜那么寒〞、“阴虚那么热〞、“阳虚那么寒〞是中医病机学的总纲。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俱损: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机体的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另一方的缺乏。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阳虚不能化生阴液,而同时出现阴虚的现象,称“阳损及阴〞。阴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阴虚不能化生阳气,而同时出现阳虚的现象,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最终导致“阴阳两虚〞。病证的阴阳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也可转化为阳证。如“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下篇四.五行在中医中是怎么运用的?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五行概念源于生活中五种具体的物质材料,但作为哲学上的五行是从五种具体的物质材料中抽象出来的五种物质属性,不再是指具体的五种物质。五行特性如下:木-生长、生发、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下行在中医学中,人体中的肺、肝、肾、心、脾五脏,分别被定为金、木、水、火、土五行所属,注意这里的五脏也是个功能概念〔称为藏象〕,并不限于具体的解剖上的五脏。在五脏归属于五行后,中医在病因、病理、治疗、用药等方面,均以五行生克的关系来表达,五行理论在中医的运用中可以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成为中医学重要的说理工具之一。下篇

五行五脏六腑季节情绪五官五味形体木肝胆春怒目酸筋火心小肠夏喜舌苦脉土脾胃长夏思口甘肉金肺大肠秋悲鼻辛皮毛水肾膀胱冬恐耳咸骨实线表示相生;虚线表示相克下篇五行的生克关系相生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生者称为母,被生者称为子〕。相克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相生和相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正常现象,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两者都很重要,无生那么发育无由,无制那么亢而为害。不要觉得相生就好,相克就不好。巨人症就是生长缺少克制的病例。五脏之间的关系1、五脏之间的相生:肝生心就是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如心之阳气可以温脾;脾生肺就是土生金,如脾运化水谷之精气可以益肺;肺生肾就是金生水,如肺气清肃那么津气下行以资肾;肾生肝就是水生木,如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等等。2、五脏之间的相克:肺〔金〕的清肃下降,可抑制肝〔木〕阳的上亢,即金克木;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泻脾〔土〕的壅滞,即木克土;脾〔土〕的运化,可以防止肾〔水〕水的泛滥,即土克水;肾〔水〕阴的上济,可以制约心〔火〕阳亢烈,即水克火;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的清肃太过,即火克金。但必须指出,五行学说来说明脏腑之间的平衡关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五脏对应五行只是抽取了五脏的局部特性,五行并不能解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只是局部关系。下篇五.脏、腑、奇恒之府有什么不同?它们有哪些主要功能?脏是指人体的五脏〔心、肺、脾、肝、肾〕,腑是指人体的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脏与腑主要是根据它们的功能特点来区分的:五脏的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血、津液、神,六腑的生理功能是主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古人有“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的论述,这就明确地指出了“脏以藏为主,腑以通为用〞。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是指它们在功能上类似五脏,而在形态上又都是空腔性器官,与六腑相类似。它们既不同于正常的五脏,又不同于一般的六腑,故称为“奇恒之府〞。下篇附:脏腑与奇恒之府主要生理功能表脏腑共同功能

