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资料汇编初中物理(人教版)专题05透镜及其应用二、内容结构与思维导图一、新课标要求三、知识梳理与典例四、实验专题五、综合练习目录CONTENT物理悟理
精品工作室一、新课标要求(2022版)新课标要求(2022版)2.3.5了解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探究并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1.3.3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大致历程,知道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人类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物理悟理
精品工作室二、内容结构与思维导图复习内容01透镜02生活中的透镜0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04眼睛和眼镜05显微镜和望远镜内容结构凸透镜:会聚光线凹透镜:发散光线实像和虚像透镜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焦点和焦距眼睛和眼镜形成问题感性认识分类关键概念关键概念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显微镜和望远镜应用应用思维导图物理悟理
精品工作室三、知识梳理与典例1.凸透镜和凹透镜(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3)薄透镜:若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叫薄透镜。知识一、透镜凸透镜
凹透镜2.主光轴和光心(1)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简称主轴。如图的点划线CC'。(2)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_______,叫做透镜的光心O。凸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凹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知识一、透镜不变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是指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向主光轴偏折(如图)。知识二、透镜对光的作用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是指光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偏离主光轴(如图)。甲
平行光束
乙发散光束
丙会聚光束甲
平行光束
乙发散光束
丙会聚光束1.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1)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于______的光会聚一点,叫焦点F。(2)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f);焦距越小,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_____。(3)凸透镜有2个焦点,并且关于光心对称。(4)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平行光聚焦法。知识三、焦点、焦距及三条特殊光线主光轴强2.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1)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__________相交于主光轴上,叫凹透镜的焦点。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凹透镜有2个焦点,关于光心对称。知识三、焦点、焦距及三条特殊光线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2)焦距焦点到凹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凹透镜焦距的大小表示对光发散能力的强弱,焦距越小,对光的发散能力越强。反向延长线3.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凸透镜_______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如图甲;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_____,如图乙;③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______,如图丙。知识三、焦点、焦距及三条特殊光线光心焦点主光轴甲乙
丙(2)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凹透镜______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如图甲;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______,如图乙;③射向凹透镜_______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如图丙。知识三、焦点、焦距及三条特殊光线光心焦点焦点丙甲
乙
典例分析【例题1】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其中应选择凹透镜是()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C甲丁:图中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是凹透镜;乙丙:图中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会聚的,所以是凸透镜。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例题2】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点为F,光心为O。①在图中画出S点发出的光线a经过透镜光心后的光线②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过透镜后与主光轴平行,在图中画出上述光路。典例分析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过透镜后与主光轴平行,故它的入射光线一定过焦点,如图。【例题3】某同学要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他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一张白纸放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纸之间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如图所示。此时光斑与凸透镜光心之间的距离就是该凸透镜的焦距。(1)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的目的是什么?(2)如果没有仔细调节白纸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纸上的光斑就不是最小,此时测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L,则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LB.一定大于L
C.一定等于LD.可能大于L,也可能小于L(3)按一个扁平一些的凸透镜做该实验,测出的焦距比原来凸透镜的焦距________一些.典例分析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D长(1)图中,太阳光汇聚的一点是凸透镜的焦点,测量出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2)凸透镜正对阳光,光线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经凸透镜会聚在主光轴上最小、最亮的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在焦点左右的光点不是最小最亮的,测量的焦距偏大或偏小,如下图:当测量距离为L时,焦距可能大于L,也可能小于L,故选D.(3)扁平的凸透镜薄度较小,折光能力较弱,焦距较长.典例分析1.照相机的主要结构及作用(1)镜头:由一组透镜组成,相当于一个_____透镜,起到成像作用。(1)胶片:相当于涂有感光材料的光屏。(3)快门:控制曝光时间。(4)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5)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调节_______。知识四、照相机像距凸照相机结构示意图
2.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物体到镜头的距离远远______(大于/小于)镜头的焦距,在胶卷上得到________________(填像的性质)。3.照相机的成像特点(1)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2)像距_____(大于/小于)物距。(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_____(同/异)侧。(4)物距、像距及像的大小变化规律:物远像近像______;物近像远像_______(均选填“变小”或“变大”)。知识四、照相机大于倒立、缩小的实像小于异变小变大4.照相机的调节为了使远近不同的景物在胶片上都能形成清晰的像,需要旋转镜头上的“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拍摄远处景物时,镜头往_____(后缩/前伸),离胶片____(远/近)一些,此时的像比较小。拍摄近处景物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此时的像会变_____一些。知识四、照相机照相机的调节示意图
