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在肿瘤护理应用中的效果观察_第1页
PICC在肿瘤护理应用中的效果观察_第2页
PICC在肿瘤护理应用中的效果观察_第3页
PICC在肿瘤护理应用中的效果观察_第4页
PICC在肿瘤护理应用中的效果观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ICC在肿瘤护理应用中的效果观察【摘要】:本文所研究的目的就是对于肿瘤护理中的PICC应用效果实施剖析。方法选择80例肿瘤病患为分析对象,并对这80例病患进行PICC技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现象进行分析。结果在应用PICC技术治疗的患者中,80例的病患都能够有效地完成所有治疗手段。80例患者中均没有出现提前拔管的状况。此项临床应用避免病患出现反复穿刺而出现的痛苦。在有效护理的基础上,减少了病患因化疗药物产生的疼痛,还减少了病患术后其他症状。讨论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十分有效,是一种简单操作的先进治疗技术,该项技术应用在肿瘤护理中能够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关键词】PICC;肿瘤护理;临床应用现如今,恶性肿瘤成为了致死率非常高的一种疾病。经由一些研究人员的调查和总结得出,在2016年的时候,中国的城市居民死亡人数中有27.8%的比例是因为恶性肿瘤,而在农村居民死亡中有23.6%的比例为恶性肿瘤,同时,此种疾病在发病率以及死亡率方面也表现出不断增高的态势李伟静.食管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J/OL].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2):34。对已此种疾病进行防治的方式比较多,而在最近几年里采用静脉化疗的方式则愈加被大家所重视,并且也获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然而,化疗药物对于血管所形成的破坏也是难以避免的,使用外周静脉给药方式让静脉炎的形成几率变得更大。在通过外周静脉实施化疗药物输入时,常常会出现药物外渗的情况,进而导致一些李伟静.食管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J/OL].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2):34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主要是指通过手臂的外周静脉置入一种长时间应用的通路装置,其优点是比较多的,如能够长时间的留置、比较简单的操作、安全比较高以及能够对大部分病人应用等,进而采用此种方式的病人也越来越多。这种方式往往会被需要长时间输液、肿瘤化疗以及全胃肠外营养等病人所选择和使用吴婷婷,梅俊辉.功能锻炼操预防白血病患者置入PICC后血栓的效果观察[J/OL].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2):62-63。当使用PICC方式时,能够让反复穿刺的痛苦降低很多,能够有效避免化疗药物对于血管以及周围组织的损伤。紧随PICC日益增多的应用,其引起的并发症也逐渐被医护工作者所重视。其他国家的一些探究得出,因为PICC导管所造成的并发症进而导致提前拔管的事例比较多,在比例方面也高达32.8%到40.7%。留置PICC所造成的最多发并发症就是机械性静脉炎形成,并且通常会出现在置管留置的一周内,而尽早的识别以及合理的这些并发症则能够让留置时间得以延长秦利红,任爱菊.微信平台在肿瘤患者携带PICC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OL].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2):308。现如今吴婷婷,梅俊辉.功能锻炼操预防白血病患者置入PICC后血栓的效果观察[J/OL].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2):62-63秦利红,任爱菊.微信平台在肿瘤患者携带PICC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OL].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2):308中国最早是在20世纪的90年代引进了PICC置管技术,多被使用在肿瘤疾病的护理中。此种置管术是通过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属于唯一的由护理人员进行的手术方式冯雪,杜欣.血液科患者PICC堵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OL].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2):662-663。PICC应用于临床的一个重要目的即提供较长时间的静脉治疗措施,能够给病人输注高渗性或者是刺激性的药物。在这篇文章中,主要是对于本医院所收治的80位肿瘤冯雪,杜欣.血液科患者PICC堵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OL].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2):662-663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PICC技术临床应用治疗的患者80例,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在25~75岁,平均(47.8±5.4)岁。从疾病类型方面可分为淋巴癌(16人)、乳腺癌(20人)、肺癌(18人)、肠癌(14人)、脑肿瘤(12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0例。1.2方法在对照组中的病人使用的是常规性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性护理措施,详细措施如下:置管方法:a.对静脉的选用:首先选用的是贵要静脉,此静脉比较直、粗,而且静脉瓣比较少,能够直接进入上腔静脉,其次是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b.插管的长度:在病人手臂外展的状态下,从预穿刺位置沿静脉到腋下,在右胸锁关节位置向下到第三肋间隙,对两侧上肢的插管长度进行测量,再对两侧上臂的臂围实施测量。c.操作方法。穿刺点须消毒,管道的冲洗运用生理盐水,修建导管的长度,在15°至30°角度之间运用插管鞘行穿刺,当回血以后再稍微进一点针、送鞘,然后把穿刺针撤出,将导管从插管鞘中逐渐穿至中心静脉,当插入的长度和预先测量长度相近时就可以和体外设备相连接,并进行消毒,之后用透明胶膜固定。d.保持管道畅通:护理的时候,挤压导管、封管方式不对和血液粘稠度高等问题,出现阻塞导管问题。因此,须关注导管的畅通性,在封管时应该保证针头于肝素帽内实施推注、退针等操作,导管腔中须被封管液充满,在退出针头时应保障管内为正压状态孙榕,龚桂芝.PICC孙榕,龚桂芝.PICC置管术后并发导管阻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探讨[J/OL].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1):539-540e.对于并发症予以防范:其一,局部出现感染情况,在实施护理时由于没有严格的无菌操作,以及病人的免疫力比较低等情况都易形成局部感染。所以,穿刺和护理等操作过程中应使局部干燥和清洁。其二,管腔内返血情况,正压封管不当会产生官腔内返血,因此应该进行正压脉冲操作,定期进行封管,针对污染等问题须及时进行处理。其三,静脉炎的形成,过快的推送导管、选用的导管不合适不合理或者是病人的凝血功能异常等原因会使静脉炎产生几率增大。因此,贵要静脉是穿刺的关键部位,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导管,在送管的过程中应该保持速度和用力均匀,保证敷料的清洁和干燥。红外线照射和硫酸镁热敷是静脉炎患者的治疗方式秦芳,霍玉青.PICC秦芳,霍玉青.