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中考化学零模试卷
1.空气中体积分数为78%的气体是()
A.N2B.02C.C02D.稀有气体
2.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土B.面粉C.植物油D.蔗糖
3.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A.烧杯B.试管C.量筒D.燃烧匙
4.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
A.AlB.ZnC.FeD.Ag
5.“铁强化酱油”中的“铁”指的是()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6.黑火药由硝酸钾、硫黄、木炭等混合而成。黑火药属于()
A.氧化物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
7.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洗发水(8〜9)B.西瓜汁(5〜6)C.洁厕灵(1〜2)D.橘子汁(3〜4)
8.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9.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02B.KMnOiC.H2S04D.CaO
1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红磷B.氢气C.酒精D.铁丝
11.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A.食盐B.烧碱C.熟石灰D.浓硫酸
12.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13.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A.Ca(OH)2B.H2cc.H2O2D.H2
14.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靖酸铜氯化铁碳酸御氧化铝
FeChJK2COJAljO,
C.A加热液体
w
16.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下列有关澳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35B.元素符号是Br
C.属于金属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
17.下列物质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铝用于制作铝箔B.液氮制造低温环境C.赤铁矿用于炼铁D.
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1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3Fe+202.…Fe304B.Ca(0H)2+HCl=CaCl2+H20
C.C+02=C02D.H202-H2T+02T
19.用如图实验研究物质的溶解,烧杯中加入试剂A后,观察到
试管中液体变浑浊,则试剂A可能为()
A.稀硫酸
B.NaOH
C.NaCl
D.NH4NO3
20.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溶J
解
度1O
/gKN
31£
02060温度
A.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
B.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31.6g
C.20℃时,将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D.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
21.用如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2的含量。下列现象能表明。2含量
的是()
A.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
B.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C.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
D.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
22.下列物质敞口放置,质量会减少的是()
A.氢氧化钙B.碳酸钙C.浓硫酸D.浓盐酸
23.山梨酸(C6H8。2)是一种安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关于山梨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山梨酸由碳和水组成
B.山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2g
C.山梨酸中含有16个原子
D.山梨酸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9:1:4
24.如表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目的操作
A除去CO中的少量(7。2通入适量氧气后点燃
B除去FeS04溶液中的少量C1ZSO4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
C鉴别NaOH溶液和石灰水取样,通入一定量的。。2
D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炭粉在空气中灼烧
A.AB.BC.CD.D
25.一定条件下,碳和氨气制备甲烷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O-氢原子
物一氮原子
碳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B.乙的化学式为N/
C.丁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D.参加反应的甲、乙的粒子个数比为1:2
26.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
A.塑料盆B.不锈钢炊具C.纯棉围裙
(1)如图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序号,下同)。
(2)易拉罐和包装纸盒都属于。
A.有害垃圾
B.可回收物
C.其他垃圾
27.空气炸锅可以烹饪:①鸡翅、②虾、③红薯、④青椒等食物。
(1)上述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填序号)。
(2)虾中含钙丰富,人体缺钙可能会导致(填序号)。
A.贫血
B.甲状腺肿大
C.骨质疏松
28.第24届冬季奥运会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
(1)火炬“飞扬”以液氢为燃料,采用航天氢氧发动机燃烧技术,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2)速滑场馆“冰丝带”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从微粒的角度分析,。。2某由
气态变为固态时,变化的是,固态CO2的俗称是
(3)张家口冬奥村的采暖设备使用的电能全部来自风能发电。下列有关风能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
A.可节约化石燃料
B.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一层或几层原子厚度的晶体,其层内微观结构如图1。石墨烯具有
高透光性、高强度、高导热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在电子、复合材料、医疗健康等多领域