各自的主要生理功能脏藏精气而不泄心肺肝脾肾主神志,主血脉,开窍于舌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开窍于鼻主疏泄,主藏血,主筋,开窍于目主运化,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藏精。主发育与生殖,主骨生髓,开窍于耳及二阴腑传化物而不藏小肠大肠胃膀胱三焦主分清泌浊主传导糟粕主受纳,腐熟水谷贮尿和排尿统领元气,通调水道

奇恒之府兼藏精气胆脑髓骨脉女子胞主藏精汁髓海,元神之府充养脑骨髓之府,为身体的支架血之府,行气血主月经及生育下篇六、气血津液含义是什么?各有什么功能?1、气血津液含义:气,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根本物质。具有无形而不断运动的特性。血是运行于脉管内红色的液体。津液是人体内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在内,如胃液、肠液、关节腔液,以及涕、泪、唾等。津液,同气血一样,亦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物质。2、气血津液的功能〔1〕气的功能:推动作用: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它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起着推动和激发的作用。如元气,有激发和推动各脏腑生理活动的作用,使其功能生生不息,不断化生新的气血津液,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和生长发育之需要。温煦作用:人体的体温相对恒定,主要靠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和调节;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也要在气的温煦作用下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机体内的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也要依靠气的温煦,才能维持正常的循环运行。下篇防御作用:主要表达于护卫全身的肌表,防御外邪的入侵。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指对于血液、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具体可表现在:统摄血液,使之在脉管中循行,防止其逸出于脉外;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等,控制和调节其分泌排泄量,以防止其无故流失;固摄肾精,使其不妄泄而耗损;摄纳肾气,能维持呼吸的深沉及清浊之气的正常交换;提固维系内在脏腑器官,使之保持正常的位置,而不致虚陷下垂。气化作用:气化,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地说,即是指精、气、血、津液等物质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例如气、血、津液的生成,都需要将饮食物转化成水谷之精气,然后才能再化生成气、血、津液;又如津液经过代谢气化之后,方能转化成汗液和尿液;而饮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之后,其残渣方能转化成糟粕等等,这些都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如果气化功能失常,那么能影响到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影响到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影响到汗液、尿液和粪便等的排泄,从而形成各种代谢异常之病变。营养作用:作为物质的“气〞,对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具有营养作用。