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615心理学综合》历年真题汇编合集_第1页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615心理学综合》历年真题汇编合集_第2页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615心理学综合》历年真题汇编合集_第3页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615心理学综合》历年真题汇编合集_第4页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615心理学综合》历年真题汇编合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2015年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606心理学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2015年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606心理学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6年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615心理学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2016年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615心理学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7年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615心理学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5年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606心理学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180分)1.简述耶基斯-多德森法则。2.简述情绪的认知理论。3.什么是去个体化?什么是群体极化?并说明两者的异同。4.什么是从众?结合从众的两个经典实验说明。5.结合实验说明文化对自我加工的影响。6.简述无意识加工的研究方法。7.简述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8.从总体和样本的角度讨论标准误(和标准差比较)。9.一个单因素方差分析所得结果F是0.9,在没有其他任何条件说明的情况下,能否下结论说该分析结果是否显著?为什么?二、论述及研究设计(每题40分,共120分)1.要做一个“依恋与社会性发展”的实验,请分别给出横断研究和纵向追踪的设计方案并说明其特点。2.举例说明什么是外显记忆,什么是内隐记忆,并说明两者的区别。3.要做一个“宜人性及所处情景与助人行为的关系”实验。(这道题记不住具体的内容了,将考察的内容简写下来。)(1)给了一个设计好的6条目的问卷,用来测量宜人性。问从表面效度来看,能否较好的测量宜人性,为什么。(2)根据宜人性得分将被试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将他们随机分配到

有旁观者和无旁观者两种情境中。这是什么实验设计?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请补充完成下表。(下面给了一张方差分析表)(3)要提高实验的准确性(记不太清是不是准确性了……)可如何设计?说明其优缺点。

2015年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606心理学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180分)1.简述耶基斯-多德森法则。答: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这就是著名的耶基斯—多德森法则。2.简述情绪的认知理论。答:情绪的认知理论主张情绪产生于对刺激情境或对事物的评价的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受到环境事件、生理状况和认知过程三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认知过程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它包括:(1)阿诺德“评定-兴奋”说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境-评估-情绪。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2)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①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手出汗、胃收缩、呼吸急促等;②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情绪状态由认知过程(期望)、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环境中的刺激因素,通过感受器向大脑皮层输入外界信息;生

理因素通过内部器官、骨骼肌的活动,向大脑输入生理状态变化的信息;认知过程是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和对当前情境的评估,来自这三个方面的信息经过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才产生了某种情绪经验。(3)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该理论认为情绪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接受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情绪活动必须有认知活动的指导,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了解环境中刺激事件的意义,才可能选择适当的、有价值的动作组合,即动作反应。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拉扎勒斯进一步把阿诺德的评价扩展为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的过程。①初评价初评价是指人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程度;②次评价次评价是指人对自己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它主要涉及人们能否控制刺激事件,以及控制的程度,也就是一种控制判断;③再评价再评价是指人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反馈性行为。3.什么是去个体化?什么是群体极化?并说明两者的异同。答:(1)去个体化的含义去个体化是指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觉到自己被湮没到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的现象。去个体化的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

甚至是破坏性的行为活动中去。(2)群体极化的含义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3)两者的异同①相同之处两者都包含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在去个体化现象中,由于处于群体中,个体丧失自我感觉,做出平常不会做出的行为;在群体极化现象中,内部成员原有的倾向趋于极端,最终可能会付诸行动。②不同之处a.群体影响导致的结果不同去个体化强调个体自身行为发生不同寻常的变化;群体极化强调群体整体态度或行为发生改变。b.两者的影响因素不同去个体化的行为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包括:第一,个体从群众中所获得的不败感;第二,个体在群众中具有匿名性。群体极化的影响因素包括:第一,当群体中一种观点获得最大程度的认可,这种信息会对其他成员造成影响,使某些成员改变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信息的作用促进群体极化的产生;第二,人们希望自己被认为是优秀的人,而优柔寡断或采取中立观点,都不是优秀人物的表现。通过与他人比较,最终其观点看上去和其他成员的观点一样极端。