具有广泛应用,不同领域的应用分布如图2。
■航空航天领域10%■油墨涂料领域12%
・储能领域19%■散熟领域8%
■电子领域27%・复合材料领域13%
■医学领域5%■纺织领域6%
图2
图1
纺织领域是石墨烯应用的新兴领域。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具有保暖、抗菌等优点。
石墨烯面料的保暖原理主要是利用远红外线升温,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在
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相较于普通纺织材料,石墨烯面
料的“主动产热”更受人们青睐。
石墨烯面料的抗菌性能与其结构有关。掺入面料的石墨烯片层结构中含有丰富的含氧基团,
影响菌体的正常代谢,从而使菌体无法吸收养分直至死亡。
实验人员研究不同面料中掺加石墨烯后的抗菌效果。取氨纶混纺纱、石墨烯-氨纶混纺纱、棉
混纺纱、石墨烯-棉混纺纱四种面料样品,测得其他条件相同时,四种面料对大肠杆菌等三种
菌体的抑菌率结果如图3。图中,抑菌率越高,表明抗菌性能越强。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白色念球藻
面料种类
图3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石墨烯做为一种基本材料,其应用会有越来越多的可能。
(原文作者为吴楠等,有删改)
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2可知,石墨烯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
(2)工业上可采用甲烷分解制取石墨烯,同时产生氢气。甲烷分解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4,
请在方框内补全相应微粒:
A.鱼-Pd催幽,
loooc
图4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石墨烯可以利用远红外线为人体供暧。
②面料的抑菌率与面料种类、菌体种类均有关。
(4)根据图3可推断“石墨烯-棉混纺纱面料的抗菌性能优于棉混纺纱面料”,依据是
30.二氧化氯(CIG)可用于自来水消毒,用氯化钠生产仪外的主要流程如图:
(1)反应I中的反应物一定有水,从元素守恒角度,说明理由o
(2)上述流程所示的含氯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共有种(填数字)。
(3)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31.以海水和白云石为原料制备金属镁的主要流程如图(部分产物略):
白云石
[主要成分为CaMglCOR]
(1)煨烧窑中,白云石发生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OH)2+MgCl2=CaCl2+Mg{OH)21
(3)中和槽中,加入盐酸后发生的中和反应是(写出化学方程式)。
32.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2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B装置收集完。2,后续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序号)。
a.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
b.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3)用C装置收集。2时进行的验满方法为。
33.用如图实验验证。。2的性质。
(1)4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处可证明CO?能与水反应的证据是;
(3)C处下端木条先熄灭,可以验证CO?的性质是
34.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通入。2,白磷不燃烧;②停止通。2,
点燃酒精灯加热蒸储水至沸腾,白磷不燃烧;③熄灭酒精灯,立即通入。2,白磷燃烧。
(1)①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2)③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
氧气
35.用两只相同的软塑料瓶探究NaOH的性质,装置如图所示。
(1*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证明NaOH能与CO?反应的证据是
36.用如图所示实验研究金属的性质。
一
"丝
^铁丝小铜丝
4
4啸
^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淹
③
②④
(1)①中的实验现象为«
(2)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下列实验组合中,能得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填序号)。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④
37.利用如图实验研究酸和碱的性质。向1-3孔穴中的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向4-6孔
穴中的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
(1)溶液变为蓝色的孔穴是»
(2)有气泡产生的孔穴是«
(3)孔穴4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满
38.絮凝剂常用于水的净化,实验小组探究用絮凝剂净水时影响净化效果的因素。
【查阅资料】絮凝剂溶于水后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物并发生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目的。硫酸铁
是一种常见的絮凝剂。
【进行实验】
固配制水样和絮凝剂溶液
配制水样:向10L水中加入25g高岭土,搅拌、静置,取上层液作为水样。
配制絮凝剂溶液:用100mL水和5g硫酸铁进行配制。
团.探究影响水样净化效果的因素
取水样,向其中加入絮凝剂溶液,搅拌,测定静置不同时间水样的浊度,并计算浊度去除率(
浊度去除率越高代表净化效果越好)。实验记录如下:
加入絮凝
水样的体静置时间浊度去除
实验序号剂溶液的
积/mL/min率/%
体积/mL
①20002012.48
②2000.22076.54
③2000.32084.60
④2000.4564.45
⑤2000.41070.85
⑥2000.41581.04
⑦2000.42086.02
⑧2000.52088.15
⑨2000.62086.49
【解释与结论】
⑴配制絮凝剂溶液的操作如图所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B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2)②中浊度去除率比①高的原因是。
(3)依据④〜⑦得出的结论是。
(4)探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对净化效果影响的实验是(填序号)。
【反思与评价】
(5)依据实验数据,不能得出“静置时间相同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越大,净
化效果越好”的结论,其证据是。
39.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2CaO+2SO2+022CaS04.
计算:吸收64t二氧化硫理论上需要氧化钙的质量。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
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A、N?占78%,故选项正确.
B、。2占21%,故选项错误.