下篇应当指出,气的六个功能,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它们密切地协调配合,相互为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2〕血的功能:主要是营养和滋润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又是神的物质根底。〔3〕津液的功能: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如:布散于肌表的津液,具有滋润皮毛肌肤的作用;流注于孔窍的津液,具有滋润和保护眼、鼻、口等孔窍作用;渗入于血脉的津液,是组成血液的根本物质,并且具有充养和滑利血脉的作用;注入于内脏组织器官的津液,具有濡养和滋润各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输注于关节腔的津液,那么具有滑利关节,使之屈伸自如的作用;渗注于骨的津液,那么具有充养和濡润骨髓、脊髓和脑髓的作用。下篇七.什么是疫病?疫病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什么?疫病,是一种异常的病邪,自古以来,就有温疫、疠气、戾气、异气、毒气、乖戾之气等名称。疫疠之气的发生,是由于特殊的气候变化,加之污秽湿浊之物,腐化熏蒸而成。这种腐秽之气,随着空气流动而散布,尤其是在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最容易发生流行。疫病之气,虽然也属于外界的致病因素,但和六淫不同,它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致病因素。古人早就认识到时行疫病是杂气所感,非关风寒暑湿燥火,如?温疫论?中指出:“温疫之为病,非温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疫疠有以下特点:①发病急骤,病变较快。②流行性广,传染性强。③病情严重,死亡率高。④侵入人体的途径,多从口鼻而入。⑤无论男女老少,体质或强或弱,触之皆能发病。古人对此早有详细描述,如“五疫之至,皆相传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人感乖戾之气而发病,那么病气转相传易,乃至灭门〞。说明古代对疫病为病的传染性和严重性,早就有明确的认识。疫疠致病可以散发,也可以形成瘟疫大面积的流行,如大头瘟、白喉、烂喉丹痧、霍乱、天花等传染病。下篇八.七情致病的原理何在?分别对哪些内脏影响最大?七情是内伤杂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一般情况下七情并不致病,而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响。作为病因是指这些活动过于强烈、突然或持久,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致病。喜是心的情志的表达。常言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当人喜乐、快乐的时候,就会感到精神愉快,全身舒畅。因为它能促使气血流畅,营卫通调,所以适度喜乐有益身心,是健康人正常的情志活动。但是,如果过度的喜乐,不仅无益,反而使心气散乱,精神不能集中,所谓“喜伤心〞。过分的喜,不仅伤心,而且能伤肺,因为心肺同属上焦。怒是肝的情志的表达。肝气宜疏泄、条达而不能抑郁,也不能过于愤怒。假设过度愤怒,就会伤肝,使肝的功能失常,导致肝气横逆、上冲,所谓“怒那么气上〞,症见面赤、头晕、胁痛、胸满、纳少。严重时可导致血随气逆,蒙蔽清窍,引起昏厥。愤怒不但能伤肝,而且能伤脾,因为肝病最易累及脾脏。下篇忧是肺的情志的表达。忧即忧愁,也就是心情愁闷不愉快。当忧愁不解时,多感到肺气不舒,胸闷气短,颓丧懊恼,精神不振等,这是因为忧愁过度,损伤肺气的缘敌,即所谓“忧伤肺〞。这就是说,忧愁太过使气机不利,脉道闭塞,升降失常。忧愁不仅伤肺,而且也能伤脾。因为脾居中州,上焦心肺之气受伤,势必影响中焦。悲也是肺的情志的表达。悲即悲哀或悲哀。悲哀太过,那么意志消沉,导致肺气耗伤,所谓“悲伤肺〞、“悲那么气消〞。悲不仅伤肺,有时也伤心神,除了心肺同居上焦外,因为心主神志,一切情志变化等精神致病因素都有可能伤及心神。思是脾的情志的表达。思即思虑,也就是集中精力对事物分析和考虑的一种表现。分析和思虑属于精神活动,精神活动影响着内脏的气机。假设过分的思虑或思虑久而不解,就会出现精神消沉,使气结于内,阻滞不畅,气机升降失调,从而使脾胃运化无力,所谓“思那么气结〞、“思伤脾〞。思虑不仅伤脾,长期思虑不解,必然扰伤心神,引起怔忡、健忘、精神萎靡不振,所以临床上又称“思伤心脾〞。此外,思虑对肾脏也有一定的影响,这是心脾病变影响于肾之故。