后缩近大5.自制模型照相机(1)制作方法(见图)用两个粗细相近的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套入另一个,并能前后滑动,将大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cm的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把两个纸筒套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2)成像特点模型照相机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物体离镜头越近,像越大,离镜头越远,像越小。知识四、照相机倒立、缩小的实像6.照相机的应用(1)数码相机:用电荷耦合器件代替胶片,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记录物体的像。(2)摄像机,摄像头,电子眼,扫码支付,刷脸识别等都是利用了照相机成像的特点。知识四、照相机反光镜1.投影仪的主要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由凸透镜(镜头)、灯泡、投影片、平面镜、屏幕等组成(如图所示)。知识五、投影仪(1)镜头:是一个___透镜,起成像作用。(2)螺纹透镜:相当于凸透镜,作用是会聚光,增加投影片的亮度。(3)反光镜(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光集中向一个方向射出,使屏幕上像较亮。(4)屏幕:相当于光屏,承接_____。凸像2.投影仪的成像原理是利用了凸透镜成________________。3.投影仪成像的特点(1)投影仪成放大、倒立的实像。(2)像距_____物距。(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____侧。4.投影仪的调节(1)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胶片靠近镜头,同时投影仪远离屏幕;要使屏幕上的像小些,胶片远离镜头,同时投影仪靠近屏幕。(2)为了在屏幕上成正立的像,要把胶片_____放。知识五、投影仪倒立、放大的实像大于异倒1.放大镜的成像原理是利用了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理。放大镜实际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2.放大镜的成像特点(1)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2)像距大于物距。(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______(同侧/侧异)。3.放大镜的调节使像变大时,让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适当_____些。使像变小时,让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适当_____些(填“增大”或“减小”)。知识六、放大镜正立、放大的虚像同侧增大减小1.实像由_______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实像。______(可用/不可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例如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实像,小孔成的像也是实像。知识七、实像和虚像2.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是实际光线的__________相交而成。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_______(可用/不可用)光屏承接。例如放大镜、平面镜成的像都是虚像。实际反向延长线可用不可用典例分析【例题4】图为投影式电子白板,它利用投影机将画面投影到屏幕上,投影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投影机的镜头与近视眼镜为同一种透镜B.光经投影机的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C.画面经投影机镜头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D.屏幕上的丰富色彩由红、白、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B典例分析A.投影机的镜头是凸透镜,与近视眼镜是发散透镜,即凹透镜,故是不同的透镜,故A错误;B.光经投影机的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光经过透镜发生折射,故B正确;C.画面经投影机镜头成的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D.屏幕上的丰富色彩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故D错误。故选B.【例题5】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虚像D.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使凸透镜靠近投影片典例分析C典例分析A.投影仪中的平面镜可以将透镜会聚的光反射到屏幕上,起到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作用,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屏幕做的粗糙,这样光可以在其表面发生漫反射,能够让各个方向的人看到屏幕上的像,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投影仪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物距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在屏幕上所成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C符合题意。D.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可知,应减小物距,则应使镜头靠近投影片,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C。【例题6】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如图所示。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有焦距为5cm和10cm的两种凸透镜,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焦距f与盒高h选择合理的是()A.f=5cmh=10cm B.f=10cmh=12cmC.f=5cmh=12cm
D.f=10cmh=6cm典例分析D盒盖处安装凸透镜,盒底处有昆虫标本,要使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必须小于焦距,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相关概念(1)物距u: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如图所示。(2)像距v: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如图所示。(3)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知识八、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u像的性质物与像的位置像距v光屏能否承接u>2f倒立缩小实像异侧2f>v>f能u=2f倒立等大实像异侧v=2f能f<u<2f倒立放大实像异侧v>2f能u=f不成像u<f正立放大虚像同侧|v|>u不能知识八、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物近(离焦点)像远像变大;虚像(与物)同侧正,实像异侧倒,像物相互跟着跑。口诀记忆成像原理与性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知识八、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像原理与性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小于一倍焦距,即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成像原理与性质:物距小于焦距,即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与物体在同侧。放大镜
照相机投影仪3.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例题7】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15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典例分析A.当u=10cm时,u<f=l5cm,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当u=15cm时,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无法成像,故B错误;C.当u=20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D.当u=35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故D错误。故选C.【例题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②和④ 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①和④C典例分析典例分析①蜡烛距凸透镜30cm处,在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即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①错误;②照相机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②正确;③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30cm>2f,得f<15cm