C、CO2占0.03%,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占0.94%,故选项错误.
故选4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很简单,考查了空气的成分,主要考查的题型是选择题和填空题,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含量是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D
【解析】解:A、泥土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A错:
B、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B错;
C、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故C错;
D、蔗糖易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3.【答案】C
【解析】A、烧杯垫石棉网能加热,故不符合题意。
B、试管能加热,故不符合题意。
C、量筒不能加热,故符合题意.
D、燃烧匙能加热,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4.【答案】D
【解析】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kZn、Fe、Sn、Pb,(H)、Cu、Hg、Ag、
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铝、锌、铁、银四种
金属中银的位置最靠后,故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银。
故选:D。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强弱,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5.【答案】D
【解析】“铁强化酱油”中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
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
试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黑火药由硝酸钾、硫黄、木炭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故选:D。
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组成,
否则属于混合物。
7.【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解答】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
性;进行分析判断。
A、洗发水的pH大于7,显碱性,故A正确;
B、西瓜汁的pH小于7,显酸性,故B错误;
C、洁厕灵的pH小于7,显酸性,故C错误;
D、橘子汁的pH小于7,显酸性,故D错误。
故选:A。
8.【答案】B
【解析】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放易燃物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A、。2属于单质。
B、KMnOq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盐。
C、”25。4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酸。
D、CaO是由氧元素和钙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故选:D。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组成进行.
10.【答案】D
【解析】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故选项错误。
C、酒精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
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1.【答案】C
【解析】解:A、食盐与酸性物质不反应,故A错误;
B、烧碱虽然能与酸性物质,但其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B错误;
C、熟石灰能与酸性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C正确;
D、硫酸是一种酸,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D错误。
故选:Co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即可。
12.【答案】D
【解析】解: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所以决
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电子层数、中子数以及原子的质量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
并不密切;
故选:D。
根据原子的结构可知,原子核外的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得到或失去而满足最外层8电子的
稳定结构,即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即可正确解答.
13.【答案】D
【解析】A.氢氧化钙是由离子构成的,含有氢元素,但不含有氢分子,故A错误;
B.H2c。3中含有氢元素,分子中含有氢原子,但不含有氢分子,故B错误;
仁〃2。2中含有氢元素,分子中含有氢原子,但不含有氢分子,故C错误;
D.“2由大量的氢气分子构成,故D正确。
14.【答案】B
【解析】A、硝酸铜中,铜元素显+2价,硝酸根显—1价,因此,硝酸铜的化学式为CU(N03)2,
故A正确;
B、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因此,氯化铁的化学式为FeCb,故B错误;
C、碳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因此,碳酸钾的化学式为K2c。3,故C正确;
D、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因此,氧化铝的化学式为⑷2。3,故D正确。
故选:Bo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式的书写,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5.【答案】C
【解析】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
图示操作错误;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是这样的:首先也要给试管进行预热,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外焰固
定在放液体的部位加热,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要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图示操作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
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C。
根据基本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来分析。
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了解错误操作可能引起的危害和误差。
16.【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解答】
A、浪原子原子序数是35,该选项正确;
B、溟元素元素符号是Br,该选项正确;
C、澳元素名称中不含有金字旁,是非金属元素,该选项不正确;
D、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79.90,该选项正确。
故选:Co
17.【答案】C
【解析】解:A、铝用于制作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良好,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
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液氮制造低温环境,利用了液氮汽化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
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赤铁矿用于炼铁,利用了氧化铁与一氧化碳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需要通过化学变
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稀有气体作电光源,是利用了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
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
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
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18.【答案】A
【解析】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a(0H)2+2HCI=CaCl2+2H20,故选项错
误。
C、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G'°C02,故选项错误。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锦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
2%0+OzT,故选项错误。
故选:Ao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
反应条件是否正确;T和1的标注是否正确。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
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
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9.【答案】B
【解析】解:氢氧化钙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烧杯中加入试剂A后,观察到试管中液体变
浑浊,说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析出晶体,所以加入的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才行。
A、稀硫酸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故A错;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故B正确;
C、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故C错;
D、硝酸筱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故D错。
故选:B。
氢氧化钙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烧杯中加入试剂A后,观察到试管中液体变浑浊,说明氢
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析出晶体。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常见物质溶于水,能量的变化。
20.【答案】D
【解析】
【分析】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