下篇恐是肾的情志的表达。恐即恐惧或恐怖,是由于内脏功能缺乏所产生。虽然胆气虚和血虚之人都会产生恐惧,但恐对肾的影响最大,所谓“恐伤肾〞。过于恐怖或长期恐怖可使肾气不固,气陷于下,出现二便失禁的现象,即所谓“恐那么气下〞。恐惧不仅伤肾,也能伤心,使精神不能集中,出现神志昏乱。惊即惊恐,是突然遇到意外之事而精神紧张的一种表现。惊恐对心的影响最大,一般受惊,并不致于使心的功能紊乱。但是,当人突然受到惊恐时,会使心神受伤,功能紊乱,所谓心无所依,神无所附,惊慌失措,甚至神志错乱,发生痴呆之症,即所谓“惊那么气乱〞。尤其是小儿脏腑娇嫩,心神怯弱,最易受惊。小儿受惊,轻那么惊悸、大哭大啼,严重时可出现“惊风〞或“癫痫〞等证。七情致病虽可及于五脏,但主要以影响心、肝、脾为多见。尤其“心为君主之官〞,“精神之所舍〞,情志的异常变化,首先影响心脏的功能,然后犯及其他脏腑,出现种种不同的功能失调。下篇九.什么是痰饮?是怎样形成的?痰饮,是由于机体津液代谢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痰饮一般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类:1、有形之痰饮: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闻之有声的痰饮,如咳嗽出的痰饮。2、无形之痰饮:指某些因痰饮而引起的疾病或病症。由于其临床虽见痰饮之常见病症,如头目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短、神昏或癫狂等,但看不到有排出的实质性痰饮,而此类病证如按痰饮进行治疗,又能收到同样的疗效,故称其为无形的痰饮。根据痰饮的性质和停留部位,临床常见的病证有寒痰(白色清稀痰)、热痰〔黄稠痰〕、燥痰〔少而黏痰〕、风痰〔白色泡沫痰〕、湿痰〔白滑量多易咳出痰〕、痰饮〔饮停胃肠,肠鸣辘辘有声〕、溢饮〔饮留四肢,四肢肿胀〕、支饮〔饮留于肺,咳喘哮鸣〕、悬饮〔饮留胸胁,胸胁胀痛〕等。下篇关于痰饮的性质,由于痰、饮、水、湿同源而异流,都是由于人体津液代谢失调而形成,因此四者皆为阴邪,故痰饮病邪性质属阴。一般以浓度较大,质地稠粘为痰;而把浓度较小,质地清稀者称为饮。故两者区别即在于痰稠而饮稀、痰浊而饮清。从寒热性质来分,前人又有“痰热而饮寒〞的说法,认为“得阳气煎熬那么成痰,得阴气凝聚那么为饮〞。但从临床实际来看,亦有寒痰或热饮者,故不可一概而论。痰饮具有聚散不定,流动不居之特性,故可以流窜全身各处而发病。例如,临床上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一般都可见到较多量的粘稠痰液排出,故多归痰邪致病。渗出性胸膜炎进行胸腔穿刺可取出较为稀薄的胸水积液,那么多为饮邪致病。治疗上前者多以化痰为主,后者多以逐水为主。但因痰和饮都是水湿停留于局部的病理产物,同属一类,有时并无严格界线,临床常统称“痰饮〞。痰饮的形成是由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或三焦气化失常,或有寒、湿、炽热等外邪侵袭的因素,影响了津液的正常敷布与排泄,以致水湿停聚而成痰饮。因肺主宣发,具有敷布津液和通调水道的作用,假设肺失宣降,那么使水液运输、排出作用受到障碍,便可停聚而成痰饮;脾主运化水液,假设脾脏受病或脾气本虚,运化无力,也可使水湿停聚而成痰饮;肾主蒸化水液,假设肾阳缺乏,蒸化无力,水不能化气,也可停聚成为痰饮。下篇十.什么是扶正、祛邪?临床中怎么应用?扶正,即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正复邪自祛。祛邪,即是祛除病邪,邪去正自安。运用扶正祛邪的治那么,要注意“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具体应用有五个方面。1、扶正扶正是指单用扶正的方法。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也不盛的虚证。如用补气药治疗气虚。2、祛邪祛邪是指单用祛邪的方法。适用于以邪气亢盛为主要矛盾,而正气不虚的实证。如用发汗解表药治疗邪气在表的病证。3、扶正与祛邪兼用扶正与祛邪兼用是指扶正和祛邪的方法同时应用。适用于虚实夹杂证。对于虚中夹实者,应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对于实中夹虚者,那么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下篇4、先祛邪后扶正先祛邪后扶正是指先用祛邪的方法,然后再用扶正的方法。适用于虚实夹杂证中的邪盛为主者,假设兼用扶正,那么有碍祛邪,而先用祛邪,不伤正气,正气虽虚,但尚能耐受攻伐。5、先扶正后祛邪先扶正后祛邪是指先用扶正的方法,然后再用祛邪的方法。适用于虚实夹杂证中的正虚为主者,假设兼用祛邪,那么损伤正气,而先用扶正,不碍祛邪。