4.什么是从众?结合从众的两个经典实验说明。答:(1)从众的含义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个人意见而与多数人取得一致的认识的行为倾向,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2)有关从众的经典实验①谢里夫的规范形成研究a.实验过程谢里夫,利用知觉错觉中的自主运动现象研究大学生被试的判断情况。在研究中,谢里夫把大学生三个人分为一组,让他们判断光点移动的距离到底有多少,每一组在判断之后把自己的结果告诉给其他组的被试。b.实验结果最初的时候,人们判断上的差异很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判断趋向一致,到第三个阶段时,所有被试组的判断基本上达到了一致,即对这个问题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标准,谢里夫认为这个阶段实际上已经建立起了团体规范。这种规范对每个人的行为与信念起着制约作用。②阿希的线段判断实验a.实验过程当志愿参加实验的被试来到实验室的时候,看到6名与自己一样参加实验的被试已经在等着了。实际上这6个人是阿希的实验助手,他们的判断是阿希事先设计好的。当被试和这6个人围着桌子坐下以后,阿希拿出了一张卡片放在黑板架上,这张卡片的左边有一条线段(标准线段),右边有三条线段,旁边分别标有A、B、C,阿希告诉被试他们的任务就是简单地报出A、B、C中哪条线段和标准线段一样长。很显然,对被试来说这是一项非常容易的任务,只要视力正常的人都能看出B是正确的答案。在前两轮实验中,实验者的同谋选择了正确的回答。但从第三轮开始,实验者的同谋一致性地选择了错误的答案(比如A)。阿希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被试的从众情况。

b.实验结果从总体上讲至少有33%的被试会从众,即选择与实验同谋一样的答案。另外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有76%的人至少有一次从众发生。5.结合实验说明文化对自我加工的影响。答:文化影响着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同时也影响着个体对自我信息的加工。自我概念是变化的,也就是说它随着情境、自我评定的行为类型和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文化和群体的信念与价值深深地影响着个体如何看待自己和未来,甚至自我的概念和定义也有很大的文化差异。自我在个人主义社会中比在集体主义社会中受到更大的重视,而看重群体的社会强调个人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不太重视自我和自我提高。自我是高度复杂的心理结构,表征着个体和文化之间多年相互作用的结果,“自我”结构涉及个体拥有的“多种自我”。在一种文化中、不同的文化中以及人们所处的群体中,不同人的自我的抽象和整合程度是不同的。通过对强调个人主义文化的美国人与强调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人的fMRI研究发现,当要求这两组被试对一系列人格形容词判断是否适合用来形容个人、母亲还是他人时,发现在判断为自我时减去判断为他人时,中国被试与美国被试在腹侧前额叶与扣带回都有显著的激活,也就是说中美被试关于自我的认知可能都定位在相同的脑区。但是对中国被试来说,自我与母亲条件的激活程度没有差异;而对美国被试来说,自我与母亲的激活程度有显著差异。可以做一个不是那么严谨的推测:在神经机制上,中国人的自我与母亲是在一起的并且与他人区别开来的,而美国人则将自我独立出来。还有其他研究发现,中国人将包括母亲、父亲、好朋友在内的关系亲近的人都纳入自我参照的系统,属于互倚型的自我结构。而西方人则不会把这些人纳入到自我中,属于独立性的自我结构。这个实验说明文化对自我加工有显著的影响。6.简述无意识加工的研究方法。答:无意识加工是一种常见的信息加工过程,是指刺激的呈现在意识觉察阈限以下,个体仍对其进行了加工,影响了个体的感觉、思维或行为。无意识加工的研究范式是快速呈现一个图形、文字、数字或其他刺激,然后从心理、行为角度考察该刺激的影响。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1)无意识启动范式无意识启动范式对启动线索做了掩蔽,使之处于意识阈限之下,掩蔽刺激的作用是为了防止被试对启动刺激的意识性加工。同时,无意识启动实验范式还包括一个知觉辨别任务,目的是检验掩蔽的有效性。实验任务大多采用强迫选择的方式,由于被试无法觉察到线索刺激,所以其反应被认为是随机的,当反应结果与随机概率差异不显著,就认为掩蔽是有效的。(2)任务分离的研究范式该研究范式的基本逻辑是两种不同的知觉测验的比较。第一种测验反映了有意识自觉到的信息;而第二种测验既反映了有意识知觉到的信息,又反映了无意识知觉到的信息。建立一定的实验条件使得意识知觉测验的敏感度为0,那么如果第二种测验的敏感度高于0,则反映了无意识知觉的影响。(3)内隐联想测验(IAT)内隐联想测验一般由概念词和属性词两部分组成,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存在相容和不相容两种关系。当概念词和属性词相容时,被试的反应时间会比不相容的情况下更快,这种内在的连接强度会间接地反映出个体的内在态度、动机,而这些态度和动机是个体无法意识到的。7.简述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答: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的特点包括:(1)青少年思维的基本特征青少年正处于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1、12岁及以上)。这个阶段的主要思维特点是,在头脑中可以把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能运用形式运算来解决诸如组合、包含、比例、排除、概率及因素分析等逻辑课题。①少年期思维发展特点少年期个体的形象思维趋于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