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
度影响不同。
【解答】
A、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该选项正确。
B、2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31.6g,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31.6g,该选项正确。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20℃时,将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可变为不饱和
溶液,该选项正确。
D、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而言黑100%q24.0%,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D。
21.【答案】D
【解析】A、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只能说明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不能证明空气中。2的含
量,说法错误;
B、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氧气耗尽,不能证明空气中。2的含量,说法错误;
C、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说明瓶内气压降低,但不能证明空气中。2的含量,说法错误;
D、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看,能证明空气中。2的含量,说法正确;
故选:D。
22.【答案】D
【解析】解:A、氢氧化钙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固体质量会不断变大,故此选项错误。
B、碳酸钙敞口放置在空气一段时间后,质量一般不变,故选项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故选项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质量变化情况来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放置对于质量的影响,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相关物质的物理及化学
知识进行。
23.【答案】D
【解析】解:A、山梨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含碳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C、山梨酸是由山梨酸分子构成的,1个山梨酸分子是由16个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山梨酸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x6):(1x8):(16x2)=9:1: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山梨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
C、根据山梨酸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24.【答案】C
【解析】解:A、通入适量氧气后点燃,C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
杂原则,故选项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FeSCU溶液和Cu5Qv溶液均能与过量的锌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
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取样,通入一定量的CO2,变浑浊的是石灰水,无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鉴别,故
选项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D、炭粉、铜粉在空气中灼烧,分别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氧化铜,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
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o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
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
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
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
断。
25.【答案】D
【解析】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甲烷,
反应的方程式是:3c+4N〃3.'-:2%+3C“4。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故说法正确;
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乙分子是由1个氮原子与3个氢原子构成的,因此乙的化学式为N“3,
故说法正确;
C、丁是甲烷,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lx4)=3:1,故说法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的粒子个数比为3:4,故说法错误。
故选:D。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
的问题。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
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6.【答案】⑴A
(2"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解答此题。
【解答】
(1)塑料盆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A;
(2)易拉罐和包装纸盒都属于可回收物;故填:B。
27.【答案】①②C
【解析】解:(1)鸡翅、虾中均富含蛋白质;红薯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青椒中富含维生素。
(2)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和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
病或发育不良,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
故答案为:
⑴①②;
(2)Co
(1)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
析解答。
(2)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
答此类题的关键。
28.【答案】2,2+。22.2H2。分子间的间隔干冰AB
【解析】解:(1)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242H2。;
故答案为:2“2+。2—心2%。:
(2)从微粒的角度分析,CO?某由气态变为固态时,变化的是分子间的间隔,固态CO?的俗称是干
冰;故答案为:分子间的间隔;干冰;
(3)风能的优点是可节约化石燃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答案为:ABo
(1)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物质三态变化的微观实质以及物质的俗称来分析;
(3)根据新能源的优点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子的性质以及新能源的优点是解题的关键。
29.【答案】电子领域对对图3中,菌体种类相同时,石墨烯-棉混纺纱面料的抑菌率均高于
棉混纺纱面料
【解析】解:(1)由图2可知,石墨烯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电子领域。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在方框内应补充两个氢分子,如下图:
(3)①由题意可知,在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相较于普通纺织
面料,石墨烯面料的“主动产热”更受人们青睐,所以石墨烯可以利用远红外线为人体供暖,说
法正确;
②由题意和图3可知,面料的抑菌率与面料种类、菌体种类均有关,说法正确;
(4)根据图3可推断“石墨烯-棉混纺纱面料的抗菌性能优于棉混纺纱面料”,依据是:图3中,
菌体种类相同时,石墨烯-棉混纺纱面料的抑菌率均高于棉混纺纱面料。
故答案为:(1)8;
(2)电子领域;
(4)①对;
②对;
(5)图3中,菌体种类相同时,石墨烯-棉混纺纱面料的抑菌率均高于棉混纺纱面料。
(1)由图2可知,石墨烯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电子领域。
(2)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
(3)①由题意可知,在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相较于普通纺织
面料,石墨烯面料的“主动产热”更受人们青睐,所以石墨烯可以利用远红外线为人体供暖;
②由题意和图3可知,面料的抑菌率与面料种类、菌体种类均有关;
(4)图3中,菌体种类相同时,石墨烯-棉混纺纱面料的抑菌率均高于棉混纺纱面料。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
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0.【答案】生成物中含有氢、氧元素3NaCl
【解析】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反应后生成的两种物质化学式
是NaCig、H2,反应后元素是钠元素、氢元素、氧元素和氯元素,而反应前氯化钠只含钠元素和
氯元素,故反应物还有水反应,故生成物中含有氢、氧元素;
(2)上述流程所示的含氯物质中,氯化钠中氯元素显-1价,氯酸钠中氯元素显+5价,二氧化氯中
氯元素显+4价,所以氯元素的化合价共有3种;
(3)能循环使用的物质在流程中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故由题意判断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
质是氯化钠;
故答案为:(1)生成物中含有氢、氧元素;
(2)3;
(3)NaCl。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以及含氯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析;
(3)根据能循环使用的物质在流程中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进行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答案】化学
31CaO+H2O=Ca(OH)2+2HCI=MgCl2+2H2O
【解析】解:(1)煨烧窑中,生成新物质氧化钙、氧化镁等,白云石发生了物质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化学。
(2)反应器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2。
故答案为:
CaO+H2O=Ca(0//)2o
(3)中和槽中,加入盐酸后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
Mg(OH)2+2HCI=MgCl2+2H2O.