像距为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即f<16cm<2f,得:f>8cm,f<16cm;综合以上条件得:8cm<f<15cm,故③正确;④将近视镜片,即凹透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像将远离凸透镜,所以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透镜,故④错误;故选C.【例题9】(多选题)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B.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C.要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像,需将蜡烛靠近透镜,光屏远离透镜D.要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像,需将蜡烛靠近透镜,光屏靠近透镜BC典例分析典例分析AB.由图中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故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故A错误,B正确;CD.要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像,则由“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应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需将蜡烛靠近透镜,光屏远离透镜,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1.眼球的主要结构及各部分作用主要由角膜、晶状体、瞳孔、虹膜、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组成。①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②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③睫状体可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改变焦距);④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知识九、眼睛凸透镜胶片2.眼睛的视物原理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眼睛观看物体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眼,经晶状体和角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视网膜上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视神经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大脑将倒立图像处理后翻转过来,就看到了物体。知识九、眼睛倒立、缩小的实像3.眼睛的调节(1)正常眼睛的调节眼睛通过睫状体改变晶状体的_____,来看清楚近、远处的物体。①当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________上,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②当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_____,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知识九、眼睛厚薄大视网膜(2)远点、近点和明视距离①远点:眼睛的调节是有限度的,能够看清的最远的极限点叫做远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_______处。②近点:当睫状体看近处物体时,能看清的最近的极限点叫做近点。正常眼睛的近点在大约_____cm处。③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______cm,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cm左右。知识九、眼睛2510无限远
特征成因矫正方法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___.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合适的___透镜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近物的像成在视网膜_____.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合适的___透镜2.远视眼1.近视眼知识十、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前后凹凸1.透镜焦度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______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Φ表示。透镜焦度:Φ=,单位:m-12.眼镜度数①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眼镜度数=100Φ=_______,单位:度。②远视镜片的度数用正数表示,近视镜片的度数用___数表示。知识十一、眼镜的度数焦距
负典例分析【例题10】如图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一般不小于10cm),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凸度和焦距的变化情况分别是()A.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短
B.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C.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 D.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A典例分析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物距减小,若晶状体的凸度和焦距不变,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像距会变大,则成像在视网膜之后。为了使近处物体所成的像前移到视网膜上,应将通过晶状体的光线更加会聚,所以晶状体的凸度要变大,使焦距变短。
故选A。典例分析【例题10】如图是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光路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B.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像成于视网膜前C.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D.为预防近视,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cm左右A典例分析A.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眼睛成像利用了凸透镜的成像原理,而小孔成像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二者原理不同,故A错误,符合题意;B.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强或眼球前后径过长,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物体的像成于视网膜前,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以使光线延后成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为预防近视,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cm左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显微镜的构造主要由物镜、目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1)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焦距短,相当于________的镜头。(2)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焦距长,相当于一个普通的________。(3)载物台:承载被观察物体。(4)反光镜:增加光的强度,照亮观察物体。知识十二、显微镜投影仪放大镜2.显微镜成像的基本原理(1)物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被观察物体A首先通过物镜成倒立、_______的实像(填像的性质),这个实像Aʹ落在了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2)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把物镜形成的放大的实像再次放大,得到_____________Aʹʹ(填像的性质)。知识十二、显微镜(3)物体通过显微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像的性质)。放大放大镜正立、放大的虚像倒立、放大的虚像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微小的物体通过显微镜后被两次放大,因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一般在镜头上标有“n×”字样,例如n=5,即为放大5倍。4.显微镜的应用显微镜通过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放大,成__________________(填像的性质)。使我们能观察到肉眼无法看清的细微物体。可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的结构,如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等。知识十二、显微镜倒立、放大的虚像1.