下篇十一.望诊包括哪些内容?有什么临床意义?望诊为四诊之一,是医生运用自己的视觉对患者的精神、面色、形体、动态以及舌象、排泄物等进行观察的一种诊断方法。中医学认为,人体内在的各种病理变化,必然要反映到体表上来,所以应注意观察神、色、形、态的变化。1、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通过眼神、呼吸、语言等方面反映出来。神来源于人的精气,因此,一个人有神还是无神,可以反映精气的盛衰,精气充足那么有神,精气缺乏那么无神。2、色,指面色。面部的色泽,是五脏气血盛衰的表现,假设面色红润而有光泽为气血充足,表示健康,或即使患病,其病情也轻,预后也多良好;假设面部的色泽呈现苍白,或铁青,或晦暗、枯槁不润,为气血缺乏,多为疾病严重,病程迁延,预后多不良。3、形,指形体。形体强弱也反映脏腑功能的盛衰,内盛那么外强,内衰那么外弱。如骨骼坚大、皮肤润泽、肌肉结实、胸廓宽阔,多为体质强壮,表示脏腑功能强盛;而骨骼脆小、皮肤枯槁、肌肉瘦削、胸廓狭窄,多为体质虚弱,表示脏腑功能缺乏。下篇4、态,指姿态。动态矫健灵活,是健康的表现,假设四肢关节不利或半身不遂等,那么为疾病的状态。5、望舌,是中医大夫重要的检查方法。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局部。可测知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哀。6、望排泄物主要包括大小便、痰液等,也可反映人体的寒热虚实。如大便稀溏为寒,小便黄浊为热。下篇十二.舌质的颜色共分几种?各主何证?正常人舌质的颜色淡红而润,深浅适中。属于病理性的舌质约有五种颜色,即淡白舌、红舌、绛舌、紫舌及青舌。现分述如下:淡白舌:舌色浅于淡红,多为气血亏虚,阳气缺乏之象。淡白而舌体瘦多为气血缺乏,淡白而舌体胖嫩多为阳气亏虚。红舌:舌色深于正常人,多主热证。热盛气血上壅,故现红色。有虚实之分,既可见于实热证,又可见于虚热证。舌色鲜红,伴有苔黄为实热证,舌色鲜红,苔少或无苔为虚热证。舌红在不同部位可为不同脏腑的热证,如舌尖赤为心火上炎,舌边赤为肝胆有热,舌中心干红为胃阴亏。绛舌:舌色深红为绛舌,多主热盛阴虚。外感热病中见绛舌,多为热入营血的标志,常见于热性病极期。内伤杂病中见绛舌,多属阴虚火旺。假设舌尖独绛,多为心火上炎之证;舌绛而光亮无苔如镜面,为胃阴已亡。紫舌:舌见紫色,主病有寒热之分。舌呈淡紫色,主寒证;舌呈青紫色而有斑点,主瘀血证;舌呈绛紫色,主热证。青舌:又名水牛舌,主寒证和瘀血证。下篇十三.舌苔的厚薄、燥润、腐腻有何临床意义?舌苔厚薄:苔薄,表示病邪轻浅,苔厚,表示病邪较盛,病情较重,或内有饮食、痰湿积滞。舌苔由薄转厚,表示病情由轻转重,其病邪由表入里;舌苔由厚转薄的,表示病情由重转轻,是邪气得以内消外达。如舌苔出现骤增骤减的现象,这就说明病情已发生了突变,应引起高度注意。舌苔燥润:正常人舌苔是润泽的,为津液上承的表现。苔面枯燥,望之枯润,扪之无津,称为燥苔,更甚的有粗糙刺手感的,称为糙苔,都是津液不能上承所致。多见于热盛伤津或阴液亏耗之证。苔面望之有液,扪之滑利而湿,称为滑苔,多是水湿内停之证。假设舌苔由燥转润,为热邪渐退,津液渐复,是病情好转的吉象。假设苔由润变燥,那么表示邪盛正伤,津液已亏,是病情进一步开展的征兆。舌苔腐腻:腐苔是形如豆腐渣堆铺舌面,苔质松软而厚,颗粒较大,揩之可去,多因胃中腐败之浊气上升而成,常见于食积、痰浊。腻苔是舌面上盖着一层浊而滑腻的苔垢,颗粒细腻而致密,拭之不去。多见于湿浊之邪困脾,阳气被抑的病变,如痰饮、湿温等。因此,通过对舌苔的厚薄、燥润、腐腻等不同情况的观察,对判断病邪之深浅,津液之存亡,病情之进退等,是有重要意义的。下篇十四.闻诊包括哪些内容?区分病人的语声有何诊断意义?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前者是凭借医者的听觉器官,从病人的语言、呼吸,以及咳嗽等声音中进行区分;后者是凭借医者的嗅觉器官,来分辨从病人的体肤、口鼻气息及大小便等各种排泄物中所散发的气味。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诊察,了解病情的寒热虚实及病邪所在部位,并结合其他三诊所取得的资料,加以综合分析,即可得出较为全面、正确的诊断。如语声高亢而有力的,多为外感有余之病;假设语声卑微,少气缺乏以息,多为内伤缺乏之证。如说话声音粗壮、话多、有时怒骂叫号、奔波登高的叫做“狂言〞;如症见神志昏迷,胡言乱语,前后颠倒而没有次序,声音粗壮的是为“谵语〞。二者多为热证,如高烧病人多见谵语。假设神志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行卑微的叫做“郑声〞,多属于气脱阳虚的虚证。所以,古人有“实那么狂言、谵语,虚那么郑声〞的说法。说话多出过失,乱无条理,过后自知,但再说又错,这叫“错语〞,见于虚证。