因此,初中生思维活动的基本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优势地位,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还起作用。②青年期思维发展特点青年早期个体的形象思维已完全发展成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也进入了成熟期。到高中二年级时,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初步完成,标志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2)青少年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逻辑思维发展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重点,其主要特点包括:①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a.通过假设进行思维b.思维具有预计性c.思维形式化d.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的明显化②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a.概念的发展进入青少年期之后,个体日益掌握了更多的抽象概念和更复杂的概念系统。b.推理能力的发展从初中一年级开始,青少年就开始具备各种逻辑推理能力,初中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总体来说,归纳推理的能力高于演绎推理的能力。c.运用逻辑法则能力的发展初中生已经基本上掌握并能运用逻辑法则,他们对各类逻辑法则的掌握

主要表现在对于矛盾律、排中律和同一律的认识上。③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初中一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掌握辩证逻辑的各种形式,但水平较低;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则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高中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已趋于占优势的地位。(3)青少年思维监控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会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不断地反思,即青少年思维活动中的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逐渐明显化。思维监控是指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思维过程中将思维个体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定向、控制、调节的能力。思维监控的发展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其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一个标志。(4)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水平总的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年级越高,创造性思维成绩越好,但发展速度是不均匀的,高二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高潮,初一和高三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低潮。随年龄的增长,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呈下降趋势,变通性处于平稳发展,独特性逐渐提高。思维是智力的核心,青少年的智力发展主要体现在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上。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基本模式是由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过渡到辩证思维,主要特点是思维逐步符号化。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相比,他们发展了抽象的、科学的思维能力。思维的概括能力增强;能使用假设检验和更加一般的逻辑规则进行思考,不再借助于具体事物和事件;思维活动中的自我意识成分增多,思维的反省性和监控性明显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增强,看问题不再那么绝对化;思维的创造性也迅速发展。8.从总体和样本的角度讨论标准误(和标准差比较)。答:标准误是针对样本统计量而言的,是某个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标准差是针对样本而言的。当谈及标准误时,一般需指明相对应的样本统计量才有意义。当样本统计量的标准误越小时,样本统计量越能代表总体参数。

9.一个单因素方差分析所得结果F是0.9,在没有其他任何条件说明的情况下,能否下结论说该分析结果是否显著?为什么?答:当F<0.9时,即使没有其他任何条件说明的情况下,也可以说明该分析结果不显著。其原因为:(1)方差的可分解性方差分析依据的基本原理就是方差的可分解性,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总变异被分解为组间变异和组内变异两部分。①总变异总变异的计算是把所有被试的数值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时得到的结果,是用所有被试的因变量的值计算得到的。②组间变异组间变异主要指由于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而造成的各组之间的变异,可以用两个平均数之间的离差表示。两组平均数的差异越大,组间变异也就越大。③组内变异组内变异则是由组内各被试因变量的差异范围决定的,主要指由实验误差,或组内被试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变异。由于被试分组是随机分派,个体差异及实验误差带有随机性质,因而组内变异与组间变异相互独立,可以分解。(2)F值的计算F为组间变异与组内变异比较得出的一个比率数,如果F<1,说明数据的总变异中由分组不同所造成的变异只占很小的比例,大部分由实验误差和个体差异所致,也就是说不同的实验处理之间差异不大,或者说实验处理基本上无效。如果F=1,同样说明实验处理之间的差异不够大。当F>1而且落入F分布的临界区域表明数据的总变异基本上由不同的实验处理所造成,或者说不同的实验处理之间可能存在着显著差异。二、论述及研究设计(每题40分,共120分)