望远镜(1)望远镜的构造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焦距比较_____,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焦距比较______,叫做目镜。知识十三、望远镜长短开普勒望远镜(2)望远镜的原理①物镜:相当于________的镜头,远处的物体A通过物镜在焦点附近成________________A′,这个像处于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②目镜:相当于______,把物镜所成的像A′再放大一次,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两次成像,先_______,后放大。知识十三、望远镜照相机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镜缩小2.视角(1)视角:从眼睛的中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_____。(2)影响视角的因素①视角与______大小有关。物体到眼睛的距离一定时,大物体的视角大,小物体的视角小。②视角与离物体_____有关。物体大小一定时,看近处的物体视角大,看远处的物体视角小。(3)望远镜对视角的放大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_____。知识十三、望远镜夹角物体远近大3.模拟望远镜(1)用一个凸透镜(焦距较大)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成________________。(2)再用另一个凸透镜(焦距较小)观察上面得到的物体的像,成倒立、_________,远处的物体看上去放大了。(3)两凸透镜的位置对调后,远处的物体看上去_______了。知识十三、望远镜模拟望远镜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缩小知识十三、望远镜先经过物镜后经过目镜显微镜成像特点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投影仪放大镜最终成像显微镜成_____、_____的虚像望远镜成像特点倒立、缩小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照相机放大镜最终成像望远镜成_____、_____的虚像倒立、放大倒立、缩小4.显微镜和望远镜比较1.使用望远镜探索宇宙的历程(1)伽利略望远镜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______是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人。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第一个观测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和月球上的环形山。知识十四、探索宇宙伽利略望远镜(2)“海王星”的发现1846年,科学家根据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猜想天王星外还存在一颗未知的行星。不久,人们用望远镜在预测的位置发现了这颗行星,它被命名为“海王星”。伽利略(3)哈勃太空望远镜为改进对星体的观察,1990年美国向太空发射了_____太空望远镜,可以排除大气层的干扰,使人类观测宇宙的能力空前提高。知识十四、探索宇宙(4)射电望远镜除光学望远镜外,人们还发明了射电望远镜,这使得人类对宇宙的了解越来越深入。现代天文望远镜都是力求把物镜口径加大,这样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以求观测到更____的星。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暗哈勃哈勃太空望远镜2.我们的宇宙宇宙是一个有_____的天体结构系统。(1)宇宙:我们的宇宙中拥有上千亿个_____;(2)银河系:银河系只是宇宙中上千亿个星系中的一个。银河系异常巨大,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10万年的时间。(3)太阳系:太阳不过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____中的一员。太阳周围有水星、金星、______、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绕它运行。此外,还有若干其他天体绕太阳转动。(4)地球:地球在离太阳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是一颗_____星。知识十四、探索宇宙层次星系恒星行地球典例分析【例题12】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显微镜上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B.图乙中,望远镜上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C.图甲中,通过显微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D.图乙中,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A典例分析A.图甲中,显微镜上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和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其核心部件就是凸透镜,故A正确;B.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故是凸透镜,故B错误;C.显微镜看到的像经过物镜和目镜两次放大所成的虚像,故C错误;D.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故成的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故选A。典例分析【例题13】在下列四幅图中,每幅图都能展示出一定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反映太阳系由许多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B.乙图是伽利略时代的望远镜C.丙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丁图给出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典例分析A.甲图反映太阳系由许多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故A错误,A符合题意;B.乙图是伽利略时代的望远镜,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丙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丁图给出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A。物理悟理
精品工作室四、实验专题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提出问题: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假设(1)可能与物体到透镜的_______有关。支持事例: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特点不同,是因为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不同。(2)可能与凸透镜的______有关。支持事例:同一物体通过照相机成像,当照相机的焦距改变时(调焦),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会改变。(3)像的正倒很可能跟它与物体是否在同侧有关。支持事例:照相机与投影仪,物体和所成的像分居在凸透镜的____侧;通过放大镜观察物体,物体和像在透镜的_____侧。距离焦距两同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设计实验(1)相关概念①物距u: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如图所示,物距为____cm;②像距v: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如图所示,像距为____cm;③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3060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我们可以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较_____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近,观察成像的情况。由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跟透镜的_______有关系,所以研究物距u的变化时,焦距f可能是个应该注意的参照距离。比如,我们可以注意观察物距大于、等于、小于一倍焦距、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像的情况。(3)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焦距f=10cm)、蜡烛、光屏、火柴等。远焦距f
fFO凸透镜光屏物体2f
像距v物距u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调整凸透镜、蜡烛(烛焰的中心)、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目的是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50cm刻度处,使物距u>2f(u>20cm),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_____的烛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此时的物距u和像距v,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同一高度清晰(3)把蜡烛向透镜移近,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二倍焦距(u=20cm),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u和像距v,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4)把蜡烛继续向透镜移近,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10~20cm),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u和像距v,记录在表中。