无人时自言自语,但人来即止,讲话无对象而喃喃自语,谓之“独语〞,常见于癔病,或老年性精神病等。另外,通过患者语声变异,如声音的上下、强弱、清浊、缓急,以了解病变的部位。如病人语声安静,但不时发出惊呼的,多属骨节间病;如病人失音不能言语的,或言不清彻的,多属心膈间病;如病人语声细小而长的,多为头脑中病。这是从病人语声中区分疾病所在部位的几个简单例子。下篇十五.何谓问诊?问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问诊时应注意什么?问诊是医生通过询问病人或家属,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开展、治疗经过及自觉病症等情况的一种诊察方法。包括一般情况、生活习惯、家族病史、既往病史和现病史等方面。1、问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姻、职业、籍贯及住址等。了解一般情况,可获得与疾病有关的资料。因年龄、职业、籍贯等不同,往往有不同的多发病。如青壮年以实证为多,老年人以虚证为多,麻疹、百日咳、水痘等多见于小儿。某些疾病,如铅中毒、汞中毒、矽肺等,那么与职业有关,血吸虫病、钩虫病、大骨节病、瘿瘤等,那么与居住的地区有关。2、问生活习惯:人的生活习惯,如饮食嗜好,生活起居等,往往与疾病有关。如偏嗜五味,可引起脏气偏盛或偏衰而致病。饮食不节,那么多致肠胃病;嗜好酒、茶者多湿偏盛;平日喜热怕凉的,多阴气偏盛;平日喜凉恶热的,多阳气偏盛。下篇4、问起病与现在病症:在询问现在病症时,首先要问明起病的时间、原因、发病经过及治疗情况等。因为一个病人,不一定从发病就是一个医生诊治到底;某些急性病往往早晚变化很大,一些慢性疾病经过较长时间,病情也会更加复杂等等。因此,详细询问起病经过,有利于对当前病变的分析。问现在病症更是问诊中的要点,对了解病情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它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为了便于记忆,前人曾写成?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医生在进行问诊时应注意的事项有以下几点:1、要有高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对待病人,态度既要严肃又要和蔼可亲,要细心询问和耐心听取病人表达病情。2、问话要通俗,不要使用病人不易听懂的医学术语。如问肝郁气滞的病人“胁痛吗?〞问感冒的病人“恶寒吗?〞这里所问的“胁痛〞、“恶寒〞都是医学术语,没有中医专业知识的患者是不容易听懂的,所以,医生问诊时要注意防止使用专业术语。在需要询问时可分别变成“两肋叉痛不痛?〞、“怕冷不怕冷?〞等通俗易懂的语言。下篇3、要重视主诉。因为主诉常是病人自觉最痛苦的病情。根据主诉,再进行深入地询问,有助于医生全面准确地掌握病情和辨证。4、要善于抓住重点询问,启发诱导,但不能依主观意愿套问病人,这样才能抓住要领,获得可靠资料。5、对危急病人,要扼要询问,不必面面俱到,便于迅速进行必要的诊察,及时抢救治疗,以免失去抢救时机。下篇十六.怎样问寒热?临床常见的寒热表现有哪几种?临床意义是什么?寒热,指恶寒和发热,是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病症。询问寒热,首先要问病人是否有恶寒发热的病症。如有寒热,就应进一步问清恶寒与发热是同时出现,还是单独出现,并须问清寒热的轻重,出现的时间,寒热的特点以及兼症等,这对诊断疾病的寒、热、虚、实和在表、在里有重要的意义。临床常见的寒热表现有恶寒发热、但热不寒、但寒不热、寒热往来四种。1、恶寒发热:疾病初起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多为外感表证,是外邪侵袭肌表,卫阳与邪气相搏的表现。由于感受外邪有风热、风寒的不同,所以又有发热重恶寒轻与恶寒重发热轻的不同。发热重恶寒轻,是为外感风热。因风热为阳邪,阳邪致病那么阳盛,阳盛那么热,所以发热重,风热袭表,使腠理开泄,所以微恶寒。并常兼有口微渴、微汗出、脉浮数等。恶寒重发热轻,为外感风寒。因寒为阴邪,寒邪袭表伤阳,所以,恶寒较重,寒性凝滞,寒邪袭表可使卫阳被郁,所以发热。并常兼有头痛、身痛、无汗、脉浮紧等。外感表证的寒热轻重,不仅与病邪性质有关,而且也和邪正盛衰有密切关系。如邪正都盛的,恶寒发热都较重;邪轻正衰的,恶寒发热都较轻;邪盛正衰的,那么恶寒较重,发热较轻。下篇2、但热不寒:病人发热,不感到恶寒反而恶热的,叫做“但热不寒〞。但热不寒,多见于外感热病,邪气入里,邪正俱盛的里实热证。并多兼有汗出、烦渴、尿赤、便秘等症。临床常见的但热不寒有壮热、潮热、长期低热等几种。3、但寒不热:病人只有身上怕冷的感觉而不发热的,叫做“但寒不热〞。但寒不热,多见于阳气虚衰,阴寒偏盛,温煦功能减退的里虚寒证。