1.要做一个“依恋与社会性发展”的实验,请分别给出横断研究和纵向追踪的设计方案并说明其特点。答:(1)横断研究设计方案横断研究设计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研究者可以通过选取生理成熟度不同的群体或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来研究某一个特定发展领域在不同年龄的发展状况。①实验设计为了探究依恋与社会性发展的变化关系,我们可以选取年龄段分别为5岁,10岁,15岁,20岁,30岁,40岁的群体作为研究的被试,对他们的依恋程度进行测定(填写相关的可以表现出依恋特征的问卷或测验),在进行深入的统计分析,观察他们依恋的变化是否会随着年龄段的不同有显著性的差异。②横断研究的特点a.横断研究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同一年龄或不同年龄群体发展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确定发展的年龄特征,而且由于能够同时对几个年龄群体进行调查测量,获得的信息量大,经济且费时短。b.横断研究设计所关注的年龄效应可能会与代群效应相混淆。代群效应是指由于个体出生在特定时期并成长在特定历史情境中所带来的对个体发展研究的干扰效应,也就是说两个年龄组被试之间的差异可能并不是由于个体发展造成的,而是由于两组被试所经历的社会历史情境不同造成的。c.由于在横断研究设计中每个人只在某个时间点上接受测查,因而无法获得个体发展趋势或发展变化的数据资料。(2)纵向研究设计方案纵向研究设计是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的方法,故也称做追踪研究设计。纵向研究设计要求在所研究的时间内反复观察和测量同一群体。它可以得到同一群体在某一或某些心理发展领域前后一贯的材料,有助于更为精确地了解该群体的心理发展过程

或变化趋势。①实验设计为了探究依恋与社会性发展的变化关系,我们可以选取年龄为5岁儿童,对他们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直到他们的年龄到20岁,对他们的依恋程度进行测定(填写相关的可以表现出依恋特征的问卷或测验),在进行深入的统计分析,观察他们依恋的变化是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显著性的差异。②横断研究的特点a.能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b.样本的流失。随着研究时间的延续,部分被试可能会因各种原因退出研究,从而造成样本的丢失。c.可靠性的降低。反复测查可能影响被试的发展及情绪,从而影响到某些数据的可靠性。d.变量的增多。花费大而且耗时,长期追踪要经历时代、社会、环境的变化,这通常会造成变量的增多。2.举例说明什么是外显记忆,什么是内隐记忆,并说明两者的区别。答:(1)定义及示例①外显记忆是指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有意识的影响。个体有意识地收集有关经验,用以完成当前的任务,这时的记忆就是外显记忆,也可称为受意识控制的记忆。例如我们在考试前背诵心理学的理论,在入学考试中可以运用所记忆的内容解答相关的题目。②内隐记忆是指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由于这种记忆对行为的影响是自动发生的,个体无法意识到,因此又可称为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例如例如,很久以前你学习过俄语,现在要你写出俄语单词,你却一个也写不出来了,但如果你重新再学的话,可以学得很顺畅不会像第一次那样吃力。

(2)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区别:(1)影响的意识状态不同外显记忆是指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有意识的影响。内隐记忆是指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2)加工深度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研究者发现,对刺激项目的加工深度并不影响被试的内隐记忆效果,却对外显记忆有非常明显的影响。(4)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在外显记忆的研究中,人们都发现回忆量会随着学习和测验之间时间间隔的延长而逐渐减少。而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慢得多,能够保持较长的时间。(5)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记忆的项目越多,越不容易记住,这是记忆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研究表明,这一规律仅适用于外显记忆,而内隐记忆则不然,内隐记忆不容易受到记忆负荷量增加的影响。(6)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研究发现,以听觉形式呈现的刺激以视觉形式进行测验时,这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7)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现象的存在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内隐记忆却很少受到干扰的影响。3.要做一个“宜人性及所处情景与助人行为的关系”实验。(这道题记不住具体的内容了,将考察的内容简写下来。)(1)给了一个设计好的6条目的问卷,用来测量宜人性。问从表面效度