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4):241-242.1.3评价标准首先对于两个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实施对比及分析‚其次是对于两个组的病人在并发症方面的情况实施对比,最后是对病人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评比。1.4统计学处理在这一次的探究中,对于数据全部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实施处理,在计量数据方面使用均数±标准差,还有计数资料、均数对比以及计量数据则分别应用数(n)率(%)束寒玲,戴文君,张小华,洪静芳.电话回访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04):535-539.、t束寒玲,戴文君,张小华,洪静芳.电话回访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04):535-539.2结果2.1两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对比在观察组的病人中,首次穿刺成功共有38人,其比例达到了95%;而对照组则为25人,比例仅为62.5%。观察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15.413,P<0.05),有统计学意义。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在观察组的病人中,出现并发症的有10人,比例为12.5%;而对照组则有19人,比例高达47.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表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2.3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在护理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达到了95%,而对照组是7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表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3讨论3.1PICC应用效果对于临床中的肿瘤病人来讲,因为化疗或者是病人自身虚弱等多种因素,所以需要对病人实施较长时间的静脉输注药物或者是营养物质操作申青.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9):6088-6089.。若是采用传统输注方式,则要实施反复性的穿刺,对于病人所造成的痛苦也是比较大的,另外由于药物等多种治疗操作的频次比较高,对于病人的周围血管也形成了较大的破坏。此时的PICC应用就有了比较大的优势,因为药物是在上腔静脉或者是锁骨下静脉位置才和血管壁接触的,申青.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9):6088-6089..卢念花,李宪芹.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02):200-201.3.2并发症预防及处理PICC所形成的并发症多为局部性的感染、静脉炎以及管腔返血等。局部感染产生原因主要由于穿刺或护理引起,消毒工作不到位等。因此,要严格执行置管无菌操作,并且依据要求对材料进行更换,充分保证材料的干燥与清洁;同时对患者及家人进行健康宣传,增加对治疗的信心屈惠琴,陆云,赵春芳.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术后病人PICC置管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19):2378-2380.。导致静脉炎的因素较复杂,比如说穿刺、置管频繁等,因此在穿刺时尽量选择粗直的血管,在操作时注意把握穿刺的速度与力度,并且及时更换相关辅料;可以选择使用弹性较好的导管,按照病人的现实情况去掌控插管力度和速度,还要在直观成功后的1天去实施一次辅料更换JianSong,YanYan,HuangYan,ChunlinWang,Jun-eHu.LogisticRegressionAnalysistheRiskFactorsof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ofTumorPatients[J].YangtzeMedicine,2017,屈惠琴,陆云,赵春芳.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术后病人PICC置管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19):2378-2380.JianSong,YanYan,HuangYan,ChunlinWang,Jun-eHu.LogisticRegressionAnalysistheRiskFactorsof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ofTumorPatients[J].YangtzeMedicine,2017,01(03).Y.Kabsy,G.Baudin,H.Vinti,S.Novellas,L.Mannone,P.Chevallier,N.Mounier.Utilisationdescathéterscentrauxinsérésparvoiepériphérique(PICC)enoncohématologie[J].BulletinduCancer,2010,97(9)总之,在肿瘤护理过程中采用PICC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效果,而且因为便捷性被临床普遍使用。在这一次的研究中,主要是对80位肿瘤治疗病人的PICC技术实施情况予以回顾,并在对比观察中得出,采用综合护理方式的观察组病人在首次穿刺成功率方面要更好一些,并且在并发症形成几率方面也更低。对比得出P<0.05,有统计学意义。因此,IPCC肿瘤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提高了首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参考文献[1]李伟静.食管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J/OL].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2):34[2]吴婷婷,梅俊辉.功能锻炼操预防白血病患者置入PICC后血栓的效果观察[J/OL].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2):62-63[3]秦利红,任爱菊.微信平台在肿瘤患者携带PICC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OL].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2):308[4]冯雪,杜欣.血液科患者PICC堵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OL].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2):662-663[5]孙榕,龚桂芝.PICC置管术后并发导管阻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探讨[J/OL].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1):539-540[6]秦芳,霍玉青.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4):241-242.[7]束寒玲,戴文君,张小华,洪静芳.电话回访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04):535-539.[8]申青.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