并多兼有面色苍白、倦卧、小便清长、大便稀薄等症。4、寒热往来:恶寒后发热,发热后又恶寒,恶寒与发热有规律地反复交替出现,叫做“寒热往来〞。寒热往来,多见于半表半里证。因邪气既不太盛,正气又不太强,故邪气既不能骤然入里,正气也不能马上祛邪出表,邪正相争在半表半里,而处于相持阶段。常兼有口苦、咽干、目眩等症。下篇十七.如何正确应用脉诊?脉诊是一种简便而细致的诊断方法,要想摸得准确,除须掌握各种脉象特点,反复实践,认真分辨外,还要采用正确的诊脉方法。诊脉时要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宜向前或略左右伸展平放,并注意使手臂位置与心脏近于同一水平,直腕仰掌,以使血流畅通,不致影响真实脉象。对成年人诊脉,应用三指定位法,即先以医生的中指按在病人掌后高骨〔挠骨茎突〕内侧的挠动脉上定关脉,然后食指按在中指关脉之前定寸脉,用无名指按在中指关脉之后定尺脉。三指隆起呈为弓形,指头齐平,以指腹按触脉体。三指平布,疏密要适宜,布指的疏密要与患者的身高相适应,身材高大的布指宜疏,身材矮小的布指宜密。小儿寸口脉部位甚短,不宜用三指候寸、关、尺,可采用“一指〔拇指〕定关法〞,不再细分三部。按脉时指力要适当,分浮、中、沉三层进行,轻微用力按在皮肤上为浮取,名叫“举〞;重按至筋骨为沉取,名叫“按〞;不轻不重,中度用力按到肌肉为中取,名叫“寻〞。这样寸、关、尺三部,每部都有浮、中、沉三候,合称“三部九候。〞下篇在诊脉过程中,三指平布同时使用同样的力量,按诊三部脉象,叫做“总按〞,是诊脉常法。也可单按其中某一部,如诊寸部脉时,微微提中指和无名指;诊关部脉时,那么微微提食指和无名指;诊尺部脉时,那么微微提中指和食指,叫做“单按〞或“单诊〞。临床上,总按与单按常配合使用,先单按或先总按均可。此外,诊脉时应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患者诊脉前要防止较大的活动或精神刺激,以使气血和调,才能反映出真实脉象。古人曾强调选择“平旦〞〔即清晨〕诊脉,即是此意。医生在诊脉之时,必须呼吸均匀,平静,态度认真,把注意力集中于指下,细心体察脉象。每次诊脉的时间,古人强调不应少于脉跳五十次,现在一般不应少于一分钟,必要时诊脉时间还可长些。时间过短不仅不能精确地体察脉象,而且也容易漏诊促、结、代等脉。下篇十八.八纲辨证指的是什么?有什么关系?八纲,即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通过对四诊所取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类证候归纳说明病变的部位、性质以及病变过程中正邪双方力量比照等情况的辨证方法,就是八纲辨证。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根本上都可以归纳于八纲之中,疾病的类别,不外阴证、阳证两大类;病位的浅深,不在表就在里;疾病的性质不是热证,便是寒证;邪正的盛衰,邪气盛的叫实证,正气衰的叫虚证。因此,八纲辨证就是把千变万化的病证,归纳为表与里、寒与热、虚与实、阴与阳四对纲领性证候,用以指导临床治疗。其中阴阳两纲又可以概括其它六纲,即表、热、实证属阳,里、寒、虚证属阴,所以,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下篇十九.什么是十八反、十九畏?药物有防治疾病,对人体有利的一面,也有不良副作用,对人体产生不利的一面,尤其是在一些药物的配伍过程中,药效降低或失效,甚至药物配伍后产生毒性反响,应防止合用。历代关于配伍禁忌的认识,并不一致。影响较大的为金元时期所概括的“十八反〞和“十九畏〞,并编成歌诀:1.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其意是: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下篇2.十九畏歌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佗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假设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其意为:硫黄畏芒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佗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荆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赤石脂。下篇“十九畏〞和“十八反〞诸药,有一局部同实际应用有些出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