来看,能否较好的测量宜人性,为什么。(2)根据宜人性得分将被试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将他们随机分配到有旁观者和无旁观者两种情境中。这是什么实验设计?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请补充完成下表。(下面给了一张方差分析表)(3)要提高实验的准确性(记不太清是不是准确性了……)可如何设计?说明其优缺点。答:此题暂未做答案,请见谅。

2016年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615心理学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一、简答题1.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怎样控制?2.方差分析使用什么分布,有哪些前提假设?3.一个相关样本t检验(我的回答)的实验,问零假设和备择假设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选用这个检验?4.简述知觉的组织原则。5.简述减法反应时及其应用。6.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7.怎样研究婴儿的知觉能力并举例说明。8.你能否有一个能力强而另一个能力弱?结合智力理论说明。9.纵向研究有什么优点?容易遇到什么问题?二、论述题1.偏见的形成有哪些因素?会造成什么行为?怎样克服?2.简述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及其变式(一两个就行),联系实际说明该实验的意义。3.一个实验设计,声音强度和刺激时程对听力绝对阈限的暂时提高和恢复过程的影响(记得不是很清了)

2016年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615心理学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简答题1.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怎样控制?答:测量误差是指测量中与目的无关的变因所产生的不准确、不一致效应。(1)测量的误差来源①测验自身引起的误差。测验自身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测验的编制过程,其中项目取样影响最大。当测验的项目较少而取样缺乏代表性时,被试的反应很难代表真实水平。②施测过程引起的误差。在测验的实施过程中可能引起误差的因素很多,如测试环境、时间、主试者、意外干扰、评分记分等。③被试引起的误差。在测量工作中,最复杂的和最难控制的是由被试本身引起的各种误差,如被试的应试动机、测验焦虑、测验经验、练习效应、反应倾向,以及生理变因都会引起被试误差。(2)控制测量误差的方法①提高编制测验的科学性。标准化的首要前提,是对所有受测者施测相同的或等值的题目。其次,在测验的编制方面,不仅要注意所搜集的材料的丰富性和普遍性,同时还要注意:a.测验项目的取样应当对欲测心理品质具有代表性。b.测验项目的取材范围要同编题计划所列项目相一致。c.测验项目的难度应有一定的分布范围。d.编写测验项目的用语要力求精练简短,浅显明了。e.初编题目的数量要多于最终所需要的数量,以便筛选或编制复本。

f.测验项目的说明必须简明。②施测过程的标准化。所有受测者必须在相同的条件下接受测试。包括:相同的测验情境;相同的指导语;相同的测验时限。③评分与计分的科学性与标准化。评分的客观性意味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评分者对同一份测验试卷的评定是一致的。只有当评分是客观的时候才能够将分数的差异归于受测者本身的差异。④对测验结果解释的标准化。如果对同一施测过程可做出不同的解释,那么测验便失去了客观性。⑤主试与被试的配合及操作规范等。主试与被试之间的配合程度对实验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主试在实测的过程中,其操作要规范,符合标准化的操作程序。2.方差分析使用什么分布,有哪些前提假设?答:(1)方差分析所使用的统计量是F值,符合F分布,也就是说进行假设检验利用的是F分布。而进行分析的变量数据则通常需要满足正态分布。(2)方差分析有如下三个假设需要被满足:①正态性:各处理条件下的样本分别来自正态分布总体。②独立性:各处理条件下的样本是相互独立的。③等质性:各处理条件下的样本方差相同。这三个假设在行为科学中,如果样本量足够大,往往被默认为取样符合这三条。3.一个相关样本t检验(我的回答)的实验,问零假设和备择假设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选用这个检验?答:(1)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αH0:μ=μ0(零假设,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在0.05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