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5)把蜡烛继续向透镜移近,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一倍焦距10cm(在焦点处),移动光屏,光屏上不成像;眼睛通过透镜也看不到虚像。(6)把蜡烛继续向透镜移近,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以内(小于10cm),移动光屏,光屏上不成像,眼睛通过透镜,能看到虚像,记录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u并记录。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7)数据记录汇总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5.分析与论证分析上表的记录,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像的虚实_______(u=f
)是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时,物体成实像,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物体成虚像。(2)像的大小________处(u=2f
)是成像大小的分界点,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缩小的像,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放大的像。(3)像的正倒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_____侧倒立,虚像都是____侧正立。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焦点二倍焦距异同(4)物距、像距与像的大小关系不论成实像还是虚像,成放大的像时必定像距____于物距,成缩小的像时必定像距_____于物距。(5)像和像距随物距的变化规律①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___,像变___,像与物同方向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变小,像与物同方向移动。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物近(离焦点)像远像变大;虚像(与物)同侧正,实像异侧倒,像物相互跟着跑。口诀记忆②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变小。大小大大(6)探究结论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物距u和焦距f的关系像的性质像的位置像距v和焦距f的关系虚实大小正倒与物同(异)侧u>2f实像缩小倒立异侧2f>v>fu=2f实像等大倒立异侧v=2f2f>u>f实像放大倒立异侧v>2fu=f不成像u<f虚像放大正立同侧6.交流讨论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在做实验时,某同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发生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有哪些?(2)用卡片把透镜遮住一部分,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是否完整?像的亮度有什么变化?(3)当蜡烛长度变短时,像在光屏上的位置怎样变化?为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怎样调节?可能原因有: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蜡烛的位置在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蜡烛的位置在透镜的焦点上。光屏上像的性质不变,还是完整的,但亮度会变暗些。像将会向上移动。调节方法:将光屏向上移动;将蜡烛向上移动;将透镜和光屏同时向下调节。典例分析【例题1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移动蜡烛,调节光屏直到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2)将近视眼镜的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此时应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3)取走镜片,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应将光屏移至_____(选填“A”、“B”或“C”)范围内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A."50~65cm"B."65~80cm"C.80cm以外(4)将蜡烛移到30cm刻度线处,适当调节光屏,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生活中常见的_______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的。15cm右B投影仪典例分析(1)此时物距等于像距等于30cm,等于两倍焦距,成等大的像,故焦距为15cm。(2)将近视眼镜的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适当位置,近视眼是发散透镜,故光屏向右移动。(3)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物远像近,故将光屏往左侧移动,物距在两倍焦距开外,像距在一倍和两倍焦距之间,故选B。(4)将蜡烛移到30cm刻度线处,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像,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物理悟理
精品工作室五、综合练习1.如图所示,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其中正确的是()C综合练习AB.由图知,透镜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较折射之前的光线更发散,所以光路图不正确,故AB错误;CD.由图知,透镜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较折射之前的光线更加会聚,所以C光路图正确,D错误。故选C.2.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A.报纸和放大镜不动,眼睛里报纸近一些B.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C.报纸和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D.报纸和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D综合练习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知,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的像大,故应保持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3.如图所示,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透镜。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B综合练习综合练习A.电影机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物体(影片)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B.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物体(人脸)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C.鱼缸与缸中的水构成凸透镜,金鱼及金鱼所成的像均在透镜的一侧,所以看到的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D.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远处的树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B。4.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投影仪成的像是正立的B.投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采购路灯合同范本
- 房顶装修合同范本
- 搬远工合同范本
- 古董抵押贷款合同范本
- 基于Ease-off的非圆齿轮齿面修形设计及几何接触特性研究
- 面向协作能力培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项目式学习活动设计研究
- 电子商务平台金融科技服务的创新路径
- 基于FPGA的高速场景道路裂缝预处理及检测技术研究
- ESG信息披露、融资成本与企业绩效
- 幼儿园大班卫生健康活动教案(12篇)
- 分布式光伏系统项目EPC总承包合同模板
- (正式版)JBT 11270-2024 立体仓库组合式钢结构货架技术规范
- 危险化学品押运员培训
- 华为培训教程01网络基础
- 脑梗合并心衰护理查房
- 新星诺亚外语学校剑桥少儿英语一级上册期中测试题
- QCT 291-2023 汽车机械式分动器总成性能要求和台架试验方法 (正式版)
- 浙教版劳动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盘扣式脚手架培训课件
- 2024年中国血糖健康管理行业白皮书
- 文华财经“麦语言”函数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