故答案为:
Mg(OH)2+2HCI=MgCl2+2H2O.
(1)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2)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3)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
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2.【答案】2KMn。4(MnOq+MnOz+。2Tb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
燃,证明氧气满了
【解析】解:(1)4装置的试管中有棉花团,因此属于高锌酸钾制氧气,高镒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锦
酸钾、二氧化镒、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
2KM<04K2MnO4+MnO2+O2t;
(2)用B装置收集完。2,后续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故答
案为:b;
(3)用C装置收集。2时进行的验满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
满了;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1)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镒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
锯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
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2)用B装置收集完。2,后续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3)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
验满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
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答案】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紫色石蕊
33CaC03+2HCl=CaCl2+H20+C02T
试纸变红色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解析】解:处发生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1)4CaCO3+
。故答案为:
2HCI=CaCl2+H20+C02TCaCO3+2HCI=CaCl2+H20+C021;
(2)。。2与水反生成碳酸,使得紫色石蕊试纸变红,故B处可证明CO?能与水反应的证据是:干燥
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故答案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
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3)C处下端木条先熄灭,可以验证CO?的性质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
烧。故答案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根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和性质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
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4.【答案】温度未达到着火点4P+5。2C.2P2。5停止通。2,点燃酒精灯加热蒸储水至
沸腾,白磷不燃烧;熄灭酒精灯,立即通入。2,白磷燃烧
【解析】解:(1)①中未点燃酒精灯,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2)③中白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022P2。5。
(3)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停止通。2,点燃酒精灯加热蒸储水至沸腾,白磷不燃烧;
熄灭酒精灯,立即通入。2,白磷燃烧。
故答案为:(1)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2)4P+5O22P2。5;
(3)停止通。2,点燃酒精灯加热蒸储水至沸腾,白磷不燃烧;熄灭酒精灯.,立即通入。2,白磷燃烧。
(1)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2)根据白磷燃烧的反应写出方程式;
(3)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燃烧的条件、控制变量法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5.【答案】2NaOH4-C02=Na2CO3+/。口瓶变瘪的程度比A瓶大
【解析】解:(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
Na2CO3+H2O;故答案为:2NaOH+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培训
- 心理咨询师-心理测量学
- 安全生产领域刑事犯罪
- 《关节滑膜肉瘤》课件
- 大学课件有机化学-第6章
- 游泳救生员资格考试复习中的常见困惑及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作物繁育员核心试题及答案
- 体育经纪人职业能力试题及答案
- 农作物技术创新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全力以赴的2024年足球裁判员等级考试奋斗目标试题及答案
- golf高尔夫介绍课件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正式课件
- 物业管理服务品质检查表
- 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6表里的生物-表里的生物-学习任务单
- 高中美术《匠心之用-雕塑艺术》“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课件
- 动火安全作业票填写模板2022年更新
- 2021年12月英语六级听力试题、原文及答案 两套
- 北师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第1章 1.6.2 目标三 整式的化简求值 习题课件
- 《贸易商务英语》课件Unit 4 Change
- TCWAN 0027-2022 TCEEIA 584-2022 新能源汽车铝合金电池托盘焊接制造规范
- 煤矿井下绞车房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