H1:μ≠μ0(备择假设,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在0.05水平上具有显著差异)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2)相关样本t检验的使用条件①相关样本t检验,用于检验匹配而成的两组被试获得的数据或同组被试在不同条件下所获得的数据的差异性,这两种情况组成的样本即为相关样本。②样本含量较小(例如n<30)。③每对数据的差值必须服从正态分布。4.简述知觉的组织原则。答: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甚至当某些部分被遮盖或抹去时,我们也能够将零散的部分组织成完整的对象。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或知觉的组织性。(1)同域原则根据同域原则,处于同一地带或同一区域的刺激物更容易被视为一个整体。(2)连续性原则知觉的另一个原则是简单和连续性。我们一般会把图形看成是一个圆圈和一个矩形重叠在一起,而不是看成更复杂的两个图形的拼接。知觉倾向于将刺激组织成我们最熟悉的某种模式。(3)闭合原则视野中封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4)好图形原则单纯的、规则的、左右对称的图形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黑色区域更

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因为其对称性相比白色区域更好。同样完整的圆圈形状是大脑所熟悉的简单模式,也是符合好图形原则的图形。(5)邻近原则在空间上彼此接近的刺激物更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因此,同样的六个排成不同的空间模式,更倾向于被组织为三组,而倾向于被知觉为两组。(6)相似性原则在大小、形状、颜色或形式上相似的刺激物更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同色的或同样形状的区域看起来更像一个整体。在这些不同属性中,颜色的作用又更加重要。5.简述减法反应时及其应用。答:(1)减法反应时概述①含义减数反应时又称唐德斯反应时,是一种用减法方法将反应时分解成各个成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唐德斯的减数法把反应分为三类,即A、B、C三种反应。A反应又称简单反应,B反应又称选择反应,C反应又称辨别反应。②减数法的基本逻辑思想减数法的基本逻辑思想是,在安排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反应时作业中,其中一个作业包含有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加工阶段,而其他方面则相同,从这两种作业的反应时差异即可判断那个特有的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③A、B、C反应时的特点B反应时最长,C反应时次之,而A反应时最短。A反应时是基线时间,C反应时是刺激辨别时间加上基线时间。因此,C反应时减去A反应时得到的是刺激辨别所需的时间,即辨别时间。B反应时减去C反应时得到的是对反应选择时间的估计,即选择时间。

(2)减数法的应用①证明心理旋转存在的实验a.心理旋转指单凭心理运作(不靠实际操作),将所知觉之对象予以旋转,从而获得正确知觉经验的心理历程。当一个知觉对象不是以符合知觉经验的角度呈现时,人们可能是通过内部心理过程把这个对象旋转到符合知觉经验的角度加以辨认。b.库柏和谢波德选取不同的字母或数字(如R、J、5、7等)为实验材料,将这些材料取正面或反面以及六种不同的倾斜度,例如:R,Я两种材料在不同的角度随机呈现,被试的任务是辨别正写的R还是反写的R,并在反应后记录反应时间。c.相同字母不同角度,即正写R,倾斜度0°和倾斜度60°两种任务中,除了倾斜角度之外其他条件均相同。如果存在心理旋转的过程,那么应该是第二个任务只比第一个任务多了一个从60°旋转至0°的心理过程,故:RT60—RT0°=从60°至0°心理旋转所需时间。d.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旋转角度图形的辨认时间不同,说明在辨认图形时首先将倾斜不同角度图形的表象加以旋转,然后再去辨认,这样就造成了不同旋转角度的辨认时间不同。②证明短时记忆视觉编码的实验a.波斯纳等人的短时记忆实验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母,这两个字母可以同时给被试看,或者中间插进短暂的时间间隔,然后要被试指出这一对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作出反应,记下反应时。所用的字母对有两种: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和书写方法都一样(AA);另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相同而写法不同(Aa)。在这两种情况下,正确的反应均为“相同”。在两个字母相继呈现时,其间隔为0.5秒、1秒或2秒等。b.实验结果:在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AA对的反应时小于Aa对;随着两个字母的时间间隔增加,AA对的反应时急剧增加,但Aa对的反应时则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并且AA对和Aa对的反应时的差也逐渐缩小,当时间间隔达到2秒时,这个差别就已经很小了。c.可见,波斯纳等人应用减数法反应时实验确定了某些短时记忆信息

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6.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知觉的信息加工主要有自上而下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两种方式。(1)自下而上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也称数据驱动加工,是指知觉者从环境中一个个细小的感觉信息开始,将它们以各种方式加以组合便形成了知觉。持这种理论的心理学家认为,感受器所获得的感觉信息就是我们知觉所需要的一切,无须复杂的思维推理等高级认知过程的参与,我们就直接知觉到了周围环境。例如:颜色和明度知觉依赖于光的波长与振幅;音调和音响知觉依赖于声波的频率与声压水平;形状知觉依赖于物体的原始特征和线条朝向;运动知觉依赖于物体的位移等等。(2)自上而下加工自上而下的加工也称概念驱动加工,指知觉者的习得经验、期望、动机,引导着知觉者在知觉过程中的信息选择、整合和表征的建构。基于先前经验、假想和期望所作假设而产生的知觉定势有时会导致极大的偏差。例如,设想人们要知觉“13”这样一个图形,如果它是出现在“12、13、I4”这种系列中,人们便运用头脑中关于阿拉伯数字的知识进行自上而下的加工,把它知觉为“十三”;如果它是出现在“A、13、C”这种系列中,人们便运用头脑中关于英义字母的知识,把它知觉为英文字母“B”。一般说来,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他们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因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相反,非感觉信息越少,就需要越多的感觉信息,因而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7.怎样研究婴儿的知觉能力并举例说明。答:(1)婴儿知觉研究方法婴儿感知觉研究的最大障碍在于,他们既不能用言语报告自己的知觉活动,也不能以熟练的行为做出反应。因此,研究者能否机智地利用婴

儿的非言语反应,作为推断他们感知觉活动的指标,就成为婴儿感知觉研究成功与否的关键。①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方法。习惯化是指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地呈现,最后就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习惯化。当出现新刺激时,个体又产生反射行为,表明个体能将新旧刺激加以区别,这种恢复了对新事件的兴趣的现象称“去习惯化”。例如,范兹的刺激偏爱程序,利用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的方法发现婴儿对一些视觉刺激有特殊的偏爱。②偏爱方法。当给婴儿呈现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刺激物时,婴儿或很快地注视其中的一个,或较长时间地注视其中的一个,这种现象就是视觉偏爱。③操作性条件反射。通常采用两种反应:一是头的转动,另个一是啄奶嘴。每当产生这两种反应时,就用婴儿感兴趣的东西予以强化。④有意义的自然反应。主要包括三种方法:视崖反应:如沃克和吉布森的视觉悬崖实验;抓握反应与眼动;回避反应。⑤其他方法包括:a.视动眼球震颤法。b.诱发电位测量法。c.配色法,例如:萧孝嵘用配色法测定婴儿颜色辨别力,张增慧也用了这种方法做了测试,发现2岁婴儿中有30%能识别和匹配红色、白色和黄色;2.5—3岁时。95.8%能识别和匹配红、白、黄、绿、紫、蓝和橙色。d.心理物理学方法。例如:实验通常给儿童呈现三种不同的声音间隔,但是只有其中一种信号需要加工,而且这种信号是随机地出现在一种间隔中,儿童要求选择出包含着不同声音的间隔。同时,这些声音间隔伴随着卡通图片出现。8.你能否有一个能力强而另一个能力弱?结合智力理论说明。答:(1)个体可以有一个能力强而另一个能力弱。

(2)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这其中智力成分是:①言语智力:包括阅读、写文章或小说、以及用于日常会话的能力。②逻辑一数学智力: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比如做数学证明题及逻辑推理。③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比如查阅地图等。大脑右半球掌管空间位置的判断。大脑的右后部受伤的病人,会失去辨别方向的能力,易于迷路,其辨别面孔和关注细节的能力明显减弱。④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比如:拉小提琴或写一首曲子等。⑤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比如,打篮球、跳舞等。⑥社交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比如:理解别人的行为、动机或情绪。⑦自知智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加德纳认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比如我的言语能力很好,但是音乐能力较差,每个人在多元智力的每个方面并不是相同的,各个能力之间也有差异。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这种现象,寻找最适合自己能力的发展道路。9.纵向研究有什么优点?容易遇到什么问题?答: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是指在一段相对长的时间内对同一个或同一批被试进行重复的研究。(1)优点

①往往能看到比较完整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转折点。②特别适用于研究发展的稳定性问题和早期影响的作用问题,也适用于个案研究。(2)容易遇到的问题①比较花费时间、经费和人力。②时效性比较差,有时候需要等待很久才能得到研究结果,有时候研究课题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或研究手段逐渐变得落后。③由于纵向研究耗时较长,可能发生被试流失的情况,这就会影响被试的代表性和研究结果的概括性。④由于纵向研究需要对同一批被试重复进行研究,有时可能出现练习效应或疲劳效应。二、论述题1.偏见的形成有哪些因素?会造成什么行为?怎样克服?答: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由于偏见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独特的态度,因而也包括态度的三个主要成分即情感、认知、意向。(1)偏见产生的原因①团体冲突理论团体冲突理论认为为了争得稀有资源,如工作或石油等,团体之间会有偏见的产生,从这一点上来看,偏见实际上是团体冲突的表现。团体冲突理论还用相对剥夺的观点解释偏见何时产生,当人们认为自己有权获得某些利益却没有得到,这时他们若把自己与获得这种利益的团体相比较时,便会产生相对剥夺感,这种相对剥夺感最可能引发对立与偏见。②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在偏见的学习过程

中,父母的榜样作用和新闻媒体宣传效果最为重要,儿童的种族偏见与政治倾向大部分来自父母,儿童所接受的新闻媒体的影响使得儿童学习到了对其他人(比如少数民族和妇女)的偏见。③认知理论认知理论用分类、图式与认知建构等解释偏见的产生,认为人们对陌生人的恐惧(贬低对其的认识)、对内团体与外团体的不同对待方式(喜欢内团体的人,排斥外团体的人。)以及基于歧视的许多假相关(多数人与少数人不良行为的比率相同,可少数人的不良行为被过分估计。)等都助长了我们对人的偏见。④心理动力理论心理动力理论用个人内部的因素解释偏见,认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心理动力理论有几种不同的形式:一种形式把偏见看成是一种替代性的攻击,另一种形式则将偏见视为一种人格反常,偏见是一种人格病变。(2)偏见产生的后果①自我实现的预言。偏见不仅影响偏见持有者自己的行为,而且也影响对方的行为,偏见持有者对对方的预期会使对方按照自己的预期去表现行为,这种个体使得目标对象产生符合预期行为的现象叫做自证预言,也叫做自我实现的预言。②性别角色。偏见会影响到人们对不同性别个体的实际判断。③疏离。偏见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疏离。(3)消除偏见的途径①社会化儿童青少年的偏见主要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因而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控制可以减少或消除偏见,而在社会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父母与周围环境以及媒体的的影响。②受教育水平

接受的教育越多,人们的偏见将越少。有时候人们的偏见更多地来源于自己的无知和狭隘,所以通过让人们接受更多的教育来减少偏见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③直接接触接触假设认为在某些条件下,对立团体之间的直接接触能够减少他们之间存在的偏见。这里所指的条件包括:地位平等;有亲密的接触;团体内部有合作,并有成功的机会;团体内部有支持平等的规范。2.简述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及其变式(一两个就行),联系实际说明该实验的意义。答:(1)米尔格莱姆的服从实验①实验目的为了测试受测者,在遭遇权威者下达违背良心的命令时,人性所能发挥的拒绝力量到底有多少。②实验对象实验小组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和寄出许多邮递广告信,招募参与者前来耶鲁大学协助实验。实验地点选在大学的老旧校区中的一间地下室,地下室有两个以墙壁隔开的房间。广告上说明实验将进行约一小时,报酬是$4.50美元(大约为2006年的$20美元)。参与者年龄从20岁至50岁不等,包含各种教育背景,从小学毕业至博士学位都有。③实验方法a.参与者被告知这是一项关于“体罚对于学习行为的效用”的实验,并被告知自身将扮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